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小學部教學樓快拆架模板支撐系統施工方案3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7290
2024-09-20
31頁
434.50KB
1、學校小學部教學樓快拆架模板支撐系統施 工 方 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一、編制依據4二、工程概況4三、施工準備41、技術準備42、材料準備53、人力準備5四、施工方法5(一)支模順序5快拆腳手架搭設效果圖5(二)模板安裝71、柱模板安裝:72、安裝梁模板7(三)腳手架和模板的拆除8(四)模板、腳手架的維護和管理9(五)節點示意圖10五、質量保證措施141、質量保證體系142、模板工程質量控制程序14六、安全措施15七、環保措施16八、梁、板荷載驗算16(一)材料和力學性能16(二)頂板模板驗2、算171、混凝土樓板120mm厚時設計荷載174、撓度驗算19(三)次龍骨驗算(5075木龍骨)19(四) 立桿驗算261、立桿強度驗算262、立桿穩定性驗算26(五)粱荷載驗算27(一)材料和力學性能272、次龍骨50*75方木力學性能273、主龍骨鋼管48*3.6力學性能274、扣件力學性能28(二)梁底龍骨驗算281、荷載混凝土梁300mm500 mm時設計荷載283根滿足要求294根滿足要求294、撓度驗算29(三) 梁支撐驗算291、荷載294、 梁中間支撐(立柱)305、梁中間支撐穩定性30一、編制依據1. 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J50204-2011)2. 建筑施工模板3、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3.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4. 建筑工程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5. 建筑施工高空作業安全技術規程 (JGJ80-91)6.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 7. 本工程相應的設計圖紙等相關資料 二、工程概況本工程為xxxxxx學校小學部教學樓,建筑面積14170.9m2,工程地上4層,首層4.2米,二四層3.9米,其中,一區建筑高度為17.1米、二區建筑高度為26.5米、三區及四區建筑高度為16.5米,室內外高差為0.60米,室內標高0.000米相當于黃海高程38.65米。由天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4、本工程現澆頂板最大厚度為120mm,最大梁截面為300750mm。此方案針對本工程標準層模板支撐系統使用。其余模板工程均按照原模板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內容執行。三、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 1)樓層控制線、軸線、墻身線、標高線等已復核,均與設計圖紙相吻合;2) 項目部及勞務隊管理人員在仔細熟悉圖紙的情況下,對現場需要搭設腳手架以及防護架的部位進行掌握,針對不同部位確定相應的腳手架類型,并提前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及安全交底,做到搭設規范,一次成型。3)一層頂板混凝土已澆筑完成,現場已清理干凈。2、材料準備鋼管采用483.6mm鋼管,進場時嚴格檢查材料質量,壁厚不夠的嚴禁用于現場施工。采用標準扣件、十字扣5、件、旋轉扣件合理搭配。密目網:使用新購進的綠色安全立網,對于破損、雜物殘留或顏色不一致的密目網嚴禁用于外架立面防護。安全平網:用于操作面下層的安全平網,規格為必須能夠承受100kg重物10m高沖擊荷載,出場合格證和質保證書齊全,并在進場后進行沖擊試驗,報監理及建設單位負責人審核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其它機具材料準備如切割機、鐵絲、扎絲、扳手、工具包等合理配置。3、人力準備每個勞務隊必須配備專業架子工,用于腳手架搭設,要求操作熟練、持證上崗、入場教育、安全技術交底齊全。架子工的數量不少于20人,以滿足現場施工需求。同時,配備足夠數量的普工,用于材料傳遞、清理等輔助工作。 