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鐵車站深基坑支護結構鋼支撐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5133
2024-09-20
20頁
130.50KB
1、武漢市軌道交通四號線一期工程第一標段 梅苑小區站第一章 工程概況1.1車站簡介梅苑小區站位于武漢市武昌區,傅家坡梅苑路與文安路交匯處,車站位于梅園路東側文安路下;車站形式為明挖地下二層島式站臺車站,起點里程右CK15+169.442 至終點里程右CK15+360.546,全長191.1m,車站標準段寬度19.7m ,島式站臺寬11m,總建筑面積為10471.47,主體建筑面積為7864.12,附屬建筑面積為1204.31。車站主體圍護結構采用800mm厚地下連續墻,連續墻接頭采用H型鋼,接頭外增設兩根三重管旋噴樁墻間止水; 主體結構圍護體系支撐標準段設四道撐,第一道為鋼筋混凝土支撐,二、三、四2、道支撐均為800,t=16的鋼管支撐;兩端盾構始發井段設五道撐,第一道為鋼筋混凝土支撐,二、三、四、五道支撐均為800,t=16的鋼管支撐。1.2車站周邊既有建筑物與管線情況地下既有建(構)筑物一覽表建(構)筑物名稱與梅苑小區站位置關系與車站主體距離(m) 大廈南側20m省國土資源廳南側25m省消防總隊南側18m5棟78層樓房北側45m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東南側25m車站基坑外側管線情況匯總表車站結構北側序號產權單位名稱數量規格位置走向1電信公司電信銅/光 BH500X360 12/7沿北側一期交改路、架空于人行道上2電信公司電信電信架空 32根沿北側一期交改路、架空于人行道上3路燈管理處路3、燈LD銅50 3根0.22KV沿北側一期交改路、架空于人行道上4水務局排水排水涵45002000 埋深4m圍擋內北側5水務集團給水給水鑄鐵300沿北側一期交改路、埋于人行道下6水務集團給水消防栓四個沿北側一期交改路、埋于人行道下7電力公司電力DL架空 0.38kv 14根沿北側一期交改路、架空于人行道上車站結構南側序號產權單位名稱數量規格位置走向1電力公司電力DL銅 BH400X400 10Kv 1根沿南側一期交改路、埋于車道下2電力公司電力高壓架空線110KV一根沿南側一期交改路、埋于車道下車站基坑兩側交通疏解道路在梅苑小區站施工圍擋北側設一條人非車道寬1.5米,三條3.5米機動車道寬,南側4、設有一條5米寬的車行便道。1.3車站工程地質條件(1)人工填土(Q4ml)層雜填土(地層代號1-1):表面為建筑材料、瀝青路面,其下為碎石、粘性土及磚瓦片等,呈潮濕,松散密實狀態,層頂高程21.8227.83m,層厚1.405.50m,平均厚度為4.03m。(2)第四系全新統湖積(Q4l)層淤泥、淤泥質粘土(地層代號1-3):褐灰色,灰褐色,流塑軟塑狀態,層頂高程17.1121.36m,層厚0.803.10m,平均厚度為1.66m。(3)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Q4al+pl)層粉質粘土夾粉土(地層代號6-1):灰褐色黃褐色,含鐵錳質氧化物,粉質粘土,呈可塑狀態,粉土呈飽和、稍密狀態。該層分布于地5、勢較低之梅苑小區地段,層頂高程15.3419.56m,層厚1.2011.70m,平均厚度為5.62m。(4)第四系上-中更新統沖積(Q3-2al+pl)層粉質粘土(地層代號7-1):褐黃黃褐色,含黑色鐵錳氧化物及灰白色高嶺土,呈可塑狀態,層頂高程9.8124.63m,層厚1.506.20m,平均厚度為4.41m。粉質粘土(地層代號7-2):褐黃黃褐色,含黑色鐵錳氧化物及灰白色高嶺土,呈硬塑狀態,層頂高程11.2623.96m,層厚4.1030.50m,平均厚度為12.62m。細中砂混粉質粘土(地層代號9-1):該層屬古河道堆積物。褐黃色,以細中砂為主,粘粒含量較高,含云母,呈飽和、中密狀態,局6、部為粉質粘土,可塑狀態,層頂高程-24.589.81m,層厚3.1032.50m,平均厚度為15.51m。礫卵石混礫石、粘土(地層代號9-2):該層屬古河道堆積物。黃褐黃色,主要成分為石英巖、燧石組成,磨圓度一般,呈亞- 20 -圓形,粒徑為5100mm,含量在55,充填粗礫砂、粘性土,呈飽和、中密狀態, 局部地段上部為稍密狀態。