人民醫院遷建ppp項目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報告.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1736
2024-09-20
27頁
331.90KB
1、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 模式)鹿邑縣人民醫院遷建項目一期工程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報告項目實施機構:鹿邑縣人民醫院 項目咨詢機構:江蘇中核華緯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二零一六年一月鹿邑縣人民醫院遷建項目一期工程財政承受能力論證鹿邑縣人民醫院遷建項目一期工程 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報告編制單位:江蘇中核華緯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張立剛證書編號:工咨甲 21120070009發證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報告負責人:陳萍鳳 報告編制人:李鵬高 高級 級工 工程 程師 師王 征 王明春 陳力瑞 鄭婷婷 李建宇報告審核人:喬金棟工 工 工 工 工工程 程 程 程 程程師 師 師 師 師師二零一2、 六 年一月目錄第一章項目概況11.1 項目名稱11.2 項目屬性11.3 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11.3.1 項目建設背景11.3.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31.4 項目規模及產出說明61.4.1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61.4.2 項目產出說明71.4.3 建設依據141.5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141.5.1 投資估算141.5.2 融資方案141.5.3 股權情況151.6 風險分配框架16第二章財政承受能力論證182.1 責任識別182.1.1 股權投資支出182.1.2 政府承擔運營補貼支出182.1.3 風險承擔支出192.1.4 配套投入支出192.2 支出測算202.2.1 股權投資支出3、202.2.2 政府承擔運營補貼支出202.2.3 風險承擔支出212.3 測算結果21第一章項目概況1.1 項目名稱項目名稱:鹿邑縣人民醫院遷建項目一期工程1.2 項目屬性該投資項目屬性:醫療衛生基礎設施1.3 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1.3.1 項目建設背景衛生事業和人民群眾關系息息相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之一。隨著建設小康社會的全面進行,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 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社會發展要求社會事業各個領域諧調發展。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確指出要“以解決人民群 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發展4、會事業、促 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活力,走 共同富裕道路,推動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協調 發展”。將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質與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 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把加強醫療衛生服務作為加強社會事業建設的 重要領域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為推進衛生改革與發展進一步指明了 方向。發展衛生事業、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質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目 標和任務,構建和諧社會為衛生事業發展帶來了重要契機,同時也對 衛生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康是社會發展的基本目標,是政治穩定、社會和諧的基礎。