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灣華發國際商務中心項目商務區樁基礎工程專項施工消防安全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3372
2024-09-20
15頁
52KB
1、金灣華發國際商務中心項目商務區樁基礎工程 消防安全專項方案目 錄一、職責與任務1二、義務消防隊1三、消防器具2四、防火教育記錄2五、動用明火審批程序3六、消防安全技術交底3七、施工現場防火責任制9八、防火應急準備及響應程序12九、消防定期檢查記錄14一、職責與任務1、定期分析施工人員的思想狀況,做到心中有數。2、經常檢查消防器材,以保證消防的可靠性。3、經常檢查現場的消防規定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4、定期對職工進行消防教育,提高思想認識,一旦發生災害事故,做到召之即來,團結奮斗。二、義務消防隊1、成立以單位工程施工負責人為義務消防隊隊長,以安全負責人為副隊長,隊員若干人的義務消防隊。2、2、義務消防隊(組)應當定期進行教育訓練,熟悉掌握防火、滅火知識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做到能防火檢查和補救火災。義務消防隊所需的經費和隊員補貼分別由單位負責解決。消防小組的組成組 長:蔣少平副 組 長:楊衛榮通訊聯絡:陽清霖技術支持:王振福保 衛 :王濤搶險搶修:郭淑娟、單新華醫療救治:任園園、李坤、徐彩剛、候絨莉后勤保障:陽垠、陳武龍、馮金興三、消防器具 在每個工作平面上配齊一定數量的滅火器,足夠面積的蓄水池和沙坑鐵鍬等用具。四、防火教育記錄1、現場要有明顯的防火宣傳標志,每月對職工進行一次防火教育,定期組織防火檢查,建立防火檔案。2、電工、焊工從事電氣設備安裝和電、氣焊切割作業,要有操作證和用3、火證。動火前,要消除附近易燃物,配備看火人員和滅火用具。用火證當日有效,動火地點變換,要重新辦理手續。3、使用電氣設備和易燃物,必須嚴格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負責人,配備滅火器材,確保施工安全。4、搭設臨時建筑,應符合防盜、防火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材料。5、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應符合防火要求,庫房應用非燃材料支搭。易燃易爆物品,應專庫儲存,分類單獨存放,保持通風,用火符合防火規定。不準在庫房內調配油漆、稀料。6、工棚內不準作為倉庫使用,不準存放易燃、可燃材料,因施工需要進入工程內可燃材料,根據工程計劃限量進入,并有可靠防火措施。7、施工現場嚴禁吸煙,必要時,設有防火措施的吸煙室。8、施工現場和生活4、區,未經保衛部門批準不得使用電熱器具。9、氧氣瓶、乙炔瓶工作間跨不少于5m,兩瓶同明火作業間距不少于10m。10、在施工過程中要堅持防火安全交底制度。特別在進行電氣焊,油漆粉刷或從事防水等危險作業時,要有詳細防火措施。五、動用明火審批程序電工從事電氣設備安裝和電、氣焊、切割作業,要有操作證和用火證,動火前,要清除附近易燃物,配備看火人員和滅火用具。用火證當日有效。動火地點更換,要重新辦理用火證手續,凡是進行電、氣焊作業的,必須先填用火申請表,工長或安全負責人簽字后,方可生效,否則不準進行作業。六、消防安全技術交底在施工程要堅持防火安全交底制度,特別在進行電氣焊、油漆粉刷或從事防水等危險作業時,5、要有具體防火要求。(一) 機電設備1、 機械操作,要束緊袖口,女工發辮要挽入帽內。2、 機械和動力機的機座必須穩固。轉動的危險部位要安設防護裝置。3、 工作前必須檢查機械、儀表、工具等,確認完好方準使用。4、 電氣設備和線路必須絕緣良好,電線不得與金屬物綁在一起;各種電動機具必須按規定接零接地,并設置單一開關;遇有臨時停電或停工休息時,必須拉閘加鎖。5、 施工機械和電氣設備不得帶病運轉和超負荷作業。發現不正常情況應停機檢查,不得在運轉中修理。6、 電氣、儀表、管理和設備試運轉,應嚴格按照單項安全技術措施進行,運轉時不許擦洗和修理,嚴禁將頭手伸入機械行程范圍內。7、 在架空輸電線路下面工作應停電6、。不能停電時,應有隔離防護措施。起重機不得在架空輸電線路下面,通過架空輸電線路時應將起重臂落下。在架空輸電線路一側工作時,不論在任何情況下,起重臂、鋼絲繩或重物等與架空輸電線路的最近距離不應小于下表規定:輸電線路電壓1kv以下120kv35110kv154kv220kv允許與輸電線路最近距(m)1.524568、受壓容器應有安全閥、壓力表,并避免曝曬、碰撞;氧氣瓶嚴防沾染油脂;乙炔發生器、液化石油氣,必須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二)焊接工程1、 電焊工(1)電焊機外殼,必須接地良好,其電源的裝拆應由電工進行。