層頂高程-30.340.92m,層厚3.0028.50m,平均厚度為17.36m。中粗砂混礫石、粘土(地層代號10-1):該層屬古河道堆積物。黃褐黃色,主要成分為石英,含有粘性土,局部為礫石,呈飽和、中密狀態。層頂高程-10.83-8.95m,層厚2.607.00m,7、平均厚度為4.80m。粉質粘土混細中砂(地層代號10-2):該層屬古河道堆積物。褐灰黃淺黃色,粘粒含量較高,呈飽和、密實狀態。層頂高程-11.55m,層厚大于15.80m。地層物理力學性質層號土層名稱含水量W(%)天然重度(KN/m3)孔隙比e塑性指數IP液性指數IL直剪固快峰值強度壓縮模量靜止側壓力系數K0(KN/m3)內聚力C(kPa)內摩擦角(0)粉質粘土33.218.30.9616.60.7519184.210.41淤泥質粉質粘土42.417.31.2014.51.531220.53.520.49夾粘質粉土33.618.20.947317.970.41淤泥質粘土51.216.61.468、21.71.281411.52.190.601-1粘土42.117.41.219.11.031514.03.550.541-2粉質粘土33.618.00.9914.10.951520.54.820.451粉質粘土23.819.50.715.60.434320.07.450.452粉質粘土27.119.10.7813.90.513821.08.400.421.4水文條件上層滯水主要賦存于人工填土之中,大氣降水及附近居民生活用水是其主要補給來源。其地下水位埋深1.505.83m,相當于標高17.2122.35m。承壓水主要存在于細中砂混粉質粘土(9-1)層、礫卵石混粗礫砂粘土(9-2)層和卵石(19、2)層之中。根據本標段勘察報告建議建議(左線里程)DK15+360.546DK15+950段承壓水水頭標高按19.68m采用,承壓水降水施工由專業的降水單位實施。1.5鋼支撐情況層數位置標高(M)長度(M)預加軸力(KN)單頂預加軸力(MPA)第一層東端井段18.64.25-18.19893-107228.4-34.1標準段19.219.775023.9西端井段18.64.31-17.711154-125436.8-39.9第二層東端井段13.14.25-18.19893-107228.4-34.1標準段13.619.760019.1西端井段13.14.31-17.71769-83624.5-10、26.6第三層東端井段9.14.25-18.19893-107228.4-34.1標準段9.119.775023.9西端井段9.14.31-17.711346-146342.9-46.6第四層東端井段6.14.25-18.19893-107228.4-34.1標準段6.119.775023.9西端井段6.14.31-17.711154-125336.8-39.9第二章 工程難點及特點1、本工程采用的支撐為800,t=16的鋼管支撐,該類支撐在地鐵施工中采用較少,安裝運輸組織難度大。2、本工程工期緊張,施工場地狹小,在正式施工以后,大量的支撐材料堆放必然與各類施工機械有沖突;考慮適當的、合理的材11、料堆放點,以利施工。3、 基坑開挖施工時,鋼支撐安裝將與結構施工同時進行,交叉施工,施工中對各施工單位的協調難度大。4、 由于施工期間處于冬天雨雪季節,天氣情況比較惡劣,這些多會給施工增加很多難度及危險,需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5、基于施工車輛進出場交通的不便,將會對施工的正常進度造成必然的影響,需要與有關管理部門進行有力的協調。 由于上述難點及特點的存在,在施工中必須處處小心謹慎,仔細研究發現各種困難,在施工中制定出針對性的技術保證措施和安全保證措施,確保本工程安全、優質的完成。第三章 施工計劃3.1 施工進度計劃為確保工程總體計劃按時完成,我們將配備充足的施工設備及人員,按總體計劃和施工組織12、設計精心組織施工,施工中協調好各工序施工單位,努力為結構施工創造條件,以確保結點工期和總工期的實現。計劃支撐安裝時間為2011年10月25日-2012年3月30日。3.2 施工場地布置施工場地布置按照文明施工的要求及總包單位的總體安排,并根據場地的實際條件,在施工現場設置工具房一間、氧氣、乙炔庫各一間,支撐材料臨時堆放場地一處,鋼支撐的堆放場地布置在東端頭井北側20米得范圍內,考慮場地狹小,鋼支撐采用隨到隨用的方式解決現場堆放的問題。