醫9療衛生事業是社會和諧發展的核心,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 的位置。5、建立完善的醫療服務體系,包括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機構是對 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力保障。近幾年,由于環境污染、食物污染等因素, 導致各種疾病明顯上升,已嚴重影響廣大勞動者的健康水平。隨著健 康意識的加強,人類社會對于衛生保健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認識,對 于自身健康和生活質量更加重視,對于醫療衛生服務都提出了前所未 有的、多層次、多樣化、高水平、高質量的要求。我國醫療衛生工作 面臨比以往更嚴峻的形勢,加強醫療設施建設,提高診療技術和手段, 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好地服務,滿足社會多層次的需求,已成為各醫院 的工作目標和工作重心。鹿邑縣人民醫院是鹿邑縣唯一一所二甲綜合醫院,占地面積 43300 平方米,建筑面積 16、9000 平方米,設置病床 304 張,現有醫務 管理人員 690 人,該院技術力量雄厚,在全縣及周邊地區享有較高聲 譽,多次被市縣衛生部門評為“先進單位”。由于該院建院時間早, 初建時基礎條件較差,設計配置不合理,科室與病區混雜,醫技和行 政等科室與傳染病和其它病房同區設置,不符合醫療有關要求,業務 用房緊張,設施滯后已成為制約該院進一步發展的突出矛盾。這與人 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預防、保健、醫療、康復意識的逐步增強,社 會進步、經濟發展帶來的社會需求進一步增大形成明顯反差。為改善 這一現狀,構建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相適應的醫療保健體系,滿足人 民群眾需求,該院提出了新建門、急診樓項目,項目的7、實施,必將有 效改善該院目前病房緊張的局面,進一步促進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較大程度的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產生良好的社會 和經濟效益。1.3.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1)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質量的需要 衛生事業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是造福人民的事業,黨和國家歷來都十分重視衛生事業的發展,國家制定出臺的關于衛生改革與發 展的決定提出了明確要求,把衛生事業的發展列入國民經濟與社會 發展計劃進行專項支持,并加強對外衛生技術合作,以提高診療技術 和水平。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建立適應新形勢要求的衛生服務 體系,醫療保健體系,著力改善農村醫療狀況,提高城鄉居民的醫療 保健水平”。項目的建設不但貫8、徹了黨的衛生醫療方針和政策,而且 也有利于提高鹿邑縣人民醫院診療醫治水平,為提高廣大群眾的健康 水平和生活質量,提供了技術保證。現代工業發展推動了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為人類帶來了較豐富 的物質財富,但同時也破壞了生態環境,污染了大氣和水土;農業生 產中化肥、農藥的大量施用,破壞了農產品品質;遺傳工程、基因工 程的應用,也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類的生理、肌理的正常平衡;同時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造成一些人們生活規律失衡,飲食習慣、飲食結 構不合理等等,這些都損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 2010 年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結果與 2003 年比較,城鄉居民兩周患病率 增加 7.1;一些慢性病非傳9、染性疾病患病率有較大幅度的上升;同 時還有新病種發現;病譜發生變異,病種的多變,傳染性之大,給我國的經濟發展,人類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危害和威脅。隨 著人民生活水平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對醫療、保健水平有了高層 次的追求。項目的建設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質量的需要。