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項目超高層核心筒布料機施工方案編制審核要點公眾號工程師智庫.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0049
2024-09-20
13頁
656.93KB
1、XX項目核心筒布料機施工方案編制、審核要點一、 工程概況1、常規建筑概況(工程地點、建筑總高度、標注層高、結構形式等)二、 編制依據(至少應含以下依據,根據實際情況添加,需確保有效性)序號類別名稱編號1國標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11版)GB50204-2002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100-20103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205-20014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5行標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6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程JGJ46-20127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JGJ10-20118建筑施工高空作業安全技術規程JGJ80-2011建筑2、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混凝土布料機JBT10704-2007.地標.9XX工程施工組織設計10XX項目設計圖紙.三、 設計概況 所選用布料機簡介及樓棟布料機布置情況(平面布置圖),布料機詳細技術參數。四、 施工準備3.1、技術準備3.1.1認真熟悉施工圖紙及規范,確保泵管行走路徑滿足工程的施工要求。3.1.2給各部門及給施工隊進行詳細交底,使得各方對施工內容及施工工藝了解清晰。3.1.3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并經過各方審批。3.1.4編制安全作業指導書,對操作工人進行崗前培訓及安全教育。3.2、機具準備序號名稱數量規格(mm)備注1直管2彎管3錐形管4軟管5混3、凝土輸送泵6布料機7連接環8截止閥.注:備注中主要顯示材料型號、類型等3.3、人員準備序 號工 種人數工 作 內 容1生產經理負責全面工作2技術人員編制方案、制定措施、整理資料、技術交底3質安人員質量安全監督、工程驗收4測量人員放線5采購人員材料供應及時通知檢驗6主要施工人員清除層面基層,涂刷膠粘材料、鋪貼卷材、面層處理7機械設備維修所有機械小工具等8零星零星工程9后勤人員現場保衛五、 混凝土輸送泵、泵管、布料機選型設計4.1、混凝土輸送泵設計本工程輸送泵選型根據混凝土總量、輸送距離及高度、混凝土工作性及工程現狀特點等進行選型設計。4.1.1混凝土實際平均輸出量混凝土泵或泵車輸出量與泵送距離有4、關,泵送距離越大,實際的輸出量就要降低,混凝土的實際平均輸出量按照下列進行計算: :每臺混凝土泵的實際輸出量 :每臺混凝土泵最大輸出量 :配管條件系數,取0.80.9 :作業效率,根據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向混凝土輸送泵供料的間歇時間,拆裝混凝土輸送管和供料停歇等情況,取0.50.7。 根據公式可得:=48.72m4.1.2混凝土輸送泵的選擇時,泵送出口壓力是決定混凝土泵送高度的重要因素。