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冠路5標花溪湖大橋旋挖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交底記錄.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6885
2024-09-20
8頁
48.50KB
1、一、工程概況:花冠路第五合同段位于貴陽市花溪區,起于清溪路,穿越南喬紫苑及貴大南校區(農學院),與田園北路相交,上跨規劃中的花溪湖,終點接甲秀南路與迎賓路交叉口穿過。起訖里程:K5+030K6+517.604,全長1487.604米。包含明挖隧道1座(長550米)、鋼筋混凝土十一連孔曲拱橋1座(長260米)、清表量2768平方米、路基挖方9.7萬立方米、填方1.4萬立方米。本標段橋梁260m長,墩臺12個,樁基116棵,設計樁徑2.2m,設計樁長10m-17m不等,本標段樁基采用旋挖鉆機鉆進成孔。二、施工準備(一)材料及主要要求1、砼 :采用攪拌站供應的商品混凝土;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2、2、外加劑、摻合料:根據施工需要通過試驗確定,不允許現場私自加水攪拌。4、機具準備: 1)鉆孔設備:旋挖鉆孔機、鋼護筒等。2)配套設備:挖掘機、裝載機、吊車、潛水泵、鉆渣運輸車等。3)安全設備:防水照明燈、安全帽等。4)混凝土灌注設備:混凝土拌和站、發電機、混凝土運輸車、機動小翻斗車或手推車、長短棒式振搗器、混凝土導管、下料斗等。(二)作業條件1、地上、地下障礙物都處理完畢,達到“三通一平”。施工用臨時設施準備就緒。2、施工作業場地采用石渣鋪墊,并經過夯實或碾壓。3、根據圖紙放出軸線及樁位點,布設水準點,并經過驗收簽認。4、選擇和確定鉆孔機進出路線和鉆孔順序,制定施工方案。三、施工工藝流程樁位3、放樣埋設鋼護筒校核護筒鉆機就位鉆孔施工成孔檢查一次清孔孔口安全防護驗孔二次清孔吊放鋼筋籠安裝混凝土導管澆筑混凝土樁成品檢測、驗收。 四、操作工藝1、測量放線根據設計圖紙及設計院提供的樁號,利用全站儀現場進行樁位精確放樣,放出鉆孔樁的軸線位置,在樁中心位置釘以木樁,并設護樁,放線后由主管技術人員復核,施工中護樁妥善看管,不得位移和丟失,并在放線時測好地面標高及開孔后護筒標高,已經放好的樁點在開孔前若發現有位移及異常情況,應及時通知技術員重新放點后施工。2、護筒埋設按測量所放樁位和放樣時設置的護樁,開鉆23m左右。根據護樁把護筒安放好后,在護筒與井壁之間用粘土回填夯實后方可繼續下鉆施工。護筒內徑大4、于樁徑220mm,且中心與樁位中心重合,平面偏差不大于50mm,豎直線傾斜不大于1%。,護筒高出地面0.3m,護筒用10mm厚鋼板卷制,護筒埋設深度為2.7m。3、鉆機就位鉆孔機就位時,必須保持平穩,不發生傾斜、位移。根據測量所放樁孔中心,將鉆機中心對準樁孔中心,并保證鉆桿中心同樁孔中心在同一鉛垂線上。為準確控制鉆孔深度,要在機架上或機管上作出控制的標尺,以便在施工中進行觀測、記錄。鉆機就位誤差:水平高差不超過3mm;中心偏差不大于15mm。4、鉆孔調直機架挺桿,對好樁位(用對位圈),開動機械鉆進、出土,對黏結性好的巖土層,可采用干式或清水鉆進工藝,無需泥漿護壁。干作業施工的達到控制深度后停鉆5、提鉆。根據目前地質情況復雜多變,在挖孔時若遇見軟塑狀土層,無法成孔的樁,采取C15砼進行樁芯回填,待混凝土凝固24小時后,再重新鉆進成孔;若遇見孔樁溶洞較大較深的孔,必須采用搓管機配合旋挖機交替作業,將鋼管壓入孔內作為臨時護壁,待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將管拔出,若遇見必須下一次性鋼護筒的,須經項目部管理人員及項目監理認可收方后,方可繼續施工。