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層醫院綜合樓插接式鋼管腳手架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2142
2024-09-20
30頁
361.53KB
1、自動扶梯廳范圍插接式鋼管腳手架及支撐架搭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2二、編制依據2三、質量、安全目標控制2四、主要施工方法:3五、梁模板支撐及構造參數4(1)、 梁底模板參數5(2)、 梁側模板參數5(3)、 梁側模板荷載計算5(4)、 梁側模板面板的計算6(5)、 梁側模板支撐的計算7(6)、 梁底模板計算11(7)、 梁底支撐的計算13(8)、 梁跨度方向鋼管的計算17(9)、 扣件抗滑移的計算17(10)、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17六 . 模板支架參數181.荷載參數182.材料參數183.樓板參數19七、 模板面板計算20八、模板支撐方木的計算21九、木方支撐鋼管計算23十、扣件抗滑移的計算22、4十一、模板支架立桿荷載設計值(軸力)24十二、立桿的穩定性計算25十三、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26十四、梁和樓板模板高支撐架的構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經驗27十五、承重支撐架搭拆安全保證措施28一、工程概況*人民醫院醫療綜合大樓地上19層,地下2層。門診、急診、醫技綜合地上6層,病房719層。在一層D-E/15-16軸一跨8100mm8100mm為自動扶梯廳,頂板高9.55 m,樓板厚120 mm、梁截面400mm700mm。為了支撐架安全,我們選用插接式鋼管腳手架、插接式支撐架具有可靠的雙向自鎖能力;受力性能合理、組裝合理,它的安全性、穩定性好于碗扣式、優于門式腳手架;實踐中表明,作為梁跨度在153、m以內,凈空層高度在12m的單跨、多跨連續梁、框架結構房屋模板支撐體系,其穩定性和安全性好于碗扣式腳手架,優于門式腳手架。所以我們特采用插接式鋼管腳手架及支撐架,為了明確施工方法,特編制本方案。二、編制依據 1、業主提供的結構施工圖。2、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 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 4、本公司的質量保證體系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企業技術標準。三、質量、安全目標控制1、質量目標:本工程混凝土結構子分部模板分項質量目標為“合格”標準。以防坍塌事故為核心,科學施工管理,統一指揮,協調平衡。接受業主與監理公司及其它單位的監督,確保模板優質、高速、安全、文4、明地完成建設任務。2、安全目標:模板施工工亡事故為零,模板等坍塌事故為零。四、主要施工方法:1、連接方式:立桿與橫桿之間采用預先焊接于立桿上的U型插接耳組與焊接于橫桿端部的C型或V型卡以適當的形式相扣,再用楔形鎖銷穿插其間的連接形式;立桿與斜桿之間采用斜桿端部的銷軸與立桿上的U型卡側面的插孔相連接;根據管徑不同,上下立桿之間可采用內插或外套兩種連接方式,見圖插接式腳手架節點節點的承載力由扣件的材料、焊縫的強度決定,并且由于鎖銷的傾角遠小于鎖銷的摩擦角,受力狀態下,鎖銷始終處于自鎖狀態。 架體桿件主要承重構件采用低碳合金結構鋼,結構承載力得到極大的提高。該類產品均熱鍍鋅處理。 插接式鋼管腳手架施5、工: 1)根據工程結構設計圖、施工要求、施工目的、服務對象及施工現場條件,編制腳手架或模板支撐架專項施工方案及施工圖。制定腳手架或模板支撐架施工工藝流程和工藝要點。對設計方案進行詳細的結構計算,確保腳手架或模板支撐架的穩定性。2、技術指標 (1)立桿規格為:482.7,603.2,材質Q345B;橫桿規格為:482.7,材質為Q345B;(2)48立桿套管插接長度不小于150mm,60立桿套管插接長度不小于110m;(3)腳手架安裝后的垂直偏差應控制在3/1000以內;(4)底座絲杠外露尺寸不得大于規定要求;(5)應對節點承載力進行校核,確保節點滿足承載力要求,保證結構安全; (6)表面處理:6、熱鍍鋅。 五、梁模板支撐及構造參數梁截面寬度 B(m):0.40;梁截面高度 D(m):0.70;混凝土板厚度(mm):120.00;立桿沿梁跨度方向間距La(m):0.7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a(m):0.10;立桿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桿橫向間距或排距Lb(m):1.50;梁支撐架搭設高度H(m):9.55;梁兩側立桿間距(m):1.00;承重架支撐形式:梁底支撐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梁底增加承重立桿根數:0;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2;立桿承重連接方式:單扣件,考慮扣件質量及保養情況,取扣件抗滑承載力折減系數:1.00;新澆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24.00;模7、板自重(kN/m2):0.30;鋼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2.0;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kN/m2):17.8;振搗混凝土對梁底模板荷載(kN/m2):2.0;振搗混凝土對梁側模板荷載(kN/m2):4.0;木材品種:北美落葉松;木材彈性模量E(N/mm2):10000.0;木材抗壓強度設計值fc(N/mm):12.0;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13.0;木材抗剪強度設計值fv(N/mm2):1.5;面板材質:膠合面板;面板厚度(mm):20.00;面板彈性模量E(N/mm2):600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13.08、;(1)、 梁底模板參數梁底方木截面寬度b(mm):6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80.0;梁底縱向支撐根數:3;(2)、 梁側模板參數主楞間距(mm):500;次楞根數:3;主楞豎向支撐點數量:3;固定支撐水平間距(mm):500;豎向支撐點到梁底距離依次是:100mm,200mm,300mm;主楞材料:木方;寬度(mm):60.00;高度(mm):80.00;主楞合并根數:2;次楞材料:木方;寬度(mm):60.00;高度(mm):80.00;(3)、 梁側模板荷載計算按施工手冊,新澆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按下列公式計算,并取其中的較小值: F=0.22t12V1/2 F=9、H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1.500m/h; H -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0.75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150。分別計算得 17.848 kN/m2、18.000 kN/m2,取較小值17.848 kN/m2作為本工程計算荷載。