(2)發展鹿邑縣醫療衛生事業,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就醫的需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健康觀念發生著深刻地變化,對醫療衛生設 施也提出了高水平要求。面對醫療保健多樣化、高層次的需求日益增 長,只有不斷完善醫療基礎設施,提高醫院的診療水平,才能滿足人 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而對醫療服10、務的需求。近年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全面覆蓋和平穩運行,使鹿邑 廣大農民群眾受益匪淺,新農合參合率由 2007 年的 84提高到 2011 年的 98.5,農合住院報補比例逐年提高。隨著全縣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近幾年來鹿邑縣人民醫院就診病人和住院病人逐年增加,群 眾對就醫條件和醫療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加,鹿邑縣人民醫院需要 繼續提高救治診斷能力,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因此,本 項目的建設是適應鹿邑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也是促進鹿邑縣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就醫需求的需要。(3)提高鹿邑縣人民醫院診療水平和醫療質量的需要 業務用房是醫療衛生領域發展必不可少11、的必要設施,是醫院發展的基礎,是醫療衛生事業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沒有運行良好的基 礎設施作保證,醫院的各項工作就無法正常進行,就發揮不了醫院應 有的作用,因此業務用房不僅是病人治療的重要場所,也是衡量一個綜合性醫院的重要標準。鹿邑縣人民醫院現有床位 304 張,僅有三層 門、急診樓一棟,建筑面積 4900 平方米。根據鹿邑縣人民醫院統計, 自 2007 年至 2011 年,年門急診人次由 210000 人次增加到了 700000 余人次,年均增長率 58.3%;住院人數由 5000 人次增加到了 20000 人次,年均增長率 60%,病床使用率由 75%增加到了 98.8%,門診量 迅速增長12、,病床床位嚴重不足。目前的門診和急診用房已遠遠不能適 應工作需要,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醫療、保健服務日益增長的要 求,嚴重制約了醫院的進一步發展。足夠的門診和急診既是提高醫療 水平的重要載體,也是醫院實現醫療水平現代化的重要條件。鹿邑縣 人民醫院現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但是業務用房不足,只有使醫院的 硬件裝備水平與醫療水平相適應,提高醫院的醫療裝備水平,才能更 好地服務于患者,不斷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更好的服務 于社會。(4)鹿邑縣人民醫院自身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鹿邑縣人民醫院雖取得較大發展,但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醫療保健需求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緊張落后的業務 用房現狀同醫13、院不斷提高的醫療服務水平極不相襯,成為制約醫院發 展的重要因素。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人民群眾對就醫條件的要 求越來越高,目前,鹿邑縣人民醫院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就醫條 件上,都遠遠滿足不了病患者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要。制約醫院 發展的“瓶頸”問題益加顯現。由于目前醫院地處老城區,周邊均為 建成區,已無拓展空間,不能原地擴建解決業務用房嚴重不足的現狀。為了醫院的長遠發展,急需遷建。根據鹿邑縣城總體規劃并結合鹿邑 縣人民醫院現狀,經縣政府同意,鹿邑縣人民醫院遷建于鹿邑縣縣城 西迎賓大道東側,商厲路北側,上仁路西側,前王莊路南側。綜上所述,為充分挖掘和發揮鹿邑縣人民醫院的技術潛力,進一 步為14、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技術先進、環境良好的就醫和住院環境,滿足 越來越多的患者對衛生醫療條件的需求,確保該院醫療、教學、科研 工作的正常進行,項目的建設是十分必要的。