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層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樓鋼筋連接工程施工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2161
2024-09-20
21頁
95.50KB
1、正本三層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樓鋼筋連接工程 施工方案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一、 工程簡介4二、 構造要求41 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42 鋼筋錨固、搭接長度(圖中注明者除外)43 鋼筋接頭:5三、 鋼筋配料與加工6(一)鋼筋配料66統籌放樣,合理搭配,充分利用鋼筋。6(二)鋼筋加工61 鋼筋的調直72 鋼筋的切斷73 鋼筋的彎曲成型7五鋼筋連接81基礎梁鋼筋接頭,采用滾扎直螺紋鋼筋接頭連接。83墻體樓梯段接頭,采用電弧焊連接。8六、基礎鋼筋施工81 底板下鐵施工82 基礎梁鋼筋施工93 底板施2、工94、 柱插筋105、基礎鋼筋總工期為7天。10七、豎向鋼筋施工101、筋施工102、墻筋施工11八、 平方向鋼筋施工11九、 筋通病及防治12(二) 材質檢驗與保管不符合規定127、 運輸、儲存中鋼筋標牌丟失、堆放分類不清;13(三) 銹蝕與污染13(四) 代換不當141、 鋼筋代換未滿足強度要求;143、 未通過設計出洽商手續。14(五) 加工成型差14(六) 不符圖紙或規范構造規定15(七) 接頭及錨固錯誤16(八) 不符抗震規定161、梁柱加密區嚴格按照圖紙要求加密。173、當以上條件無法滿足時按單面10d或雙面5d焊接。17(九) 綁扎錯誤173、不設定位箍筋,主筋跑位嚴重;1713、在鋼筋綁扎前完成以下工作:17(九)保護層不符要求,ho失控(GB5020492表)183、 梁板,雨蓬筋被踩下ho失控;185、塊位置不對。18(十)、鋼筋連接通?。?9十、質量標準19(一) 保證項目191 鋼筋的品種和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19(二) 基本項目201 缺扣、松扣的數量不超過綁扣數的10%,且不應集中。20(三) 允許偏差項目20一、 工程簡介社區衛生服務樓工程位于XX街,由XX市XX醫院興建,設計單位為XX公司,施工單位為XX有限公司。本工程為三層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面積約2196.33平方米。工程結構:樓座基礎為條形基礎,基底標高-2.10米,基礎梁標4、高為00mm,地梁高度為2100 mm和2700 mm,裙房部分為獨立及片筏基礎,基底標高-7.60米,主體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結構.二、 構造要求1 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基礎梁縱筋: 35mm基礎底板鋼筋: 35mm其余梁縱筋: 25mm鋼筋: 25mm室外露天部分板縱筋:20mm其余墻板、梯段板鋼筋15mm外墻壁柱外側縱筋: 35mm其余柱(暗柱)縱筋:25mm 注:保護層厚度尚不應小于鋼筋直徑2 鋼筋錨固、搭接長度(圖中注明者除外)部 位鋼 筋 種 類錨固長度搭接長度剪力墻、級Lae=la+5dLle=ll+5d框架、級Lae=la+5dLle=ll+5d其余部位級La =25dLl 5、=30d級d25La =40dLl=48dd25La =35dLl=42d注:(1)、Lae為抗震結構的鋼筋錨固長度, La為非抗震結構的鋼筋錨固長度 ,Lle為抗震結構的鋼筋搭接長度,Ll為非抗震結構的鋼筋搭接長度。