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北京地下車庫基坑開挖及樁基礎施工組織設計土釘墻CFG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4392
2024-09-20
24頁
114.50KB
1、第一章 前 言工程概況擬建場地位于豐臺區方莊東部,南二環路南側,左安門路東側,地形尚平坦,地面標高為38.38m38.82m。1#、2#住宅為28層塔式住宅樓,由14層板式住宅樓連接一個整體,住宅群南側為1層地下車庫。編制依據1、北京京巖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2001-1156);2、該工程相關圖紙;3、國家及行業頒布的施工規范及規程3.1 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JGJ/T111-98);3.2 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3.3土釘支護技術標準(CECS96:97);3.4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2-2002);3.5 建筑地基處理技2、術規范(JGJ79-91);3.6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J7-89);3.7 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3.8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技術規范(JGJ46-88);3.9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4、 國家及北京市頒布的評定標準4.1 北京市建筑施工現場安全防護基本標準(91)京建施字第124號;4.2 北京市建設工程現場管理基本標準(91)京建施字第125號;4.3 北京市建設工程現場管理環境保護工作基本標準(91)京建施字第126號;5、 我公司貫徹ISO9002標準制定的質量手冊及質量保證體系的相關文件。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 工程地質條件根據巖土工3、程勘察報告,地層概況如下:一、人工堆積層粘質粉土、粉質粘土填土層:黃褐,濕,可塑;房渣土1層:雜,濕。層頂標高38.3238.82m。粘質粉土、粉質粘土層:褐黃褐黃(暗),濕,可塑硬塑,高中高壓縮性;砂質粉土、粘質粉土1層:黃褐褐黃(暗)褐黃,濕,可塑硬塑,中中低壓縮性;粉、細砂2層:褐黃(暗)褐黃,濕,中下密,中壓縮性;粘土、重粉質粘土3層:黃褐褐黃(暗),濕,可塑,中高壓縮性。層頂標高35.0435.99m。二、第四紀沉積層砂質粉土、粘質粉土層:褐黃褐黃(暗),濕,可塑硬塑,低壓縮性,層頂標高30.5932.92m。細、中砂層:褐黃褐黃(暗),濕飽和,中上密密實,低壓縮性;圓礫1層:雜,濕4、飽和,中密,低壓縮性;砂質粉土、粘質粉土2層:褐黃,飽和,硬塑,中低壓縮性;重粉質粘土3層:褐黃,濕,可塑,中壓縮性。層頂標高29.2731.11m。砂質粉土粘質粉土層:褐黃,濕飽和,可塑硬塑,低壓縮性;粉質粘土、粘質粉土1層:褐黃,濕飽和,可塑,中中低壓縮性;粘土、重粉質粘土2層:褐黃(棕)褐黃,濕飽和,可塑硬塑,中低壓縮性;粉、細砂3層:褐黃,飽和,密實,低壓縮性。層頂標高24.1425.81m。細、中砂層:褐黃,飽和,密實,低壓縮性;圓礫1層:雜,飽和,密實,低壓縮性。層頂標高18.0819.43m。粉質粘土層:褐黃,濕飽和,可塑硬塑,中低壓縮性;粘質粉土、砂質粉土1層:褐黃,濕飽和,可5、塑硬塑,低壓縮性;粘土、重粉質粘土2層:褐黃褐黃(棕),濕飽和,硬塑,低壓縮性。層頂標高13.6214.93m。細、中砂層:褐黃,飽和,密實,低壓縮性,層頂標高11.1312.31m。細、粉砂層:褐黃,飽和,密實,低壓縮性;粘土、重粉質粘土1層:褐黃褐黃(棕),濕飽和,可塑硬塑,中低壓縮性;砂質粉土、粘質粉土2層:褐黃,飽和,硬塑可塑,低壓縮性;粉質粘土3層:褐黃,濕飽和,可塑,低壓縮性。層頂標高10.2311.11m。粉質粘土層:褐黃,濕飽和,可塑硬塑,低壓縮性;砂質粉土、粘質粉土1層:褐黃,飽和,可塑硬塑,低壓縮性;重粉質粘土2層:褐黃,濕飽和,可塑,中低壓縮性。層頂標高3.745.73m6、。細、粉砂(11)層:褐黃,飽和,密實,低壓縮性,層頂標高0.081.14m。粘質粉土、砂質粉土(12)層、粉質粘土(12)1層:褐黃、濕飽和,可塑硬塑,低壓縮性,層頂標高-0.27m。