(4)、 梁側模板面板的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10、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次楞的根數為3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兩跨連續梁計算。 面板計算簡圖(單位:mm)1.強度計算材料抗彎強度驗算公式如下: M/W f其中,W -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W = 5022/6=33.33cm3; M - 面板的最大彎矩(Nmm); - 面板的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f -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按照均布活荷載最不利布置下的兩跨連續梁計算:M = 0.125ql2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包括: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 q1= 1.20.517.85=10.709kN/m;振搗混凝土荷載設計值: q2= 1.40.511、4=2.8kN/m;計算跨度: l = (700-120)/(3-1)= 290mm;面板的最大彎矩 M= 0.125(10.709+2.8)(700-120)/(3-1)2 = 1.42105Nmm;面板的最大支座反力為: N=1.25ql=1.25(10.709+2.800)(700-120)/(3-1)/1000=4.897 kN;經計算得到,面板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1.42105 / 3.33104=4.3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3N/mm2;面板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4.3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12、 0.521ql4/(100EI)=l/250 q-作用在模板上的新澆筑混凝土側壓力線荷載設計值: q = q1= 10.709N/mm; l-計算跨度: l = (700-120)/(3-1)=290mm; E-面板材質的彈性模量: E = 6000N/mm2; I-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I = 50222/12=33.33cm4;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52110.709(700-120)/(3-1)4/(10060003.33105) = 0.197 mm;面板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l/250 =(700-120)/(3-1)/250 = 1.16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13、.197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1.16mm,滿足要求!(5)、 梁側模板支撐的計算1.次楞計算次楞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次楞均布荷載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計算寬度得到:q = 4.897/0.500= 9.794kN/m本工程中,次楞采用木方,寬度60mm,高度80mm,截面慣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彈性模量E分別為:W = 1688/6 = 64cm3;I = 16888/12 = 256cm4;E = 10000.00 N/mm2; 計算簡圖 剪力圖(kN) 彎矩圖(kNm) 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 = 0.245 kN14、m,最大支座反力 R= 5.387 kN,最大變形 = 0.165 mm(1)次楞強度驗算強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 = M/Wf經計算得到,次楞的最大受彎應力計算值 = 2.45105/6.40104 = 3.8 N/mm2;次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3N/mm2;次楞最大受彎應力計算值 = 3.8 N/mm2 小于 次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足要求!(2)次楞的撓度驗算次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500/400=1.25mm;次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165mm 小于 次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1.25mm,滿足要求!2.主楞計算主楞承受次楞傳遞的集中力,取次楞的最大15、支座力5.387kN,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兩跨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主楞采用木方,寬度60mm,高度80mm,截面慣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彈性模量E分別為:W = 2688/6 = 128cm3;I = 26888/12 = 512cm4;E = 10000.00 N/mm2; 主楞計算簡圖 主楞彎矩圖(kNm) 主楞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 0.754 kNm,最大支座反力 R= 17.508 kN,最大變形 = 0.492 mm1 主楞抗彎強度驗算 = M/Wf經計算得到,主楞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7.54105/1.28105 = 5.9 N/mm2;主楞的抗彎強度設計16、值: f = 13N/mm2;主楞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5.9N/mm2 小于 主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足要求!2 主楞的撓度驗算根據連續梁計算得到主楞的最大撓度為 0.492 mm主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280/400=0.7mm;主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492mm 小于 主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0.7mm,滿足要求!