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榮巷古鎮歷史文化街區項目市場調研報告.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2692
2024-09-20
10頁
46.50KB
1、無錫“榮巷古鎮”歷史文化街區市調報告無錫市位于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樞,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東與蘇州接壤,西與常州交界,是一座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古城。無錫不僅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位列全國15 個經濟中心城市和全國優秀旅游城市之一,福布斯大陸最佳商業城市。2011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為467.96萬人,全市常住人口643.22萬人,其中市區357.21萬人。無錫已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城市國內生產總值前10位,2011年無錫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880.15億元,增長11.6%。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0萬元,按現行匯率折算超過1.2、7萬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22.72億元;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724.47億美元;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63.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3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438元。全年市區居民消費價指數105.1,漲幅比上年提高了1.7個百分點。其中服務項目價指數為103.6,消費品價指數為105.8,商品零售價指數為104.1。世界五百強企業已有80家在無錫市投資,全年新批外資項目513個,協議注冊外資42.36億美元,到位注冊外資連續四年超過30億美元,達到35.05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全市完成注冊資本超3,000萬美元重大外資項目33個。至2010年底全球財富500強企業3、中有80家在無錫市投資興辦了151家外資企業。無錫市濱湖區位于無錫市西南部,陸地面積262.49平方公里,下轄胡埭、馬山2個鎮,蠡園、濱湖、華莊、雪浪、太湖、河埒、榮巷、蠡湖等8個街道以及無錫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江蘇省蠡園經濟開發區、江蘇省無錫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區、江蘇省無錫經濟開發區、無錫太湖新城科教產業園等5個省級開發區。2010年末,全區常住人口68萬人。濱湖區是無錫市建設濱湖新城的重點區域和建設山水城、生態城的標志性板塊,無錫實施特大城市發展戰略的重點工程大多在濱湖區境內。 濱湖區是著名的中國古代吳文化發源地、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和當代鄉鎮企業的發源地之一。闔閭古城就在濱湖區境內,中國民4、族工商業先驅榮宗敬、榮德生誕生于此。 濱湖區是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也是中國鄉鎮工業的發源地之一,有著堅實的發展基礎和雄厚的經濟實力。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58元,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43.1%,建成一批新興產業園區和商貿特色街區,一批重大項目推進良好,軟件、動漫、工業設計等現代服務業得到迅速發展,服務業標準化工作有效開展。濱湖區大力實施“大旅游”發展戰略,靈山三期、水上摩天輪等項目推進順利,成功舉辦了山水文化節、生態旅游節、靈山勝會等系列節慶活動,2007年,旅游總收入實現62.24億元,濱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濱湖正朝著無錫的新城區、旅游的好去處、科教的集聚區、5、高新技術產業區、繁榮的商貿區蓬勃發展。