1.4 項目規模及產出說明1.4.1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鹿邑縣人民醫院遷建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約 48019.92 萬元,占 地面積約 182 畝,建設內容為新建 16 層病房樓 1 棟(不含已批復門、 急診樓),4 層醫技樓,6 層傳染樓 1 棟,3 層后勤樓 1 棟,6 層科教 樓(含報告廳)1 棟,太平間及垃圾收集站 1 座,污水處理站 2 座, 以及院內配套設施,總建筑面積 138739.69 平方米。設置床位 1200 張,其中15、普通病床 1000 張,傳染病床 200 張。根據綜合醫院建設標準建標 110-2008,綜合醫院床均建筑 面積如下表所示,建設 1000 床以上醫院時可參照執行。表 1綜合醫院建筑面積指標(m2/床)建設規模200300 床400500 床600700 床800900 床1000 床面積指標8083868890表 2綜合醫院各種功能用房占總建筑面積的比例部門各類用房占總建筑面積的比例(%)急診部3%門診部15%住院部39%醫技科室27%保障系統8%行政管理4%院內生活4%1.4.2 項目經濟及技術指標鹿邑縣人民醫院遷建項目有多個單體建筑組成,即:醫療綜合樓(門急診樓、病房樓)、后勤綜合樓、科16、教樓、傳染樓和地下人防車 庫等。在單體設計的同時既考慮了院區總體規劃的要求,又考慮了自 身的特點和需要。在功能組合、形象塑造等方面進行探索和研究,基 本柱網采用 7.20m8.40m 和 6.30m7.80m 布置,使用方便,分隔靈 活。(1)醫療綜合樓(門急診樓、醫技樓、病房樓) 1)門急診樓、醫技樓 門急診醫技樓、醫技樓設計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地上四層以回廊圍繞中庭為核心,兩側布置各科診室,并通過回廊與醫技,各個 科室均居一端,避免了穿越交叉現象。兩側設醫護人員專用通道,醫 患分流,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中地下一層為:藥庫、后勤庫房、設備用房及地下車庫;一層 為:門診大廳、掛號收費、門診藥房17、急診、兒科、放射科及門診各式各樣科診室;二層為:中心檢驗、B 超中心、功能檢查、婦產科、 內科、外科、血庫;三層為:五官科、口腔、皮膚科、體栓、ICU、 中心供應和門診手術;四層為婦幼保健科、病案庫、病理科及手術部; 層頂設備夾層。2)病房樓 醫技病房樓設計為地下一層,地上十六層。其中地下一層為:腫瘤中心、高壓氧艙和設備用房;一層為:出入院大廳、花店超市、病 區藥房、保安監控及消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二層為血透中心、 康復理療中心;三層為:外科病房;四層為 ICU 和 CCU;五層為:產 科病房;六、七層為:婦產科病房;八、九層為:兒科病房、NICU; 十層以上為標準護理單元,每層設兩個標18、準護理單元,每個護理單元 40 個床位,總床位數 1000 張。在設計中嚴格遵循潔污分區、潔污分流的原則并盡量把病人活動 區與醫護人員工作區劃分開來,在平面及豎向布置中還充分考慮功能 相關科室就近布置的原則,盡量縮短輸送距離,使有關科室之間聯系 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3)門診大廳 門診大廳空間高四層,頂部局部設采光玻璃頂,室內室外融為一體。一層大廳設掛號、收費、中西藥房、銀行超市等用房。大廳內設 休息座椅,布置綠化整個大廳,光線充足空間尺度宜人,消除以住門 診大廳內擁擠混亂的感覺,充分緩解患者的緊張心情。大廳內設六部 自動扶梯,提高首層四層的人流運輸量。大廳設計從空間尺度到局部處理以及建筑19、設施的選用均以“患者至上”為出發點。大廳如同一 條寬闊的醫院主街將門急診、醫技、手術部有機的聯系起來,使各個 科室部門既自成一體又能相互之間便捷聯系。4)門診部 各科診室設在門診大廳的兩側,每個科室單元自成盲端,盲端的端部兩兩相連,在此布置衛生間、樓梯間及輔助房間,既滿足了消防 要求,又為醫生提供了單獨的出入口及通道。各科室主要功能用房均 為南北向。門診病人通過首層大廳從位于大樓中心的交通樞紐分別進 入各科室候診治廳后,再進入科室二次候診走廊。門診樓采用廳廊式 二次侯診,形成井然有序的侯診空間。掛號、侯藥廳設于入口在大廳 附近,留有較大的面積空間,并在大廳入口處設置銀行、電話、問詢 臺等服務項20、目。5)急救中心 根據快捷方便的原則,設計綠色通道。急救中心主要應對的突發性事件,急救中心設在門急診醫技樓的西側,有獨立的急診入口與建 德路相連。急診和急救分設出入口,內設:搶救室、診室、輸液室、 觀察室、EICU 和 120 指揮中心。6)放射科、影象科放射科包括 X 光、CT、MRI、DSA 等診斷科室,采用醫務人員工 作區與病人活動區分開的布置方式,放射醫師有其內部工作區間。需 要做影象檢查的病人通過病人通道進入檢查用房,與醫務人員工作區 完全分開。改變了傳統醫院病人與醫護人員使用同一通道的布局形式,避免了傳統布局存在的相互干擾的弊病,這樣不但給病人提供了 良好的侯診環境,也改善了放射科21、醫師人工作環境,有利于提高工作 效率。7)檢驗科 檢驗科采用大空間靈活布置實驗室的設計概念,選用鋁合金玻璃隔斷分隔空間,布置架空管線,采用模數化、系列化的化驗臺通風柜 等化驗設備,以滿足化驗儀器設備及化驗項目更新變動的需要。