(2)電焊機要設單獨的開關,開關應放在防雨的閘箱內,拉合時應戴手套側向操作。(3)焊鉗7、與把線必須絕緣良好,連接牢固,更換焊條應戴手套。在潮濕地點工作,應站在絕緣膠板或木板上。(4)嚴禁在帶壓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帶電的設備必須先切斷電源。(5)焊接貯存過易燃、易爆、有毒的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須清除干凈,并將所有孔口打開。(6)在密閉金屬容器內施焊時,容器必須可靠接地,通風良好,并應有監護。嚴禁向容器內輸入氧氣。(7)焊接預熱工件時,應有石棉布或擋板等隔熱措施。(8)把線、地線禁止與鋼絲繩接觸,更不得用鋼絲繩或機電設備代替零線。所有地線接頭,必須連接牢固。(9)更換場地移動把線時,應切斷電源,并不得把手持把線爬梯登高。(10)清除焊渣采用電弧氣刨清根時,應戴防護眼鏡或面罩,防8、止鐵渣飛濺傷人。(11)多臺焊機在一起集中施焊時,焊接平臺或焊件必須接地,并應有隔光板。(12)雷雨時,應停止露天焊接作業。(13)施焊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14)必須在易燃、易爆氣體或液體擴散區施焊時,應經有關部門檢試許可后,方可施焊。(15)工作結束,應切斷焊機電源,并檢查操作地點,確認無起火危險后,方可離開。2、氣焊工(1)氣焊操作人員必須遵守安全使用危險品的有關規定。1) 氧氣瓶與乙炔瓶所放的位置,距火源不得少于10m。2) 乙炔瓶要放在空氣流通好的地方,嚴禁放在高壓線下面。要立放固定使用,嚴禁臥放使用。3) 施工現場附近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4) 裝置要經常9、檢查和維修,防止漏氣。同時要嚴禁氣路沾油,以防引起火災危險。5) 氧氣瓶、乙炔瓶(或乙炔發生器)在寒冷地區工作時,易被凍潔。此時只能用溫水解凍(水溫為40),不準用火烤;同時也要注意不得放在日光下直射或高溫處,溫度不要超過35。6) 使用乙炔瓶時,必須配備專用的乙炔瓶時,必須配備專用的乙炔減壓器和回火防止器。7) 每變換一次工作地點,都要進行上述要求檢查。(2)氣焊工必須遵守下列安全操作要點: 1)氧氣瓶和乙炔瓶裝減壓器前,對瓶口污物要清除,以免污物進入減壓器內。2)瓶閥開啟要緩慢平穩,以防止氣體損壞減壓器。3)點火前,檢查加熱器是否有抽吸力,其方法是:拔掉乙炔膠管,只留氧氣膠管,同時將擰開氧10、氣閥和乙炔閥,這時可用手指檢查加熱器乙炔管接口處有無抽吸力。有抽吸力時,才能接乙炔管進行點火;如果沒有抽吸力,則說明噴嘴處有故障,必須對加熱器進行檢修,直至的抽吸力,才能進行點火。4)在點火或工作過程中發生回火時,要立即關閉氧氣閥門,隨后再關閉乙炔閥門。重新點火前,要用氧氣將混合管內的殘余氣體吹凈后進行。5)停止工作時,必須檢查加熱器的混合管內是否有窩火現象,待沒有窩火時,方可收起加熱器。)乙炔器使用壓力不得超過0.15MPa,輸氣流量不超過1.52.0m3/h瓶。當需用較大氣量時,可將多個乙炔瓶并聯起來使用。)氧氣和乙炔氣都不能用凈。氧氣剩余壓力要在0.10.2Mpa以上;乙炔氣剩余壓力在環11、境溫度為1050時,留0.10.3Mpa以上。(3)氣焊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施焊工現場周圍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 必須在易燃易爆氣體或液體擴散區施焊時,應經有關部門檢試許可后,方可進行。) 乙炔發生器必須設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保險鏈;球式浮筒必須有防爆球;膠皮薄膜浮桶必須裝設厚度為.5mm,直徑不少于浮桶斷面積的60%70%。) 氧氣瓶、氧氣表及焊接割工具上,嚴禁沾染油脂。) 乙炔發生器的零件和管路接頭,不得采用紫銅制作。) 高、中壓乙炔發生器,應可靠接地,壓力表及安全閥應定期校驗。) 碎電石應摻在小塊電石中使用。夜間添加電石,嚴禁用明火照明。) 乙炔發生器應每天換水,嚴12、禁在浮桶上放置物料,不準用在浮桶上加壓或搖動。) 乙炔發生器不得放置在電線的正下方,與氧氣瓶不得同放一處,距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的距離,不得少于10m,檢查是漏氣,要用肥皂水,嚴禁用明火。)