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培訓-停車位-萬科-車庫萬科工程統一技術標準.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3182
2024-09-20
9頁
652.40KB
1、 萬創建筑設計顧問有限公司技術部 車庫總結05年二季度出圖的“東海岸3A、3B,廣州藍山、第五園、萬科城8C”等幾個項目均有設地下或架空車庫,在審圖過程中發現,地下車庫設計無論是建筑還是結構專業,均存在設計失誤或設計不當等問題,主要為“車庫設計不合理(車道寬度、轉彎半徑、入口、車庫排水)、層高設置不當、坡道計算失誤、以及樓面及頂板與梁設計失誤”等等。這些問題往往是在施工圖出圖后才發現,且有的項目基礎已施工,返工量和更改難度均較大,所造成的無效成本數額也巨大,因此,有必要對此類問題進行系統總結,明確一些基本要求與設計原則,避免日后類同問題的重復發生。對各類問題,詳細分析如下:1、車道寬度問題描述2、:主車道寬度設置不合理,尺寸偏大,人為增加車庫面積(個別項目,雙車道寬度寬達8米,單車道寬達5米;而國家規范雙車道僅為5.5米、單車道為3米;由于車道寬度過寬,導致每個停車位面積高達60平米;一般情況下,地下車庫每個停車位面積為2735平米,設人防地下車庫也僅為為40平米/每車位)。產生原因:對國家規范有關各類車道寬度的規定不熟悉或理解不夠。解決措施:應熟悉掌國家規范的相關數據要求,在方案設計時,根據規范要求,選擇合理的車道(含出口)寬度。各種車道(出口)最小寬度詳下表:類型規范規定最小寬度(米)萬科項目經驗數據(寬度;米)備注普通直線 車道單行3.0 4.0 3米僅為通車道最小寬度,未考慮從3、車道處進入停車位;如考慮停車,車道最小寬度為5.5米雙行5.5 6.0 停車方式為:垂直式后退停車車庫 出入口 寬度單行3.5 4.0 雙行6.0 6.0 直線坡道單行一般單車道:3米; 防火疏散用單車道:4米4.0 雙行一般雙車道:5.5米; 防火疏散用雙車道:7米普通:6米; 疏散用7米曲線坡道單行一般單車道:3.8米; 防火疏散用雙車道:4米4.0 雙行7.0 7.0 2、 車庫出入口設計不當問題描述:能設一個單車道出口設成雙車道出口;或能設兩個“單車道”出口設成兩個“雙車道”出入口,人為增加車庫面積。產生原因:對車庫設計防火規范中關于出入口的設置要求,理解不當。解決措施:在方案設計時,4、根據規范要求,設計合理的出入口數量及寬度。國家對出入口數量及寬度的基本要求,詳下表: 車庫停車數量出入口數量(個)出入口寬度150輛一個單車道出入口國家規定最小寬度: 單車3.5米,雙車6.0米 設計常用數據: 單車4.0米,雙車6.0米251100輛的地下車庫一個雙車道出入口, 或者兩個單車道出口3或51150輛的地上車庫(含半地下車庫)4100輛的地下車庫兩個單車道出口5或150輛的地上車庫(含半地下車庫)3、 轉彎半徑設計不當問題描述:誤將國家規定的汽車的最小轉彎半徑6米,理解為是車道的最小內徑,導致車道的內徑過大,相應的增加車庫面積。(注:汽車最小轉彎半徑是指:汽車回轉時汽車的前輪外側5、循圓曲線行走軌跡的半徑)“汽車的最小轉彎半徑”與車道內徑的關系詳下圖所示。解決措施:根據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4.4.10條的計算公式,計算得出:車庫汽車環行道的最小內徑:一般取3.94.2米即可。此數據要牢記。4、 車庫排水設計失誤問題描述:地下車庫,以及地下水位較高的開敞式集中停車庫未考慮明溝排水;個別項目,由室外進入室內的坡道起始點和結束端,未設排水明溝。產生原因:l 一是有的項目地下車庫底層層高未考慮250(最薄處)350厚的濾水層的厚度,導致地下室層高不夠不能設濾水層及排水明溝。l 二是,對明溝設置原則,不是很明確,從而遺漏。解決措施: 在進行集中車庫設計時,明溝的設置應應遵循如下原則:6、設置明溝的部位是否設置明溝明溝形式備注1地下車庫底層設,溝深200300溝寬250一般為建筑做法設置明溝,即利用濾水層厚度來設置明溝(詳附圖一)明溝位置與車道平行(具體是靠近車道還是靠近車庫的外維護墻,可根據具體項目情況來定)明溝尺寸:A、設濾水層的底層:溝深不小于300溝寬200B、坡道處,以及雨水較大的開敞式車庫:深不小于300寬200C、其他明溝:寬200,深150一般明溝設鑄鐵成品箅子(如人不宜到達處,也可不設)箅子尺寸:300*490*10(用于AB)250*400*10(用于C)2開敞式集中停車庫底層, 以及上部各層各層均設底層:同地下室底層;尺寸同地下車庫 上部各層:由結構設置明7、溝(詳附圖二)3半地下車庫設由結構設置明溝4由室外進入車庫的坡道的起點端設一般是建筑做法設置明溝5由室外進入車庫的坡道的的結束端設由結構設置明溝6架空層處的停車庫不設7車庫入車的一面完全敞開、車道是利用室外道路的車庫地下水位較低時不設;地下水位較高時,設由結構設置明溝“地下水位較高”概念泛指周邊有湖泊河流,或者項目周邊有山體 附圖一 附圖二5、車庫坡道設計失誤坡道設計問題主要有二:l 問題一:當車道縱向坡度大于10%時,坡道的上下端未設緩坡使坡道設計不能滿足國家規范要求,導致設計變更較大。