8)腫瘤中心 放療中心獨立布置在人員較少的地下一層,避免了其它科室患者、工作人員穿越,首層通過電梯與門診、病房樓相連。內設:電子 直線加速器治療室、模擬定位機房等。9)中心供應室 中心供應室布置在三層,嚴格遵循潔污分區的原則。污染物品接收后分類、清洗、打包,送入高壓蒸釜消毒,取出后經質檢、存放, 直至發放。整個過程均為單向流程,不回流交叉,以保證中心供應的 消毒潔凈要求。中22、心供應采用機械排風系統,以保證室內良好的工作 環境。10)手術部 手術部設在四層,采用清潔供應區的新概念布置,做到潔污分流,分區明確,采用潔交通通道與清潔通道梳狀分開的多通道布局方式。 分設清潔與污染物專用電梯,物流采用單向流程,做到潔物分流。手術部內設二十間手術室。手術室面積適中,充分考慮各種必須14裝備的設備位置,同時考慮一些可選用的先進裝備的布置,固定設施 的設置均便于控制,方便使用。現代化手術室設備日新月異,因此, 在設計中充分考慮了今后發展的可能。11)標準護理單元 病房樓與門急診醫技通過醫院主街緊密相連,東西向布置,使大多數病房具有較好的朝向和視野,病房樓每層設二個護理單元,共有 23、14 個護理單元,標準護理單元采用雙廊的布局方式,樓中部為交通 樞紐,兩側各設一個護理單元,每個護理單元為 40 床。護士站設于 護理單元的中心,盡量縮短護理半徑,提供了較好的監護視野,減輕 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更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護理單元內,每個病房均設衛生間,標準護理單元以三床間、二 床間為主,單床間為輔。此外,還根據教學醫院的特點安排演示教室, 可根據各科室的使用要求安排特殊檢查用房。病房內設墻上綜合醫療 槽,內含醫療氣體管道接口,電器插座、呼叫訊號按鈕、床頭燈等。 天棚輸液導軌,為保護病人的隱私,病床之間設吊簾。各護理單元設有備餐間、公共活動小空間,供康復病人休息及探 視人員使用。24、此外設醫護人員值班室、專用廁所,減少醫護人員被感 染機會。(2)傳染樓 傳染樓設計為地上六層,以三個入口門廳為核心,沿通道兩側布置各科診室,垂直方向以三部電梯、三部樓梯滿足了人流的需要,各 個科室均各居一區,避免了穿越交叉現象。南側設醫護人員專用通道,醫患分流,提高了工作效率,二-六層為住院部,以病房為中心周圍 環以環廊,辦公居于一區,提高了使用效率。其中一層為:住院門廳、掛號收費、門診藥房、急診、兒科、B 超、手足口門診、呼吸道門診、腸道門診、肝病門診、X 光放射科及 門診各科診室、辦公財務;二-六層為:病房、醫生辦公室、護士值 班、主任辦公、治療室、配藥室、配餐室。(3)后勤綜合樓 后勤綜25、合樓包括食堂(營養食堂和職工食堂)和鍋爐房及洗衣房,營養食堂和職工食堂設計為三層,位于后勤樓南側,一層為家屬食堂, 二層為營養食堂,內設職工餐廳,二層營養食堂通過架空封閉式連廊 與病房樓、門急診醫技樓相連,三層設有職工食堂。鍋爐房及洗衣房位于后勤樓北側,遠離醫療區、局部為三層,一 層內設三臺 6T 燃氣式蒸汽鍋爐和三臺 6T 燃氣式熱水鍋爐,并考慮將 來的發展,鍋爐房內已預留了三臺鍋爐位置。二層洗衣房可滿足醫院 的后勤保障。三層局部為后勤管理服務辦公。(4)教樓(含報告廳) 科教樓設計為地上六層,各層以活動空間為中心,各類教師與功能用房圍繞展開,解決了下課后的人流疏散擁堵的問題;二層以閱覽 辦26、公為主,一條水平通廊將整體空間全部聯系一起;三層以科研實驗 為主,橫向的一條走廊貫穿整體,兩側展開各類實驗室、會議室等; 四層設置開放辦公區通過內天井與采光井提供的良好照明條件與空 間的多樣性使整體空間更加生動,北側將會議室靠中心排布兩側各設一間封閉辦公室,東西兩側靠近樓梯位置留置充足的活動空間解決人 流疏散擁堵;五層圍繞中心內天井與采光井設置一條回廊,各類功能 用房依次排布,將人流量集中的活動健身房設置在西側并且在東西兩 側樓梯外增加走廊的空間,解決疏散問題;六層為領導辦公層,東南 側采光面積最大的設置為院長辦公室,各級領導向西側依次排開,走 廊盡端各設一扇豎窗,與內天井結合采光,最大程度通27、過自然光照明, 使辦公與生活更加宜人,北側均衡布置員工辦公室與會議接待室,更 便捷的提供員工與領導的工作。報告廳設計為地上二層,一層以橢圓形報告廳為中心上空懸挑, 設有六個客入口和兩個工作入口,用橢圓形的通道將其圍合,并且貫 穿工作用房等,使各功能合理緊密的聯系起來,并在東南側設置于科 教樓相連接的通道,更快速便捷的提供功能服務。二層主要以設備用 房與功能用房為主,并且在二樓東南側設置于是科教樓相連接的通 廊,提供更便捷的維護與辦公。(5)太平間及垃圾收集站 太平間及垃圾收集站為單層建筑,磚混結構,建筑面積 200 平方米。(6)地下車庫 地下車庫位于醫院主入口廣場地下一層,建筑面積 481428、 平方米,東西向共設置 2 個單行汽車坡道出入口,共計 111 個車位,東西向共 設置 2 個直通地面的樓梯出入口。地下車庫共設置 2 個防火分區,每個防火分區設兩個出入口,一個為直接出入口,一個為間接出入口。 人防地下車庫為六級人防地下室,人防地下室建筑面積 996 平方米,設計為一個防護單元,無抗爆單元劃分。戰時為人防物資庫, 抗力級別為六級,防化級別丙級,平時用作汽車庫。人防地下室的防 護單元設有一個直通室外出入口和樓梯間,設密閉通道與防護單元相 連,作為另外一個次出入口。