混凝土輸送泵采用三一重工HBT-90CH-2135D(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此為示意)型混凝土輸送泵,技術參數如下:混凝土輸送泵在選擇時,需同時考慮整個塔樓超高泵送,本工程澆筑最高點為 xx m,按此高度所需壓力進行計5、算:計算依據:JGJ/T10-201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混凝土泵送所需壓力P包含三部分:混凝土在管道內流動的沿程阻力造成的壓力損失P1、混凝土經過彎管的局部壓力損失P2以及混凝土在垂直高度方向因重力產生的壓力P3。(1) 水平管壓力損失:式中:單位長度的沿程壓力損失,經以往經驗xx混凝土在單位長度管道內壓力損失為:=xx MPa/m。管道總長度,垂直高度按xx m,加上布料機長度及水平管道部分,總長約按xx m計。粘著系數,取k1=(3.0-0.10S)102 (Pa),S為塌落度,本工程S=xx mm,則k1=xx Pa混凝土輸送管直徑為xx mm。k2速度系數,取=(4.0-0.106、S)102 (Pa/m/s),則k2=(4.0-0.10S)102 =200Pa混凝土泵分配閥切換時間與活塞推壓混凝時間之比,其值約0.3。混凝土在管道內的流速,當排量達40m3 /h時,流速約0.65m/s。徑向壓力與軸向壓力之比,其值約0.95。計算得: P1 = xx MPa(2) 彎管壓力損失90彎管,含地面水平彎管、豎管緩沖彎管及布料機彎管,約xx 個;45彎管,約xx 個,每套管道設置xx 個截止閥。每個90彎管壓力損失0.1 MPa;每個45彎管和截止閥壓力損失0.05 MPa;分配閥壓力損失0.2 MPa。P2=xx MPa。(3) 豎管中混凝土自重壓力損失:P3 =g H =7、 xx MPa。式中:混凝土密度,取2500kg/m3g重力加速度9.8m/S2H泵送高度,按xx m計算計算結果:泵送混凝土高度xx m時理論計算所需要的壓力P = P1+P2+P3 =xx MPa 4.1.3在一般的泵送施工經驗中,混凝土泵的最大出口壓力應比實際所需壓力高20%左右,多出的壓力儲備用來應付混凝土變化引起的異常現象,避免堵管。而對于本工程這種特高層建筑的混凝土泵送,其意外的因素更多,要求的可靠性更高,應該有足夠的壓力儲備。因此,根據上面的計算結果,我們將泵的最大出口壓力設定為xx MPa,此狀態下泵機工作穩定性、可靠性更高,xx 臺使用一臺備用。4.2、泵管選型設計4.2.18、根據混凝土輸送泵選型,對泵管選用xx mm泵管,具體參數如下表格:種類管徑(mm)外徑內徑壁厚最大骨料注:查規范或者建筑施工手冊(第五版)946頁。4.2.2地面水平管道的長度一般為垂直泵送高度的1/5-1/4,即地面管道長度為90米-113米。4.3、混凝土泵設置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寫明采用何種布料機、型號為多少、最大回轉半徑、布置臺數等。六、 主要施工工藝及方法5.1、施工工藝流程 輸送泵安放泵管輔助混凝土結構澆筑(有則寫)泵管支設布料機安裝布料機與泵管連接布料機隨層增高泵管隨層增高并與布料機連接5.2、施工方法5.2.1輸送泵安放1) 混凝土布置應根據工程輪廓形狀、工程量分布、地形及場地內9、交通等而定。2) 輸送泵設置的位置應滿足場地平整、堅實、道路暢通。3) 輸送泵的作業范圍內不得有阻礙物且有防高空墜物措施。4) 輸送泵放置位置直接關系到泵管布設距離長短和彎頭數量,影響混凝土輸送能力。5) 在輸送泵安放位置要預留足夠場地,最少夠停放兩輛罐車,保證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6) 輸送泵位置要便于清洗,靠近供水及排水位置,供電方便。5.2.2泵管輔助混凝土結構澆筑(有則寫、并附上施工圖)5.2.3泵管支設1) 輸送管道布設總原則 (1)泵管布置根據工程特點、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和制定的混凝土澆筑方案進行配管布設,配管應滿足施工要求,便于混凝土澆筑和管段裝拆,盡量縮短管線長度,少用彎管和軟管。