(2)、d25mm, 混凝土強度等級C 40時,級鋼筋Lae = 35 d ; d25mm,C 30混凝土強度等級C40時,級鋼筋Lae = 40 d ; (3)、 d25mm,混凝土強度等級C 40時,級鋼筋Lae = 30 d ; d25mm,C 30混凝土強度等級C40時,級鋼筋Lae = 35 d ;(4)、級鋼筋,混凝土強度等級C 30時,Lae = 25d;(5)、L6、le= Lae-5d3 鋼筋接頭:A.基礎地梁、墻梁鋼筋接頭采用套筒冷擠壓連接。B.梁、柱、墻體構造柱鋼筋接頭全部采用套筒冷擠壓連接;其余鋼筋采用綁扎搭接。三、 鋼筋配料與加工(一)鋼筋配料1鋼筋配料計算,鋼筋的形狀和尺寸除滿足圖紙要求外,還應考慮有利于鋼筋的加工、運輸和安裝。2對外形復雜的構件,應采用放11足尺或放大樣的辦法,用尺量得鋼筋長度。3在設計圖紙中,鋼筋配置的細節未注明時,按構造要求處理。4配料時應考慮施工需要的附加鋼筋,如馬凳、撐鐵等。5根據圖紙要求,合理選擇鋼筋原材的長度,盡可能壓縮鋼筋料頭的數量。6統籌放樣,合理搭配,充分利用鋼筋。7鋼筋配料計算完畢,應填寫配料表,每一編號鋼7、筋應制作一塊料牌,前者作為鋼筋加工的依據,后者系于加工好的成品鋼筋上。(二)鋼筋加工鋼筋加工主要包括鋼筋的調直,鋼筋的切斷,鋼筋的彎曲成型三個部分。料場設鋼筋彎曲機2臺、鋼筋切斷機2臺、砂輪切割機3臺、卷揚機1臺用于鋼筋加工,鋼筋采用集中下料,鋼筋加工班班長根據鋼筋配料單上鋼筋的長度和原材長度統籌考慮、長短結合、搭配下料。加工成型好的鋼筋按料單分規格、型號、使用部位掛料牌布標識清楚、堆放整齊,每堆鋼筋掛料牌布不得少于兩塊。1 鋼筋的調直對局部曲折、彎曲或成盤的鋼筋應加以調直。鋼筋調直使用卷揚機拉直。用卷揚機拉直鋼筋時,應注意控制冷拉率:級鋼筋不宜大于4%。調直后的鋼筋應平直、無局部曲折。2 鋼8、筋的切斷鋼筋彎曲成型前,應根據配料表要求長度分別截斷,用鋼筋切斷機切斷。應將同規格鋼筋根據不同長短搭配,統籌排料;先斷長料,后斷短料,以減少短頭和損耗。避免用短尺量長料,防止產生累計誤差。應在工作臺上標出尺寸和刻度,并設置控制斷料尺寸的擋板。切斷過程中如發現劈裂、縮頭或嚴重的彎頭等,必須切除。切斷后的鋼筋斷口不得有馬蹄形或起彎等現象,鋼筋長度偏差應該10mm。冷擠壓連接的鋼筋必須使用砂輪切割機下料。3 鋼筋的彎曲成型 鋼筋的彎曲成型用彎曲機進行。鋼筋彎曲時應將各彎曲點位置劃出;劃線尺寸應根據不同彎曲角度和鋼筋直徑扣除鋼筋彎曲調整值。劃線應在工作臺上進行。第一根鋼筋彎曲成型后,應與配料表進行復核9、,符合要求一再成批加工。五鋼筋連接本工程鋼筋接頭的連接方式主要有滾扎直螺紋鋼筋接頭、綁扎搭接和電弧焊連接。1基礎梁鋼筋接頭,采用滾扎直螺紋鋼筋接頭連接。2框架柱、梁主筋接頭,全部采用滾扎直螺紋鋼筋接頭,其余鋼筋采用綁扎搭接。3墻體樓梯段接頭,采用電弧焊連接。六、基礎鋼筋施工基礎鋼筋施工流程為:間距彈線大梁鋼筋綁扎基礎梁鋼筋墻、柱插筋。1 底板下鐵施工(1)防水保護層已施工完畢,軸線、梁位線、墻柱位置尺寸線已測設完畢,并經核驗合格。(2)彈底板下鐵的位置線,縱橫方向均彈。(3)根據鋼筋位置線,先布置南北向下鐵鋼筋,再布置東西向下鐵鋼筋。(4)綁扎縱橫向鋼筋。扎扣為八字扣,鋼筋的交叉點必須全部綁扎10、,扎絲端頭剩余長度為30mm,每排鋼筋上的扎絲彎曲方向應該一致且均應朝上。(5)布置墊塊,呈梅花形布置,要求拉線布置,間距1m,橫豎方向都要求成行;在有基礎梁的部位,墊塊加密成間距500 mm。2 基礎梁鋼筋施工(1) 設操作架子,架子高度以梁成型后,梁底距地面200 m m左右為宜。(2)根據圖紙和計算數量,穿梁箍筋。(3)綁扎箍筋,穿腰筋和綁扎拉鉤。(4)在梁內綁扎沿梁方向的斜撐鋼筋(鋼筋直徑20mm),用以防止大梁沿梁方向的變形。(5)大梁就位,用倒鏈將梁從操作架上降落著地。注意從梁中開始對稱下吊,在梁兩側拉線按梁寬搭設定位腳手架,防止梁就位發生滑移。(6)梁就位后,在梁的兩側,焊梁的斜11、向支撐鋼筋(鋼筋直徑20mm),間距2m左右,以防止梁向兩側歪斜變形。