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廈外墻裝飾工程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6677
2024-09-20
28頁
270.51KB
1、XX大廈外墻裝飾工程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XX大廈外墻裝飾工程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按專家論證審查報告修訂)簽字職務/職稱身份證號日期編制人: 審 核:審 批: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年 月 日1 工程概況(1)XX大廈外墻裝飾工程,該工程15層,建筑物總高度為48.1m。要對原墻面鏟除,進行亮化裝飾。(2)本工程的地基土質為砂夾石回填夯實土,腳手架搭設在300mm50mm的通長木墊板上,腳手架采用門式鋼管腳手架。(3)腳手架搭設場地平整堅實,排水較好。(4)本市是雷區,施工期間可能會有雷雨大風,工地用電均采用地下管道輸送。2 主要編制依據1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2、J128-2000); 2鋼管腳手架扣件(GB 15831-1995);3鋼板沖壓扣件(JG 3061-1999) ;4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 5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6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 5999);7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3 危險源與相關措施詳見6.3.1實例一中第3條危險源與相關措施的相關內容。4 安全技術設計4.1一般規定(1)依據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28-2000)第1.0.3條規定,落地門式鋼管腳手架的搭設高度不宜超過表 1的規定。施工荷載標準值 (KN/ m2)搭設高度(m)3.053、.0453.060 表 1 落地門式鋼管腳手架搭設高度(2)依據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28-2000)附錄B規定,MF1219 門架的計算可按下列表格(表2、表3、表4、表5、表6、表7)查取的。 表2 MF1219 的門架幾何尺寸及桿件規格 表3 扣件規格及重量 表4 門式腳手架用鋼管截面幾何特性 表5 一榀門架的穩定承載力設計值 表6 典型的門架、配件重量 表7 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4.2構造要求4.2.1平面布置門架跨距為0.75m,門架間距為1.2m,門架立桿距墻的距離為0.15m。4.2.2立面布置 腳手架側立面和正立面構造要求詳見圖1、圖2。 圖1 門式腳手4、架側立面 圖2 門式腳手架正立面4.2.3門架(1) 門架跨距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門式鋼管腳手架(JGJ 76)的規定,并與交叉支撐規格配合。(2) 門架立桿離墻面凈距不宜大于150mm;大于 150mm時應采取內挑架板或其他離口防護的安全措施。 4.2.4配件(1) 門架的內外兩側均應設置交叉支撐并應與門架立桿上的鎖銷鎖牢。(2) 上、下榀門架的組裝必須設置連接棒及鎖臂,連接棒直徑應小于立桿內徑的12mm。(3) 在腳手架的操作層上應連續滿鋪與門架配套的掛扣式腳手板,并扣緊擋板,防止腳手板脫落和松動。(4) 水平架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在腳手架的頂層門架上部、連墻件設置層、防護棚設置處必須5、設置; 2)腳干架搭設高度 H45m時,沿腳手架高度,水平架應至少兩步一設;當腳手架搭設高度 H 45m時,水平架應每步一設;不論腳手架多高,均應在腳手架的轉角處、端部及間斷處的一個跨距范圍內每步一隊設; 3)平架在其設置層面內應連續設置; 4)當因施工需要,臨時局部拆除腳手架內側交叉支撐時,應在拆除交叉支撐的門架上方及下方設置水平架; 5)水平架可由掛扣式腳手板或門架兩側設置的水平加固桿代替。6)底步門架的立桿下端應設置固定底座或可調底座。 4.2.5加固桿(1) 剪刀撐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腳手架高度超過20m時,應在腳手架外側連續設置; 2)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為450600,剪6、刀撐寬度宜為48m; 3)剪刀撐應采用扣件與門架立桿扣緊; 4)剪刀撐斜桿若采用搭接接長,搭接長度不宜小于600mm,搭接處應采用兩個扣件扣緊。