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濱湖竹園廉租房大體積砼施工方案1.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9846
2024-09-20
23頁
229.61KB
1、安徽水安 合肥濱湖竹園廉租房工程大體積砼專項方案 合肥濱湖竹園廉租房工程大體積砼專項方案 編制: 審核: 審批: 安徽水安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二月目 錄一、編制依據二、工程概況三、作業準備和條件四、作業方法及安全、質量控制措施五、作業質量標準及檢驗要求六、技術資料要求七、危險源環境因素辨識及防范措施、為文明施工標準八、有關計算及其分析九、安全控制措施十、施工工藝流程圖一、編 制 依 據1、合肥濱湖竹園廉租房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安全施工組織設計;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3、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GB50496-20094、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JG2、J/T10-2011)5、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6、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筑部分);7、企業標準二、工 程 概 況1.1工程概況本工程筏板基礎尺寸為33.126.51.6m,砼方量約為1500 m3,筏板基礎為C45鋼筋混凝土,屬于大體積混凝土。為了提高主樓筏板基礎的施工質量,掌握其施工程序、施工要點和裂縫控制技術,并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對材料監督、安全文明與環境控制的力度,特制定了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計劃于2013年3月澆筑。1.2 作業項目范圍本次施工范圍:筏板基礎三、作業準備和條件3.1技術準備3.1.1首先熟悉施工圖紙,了解施工圖中對大體積砼的特別設計說明部3、分,以及對大體積砼施工用材料的要求和特殊的施工程序、質量控制要點等。3.1.2 編制大體積砼施工作業交底。交底書必須具有針對性,根據施工圖設計要求,結合以往澆筑大體積混凝土的成功經驗,對技術方案進一步細化、完善、創新,并在吸取以往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的改進。不僅做到對施工班組實際操作起到指導性作用,還要確保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質量。3.1.3交底還應涉及到對人、機、材和環境的要求。做到合理組織人力資源和調配施工機具,使各工種相互配合,遇到突發問題,能夠及時妥善解決;并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危險源和環境因素進行辯識,提出合理的預防或解決措施。3.1.4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前,根據施工準備采用的控制溫度4、裂縫措施和現有的施工條件,先計算砼的水泥水化熱的絕熱量最高升溫值、各齡期收縮變形值、收縮當量溫差和彈性模量。通過計算,估計可能產生的最大溫度收縮應力,如果不超過砼的抗拉強度,表明所采取的預防控制措施是有效的;否則,要調整砼的入模溫度、降低水化熱和砼內外溫差、改善施工工藝和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直至計算的應力在允許的范圍。3.1.5 確定混凝土的測溫方案,合理布置大體積混凝土測溫點。根據大體積砼的平面尺寸、形狀和厚度,布置足夠的測溫點。并根據混凝土溫度應力的基礎上,計算出混凝土澆筑后,測溫開始時間和持續時間。3.1.6制訂混凝土的保溫措施?;炷另斆娓采w草包的層數,養護方法,以及混凝土側邊保溫、養5、護的材料和方法等。3.1.7制訂保證工程質量、安全施工和消防措施。