并在梁底邊處,隔1.5m左右焊一根15cm長的鋼筋頭與底板下鐵焊在一起,以保證梁位準確;在梁兩側各焊接一根12定位鋼筋。3 底板施工(1)布置縱向鋼筋,并連接縱向鋼筋,在縱向鋼筋上劃橫向鋼筋位置線。(2)布置橫向鋼筋,并連接橫向鋼筋。(3)綁扎鋼筋,扎扣為八字扣,且鋼筋交叉點必須全部綁扎。4、 柱插筋(1) 根據彈好的墻柱位置、尺寸線和圖紙,進行墻柱鋼筋預留。(2) 為了保證墻柱插筋的位置準確,在插筋根部綁一道箍筋(或水平鋼筋),并與底板下鐵點焊固定。在底板上鐵(或梁頂)處,綁一道箍筋(或水平筋),并與底板上鐵(或梁頂鋼筋)12、點焊固定。最后在距底板頂(或梁頂)50cm高度,綁一道箍筋(或水平鋼筋),以保證預留鋼筋間距的準確。5、基礎鋼筋總工期為7天。七、豎向鋼筋施工 豎向鋼筋施工包括柱筋施工和少量墻筋施工兩個部分。1、筋施工 柱筋施工的重點是鋼筋位置控制,柱筋定位分兩個階段控制:柱砼澆筑前和梁板砼澆筑前。(柱筋生根定位見基礎施工方案)A柱模支設完畢,柱砼澆筑前,重新調整柱主筋間距,綁扎牢固,在距柱砼頂50cm高處綁扎一道箍筋,并在柱模內,柱砼澆筑高度上5cm高處,在柱筋外側四周各綁一根直徑為25mm的鋼筋(鋼筋長度比柱邊長度短3cm),以確保柱主筋保護層的厚度。(如右圖所示)B第二階段,梁板鋼筋綁扎完畢,梁板砼澆筑13、前,根據軸控制線將柱主筋調整到位后,在柱筋四周用直徑為12mm的鋼筋,點焊柱筋固定在梁筋上。在距板頂50cm高處綁一道定位箍筋,用以固定柱筋間距。2、墻筋施工墻筋施工的重點是墻筋定位。墻筋定位也分兩個階段控制:墻體砼澆筑前和頂板、梁砼澆筑前。頂板、梁鋼筋綁好后,砼澆筑前,根據偏軸控制線,將墻筋調整到位后,在墻筋根部綁扎一道水平鋼筋定位,將墻豎筋與之點焊牢固,并將該定位鋼筋與板筋點焊固定。在距板頂50cm高度處,綁一道水平鋼筋,用以確保墻筋排距和間距的準確。八、 平方向鋼筋施工水平方向鋼筋施工由兩部分組成:梁筋施工和板筋施工。施工順序為先梁后板。A梁筋綁扎梁筋綁扎前,先核驗軸線和梁底模標高,以保14、證梁位置準確。在梁筋施工中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 上、下鐵的規格數量,特別是附加筋的長度和規格、數量。(2) 鋼筋接頭位置以及同截面內的接頭數量應符合設計圖紙及GB50204-92規范的要求。(3) 箍筋規格和間距,特別是加密區的范圍符合設計圖紙及GB50204-92規范的要求。(4) 梁底墊塊和梁側墊塊的放置。B板筋施工在板筋施工時,彈好鋼筋(下鐵)的位置線,按線布筋綁扎扎扣呈“八”字形布置。板筋施工的要點是保證上鐵或扣鐵(蓋鐵)的位置,在綁扎上鐵時,支撐馬凳的足夠,馬凳的形式要穩固。上鐵不得超高或降低。上鐵綁扎完畢后,搭設行人馬道,并派專人管護鋼筋,直至澆筑完頂板砼時為止,對破壞的鋼筋要15、及時修復。九、 筋通病及防治(二) 材質檢驗與保管不符合規定1、 無出廠合格證或抄件手續不符要求;或料證不符;2、 無進場復試;3、 批量不清;超批量;漏檢;混合批不符鋼筋標準規定(每爐不應大于30T;爐數不應超6爐或10爐);含碳量之差不應大于0.15%或混合批出廠證上未標明本工地爐號以查核能否執行混合批規定;4、 化學成分不合格或加工中發生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機械性能顯著不正常,未作化學成分檢驗;5、 機械性能不合格無交代,未加倍復試;或加倍復試后未按判廢標準作結論;6、 進口鋼筋有焊接要求者不作可焊性檢驗(見建設部1980“進口熱軋變形鋼筋若干問題規定”);7、 運輸、儲存中鋼筋標牌丟失16、堆放分類不清;8、 試驗室資質不合格;生產廠資質不合格;試驗報告結論上未填根據什么標準達到什么等級。 對于以上通病,在鋼筋進場使用前應嚴格按照418#文件和BG50204-92要求進行材料的資料的核對及原材的復試,對于不合格的鋼筋應堅決杜絕使用,并注明去向。(三) 銹蝕與污染1、 不除銹、鋼筋上沾混凝土及油污不及時清理;2、 刷脫模劑或滑模千斤頂管路漏油污染鋼筋; 對于上述通病,在鋼筋綁扎前應認證清理污染部分(銹蝕、混凝土可采用鋼絲刷清理,油污可采用棉絲沾洗衣粉溶液清洗),清理干凈后才能進行鋼筋的綁扎。