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房素土擠密樁復合地基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2500
2024-09-20
19頁
57.13KB
1、廠房素土擠密樁復合地基工程施工方案一、編制原則及依據 本施工方案根據國家現行有關施工技術規范,規程的要求和規定,及施工圖紙編制,主要依據有:1、DDC樁平面布置圖及技術要求2、建筑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13)3、孔內深層強夯法技術規程CECS197-20064、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2012)5、濕陷性黃土區建筑規范(GB50025-2004)6、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7、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7-2011)8、建筑場地基坑探查與處理技術規程(DBJ61-57-2010)二、項目概況本工程為鋼結構,該工程擬建場地為自重濕2、陷黃土場地,樁基工程采用DDC樁處理地基,總樁數5968個,試樁3組,合計21根;工程樁合計5947根。樁頂設計標高為-2.700米,樁成孔徑為400mm,夯擴后樁孔直徑為550mm,樁身回填采用素土回填,樁心距900mm,排樁間距780mm,樁體素土平均壓實系數 0.97,最小壓實系數0.93;樁間土的擠密系數0.93,有效樁長不小于5.0米,正三角形滿堂布置。三、試樁說明及位置示意圖為復核地質資料及設備、工藝等是否適宜,保證素土擠密樁的質量,我項目部采用先打試樁以確定施工參數的方法。試樁共三組(詳見下圖),每組七個,采用梅花型布置,樁孔直徑為400mm,樁心距900mm,排樁間距780mm3、,樁長5m。填料為素土,采用人工均勻填料,每次回填量為0.12-0.15m3,夯錘質量為1500Kg,夯實時提高4m以上,根據現場土質情況,每次夯實6-8次,聽到清脆的錘聲,方進行上一層填料夯實,基礎面以上預留0.5m厚的土層,待施工結束后,將表層擠松的挖除或分層夯實。四、加固機理1、通過擠密作用提高樁間(周)地基土的密實度。未處理的地基土孔隙率大、壓縮性高、承載力低、濕陷性高,打入土擠密樁后,樁體周圍土密度增加、孔隙率減少、壓縮性降低、承載力提高、抗剪強度增大、濕陷性降低或消失。2、通過地基土的擠密,提高了地基土的隔水性。欠密實的濕陷性黃土,浸水滲透很快,滲水速度可以達到每晝夜幾十厘米到幾米4、。經擠密處理后,防水隔水性能明顯增強,使地基土成為不透水或弱透水的,下臥層的未處理土層不會自上向下浸水,這對濕陷性黃土尤其重要。3、通過樁孔內土料的夯填,使擠密地基得到進一步加強。五、施工參數根據我標段進行的素土擠密樁試驗,確定施工參數如下:1、擠密樁位布置:采用正三角形布置;2、擠密樁直徑:擠密孔直徑0.4m;3、樁心距:土擠密樁樁中心距為0.9m;4、填料:采用素土回填,填料采用壤土、一般粘性土或Ip4的粉土,土料中有機質含量不得超過5%,也不得含有凍土和膨脹土,土塊的粒徑不宜大于15mm;當行有碎石時,粒徑不得大于50mm。樁體填料壓實系數不小于0.97,樁間土的最小擠密系數不低于0.95、3。通過對該填料進行擊實試驗,該素土的最佳含水率為 %,最大干密度為 g/cm3。六、施工準備情況1、根據坐標控制樁及高程控制點建立現場施工控制樁、控制點。2、機械、設備資源的配置螺旋鉆兩臺重錘四臺小鏟車一輛氣焊一臺電焊機(BX3-550-2)一臺ZL40裝載機一臺3、勞動力安排螺旋鉆操作人員2人夯機操作人員2人樁前操作人員1人修理工1人電工1人后勤1人4、材料準備擠密土樁的填料應采用壤土、一般粘性土或Ip4的粉土,土料中有機質含量不得超過5%,也不得含有凍土和膨脹土,土塊的粒徑不宜大于15mm;當含有碎石時,其粒徑不得大于50mm。七、施工工藝1、施工工藝流程圖清理和場地平整施工測量、定位放6、線樁機組裝就位第一遍擠密成孔檢查記錄成孔深度第一遍樁孔夯填夯填質量抽檢第N遍定位放線第N遍擠密成孔第N遍樁孔夯填清除松動層底面層碾壓竣工高程測量施工驗收探井檢驗竣工資料整理圖6-1 素土擠密樁試驗施工工藝流程圖2、施工工序2.1清基、平整場地:清除施工區范圍內所有雜草等雜物,表層腐殖土清除不小于30cm,清基土運至業主指定的棄土區存放。