點火時,焊槍口不準對人,正在燃燒的焊槍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帶有乙炔和氧氣時,不準放在金屬容器內,以防氣體逸出,發生燃燒事故。)不得手持連接膠管的焊接爬梯、登高。)嚴禁在帶壓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帶電設備應先切斷電源。)在貯存過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時,應先清除干凈,并將所有的孔、口打開。4)工作完畢,應將氧氣氣閥關好,擰上安全罩。乙炔浮桶提出時,頭部應避開浮桶上升方向,拔出后要臥放,禁止13、扣放在地上。檢查操作場地,確認無著火危險,方準離開。(三)可燃可爆物資存放與管理、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應符合防火安全要求,庫房應用非燃材料支搭。易燃易爆物品,應專庫儲存,分類單位,保持通風,用電符合防火規定。化學易燃物品和壓縮可燃性氣體容器等,應按其性質設備專用庫房分類存放,其庫房的耐火等級和防火要求應符合公安部制定的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使用后的廢棄物料應及時消除。建設工程內不準作為倉庫使用,不準積存易燃可燃材料。、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必須嚴格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負責人,配備滅火器材,確保施工安全。(四)明火作業、使用電氣設備和化學危險物品,必須符合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嚴格防火措施,確保施工安14、全,禁止違章作業。施工作業用火必須經保衛部門審查批準,領取用火證,方可作業。用火證只在指定地點和限定的時間內有效。、具有火災危險的場所禁止使用明火。確需動用明火時,必須事先向主管部門辦理審批手續,并采用嚴密的消防措施,切實保證安全。(五)季節施工 、暴雨大風前后,要檢查工地臨時設施、腳手架、機電設備、臨時線路,發現傾斜、變形、下沉、漏雨、漏電等現象,應及時修理加固,有嚴重危險的,立即排除。、煙囪、腳手架及易燃、易爆倉庫等機械,應設臨時避雷裝置,對機電設備的電氣開頭,要有防雨、防潮設施。、現場道路應加強維護。斜道和腳手板應有防滑措施。、從事高溫工作的場所,應加強通風和降溫措施。、冬季施工使用煤炭15、取暖,應符合防火要求的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并有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七、施工現場防火責任制、加強消防工作的領導,建立義務消防組織,現場設消防值班人員,對進場職工進行消防知識教育,建立現場安全用火制度。、現場應劃分用火作業區,易燃易爆材料區、生活區,按規定保持防火間距。如果條件所限,防火間距達不到標準時,應采取相應的防火措施,適當減小防火距離,這種做法要征求當地消防部門的意見。另外,還要注意在防火間距中不準堆放易燃物,名類建筑設施、材料的防火間距如表、現場應有車輛循環通道,通道寬度不小于3.5m。嚴禁占用場內通道堆放材料。、現場應設有專用水管網,配備消防栓,較大工程要分區設消防栓,較高工程要設消16、防豎管,隨施工進度接高,保證水槍射程遍及較高建筑的各部位。、現場臨建設施、倉庫、易燃料場和用火處要有足夠的滅火工具和設備,對消防器材要有專人管理并定期檢查。、安裝使用電氣設備時應注意以下防火要求: ()各類電氣設備、線路不準超負荷使用,線路接頭接牢,防止設備、線路過熱或打火短路。發現問題要立即修理。()存放易燃液體、可燃氣瓶和電石的庫房內,照明線要穿保護,庫內要采用防爆、燈具、開關應設在庫外。()穿墻電線靠近易燃物的電線要穿保護,燈具與易燃物應保護安全距離。()在高壓線下面不準搭設臨時建筑,不準堆放可燃材料。、使用明火時注意的問題有點:()現場生產、生活用火均應經注意消防的領導批準,任何人不準17、擅自用明火。使用明火時,要遠離易燃物,并備有消防器材。()現場的鍋爐房要用非燃燒材料建造。煙囪臨近鍋爐房頂的易燃材料處要采取隔離措施。鍋爐房應設在遠離易燃材料的地方。如果鍋爐下風方向,有易燃料場、易燃設施、應在煙囪上裝防火帽。()使用木料燒火時,要隨時有人看管,不準用易燃油料點火。用火完畢要認真熄火。()冬季施工室內取暖或建筑物室內保溫用的爐火,都要經消防人員檢查,辦理用火手續,發現無用火證的火爐要立即熄火,并追查責任。()現場應設吸煙室,場內嚴禁吸煙。()現場內從事電焊、氣焊工作的人員均應受過消防知識教育,持有操作合格證。