3.2作業人員3.2.1 人員配置序號工種人數要求備注1技術負責人1持證上崗2施工員1持證上崗3安全員2持證上崗4質檢員1持證上崗5材料員16瓦工157電工1持證上崗電工為特殊工種,其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國家規定的專業培訓,持證(特殊作業人員操作證)上崗。3.2.2人員分工技術員全面負責工程技術策劃、施工質量監督及現場管理調度工作;施工員協助技術員工作;材料員負責施工用材料的采購、進場及檢驗工作;電工負責用電設備的維護和安全防護工作;工人要嚴守操作工序,把好質量關,遵守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規定,聽從指揮,服從管理。3.3材料、設備準6、備3.3.1主要所需材料:塑料薄膜、毛毯、紗布、水銀溫度計、麻線、麻袋等 ,塑料薄膜要準備充分。3.3.2材料要求:本工程大體積混凝土配比選用如下A、礦渣水泥P.S.A32.5級。B、粉煤灰:采用F(II)級粉灰,有效降低或推延水泥水化熱;同時減少砼因水泥造成的化學收縮;C、砂采用中砂,細度模數為2.4,含泥量為0.8%符合要求;砂率在保證泵送的前提下,盡量取較小砂率,現定為37%;D、碎石:用5-20mm的碎石30%與16-31.5mm的碎石70%經試驗配合后滿足5-31.5mm連續粒級,針片狀為4.3 %,含泥0.6%;E、采用高效緩凝減水劑,通過減少用水量,減少水泥用量,以減少水泥水化熱7、,緩凝組份也將有效減緩水化熱早期發生;采用UEA膨脹劑達到P6的抗滲效果和減少砼體積收縮的效果砼配合比詳見下表材料名稱 水水泥砂石粉煤灰外加劑UEA水膠比砂率每M3用量()17542059010207010.445 0.3137配合比0.310.741.041.810.120.0180.083. 4主要機具根據混凝土的澆筑工程量和現場施工條件,計算需要攪拌機、運輸工具和振動器的數量,并據此擬定澆筑方案和進行勞動力組織。主要機械、工器具配備一覽表名 稱備注名 稱備注100m3/h砼攪拌站混凝土生產移動式配電盤電源線路砼固定泵車泵送砼水準儀抄平砼攪拌輸送車輸送砼鋼卷尺50m測距砼輸送泵管輸送砼測溫8、設備測溫砼插振動機表面振搗水泵打水養護振動棒振搗砼機械設備要求:大體積砼澆注前,大型機械設備混凝土攪拌站、泵車、混凝土輸送車和振動機、振動棒等應提前進行檢修、維護,確保施工中能夠正常運行。3.5作業條件3.5.1力能供應3.5.1.1電維護人員應檢查現場照明和機械、工器具施工用電設備、線路的完好性,以確保正常供電。水維護人員應檢查現場水管的完好性,以確保正常供水。3.5.1.2組織好勞動力,在混凝土振搗、收光等勞動強度大的工序中人員三班倒,并有大量勞動力以備緊急調用;施工機械要注意保養、維修,并完成技術交底工作。3.5.2工作環境3.5.2.1在施工時應隨時了解天氣等情況,合理安排施工計劃。交9、叉及相鄰作業面及人員要求現場施工人員聽從指揮,不得隨意行事。3.5.2.2施工照明良好,保證夜間有足夠的照明。3.5.3安全防護設施和用品主要安全防護設施和用品配置序號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安全帽/頂352手 套(絕緣)/副15 3膠 鞋/雙15四、作業方法及安全、質量控制措施4.1作業主體方案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澆筑采用汽泵。4.2作業方法與步驟4.2.1 步驟4.2.1.1混凝土生產及輸送要求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計量經國家檢驗部門檢驗合格,并嚴格按照配合比攪拌。當遇到雨水天氣時,粗骨料的含水率由攪拌站試驗室抽樣確定,并進行調整配合比。其他人員嚴禁私自調整配合比?;炷辽a時,攪拌樓10、拌時間保證50s以上,出廠坍落度應在15030mm,能夠泵送還可適當減少坍度,罐車足夠,保證連續澆筑,因特殊情況如堵車、停電時,應有應急預案,保證澆筑間隔不大于4h,防止施工冷縫發生;罐車在運輸機卸料過程中要按規定旋轉攪拌,放料前應高速1-2分鐘攪拌。4.2.1.2混凝土澆筑筏板澆注采用“從西往東,分層漸次推進,梅花狀分點振搗密實”滾動式澆筑方法,每層澆注厚度定為30cm。澆筑方式通常是混凝土泵車泵管澆筑法。底部積水應抽出干凈;合理布料,減少或避免作業面過大時造成局部砼面長時間無砼撒布;現場試塊由雙方協商在現場認真制作。 4.2.1.3混凝土振搗混凝土應采用振搗棒振搗。對放置測溫點的部位,進行11、標記,并規定在測試點周邊0.5m半徑范圍內不得振搗,有效避免振搗對測溫點的影響。振搗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按照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操作。