(四) 代換不當1、 鋼筋代換未滿足強度要求;2、 只考慮強度代換,未考慮最小鋼筋直徑,根17、數要求,錨固長度要求;最大鋼筋間距;抗裂、裂寬、撓度要求;梁受力筋與彎起筋分別代換的要求;對重要受力構件,不宜用I級光面鋼筋代換變形(帶肋)鋼筋要求,對有抗震要求的框架,代換筋檢驗所得實際強度,不符合GB50204-92,第條;不同鋼筋等級成型半徑不同及可焊性等要求(見GB50204-923.1.5條)且未征得設計同意;3、 未通過設計出洽商手續。 對于上述通病,可采取下列方法防治:(1) 在鋼筋備料時,適當加大鋼筋的備料計劃,且在現場預備少量的常用鋼筋,在鋼筋下料、運輸出現問題時,用現場的料及時加工。(2) 如果在鋼筋缺少的情況下,需要進行鋼筋代換時,必須征得結構設計人的同意并辦理洽商后才能18、進行。(五) 加工成型差1、 未統一下料,下料不準;2、 未綜合空間相交叉的關系對復雜節點放樣;3、 尺寸、角度差,不直不順,彎點不準,彎鉤偏短;抗震箍筋直徑不符規范;抗震箍筋直鉤長度不足10d或鉤長不勻;4、 不同等級鋼筋,不注意不同彎曲成型半徑要求;5、 運輸堆放被折彎變形不作修正。 對于以上通病,可采用以下方法防治:(1) 鋼筋下料前,對于所要加工的鋼筋進行試下料及試彎,經檢查無誤后再正式進行下料。(2) 彎曲半徑要根據鋼筋的型號經常進行調整,鋼筋彎鉤長度要滿足直鉤長度不小于10d的抗震構造要求。(3) 對于鋼筋堆放、運輸造成的鋼筋變形,在鋼筋綁扎前要求調直后才能進行鋼筋綁扎。(六) 不19、符圖紙或規范構造規定、梁與次梁受力筋上下關系不核對清;、梁柱相交受力筋里外關系不核對清;、門窗洞口遺漏加強筋;加強筋斜加,增加鋼筋層數,增大下砼困難;、鋼筋過密,未事先放樣,未考慮下混凝土的可能性及保證混凝土握裹力、筋凈空且d 25mm的最低要求。對于以上通病,可采用以下方法防治:(1) 在鋼筋放樣前認真審圖并及時與結構設計人取得聯系,弄清各種鋼筋的相對位置關系,對于復雜部位應在放樣時繪圖標出。(2) 洞口加強筋過密部位,可事先與結構設計人聯系,通過增加鋼筋的排數來加大鋼筋的間距,以保證混凝土的握裹力。(七) 接頭及錨固錯誤1、搭接長度、錨固長度不足。2、錯開接頭的百分比不符規范; 3、接頭位20、置不當,未避開受拉力較大處或接頭末端距彎點未大于10d; 對于以上通病,可采取下述措施防治: 搭接接頭的長度、位置嚴格按照結構總說明四款及GB50204-92相關條款執行。(八) 不符抗震規定 1、架柱未按H0/6范圍在柱兩端加密箍筋(間距應不大于100mm, 且一級抗震不大于6d,二、三級不大于8d,且8度應不小于8);2、框架梁端未加密箍筋;3、框架梁、柱箍筋直徑小于抗震規定; 4、箍筋未作135度彎鉤; 5、抗震框架梁柱錨筋長度不足鋼筋受拉最小錨固長度。對于以上通病,可采取下述措施防治:1、梁柱加密區嚴格按照圖紙要求加密。 2、抗震箍筋末端加135度彎鉤,主筋錨固按照設計總說明第四款執行21、。3、當以上條件無法滿足時按單面10d或雙面5d焊接。 (九) 綁扎錯誤 1、主筋未綁到位(四角主筋不貼箍筋角,中間主筋不貼箍筋);2、主筋位置放反(受拉受壓顛倒,特別注意懸挑梁板及地梁、底梁);3、不設定位箍筋,主筋跑位嚴重;4、板筋綁扎,花扣不符規范,缺扣、松扣(GB5020492 .1 5、搭接接頭未綁三道扣;6、起筋彎點位置不準; 7、箍筋不垂直主筋,箍筋間距不勻,綁扎不牢,不貼主筋; 8、矯正主筋不按1:6坡度,而硬彎成豆芽型; 9、柱主筋的彎鉤和板主筋的彎鉤朝向不對; 10、箍筋接頭不錯開; 對于以上通病,可采取下述措施防治: 1、在鋼筋綁扎前完成以下工作: (1)彈線 (2)檢查22、偏位情況:按1:6矯正; (3)檢查接頭甩開、錯開情況是否符合規范; (4)檢查接頭質量; (5)檢查鋼筋污損清理情況; (6)檢查砼表面浮漿是否均以清除到露石子。以上6項均合格方可綁扎。2、筋放樣時,應嚴格按設計圖紙及規范要求分清鋼筋的受力性能,在鋼筋加工時嚴格按照放樣圖加工,經核對無誤后掛料牌布標識清楚。