(6)、 梁底模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撓度。計算的原則是按照模板底支撐的間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撐在底撐上的兩跨連續梁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17、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7002020/6 = 4.67104mm3; I = 700202020/12 = 4.67105mm4; 1.抗彎強度驗算按以下公式進行面板抗彎強度驗算: = M/Wf鋼筋混凝土梁和模板自重設計值(kN/m):q1=1.2(24.00+1.50)0.70+0.300.70=15.246kN/m;施工荷載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值(kN/m):q2=1.4(2.00+2.00)0.70=3.920kN/m;q=15.246+3.920=19.166kN/m;最大彎矩及支座反力計算公式如下:18、Mmax=0.125ql2= 0.12519.1662002=9.58104Nmm;RA=RC=0.375q1l+0.437q2l=0.37515.2460.2+0.4373.920.2=1.486kNRB=1.25ql=1.2519.1660.2=4.791kN =Mmax/W=9.58104/4.67104=2.1N/mm2;梁底模面板計算應力 =2.1 N/mm2 小于 梁底模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根據建筑施工計算手冊剛度驗算采用標準荷載,同時不考慮振動荷載作用。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0.521ql4/(100EI)=l/250其中,q-作用19、在模板上的壓力線荷載:q =q1/1.2=12.705kN/m; l-計算跨度(梁底支撐間距): l =200.00mm; E-面板的彈性模量: E = 6000.0N/mm2;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200.00/250 = 0.800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52115.2462004/(10060004.67105)=0.045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45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0.8mm,滿足要求!(7)、 梁底支撐的計算本工程梁底支撐采用方木。強度及抗剪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20、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1.荷載的計算梁底支撐小楞的均布荷載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計算寬度得到:q=4.791/0.7=6.845kN/m2.方木的支撐力驗算 方木計算簡圖方木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688/6 = 64 cm3;I=6888/12 = 256 cm4;方木強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最大彎矩 M =0.1ql2= 0.16.8450.72 = 0.335 kNm;最大應力 = M / W = 0.335106/64000 = 5.2 N/mm2;抗彎強度設計值 f =13 N/mm2;方木的最大應力21、計算值 5.2 N/mm2 小于 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 13 N/mm2,滿足要求!方木抗剪驗算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 3V/(2bh0)其中最大剪力: V =0.66.8450.7 = 2.875 kN;方木受剪應力計算值 = 32.8751000/(26080) = 0.898 N/mm2;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 1.5 N/mm2;方木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0.898 N/mm2 小于 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1.5 N/mm2,滿足要求!方木撓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 = 0.677ql4/(100EI)=l/250方木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6.8457004 /(1001000025622、104)=0.435mm;方木的最大允許撓度 =0.7001000/250=2.800 mm;方木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435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許撓度 =2.8 mm,滿足要求!3.支撐小橫桿的強度驗算梁底模板邊支撐傳遞的集中力:P1=RA=1.486kN梁底模板中間支撐傳遞的集中力:P2=RB=4.791kN梁兩側部分樓板混凝土荷載及梁側模板自重傳遞的集中力:P3=(1.000-0.400)/40.700(1.20.12024.000+1.42.000)+1.220.700(0.700-0.120)0.300=0.949kN 簡圖(kNm) 剪力圖(kN) 彎矩圖(kNm) 變形23、圖(mm)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支座力:N1=N2=4.831 kN;最大彎矩 Mmax=1.928 kNm;最大撓度計算值 Vmax=7.699 mm;最大應力 =1.928106/4730=407.7 N/mm2;支撐抗彎設計強度 f=205 N/mm2;(8)、 梁跨度方向鋼管的計算 梁底支撐縱向鋼管只起構造作用,無需要計算(9)、 扣件抗滑移的計算按規范表5.1.7,直角、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該工程實際的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00kN。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24、00 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據前面計算結果得到 R=4.831 kN;R 8.00 kN ,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10)、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 N/(A)f1.