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層廠房附屬辦工用房框架柱及梁板鋼筋綁扎工程施工方案2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2674
2024-09-20
22頁
155.51KB
1、兩層廠房附屬辦工用房框架柱及梁板鋼筋綁扎工程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 錄一、編制依據3二、工程概況31、工程簡介32、鋼筋工程概況3三、施工安排101、施工目標102、鋼筋綁扎的總體順序103、成立鋼筋工程領導小組104、勞動力安排95、鋼筋加工96、現場鋼筋運輸9四、施工準備91、技術準備92、人員準備113、鋼筋機械及工具準備104、材料準備10五、主要施工方法和措施121、鋼筋加工工藝及質量要求122、鋼筋綁扎安裝及質量要求113、框架柱鋼筋綁扎144、基礎地梁鋼筋綁扎145、梁與2、板鋼筋綁扎166、樓梯鋼筋綁扎17六、質量要求181、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及要求182、質量及技術控制措施19七、注意事項211、鋼筋檢驗及試件驗收212、成品保護213、主要安全措施22一、編制依據1施工圖紙序號方案及圖紙名稱1XX電氣二期工程施工圖紙2XX電氣二期工程施工組織設計2.規范序號規范1基礎11G101-32地上11G101-1二、工程概況1、工程簡介1)建筑層數、高度:廠房附屬辦工用房地上四層。廠房地上兩層。廠房附屬用房地上四層。每層廠房設置兩層附屬用房。廠房附屬辦工用房及廠房附屬用房首層高4.2米,其他層高3.6米。廠房層高7.8米,二層層高6.0米。首層室內外高差0.45米,屬3、二級耐火等級多層建筑。2)建筑設計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級:二級。抗震設防烈度:7度。屋面防水等級:二級。3)結構類型:廠房附屬辦工用房及廠房附屬用房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廠房為鋼結構。2、結構概況序號項目內 容1結構形式基礎結構形式承臺、地梁主體結構形式框架屋蓋結構形式現澆混凝土板2抗震等級二級3鋼筋規格HPB235610HRB4008 2254混凝土強度等級C20基礎墊層C20圈梁、構造柱、現澆過梁C30獨立基礎、基礎拉梁3、鋼筋工程概況1)、鋼筋連接方式1、縱向直徑16mm的鋼筋采用焊接連接。2、直徑16mm的鋼筋采用搭接連接。2)、鋼筋規格部位類型主筋(HRB400)箍 筋HPB2354、HRB4000.00以下柱下獨立基礎16、810梁16、18、20、22、258柱25100.00以上柱16、18、20、22、258、10結構梁、板12、14、18、20、22、256、8、108、103)、鋼筋構造要求:(1)鋼筋強度設計值(N/mm2)符號種類fyF,y級 HPB235(Q235)210210級 HRB400360360鋼材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1.25;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應大于1.3。(2)構件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單位(mm)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基礎樓板梁柱縱筋箍筋縱筋箍筋401525153015注:1、板、次梁、主梁、柱相交處的5、保護層優先等級依次為柱、主梁、次梁和板;2、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的保護層厚度,不小于鋼筋直徑。縱向受力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除滿足上表要求外,不應小于鋼筋公稱直徑。