在振搗過程中,宜將振搗棒上下略有抽動,以便上下振動均勻。分層連續澆筑時,振搗棒應插入下層50-100m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每點振搗時間一般以1030s為宜,還應視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宜。泌水處理:大體積混凝土在澆筑、 振搗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泌水和浮漿,將影響混凝土質量,給生產留下隱患。遇到這種情況,要求及時排除泌水,并進行二次振搗。可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集料、水平鋼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12、土與鋼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現的裂縫,減少內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實度,使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提高,從而提高抗裂性。為避免端部砂漿過于集中造成的質量影響,當混凝土坡腳澆至頂端部模板時改變澆筑方向,再反方向澆筑混凝土,以便于收頭和清除泌水?;炷帘砻嫣幚恚夯炷恋谋砻嫣幚砉ぷ饕埠苤匾?,如果處理不當,就會產生細微裂紋?;炷恋谋砻嫣幚響诨炷脸跄斑M行,采用平板振動器進行表面振實,用2m刮尺按控制標高邊壓邊刮平,隨后用木楔粗平壓實、兩遍成活。鐵抹子抹平壓實23遍成活,然后在用鐵抹子緊面一遍。最后覆蓋保溫材料,進行濕熱養護。 4.2.1.4混凝土養護砼澆筑完畢逐漸抹面拉毛,初凝前后表面的干裂縫13、應反復壓拉毛搓壓,初終凝前要保證始終有人察看砼表面變化遇有問題及時處置或報告。收光后的砼應在12h內覆蓋保溫,覆蓋原則先一層塑料薄膜,再加一層毛毯,同時準備一層薄膜備用;澆筑后24h內開始測溫。溫控標準;中間與頂部溫差不大25,每24小時不少于4次;到第七天結束;當溫度超標時,在加強覆蓋保溫;當溫差超標時,在加強覆蓋保溫。4.2.1.5試塊留置試塊制作必須設標養試塊以及同條件養護試塊,試塊按照每100 m3 制作一組標養試塊,共15組標養試塊。具體試塊留置方法執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第7.4.1 要求規定。4.2.1.6混凝土測溫(1)、測溫點的布置根據本工程的特點,混凝土中測溫孔14、采用導熱良好的483.5 鋼管制作。鋼管焊接固定在鋼筋上,下端封口,上端用木楔塞住,以防混凝土進入管內。每組測溫管長度分別為1500mm、900mm、200mm,管上口露出底板表面100mm 左右,測溫用紅外測溫儀測讀,為能精確體現混凝土內部溫度,測溫管上口必須用棉包塞嚴,測完溫度繼續塞好棉包。中止測溫記錄后,采用高強度等級無收縮防水砂漿注漿封閉測溫管。(測溫點位置見附圖) 測溫點示意圖 (2)、保溫措施、砼初凝后,立刻用一層塑料薄膜覆蓋;、24h后,用麻袋或毛氈加蓋;并開始測溫度;、當溫度差到25,應再加薄膜或彩條防水布一層。測溫度記錄()測點時間上中下溫差()測溫人備注、配備專職測溫人員,15、按三班考慮。對測溫人員要進行培訓及安全交底。測溫人員要認真負責,按時按孔測溫,不得遺漏。測溫記錄要填寫清楚、整潔,換班時要進行交接;、所有測溫孔均應編號,進行混凝土內部不同深度和溫度的測量;、測溫記錄,應交技術負責人閱簽,并作為對混凝土施工和質量的控制依據?;炷恋臏厣荻纫瞬淮笥?5/m,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不大于25。在測溫過程中,若發現溫差超過25時,應及時加強保溫(增加覆蓋養護),以防止混凝土產生溫差應力和裂縫。 危險點作業中有可能發生危險的機械設備、工器具:振動棒、澆灌車、汽泵、廣式照明燈等。 安全控制措施及注意事項a、檢查配電盤和帶電設備的安全性,振搗手要帶絕緣手套。b、夜間必須設置16、足夠的照明。c 、待泵停止工作,沒有壓力情況下再行拆卸砼泵管。 工藝質量控制措施a、混凝土在攪拌時,必須嚴格按照配合比施工,攪拌站嚴禁私自調整配合比。b、改善約束條件,減少溫度應力:墊層表面盡可能壓平整、光滑,以減少地基對基礎的約束;避免鋼筋支架嵌入墊層內,約束基礎變形。