(2) 水平加固桿設置應符合以下規定: 1)當腳手架高度超過 20m時,應在腳手架外側每隔 4步設置一道,并宜在有連墻件的水平層設置; 2)設置縱向水平加固桿應連續,并形成水平閉合圈; 3)在腳手架的底步門架下端應加封口桿,門架的內、外兩側應設通長掃地桿;4)水平加固桿應采用扣件與門架立桿扣牢。 4.2.6轉角處門架連接(1) 在建筑物轉角處的腳手架內、外兩側應按步設置水平連接桿,將轉角處的兩門架連成一體(圖3)。 圖3 轉角處腳手架連接(2) 水平連7、接桿應采用鋼管,其規格應與水平加固桿相同。(3) 水平連接桿應采用扣件與門架立桿及水平加固桿扣緊。 4.2.7連墻件(1) 腳手架必須采用連墻件與建筑物做到可靠連接c連墻件的設置除應滿足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第531第533條計算要求外,尚應滿足表8的要求。 表 8 連墻件間距(2)在腳手架的轉角處、不閉合(一字型、槽型)腳手架的兩端應增設連墻件,其豎向間距不應大于4.0m。(3) 在腳手架外側因設置防護棚或安全網而承受偏心荷載的部位,應增設連墻件,其水平間距不應大于4.0m。(4) 連墻件應能承受拉力與壓力,其承載力標準值不應小于10kN;連墻件與門架、建筑物的連接也應具有相應的8、連接強度。 圖 4 連墻件與墻體的連接采用膨脹螺栓做法 4.2.8通道洞口(1) 通道洞口高不宜大于2個門架,寬不宜大于1個門架跨距。(2) 通道洞口應按以下要求采取加固措施:當洞口寬度為個跨距時,應在腳手架洞口上方的內外側設置水平加固桿,在洞口兩個上角加斜撐桿(圖5);當洞日寬為兩個及兩個以上跨距時,應在洞口上方設置經專門設計和制作的托架,并加強洞口兩側的門架立桿。 圖 5 通道洞口加固示意4.2.9斜梯(1) 作業人員上下腳手架的斜梯應采用掛扣式鋼梯,并宜采用“之”字形式,一個梯段宜跨越兩步或三步。(2) 鋼梯規格應與門架規格配套,并應與門架掛扣牢固。(3) 鋼梯應設欄桿扶手。 4.2.19、0腳手板鋪設要求詳見實例一中4.2.13條防電避雷措施的相關內容。4.2.11安全網架設詳見實例一中4.2.11條防電避雷措施的相關內容。4.2.12欄桿、擋腳板設置要求 詳見實例一中4.2.12條防電避雷措施的相關內容。4.2.13防電避雷措施詳見實例一中4.2.13條防電避雷措施的相關內容。4.3腳手架設計與計算書4.3.1基本參數(1)腳手架用途: 裝修腳手架;(2)腳手架搭設高度: H = 48 m;(3)腳手架距墻體距離: b2 = 150 mm;(4)連墻件布置形式: 2 步3 跨;(5)同時施工層數: n = 1 層;(6)施工均布荷載: Qk = 2 kN/m2;(7)門架型號10、: MF1219;(8)門架立(橫)桿鋼管: 483.5;(9)門架加強桿鋼管: 26.82.5;(10)門架步距: h = 1950 mm;(11)門架跨距: l = 750 mm;(12)地基承載力標準值: fgk = 170 KN/m2(由甲方提供的地基勘察報告得知);(13)基礎底面面積: A = 0.15 m2。4.3.2腳手架荷載計算與組合(1) 靜荷載標準值門架自重 NG1=0.115 kN/m交叉支撐自重 NG2=0.021 kN/m連接棒自重 NG3=0.003 kN/m鎖臂自重 NG4=0.004 kN/m水平架自重 NG5=0.16923 kN/m扣件自重 NG6=0.011、3667 kN/m底座自重 NG7=0.00146 kN/m腳手板自重 NG9=0.01887 kN/m窄形架自重 NG11=0.12513 kN/m梯子自重 NG12=0.27897 kN/m欄桿自重 NG14=0.00846 kN/m安全網自重 NG15=0.0375 kN/m剪刀撐自重 NG16=0.05111 kN/m水平加固桿自重 NG17=0.00459 kN/m靜荷載標準值 NG=0.115 + 0.021 + 0.003 + 0.004 + 0.16923 + 0.03667 + 0.00146 + 0.01887 + 0.12513 + 0.27897 + 0.00846 +12、 0.0375 + 0.00846 + 0.00459=0.875 kN/m(2) 活荷載標準值NQ = (7501000)(12191000)2 = 1.83 kN(3) 風荷載標準值計算其中:wo 基本風壓,wo=0.45 kN/m2z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 z=1.17s 風荷載體型系數 s=1.56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wk=0.71.171.560.45=0.57 kN/m2。4.3.3立桿的穩定性計算(1)作用于一榀門架的軸向力設計值計算公式(不組合風荷載)其中: NG 靜荷載標準值,NG=0.875 kN/mNQ 活荷載標準值,NQ=1.83 kNH 腳手架的搭設高度,H=48 13、m。經計算得到N=1.20.87548+1.41.83=52.96 kN(2)作用于一榀門架的軸向力設計值計算公式(組合風荷載)其中:wk 風荷載標準值,wk=0.57(kN/m);H1 連墻件的豎向間距,H1=3.9m;b 門架的寬度 b = 1219 mml 門架跨距 l = 750 mmH 腳手架搭設高度 H = 48 mNG 靜荷載標準值 NG = 0.875 kN/mNQ 活荷載標準值 NQ = 1.83 kN經計算 N=1.20.87548+0.851.41.83+20.577503.9210(12191000)=53.85 kN(3)作用于一榀門架的軸向力設計值取上面計算中的大值14、N=53.85 kN。