(3)、鋼筋接頭位置:同一截面內鋼筋的接頭數量均不多于總根數的50%;梁接頭下鐵設置在箍筋加密區邊緣,在距離支座1/3范圍內,上鐵在跨中1/3范圍內,并錯開50%。基礎梁相反設置。柱接頭位置距地面均同時滿足1/6柱凈高,柱截面長邊尺寸,500mm;且接頭上下錯開35d。(4)、錨固長度及搭接長度(1)、鋼筋錨固長度及搭接長度按下列表采用:鋼筋錨固長度 鋼筋種類直徑混凝土強度等級與抗震等級HPB235HRB335HRB400d25d256、d25d25C30一、二級抗震27d34d38d41d45dC35一、二級抗震25d31d34d37d41dC40一、二級抗震23d29d32d34d38d附注:任何情況下,錨固長度不得小于250mm。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鋼 筋 類 型混凝土強度等級C15C20C25C30C35C40光圓鋼筋HPB235級45d35d30d25d帶肋鋼筋HRB335級55d45d35d30dHRB400級、RRB400級55d40d35d注:兩根直徑不同鋼筋的搭接長度,以較細鋼筋的直徑計算。 當縱向受拉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大于25%時,其最小搭接長度應符合表中的規定。當縱向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7、百分率大于25%,但不大于50%時,其最小搭接長度應按本表中的數值乘以系數1.2取用;當接頭面積百分率大于50%時,應按本表中的數值乘以系數1.35取用。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其受力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15采用。(2)、任何情況下,搭接長度不得小于300mm。(3)、當不同直徑的鋼筋搭接時,搭接長度按較小直徑計算。(4)、梁、板縱向鋼筋接頭率不應大于25%。(5)、柱縱向鋼筋接頭率不應大于50%。(6)、未經設計方同意不得使構件縱向鋼筋搭接接頭大于50%。5、連接接頭任一接頭中心至1.3L1E范圍內或焊接接頭任一接頭中心至35d且500 mm范圍內8、,受力鋼筋接頭面積不能超過規范規定。.6、梁附加箍筋節點圖7、梁、柱鋼筋加密區1)、梁箍筋加密區要求如下圖所示:、柱加密區高度柱長邊、500mm、1/6柱凈高,取三者最大值;框架四角柱全高加密,錯層柱全高加密;基礎柱地下部分加密區,為出反梁1/3柱高;短柱全高加密。2)、柱加密區高度柱長邊、500mm、1/6柱凈高,取三者最大值;框架四角柱全高加密,錯層柱全高加密;基礎柱地下部分加密區,為出反梁1/3柱高;短柱全高加密。具體如圖所示:3.3.8、鋼筋焊接使用焊條按下表選用鋼筋級別電 弧 焊 接 頭 類 型幫條焊搭接焊坡口焊熔槽幫條焊預埋件穿孔塞焊窄間隙焊鋼筋與鋼板搭接焊預埋件T型角焊E43039、E4303E4316 E4315E4303E5003E5503E6016 E60153.4、本工程特點分析本工程鋼筋規格、型號多。現場較大,鋼筋加工全部在場內加工廠進行。提前做好鋼筋加工配料單,按照流水段逐一提前將鋼筋運至工作面,確保正常流水施工。3.5、重點、難點分析結構施工部分鋼筋型號多,用量大,部分結構構件較大,對鋼筋綁扎要求嚴格。三、施工安排1、施工目標1.1、質量目標:鋼筋分項工程檢驗批全部合格;按照按照圖集規范施工。1.2、工期目標:2013年10月30日鋼筋工程施工完畢;2、鋼筋綁扎的總體順序先綁扎安裝基礎鋼筋,往上按先柱后梁板的順序進行施工。3、成立鋼筋工程領導小組組 長: X10、X副 組 長: 技術負責: 鋼筋總負責人: 組 員: 4、勞動力安排序號工 種人數(人)進場時間備 注1鋼筋制作10技術四級以上2鋼筋綁扎103力工10合計305、鋼筋加工鋼筋加工采用機械加工,人工配合。6、現場鋼筋運輸水平運輸:手推車、人工配合運輸至作業面范圍內。