在鉆孔過程中,嚴格控制持力層厚度必須滿足地勘要求大于等于4M以上;若遇見終孔時設計深度與地勘情況不符的,必須立即通知項目部管理人員現場確認,得到地勘單位同意后方可繼續下鉆施工。為了嚴禁超挖,必須在距離終孔底標高50CM處停止鉆進,通知相關驗收單位到場后,立即鉆6、進成孔驗收。地勘現場確認達到設計標高后,持力層仍無法滿足要求的孔樁,必須經地勘同意后方可施工,嚴禁超鉆;另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孔樁持力層小于4M的,必須要求釬探,釬探的點數根據地勘要求現場確定。在挖孔過程中若遇見斜巖,必須立即停止施工,等監理及相關單位現場確認并提出處理方案后方可繼續施工。5、成孔檢查成孔檢查方法根據孔徑的情況來定,當鉆孔為干孔時,可用測繩及測孔器檢測;若孔內存在地下水,則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施工的方法進行鉆孔的測孔工作。經質量檢查合格的樁孔及時灌注混凝土。成孔達到設計高程后,對孔深、孔徑、孔壁、垂直度、孔底沉渣厚度等進行檢查,不合格時采取措施處理。用測繩測量孔深并做記錄,鉆孔完成后7、應采用探孔器檢測孔徑,鉆桿垂線法檢查傾斜度,用長度符合規定的探孔器上下兩次檢查孔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清孔。檢測標準:孔深、孔徑不小于設計規定,鉆孔傾斜度誤差不大于1%,沉渣厚度符合設計要求,樁位誤差不大于50MM。用測深繩(錘)或手提燈測量孔深及虛土厚度。虛土厚度等于鉆孔深的差值,虛土厚度不超過5CM。孔徑控制:鉆進遇有含石塊較多的土層,或含水量較大的軟塑粘土層時,必須防止鉆桿晃動引起孔徑擴大,致使孔壁附著擾動土和孔底增加回落土。鉆孔樁成孔質量標準項目允許偏差孔的中心位置(mm)小于等于50孔徑(mm)不小于設計樁徑傾斜度(mm)小于1%孔深不小于設計規定沉渣厚度(mm)不得大于506、清孔干8、作業施工的樁孔鉆到預定的深度后,必須在孔底處進行空轉清土,然后停止轉動;提鉆桿,不得曲轉鉆桿??椎椎奶撏梁穸瘸^質量標準時,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進行處理。進鉆過程中散落在地面上的土,必須隨時清除運走。7、移動鉆機到下一樁位經過成孔檢查后,要填好樁孔施工記錄。然后蓋好孔口蓋板,并要防止在蓋板上行車或走人。最后再移走鉆機到下一樁位。8、吊放鋼筋籠鋼筋籠均在經過地基處理的鋼筋棚內采用支架成型法集中制作,利用25T汽車吊下放鋼筋籠。1)搬運和吊裝鋼筋籠時安放時要對準孔位,避免碰撞孔壁,就位后應立即固定。2)鋼筋籠安裝入孔后,應保持垂直狀態。避免碰撞孔壁,緩慢下放,若中途遇阻不得強行下放(可適當轉向再下9、放)。如果仍無效果,則應起籠掃孔后重新下放。3)超聲波檢測管安裝聲測管與鋼筋籠一起預制,并安裝牢固;接口處必須密封對接好,防止水泥漿流入管內堵塞管道;注意保持聲測管間的平行和距離關系。9、安裝混凝土澆筑導管1)導管采用內徑為200350mm的鋼導管,導管的分節長度視工藝要求確定,接頭采用雙螺紋絲扣快速接頭。2)導管安放前應計算導管的孔深和導管的總長度,底節導管一般為46m長,標準節一般為23m,上部可放置23根1.0m的短節,用于調節導管的總長度。3)導管對接過程中要加密封圈,防止漏水,并上緊絲扣;導管安放時應保證導管在孔中的位置居中,防止碰撞鋼筋籠骨架。首斗灌注必須加隔水塞,未加隔水塞不得灌10、注。4)導管提升時應防掛住鋼筋籠,所以下放過程中必須保證導管從成孔中心線豎直下放。5)導管使用前應試拼、試壓,試水壓力不應小于孔內水深1.3倍的壓力,也不應小于導管壁和焊縫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時最大內壓力的1.3倍(試水壓力一般為0.61.0MPa),確保導管在灌注混凝土的全過程不漏氣不漏水。