四、施工方法(一)支模順序6、 (1) 按照快拆架標準層支模圖備齊所需構配件 (本工程支模所需構配件包括2.6m立桿,U型可調頂托,1.2m、0.9m、0.6m橫桿)。(2)按照快拆架標準層支模圖在樓板上彈模板支撐位置線,按模板支撐位置線支一個立方體支撐格構。快拆腳手架搭設效果圖(3)沿已支成的立方體支承格構,嚴格按照標準層支模圖完成剩余的搭設。搭設過程中,同一個插座上橫桿與其搭接的立桿要互相垂直,同一方向內搭接的橫桿要順直并且與模板支撐位置線保持平行。(4)按橫桿步距要求搭設橫桿,在立桿頂部安裝U型可調頂托,安放龍骨通過調節U型頂托調平到所需標高。(5)木龍骨懸臂端用鋼管、扣件、U形可調頂托或可調底座支頂加固,施工方根據7、現場實際情況加設剪刀撐。(二)模板安裝1、柱模板安裝:首先彈出柱的中心線及四周邊線;根據測量標高進行柱周邊找平;根據設計圖要求,事先用18mm厚木膠板制成定型柱模板并編號堆碼;搭設模板架子,其立桿和水平桿間距應按照模板架子設計要求,縱橫桿排列整齊;模板吊裝就位,各塊組合連接,模板下腳內口應與底部墨線對齊,然后校正吊垂直,通排柱在兩端定位,吊直后上口拉通線校正中間各柱模板。柱模應根據柱斷面尺寸和砼的澆灌速度加設柱箍或對拉絲桿。2、安裝梁模板先在柱上彈出軸線、梁位置線和水平控制標高線,按設計標高調整腳手架可調頂托的標高,可調頂托的外露部份不應超過300mm。在可調頂托的托板上安放50mm75mm木8、方或48雙鋼管作主龍骨,在主龍骨上安裝梁底次龍骨(50mm75mm木方) 100mm。次龍骨安裝完成后,用膠合板安裝梁底模板,并拉線找平。當梁跨度4m時,起拱高度為全跨長度的1/10003/1000。主、次梁交接時,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安裝后,再安裝側模及對拉高強螺栓。3、安裝樓面模板通線調整腳手架頂托的標高,將其調到預定的高度。在可調頂托托板上架設50mm75mm木方或48鋼管作主龍骨,主龍骨固定后架設次龍骨(50mm75mm木方)100mm,然后在次龍骨上安裝膠合板模板。鋪膠合板時,可從四周鋪起,在中間收口。(三)腳手架和模板的拆除1、拆除側模時應能保證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9、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以同條件養護試塊抗壓強度試驗報告為依據。拆模前應上報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后,方可施工。結構類型結構跨度按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表示(%)板2502, 8758100梁、拱8758100懸壁構件-1002、拆模前可先拆除梁底一道水平拉桿,以滿足施工人員站立作業,用木方和模板搭設作業平臺,檢查周圍的安全網是否完好,經項目部專職安全員檢查合格后,才能進行拆模施工。 3、拆模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側向支撐,后拆豎向支撐等原則。4、拆除頂板模板時應將可調螺旋向下退100mm,使龍骨與板脫離,先拆10、主龍骨,再拆次龍骨,最后取頂板模。拆除時人站在鋼管架下,待頂板上木料拆完后,再拆鋼管架。5、拆除大跨度梁板模時,宜先從跨中開始,分別拆向兩端。當局部有砼吸附或粘接模板時,可在模板下口接點處用撬棍松動模板,方便人員的拆除。6、拆模時不要用力過猛,拆下來的材料要必須及時從架體內運走,不得堆積在支架內,整理拆下后的模板及時清理干凈,模板應涂刷水性脫模劑,按規格分類堆放整齊。 7、嚴禁站在懸臂結構上面敲拆底模。嚴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8、模板拆除時,不應對樓層形成沖擊荷載。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時清運。(四)模板、腳手架的維護和管理1、在使用過程中要及時清理干凈附著在模板上的混凝土,刷脫模劑11、。2、模板、腳手架拆除至存放點時,模板保持平放,腳手架要堆碼整齊。3、拆下的模板應及時清除灰漿,難以清除時,可采用模板除垢劑處理,不準敲砸,拆下來的腳手架要清理架體上附著的混凝土塊等。拆下來的模板、腳手架,如發現翹曲、變形、應及時修理,損壞的板面應及時進行修補。4、暫時不用的材料應入庫保存,分類管理。(五)節點示意圖 正立面圖 俯視圖 插座示意圖 插頭示意圖施工要點 1、 施工前必須熟悉設計方案,進行技術交底。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支模,嚴禁隨意支搭。 