四、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1)、審圖:施工前認真查閱圖紙(包括與建筑圖對應的情況)、方案、相關安全質量規范,遇到圖紙上的問題提前與設計聯系解決,配筋及施工中重點突出。2)、配筋:由專業人員進行配筋。配筋單要經過項目技術部審核、技術負責人審批后才能允許加工。鋼筋配料時,要計入鋼筋彎曲及彎鉤對其長度的影響,了解有關混凝土保護層、鋼筋彎曲、11、彎鉤等規定,再根據圖中尺寸計算其下料長度。鋼筋彎曲調整值304560901350.35d0.5d0.85d2d2.5d3)交底:班組在進行作業之前必須進行書面的技術交底,交底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交底次數每周至少一次,施工至結構形式變化時,必須針對結構特點著重進行交底。交底時應注意季節性特點及可操作性。根據設計對照配料單分清鋼筋的規格、成型簡圖、尺寸、配料及組合;對加工人員進行現場技術交底,做出合格的標準樣品示范,按樣品下料制做。2、人員準備該工程現場配備專職鋼筋現場綁扎工長一名、后臺鋼筋加工工長一名,兩名質檢員和機械員一名。施工隊配備鋼筋工80名,確保鋼筋綁扎、加工時人力需要。3、鋼筋機械及12、工具準備1)工具:小白線,白粉筆或石筆,彈線用紅粉,墨斗,線墜,活動扳手,卷尺,鉛線鉤,撬杠,綁扎架,通規和止規。2)鋼筋機械序號機械或設備名稱型 號規 格數 量(臺)額定功率(KW)用于施工部位1割斷機FGQ40A2臺25.5 KW鋼筋加工2彎曲機GW402臺23KW鋼筋加工4鋼筋調直機GTQ4/141臺14KW鋼筋加工6無齒鋸JG-4047電焊機24、材料準備1)鋼筋選用(1)鋼筋進場隨批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鋼筋表面或每捆(盤)鋼筋均應有標志。進場時應按爐罐(批)號及直徑d分批驗收。檢驗內容包括查對標志、外觀檢查,鋼筋的表面不得有裂紋、結疤、褶皺和傷痕,并按規定進行見證抽取試樣做13、力學性能試驗,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2)進場鋼筋須按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堆放場地全部硬化,堆放時下部橫向砌頁巖磚300高,上部并墊槽鋼。間距不大于1500mm,避免銹蝕或油污,并根據規格、長度掛好標識牌。五、主要施工方法和措施1、鋼筋加工工藝及質量要求1)鋼筋除銹鋼筋在加工前應先除銹,將鋼筋表面的油漬、漆漬及浮皮、鐵銹等清除干凈,以免影響其與混凝土的粘接效果,盤圓鋼筋除銹通過其冷拉調直過程來實現,螺紋鋼筋除銹使用電動除銹機,并裝設排塵罩及排塵管道,以免對環境造成污染。2)鋼筋切斷(1)鋼筋的斷口不得有馬蹄形或起彎現象。(2)鋼筋下料長度的允許偏差為10 mm,施工中要嚴格控制下料長度。(3)檢查14、數量:按每一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于3件。3)鋼筋的調直鋼筋調直時,級鋼筋冷拉率不宜大于4%,鋼筋調直后應平直、無局部彎曲,經調直處理后的鋼筋表面不得有明顯擦傷。4)、鋼筋下料(1)下料原則:同規格鋼筋根據不同長度,長短搭配,統籌配料;先斷長料,后斷短料,減少短頭,減少損耗。(2)鋼筋切斷時應核對配料單,并進行鋼筋試彎,檢查料表尺寸與實際成型的尺寸是否相符,無誤后方可大量切斷成型。(3)在工作臺設置控制下料長度的限位擋板,精確控制鋼筋的下料長度。(4)鋼筋切斷時,鋼筋和切斷機刀口要成垂線,并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確保安全。在切斷過程中,如發現鋼筋有劈裂、縮頭或嚴重的彎頭,必須切15、除。(5)用于箍筋的鋼筋應采用無齒鋸切斷。5)鋼筋彎曲成型 (1)鋼筋彎曲前,對形狀復雜的鋼筋(如彎起鋼筋),根據鋼筋料牌上標明的尺寸,用石筆在鋼筋上標示出各彎曲點位置,同時注意以下三個方面:1、根據不同彎曲角度扣除彎曲調整值,其扣法是從相鄰兩段長度中各扣一半。