在城市化推進中,蘊含著巨大而誘人的商機:一是方興未艾的都市工業,包括占地少、高科技、無污染、高度集約化的工業設計、軟件開發、電子信息化產業等;二是蓬勃發展的三產服務業,包括旅游、賓館、商貿企業;三是房地產開發,包括民用住宅及商業用房的開發建設;四是逐步加強的社會事業,包括醫院、學校及其它社會公用事業;五是大力建設的標準廠房。濱湖區瀕臨煙波浩渺的太湖,緊靠“江南第一山”惠山,擁有風景秀麗、長80多公里的太湖湖岸線。作為中國最佳旅游城市和十大旅游城市之一的無錫的旅游景點大部分集中在濱湖區,區內有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4個、3A級景區5個,2A級景區1個,全6、國農業旅游示范點5個。無錫市濱湖區榮巷街道位于名聞遐爾的江南名城無錫市西部風光帶,距離無錫三大風景區“梅園風景區”、“惠山國家森林公園”、“蠡湖風光帶”咫尺之遙,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現有總面積22.3平方公里,為濱湖區所屬各街道之首,總人口10萬,是中心城區人口導入區之一。榮巷,得活山活水之天賜,自古就形成其特有的開放型文化,是一個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相交融,有著深厚積淀的文化古鎮,也是近代中國民族工商業先驅榮德生、榮宗敬先生的生養地和創業地,原國家副主席“紅色資本家”榮毅仁先生的故鄉。轄區內有無錫太湖學院、無錫太湖創意職業技術學院、江蘇省無錫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省稅務學校、無錫文化藝7、術學校、無錫立信會計學校、無錫第二工業學校、607研究所、614研究所、省微生物研究所、省血防所、油泵油嘴研究所、省原子醫學研究所等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近二十家,是無錫市專業教育科研區。作為民族工商業發祥地,榮巷街道始終堅持走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道路,已有中外合資、股份制和私營經濟等各類企業近一千多家, 1992年和1993年分別跨入江蘇省綜合實力百強鄉鎮行列和全國綜合實力百強鄉鎮行列。榮巷歷史街區又稱榮巷古鎮,位于無錫市濱湖區,龍山南麓,梁溪河北,蠡溪片區的河埒地區西部,北以惠山山脈為屏障,南臨無錫的母親河梁溪河,往東通過梁溪路與錫惠景區相連,往西通向梅園景區。無錫榮巷已有將近600年的8、歷史。榮巷分上榮、中榮、下榮三個自然村落,清末到民國年間,由于榮氏家族以榮宗敬、榮德生為代表的民族工商業家群體迅速崛起,使榮巷演變為街鎮,給榮巷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建起了一大批具有時代烙印和鄉土特色的建筑群。至今,榮巷還保存著一條長約380米具有近代風貌的老街和157座具有時代烙印及地方特色的近代建筑群。“榮巷近代建筑群”,2002年10月公布為省級文保單位。該歷史街區源自明清之際榮氏家族聚居的自然村落,西離老城約2.5公里。榮巷作為無錫市著名的歷史文化街區之一,在體現江南水鄉風貌的總體特征中,又具有自身別具一格的鮮明特征,其深受榮氏家族文化、工商文化、山水生態、名城歷史、農耕文明、中體西用的9、近代文明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呈現出形式多樣性和地域獨特性,構成了精彩紛呈的文化景象,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保護價值,是無錫文化名城、山水名城、宜居城市建設中重要的文化遺產資源,是無錫城鄉現代化發展中不可或缺的潛在軟實力。 榮巷歷史街區修建性詳細規劃用地面積為19.3公頃,其中歷史街區核心保護區用地面積為8.4公頃。根據無錫市河埒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無錫市榮巷歷史街區保護規劃等相關規劃,結合實際調查和研究,榮巷歷史街區的功能將定位為:以“榮氏故里”為主題,以弘揚榮氏家族文化為主線,充分展示無錫近代工商業繁榮時期歷史傳統風貌特色的民居民俗文化特色,以居住為主、集旅游休閑等功能為一體的傳統歷史文化街10、區。榮巷歷史街區修復、保護、開發工程由中國著名的古城建設保護專家上海同濟大學阮儀三教授親自擔綱,阮教授對無錫終于開始啟動榮巷街區保護開發規劃建設感到非常振奮。他表示,無錫作為江南重鎮,其實擁有很多值得好好保存的歷史文化遺存,但讓人遺憾的是早先十數年這些遺存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和保護。