圓砂(13)層:雜,飽和,密實,低壓縮性;細砂(13)1層:褐黃,飽和,密實,低壓縮性。層頂標高-9.37m。 水文地質條件類 型地下水靜止水位埋 深(m)標 高(m)潛 水9.4010.6027.7829.09層間潛水16.0017.0021.5122.58地下水質對混凝土結構及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均無腐蝕性。第二章 基坑支護設計針對本工程地質條件、基坑周邊環境特點,選擇基坑支護方案時充分考慮影響邊坡穩定性7、安全的不利因素,同時兼顧經濟、高效的原則,基坑邊坡采用土釘墻支護結構, I區坑深6.6m,放系數為1:0.2;II區坑深7.3m,采用直坡土釘墻支護(由于II區南側已有建筑自然地面為39.30m,所以高出本基坑0.7m,土方開挖時不增加土方量)。I區土釘墻支護設計1、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及重要性系數安全等級取一級,重要性系數取1. 0。2、放坡坡比: 1:0.2;3、基坑深度:h6. 6m;4、坑邊荷載:超載q15KPa;5、土釘布置方式:梅花型;土釘墻面層為6.5250mm250mm鋼筋網和114橫向壓筋,噴射80mm20mm厚的C20細石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為水泥:砂子:石屑=1:2.5:2;8、坡頂四周做1.0m寬散水,做法同土釘墻面層,坡比0.02:1。6、土釘設計數據見附圖。II區土釘墻支護設計1、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及重要性系數安全等級取一級,重要性系數取1. 0。2、該區為直坡土釘,不放坡;3、基坑深度:h7. 3m;4、坑邊荷載:超載q20KPa;5、土釘布置方式:梅花型;土釘墻面層為6.5250mm250mm鋼筋網和114橫向壓筋,噴射80mm20mm厚的C20細石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為水泥:砂子:石屑=1:2.5:2;坡頂四周做1.0m寬散水,做法同土釘墻面層,坡比0.02:1。6、支護剖面圖詳見附圖說明:由于地質條件的復雜性,如施工現場實際情況與方案不統一,邊坡土釘的實際9、排數,土釘長度和間距應根據實際情況由現場技術負責人做相應調整。調整后參數須上報設計人。如果基坑周邊有管線、邊坡土體含水量較大,支護施工時須調整設計方案做特殊支護。第三章 CFG樁設計1、設計計算(1)單樁承載力標準值Rk按下式計算K安全系數(或調整系數)Sp樁的周長(m)n有效樁長范圍內的土層數qsi樁側第i層土的極限側摩阻力標準值(kPa)Li第i層土厚度(m)qp樁端土極限阻力標準值(kPa)Ap樁的截面積(m2)(2) 復合地基面積置換率按下式計算m面積置換率樁間土強度提高系數,取1.0。樁間土強度發揮系數,本工程取0.75。(3)樁間距S正方形布樁時 2、設計參數(1) 場地0.00010、=40.400m 基礎砼墊層底標高32.01m 設計樁頂標高31.81m(2) 樁徑d=410mm 采用螺旋鉆成孔,中心壓灌施工工藝。(3) 樁長:有效樁長14.5m,保護樁長0.3m。總樁數約462根。(4) 樁端以進入層細中砂不小于500mm為控制。(5) 樁間距為1.5m。(6) 布樁方式:正方形,滿堂布置。(7) 樁體強度樁體材料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樁體強度標號C20。(8) 褥墊層褥墊層材料采用級配砂石,最大粒徑不超過30mm。厚度為200mm,夯實度為0.94。褥墊層級配砂石的碎石和砂的配比為:碎石:砂=65:35(kg/m3),碎石平均粒徑520mm,可為新鮮機碎石。砂為干11、凈中粗砂。碎石和砂應充分混合后使用。施工中可用平板振動器密實。3、工程竣工后,進行3臺靜載荷試驗以檢驗復合地基承載力,樁身質量可用低應變檢測方法進行抽檢,抽檢率為總樁數的10%。第四章 施 工施工準備及部署 施工人員及設備計劃n 支護工程1、施工人員計劃土 釘 成 孔: 60人修坡 編網: 10人注漿 面層: 20人邊坡位移觀測: 2人2、施工機械設備計劃洛 陽 鏟: 30把注 漿 機: 1臺噴 錨 機: 1臺攪 漿 機: 1臺空 壓 機: 1臺n 土方挖運工程1、施工人員計劃土方挖運人數: 3055人2、施工機械設備計劃挖 掘 機: 2臺自 卸 車: 3055輛 其它準備1、協同甲方妥善處理12、支護結構范圍內地下管線和構筑物,必要時應明挖暴露確定其準確位置。2、落實所需各種材料,根據需要組織部分材料進場。提前進行鋼筋加工。3、組織施工人員熟悉施工方案及有關規范規程。4、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責任教育。