若是下鋼筋籠前出現孔底沉渣厚度超標,則安裝好導管后施行二次清孔作業,以使砼灌注前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要求,保證砼成樁質量。5)混凝土在澆筑時必須按照樁頂標高嚴格控制砼的超灌高度,否則對超灌亂灌的砼班組必須承擔全部責任。10、灌注混凝土1)剪球,將砼灌入孔底后,探測孔內砼面高度,計算導管埋置深首批砼灌注時導管離孔11、底2540cm,埋置深大于1m,以后灌注時,導管埋深控制在26m之間。2)澆筑混凝土時要連續進行,鉆孔樁灌注時利用混凝土自重進行壓實,樁頂以下5m 范圍內灌注時,再利用振搗器進行分層振搗。3)樁身混凝土采用C30砼,保護層厚度為50mm,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為180220mm;為保證其和易性及坍落度,要注意調整砂率和摻入減水劑、粉煤灰等。 4)導管提升保持軸線豎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混凝土澆到距樁頂1.5m時,可拔出導管,直接澆灌混凝土,拆除導管動作要快,一般不超過15分鐘。 5)為防止鋼筋籠上升,當導管底口低于鋼筋籠3m至高于籠底1m之間,且砼面在鋼筋籠底上下1m之間時,應放慢砼灌注速度。 12、6)為確保樁頂質量,干作業成孔在樁頂設計標高以上超灌0.4m;水作業成孔在樁頂設計標高以上超灌0.8 m,以保證在鑿除浮漿后,樁頂標高符合設計要求。砼快灌注到設計標高時,將砼需要量計算出來,并通知攪拌站,以免浪費。 7)鋼護筒在灌注結束,砼初凝前拔出。11、孔樁的質量檢驗樁身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按監理工程師指示對樁身混凝土進行檢測,檢測內容如下表鉆 孔 樁 檢 查 表項次檢 查 項 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檢查結果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按JTG F80/12004附錄D檢查2樁位(mm)群樁100用全站儀或經緯儀:每樁檢查排架樁503孔深(mm)不小于設計值測繩量:每樁測量4孔13、徑(mm)不小于設計值探孔器:每樁測量5鉆孔傾斜度(mm)小于1%用測壁(斜)儀或鉆桿垂線法: 每樁檢查6沉渣厚度(mm)不得大于50沉淀盒或標準測錘:每樁檢查7鋼筋骨架底面高程(mm)50水準儀測骨架頂面高程后反算: 每樁檢查五、成品保護1、鋼筋籠在制作、運輸和安裝過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變形。吊入鉆孔時,要有保護墊塊、或墊管和墊板。2、鋼筋籠在吊放入孔時,不得碰撞孔壁。灌注混凝土時,要采取措施固定其位置。3、灌注樁施工完畢進行基礎開挖時,要制定合理的施工順序和技術措施,防止樁的位移和傾斜。并檢查每根樁的縱橫水平偏差。4、成孔內放入鋼筋籠后,要立即澆筑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要有不使鋼筋籠上浮的14、措施。5、安裝鉆孔機、運輸鋼筋籠以及澆筑混凝土時,均要注意保護好現場的軸線樁、高程樁。6、樁頭外留的主筋插鐵要妥善保護,不得任意彎折或壓斷。7、樁頭混凝土強度,在沒有達到5MPa時,不得碾壓,以防樁頭損壞。六、鉆進時出現問題的控制措施卡埋鉆是旋挖鉆機最易發生的施工事故,因此,施工過程中應采取積極主動的措施加以預防。