梁兩側立桿穩定性驗算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橫向支撐鋼管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4.831kN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299.55=1.479kN;樓板混凝土、模板及鋼筋的自重:N3=1.2(1.50/2+(1.00-0.40)/4)0.700.30+(1.50/2+(1.00-0.40)25、/4)0.700.120(1.50+24.00)=2.540kN;施工荷載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值:N4=1.4(2.000+2.000)1.500/2+(1.000-0.400)/40.700=3.528kN;N =N1+N2+N3+N4=4.831+1.479+2.54+3.528=12.378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i = 1.59;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cm2): A = 4.5; W -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73; - 鋼管立桿軸心受壓應力計算值(N/mm2); f - 鋼26、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205N/mm2; lo - 計算長度(m); 根據扣件式規范,立桿計算長度lo有兩個計算公式lo=kh和lo=h+2a, 為安全計,取二者間的大值,即: lo = Max1.1671.71.5,1.5+20.1= 2.976 m; k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67;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1.7; a -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0.1m;得到計算結果: 立桿的計算長度 lo/i = 2975.85 / 15.9 = 187;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205;鋼管27、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12378.146/(0.205450) = 134.2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計算 = 134.2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的設計值 f = 205N/mm2,滿足要求!六 . 模板支架參數橫向間距或排距(m):0.90;縱距(m):0.90;步距(m):1.5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m):0.10;模板支架搭設高度(m):9.43;采用的鋼管(mm):483.2 ;板底支撐連接方式:方木支撐;立桿承重連接方式:雙扣件,考慮扣件的保養情況,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1.荷載參數模板與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與鋼筋自重(kN/m328、):25.000;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2.500;2.材料參數面板采用膠合面板,厚度為18mm;板底支撐采用方木;面板彈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3;木方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400;木方的間隔距離(mm):250.000;木方彈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3.000;木方的截面寬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3.樓板參數樓板的計算厚度(mm):120.00; 圖2 樓板支撐架荷載計算單元七、 模板面板計算模板面板為受彎構件,按三跨連續梁對面板29、進行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901.82/6 = 48.6 cm3;I = 901.83/12 = 43.74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 面板計算簡圖1、荷載計算(1)靜荷載為鋼筋混凝土樓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 250.120.9+0.350.9 = 3.015 kN/m;(2)活荷載為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kN/m):q2 = 2.50.9= 2.25 kN/m;2、強度計算計算公式如下:M=0.1ql2其中:q=1.23.015+1.42.25= 6.768kN/m最大彎矩 M=0.16.7682502= 42330、00 Nm;面板最大應力計算值 =M/W= 42300/48600 = 0.87 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 N/mm2;面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為 0.87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 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撓度計算公式為=0.677ql4/(100EI)=l/250其中q =q1=3.015kN/m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3.0152504/(100950043.74104)=0.019 mm; 面板最大允許撓度 =250/ 250=1 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19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 1 mm,滿足要求!八、模板支撐31、方木的計算方木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bh2/6=51010/6 = 83.33 cm3;I=bh3/12=5101010/12 = 416.67 cm4; 方木楞計算簡圖1.荷載的計算(1)靜荷載為鋼筋混凝土樓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250.250.12+0.350.25 = 0.838 kN/m ;(2)活荷載為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kN/m):q2 = 2.50.25 = 0.625 kN/m;2.