l 解決措施:在計算坡道坡度時,一定預選考慮緩坡要求。緩坡的具體規定詳下圖所示:l 問題二:個別項目,坡道8、設計寬度過大,人為增加車庫面積l 解決措施:應熟悉掌國家規范的相關數據要求,在方案設計時,選擇合理的坡道寬度。各類坡道寬度具體規定詳下表:類型規范規定最小寬度(米)萬科項目經驗數據備注直線坡道單行一般單車道:3米; 防火疏散用單車道:4米4.0 米雙行一般雙車道:5.5米; 防火疏散用雙車道:7米普通:6米; 疏散用7米曲線坡道單行一般單車道:3.8米; 防火疏散用雙車道:4米4.0 米雙行7.0 7.0 米另外,請悉知一般坡道的結構參數:編號坡道類型結構布置坡道板厚坡道梁高備注1普通小車的坡道雙向板1101201/12僅供估算用,以計算為準。2單項板1501/123消防車坡道雙向板180209、01/104單項板一般不用6、車庫結構“樓面、頂板與梁”設計失誤在審圖過程中,發現設計院結構專業設計不夠精細,一些參數選取較大,梁板厚度以及梁高均較大,人為的增加成本。因此,今后為避免類同問題發生,應向設計院明確一些基本的設計要求。6.1 車庫樓面的基本設計原則A、基本結構參數普通停車庫的樓面活荷載取值為4KN/,板厚取值為h=110120,在合理跨度的情況下,配筋基本采用構造配筋。框架梁高一般采用1/101/12足夠,次梁采用1/121/14的跨度。B、面層和找坡普通停車庫的面層和找坡應一起考慮,對于雙面停車的車庫樓面,一般采用1%上下都斜的同厚度結構找坡。面層做法最多為50,面層中需配4110、50x150200x200的鋼絲網片,提高面層的耐磨性和抗開裂。C、普通用途的地下室樓面參照其他結構做法。6.2 地下室頂板A、頂板厚度頂板厚度和頂板所處的位置、頂板的覆土、跨度等有關。編號頂板類型頂板最小合理厚度備注1住宅室內部分100(由跨度確定)僅供估算用,以計算為準。2覆土300的頂板1203覆土300的頂板1504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時1805處于轉換層的頂板1806人防頂板200板跨度一般3.5米B、頂板梁高根據頂板的覆土、是否做人防而定,可大概估算:編號頂板類型頂板梁高備注1覆土5001/101/12的跨度僅供估算用,以計算為準。2500覆土10001/10的跨度31000覆土11、15001/8的跨度41500覆土18001/61/8的跨度51200覆土1800的人防頂板1/6的跨度跨度一般7.2米注:為降低層高,也可考慮采用寬扁梁,但會增加一些造價。一般不采用將大部分頂板梁上翻形成“水池”,如確實要上泛,上泛高度至少300,并應在梁上合適位置預留50的過水洞,洞底標高同板面。C、頂板排水找坡對于雙面停車的車庫頂面,一般采用2%的上下都斜的同厚度結構找坡。面層做法詳景觀設計要求。以下是個人從百度搜索資料車道寬度車道寬度【lane-width】指的是道路上供一列車輛安全順適行駛所需要的寬度,包括設計車輛的外廓寬度和錯車、超車或并列行駛所必需的余寬等。 國內標準高速公路車道12、寬度 雙向四車道是2*7.5米, 雙向六車道是2*11.25米, 雙向八車道是2*15米。 國家對公路每條機動車道的寬度是有標準的,三級以上多車道公路每條機動車道寬度為3米。中央隔離帶無統一標準,因地制宜,單純的水泥制中央隔離帶寬度為一米(中央隔離帶兩側白實線之間的距離),如果是中央綠化隔離帶,寬度就難說了,有的“形象工程”路可以做到幾十米寬。城鎮間的公路一般不設人行道(一般穿越城市段才設),城市干道必須設置人行道,城市干道人行道按實際人流量計算,一般最少3米寬,寬的可以達到15-20米。 以一條紅線26米的一級公路來講,一般是這樣:雙向六車道道18米,中央隔離帶1米,兩側路肩各1.5米共3米,剩下的兩側各2米為排水溝等配套設置。 而一條紅線為80米的城市一級干道一般可以這樣分:雙向八車道28米(城市干道每條機動車道3.5米),中央綠化帶5米,兩側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之間的綠化帶各3米共6米,兩側非機動車道各5.5米共11米,剩下30米兩側人行道各15米。按國家頒布的相關標準,同時也和全世界通用標準相差無幾,城市道路每車道寬度為3.5米,交叉路口分流車道每車道為2.3-2.5米,干線公路(包括高速公路)每車道寬為3米,路肩(高速公路緊急停車帶)為1.5-2.5米。 高速公路收費站每車道寬度為2.5米,必要時必須設立3.5米以上的超寬收費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