2、鋼筋端部帶半圓彎鉤時,該段長度劃線應增加0.5d。3、彎曲點標注工作宜從鋼筋中線開始向兩邊進行,兩邊不對稱的鋼筋,也可以從鋼筋的一端開始劃線,但要注意校核各彎曲段的定型尺寸。(2)鋼筋在彎曲機上成型時,心軸直徑是鋼筋直徑的2.5倍,成型軸宜加偏心軸套,以便適應不同直徑的鋼筋彎曲需要。同時,為使彎弧一側的鋼筋保持平直,擋鐵軸宜做成可變16、擋架或固定擋架(加角鋼調整)。(3)箍筋成型時,應先做樣品。彎鉤要求:135彎鉤的平直段長度為10d,且兩端彎鉤成等號平行,長度誤差不得超過5mm。每次彎曲時鋼筋不得超過3根。(4)級鋼筋末端需作90度或135度,彎折時,級鋼筋不宜小于鋼筋直徑(d)的5倍,如圖:、級鋼筋末端應作180度彎鉤,其圓弧直徑(D)不應小于鋼筋直徑(d)的2.5倍,平直長度不宜小于直徑(d)的3倍,如圖:2、鋼筋綁扎安裝及質量要求2.1、一般要求2.1.1、兩向鋼筋交叉時,樓板短跨方向上部主筋放置于長跨方向主筋之上,短跨方向下部主筋置于長跨方向下部主筋之下;次梁上下主筋置于主梁上下主筋之上;當梁與柱側平時,該梁側主筋17、置于柱豎向縱筋之內。2.1.2、受力接頭的位置應錯開,在任一綁扎接頭中心至搭接長度L1E的1.3倍區段范圍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綁扎搭接接頭受拉區不超過25%,受壓區不超過50%。2.1.3、綁扎時必須將鋼筋交叉點全部綁扎(均為雙向受力),控制鋼筋不位移。不得漏綁。2.1.4、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錨固長度、搭接長度、保護層厚度等應符合圖紙和規范的要求(見建筑物抗震構造詳圖03G329-1、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04G101-3及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2003)。2.2、材料準備2.218、.1、成品鋼筋核對成品鋼筋的鋼號、直徑、形狀、尺寸和數量是否與料單料牌相符;如有錯漏,應及時糾正增補。2.2.2、保護層墊塊施工前根據鋼筋部位,將相應的墊塊運至現場。2.3、基本方法2.3.1、鋼筋擺放位置線的標定在獨立基礎上放出軸線、基礎拉梁和柱位置線,并標出柱插筋位置線,每根鋼筋擺放位置線用至少兩個粉筆點來標識,柱插筋在插入部分的底和頂用紅漆標點標識。獨立基礎鋼筋綁扎完以后,在其上(有紅漆標點標識)放出柱位置線(控制插筋)。基礎拉梁箍筋擺放線在對角主筋上標出。板筋、梁主筋擺放線(位置線與標高線)分別在每層頂板模板四周和梁底模端部標出。柱、梁箍筋擺放線在對角主筋上標出。2.3.2、鋼筋的綁扎19、鋼筋采用22#火燒絲綁扎。所有鋼筋交錯點均綁扎,且必須牢固。同一水平直線上相鄰綁扣采用順扣或八字扣,朝向混凝土體內部(局部無法朝向內部的,只有朝向外部,但綁扣露頭部分應與水平筋相貼,且同一直線上相鄰綁扣露頭部分朝向應正反交錯),露頭部分與水平筋成45,且同一直線上相鄰綁扣露頭部分朝向正反交錯。4、框架柱鋼筋綁扎4.1、框架柱工藝流程校正鋼筋位置套箍筋豎向鋼筋連接劃分檔線綁箍筋綁保護層驗收4.2、套柱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將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鋼筋上,然后綁扎定位鋼筋,立柱子鋼筋。4.3、焊接豎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后,電渣壓力焊焊接主筋(柱縱向接頭應躲開箍筋加密區)4.420、畫出箍筋間距線:在立好的柱子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4.5、柱箍筋綁扎、連接: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柱角鋼筋與箍筋間用雙扣交錯綁牢,綁扣相互間應呈八字形。