2.2樁孔定位:確定平面位置后,建立平面位置的控制樁,以備下步施工使用。樁中心距為0.9m,先在施工區邊線上分出每排樁的控制線。拉線,用50m鋼尺定出每個樁的位置,并插竹筷做標示,對每個樁都建立編號。定位完成后,復核所放樁位位置、數量是否與施工樁位圖一致,核對無7、誤后,報監理工程師驗收。2.3施工順序:成孔和回填時為防止臨孔之間互相擠壓造成相鄰孔徑縮孔或振動坍塌,施工順序采用先外后里,隔排隔行,隔一打一的跳打方式,成孔后立即分層回填夯實。2.4樁機就位:樁位經驗收合格后,進行樁機就位,調平樁機機身,使管身保持垂直。2.5 成孔樁機就位后采用螺旋鉆成孔2.5.1 打樁機就位由施工人員檢查核對樁位,并設置4個定位點,以4個定位點確定樁點中心位置,以保證柴油錘中心垂直對準樁位,樁位偏差小于5cm。樁基要保持穩定,使其在成孔過程中不發生移動和傾斜。2.5.2 成孔過程中產生擠密作用,每片成孔順序由里向外,分批隔排隔行跳打,以保證擠密效果。成孔直徑為400mm,8、允許誤差-20mm。成孔深度偏差+500mm,孔口中心偏差小于、等于0.40D。2.5.3 成孔過程中應經常檢查樁孔的垂直度,發現偏差及時調整,保證成孔垂直度小于等于105%。2.5.4 成孔后及時檢查樁孔質量,對超差、縮孔等采取措施及時處理。2.6 孔內填料成孔后及時進行夯填,孔內填料前先夯實孔底,夯擊次數不小于8次。然后采用人工均勻填料,每次回填量為0.12-0.15m3。填料前首先在取土場取土備料,在土料含水率接近最優含水率時方允許用于填孔用料,填料有機質含量不得大于5%。所需土方量用裝載機運至施工現場,小鏟車載半鏟倒入孔內。2.7 孔內填土夯實錘重1500,填料采用人工均勻填料,每次回9、填量為0.12-0.15m3。夯錘提高4m以上,每次夯實6-8次,聽到清脆的錘聲,方進行上一層填料夯實,基礎面以上預留0.5m厚的土層,待施工結束后,將表層擠松的挖除或分層夯實。八、進度計劃根據業主要求,結合我公司擬配置的設備資源情況,總工期 30天。九、施工質量控制1、成孔擠密1.1 樁機就位時必須平穩,不發生移動或傾斜,鉆頭對準樁位點中心慢慢向下鉆孔,避免引起坍孔、擴孔或卡錘。1.2 設置長度標志,以便控制沖孔的深度。1.3 成孔后若發生樁孔嚴重縮徑和回淤,填入干砂重新復打成孔。2、樁孔回填2.1 夯實機就位保持平衡,使夯錘對正樁孔,能夠自由落入孔底,孔內有雜物和積水要清除干凈,填料前先夯10、實底部。2.2 填料時指定專人按規定數量均勻填入,不得盲目亂填,人工用鐵鍬直接倒入孔內。2.3 填料至地面高程,待試驗結束后將表層擠松的土分層夯實。3、施工過程控制施工過程中,設專人監測成孔及回填夯實的質量并做好施工記錄。如發現地基土土質與勘察資料不符并影響成孔或回填夯實時,立即停止施工,將情況上報監理部門。4、質量檢驗及標準4.1主控項目素土擠密樁的樁數、排列尺寸、孔徑、深度、垂直度、填料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試驗結束后應及時進行抽樣檢驗,孔內填料夯實質量的抽檢數量不應少于總數的2%,在全部孔深內,宜每1m取土樣測定干密度,檢測點的位置應在距孔心2/3孔半徑處。孔內填料的夯11、實質量,也可通過現場試驗測定。成樁后,主要檢查施工記錄、全部處理深度范圍內樁體和樁間土的干密度,并將其分別換算為平均壓實系數和平均擠密系數。在地基處理的全部深度內取土樣測定樁間土的壓縮性和濕陷性,抽檢樁孔的數量不少于1.5%。4.2 一般項目4.2.1施工前應對土料的質量、樁孔放樣位置等做檢查。4.2.2 施工中應對樁孔直徑、樁孔深度、反插次數、填料的含水量等做檢查。4.2.3 分層檢測探坑土的干密度、含水量等。4.2.4 施工結束后,應檢查成樁的質量及復核地基承載力。4.2.5 土料和擠密土樁地基質量檢驗標準應符合下表規定。表8-1 擠密土樁工程質量檢驗標準項目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單12、位數值主控項目1樁體土干密度g/cm3不小于設計現場取樣2樁間土平均干密度g/cm3不小于設計現場取樣3樁長mm+500測樁管長度或錘球測孔深-04樁徑mm0尺 量-20一般項目1土料有機質含量%5試驗室焙燒法2樁位偏差0.4D尺量3垂直度%1用經緯儀測樁管4.3 特殊工藝關鍵控制點控制表8-2 特殊工藝關鍵控制點控制表序號關鍵控制點控制措施1施工順序分段施工2樁孔夯填宜采用間隔打法,以免因振動、擠壓,造成相鄰樁孔出現頸縮或塌孔3管理施工中應加強管理,進行認真的技術交底和檢查;樁孔要防止漏鉆;土料干濕要適度,厚度和提升速度、留振時間、反插數要按規定,以免樁出現夾層、松散等情況,造成嚴重質量事故13、。