3、 板筋綁扎要求全部交點都要綁扎,缺扣、漏扣數量不得超過GB50204-92規定的要求;搭接接頭必須在兩頭和中間先綁三道后才能進行綁扎。 (九)保護層不符要求,ho失控(GB5020492表) 1、無墊塊或墊塊厚度不符規定(特別是主筋無墊塊);制作墊塊 為提供標準厚度靠尺;制作后未分類裝23、箱; 2、雙層網樓板筋,上筋支撐不足, 鋼筋踩下,ho失控(頂撐端頭不作防腐);3、 梁板,雨蓬筋被踩下ho失控; 4、墻內雙層網片間距缺定距措施,ho失控(頂撐端頭不作防腐); 5、塊位置不對。對于以上通病,可采取下述措施防治:1、 墊塊全部采用大理石、砼墊塊,機械加工成型,減小誤差。2、 梁端、梁中增加三道馬凳,防止梁被踩下造成ho不足。3、 墻內加設鋼筋梯子,保證雙排鋼筋的間距及立筋間距。(十)、鋼筋連接通?。?、焊工無操作上崗證。2、鋼套筒進鋼筋長度不足;3、壓痕數量不夠,分布不勻,深度不足,套管壓裂; 4、接頭彎折超過度數(應不大于4度或7/100);對于以上通病,可采取下述措施防治24、:1、 組織套筒供應商對鋼筋擠壓連接人員(固定)進行上崗培訓,經試驗合格后才能進行上崗操作。2、 對于擠壓連接鋼筋接頭,由項目部質檢員進行100%檢查,技術人員抽查,發現問題,對相關人員及時進行教育及處罰,提高操作人員的質量意識。 十、質量標準(一) 保證項目1 鋼筋的品種和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2 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經除銹后仍留有麻點的鋼筋,嚴禁按原規格使用。鋼筋表面應保持清潔。3 鋼筋的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錨固長度,接頭設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4 鋼筋的機械連接接頭和焊接接頭的機械性能試驗結果必須符合鋼筋連接及驗收的專門規定。(二) 基本項目1 缺扣、25、松扣的數量不超過綁扣數的10%,且不應集中。2 彎鉤的朝向應正確。綁扎接頭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每個搭接長度不小于規定值。3 箍筋的間距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有搞震要求時,彎鉤角度為1350,彎鉤平直長度為10。4 鋼筋擠壓接頭壓痕深度、道數符合規范要求,彎折角度不大于4度。(三) 允許偏差項目序 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 驗 方 法1網和長度、寬度10尺 量 檢 查2量網眼尺寸10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3骨架的寬度、高度5尺 量 檢 查4骨架的長度105受 力 鋼 筋間 距10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其最大值排 距56綁扎箍筋、構造筋間距10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7彎起鋼筋起彎點10尺 量 檢 查8受力鋼筋保護層柱 梁5墻、板3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9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7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33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3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