3.3 工期保證措施3.3.1 機械設備完好率是保證工期的關鍵(1) 編制機械安全技術操作規程;(2) 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3) 機械設備在使用中不得超荷載作業13、,或隨意擴大使用范圍,應嚴格按照機械使用說明書的規定條件使用;(4) 加強對施工設備的管、用、養、修動態管理;(5) 確保施工機械完好率85%以上,重要機械應有整機或部分總成配件備用。3.3.2 嚴格進行工期管理技術方面和管理方面的標準化,對圓滿完成本工程關系重大,為了確保優質完成該工程,將嚴格遵照合同條款進行現場施工進度管理。3.3.3 建立和完善以保工期、投資、勞力、材料為主要指標的動態優化,對各工序進行科學調控,使工程的各個方面、環節處于可控之中。3.3.4 確保工期的具體組織技術措施(1) 抽調從事過城市地鐵施工的施工技術人員、工人,配好施工班子;(2) 建立健全現場施工組織指揮系統和14、對外協調系統,做到高效、應變能力強、指揮得力;(3) 技術措施方面: 成立以項目經理和項目工程師為首的技術管理小組,確定重大技術措施的實施,檢查督促技術項目的落實。 建立技術崗位上的崗位責任制,技術干部和技術工人定崗定責,嚴格技術標準、工藝的實施,持證上崗,嚴明獎懲。 嚴格施工管理、嚴格施工工藝、嚴格施工紀律,并及時作好各項技術資料的整理歸檔管理工作。 抓住關鍵技術,組織科學攻關,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第四章 施工布署4.1總體布署4.1.1支撐施工基本原則(1) 支撐安裝與挖土施工做到緊密配合,隨挖隨撐,保證做到基坑無支撐暴露時間小于8小時。(2) 設計坑底標高以上30cm的土層,應采用人工開15、挖。(3) 施工流程應該達到快速開挖、快速支撐、快速封底的目的。4.2 施工組織4.2.1 項目部現場管理網絡(見下圖)項目經理項目工程師材設料備員員材料設備組技術組施工組資料員質量員文明施工員安全員施工員項目副經理4.2.2施工人員組織(主要施工人員安排如下表)工 種數 量(人)班長2指揮2電焊工4電工1普工4吊車司機2合計154.2.3施工機械設備機械設備名稱數量50t履帶吊1臺電焊機2臺200t液壓千斤頂2臺風鎬2臺第五章 鋼管支撐施工5.1車站主體基坑鋼支撐施工本工程基坑支護采用80016鋼管支撐,在端頭井垂向設置四道鋼支撐,標準段垂向設置三道鋼支撐,鋼支撐施工安裝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好16、鋼支撐的安裝標高。5.1.1支撐材料準備根據基坑圍護結構圖紙尺寸,按照計劃用量備足各種長度的800、t=16鋼支撐管、活絡頭及鋼墊箱、鋼墊塊、鋼楔塊、緊固螺栓、鐵板等支撐材料,分類堆放在料場,各種材料必須經質量檢驗合格方可按施工進度分批進場,確保進場支撐材料均達到設計要求和施工進度要求,同時計算好的每道支撐的施加預應力值。5.1.2根據設計圖紙和實地測定的定位樁號在兩側圈梁上用鋼尺測量每道支撐的安裝平面中心位置及圈梁項面標高,經復核無誤后作出標記,施工時,土面標高及支撐中心標高采用重錘及鋼尺由圈梁項面進行垂向丈量。5.1.3支撐材料拼接準備根據土方開挖進度提前在拼裝場按支撐編號及設計長度進行拼17、裝備用,在施工斜撐前準備好支座(鋼墊箱)同時下料準備好鋼牛腿料,一旦工作面出來能及時投入安裝。5.1.4施工工藝流程施工工藝流程圖見下頁。施工準備斜墊箱安裝測量放樣支撐托架安裝支撐管安裝檢查及軸力復加拆 撐施加預應力5.1.5支撐安裝順序第二道鋼支撐第三道鋼支撐第四道鋼支撐第五道鋼支撐。5.1.6安裝方法本工程基坑支撐長度在19.7m左右,由于中間沒有連系梁,因此可以整根鋼支撐吊裝。安裝時先測量支撐安裝中心位置,后按牛腿安裝標高鑿除地下連續墻砼保護層并暴露預埋焊接鋼牛腿,最后將支撐安裝在牛腿上并施加軸力。吊裝采用50t履帶吊車起吊安裝,用鋼絲繩在鋼支撐上綁上兩個著力點,安放在墻壁三角牛腿上。第18、二道鋼支撐安裝:當支撐工作面出來后,按照設計標高焊接鋼牛腿,同時丈量兩側地下連續墻間距離,調整已拼裝好的支撐長度當支撐工作面出來后,及時丈量兩地下連續墻間實際距,并調整已拼裝好的支撐長度,按照設計安裝水平位置和標高分別在地下連續墻預埋鋼板上施焊鋼牛腿。