c、在混凝土澆筑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溫保濕養護,緩緩降溫,充分發揮徐變特性,減少溫度應力。d、采取長時間的養護,規定合理的拆模時間,延緩降溫時間和速度,充分發揮混凝土的“應力松弛效應”。e、加強測溫和溫度監測與管理,隨時控制混凝土內的溫度變化,內外溫差控制在25以內,基面溫差和基底面溫差均控制在20以內,及時調整保溫及養護措施,17、使混凝土的溫度梯度和濕度不至于過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縫的出現。4.3 預防與應急措施參見項目部安全事故應急預案。4.4成品防護措施a) 砼澆注結束后在結構四周設置圍欄或紅白帶,防止人或機械損壞砼。b) 砼結構邊角采用木條或角鐵進行包裹,防止施工當中破壞結構楞角。c) 養護上層砼時采取有組織排水,防止養護污水污染下層砼表面。4.5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應用本作業項目新材料:水泥基滲透結晶型涂料、抗裂纖維五、作業質量標準及檢驗要求5.1 作業質量標準5.1.1主要質量控制標準5.1.1.1混凝土施工質量要求符合混凝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主控項目1混凝18、土強度等級及試件的取樣和留置第7.4.1條2混凝土抗滲及試件取樣和留置第7.4.2條3原材料每盤稱量的偏差第7.4.3條4初凝時間控制第7.4.4條一般項目1后澆帶的位置和澆筑第7.4.6條2混凝土養護第7.4.7條5.1.1.2現澆結構外觀及尺寸質量要求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主控項目1外觀質量第8.2.1條2過大尺寸偏差處理及驗收第8.3.1條一般項目1外觀質量缺陷第8.2.2條2基礎15mm獨立基礎10mm墻、柱、梁8mm剪力墻5mm3垂直度層高5m8mm5m10mm全高(H)H/1000且30mm4標高層高(H)10mm全高30mm5截面尺寸19、+8mm,-5mm6電梯井井筒長、寬對定位中心線+25mm,0mm井筒全高(H)垂直度H/1000且30mm7表面平整度8mm8預埋件10mm預埋螺栓5mm預埋管5mm9預留洞中心線位置15mm5.1.2工藝質量要求 a) 要保證鋼筋和墊塊的位置正確,不得踩樓板、樓梯的分布筋、彎起鋼筋,不碰動插筋。在樓板上搭設澆筑混凝土使用的澆筑人行道,保證樓板鋼筋的負彎矩鋼筋的位置。b) 在澆筑混凝土時,要對巳經完成的成品進行保護,對澆筑上層混凝土時流下的水泥漿要派專人及時清理干凈,灑落的混凝土也要隨時清理干凈。c) 對陽角等易碰壞的地方,應當有保護措施。d) 澆筑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層連續進行,澆筑層高度應根20、據混凝土供應能力,一次澆筑方量、混凝土初凝時間、結構特點、鋼筋疏密綜合考慮決定,一般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e) 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作用半徑的1.25倍(一般為300400m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10cm,以使兩層混凝土結合牢固。振搗時,振搗棒不得觸及鋼筋和模板。表面振動器(或稱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實部分的邊緣。f) 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應按所用水泥品種、氣溫及混21、凝土凝結條件確定。g) 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控制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均勻上升,避免混凝土拌合物堆積過大高差。5.2 檢驗要求5.2.1試驗項目目錄a) 混凝土抗壓強度報告b) 混凝土抗滲性能報告六、技術資料要求6.1施工記錄a) 砼澆筑記錄表;b) 砼養護記錄表;c) 大體積混凝測溫記錄;d) 施工測量記錄。