2、支立模板支架時,立桿位置要準確,立桿、橫桿形成的支承格構要方正。3、立方體支承格構調方正以后同時敲擊4根或3根橫桿,不能裝一根敲擊一根,橫桿12、的插頭插入立桿插座后,要兩頭同時均勻敲擊,不能猛敲一頭,再敲另一頭。4、按圖示進行水平桿(橫桿)安裝,嚴禁私自調換不同長度橫桿。5、立桿搭設時上下樓層立桿要對齊,保證荷載有效通過立柱進行傳遞。6、U型托安裝完畢后,進行調平??缍却笥?m按13起拱,避免虛支。7、U型托的調節絲桿插入立桿孔內的安全長度不小于100mm,嚴禁任意上調。8、木龍骨要支撐平穩,受力方向一致。9、上層豎向構件模板拆除運走后,在施工層無過量堆積荷載時,方可進行下層模板拆除。10、模板拆除前應辦理拆模申請,經項目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可進行第一次模板拆除。11、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順序嚴格執行標準層支模圖進行,嚴禁私自亂拆。12、13、模架的拆除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1的規定。質量監測模板支撐采用插槽式快拆架支撐體系,在搭設和鋼筋安裝、砼澆搗施工過程中,必須隨時監測。本方案采取如下監測措施:1、班組日常進行安全檢查,項目安全員每天進行安全檢查。2、日常檢查、巡查重點部位: 桿件的設置和連接、掃地桿、支撐、剪力撐等構件是否符合要求。快拆架插頭、插座連接是否松動,普管連接扣件是否松動。架體是否不均勻的沉降。施工過程中是否有超載的現象。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快拆架架體和快拆架橫桿是否有變形的現象。3、快拆架在承受六級大風或大暴雨后必須進行全面檢查。4、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由質安員、施工員14、對架體進行檢查,隨時觀測架體變形。發現隱患,及時停止施工,采取措施保證安全后再施工。5、變形監測措施監測項目:支架沉降、位移和變形。測點布設:每1015m布設一個監測剖面,每個監測剖面布設不少于2個支架水平位移監測點,3個支架沉降觀測點。監測頻率: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應實施實時觀測,一般監測頻率不超過20-30分鐘一次,澆筑完后不少于2小時再觀測一次。監測結果接近或達到材料的允許變形值時馬上啟用應急預案。五、質量保證措施 1、質量保證體系建立由項目經理領導,由總工程師策劃、組織實施,生產經理和施工員中間控制,及監理工程師檢查監督的管理系統,形成項目經理部、現場監理部和施工作業班組的三重質量管理網15、絡。2、模板工程質量控制程序模板成型檢驗班組內實行 “三檢制”,合格后報工長檢驗,合格后依次報項目部質量員進行核定,并填寫預檢記錄表格、質量評定表格和報驗單,對于模板成型過程中要點真實記載,并向監理報驗。每個環節檢查出質量問題(不符合本方案質量、技術標準及相關規范),視性質、輕重等查處上一環節責任人,并由上一環節責任人負責改正。六、安全措施1、工人須經三級安全教育,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2、特殊工種持證上崗,有關證件須符合北京市有關規定。3、裝拆模板,必須有穩固的登高設備。高度超過2米時,必須搭設腳手架。安裝梁模板及梁、柱接頭模板的支撐架或操作平臺必須支搭牢固。4、模板的預留孔洞處,應加設防護網16、,防止人員或物體墜落。 5、在腳手架或操作臺上堆放模板時,應按規定碼放平穩,防止脫落并不得超載。操作工具及模板連接件要隨手放入工具袋內,嚴禁放在腳手架或操作臺上。6、支模必須按照工序進行,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桿、支撐攀登上下。7、澆筑砼時,應設專人看護模板,如發現模板傾斜、位移、局部鼓脹時,應及時采取緊固措施,方可繼續施工。8、頂板拆模時,應逐塊拆卸。拆下的模板,嚴禁向下拋擲。如有間歇,亦應將已拆下的模板的配件及時運走,防止墜落傷人。9、施工中嚴禁吸煙,嚴禁酒后作業,不許在支撐體系上追逐打鬧。10、施工中的作業工人必須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上班。七、環保措施1、施工中必須17、注意控制噪音,根據規定在城市建成區內,禁止夜間進行生產噪音的建筑施工(22時至次日6時)。