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給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8934
2024-09-20
17頁
92.50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市政排污排水給水管道施工方案資料合集下載
1、市政給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設計 編寫人: 學 號: 班 級: 目 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和編制依據1一、 工程概況1二、本施工組織設計的主要編制依據為下列文件規范1第二章 施工準備2一、 施工現場生產準備21、 現場調查踏勘和環境調查22、設備及物質準備23、現場四通一平24、 施工人員及圖紙準備35、 管道定線與放線準備3第三章 溝槽的土方開挖施工3第四章 溝槽斷面設計4第五章 溝槽開挖的質量要求與安全措施5一、溝槽開挖的質量與施工安全措施51、開挖的質量要求52、溝槽開挖安全措施5第六章 基礎施工5一、 形式和種類的選擇5二、 材料的選擇5三、 基礎施工61、 溝槽驗收612、支模63、 澆筑混2、凝土及搗實64、 養護6第七章 地基處理的目的與意義6一、 地基處理的意義6二、 地基處理的目的7第八章 基礎施工的順序71、溝槽驗收72、支模73、澆筑混凝土及搗實84、養護8第九章 管道安裝施工8一、 管道安裝施工的目的8二、 管道安裝施工的意義8三、 管道安裝施工的方法81、 下管前的準備82、 下管91)、下管的要求92)、下管方法9(1)、人工下管9(2)、機械下管93)、穩管方法924)、管道焊接10(1)、焊接準備10(2)、管道焊接控制10第十章 管道安裝質量檢查101、 強度試驗112、氣密性試驗11第十一章 土體回填113 第一章 工程概況和編制依據一、 工程概況 此工程的3、市政給水管道全長5km,均為地質不均勻沉陷地帶。采用直徑為1.2m的非金屬管,溝槽深度為3m,地質條件為粉質粘土,坡頂有靜載且按照最大邊坡率設計。二、本施工組織設計的主要編制依據為下列文件規范 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 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 市政工程施工技術規范2000版 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JGJ18-2003 砌筑砂漿配合比設計規范JGJ98-2000 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 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評價標準GB/T50349-2005 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50107-2009 鑄鐵檢查井蓋CJ/T3012-93 建設工程質量4、管理條例(2000.1.10國務院第279號令 給水排水制圖標準(CB/T50106-2001)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規范(GB50326-2001) 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42-2002) 建筑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GB50328-2001) 第二章 施工準備 一、 施工現場生產準備1、 現場調查踏勘和環境調查 1)、從工程從工程投標階段開始,即著手進行現場調查。熟悉了解現場情況及周圍環境情況。了解并落實現場臨時占地,提出臨時用地申請并聯系辦理有關事宜。 2)、了解現場交通狀況,向業主、監理提交現場交通導流組織5、方案及臨時施工道路設臵方案。 