支撐安裝標高、長度經復驗無誤后,再由一臺50T吊車架設鋼支撐,及時按設計要求施加預應力,本道支撐每次要求在8小時內安裝完畢。第三、四、五道支撐安裝,施工順序同第二道支撐安裝 ,每道支撐安裝完,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層土方開挖。5.1.7預應力施加1、預應力施加由于支撐較長,起吊時采用二點起吊,并系上防晃繩,做到安全、平穩、精確吊裝。鋼支撐吊裝到19、位,不要松開吊鉤,將兩端活絡頭子拉出放在牛腿上,再將2臺200T液壓千斤頂放入活絡頭子頂壓位置,并注意保持千斤頂行走一致。預應力施加到位后在活絡頭子中鍥緊墊塊,并固定牢固,然后回油松開千斤頂,解開起吊鋼絲繩,完成該根支撐的安裝。支撐施加預應力時應考慮到操作時的應力損失,故施加預應力值應比設計軸力增加10%,并對預應力值作好記錄備查。2、預應力復加支撐應力復加以環境監測數據檢查為主,以人工檢查為輔。環境監測主要是測量支撐軸力變化,假若軸力值減小,應及時復加預應力。人工檢查的目的是控制支撐每一單位控制范圍內單根松動的支撐軸力(以榔頭敲擊無控制點的支撐活絡頭塞鐵,視其松動與否決定是否復加)。復加位置20、應主要針對正在施加預應力的支撐之上的一道支撐及暴露時間過長的支撐,監測數據支撐軸力低于預應力值的支撐應復加預應力。根據支撐軸力監測數據檢查須復加預應力的,復加應力的值應控制在預加應力值的110%之內。5.1.8斜鋼墊箱安裝首先測量斜鋼墊箱安裝中心,然后按中心位置將斜鋼墊箱先點焊在連續墻預埋鋼板上,再抄水平使兩個相對應的鋼墊箱保持在同一軸線上,然后將鋼墊箱與預埋件滿焊牢固。安裝質量要求如下:1、鋼墊箱與預埋鋼板滿焊連接,焊縫寬度不小于12mm,焊縫厚度不小于6mm;對于鋼墊箱與預埋鋼板間的縫隙,應采用鋼板塞焊;2、鋼墊箱平面位置及豎向位置誤差應控制在2cm以內;3、鋼墊箱垂直度誤差應控制在1/121、000以內;5.1.9支撐拆除1、端頭井在底板和側墻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第五道鋼支撐,保留第四道鋼支撐。側墻繼續往上延伸到中板位置,澆注中板,待中板和側墻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第三道鋼支撐,繼續往上澆注側墻和頂板,在其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二道鋼支撐,最后拆除第四道鋼支撐。2、標準段澆注底板和側墻后,保留第四道鋼支撐。側墻繼續往上延伸到中板位置,澆注中板,待中板和側墻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第三道鋼支撐,繼續往上澆注側墻和頂板,在其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二道鋼支撐,最后拆除第四道鋼支撐。3、支撐拆除時,首先用千斤頂松開活絡頭,再將支撐吊出基坑,而后將所有拆除的支撐材料及時解體,裝運出場。4、結構施工時,22、應在中板與在第四道支撐所對應的位置預留孔,。最后拆除的第四道支撐時,在中板預留孔設置兩個起吊點。用手拉葫蘆將支撐吊緊,然后將鋼墊箱切割斷開與側墻分離,再用手拉葫蘆將支撐吊放至底板解體,最后由卷楊機拉至洞口由50T履帶吊吊出并裝車外運。5.1.10鋼支撐安裝質量標準鋼支撐安裝應確保支撐端頭同圈梁或鋼圍囹均勻接觸,并設防止鋼支撐移動的構造措施,支撐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規定:1、撐軸線豎向偏差:30mm。2、支撐軸線水平向偏差:30mm。3、支撐兩端的標高差:不大于20mm和支撐長度的1/600。4、撐的撓曲度:不大于1/1000。5、撐與立柱的偏差:50mm。5.2支撐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準備:開挖前23、需備齊檢驗合格的帶有活絡接頭的支撐、支撐配件、施加支撐預應力的油泵裝置(帶有觀測預應力值的儀表)等安裝支撐所必須的器材。2、在地面按數量及質量要求配置支撐:地面上有專人負責檢查和及時提供開挖面上所需的支撐及其配件,試裝配支撐,以保證支撐長度適當,每根支撐彎曲不超過15mm,并保證支撐、土體及接頭的承載能力符合設計要求的安全度。