5、根據施工圖紙、總進度計劃、勞動力規模劃分作業流水段,土方挖運專業隊協調、配合。6、施工用水:考慮施工中的各工序穿插進行,施工用水需11.5管徑水源34處,即可滿足施工用水要求。土釘墻支護施工1、工藝流程開挖工作面、修整坡面放線定位用洛陽鏟成孔插筋堵孔注漿綁扎、固定鋼筋網壓筋噴射砼面層砼面層養護2、坡面施工基坑開挖過程中與土方隊及時協調密切配合,按設計坡比開挖,嚴禁超挖,及時修坡,保證坡面13、平整度。坡面穩定性不好的部位應減少每步開挖深度,或先噴射一層細石混凝土后再進行錨噴施工。3、土釘施工坡面經檢查合格后,放線定錨孔位置,用洛陽鏟成孔(直徑90mm);檢查孔深、孔徑、錨筋長度合格后,及時插入錨筋和注漿管至距孔底250-500mm處,及時注水泥漿并二次補漿,孔口部位宜設置止漿塞;水泥漿水灰比宜為0.45-0.50。土釘長度包括彎鉤長度,彎鉤長20cm;彎鉤處采用冷彎,與錨筋成90;錨筋沿長度方向每隔2m焊一個6.5三角形托架,使土釘居于錨孔中心。4、混凝土面層施工 在錨筋頭部做噴射混凝土厚度80mm的標記。 將6.5的鋼筋編成250mm250mm的網片,用插入土中的鋼筋固定,用加強14、筋壓緊與錨頭焊接。鋼筋網片均應與上部搭接,給下步留茬,搭接長度不小于20cm,接茬避免在同一直線上,經檢驗合格后噴射8020mm厚C20細石混凝土。5、技術質量要求 修坡應平整,在坡面噴射混凝土支護前,應清除坡面虛土。 錨桿定位間距允許偏差100mm。 成孔深度允許偏差50mm,成孔直徑允許偏差5mm。 噴射細石混凝土時,噴頭與受噴面距離宜為0.6-1.2m,自下而上垂直坡面噴射,一次噴射厚度不宜小于40mm。 鋼筋網與土層之間的保護層厚度不宜小于20mm。 嚴格按施工程序逐層施工,嚴禁在面層養護期間搶挖下一步土方。6、支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由于地質條件、施工的復雜性,基坑各邊坡15、地坪標高不一致,基坑深度也不同,邊坡土釘的實際排數,土釘長度和間距應根據實際情況由技術人員做相應調整。 因地下障礙物而無法按設計孔位或設計長度進行成孔施工,可適當調整土釘入射角度、間距和位置,以避開地下障礙物。當土釘間距調整幅度超過500mm或成孔深度比原設計孔深少2000mm以上時,施工現場技術人員應與設計人員協商解決。 成孔過程中因遇地下水而縮頸、塌孔現象,可采用如下方法之一解決。a 成孔后立即下土釘并隨即注漿。b 已縮頸的土釘孔應二次成孔以保證孔徑;若二次成孔無法保證孔徑,應在相鄰處補孔;c 若現場地層情況與原勘察報告有較大出入,縮徑、塌孔嚴重而無法用洛陽鏟成孔,應及時與設計人員協商。可16、采用鋼管花管作土釘打入土體并灌注水泥漿。 基坑開挖過程中因土質較松散而發生局部土體不穩定時,可采用的方法有:a 視土質情況減小土方開挖深度。b 可在土方開挖后立即噴射一層40mm厚的砂漿或混凝土,再進行土釘施工。c 若不穩定土體已塌落,視塌落土體大小用編織袋或草袋等物裝土填充密實后,掛鋼筋網或進行壓力注漿,再進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施工過程中邊坡出水而影響邊坡穩定時a 首先與建設單位、總包單位密切配合,了解施工場區周邊地下管線(上、下水、污水、雨水及消防等)是否有滲漏現象,及時切斷水源并進行補漏和堵截。b 邊坡可采取設置導流花管的方法將土體中水導出,基槽內設置盲溝40cm(上口) 35cm(下口17、)30cm(高)和集水井,用水泵將水盡快排出基槽。 變形觀測為了及時掌握邊坡變形動態,保證邊坡安全穩定和工程順利進行,需對邊坡及周邊建筑進行變形監測。主要對邊坡進行水平位移觀測及周邊建筑沉降觀測。 邊坡觀測觀測儀器水平位移觀測采用J2經緯儀。沿基坑邊坡布點,每邊布置觀測點不少于3個,間距約為1/3倍的邊坡長度。觀測方法采用視準線法,即在基坑開挖深度1倍距離外的邊坡上口延長線上設置工作基點,并在槽邊設置一條視準線,觀測點布置在視準線上。用帶有刻度的標尺放在觀測點上,讀取數值。一般用經緯儀正倒鏡4次讀數取中數,作為一次觀測。初始值亦要測2次,以保證無誤。觀測周期在開挖過程中,每天觀測一次;如發現位18、移量較大或有突變時,應在上、下午各觀測1次;混凝土墊層澆注完后視邊坡土體變形情況適當延長觀測周期。注意事項1、各觀測點和基準點要嚴格保護并做明顯標記。2、觀測嚴格按時進行,不許漏測,開挖接近槽底時,觀測人員不得離開現場。3、如發現坡頂位移與當時的基坑開挖深度之比超過下列數值時,應及時匯報以便及時采取措施處理:砂土為主的邊坡 3粘性土為主的邊坡 5當基坑附近 有重要建筑物或地下設施時,須對邊坡頂部的位移與當時的開挖深度之比控制在下列數值至內:地面建筑物為混合結構 2地面建筑物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3 周邊建筑物觀測本工程主要針對南側建筑物進行變形觀測。