3)、了解現場地上地下障礙物情況,向業主、監理提交拆遷報告及地下障礙物的改移保護方案;調查聯系現場余土的外運場地。 4)、與地方交通等部門取得聯系,為工程施工創造良好的環境。上述工作在工程正式開工前陸續完成。2、設備及物質準備 1)、工程開工前,完成各項施工用料的調查落實,經取試驗合格后簽訂供貨協議,并分期分批組織進場。 2)、各種預制構件根據施工進度計劃安排,提前與構件廠簽定供貨協議,并提交構件加工計劃。 3)、彩條地磚、河沙、砂礫混合料的供應要事先與有關單位取得聯系并提交供應計劃。 4)、材料進場要做好存放、保管工作,并認真進行標識。3、現場四通一平 工程開工6、前,向業主及地方水電管理部門提交水電供應申請及手續。爭取在開工后五日內完成水電臨時線路的鋪設工作。4、 施工人員及圖紙準備 工程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及現場管理人員學習施工規范、工藝標準、招標文件以及業主、監理下發的有關文件,熟悉、了解本工程的施工特點,掌握各項目的施工工藝和技術標準,同時組織專業技術工種進行培訓教育,為工程施工順利進行創造條件。接到施工圖紙后,即組織技術人員進行看圖、審圖,五日內完成審圖,工程量計算,材料計劃等工作。申請業主、監理等部門進行圖紙會審和設計交底工作。接到施工圖紙后,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十日內完成實際性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設計的編制工作并報監理審批,開工前完成前期施7、工各項目的現場施工技術交底,提出各種預制構件的加工計劃。5、 管道定線與放線準備 依據施工圖給定的中線的位置,確定兩個中心釘的位置,拉線后在離開溝槽開挖范圍設立中心控制樁,并且進行保護措施的設置。依據管道管徑的大小、開挖方法、開挖深度、現場情況確定溝槽開挖寬度,從中心向兩側分別量出溝槽開挖寬度的二分之一,每側兩點,分別連線,按此連線撒灰線即可。 第三章 溝槽的土方開挖施工開挖溝槽前了解現場地形、地貌、建筑物,各種管線和其它設施情況。結合本工程特點,熟悉施工圖紙,了解管道施工坐標與高程。先放線、后挖溝。本工程溝槽開挖采用人機結合開挖。首先開挖至設計深度95后,一律采用人工清溝及開挖管頭工作坑,以8、避免管身懸空,防止超深開挖再回填,造成返工及管道基礎差的現象發生,再經測量找平溝底。鋼管段焊接及法蘭連通處工作坑開挖寬度為前后各需600mm,兩側及管底距管外徑800ram。管道溝槽底部的開挖寬度為管道外緣兩側寬度加上工作面寬度400600mm之和。當開挖過程中槽底遇有松軟地基、流砂等情況,應與工程指揮及項目部商定處理措施,溝槽開挖質量應符合規定。 第四章 溝槽斷面設計 本工程根據施工現場情況所選用的溝槽斷面為梯形槽。溝槽底寬為2.4m,管道基礎寬為1.2m,工作寬度為0.6m,溝槽上口寬度為5.4m,溝槽槽壁邊坡率為0.50,溝槽開挖深度為3m,管壁厚度為0.05m,基礎厚度為0.2m,管座9、厚度為0.3m。 第五章 溝槽開挖的質量要求與安全措施 一、溝槽開挖的質量與施工安全措施 1、開挖的質量要求 1)、不擾動天然地基或基礎處理符合設計要求; 2)、槽壁平整,邊坡坡度符合施工設計的規范; 3)、溝槽中心線每側的凈寬不應小于管道溝槽底部開挖寬度的一半; 4)、槽底高程的允許偏差:開挖土方時應為20mm;開挖石方時應為20mm、-20mm。 2、溝槽開挖安全措施 1)、雨天不宜開挖,做好防滑措施; 2)、人工開挖大于3m深的溝槽應分層開挖,每層深度不宜超過2m; 3)、人工挖槽時,堆土高度不宜超過1.5m,距槽口邊緣不宜小于0.8m; 4)、采用機械開挖時,機械行走應保證溝槽槽壁穩定10、。 第六章 基礎施工 一、 形式和種類的選擇 根據工程的實際地質資料,考慮外部荷載的情況、覆土的深度、土的性質及管道本身的情況,采用條形混凝土基礎,中心包角為90。二、 材料的選擇 選用中砂或粗砂,粒徑0.8-2.0mm,含泥量不大于2%,水泥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水泥,強度等級不低于32.5級。