嚴禁出現某一塊土方開挖完畢卻不能提供合格支撐的現象。3、安裝:鋼支撐安裝按圖紙設計要求,所有支撐拼接必須順直,每次安裝前先抄水平標高,以支撐的軸線拉麻線檢驗支撐的位置。斜撐支撐軸線要確保與鋼墊箱軸心一致,且與鋼墊箱端承面重直. 4、準確施加支撐預應力:每道支撐安裝后,及時24、按設計要求施加預應力,預應力施加至設計要求加鋼楔頂緊后,方可拆除千斤頂。支撐下方的土在支撐未加預應力前不得開挖。對施加預應力的油泵裝置要經常檢查,使之運行正常,所量出預應力值準確。每根支撐施加的預應力值要記錄備查。施加預應力時,要及時檢查每個接點的連接情況,并做好施加預應力的記錄;嚴禁支撐在施加預應力后由于和預埋件不能均勻接觸而導致偏心受壓;在支撐受力后,必須嚴格檢查并杜絕因支撐和受壓面不垂直而發生徐變,從而導致基坑擋墻水平位移持續增大乃至支撐失穩等現象發生。5、所有的焊縫必須滿焊,焊縫高度不得小于8mm,焊縫表面要求焊波均勻,不準有汽孔、夾渣、裂紋、肉瘤等現象,防止虛假焊。6、鋼支撐安裝的質25、量要求如下:軸線中心偏差應控制在小于20mm,支撐位置:標高控制在30mm內,支撐平面軸線偏差控制在50mm內。7、使用螺栓接拼鋼支撐,必須穿向一致,兩次旋緊,螺栓外露不得少于二牙。8、嚴格執行質量驗收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須清渣自檢,經過巡檢后,由施工負責人通知有關人員檢查驗收。5.3施工原則 基坑開挖與支撐施工的關鍵,必須遵守基坑開挖中時空效應的規律,嚴格按照先撐后挖,隨挖隨撐,限時作業的原則,盡量縮短基坑無支撐暴露時間,有效控制基坑變形量。支撐安裝標高必須嚴格按施工圖要求進行。第六章 應急預案為保證基坑安全和保護環境,對施工中可能發生的意外險情制定如下應急預案可能出現的險情應 急 措 26、施基坑圍護墻體出現較大變形和塌方1.施工前準備好充足的支撐材料草包,土,沙,石料。2.出現險情立即停止施工,組織人員,車輛用土和或沙將出現險情的已開挖段快速回填,穩住險情,將對環境的影響控制到最小程度。3.加密監測,隨時掌握基坑變化情況。4.險情控制后,會同專家分析原因,制定下步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基坑出現局部位移量增大1.根據監測數據,對相應部位支撐復加預應力。2.若繼續變形則必須及時增加支撐,控制位移。3.查找原因,調整施工方法,減少位移。因故出現施工中較長時間的停待1.對基坑邊坡用鋼絲網加細石砼進行保護。2.對支撐和基坑邊坡和鋼支撐派專人值班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修坡或對支撐施加復27、加軸力。第七章 保證工程質量措施7.1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1) 施工做到現場領導重視、質檢人員負責;工序質量管理體系作用明顯,使工程質量處于可控狀態。建立教育是前提、設施是基礎、管理是保證的三個關鍵環節內容。(2)認真學習、貫徹業主、設計單位提供的各項規范、規程、圖紙,執行“質量檢查制度標準化工作細則”,真抓實干、敢于碰硬。(3) 建立質量安全保證體系和方針目標工作流程圖,做到思想保證、組織保證、技術保證、施工控制保證、成本保證。7.2加強班組建設和管理7.3建立健全科學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包括生產、監察、保證三個系統),理順關系,改進工作方法:從組織領導、部門分工;安全制度、標準化作業、28、班組建設、考核監督、隊伍培訓都要逐級完善。7.4強化安全生產和工程質量責任制7.5加強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特別是對青工要做好“三級教育”和安全崗培訓,特殊工種須持證上崗。7.6嚴格各項施工材料合格證的把關,隨時對支撐進行檢查。7.7嚴格檢驗各工序,尤其是對隱蔽工程必須同監理工程師配合、嚴格檢查,每道工序均需簽字驗收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7.8施工過程中及時對各重要部位進行監測和測量,及時反饋測試結果、及時分析研究、及時確定對策,使施工的各個環節處于數字控制狀態。