人防地下室戰時排風口在室外單獨設置, 進風口直通室外出入口處。1.4.3 建設依據(1)綜合醫院建設標準建標 11029、-2008;(2)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JGJ49-88;(3)傳染病醫院建設標準衛辦規財發2008122 號;(4)傳染病醫院建筑設計規范;(5)鹿邑縣人民醫院發展規劃。1.5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1.5.1 投資估算鹿邑縣人民醫院遷建項目一期工程的工程估算總投資為 48019.92 萬元,其中工程費用 42013.19 萬元,非工程費用 4256.73 萬元,工 程建設其它費用 1750 萬元。1.5.2 融資方案鹿邑縣人民政府授權鹿邑縣人民醫院作為 PPP 項目的實施機構, 由中選社會資本方設立項目公司(SPV)。根據國務院發布關于調 整和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制度的通知,本項目的項目資30、本金占總投資的 20%,項目總投資約 48019.92 萬元,則項目資本金約 9603.98 萬元,其余部分約 38415.94 萬元由項目公司向金融機構申 請貸款實現。項目資本金和貸款可根據項目建設進度和融資機構要求 足額及時到位。結合項目實施進度,擬定項目建設費用及其投入安排見下表。序號項目建設期合計(萬元201620171總投資24009.9624009.9648019.921.1固定資產投資24009.9624009.9648019.921.2建設期利息2資金籌措24009.9624009.9648019.922.1項目資本金4801.994801.999603.982.2借款192031、7.9719207.9738415.942.3建設期利息470.601411.791882.382.4其它/)1.5.3 股權情況鹿邑縣人民醫院遷建項目一期工程估算總投資為 48019.92 萬元。 該項目由政府授權機構鹿邑縣人民醫院發起,并由中標社會資本方 設立項目公司(SPV)。根據擬建項目實際情況,注冊資本金不少于 項目總投資的 20%。本項目資本金由中選社會資本方全部出資。因此, 社會資本方占 100%的股權,政府方參與項目公司的監管,承擔本項19目運作的監管責任。在項目全生命周期內由項目公司負責項目融資、建造、運營、維護及移交,并保證本項目沒有任何負債和免受任何第 三方追索。1.6 32、風險分配框架按照風險分擔的原則,以及財政部推廣應用 PPP 模式的政策導 向,本項目的核心風險分擔框架如下:(1)融資、設計、建設、運營維護等風險主要由項目公司承擔;(2)政策、法律變更等主要由政府承擔;(3)不可抗力風險等由政府和項目公司合理共擔。本項目風險分擔框架表編 號風險種類風險承擔方雙方共擔政府承擔項目公司承擔1政治風險政府信用政府支付風險2建造風險設計風險完工風險成本超支供應風險勞工爭端/罷工工程變更技術風險考古文物3運營風險維護成本高運營成本超支運營商違約修繕過于頻繁4市場風險稅收調整材料費上漲通貨膨脹風險5資金風險利率風險融資可及性融資成本高6法律風險政策法規變更.法律及監管體33、系不完善第三方延誤/違約7其他風險組織協調風險8不可抗力不可抗力第二章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為了科學評估項目實施對當前及今后年度財政收支平衡狀況的 影響,并為 PPP 項目財政預算管理提供依據,需要對項目的各項財政 支出責任能夠清晰識別和測算。2.1 責任識別在 PPP 項目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對應政府承擔不同的義務, 財政支出責任主要包括股權投資、運營補貼、風險承擔、配套投入。 2.1.1 股權投資支出股權投資支出責任是指在政府與社會資本共同組建項目公司的 情況下,政府承擔的股權投資責任。本項目采取鹿邑縣人民醫院與社 會資本共同組建項目公司,社會資本方股權占比 100%。因此,政府 方不承擔相應34、的股權投資責任。2.1.2 政府承擔運營補貼支出運營補貼支出責任是指在項目運營期間,政府承擔的直接付費責 任。不同付費模式下,政府承擔的運營補貼支出責任。政府付費模式 下,政府承擔全部運營補貼支出責任;可行性缺口補助模式下,政府 承擔部分運營補貼支出責任;使用者付費模式下,政府不承擔任何運 營補貼支出責任。該項目采用政府付費模式,因此政府承擔運營補貼 責任。在本項目中采用政府付費的回報機制(即政府購買服務),政府方承擔運營補貼支出責任。政府每年直接付費數額包括:社會資本方承擔的年均建設成本(折算成各年度現值)、年度運營成本和合理利潤。政府從運營期第一年開始對項目公司進行財政補貼。 年度折現率應35、考慮財政補貼支出發生年份,并參照同期地方政府債券收益率合理確定。結合本項目實際,折現系數參考地方政府債收 益率確定,經查詢,同期中國國債地方政府債收益率:10 年期收盤 價格為 3.47%;考慮市場因素和經濟增長因素,結合醫療衛生基礎設 施及公共服務行業情況,本項目采用折現率為 5%;合理利潤率應以商業銀行中長期貸款利率水平為基準,充分考慮 可用性付費、使用量付費、績效付費的不同情景,結合風險等因素確 定。本項目測算時采用利率 4.9%。