箍筋與主筋要求垂直。4.6、下層柱豎向筋露出樓面部分,用柱箍將其固定。4.7、框架柱與承臺鋼筋綁扎詳見下圖。5、基礎拉梁鋼筋綁扎5.1、拉梁鋼筋綁扎工藝流程排間距固定主筋穿縱梁主筋并套箍筋按間距綁梁上鐵 主筋與箍筋綁下鐵主筋5.2、基礎梁主筋接頭位置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梁下部受力鋼筋接頭在靠近1/3跨中范圍內,上部鋼筋接頭在1/4支座范圍內。同時,還應滿足抗震錨固要求。5.3、縱橫梁同時配合進行,梁端21、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柱節點或梁邊緣50mm處,在梁底模板上按圖紙劃好箍筋的間距,梁端部箍筋加密區,其間距和加密區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5.4、梁主筋雙排時,可用短鋼筋墊在兩層鋼筋之間,鋼筋排間凈距:上部鋼筋不小于30mm或1.5倍鋼筋直徑,下部鋼筋不小于25mm或鋼筋直徑。5.5、基礎梁箍筋開口向下并必須錯開,框架梁開口向上并必須錯開。6、梁與板鋼筋綁扎6.1、梁、板鋼筋構造樓板保護層為凈保護層,下排鋼筋中受力筋在下,分布筋在上;上排鋼筋只有在有負彎矩筋的地方才有分布筋。上層彎鉤朝下,下層彎鉤朝上。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筋在上,次梁筋在中層,主梁筋在下。相同箍筋接頭交錯布置在兩根縱向架立筋上22、。縱向受力筋為多層時,層間墊以短鋼筋保證其間距。挑板的上部負筋及構造筋不能漏放。6.1.1、相鄰梁高度不同時鋼筋布置見下圖:6.2、板筋定位雙層樓板鋼筋間距控制采用焊接“馬凳鐵”。馬凳鐵采用螺紋鋼制作,鋼筋直徑要求不小于12mm;馬凳鐵間距600 mm,設置在上層鐵下筋與下層鐵上筋之間。且馬凳與下鐵主筋交點處必須設置墊塊,放置方向垂直于負彎距鋼筋。6.3、綁扎方法、頂板鋼筋綁扎工藝流程 校正預留位置清理模板劃線、分檔綁下鐵綁上鐵、蓋筋墊保護層驗收 水電預埋 、板鋼筋從距梁邊5 cm開始布置;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至梁的中心線,且不應小于10d(d為受力鋼筋直徑)。板下部鋼筋在支座處搭接,上部鋼筋在23、跨中1/3處搭接。、板筋綁扎:先清除模板上刨花、碎木、電線管頭等雜物,并辦完模板預檢手續。在樓板上彈出軸線。用粉筆在模板上畫好主筋、分布筋間距。按畫好的間距,先擺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等及時配合安裝。鋼筋搭接長度、位置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綁扎負彎距鋼筋,每個扣均要綁扎。最后在主筋下墊塑料墊塊。、梁箍筋:從距梁邊5 cm開始配置,門窗洞口連梁進柱必須設一道箍筋;箍筋間距及肢數見圖紙。、地上部分梁下部鋼筋在1/4支座處搭接,上部鋼筋在跨中1/3處搭接。、頂板筋施工時,應先綁扎下層鐵,待設備預埋管線后,再綁扎上層鐵。兩層鋼筋之間須加鋼筋馬凳,以保證上部鋼筋的位置。馬凳應放在下鐵24、上,不得直接接觸模板。、施工中設鋼筋凳上鋪腳手板作為人行通道,防止上筋被踩變形。鋼筋凳高度應高于板頂標高150 mm以上。、施工縫的鋼筋處理:施工縫處應將配筋預埋甩出,甩出的鋼筋最小長度應大于1000mm,并大于搭接長度,接頭位置錯開應符合有關構造要求。7、樓梯鋼筋綁扎7.1工藝流程:劃位置線 綁主筋 綁分布筋 綁踏步筋7.2施工方法:7.2.1、樓梯底板上劃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線。7.2.2、根據設計圖紙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綁扎主筋后綁扎分布筋,每個交點均應綁扎。先綁梁后綁板筋。板筋要錨固到梁內。7.2.3、底板筋綁完,待踏步模板吊綁支好后,再綁扎踏步鋼筋。