沉降觀測方法及儀器儀器采用DS1型水準儀,按19、國家二級水準測量要求施測。組成閉合水準線路,每測站高差中誤差1.0mm,環形閉合差0.6mm(n為測站數)。高差系統采用施工高程系統或假設高程系統。基準點及觀測點的設置在測區內,基準點根據現場情況設置在距基坑較遠處1倍開挖深度以外的穩定地方布置三個基準點。基準點可采用16mm左右,長約1.0m的鋼筋,打入地下,地面用混凝土加固,作為基準點。或將基準點設置在年代較老、且結構堅固的建筑物墻體上。觀測點設置在建筑物的周邊,觀測方法同基準點,附和差小于0.6mm。技術質量要求擬采用北京市城鄉建委1995年發“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中的規定進行變形觀測,具體指標為:變形點高程中誤差1.0mm;相鄰變形點20、高程中誤差0.5mm。觀測周期首次觀測時,應對各觀測點連續觀測2次,2次高差之差不宜大于0.1mm,取中數作為初始值,以后每次觀測值均應與初始值進行比較,以求得垂直位移量。應從全面抽水開始觀測,觀測周期擬為23天。成果資料對觀測的成果,應及時進行評定,并根據變形趨勢作出預報。在施工觀測中,如果發現變形異常,應及時提交變形資料。土方挖運施工 運土施工流程挖土裝車出口處清掃輪胎出場外運。 施工技術要求1、土方挖運施工在地下車庫及鍋爐房拆除完畢后進行。2、土方開挖馬道口設在基坑西北角。3、挖土機挖土應配合土釘墻施工進行。每步開挖深度應控制在2.0m以內以防開挖過深,引起應力集中釋放影響邊坡的安全。421、用推土機或鏟車平整現場道路,土方開挖方向:由東南向西、由周邊向馬道口退挖。 3、機械挖土到設計槽底以上30cm,在挖該步土時,由測量員配合進行,由水準儀配合測量標尺,不許超挖,以免擾動下部持力地層。4、挖土時注意周邊管線,開挖淺部2.5m厚度土層時,需有人跟鏟作業,注意觀察周邊暗埋物的情況。 安全環衛措施 1、基坑開挖期間,設專人指揮挖土機,同時要配合甲方盡可能查明地下障礙物,以防止出現意外。 2、施工期間現場設一名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安全。3、車輛裝土要均勻,不超載,不遺灑,在坡道出口處兩側設拍土架,設專人對出場運土車輛清掃輪胎。保證車輛清潔后方可放行。派專人每對工地附近的運土道路進行清掃22、,以保證路面整潔。4、施工中要主動配合甲方搞好與周邊環衛交管部門及居民的關系,減少噪聲污染、光污染、粉塵污染等,做到文明施工,樹立好公司的外部形象。 5、強化管理,責任到人。土方施工時要保證一名領導同志住在現場,反饋信息,協調各方面關系。 6、所投入的機械、車輛要保證技術性能完好,不帶故障出車。 7、組織辦理好市容、環衛、渣土消納、交通各部門的有效證件、手續,保證車輛機械的正常運行。8、嚴格按照北京市道路交通管理規定及機動車駕駛員管理辦法,開文明車、開安全車,杜絕違章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把不安全因素和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CFG樁施工 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認真熟悉施工組織設計及圖紙,對樁孔按順23、序編號;進行原材料檢測和試配申請;進行各級技術交底。(2)現場準備整平場地,要求場地平整干燥,高低差小于5.0cm。由總包方按基礎平面圖和樁位圖放出控制軸線,同時在槽底設置高程控制點。并經監理驗收。以控制軸線為依據,根據樁位圖施放樁位,施放樁位前,要認真熟悉設計圖紙。坡底線應在基礎外輪廊線外0.80m,并在邊角處開挖到位,以保證CFG樁成孔機械的施工。檢查供電、供水情況,設備供電保證不少于200KW。 現場組織管理、設備及人員安排(1)現場組織管理機構組成項目經理(1人)技術員(1人)質量員(1人)資料員(1人)安全員(1人)材料員(1人)文明施工員(1人)測量員(1人)實驗員(1人)(2)主24、要管理人員職責項目經理:現場負責工程的全面管理,認真執行合同,進行質量、安全、工期、成本控制,保質、保量、保安全、保工期,圓滿完成本工程施工。技術員:全面負責現場施工中的技術問題,保證施工技術合理。并負責現場內的技術變動。測量員:負責現場測量工作。資料員:全面負責施工技術資料的收集、整理、需試驗材料、檢驗等工程。材料員:保證工程材料的采購供應工作。質量員:按我公司ISO9002質量標準控制程序完成質量目標。安全員:負責施工安全及現場“三防”工作。文明施工員:按我公司ISO14001環境標準控制程序完成環境控制目標。實驗員:負責現場材料檢驗及試驗工作。