(4)立桿的穩定系數計算長細比 = kh0/i = 1.1719501.6510 = 138根據 查表7 立桿的穩定系數 = 0.357(5)一榀門架的穩定承載力設計值其中: 門架立桿的穩定系數;取=0.357A 一榀門架立桿的截面面積,A=4.89 cm2;f 門架鋼材的強度設計值,f=205 N/mm2。經計算得到:Nd=0.3574.89 220510=71.57 kN。作用于一榀門架的軸向力設計值小于一榀門架的穩定承載力設計值 71.57 kN;故滿足要求4.3.4最大搭設高度計算(1)不組合風荷載時腳手架搭設高度計算其中: A 一榀門架立桿的截面面積 A = 415、.89 cm2f 門架鋼材的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NG 靜荷載標準值 NG = 0.875 kN/mNQ 活荷載標準值 NQ = 1.83 kN 門架立桿的穩定系數 = 0.357(由表7查得)經計算:Hs=0.357(4.8910000)(2051000)-1.41.83(1.20.875)=65.73 m(2)組合風荷載時腳手架搭設高度計算 其中: A 一榀門架立桿的截面面積 A = 4.89 cm2f 門架鋼材的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 門架立桿的穩定系數 = 0.357wk 風荷載標準值 wk = 0.57 kN/m2NQ 活荷載標準值 NQ = 1.8316、 kNH1 連墻件的豎向間距 H1 = 3.9 mb 門架的寬度 b = 1219 mml 門架的寬度 l = 750 mm經計算:Hs=0.357(24.89 10000)2051000-0.851.41.83+20.57(7501000)3.9210(12191000)(1.20.875)=64.88 m經計算得到,最大搭設高度 Hs=60 m4.3.5連墻件的計算(1)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計算其中: wk 風荷載標準值 wk = 0.57 kN/m2H1 連墻件的豎向間距 H1 = 3.9 mL1 連墻件的水平間距 L1 = 2.25 m經過計算: Nw = 1.40.573.17、92.25 = 7 kN(2)風荷載及其它作用對連墻件產生的拉、壓力設計值計算其中: Nw 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 Nw = 7 kN經計算得到:Nc=7+3=10 kN風荷載及其它作用對連墻件產生的拉、壓力設計值小于等于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 12 kN,滿足要求(3)連墻件的強度計算其中: An 連墻件的凈截面積 An =4.89 cm2Nc 風荷載及其它作用對連墻件產生的拉、壓力設計值 Nc = 10 kN經過計算: = 101000(2.01 100) = 49.75 N/mm2連墻件的強度小于等于鋼材強度設計值 0.85 205 = 174.25 kN/mm2,滿足條件(4)連18、墻件的穩定性驗算1)長細比計算其中: l 連墻件長度 l = 400mmi連墻件回轉半徑 i =4cm經過計算: = 400/4 = 100連墻件穩定系數 由長細比 查表7得 : =0.5882) 連墻件的穩定性計算其中: A 門架立(橫)桿截面面積 A =2.01 cm2Nc 風荷載及其它作用對連墻件產生的拉、壓力設計值 Nc = 10kN 連墻件穩定系數 = 0.588經過計算: = 101000(0.5882.01 100) = 84.60 N/mm2連墻件的穩定性小于等于鋼材強度設計值 0.85 205 = 174.25 kN/mm2,滿足條件4.3.6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1)立桿基19、礎底面的平均壓應力計算其中:A 基礎底面面積A=0.15 m2N 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N = 71.57 kN經過計算: p = 71.571000(0.151000000) = 0.48 N/mm2(2)地基承載力設計值計算其中: fgk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 fgk = 170 N/mm2(根據甲方提供的地質勘察報告)kc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 kc = 0.4(對碎石土、砂土、回填土應取0.4;對粘土應取0.5;對巖土、混凝土應取1.0)經過計算: fg = 0.4170 = 68N/mm2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應力小于或等于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68 N/mm2,故滿足要求520、 施工要求5.1施工準備5.1.1技術準備 詳見6.3.1實例一中第5.1.1條應急預案的相關內容。