六、質量要求1、施工過程質量控制25、及要求1.1、鋼筋原材質量控制、鋼筋原材要求.1、進場熱軋圓盤條鋼筋必須符合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GB10013)、普通低碳鋼熱軋圓盤條(GB701)的要求;進場熱軋帶肋鋼筋必須符合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的規定。每次進場鋼筋必須具有原材質量證明書。.2、進場鋼筋表面必須清潔無損傷,不得帶有顆粒狀或片狀鐵銹、裂紋、結疤、折疊、油漬和漆污等。堆放時,鋼筋下面要墊以墊木,離地面不宜少于10 cm,以防鋼筋銹蝕和污染。、鋼筋原材復試.1、熱軋帶肋鋼筋取樣:同一牌號、同一爐罐號、同一規格、同一交貨狀態、同冶煉方法的鋼筋每60t為一驗收批。同一牌號、同一規格、同一冶煉方法而不同爐號組26、成的混合批的鋼筋30t可作為一批,但每批應6個爐號、每爐號含碳量之差應0.02%,含錳量之差應0.15%,否則應按爐號分別取樣。每一驗收批取一組試件(拉伸、彎曲各二個)。 必試項目:拉伸試驗(s、b、5)、彎曲試驗。對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檢測所得的強度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定: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1.25;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應大于1.3。.2、熱軋圓盤條 取樣:在上述條件下取一組試件(拉伸一個、彎曲二個,取自不同盤)。 必試項目:拉伸試驗(s、b、10)、彎曲試驗。原材復試中見證取樣數必須27、總試驗數的30%。、鋼筋接頭試驗焊接接頭:同一施工條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級、同型式、同規格的接頭每300個為一個驗收批,不足300個也按一批計。每一驗收批必須在工程結構中隨機截取3個試件做單向拉伸試驗。在現場連續檢驗10個驗收批,其全部單向拉伸試件一次抽樣均合格時,驗收批接頭數量可擴大一倍。注: 試件應從成品中隨機切取。 當初試結果不符合要求時應再取6個試件進行復試。、配料加工方面.1、配料時在滿足設計及相關規范、本方案的前提下要有利于保證加工安裝質量,要考慮附加筋。配料相關參數選擇必須符合相關規范的規定。.2、成型鋼筋形狀、尺寸準確,平面上沒有翹曲不平。彎曲點處不得有裂紋和回彎現象。.328、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1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的凈尺寸10mm2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mm3彎起點高度5mm4箍筋內凈尺寸5mm1.2、鋼筋綁扎安裝質量標準、主控項目.1、鋼筋的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錨固長度構件截面尺寸和接頭位置的設置、搭接長度必須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與施工驗收規范GB50204-2002的規定。.2、鋼筋的表面必須清潔,無油漬、油漆、砼漿污染現象。.3、箍筋的彎鉤角度為135度,平直部分長度為10d,彎鉤的圓弧內直徑D不小于鋼筋直徑(d)的2.5倍且不小于受力鋼筋的直徑。.4、剝肋滾軋直螺紋連接頭的性能試驗結果必須符合鋼筋接頭驗收的專門規定,連接套管的規格和質29、量必須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及(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2003級接頭性能的規定。