10、 (2)管道經過路線應較為安全,不得使用有損傷裂紋或壁厚不達標準的泵管。 (3)輸送管道盡可能短,彎頭盡可能少,以減少輸送阻力,為管卡一定要禁錮到位,保證接頭位置密封牢固,不漏漿。應定期檢查管道,特別是彎管等部位的磨損情況,以防爆管。 (4)管道只能用軟性材料與管件接觸支撐,每個管件都應有兩個固定點,管件不得與巖石、混凝土等硬物質直接接觸摩擦,各管路要有可靠支撐,泵送時不得有大的振動和滑移。 (5)管道布設要考慮布料機布設,配合布料機使混凝土澆筑能夠覆蓋整個結構平面,能均勻、迅速的布料。 (6)夏季要用濕草袋覆蓋輸送管并經常淋水,防止混凝土因高濕而造成塌落度損失太大,造成堵管;在嚴寒季節要用保11、溫材料包扎輸送管,防止混凝土受凍,并保證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溫度。 (7)布料機端頭處軟管在混凝土澆筑前垂直放置。 (8)本工程輸送泵出口與泵管連接采用直線連接,直線連接混凝土從輸送泵分配閥直接泵入輸送管,泵送阻力較小。2)輸送管布設方式(1)水平布置一般要求管線應遵守輸送管道布置的總原則并盡可能平直,通常需要對已連接好的管道的高、低加以調整,使混凝土泵處于稍低的位置,略微向上則泵送最有利。(2) 向高處泵送混凝土 向高處泵送混凝土本工程均采用垂直向上的方式,混凝土在向高處泵送時,混凝土泵不僅要克服混凝土拌合物在關中流時的粘著力和摩擦阻力,還要克服混凝土拌合物在輸送高度范圍內的重力,混凝土拌合物12、的重力將對混凝土泵產生一個逆流壓力,該逆流壓力與配管高度成正比,此逆流壓力會降低混凝土泵的容積效率嗎,為此,需要在混凝土泵與垂直段下端配置一定長度的水平管來減小逆流壓力,一般水平管長度為垂直管長度的1/4,故水平段長度不得小于xx m。單泵送高度超過20m時,僅僅依靠水平管是不足以平衡逆流壓力,需要在混凝土泵Y型管出料口36m處的輸送管根部設置截止閥,防止混凝土拌合物的回流。(3) 垂直段泵管固定 泵管采用垂直支設時,需要對泵管隨層進行結構固定,主要方式為在樓板預留孔洞處進行固定來減少泵管振動,在泵管與固定物之間放置緩沖物(木墊塊或其他軟性物質)。在首層90轉角處采用U型卡環固定,地上各層采用13、拉撐及U型卡環固定。垂直管下端彎管處不得作為直接受力點,采用鋼支撐承受垂直管重量。可以有效的避免在泵送時產生的軸向振動和壓力,防止垂直管的橫向擺動。(固定方式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當板薄且采用拼裝木模板支設時,可采用混凝土后澆筑(間隔一層),后期破除取出泵管。)5.2.4布料機的安裝1)布料設備的選擇和布置原則(1)布料設備的選擇應與泵送泵相匹配,布料設備的混凝土輸送管內徑宜與混凝土輸送泵管內勁相同。(2)布料設備的數量及位置應根據布料設備半徑、施工作業面大小及施工要求確定。(3)布料設備必須安裝牢固,采取抗傾覆穩定措施。(4)應經常對布料設備的彎管進行檢查,磨損較大的彎管及時更換。(5)布料14、設備作業范圍內不得有阻礙物,并應有防范高空墜物的設施。(6)布料設備布置位置盡可能設置在一些留洞井道內,減少結構遺留工作,本工程將選擇布置于核心筒電梯井道內。(7)布料設備的爬升工程應結合整個結構施工工況,回轉范圍內盡量減少其他高于臂架的設施、設備。2)布料機選型及參數根據布料機采用井道內爬模架體作為布料機提升設備及工程核心筒作業面,選擇xx 型布料機,具體參數如下(網上查找,截取圖片說明即可):3)布料機現場安裝加固措施 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并附上加固施工圖。5.3 布料機爬升 布料機爬升應根據現場實際工況進行編制,包括基礎加固形式、布料機爬升細節等七、 布料機的使用與維護 6.1、安全操作規15、定及注意事項 為了確保布料機的作業安全,必須嚴格遵守下列規定和要求,否則可能造成人身或設備事故,同時應嚴格遵守塔式起重機有關安全規則。 