強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M=0.1ql2均布荷載 q = 1.2 q1 + 1.4 q2 = 1.20.838+1.40.625 = 1.88 k32、N/m;最大彎矩 M = 0.1ql2 = 0.11.880.92 = 0.152 kNm;方木最大應力計算值 = M /W = 0.152106/83333.33 = 1.827 N/mm2;方木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000 N/mm2;方木的最大應力計算值為 1.827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 N/mm2,滿足要求!3.抗剪驗算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 3V/2bhn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1.880.9 = 1.015 kN;方木受剪應力計算值 = 3 1.015103/(2 50100) = 0.305 N/mm2;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 1.4 N33、/mm2;方木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0.305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強度設計值 1.4 N/mm2,滿足要求!4.撓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0.677ql4/(100EI)=l/250均布荷載 q = q1 = 0.838 kN/m;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0.8389004 /(10090004166666.667)= 0.099 mm;最大允許撓度 =900/ 250=3.6 mm;方木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99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許撓度 3.6 mm,滿足要求!九、木方支撐鋼管計算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2.03kN;34、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計算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計算變形圖(mm) 支撐鋼管計算剪力圖(kN) 最大彎矩 Mmax = 0.665 kNm ;最大變形 Vmax = 1.559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8.057 kN ;最大應力 = 665039.556/4730 = 140.6 N/mm2;支撐鋼管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支撐鋼管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40.6 N/mm2 小于 支撐鋼管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 N/mm2,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為 1.559mm 小于 900/150與10 mm,滿足要求!十、扣件抗滑移的計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35、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培訓講座劉群主編,P96頁,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2.80kN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R= 8.057 kN;R 12.80 kN,所以雙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十一、模板支架立桿荷載設計值(軸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和活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的自重(kN):NG1 = 0.1389.43 = 1.305 kN;鋼管的自重計算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A。(2)模板的自重(kN):NG2 = 0.350.90.9 = 0.284 k36、N;(3)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NG3 = 250.120.90.9 = 2.43 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 = 4.019 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2.5+2 ) 0.90.9 = 3.645 kN;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N = 1.2NG + 1.4NQ = 9.925 kN;十二、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N/(A)f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kN) :N = 9.925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37、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 :i = 1.59 cm;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cm2):A = 4.5 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73 cm3; - 鋼管立桿最大應力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 L0- 計算長度 (m);按下式計算: l0 = h+2a = 1.5+0.12 = 1.7 m; a -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1 m;l0/i = 1700 / 15.9 = 107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38、 0.537 ;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9925.334/(0.537450) = 41.073 N/mm2;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41.073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建議按下式計算l0 = k1k2(h+2a)= 1.1671.019(1.5+0.12) = 2.022 m;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1.167;k2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h+2a = 1.7 按照表2取值1.019 ;Lo/i = 2021.594 / 15.9 = 127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39、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412 ;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9925.334/(0.412450) = 53.535 N/mm2;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53.535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 以上表參照 杜榮軍: 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十三、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g = fgkkc = 1201=120 kpa; 其中,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120 kpa ; 腳40、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1 ;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 = N/A =9.925/0.25=39.701 kpa ;其中,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N = 9.925 kN;基礎底面面積 :A = 0.25 m2 。p=39.701 fg=120 kpa 。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十四、梁和樓板模板高支撐架的構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經驗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規范的相關要求外,還要考慮以下內容1.模板支架的構造要求a.梁板模板高支撐架可以根據設計荷載采用單立桿或雙立桿;b.立桿之間必須按步距滿設雙向水平桿,確保兩方向足夠的設計剛度;c.梁和樓板荷載相差較大時,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桿間距,但41、只宜在一個方向變距、而另一個方向不變。2.立桿步距的設計a.當架體構造荷載在立桿不同高度軸力變化不大時,可以采用等步距設置;b.當中部有加強層或支架很高,軸力沿高度分布變化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變步距設置,但變化不要過多; c.高支撐架步距以0.9-1.5m為宜,不宜超過1.5m。3.整體性構造層的設計a.當支撐架高度20m或橫向高寬比6時,需要設置整體性單或雙水平加強層;b.單水平加強層可以每4-6米沿水平結構層設置水平斜桿或剪刀撐,且須與立桿連接,設置斜桿層數要大于水平框格總數的1/3;c.雙水平加強層在支撐架的頂部和中部每隔10-15m設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設豎向斜桿,使其具有較42、大剛度和變形約束的空間結構層;d.在任何情況下,高支撐架的頂部和底部(掃地桿的設置層)必須設水平加強層。4.剪刀撐的設計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應滿足立面滿設剪刀撐;b.中部可根據需要并依構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設置。5.頂部支撐點的設計a.最好在立桿頂部設置支托板,其距離支架頂層橫桿的高度不宜大于300mm;b.頂部支撐點位于頂層橫桿時,應靠近立桿,且不宜大于200mm;c.支撐橫桿與立桿的連接扣件應進行抗滑驗算,當設計荷載N12kN時,可用雙扣件;大于12kN時應用頂托方式。6.支撐架搭設的要求a.嚴格按照設計尺寸搭設,立桿和水平桿的接頭均應錯開在不同的框格層中設置;b.確保立桿的垂直43、偏差和橫桿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規范的要求;c.確保每個扣件和鋼管的質量是滿足要求的,每個扣件的擰緊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鋼管不能選用已經長期使用發生變形的; d.地基支座的設計要滿足承載力的要求。十五、承重支撐架搭拆安全保證措施1)進入現場的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接受三級教育、經考試合格辦理上崗資格證,方可上崗操作。2)所有作業人員必須參加施工現場周一安全活動和施工現場統一組織的安全教育活動。3)作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勞動保護規定,正確佩帶和使用個人防護用品。4)作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安全技術交底和班長操作交底要求。5)交叉作業時,要有可靠的防護措施,不得傷害他人,也避免被他人傷害。6)任何作44、業人員不得擅自拆動施工現場的腳手架、防護設施、安全標志和警告牌,如必須拆動時須經施工負責人允許后方可。7)作業人員不得隨意拋撒施工垃圾和排放污水等人為造成環境的污染。8)作業人員除必須執行作業時間限制以處,在作業過程中應自覺減少和消除噪音。9)作業人員要支持文明施工,個人行為要適應CI形象管理要求。10)拆除樓板頂時應一邊支撐一邊拆模板,禁止一次性拆完支撐。11)登高作業時,各種配件應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嚴禁放在模板或腳手架上,各種工具應系在操作人員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掉落。12)裝拆模板時,上下要有人接應,隨拆隨運轉,并應把活動的部件固定牢靠,嚴禁堆放在腳手板上和拋擲。13)裝拆施工時45、,除操作人員外,下面不得站人。高處作業時,操作人員要帶安全帶。14)圓盤鋸必須有護罩,分料尺柄有靠山。操作前應檢查鋸片是否上緊,鋸盤有無裂口。15)操作者應站在鋸片一側,手背不得跨越鋸片。16)接料應出鋸片15cm,不得用手硬拉。17)小于20cm的短料不得上鋸,應使用推棍。18)超過鋸片半徑的木料,禁止上鋸,截料應設截具。19)手持電動鋸時應按料厚調整鋸切深度,禁止架在腿上鋸切。20)按鋸片齒數劃分鋸切與截料的功能,不得混用。21)鋸片護罩必須完好,鋸片連續斷齒三個以上不得使用。22)平刨必須設置刨口保護裝置或采用機械自動送料。23)多用木工機械使用時只準使用其中一種功能,并將其他功能的傳動皮帶拆除。24)現場嚴禁吸煙,配備足夠的滅火器。25)模板起吊前,應檢查吊裝用繩索、卡具及每塊模板上的吊環是否完整有效,并應先拆除一切臨時支撐,經檢查無誤后方可起吊。模板起吊前應將吊車位置調整適當,做到穩起穩落,就位準確,禁止用人力推、拉模板。嚴防模板大幅度擺動或碰倒其他模板。26)施工中,必須搭設安全網和防護網,防護網應隨墻體逐步上升,并高出作業面1.2米以上。27)模板的存放場地必須平整夯實,堆放模板處應架空,嚴禁坐人或逗留。28)當風力為5級時,應停止吊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