(3)主要機械設備安排主要機械設備見下表設備25、名稱型號功率(KW)生產能力數量螺旋鉆機602/h2臺高壓輸送泵HBT40A2240m3/h2臺攪拌機500152臺配套系列設備:振搗棒24只,水準儀、經緯儀各1臺。(4)施工人員安排如下:施工負責:1人 ,現場施工負責 記 錄 員:2人 ,跟鉆機記錄鉆 機:共20人,鉆機手及配合人員攪 拌 機:30人,現場攪拌砼輸 送 泵:共20人,泵操作手及配合人員清樁間土:80人,施工工人剔 樁 頭:30人,施工工人褥 墊 層:30人,施工工人各崗位人員的分工與調配由施工負責人統一調配。 工藝流程平整場地 測量放線 鉆機定位 成孔 壓力灌注樁頭振搗 成樁清土 鑿樁頭 鋪褥墊層4、工藝要點及技術要求(1)26、現場項目管理人員和技術負責人員在開工前向班組進行技術交底,使施工人員徹底了解設計意圖及技術參數。(2)放線后進行兩次以上的核對,并請監理復核認可。(3)成孔后樁位誤差不大于200mm。(4)成孔孔徑400mm,允許偏差20mm(5)樁端進入層細中砂層,樁頂預留保護樁長0.30m。(6)樁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7)混合料強度等級為C20,坍落度控在1620cm。粗骨料為機碎石或豆石,最大粒徑不大于20mm。(8)注意樁底灌注質量,提鉆開閥門的高度不宜超過0.3m,在對樁底泵壓混凝土時應停止提鉆,并保持壓力半分鐘。每泵壓一次勻速提鉆不超過25cm,保證混合料淹沒鉆具1.0m以上。(9)鉆桿完全提27、離地面后,立即投入振搗捧振搗,振搗深度應大于3.0m。(10)攪拌、泵送或提鉆要密切協調,避免灌注過程引起的斷樁。(11)已成樁樁頭要嚴加保護,嚴防重型機械行走、攏動。(12)成樁后養護時間應大于3天。樁間土以人工清除,樁頭需人工剔除。剔樁頭時由二個或三個人同時進行,使用鋼釬在同一個水平面從二個或三個角度同時打擊,嚴禁從一個方向使樁單向受力。 施工順序根據場地及設備情況,定為逐排連續成孔。 褥墊層鋪設褥墊層材料選用級配砂石,要求級配砂石的最大粒徑不大于30mm。褥墊層鋪設后采用平板振動器密實。褥墊層厚度200mm,虛鋪厚度=200/0.94 =212.8mm。夯填度為0.94。第四章 文明安全28、施工及其他管理措施 我公司施工時嚴格按照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標準和OHSAS18000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標準來施工,努力為業主及其周邊創造一個良好生活工作環境。 安全施工措施1、嚴格執行OHSAS18000安全管理體系 ,現場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安全生產方針,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2、現場成立文明安全施工領導小組,由本工程項目經理任組長,設專職安全員,根據我公司制定的文明安全施工的規章制度,落實安全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 3、土方工程施工前,了解居民意見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確保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 4、土方開挖前,在護坡樁樁頂設置位移觀測點。土方29、開挖后每日進行觀測,當位移較穩定后,每37日觀測一次,觀測記錄報甲方與監理部門。如觀測值有異常突變,應立即會同技術人員分析原因采取緊急措施。 5、設專人定時定期對基坑邊坡進行檢查,如發現問題及時向項目經理部匯報,避免事故的發生。 6、基坑四周3.0m范圍內,嚴禁堆放重物。 7、布置任務時要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做好記錄。施工中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8、施工現場禁止吸煙;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帶。 臨時用電措施1、嚴格落實現場臨時用電管理制度及電工值班、巡查制度,落實臨電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 2、做好臨電施工組織設計及安全技術交底,并進行記錄。 3、所有電動機具、機械、電氣設備必須由30、專職電工或持證的操作手進行操作和維修,非電工或操作手不得隨意動用機電設備。 4、電工要做好值班及維修日記。 5、工地使用的所有電器必須保證質量合格,有合格證。 6、現場作業區及生活區的臨時用電,均由指定的專職電工負責管理,電工須持證上崗,嚴禁非電工人員亂拉電線、亂接電源。 