石料選用碎石,粒徑不大于20mm,含泥量不大于2%。混泥土強度等級為C15.三、 基礎施工施工順序:驗槽支模澆筑混凝土與搗實養護1、 溝槽驗收 按照給水排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進行溝槽驗收,合格后進行下道工序。2、支模 由測量員測放出底面的寬度及高程具體位置,放線支模,模板采用11、5x10方鋼進行支撐。3、 澆筑混凝土及搗實 澆筑C15底部混凝土。用插入式振動器進行振搗密實,保證基礎平整、密實。在基礎表面做拉毛處理,以加強混凝土間的連接。4、 養護 覆蓋草袋子,澆水養護,達到設計強度。 第七章 地基處理的目的與意義一、 地基處理的意義 在工程上無論是給水排水構筑物,還是給水排水管道,其荷載都作用于地基土上,導致地基土產生附加應力,附加應力引起地基土的沉降,沉降量取決于土的孔隙率和附加應力的大小。 在荷載作用下,若同一高度的地基各點沉降量相同,則這種沉降量稱為均勻沉降;反之,稱為不均勻沉降。無論是均勻沉降還是不均勻沉降都有一個容許范圍值,稱為極限均勻沉降量和最大不均勻沉降12、量。當沉降量在允許范圍內時,構筑物才能穩定安全,否則,結構就會失去穩定或遭到破壞。 地基在構筑物荷載作用下,不會因為地基產生的剪應力超過土的抗剪強度而導致地基和構筑物破壞的承載能力稱為地基容許承載力。因此,地基應同時滿足容許沉降量和容許承載力的要求,如不滿足時,則采取相應措施對地基土進行加固處理。二、 地基處理的目的 1、改善土的剪切性能,提高抗剪強度。 2、 降低軟弱土的壓縮性,減少基礎的沉降或不均勻沉降。 3、改善土的透水性,起著截水、防滲的作用。 4、改善土的動力特性,防止砂土液化。 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主要是指消除或減少濕陷性和膨脹土的漲縮性等)。 第八章 基礎施工的順序 施13、工順序:驗槽支模澆筑混凝土與搗實養護1、溝槽驗收 按照給水排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進行溝槽驗收,合格后進行下道工序。2、支模 由測量員測放出底面的寬度及高程具體位置,放線支模,模板采用5x10方鋼進行支撐。3、澆筑混凝土及搗實 澆筑C15底部混凝土。用插入式振動器進行振搗密實,保證基礎平整、密實。在基礎表面做拉毛處理,以加強混凝土間的連接。4、養護 覆蓋草袋子,澆水養護,達到設計強度。 第九章 管道安裝施工一、 管道安裝施工的目的二、 管道安裝施工的意義三、 管道安裝施工的方法1、 下管前的準備 市政給水管道鋪設前,應檢查溝槽邊的堆土位置是否符合規定,檢查管道地基情況,施14、工排水措施、溝槽邊坡及管材與配件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開挖溝槽出的土應盡量堆放在溝槽邊的一側,以便在溝槽邊的另一側運輸排管。 溝槽內地基應按設計要求制作,管道支墩位置和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溝槽邊坡應穩固。應按設計圖樣確定管材與配件的數量和質量。 (1)、施工前應熟悉、掌握施工圖紙;準備好相應的施工機具。 (2)、對操作人員進行上崗培訓,培訓合格后才能進行施工作業。 (3)、按照標準對管材、管件進行驗收。管道、管件應根據施工要求選用配套的等徑、異徑和三通等管材。熱熔焊接應采用同種牌號、材質的管件,對性能相似的不同牌號、材質的管件之間的焊接應先做試驗。2、 下管 1)、下管的要求 市政給水管道下管應15、以施工安全、操作方便、經濟合理為原則,考慮管徑、管長、溝深等條件選定下管方法。下管作業要特別注意安全問題,應有專人指揮,認真檢查下管的繩、鉤、杠、鐵環樁等工具是否牢靠,在混凝土基礎上下管時,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的50%才可下管。 2)、下管方法 下管方法分人工下管法和機械下管法。 (1)、人工下管 利用人力、樁、繩、棒等下管,把溝槽邊上的管子下至溝槽內稱下管。