十、施工安全與環境保護1、危險源的分析與保護為保證試驗施工安全,在試驗現場配置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試驗安全;在試驗過程中嚴格按照以下7條施工:1.1打樁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佩戴相應勞保用品,嚴禁酒后操作及違章操作。1.2施工機械作業前,應進行詳細的檢查。1.3 吊錘的鋼絲繩應經常進行檢查。凡發現有扭結、變形、斷絲、磨損腐蝕等現象達到破損限度時,必須及時更新。1.4 打樁區域應標示明顯的安全標志,禁止非操作人員進入。1.5 供電用電設施投入運行前,建立用電管理機構,組織好運行、維護專業班組,明確機構與班組的職責。嚴禁亂拉亂接電源,嚴禁非電工拆除電器設備。1.6 接引電源工作,必須由維護電工進14、行,并設專人進行監護。施工用電完畢,應由施工現場用電負責人通知維護班組進行拆除。1.7現場用電設備應實行三級漏電保護,配電箱要一箱一機一閘一漏保護,有色標,金屬外殼必須連接專用的保護零線,所有電器設備采用接地接零保護。2、現場監控及安全防范措施項目部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分工負責安全工作:2.1 已組織全體現場職工學習了有關規章制度,樹立了“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指導思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把施工中安全工作置于工作首位。2.2 已設立專職安全員,負責安全檢查、監督。2.3 項目部成立環境保護領導小組,分工負責環境保護工作。嚴格執行國家環保法和當地政府對環保的有關規定,同15、時與地方環保部門簽訂環保協議,并認真執行。2.4 保護植被:對施工界限外的植被、樹木等盡量保持原狀。如因施工需要砍除樹木和其它經濟作物時,事先征得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部門、所有者和業主的批示同意,嚴禁亂砍亂伐。2.5 營造良好環境:盡量選用低噪聲的施工機械和工藝,振動較大的固定機械設備應加裝減震機座,在施工現場設置足夠的臨時設施,經常進行衛生清理,施工便道要經常灑水防治揚塵。2.6 安全部門應制定安全作業規章制度,在施工中做到各項工作有章可循。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不局限于):2.6.1 有關勞動保護法規的執行措施;2.6.2 車輛運輸安全作業制度;2.6.3 用電安全須知及電路架設養護作業制度;216、.6.4 各種機械的操作規則及注意事項;2.6.5 各種安全標志的協調規則及維護措施;2.6.6 高空安全作業制度;十一、雨期施工應急措施1、組織措施:雨季施工,成立雨季施工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統一指揮部署雨季施工工作。2、現場準備:2.1 施工之前,做好排水明溝,由組織地導流排水。2.2 各種用電設施及閘刀要做好防雨設施,防止雨水使線路短路,燒損用電設備。機械設備的電源線路要絕緣良好,要有完善的保護接零。機動電閘箱的漏電保護裝置要可靠。2.3 各種機械設備要塔設防雨篷,防止雨水損壞機械。基坑及用作回填堆土進行覆蓋。3、物資準備:3.1 雨季到來時,準備好抽水機等排水設備,以備應急之用。3.2 由防潮要求的倉庫內備足干燥劑,并有適宜的通風設施。3.3 準備好施工人員使用的雨衣、雨鞋等物品。4、雨季施工措施:4.1 在機械設備四周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雨水使機械設備下沉,影響安全和正常使用。4.2 雨天氣嚴禁施工,土來源遭遇雨林時,要重新取樣試驗,以控制土最優含水率。4.3 密切注意天氣預報,同當地氣象部門聯系,了解天氣預報信息,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將關鍵工序安排在大雨到來之前完成或之后在開始施工,保證工程質量。4.4 基坑四周做好排水溝,并準備好排水設施,防止雨水灌入樁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