在作業前要辦理用火手續,并應配備適當的看火人員,看火人員隨身應有滅火器18、具,在焊接過程中不準擅離崗位。()冬季施工采用電熱法或紅處線蓄熱法施工時,要注意選用非燃燒材料保溫,并清除其它易燃物。、現場材料堆放的防火要求有點:()木料堆放不宜過多,草垛之間應保持一定的防火間距。木材加工的廢料要及時清理,以防自然。()現場生石灰應單獨存放,不準與易燃、可燃材料放在一起,并應注意防水。()易燃、易爆物品的倉庫應設在地勢低處、現場中用易燃料搭設工棚在使用時應遵守以下規定:() 工棚設置處要足夠的滅火器材,設蓄水池或蓄水桶。() 工棚內的高度一般不低于2.5m,棚內應留有通道,合理設門窗,門窗均應向外開。() 工棚內冬季用火爐取暖時,要辦用火證,有專人負責用火安全。爐子距室內易19、燃物小于1.5m,煙囪出室處要用不燃料隔檔。火爐旁不準堆放易燃點火物,室內不準存放渣土。() 工棚內的燈具,電線都應采用妥善的絕緣保護,燈具與易燃物一般應保持30cm的間距,使用大燈泡時要加大距離,工棚內不準使用碘鎢燈照明。八、防火應急準備及響應程序火災發生潛在(事故)事件物質:吸煙、火種、明火作業。發生潛在事件(事故)場所:辦公、生產作業、休息區域、油料存放區。發生潛在事件(事故)場所配備器材:滅火器材、消防水源。一、應急準備1、組織機構及職責(1)項目部火災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 組長:項目經理 副組長:安全總監、生產副經理、項目總工 組員:安全員、施工員、技術員。(2)火災事故應急處20、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理。2、培訓和演練(1)項目部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全項目每年進行一次按火災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2)安質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消防知識培訓,并負責對消防措施的檢查指導。3、應急物資的維護、保養及測試(1)加強對各種消防器材消防設施的日常管理,要配齊、配全滅火器。消防栓確定專人負責,定期檢查、測試,隨時保持良好狀態。(2)保衛人員每月檢查次滅火器及消防設施。(3)每季度進21、行一次消防栓檢查和測試保持良好狀態。二、應急響應1、為了防止各種火災事故的發生,各工點的施工現場,應設置明顯的安全出入口標志牌,建立應急防火小組。組長:項目經理,副組長:安全總監、生產副經理、項目總工, 組員:安全員、施工員、技術員。項目經理為現場總負責人,生產負責人負責現場撲救工作,各專業各負其責。安全員負責組織有關人員聯系就近醫院,將傷員外送或就地護理。重點防火部位:油料倉庫應設在有充足水源、消防車能駛到的地方,倉庫四周應有不小于3.5m的平坦空地作為消防通道。通道上禁止堆放障礙物。在施工過程中,如電線起火,應用干粉滅火器或防火砂,禁止使用水滅火,以免發生觸電事故,使傷害減少到最低程度。222、項目部火災處理程序 發生火情,第一發現人應高聲呼喊,使附近人員能夠聽到或協助撲救,同時通知安全員撥打火警電話;“119”。電話描述如下內容:單位名稱、所在區域、周圍顯著標志性建筑物、主要路線、候車人姓名、主要特征、等候地址、火源、著火部位、火勢情況及程度。隨后到路口引導消防車輛。(1)發生火情后,電工負責斷電,安全員組織各部門人員用滅火器材等進行滅火。如果是由于電路失火,必須先切斷電源,嚴禁使用水或液體滅火器滅火以防觸電事故發生。(2) 火災發生時,為防止有人被困,發生窒息傷害,準備部分毛巾,濕潤后蒙在口、鼻上,搶救被困人員時,為其準備同樣毛巾,以備應急時使用,防止有毒有害氣體吸入肺中,造成23、窒息傷害。被燒人員救出后應采取簡單的救護方法急救,如用凈水沖洗一下被燒部位,將污物沖凈。再用干凈紗布簡單包扎,同時聯系急救車搶救。(3) 火災事故后,保護現場,組織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事故發生后一小時內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報告包括事故發生單位概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采取的措施;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有關責任人的處理意見。九、消防定期檢查記錄施工現場應有明顯的防火宣傳標志。每個月對職工進行一次消防檢查記錄,每季度召開一次治保會,培訓一次義務消防隊。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