榮巷古鎮作為見證中國民族工商業濫觴的地方,具有很高的看點,其至今仍基本保存完好的近代建筑群落在整個中國也不多見。保護得好,這種原汁原味的里弄特色今后的價值將飛漲,因為這些都是無法復制的傳統特色。 阮儀三教授認為,榮巷古鎮是華東地區保存較為完整、價值較為豐富的近代建筑群落,在如此小的范圍之內,集聚如此多的同“姓”建筑11、單體,實為罕見。榮巷的近代建筑是當時歷史凝固的藝術縮影,既反映了時代的特征,又映襯了家族的發展史,是一本反映榮氏家族發展壯大的歷史書本。從整個建筑群落的規模到每一個建筑單體,都折射著榮家的發展史、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的發展史。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其開發價值甚至優于烏鎮、優于周莊。無錫榮巷歷史文化街區由無錫市濱湖區政府直屬城投公司投入33億巨資建設,同時由上海弘基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程運營管理和市場推廣。無錫濱湖都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濱湖區城投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濱湖區政府直屬的全資國有公司,主要從事大型政府投資項目的建設,以及對外投資和開發任務,公司注冊資本人民幣伍億元整。上海弘12、基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弘基)成立于1997年,是從事商業不動產連鎖運營的服務型股份制集團公司,弘基旗下擁有弘基商業、三益設計、弘策咨詢等全資子公司。弘基以建筑設計和策劃咨詢代理服務為兩翼,向廣大開發商、品牌商家及機構投資者提供連鎖化、品牌化、專業化的全程商業地產運營管理服務,包括商業地產項目的策劃、設計、改造、招商、運營、銷售和管理等綜合服務,全面提升商業物業價值,全方位打造商業不動產領域服務產業鏈。上海弘基的成功案例有:上海創邑老碼頭項目、海上海弘基生活廣場項目、弘基徐家匯休閑廣場項目、弘基南匯商業廣場項目、弘基寶山文化廣場項目、弘基白馬生活廣場項目、弘基寧波休閑廣場項目、弘基13、昆山財富廣場項目。無錫榮巷歷史文化街區周邊1公里范圍內的三大風景區:梅園風景區:“梅園”距市中心5公里,交通便利。1912年,我國著名實業家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在東山購清初進士徐殿一“小桃園”故址,始建梅園。1922年園自東山擴充至滸山,面積共約150畝左右。 1955年,榮毅仁同志根據他父親榮德生先生的遺愿,將梅園除“樂農別墅”外獻給國家。六十年代,梅園向東拓寬至橫山,將梅園原“荷軒”改筑成“清芬軒”,作為新老區的聯結樞紐;又在它的東南向,構“松鶴亭”,并新辟梅林,初步形成“松鶴園”景區的雛形。八十年代,橫山景區范圍內,新建大門、石坊、明壑亭、聞籟亭、怡怡亭;更在橫山只巔構雙層“吟風閣”;于14、南麓辟建以牡丹為特色的“小金谷”;又重建“開原寺”,翻修“畹芬堂”。在這前后,于東山東麓建“錫明亭”;于松鶴園內增建“梅園碑廊”,開鑿“梅溪”,疊石成景,點綴碧云亭、瑯瑯亭等。清溪環流,花木有情,建筑疏朗,淺草如茵。九十年代中后期,在橫山面向蠡湖處,再辟以“弘齊苑”為核心,占地27畝的“中日梅觀賞園”,接著全面修葺了梅園老園。 這樣經過歷時80余年似斷還續的構園活動,使整個梅園景點疏密有致,布局緊湊合理,脈絡貫通,渾然一體,人氣渙煥然,風光常新。惠山國家森林公園:惠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無錫市城區西側,距市中心3公里,面積為933.33公頃。惠山國家森林公園主峰惠山為天目山余脈、毗鄰大運河、山頂三15、峰并立,蔚為壯觀。主峰高328米,依次稱為頭茅峰、二茅峰、三茅峰,別稱九龍山。又因山上多泉、故以“九龍十三泉”而名噪天下、素有“江南第一山”之譽。惠山地處江南水鄉,東側有京杭大運河,南面有太湖。山體多泉,著名的“天下第二泉”就在山麓。抗戰前,惠山生長著合抱大松樹、櫟樹和楓香,后被日寇砍伐殆盡;解放后大搞植樹造林,山上郁郁蔥蔥,有針葉林,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山下有果園、茶園和竹林。林內棲息著眾多鳥類和一些獸類。公園內人文景觀豐富,有建于南北朝的惠山寺、青山寺、明陽觀;有建于唐代的“天下第二泉”,宋代的東坡詩石,元代的忍草庵,明代的雙塔寺、寄暢園、東林書院等。蠡湖公園:蠡湖公園坐落在無錫濱湖區蠡湖16、街道蠡湖,而蠡湖原名五里湖,又名漆湖或小五湖,后因湖面形狀如一只葫蘆瓢,所以又名蠡湖(蠡字本意為葫蘆瓢意思)。到了明末時,文人又訛此湖為春秋時期范蠡西施泛舟之地。