7、現場使用經國家勞動部,建設部認證的標準的配電箱和開關箱,使用期間安排專人負責定期保養,清掃和擦試。 8、施工現場所有電纜采用檢查無破損、龜裂,符合標準的電纜。 9、每個臨時配電箱必須全部安裝靈敏的漏電保護器。 機械管理措施1、嚴格落實現場機械管理制度,落實機械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 2、所有機械必須由專職操作手操作和維修,31、操作手必須持證上崗,按操作規程操作,嚴禁非操作人員隨意動用機械。 3、對操作手做安全技術交底,并做好記錄。 4、所有機械做好使用及維修保養記錄,必須每天檢查,確保機械設備的安全使用,操作人員應做好交接班記錄。 5、各種機械須有可靠的接地裝置,使用完畢后必須切斷電源。 6、鋼筋加工機械的防護設備要完好齊全,由專人按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加工完活現場要清理干凈,機械部位潤滑良好,接地可靠。 7、電焊機、切割機等機電設備要開關靈敏,接地可靠,電源線必須絕緣良好無漏電。 8、操作手每天班前、班中、班后三檢,發現問題立即停機整修。嚴禁帶隱患工作。 消防保衛措施1、嚴格執行現場保衛消防管理制度,落實管理人32、員崗位責任制。 2、施工現場禁止動用明火,確因需要,必須向工地負責人申請,并采用防火措施。電氣焊使用要簽證,并派專人看火。 3、施工現場嚴禁吸煙。任何人不得挪用消防器材,現場要制定消防措施。 4、現場要認真執行“三堅持”,即堅持防火安全交底制度,堅持用火申請制度和堅持特殊工種持證上崗制度。 5、現場搭設的各種臨時建筑均不得采用易燃材料。 料具管理措施1、嚴格落實現場料具管理制度,落實料具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 2、各類材料根據現場的統一規劃進行存放布置,進行管理。 3、進場材料按要求存放,露天存放物資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碼放整齊,并做好標識。庫內存放的材料要分類清楚,碼放整齊,標識明顯,材料33、擺放位置要方便收發。 4、現場使用的材料必須有合格證,材料員要搞好材料合格證的收集工作。 5、搬運材料時,輕拿輕放,減少噪聲污染。 環境保護措施1、嚴格執行我公司的GB/T24000-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減少工地的粉塵、噪聲污染。 2、施工現場作到活完料凈場地清,防止污物及粉塵產生。 3、對揚塵點作防風處理,防止揚塵,在易產塵的部位灑水降塵。 4、在現場的出入口處路面鋪草簾,防止現場內的粉塵帶入場外,并適量灑水壓塵。5、清運垃圾的車輛,用苫布進行覆蓋,避免途中遺撒和運輸過程中造成揚塵。 技術資料管理 1、技術資料應真實、齊全、字跡清楚工整、表格使用正確,填寫格式、內容符合要求,簽字手34、續齊全,及時收集整理,分門別類裝訂組冊。2、竣工資料一式4份,甲方2份,施工單位2份。第五章 工 期工期約25天其中邊坡支護工計劃工期為12天,CFG樁施工約13天。目 錄第一章 前 言1工程概況1編制依據1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2 工程地質條件2 水文地質條件3第二章 基坑支護設計4第三章 CFG樁設計5第四章 施 工7施工準備及部署8 施工人員及設備計劃8 其它準備8土釘墻支護施工9變形觀測11 邊坡觀測11 周邊建筑物觀測12土方挖運施工13 運土施工流程13 施工技術要求14 安全環衛措施14CFG樁施工15 施工準備15 現場組織管理、設備及人員安排15 工藝流程17 施工順序18 35、褥墊層鋪設18第四章 文明安全施工及其他管理措施18 安全施工措施18 臨時用電措施19 機械管理措施19 消防保衛措施20 料具管理措施20 環境保護措施21 技術資料管理21第五章 工 期21附:圖方莊東綠拆區1#、2#樓及地下車庫基坑支護、土方及CFG樁施工組織設計審 批:審 核:設 計:中國新興建設開發總公司基礎工程處and special tools for emergency response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plan 1) emergency response (1) If36、 a major accident occurs, the project should set up emergency response teams, chaired by the project manager, head of production and safety coordinators, professional foreman