5.1.2物資準備 詳見6.3.1實例一中第5.1.2條應急預案的相關內容。5.1.3勞動組織準備 (1)組織機構:項目副經理(負責安全)施工員、安全員腳手架施工技術人員 (2)主要人員安排: 1) 施工員3人:主要負責腳手架搭設、拆除的技術指導。 2) 安全員1人:主要負責腳手架的安全工作。 3) 腳手架技術工人25人:根據進度需要,主要負責腳手架的搭設、拆除工作。 4) 其他配合人員10人,主要負責協助塔吊及操作人員門架、鋼管、扣件等的運輸工作。5.1.4施工現場準備 詳見6.3.1實例一中21、第5.1.4條應急預案的相關內容。5.1.5施工場外協調詳見6.3.1實例一中第5.1.5條應急預案的相關內容。5.2基礎處理(1)搭設腳手架的場地平整堅實,并作好了排水,回填土地面分層回填,逐層夯實。(2)采用砂夾石回填夯實,門架立桿下用截面30050mm木墊板通長鋪設。(3)基礎上應彈出門架立桿位置線,墊板、底座安放位置應準確。5.3腳手架搭設(1) 為加強腳手架安全穩定性,在轉角處架設做法如圖3。將轉角處的兩門架連成一體。(2) 嚴禁使用不合格或不配套門架配件。(3) 基礎先彈出門架立桿位置線,并墊50mm厚、寬300mm、長2000mm墊板,底座安放要準確穩固。(4) 腳手架整體搭設完22、穩固后,再進行設置密且網全封閉施工。5.4腳手架拆除(1) 腳手架經單位工程負責人檢查驗證并確認不再需要時,方可拆除。(2) 拆除腳手架前,應清除腳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和雜物。(3) 拆除腳手架時,應設置警戒區和警戒標志,并由專職人員負責警戒。(4) 腳手架的拆除應在統一指揮下,按后裝先拆、先裝后拆的順序及下列安全作業的要求進行: 1) 腳手架的拆除應從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層地進行; 2) 同一層的構配件和加固件應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順序進行,最后拆除連墻件;3) 在拆除過程中,腳手架的自由懸臂高度不得超過兩步,當必須超過兩步時,應加 設臨時拉結; 4) 連墻桿、通長水平桿和剪刀撐等,23、必須在腳手架拆卸到相關的門架時方可拆除; 5) 工人必須站在臨時設置的腳手板上進行拆卸作業,并按規定使用安全防護用品; 6) 拆除工作中,嚴禁使用榔頭等硬物擊打。撬挖,拆下的連接棒應放人袋內,鎖臂應先傳遞至地面并放室內堆存; 7) 拆卸連接部件時,應先將鎖座上的鎖板與卡鉤上的鎖片旋轉至開啟位置,然后開始拆除,不得硬拉,嚴禁敲擊; 8) 拆下的門架、鋼管與配件,應成捆用機械吊運或由井架傳送至地面,防止碰撞,嚴禁拋擲。6腳手架質量檢查與驗收6.1材質要求(1)門架及其配件的規格、性能及質量應符合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28-2000)的規定,并應有出廠合格證明書及產品標志。(224、)周轉使用的門架及配件應按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28-2000)附錄A的規定進行質量類別判定、維修及使用。(3)水平加固桿、封口桿、掃地桿、剪刀撐及腳手架轉角處的連接桿等宜采用42 2.5mm焊接鋼管,也可采用483.5mm焊接鋼管,其材質在保證可焊性的條件下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 700)中 Q235A鋼的規定,相應的扣件規格也應分別為42 mm、48mm或42mm48mm。(4) 鋼管應平直,平直度允許偏差為管長的 l500 ; 兩端面應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口;嚴禁使用有硬傷(硬彎、砸扁等)及嚴重銹蝕的鋼管。(5) 連接外徑48m鋼管的扣件的性能、質量應25、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連接外徑42mm與48mm鋼管的扣件應有明顯標記并按照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 15831)中的有關規定執行。(6) 連墻件采用鋼管、角鋼等型鋼時,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 700)中 Q235A鋼的要求。 6.2腳手架質量檢查與驗收門式腳手架的檢查與驗收應嚴格按照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28-2000)中第7.4款驗收及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 59-99)表3.0.4-3門型腳手架檢查評分表,所列項目和施工方案要求的內容進行檢查。填寫驗收記錄單,并由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員、監理簽字后,方能交付使用。 7安全管理與日常維護詳見6.3.1實例一中第7條安全管理與日常維護的相關內容。8應急救援預案詳見6.3.1實例一中第8條應急預案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