、一般項目.1、鋼筋的彎鉤朝向應正確,綁扎要牢固、間距大小要一致、橫平豎直。綁扎接頭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及施工驗收規范GB5204-2002的規定。.2、綁扎鋼筋時嚴禁有漏扣、松扣現象。.3、剝肋滾壓直螺紋連接接頭,被連接的兩鋼筋端面應處于連接套的中間位置,偏差不大于1P(P為螺距),并用工作扳子擰緊,使兩鋼筋端而頂緊。.4、套筒接頭不得外露1個完整絲扣。.5、鋼筋的綁扎允許偏差值(見下表)序號項 目允許偏(mm)檢驗方法1綁扎骨架寬、高5尺量檢查長102受力主筋間距10尺量檢查排距15彎起點位置1530、3箍筋、橫向筋焊接網片間距10尺量連續5個間距網格尺寸104保護層厚度基礎5尺量檢查柱、梁3板35梁板受力鋼筋搭接錨固長度入支座、節點搭接3尺量檢查入支座、節點錨固5尺量檢查2、質量及技術控制措施2.1、要建立層層把關制度,將鋼筋加工及鋼筋綁扎的質量通病消滅在施工過程當中。2.2、鋼筋原材料和接頭套筒進場,必須附帶檢驗報告,該批產品的爐號、生產日期及合格證齊全方可簽收,對于進場的材料及時按規定數量做復試,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2.3、對于后臺加工的鋼筋在裝運前,要求逐根進行檢查,特別是剝肋滾壓直螺紋以及箍筋的彎鉤與平直長度、切斷長度等要求與配料單相一致,檢查合格簽認掛好標識牌后方可裝運。2.4、31、特殊作業工種必須經過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2.5、嚴格執行上道工序對下道工序負責的原則,上道工序沒有驗收簽認,不進行下道工序施工。2.6、柱子鋼筋定位措施:框架柱的定位箍固定在柱子主筋內側,四角鋼筋長出25mm,撐在四根角筋內,以控制柱截面尺寸。定位框要根據設計圖紙柱的截面尺寸、豎向主筋的位置、規格、數量、間距以及保護層的厚度來制作。定位箍2.7、板上下層鋼筋間距保證措施:根據板厚預先加工鋼筋馬凳,在綁好板下層鋼筋后,間距1.5m放鋼筋馬凳,然后再綁上層鋼筋,以確保上下層鋼筋間距。2.8、頂板砼澆筑前必須搭設800mm寬馬道,防止踩踏鋼筋。2.9、重點、難點部位控制措施2.9.1、要保證頂板厚度32、首先要保證鋼筋綁扎高度,在此工程中頂板內專業預埋管很多,施工時要與鋼筋工密切配合盡量不交叉,預埋管交叉處盡量選在較厚和縱向受力直徑小的板內。主次梁相交處可按基礎梁施工方法用鉛絲把主梁二排鋼筋向上吊,確保主次梁相交處鋼筋標高準確。七、注意事項1、鋼筋檢驗及試件驗收1.1、檢驗規定:、鋼筋應有出廠證明或廠方試驗報告,還應有按規定取樣的復試報告。、鋼筋表面不得有裂紋、結疤,出現上述情況者為不合格品。1.2、焊接接頭取樣、取樣方法及數量同一施工條件下的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級、同形式、同規格接頭,以300個接頭為一驗收批,不足300個接頭仍作為一批。在驗收中隨機抽取3個拉伸試件。如有一個抗拉強度不符合要33、求,應再取 6個試件進行復試。(具體見試驗方案)2、成品保護2.1、成型鋼筋應按指定地點堆放,用墊木墊放整齊,防止鋼筋變形、銹蝕、油污。2.2、綁扎柱子筋時要搭設臨時架子,不準蹬踩鋼筋。2.3、嚴禁隨意割斷鋼筋。2.4、柱子插筋在頂板澆注混凝土前要套上塑料管或用彩條布捆好,防止混凝土污染鋼筋。3、主要安全措施3.1、機械必須設置防護裝置,注意每臺機械必須一機一閘,并設漏電保護開關。3.2、工作現場保持道路暢通,危險部位必須設置明顯標志。3.3、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熟悉機械性能和操作規程。3.4、搬運鋼材時,要注意前后方向有無碰撞危險和被鉤掛料物,特別是避免碰掛周圍和上下方向的電線。人工抬運鋼筋,多人上肩卸料要協同一致,注意安全。3.6、在2m以上高空安裝鋼筋應搭設防護架并選好位置站穩,系好安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