for the crew,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the orderly rescue when an emergency occurs or processing, outsourcing, team manager 37、and support staff, assisting the Deputy Project Manager for related auxiliary work. (2) after the accident, the project manager is responsible for field commander, adva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emergency response team personnel, accountability, seriously injured officers sent out rescue, have procedu38、res to deal with accidents, incidents, maximum reduction in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loss. (3) If an accident occurs, press Division in advance for emergency personnel cleared, concentrate manpower and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to rescue the injured, decrease of the maximum loss. (4) after the39、 accident processing work (5) identified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and the person responsible. (6) the written report to the supervisor in writing, including the time and place of the accident, injury (death) persons name, sex, age, trades, injuries, injuries. (7)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preven40、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such accidents from happening again. (8) education of all personnel of the organization. (9) informed criticism of those responsible. (10) all personnel read out the results, and responsible disposal. (11) maintenance of emergency supplies, maintenance and testing strengthen41、ing the day-to-day management of the various fire fighting equipment fire-fighting equipment, authorities should be staffed, equipped with fire extinguishers. Fire hydrants identified person responsible for regularly inspecting, testing, at any time in good condition. Guard monthly check-fire extinguishers and fire-fighting equipment. once every quarter, inspections and tests of a fire hydrant in good condition. 2), plans to develop (1) casualties occurred in construction, such as accidents or accidents of the direct econo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