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通信工程技術交底.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9094
2024-09-20
3頁
17.78KB
1、交底內容:通信管道施工及人孔井砌筑通信電纜排管施工流程: 測量放線溝槽開挖、槽底整平壓實混凝土基礎澆筑管道安裝混凝土包封回填壓實一.通信管道施工測量(1)通信管道工程的測量,應按照設計文件的管道位置和高程進行。(2)施工前,必須依據設計圖紙和現場交底的控制樁點,進行通信管道及人(手)孔位置的復測,并按施工需要釘設樁點。復測釘設的樁應符合下列規定: 自人(手)孔中心3-5米處開始,沿管線每隔20-25米宜設一測量樁(板); 樁點設置應牢固,頂部宜與地面平齊,做好標志和記錄;二.管道溝槽土方開挖、整平(1)溝槽開挖時,與其他管線的間隔距離應符合設計要求,同時注意原有管線的安全。(2)機械開挖時嚴格2、控制標高,為防止超挖或擾動槽底原土,槽底應留10cm厚的土層,由人工清理挖至標高,人工整平后由小型夯機壓實。如有超挖,應填鋪細土或級配砂石至設計標高并夯實。(3)溝槽開挖在確保一側堆土滿足規定的同時,堆土坡腳距槽口上緣距離大于1m, 堆土高度不超過1.5m。(4)挖掘不需要支護的檢查井基坑時,其坑的平面形狀應與孔形狀相同,坑的側壁與孔外側間距不應小于0.4m。(5)通信管道工程溝槽挖成后,凡遇被水沖泡的,必須重新進行地基處理,否則嚴禁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6)堆置土不應壓埋雨水、污水等管線的檢查井以及紅線外現有綠化帶。三.混凝土基礎澆筑(1)管道基礎墊層為8cm厚C15混凝土,為保證混凝土質量3、的穩定,采用商品混凝土罐車運至現場,保證混凝土澆筑時塌落度符合要求,無離析現象。(2)通信管道基礎的中心線應符合設計規定,左右偏差不應大于10mm:高程誤差不應大于10mm。(3)管道基礎寬度應比管道組群寬度寬l00mm(即每側各寬50mm)。管道包封時,管道基礎寬度應為管群寬度兩側各加包封厚度。管道包封寬度和厚度不應有負偏差。(4)管道基礎澆灌的混凝土應搗固密實,初凝后應覆蓋塑料薄膜,灑水養護。基礎模板拆除后,基礎側面應無蜂窩、掉邊、斷裂及欠茬等現象,如發現有上述缺陷,應進行認真的修整、補強等。如發現上述缺陷嚴重時應進行返工處理。基礎的混凝土應表面平整、無斷裂、無波浪、無明顯接茬及欠茬,混凝4、土表面不起皮、不粉化。 (4)管道基礎澆灌的混凝土應搗固密實,初凝后應灑水養護。基礎模板拆除后,基礎側面應無蜂窩、掉邊、斷裂及欠茬等現象,如發現有上述缺陷,應進行認真的修整、補強等。如發現上述缺陷嚴重時應進行返工處理。基礎的混凝土應表面平整、無斷裂、無波浪、無明顯接茬及欠茬,混凝土表面不起皮、不粉化。 (5)通信管道基礎混凝土基礎完工后回填50mm細砂,以便混凝土養生和安裝管道支架。 四.管道敷設(1)管道墊層完成,經監理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管道敷設,管道分層用塑料支架隔開,應保證管道間距在2cm左右,管中用穿鐵絲導線;導線要搭接牢固,嚴禁漏穿或不露出導線。(2)管道接口采用密封膠圈固定連接;包5、封處采用M10水泥砂漿填滿填實。(3)管道進入人孔處,管道頂部距人孔內上覆頂面的凈距不得小于300mm,管道底部距人孔底板的凈距不得小于400mm。引上管進入人孔處宜在上覆頂下面200400mm范圍內,并與管道進入的位置錯開。