由于施工不能中斷的技術原因和其他特殊情況,確需中午或夜間連續施工作業的,應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環保部門申請。2、加強對作業人員的環保意識教育,模板支撐體系搭拆和鋼筋運輸、裝卸、加工防止不必要的噪音產生,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噪音污染。3、 使用手持電動工具(手電鉆等)切割機時,周圍設圍擋隔音,使用設備性能優良,并合理安排工序不集中使用。4、廢舊鋼筋頭、鐵釘、模板屑應及時收集清理,保持工完場清。5、樓層施工中產生的建筑垃圾必須采用密閉容器調運至地面分類定點存放,嚴禁直接向外揚棄。八、梁、板荷載驗算選取最大板厚1218、0mm進行驗算;模板采用15mm厚木膠板;次龍骨采用5075木龍骨,中心間距350mm;主龍骨采用48*3.6mm鋼管;豎向支撐體系采用鍵連接的腳手架;立桿最大間距12001200mm。采用48*3.6mm鋼管,驗算模板、次龍骨、主龍骨的強度及剛度及立柱穩定性驗算是否滿足要求。(一)材料和力學性能模板的性能(本方案模板參數根據施工現場常規套用,如有差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E=5000 N/mm2 f=13N/mm2 次龍骨(5075mm木龍骨)力學性能:E=9000N/mm2 f= 1317 N/ mm2 W=83cm3I=1/12*bh3 417 cm 4主龍骨(48*3.6mm鋼管)力學性能19、:E=2.05*10 5 N/mm2 f壓拉彎= 205 N/ mm2 W=8.98cm3 A=4.24 cm2 I=21.56cm4 =N/A Mpa =175Mpa i= 1.59 cm2 = L/i=150/ 1.59= 94。3 查鋼結構設計規范附錄得 值為0.634 立桿、頂托、橫桿力學性能:立桿上插座與焊管的焊接強度檢驗:200KN不破壞。橫桿上,插頭與焊管的焊接強度檢驗:25KN不破壞。頂托的抗壓強度檢驗100KN不破壞。(二)頂板模板驗算1、混凝土樓板120mm厚時設計荷載木膠板自重: 0.31.2=0.36KN/m2 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自重:(24+1.1)0.151.2=4.20、518KN/m2 以上合計:q2=4.878KN/m2施工荷載: 2.51.4=3.5 KN/m2 共計荷載q1=8.378KN/m22、模板計算簡圖為3、抗彎強度驗算為安全起見按連續梁驗算,查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2 常用結構計算”中有關“結構靜力計算表”內容。M=0.080ql2m=M/Wf計算如下:取1米寬面板進行驗算:q=8.3781=8.378KN/m。M=0.088.3780.352=0.08 KNM12mm厚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W=(1/6)bh2=(1/6)1000122=2.4104mm3 抗彎承載力m=M/W=8104/3.75104=2.13N/mm2f=13 N/mm221、 滿足要求。4、撓度驗算 荷載不包括施工荷載,則q= 4.878 KN/m2=0.677ql4/100EI=0.6774.8783504/(10050002.8105)=0.35mm=1mm 滿足要求。(三)次龍骨驗算(5075木龍骨)1、混凝土樓板120mm厚時設計荷載 木膠板及次龍骨自重: 0.31.20.9=0.324KN/m2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自重:(24+1.1)0.151.20.9=4.07KN/m2 以上合計:q2=4.394KN/m2施工荷載: 2.51.40.9=3.15KN/m2 共計荷載q1=7.544KN/m22、次龍骨計算簡圖3、抗彎強度驗算按兩跨連續梁計算=M/W=422、.75105/83=5.7N/mm2fm(1317 N/ mm2) 滿足要求。q=7.5440.35=2.64KN/mM=1/8ql2=0.1252.6412002=4.75105Nmm4、撓度驗算=0.521ql4/100EI=0.521(4.3940.35)1.24/(1009000417)=0.443mm =L/500 滿足要求。