人工下管法常見有壓繩下管法和木架下管法 (2)、機械下管 機械下管常采用吊車下管,吊車下管施工方便、安全、快捷,不易造成人員和管子損傷,是市政給水管道工程最好的下管方法,但要求施工現場容許吊車行走和工作。 3)、穩管方法 穩管是管子16、按設計的高程與平面位置穩定在溝槽基礎上。如果分節下管,其穩管與下管均同時進行,即第一節管下到溝槽內后,隨即將該節管位置穩定,繼而下所需的第二節管并與第一節管對口,對口合格后并穩定,再下第三節管等以此類推。穩管應達到管的平面位置、高程、坡度坡向及對口等尺寸符合設計和安裝規范的要求。 4)、管道焊接 (1)、焊接準備 焊接準備主要是檢查焊機狀況是否滿足工作要求,如檢查機具各個部位的緊固件有無脫落或松動;檢查機電線路連接是否正確、可靠;檢查液壓箱內液壓油是否充足;確認電源與機具輸入要求是否想匹配;加熱板是否符合要求(涂層是否損傷);銑刀和油泵開關等的運行情況等。 (2)、管道焊接控制 用凈布清除兩對17、接管口的污物。將管材置于機架卡瓦內,控制兩端管口向內伸出的長度應基本相等(在滿足銑削和加熱要求的前提下應盡可能縮短,通常為25-30mm)。若伸出管材機架外的管道部分較長,調整管道對接的同軸度,然后用卡瓦緊固好。 置入銑刀,開啟銑刀電源,然后緩慢合攏兩管材對接端,并加以適當的壓力,直到兩端面均有連續的切削出現,方可接觸壓力,稍后即可退出活動架,關掉銑刀電源。切削過程中應通過調節銑刀片的高度控制切削厚度,切削厚度一般控制在0.5-1.0為宜。 取出銑刀,合攏兩對接管口,檢查管口對齊情況。其錯位量控制應不超過管壁厚度的10%或1mm中的較大值,通過調整管材直線度和松緊卡瓦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管口的對18、位偏差;管道合攏后其接觸面間應無明顯縫隙,縫隙寬度不能超過1.0mm。如不滿足上述要求應重新銑削,直到滿足要求為止。 第十章 管道安裝質量檢查 PE管道系統在投入運行之前應進行壓力試驗。壓力試驗包括強度試驗和氣密性試驗。測試時一般采用水作為試驗介質。1、 強度試驗 在排除待測試驗管道內的空氣后,以穩定的升壓速度將壓力提高到要求的壓力值。壓力表盡可能設置在管道的最低處。試驗初始,應將壓力上升到工作壓力并停留足夠的時間保證管道充分膨脹,這一過程需2-3h,當壓力穩定后,將壓力升到工作壓力的1.5倍,穩壓1h,仔細觀察壓力表,并沿線檢查,如果在測試過程中并無肉眼可見的泄露或發生明顯的壓降,則管道通過19、壓力試驗(由于管道膨脹,有一定的壓降屬正常變化)。2、氣密性試驗 氣密性試驗的壓力不應超過工作壓力的1.15倍,當管道壓力達到試驗壓力后,應保持一定的時間使管道內試驗介質溫度于管道環境溫度達到一致,待溫度、壓力均穩定后,開始計時,一般情況下,氣密性試驗應穩壓24h,如果沒有明顯的泄露或壓降則通過氣密性試驗。 第十一章 土體回填 PE管配管后,就可回填。通常情況下,初填土要求至少密實度達到90%以上,夯實層至少應達到距管頂150mm的地方。對于距管頂小于300mm的地方應避免直接搗實。最終回填可采用原開挖土壤或其他材料,但其中不得有凍土、結塊黏土及最大直徑超過100mm的石塊。管道回填至設計高程20、時,應在12-24h內測量并記錄管道變形率,管道變形率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管道變形率應不超過3%;當超過時,應采取相應處理措施,如挖出回填材料至露出管徑85%,管道內應人工挖掘以避免損傷管壁;挖出關節局部有損傷時,應進行修復或更換;重新夯實管道底部的回填材料;管內徑大于800mm的柔性管道,回填土施工時應在管內設有豎向支撐;管基有效支撐角范圍應采用中粗砂填充密實,與管壁緊密接觸,不得用土或其他材料填充;管道半徑以下回填時應采取防止管道上浮、位移的措施;管道回填時間宜在一晝夜中氣溫最低時段,從管道兩側同時回填,同時夯實。 回填作業的現場試驗段長度應為一個井段或不少于50m,因工程因素變化改變回填方式時,應重新進行現場試驗。溝底砂層之夯實,是防止官底形成空洞現象,則管子周圍之夯實,須確實施行,但夯實中不得傷害到管體。為保證夯實效果,必要時要酌予灑水。13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