6.2 質量檢驗評定a) 混凝土原材檢驗質量驗收記錄;b)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c) 混凝土施工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d) 現澆結構外觀質量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e) 現澆結構尺寸偏差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七、危險源、環境因素辨識及防范措施、文明施工標準7.1 危險源清單及防范措施序22、號危險源類別危險源名稱防范措施1物體打擊進入現場不正確佩帶安全帽安全帽要戴正、帽帶要系緊;嚴禁將安全帽挪做他用。工具、材料等上下投擲嚴禁投擲工具、材料,可采用工具包或麻繩作為傳遞工具2觸電使用電源線破損的便攜式卷線盤、機械及電動工具檢查保護地線或保護零線連接是否正確、牢固;檢查電纜或軟線是否完好;電動工具需經檢驗合格。帶電作業未正確使用防觸電保護用品、無人監護帶電作業必須正確使用防觸電保護用品、且應有專人監護3其他傷害酒后進入施工現場嚴禁酒后進入施工現場。7.2環境因素清單及防范措施序號環境因素類別環境因素名稱防范措施1固廢現場施工用電消耗電動工器具不用時及時關閉開關,切斷電源,杜絕用電浪費223、液廢現場施工用水消耗不用水時及時關閉閥門,減少用水浪費7.3文明施工標準序號項目項目內容、要求1現場圍擋一般路段的工地周圍設置高于1.8m圍擋圍擋材料堅固、穩定、整潔、美觀圍擋沿工地四周連續設置2封閉管理人員、車輛按規則出入并有通行檢查制度有門衛和門衛管理制度進入現場的人員穿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門頭設置企業標志3施工場地及道路道路排水溝外側0.5m以內不得堆放器材、廢料、設備現場各類便道未按規程要求設置現場、道路設置排水設施、排水暢通;工地無積水防止泥漿、污水、廢水外流或堵塞下水道文明施工責任區未劃分、責任未落實的做到工完場地清按要求布置周轉性材料、廢料、垃圾、臨時棄土堆放場4設備、材料堆放材24、料、構件、料具整齊堆放堆放場地平整、無積水堆放場內通道寬度不小于1.5m、通道暢通設備、材料有標識,標識符合要求八、有關計算及其分析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應根據熱力計算的結果及現場測溫記錄,采取相應的防止溫度裂縫產生的措施。秋冬季節砼的入模溫度接近環境溫度,考慮筏板基礎砼的澆筑時間在3月份,取砼澆筑溫度為10進行驗算。計算公式選自 建筑施工計算手冊、工程結構裂縫控制1、水化熱溫升計算1)砼拌和溫度:砼的拌和溫度公式: ( Cs+CwQs)WsTs+(Cg+CwQg)WgTg+CcWcTc+Cw(Ww-QsWs-QgWg)Tw+ CpWpTp T0=- CsWs+CgWg+CwWw+CcWc+Cp25、Wp =11Cs、Cg、Cc 、Cw、Cp分別為砂、石、水泥、水、粉煤灰的比熱,取Cs=Cg=Cc= Cp =920J/(kg),Cw=4200 J/(kg)Ws、Wg、Wc、Ww、Wp分別為每立方米砼砂、石、水泥、水、粉煤灰的用量 Ws=590kg/m3、Wg=1020kg/m3、Wc=420kg/m3、Ww=175kg/m3、Wp=70kg/m3Ts、Tg、Tc、Tw 、Tp分別為砂、石、水泥、水、粉煤灰的溫度分別取:Ts=10、Tg=10、Tc=12、Tw=10 、Tp=10Qs、Qg分別為砂、石的含水量Qs=5% Qg=02)砼的澆筑溫度:砼直接泵送,砼入模實測值Tr= T0=10。326、)砼的內部實際溫度最高值Tmax Tmax= Trmax+Tr混凝土三天的水化熱絕熱溫升值T(t)=CQ(1-e-mt)/c=30混凝土五天的水化熱絕熱溫升值T( t)=CQ(1-e-mt)/c=40混凝土七天的水化熱絕熱溫升值T(t)=CQ(1- e-mt)/c=45T(t)混凝土澆注完t段時間,混凝土的絕熱溫升值()C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Q每千克水泥水化熱量(J/Kg),取315 J/Kgc混凝土的熱比,一般由0.92-1.00,取0.96 (J/Kg*K)混凝土的質量密度,取2400Kg/m3e常數,2.718m與水泥品種、澆注時與溫度有關的經驗系數,取0.295t混凝土澆注后至計算時27、的(d)當T( t) =30時,Trmax = T( t)K1=11.4當T( t) =40時,Trmax = T( t)K1=15.2當T( t) =45時,Trmax = T( t)K1=17.1當Trmax =11.4時,砼內部實際溫度最高值為:Trmax +Tr=21.4當Trmax =15.2時,砼內部實際溫度最高值為:Trmax +Tr=25.2當Trmax =17.1時,砼內部實際溫度最高值為:Trmax +Tr=27.1Tmax最大水泥水化熱最高溫升()K1降溫系數(與澆筑厚度、齡期有關),取0.38Tr為砼入模溫度10(同種砼實測值)4)砼內部與表面最高溫差計算值要求: Tm28、ax-Tb(3)=18.425Tmax-Tb(5)=20.225Tmax-Tb(7)=20.125 Tb(3)為澆筑后第3天混凝土表面溫度,取大氣最低溫度:3Tb(5)為澆筑后第5天混凝土表面溫度,取大氣最低溫度:5Tb(7)為澆筑后第7天混凝土表面溫度,取大氣最低溫度:7根據以上計算, 砼內部與表面最高溫差計算值均滿足小于25要求,無需采取保濕養護措施,一次性施工是可行的。