(四)主龍骨驗算1、混凝土樓板120mm厚時設計荷載木膠板及次龍骨自重: 0.31.20.9=0.324KN/m2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自重:(24+1.1)0.151.20.9=4.06KN/m2 以上合計:q2=4.384KN/m2施工荷載: 1.51.40.9=23、1.89 KN/m2 共計荷載q1=6.274KN/m22、計算簡圖為3、抗彎強度驗算= M/W1.8/167=10.7fm(1317 N/ mm2) M=0.333pl=0.3331.21.26.274/21.21.8KNM 滿足要求 4、撓度驗算=1.466pl3/100EI=1.4663.151.23/(1009000833)=1.06mm= L/500 滿足要求 p= 1.21.24.384/2=3.15KN (五)立桿驗算混凝土樓板120mm厚時設計荷載木膠板及次龍骨自重: 0.31.2=0.36KN/m2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自重:(24+1.1)0.151.2=4.518KN/m2 以24、上合計:q2=4.878KN/m2施工荷載: 1.01.4=1.4 KN/m2 共計荷載q1=6.278KN/m21、立桿強度驗算=N/A=9.04103/489=18.5Mpa=215Mpa 滿足要求每根立桿所承受的荷載N為6.2781.21.2=9.04KN單根立桿的截面面積為501mm2 2、立桿穩定性驗算=N/A=9.04103/0.634 424=33.6Mpa=175Mpa 滿足要求。= L/i=150/1.59=94.3 查鋼結構設計規范附錄得 值為0.634 結論:樓板厚120mm時,立桿1.21.2m;模板15mm厚;次龍骨中到中350間距;單主龍骨滿足要求。驗算100mm厚25、樓板:(一)頂板模板驗算 1、混凝土樓板100mm厚時設計荷載竹膠板自重: 0.31.2=0.36KN/m2 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自重:(24+1.1)0.11.2=3.01KN/m2 以上合計:q2=3.37KN/m2施工荷載: 2.51.4=3.5 KN/m2 共計荷載q1=6.87KN/m22、 模板計算簡圖為3、抗彎強度驗算為安全起見按連續梁驗算,查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2 常用結構計算”中有關“結構靜力計算表”內容。M=0.080ql2m=M/Wf計算如下:取1米寬面板進行驗算:q=6.871=6.87KN/m。M=0.086.870.352=0.067 KNM15mm厚木膠板的凈截面26、抵抗矩W=(1/6)bh2=(1/6)1000152=3.75104mm3抗彎承載力m=M/W=6.7104/3.75104=1.79N/mm2f=13 N/mm2 滿足要求。4、撓度驗算 荷載不包括施工荷載,則q= 3.37 KN/m2=0.677ql4/100EI=0.6773.373504/(10050002.8105)=0.24mm=1mm 滿足要求。(二) 次龍骨(5075木龍骨)驗算1、混凝土樓板100mm厚時設計荷載木膠板及次龍骨自重: 0.31.20.9=0.324KN/m2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自重:(24+1.1)0.11.20.9=2.7KN/m2 以上合計:q2=3.024K27、N/m2施工荷載: 2.51.40.9=3.15KN/m2 共計荷載q1=6.17KN/m22、次龍骨計算簡圖為3、抗彎強度驗算按兩跨連續梁計算=M/W=3.9105/83=4.7N/mm2fm(1317 N/ mm2) 滿足要求。q=6.170.35=2.16KN/mM=1/8ql2=0.1252.1612002=3.9105Nmm4、撓度驗算=0.521ql4/100EI=0.521(3.0240.35)1.24/(1009000417)=0.305mm =L/500 滿足要求。(三) 主龍骨驗算1、混凝土樓板100mm厚時設計荷載竹膠板及次龍骨自重: 0.31.20.9=0.324KN/28、m2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自重:(24+1.1)0.11.20.9=2.7KN/m2 以上合計:q2=3.024KN/m2施工荷載: 1.51.40.9=1.9 KN/m2 共計荷載q1=4.924KN/m22、計算簡圖為3、 抗彎強度驗算 = M/W1.42/8.98=158N/ mm2f(205 N/ mm2) M=0.333pl=0.3331.21.24.924/21.21.42KNM 滿足要求 4、撓度驗算=1.466pl3/100EI=1.4662.181.23/(1009000833)=0.74mm=1mm 滿足要求 p= 