(4)彎曲管道的接頭應盡量安排在直線段內,如無法避免時,應將彎曲部分的接頭作局部包封,包封長度不宜小于500mm。(5)管道進入人(手)孔時,管頭不應凸出人(手)孔內壁,應終止在距墻體內側100mm處,并應嚴密封堵,管頭做成喇叭口。管道基礎進入人(手)孔時,在墻體上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40mm。(6)塑料管應由人工傳遞放入溝內,嚴禁翻滾入溝或用繩索穿入孔內吊放。(7)排管6、施工完成后所有管道的頭部應用棉布填塞、包頭,并用鐵絲扎緊,以保證管道內沒有雜物影響以后穿電纜。五.管道包封通信電纜排管在人行道下最小覆土厚度為0.7米,車行道下最小覆土厚度為0.8米,當覆土不滿足要求時采用素混凝土包封;管道間隙用M15水泥砂漿填滿填實,包封混凝土采用C30素混凝土,混凝土澆筑時必須振搗密實。六.人(手)孔井砌筑(1)本工程人(手)孔井均參照圖集YD5178-2009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井圖集(中號人孔井)的設計要求施工。(2)井體采用M10水泥砂漿砌筑,抹面座漿采用1:2.5水泥砂漿,抹面厚度內側15mm、外側20mm。(3)基礎底板采用C15混凝土,厚度根據圖紙設計施工;(47、)磚砌體砂漿飽滿程度應不低于80,磚縫寬度應為812mm,同一磚縫的寬度應一致。砌體橫縫應為1520mm,豎縫應為l015mm,豎縫灌漿必須飽滿、嚴實,不得出現跑漏現象。(5)設計規定抹面的砌體,應將墻面清掃干凈,抹面應平整、壓光、不空鼓,墻角不得歪斜。(6)穿釘的規格、位置應符合設計規定,穿釘與墻體應保持垂直,上、下穿釘應在同一垂直線上,允許垂直偏差不應大于5mm,間距偏差應小于10mm;相鄰兩組穿釘間距應符合設計規定,偏差應小于20mm;穿釘露出墻面應適度,應為5070mm;露出部分應無砂漿等附著物,穿釘螺母應齊全有效。(7)拉力環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規定,一般情況下應與對面管道底保持208、0mm以上的間距;露出墻面部分應為80l00mm。(8)上覆蓋板制作采用C25混凝土,蓋板厚度及鋼筋制作根據圖紙設計要求制作施工;(9)上覆蓋板混凝土必須達到設計規定的強度以后,方可承受荷載或吊裝、運輸。(10)上覆蓋板底面應平整、光滑、不露筋、無蜂窩等缺陷,與墻體搭接的內、外側,應用1:2.5的水泥砂漿抹八字。八字抹角應嚴密,貼實、不空鼓、表面光滑、元欠茬、無飛刺、無斷裂等。七.溝槽回填(1)通信管道工程的回填土,應在管道或人孔按施工順序完成施工內容,并經24h養護和隱蔽工程檢驗合格后進行。(2)回填土前,應先清除溝槽內的遺留木料、草簾、紙袋等雜物。溝槽內如有積水和淤泥,必須排除后方可進行回填土。(3)進行溝槽回填,應分層回填,每層厚度不超過20cm,排管上覆土按照人行道結構回填,回填時應兩側對稱均勻回填。(4)回填時從溝槽底部開始到管頂以上0.5m 范圍內,必須用人工回填、夯實,嚴禁使用機械推土滾壓回填。(5)本次設計中當給水支管與通信主管交叉不滿足最小間距時,施工中給水支管下彎。(6)在管道兩側和頂部300mm范圍內,應采用細砂或過篩細土回填。(7)人孔坑的回填土,靠近人孔壁四周的回填土內,不應有直徑大于100mm的礫石,碎磚等堅硬物,回填土嚴禁高出人孔口圈的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