蠡湖位于無錫西南,是太湖伸入無錫的內湖,水域面積8.6平方公里,東南經十里長廣溪聯通太湖。蠡湖公園是屬于園中之園施苑,綠蔭擁抱。筑有流韻、天遠、悅紅、清輝四亭,環水而筑的百米長廊水鏡廊,將集古今贊美太湖的名人詩詞、繪畫、攝影精品,展示蠡湖深厚的文化底蘊。亦可作為市民參與蠡湖文化活動,進行交流展覽的平臺。蠡湖公園是觀賞蠡湖大橋的最佳位置。蠡湖公園位于蠡湖大橋北堍,依橋傍湖。公園以人為本、以水為魂,以植物造園為主。溪、池、湖交匯,水、林、17、景輝映,季節轉換時空,林木變奏韻律,人與自然諧合。2004年國慶節前夕竣工開放,成為廣大市民和中外游客休閑、娛樂、游覽的又一好處。無錫榮巷歷史文化街區周邊1公里范圍內的大專院校有:無錫太湖學院(無錫太湖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建立的全日制、綜合性、多學科的本科普通高校,是無錫市重點建設的本科高校,其前身是2002年成立的江南大學太湖學院。學院設立7個系,占地2000多畝,建筑面積40多萬平方米,在校生達13000多人)無錫太湖創意職業技術學院(太湖創意職業技術學院是經江蘇省政府、國家教育部批準的全日制普通民辦專科高校,學院占地270畝,在校生2000多人)江蘇省無錫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聯合18、職業技術學院無錫交通分院(學院始建于1958年,隸屬于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是江蘇省高水平示范性職業學校,是經省政府批準的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普通高等職業學校。學院占地180畝,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目前在校學生7800人,教職工452人)無錫文化藝術學校(無錫文化藝術學校系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的無錫地區唯一的全日制藝術中等專業學校。學校現占地23畝,建筑面積10597.69平方米,學生總數700人)無錫市第二工業學校/無錫立信會計學校江蘇省稅務學校無錫榮巷歷史文化街區周邊1公里范圍內的大型居住小區有:周邊住宅小區總建筑面積約135萬平米,人口4萬余人。金色江南(無錫大型高端住宅小區,位于19、梁青路和梁溪河之間,綿延2400米。總建筑面積約60萬平方米,占地面積602100平米,容積率約1.19,住房面積有90-290平方米不等,房屋均價9800元/平方米。一期“天景花園”,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二期“頤景花園”,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三期“秀景花園”,建筑面積約9萬平方米;四期“集景花園”,總建筑面積約33萬平方米。)愉景灣(無錫大型高端住宅小區,座落于無錫市濱湖區建筑路和隱秀路交匯處。北鄰梁溪河,西靠五里湖,項目分四到五期進行開發,物業形態以全景式小高層、高層為主,建筑形式高低錯落。建筑設計上,通過新古典主義唯美建筑和上流居所風情水系園林的絕美結合,展現瑜憬灣古典貴胄的氣質20、。該小區建筑面積540000平方米,總戶數3000戶,房屋均價11000元/平方米。)山語銀城(無錫大型高端住宅小區,位于濱湖區榮巷街道張巷,總建筑面積300000平方米,總戶數1785戶,房屋均價10000元/平方米)富安華庭(無錫大型高端住宅小區,位于梁溪路與蠡溪路交叉口西南側,總建筑面積102000平方米,總戶數718戶,房屋均價9800元/平方米)大丁佳苑(大型拆遷安置小區,位于梁溪路和青山西路交叉口)桃源居(大型拆遷安置小區,位于梁溪路與鴻橋路交匯處,總建筑面積41717.5平方米)梁湖家園(大型拆遷安置小區,位于梁溪路公益路交叉口)梁湖南苑(大型拆遷安置小區,位于梁溪路公益路交叉口21、)榮巷新村蓓蕾新村等等無錫榮巷歷史文化街區1公里范圍內的無錫蠡園經濟開發區為省級開發區,已有知名企業:無錫工業設計知識產權園,無錫軍轉創業園,無錫光洋軸承,貝斯特科技集團,百達建設發展公司等。2003年5月,其中無錫工業設計園被國家科技部批準為國內首家也是唯一的工業設計專業化園區。目前共有進區企業300余家,一批海內外知名企業紛紛在此落戶投資,已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精密制造、現代服務業為支柱的產業格局。蠡園經濟開發區已建成江蘇省公共科技服務平臺子平臺,已建成總規劃建筑面積80萬的六大園區、80萬的22幢高層樓宇(如無錫最高樓530大廈,寶通大廈,神州大廈,中銳佳誠國際大廈,聯創大廈,太湖明珠發展大廈),80萬的園區配套安置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