1.21.23.024/2=2.18KN (四) 立桿驗算混凝土29、樓板100mm厚時設計荷載木膠板及次龍骨自重: 0.31.2=0.36KN/m2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自重:(24+1.1)0.11.2=3.012KN/m2 以上合計:q2=3.372KN/m2施工荷載: 1.01.4=1.4 KN/m2 共計荷載q1=4.772KN/m21、立桿強度驗算=N/A=6.87103/489=14Mpa=215Mpa 滿足要求每根立桿所承受的荷載N為4.7721.21.2=6.87KN單根立桿的截面面積為489mm2 2、立桿穩定性驗算 =N/A=6.87103/0.634 424=25.6Mpa=175Mpa 滿足要求。= L/i=150/1.59=94.3 查鋼結30、構設計規范附錄得 值為0.634 結論:樓板厚100mm時,立桿1.21.2m;模板15mm厚;次龍骨中到中350間距;單主龍骨滿足要求。(五)粱荷載驗算梁的截面300*750mm;梁底模板采用18mm厚木膠板;次龍骨采用5075木龍骨3根,梁的主龍骨間距1200mm;采用48*3.6鋼管;豎向支撐體系采用鍵連接的腳手架;立柱最大間距12001200mm。梁的下部支撐體系采用鋼管扣件腳手架,支撐鋼管1根。步距1500mm,驗算、次龍骨、主龍骨的強度及剛度及立柱穩定性。(一)材料和力學性能1、模板的性能(本方案模板參數根據施工現場常規套用,如有差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E=5000 N/mm2 f=31、13N/mm2 2、次龍骨50*75方木力學性能E=9000N/mm2 f= 1317 N/ mm2 W=83cm3I=1/12*bh3 417 cm 43、主龍骨鋼管48*3.6力學性能E=2.06*10 5 N/mm2 f壓拉彎= 205 N/ mm2 W=4.49cm3 A=4.24 cm2 I=10.78cm4 =N/A Mpa =175Mpa i= 1。59 cm2 = L/i=150/ 1。59= 94。3 查鋼結構設計規范附錄得 值為0.634 4、扣件力學性能直角扣件、旋轉扣件8kn(下滑)螺栓擰緊扭力矩達到65n.m時,不得發生破壞(二)梁底龍骨驗算1、荷載混凝土梁300mm32、500 mm時設計荷載木膠板自重: 0.31.2=0.36KN/m混凝土及鋼筋自重:(24+1.5)0.41.21.2=14.688KN/m 以上合計:15.048KN/m施工荷載: 2.00.41.4=1.12 KN/m 共計荷載 16.168KN/m2、計算簡圖為3、抗彎強度驗算= M/W2.91/834=8.7fm(1317 N/ mm2 3根滿足要求= M/W2.91/833=11.68fm(1317 N/ mm2 4根滿足要求M=0.125pl2= 0.12516.168KN/m1.2m2 2.91KNM 4、撓度驗算龍骨4根=0.521ql4/100EI=0.52115.048/133、.21.24/(10090001667)= 0.52115.048/1.21.24/(1009000 1667)= 0.9mm=1mm 龍骨4根 滿足要求 其中I=bh 3/12=5*4*10 3/12=1667cm 4龍骨3根 =0.521ql4/100EI=0.52115.048/1.21.24/(10090001250)= 0.521 15.048/1.21.24/(1009000 1250)= 1.2mm=1mm 不滿足要求 其中I=bh 3/12=5*3*10 3/12=1250cm 4(三) 梁支撐驗算1、荷載木膠板自重: 0.31.2=0.36KN/m砼及鋼筋自重:(24+1.534、)0.41.21.2=14.688KN/m 以上合計:15.048KN/m施工荷載: 2.00.41.4=1.4=1。12 KN/m 共計荷載16.168KN/m 2、計算簡圖為3、梁扣件受力分析(中部單管支撐時)400*Ra=( q/2-Ra)*100 q=16。168KN/m*1.2=19.4 KN400Ra=970 KN-100RaRa=1.94 KN 直角扣件、旋轉扣件8kn(下滑)滿足要求4、 梁中間支撐(立柱)Rz=( q/2-Ra) 2=19.4 KN/2-1.94 KN=15.52 KN20 KN(單管滿足要求) 5、梁中間支撐穩定性 =N/A Mpa17.46 KN/0.6344.24 cm2 64.95 =175Mpa 滿足要求 其中 N17.46 KN 0.634 A=4.24 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