為降低溫差,必須有效控制砼內部絕熱溫升及砼入模溫度,使砼內部最高溫度下降,以利于溫度裂縫的控制。2、砼的溫度應力驗算2.1自約束應力及裂縫控制底板砼由于水化熱作用,中心溫度高,與外界接觸的表面溫度低,當砼表面受外界氣溫影響29、急劇冷卻收縮時,外部砼與內部砼之間相互約束,使表面產生,內部產生壓應力。根據建筑施工計算手冊,拉應力計算公式:t=2/3E(t)T1/(1-)壓應力計算公式:c=2/3E(t)T1/(1-)E(t)砼的彈性模量(Nmm2)砼的熱膨脹系數(1/)T1砼截面中心與表面之間的溫差()砼的泊松比由上式知,當計算的應力小于該齡期砼的抗拉強度時,不會出現表面裂縫,否則有可能出現表面裂縫。上式計算是設溫度呈對稱拋物線分布的,實際底板下面為深基坑原狀土,根據多個工程的實測結果,下部溫度比上部溫度高,即下部降溫比較緩慢,且受外界因素影響小。同時根據上式知,采取控制內外溫差T的措施可有效地控制表面裂縫出現。根據規30、范和相關資料,養護期內外溫差控制在25范圍內不會產生表面裂縫。本工程以20為控制基準,控制的方法主要是及時觀測砼內外溫度(設置觀測孔),當內外溫差達20(或氣溫驟降)時對砼表面采取蓄熱保溫措施,根據以往經驗和資料,采取先鋪一層塑料簿膜再鋪一二層草袋養護即可。2.2砼外約束應力計算(早期裂縫控制)溫度收縮應力簡化計算公式:= E(t) T/ (1-) S (t)R其中T= Tp+2/3 T(t) +Ty (t)- Th砼基礎的溫度(包括收縮)應力(Nmm2);E(t)砼澆筑后至計算時的彈性模量(Nmm2)砼線膨脹系數,取1.0105T砼的最大綜合溫差()絕對值泊松比,取0.15S (t)各齡期砼31、松馳系數 R砼的外約束系數,當為可滑動墊層時,R0,一般土地基取0.250.5,本工程底板下為土地基并設砼墊層,故取R0.3。1)、各齡期砼彈性模量計算E(3)= 2.55104(1e0.093)=0.603104 Nmm2E(5)= 2.55104(1e0.095)=1.627104 Nmm2E(7)= 2.55104(1e0.097)=1.091104 Nmm22)、各齡期砼松馳系數的取值S(3) =0.57 S (5) =0.54 S (7) =0.50 3)各齡期砼收縮的當量溫差T(d)y(t)Ty(t)30.0000026894560.2750.0000044381610.4470.32、0000061521460.624)3天、5天、7天的降溫差計算公式如下:T=Tp+2/3 T(t) +Ty(t)- Th,T值按混凝土水化熱最高溫升值與平均溫度之差進行計算。Tp 為砼入倉溫度,T(t)為齡期t的絕熱溫升(30、40、45), Ty(t) 為砼收縮當量溫差,Th取早期養護期間平均溫度12。根據公式T=Tp+2/3 T(t) +Ty(t)- Th,計算,當Tp等于10時,T分別為18.27、25.14、28.62。則養護期間溫度應力(MPa)如下表:時間(天)溫度應力(MPa) 同期C35砼允許抗拉應力(按強度曲線推算)30.2870.61950.6560.88770.981133、.183因此在水化熱最高峰時段底板混凝土不會產生裂縫。九、安全控制措施、排除堵塞,重新泵送或清洗砼輸送泵時,軟管出口應朝安全方向,以防堵塞物或廢漿高速傷人。、所有施工機械必須做到“一機、一閘、一漏、一箱”機械停用和維修時,必須關閉電源并上鎖。拌和、振搗及照明等用電須設二次保護。、上班應戴好安全防護用具。潮濕部位施工必須做好絕緣防護,特別是照明和振搗作業、實行班前安全講話制度。、各種機械操作手必須持證上崗,按操作規程施工。十、附圖開始結束混凝土配制混凝土攪拌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養護材料準備養護記錄混凝土振搗混凝附錄土測溫材料檢驗計量檢查記錄澆筑方案季節性施工測溫點布置測溫記錄優化砼配合比砼表面處理泌水處理施工工藝流程圖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