2.1.3 風險承擔支出風險承擔支出責任是指由政府承擔風險帶來的財政或有支出責 任。本項目采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共同成立項目公司的方式運作,因此 政府按照所出資比36、例承擔的自留風險承擔成本和政府承擔的法律、政 策等風險承擔成本。2.1.4 配套投入支出配套投入支出責任是指政府提供的項目配套工程等其他投入責 任,通常包括土地征收和整理、建設部分項目配套措施、完成項目與 現有相關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的對接、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配套 投入支出責任應綜合考慮政府將提供的其他配套投入總成本和社會 資本方為此支付的費用。計算公式為:配套投入支出數額=政府擬提供的其他投入總成本-社會資本方支付的費用根據項目實施方案,政府配套投入支出數額為零。2.2 支出測算2.2.1 股權投資支出股權投資支出=項目資本金政府占項目公司股權比例表 1項目投資分配表出資方投資金額(萬元)37、投資所占比例政府出資0占投資額的 20%,其 中:政府方出資 0% 社會資本方出資 100%社會資本出資9603.98銀行貸款38415.94占總投資的 80%總投資48019.92,2.2.2 政府承擔運營補貼支出本項目總投資約 48019.93 萬元,合作期限 12 年(建設期 2 年, 運營期 10 年),政府從運營期第一年開始對項目公司進行財政補貼。 根據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指引中計算方法,經測算運營期內政府對項目公司的財政補貼總額約為 76842.35 萬元, 平均每年約為 7684.23 萬元;財政補貼總額現值約為 53467.47 萬元(折23現率為 5%)。(38、詳細計算參見附表財政補貼測算表)2.2.3 風險承擔支出由于項目風險支出數額和概率難以準確測算,按照項目的全部建 設成本和全生命周期內的運營成本的一定比例確定風險承擔支出。政府承擔項目風險成本=項目建設運營成本風險承擔比例政 府占項目公司股權比例+項目風險承擔成本20%2.3 測算結果經測算,在項目全生命周期內,政府財政補貼支出 76842.35 萬 元,運營期限 10 年,平均每年支付約 7684.23 萬元,考慮到在全生 命周期內發生的具體時間,確定采用 5%的折現率,政府累計支出現 值為 53467.47 萬元。(詳細計算參見附表財政補貼測算表)經測算鹿邑縣過去五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平均增39、長率約為 13.58%,并且在過去五年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增長逐年減緩。故而, 考慮到未來 10 年內市場變動等不確定因素,并結合鹿邑縣增長有所 放緩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率采用 10%。項目合作期限內,政府支出責任總額 79409.27 萬元,各年度占 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較低。(詳細計算參見附表政府財政支出 責任占比分析表)綜上所述,在項目生命周期內政府支出責任明細表及增長分布情 況如下:全生命周期內政府支出責任明細表時間政府財政補貼(萬元)風險承擔支出(萬元)政府支出責任合 計(萬元)占一般公共預 算支出比例第 1 年/1,019.861,019.860.22%第 2 年/1,0540、9.071,059.070.21%第 3 年7,154.7580.687,235.421.27%第 4 年7,257.1074.487,331.581.17%第 5 年7,364.7067.987,432.681.08%第 6 年7,477.8061.167,538.961.00%第 7 年7,596.7054.007,650.700.92%第 8 年7,721.6846.497,768.180.85%第 9 年7,853.0738.617,891.680.78%第 10 年7,991.1830.358,021.530.72%第 11 年8,136.3721.688,158.050.67%第 12 年8,289.0012.588,301.570.62%合計76,842.352,566.9279,409.27/政府財政支出責任增長分布情況預估圖2.4 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結論本項目政府支出責任主要包括運營補貼支出、風險承擔支出,參 照附表政府財政支出責任占比分析表上數據說明,本項目的財政 支出占當年財政支出的比例較小,因此財政承受能力“通過論證”, 項目適宜采用 PPP 模式。附表:1.財政補貼測算表2.財政承受能力測算表3.政府財政支出責任占比分析表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14
12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