當鉆機施工時出現卡埋鉆現象時,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及時進行處理施工事故。處理卡埋鉆的方法如下:(1)直接起吊法:采用吊車直接向上起吊即可。(2)鉆斗周圍疏通法:即用水下切割或反循環等方法,清理鉆筒周圍沉渣,然后起吊即可。七、施工注意事項1、由于鉆機設備較重,施工場地必須平整、寬敞,并有15、一定硬度,避免鉆機發生沉陷。2、鉆機施工中檢查鉆斗,發現側齒磨壞,鉆斗封閉不嚴時必須及時整修。3、因粘土層中鉆進過深易造成頸縮現象,在鉆機施工時應嚴格一次鉆進深度。4、鋼筋籠或探孔器向孔內放置時,應由吊車吊起,將其垂直、穩定放入孔內,避免碰壞孔壁,使孔壁坍塌,在砼澆筑時出現廢樁事故。八、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孔底沉渣過多:鉆孔完畢,要及時蓋好孔蓋板,并防止在蓋板上過車和行人。操作過程中要及時清理沉渣,吊放鋼筋籠之前必須進行二次清孔。2、塌孔縮孔:注意土質變化,遇有砂卵石或流塑淤泥、上層滯水層滲漏等情況,要會同有關單位研究處理。3、樁身混凝土質量差:有縮頸、空洞、夾土等,要嚴格按操作工藝邊澆筑混凝16、土邊振搗的規定執行。嚴禁把土和雜物混入混凝土中一起澆筑。4、鋼筋籠變形:鋼筋籠在堆放、運輸、起吊、入孔等過程中,沒有嚴格按操作規定執行。必須加強對操作工人的技術交底,嚴格執行加固的質量措施。5、當出現鉆桿跳動、機架晃搖、鉆不進尺等異?,F象,要立即停鉆檢查。6、混凝土澆至接近樁頂時,隨時測量頂部標高,以免過多截樁和補樁。7、鉆孔進入砂層遇到地下水時,鉆孔深度不超過初見水位,以防塌孔。九、安全要求1、現場所有施工人員均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系好安全帶。2、工地負責人及專職安全員應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強安全宣傳管理工作。3、各種機電設備的操作人員,都必須經過專業培訓,領取駕駛證或操作證后方準17、開車。禁止其他人員擅自開車或開機。4、所有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有關“操作規程”。在樁機安裝、移位過程中,注意上部有無高壓線路。5、施工現場的一切電源、電路的安裝和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操作,電器必須嚴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電保護器。各孔用電必須分閘,嚴禁一閘多用??咨想娎|必須架空2.0M以上,嚴禁拖地和埋壓土中,孔內電纜、電線必須有防磨損、防潮、防斷等保護措施。并應遵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05)的規定。6、樁機所有鋼絲繩要檢查保養,發現有斷股情況,應及時調換,鉆機運轉時不得進行維修。7、施工過程中所有孔口必須覆蓋,做好安全防護;每個孔灌注混凝土后待砼達到強度,立即采用渣土回填至原地面并夯實。十、環保要求1、對規定的施工界限內外的樹木和其它植物,應盡量維持原狀,嚴禁隨意砍伐;2、開挖的土石應往規定的地點棄運,嚴禁向鄰近的溝谷、河道堆棄,及時做好地表排水,防止水土流失;3、及時施作棄土場防護工程、排水工程和裸露地表的植被覆蓋,保持場地綠化;4、完善施工中的降塵措施,做好防塵工作;5、做好施工現場的文明施工,工程完工后,及時進行現場徹底清理,并按要求采取處理措施。其它未盡事宜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及地勘資料進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