第八章 文明施工保證措施8.1文明施工作為本工程的主要內容之一,以“方便人民生活,有利生產發展,維護市容整潔和環境衛生”為宗旨進行施工29、生產,執行滬市施(95)第65號文;8.2堅持掛牌、佩胸卡施工;8.3認真做好施工便道及施工場地的養護管理工作,設立專人專業維護,確保行路安全,減少市民不便之處;8.4施工場地采取全封閉隔離措施,工地主要出入口設置交通指示標志和警示燈,保證行人和車輛安全;8.5建立專職土方施工保潔隊,專門進行土方車輛、道路及大門的保潔工作,確保不污染環境;8.6施工現場設置明溝集水池為主的臨時排水設施,施工污水經明溝引流,集水池沉淀濾清后,間接流入下水道。集水池定期進行清理;8.7在道路上運送材料、渣土等設專人跟班,及時清除干凈;8.8保持生活區和施工區的衛生整潔,不得隨便破壞公共綠化帶;8.9支撐材料應按施30、工平面圖布置規定分類、分規格堆放整齊,并落實責任人進行管理;8.10堅持文施檢查制度,每月召開文明施工例會,總結交流經驗;8.11作好工地附近社區工作,及時宣傳建設隧道的意義,取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第九章 安全保證措施9.1用電安全(1)一切電器設備、架空線的安拆工作,必須由持證在職的電工跟班操作;(2)電工操作應按操作規程施工,上崗時必須攜帶必備的勞防用品;(3)配電柜、露天的配電箱及電焊機等電器設備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和接零、接地保護,并有防雨防水裝置;(4)動力和照明必須嚴格分開,嚴禁電線隨地亂拖現象,該架空必須架空,需埋地穿管的必須按規定辦理;(5)經檢查發現,操作前電器設備如電線、按扭31、開關、插座插頭、漏電保護器等裝置有損壞和失靈的必須嚴禁使用,待修整后確認安全方可投入使用;(6)普及職工安全用電和觸電急救知識,清除隱患,杜絕事故;(7)嚴格用電管理制度;9.2施工安全(1)施工人員進現場必須穿好工作服正確戴好安全帽,嚴禁赤膊,穿拖鞋及帶釘、易滑的鞋進入施工現場;(2)施工現場和其它危險的部位設立明顯安全標志和分隔設施,夜間施工要有足夠的明亮度,交叉路口、施工有危險地帶兩端設立糾察監護,防止閑人入內;(3)在挖土前地下管線用管線交底卡交底徹底;(4)在構筑物旁開挖時須按規定考慮安全距離;(5)基坑周圍原則上不準堆載。若需臨時堆放材料,其堆載量應小于20kN/m2。挖掘基坑至232、m以下后必須設置穩固防滑的人行梯;9.3運輸安全(1)工地設立專職交通指揮員,指揮車輛通行。(2)進出工地的土方、材料的運輸車輛必須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服從工地指揮人員指揮,嚴禁違章;9.4設備操作安全(1)各種機械設備操作必須持證上崗,根據機械操作規定執行,嚴禁無證操作;(2)凡電動機械均按“三級管理二級保護”規定執行;(3)各種大型機械設備和中心型機具的保險裝置、防護裝置、限位裝置齊全有效可靠,機械完好率必須達到95%以上,維修、保養、例保制度記錄、防護標準等均由本單位機電部、工地主管人統一按國家部頒的規定和市建委、市勞動局的各種機械操作規程規定的實施,技術部門組織安全技術交底,安全部門定期33、進行檢查監督;9.5防火要求 (1)氧氣、乙炔及油料必須對方在危險品倉庫,并作出標識醒目并配足夠的滅火器和黃沙。 (2)氣焊、電焊施工前,必須事先開好動火證,動火時應準備好滅火器,并設專人監護,以防萬一。 (3)動火施工必須嚴格按照建筑工地“十不燒”規定執行and performance test copies of the record. If necessary, review should be carried out; 4) for spring hangers (included simple spring, hangers and constant support hangers)34、 it should also be recognized as setting and locking of loads. 5) check the surface quality, folded layering and without cracks, rust and other defects. 5)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test and control drawing number one by one, by series baled. Color alloy steel parts, the parts marking installation loc35、ation and rotation about the direction you want. 7.3.14. hangers installation 7.3.14.1 hanger layout a. a clear design of hanger should be installed strict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rawings and designs shall not be installed wrong, missing, etc. B. own arrangement of piping support and hanger set an36、d selection should be based 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general layout of piping systems; cold installation of steam pipe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reserved for compensation of thermal expansion displacement and orientation. C. support systems should be rational to withstand pipe loads, static load37、 and incidental load; reasonable piping displacement; guaranteed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stress are within the allowed range. Strength, stiffness, and meet requirements to prevent vibration and soothing water, without affecting the adjacent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other piping installation and e38、xpansion. D. equipment connected to the interface to meet pipeline thrust (torque) limit requirements;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piping systems to prevent pipeline . Tube wall thickness (mm) 2-3 4-6 7-10 weld form no slope mouth weld strengthening height h (mm) 1-1.5 1.5-2 weld width b (mm) 5-6 7-6 has slope mouth weld strengthening height h (mm) 1.5-2 2 weld width b (mm) cover had each edge slope mouth about 2 mm argon arc welding weld strengthening surface height and width tube wall thickness (mm) 2-3 3-4 5-6 weld form weld strengthening height h (mm) 1-1 .5 1.5-2 2-2.5 width b (mm)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