1)當風速超過13.8m/s(6級風)時,嚴禁布料機工作。當風速超過7.78m/s時(4級風)時,嚴禁布料機裝拆。 2)布料機應與高壓線及電器保持一定距離。 3)端部澆筑軟管必須系好安全繩,不得將軟管插入澆筑的混凝土中,嚴格按照布料機范圍工作。 4)布料機工作時臂架下方不準站人。 5)操作人員必須聽從指揮人員指揮,嚴禁盲目布料,以免發生意外。 6)液壓系統壓力不得超過25Mpa. 7)嚴禁在輸送管及油管內有壓力時打開管接頭。 8)嚴禁將端部軟管拆掉、讓臂架和另16、一剛性輸送管路連接。 9)嚴禁布料機帶病工作。 10)操作人員需經過有關技術學校培訓,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熟悉本機工作原理,掌握工作要領,身體健康,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工作。 11)操作人員應樹立安全意識,操作過程中一旦發現設備有異常現象或故障,應立即停機檢查,待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才可操作施工。 12)操作人員每班操作前,應檢查金屬構件,各焊接部位是否有開焊現象,底座支撐鋼梁與爬模工字鋼焊接位置是否牢固可靠。 13)每周對各接點螺栓逐一檢查,是否松動,各限位開關、制動裝置是否靈敏可靠,對發現的問題應及時整改,直至達到良好狀態為止。 14)嚴格按潤滑要求做好潤滑工作,在各方面工作就緒后,經空載試17、運轉無誤后方可投入使用。 15)操作人員上機后必須思想集中,注意前方布料及回轉方向,精心操作。 16)回轉過程中,嚴禁在整機未停穩時剎車或做反向運轉。回轉處接頭管箍不可固定太緊,保證運轉靈活,每班次必須清理、潤滑回轉接頭管密封一次。 17)布料結束后要做好布料機混凝土管道中的殘余混凝土的清洗工作,防止管內殘余混凝土結塊,造成堵管、爆管,影響正常使用。 18)認真做好清潔、緊固、潤滑、調整工作。 19)檢修或保養時,應切斷地面電源,不準帶電檢修保養。 20)工作結束時必須將臂架收合、掛號安全鉤、大臂水平放置、切斷地面電源。 21)泵送設備放置離結構邊緣保持一定距離。在布料桿動作范圍內無障礙物,無18、高壓線,設置布料桿動作的地方必須具有足夠的支承力。 22)泵管的質量應符合要求,對已經磨損嚴重及局部穿孔現象的泵管不準使用,以防爆管傷人。 23)泵管架設的支架要牢固,轉彎處必須設置井字式固定架。泵管轉彎宜緩,接頭密封要嚴。 24)水平泵送的管道敷設線路接近直線,少彎曲,管道及管道支撐必須牢固可靠,且能承受輸送過程產生的水平推力;管道接頭處密封可靠。 25)泵送設備的各部螺栓緊固,管道接頭緊固密封,防護裝置齊全可靠。各部位操縱開關、調整手柄、手輪、控制桿、旋塞等均在正確位置,液壓系統正常無泄漏。6.2、定期檢查 6.3、常見故障分析故障原因排出方法系統沒有壓力或壓力過小油泵轉向不對檢查轉向回油19、泵不動作檢查電路及回油泵溢流閥未調好或損壞更換或調整臂桿下沉平衡閥或液壓鎖泄露更換油缸密封圈破壞更換某個油缸伸縮不動電磁換向閥失靈檢查電路、更換清洗換向閥全部油缸不動作或伸縮無力溢流閥調整的壓力不夠重新調整壓力操作裝置不能控制總電源未打開,操作裝置接口未連接或接觸不良打開總電源,檢查接口堵管首次使用或砂漿潤滑不足使用一段時間后自行正常泵送壓力不足調整混凝土泵的壓力混凝土不符合要求調整混凝土配合比漏漿更換密封圈八、 應急預案布料機安裝和拆卸或施工過程中,如果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應立即向單位領導和分管領導匯報,同時組織救治傷員,保護好現場。7.1、設立搶險組織機構搶險總指揮長:項目經理搶險副指揮:項20、目總工搶救組組長:安全部經理人員疏散組:機電部排障組:機械部7.2、各機構人員職責和執行任務7.2.1指揮長:主要負責事故發生后現場指揮工作,負責調集人員、物資等立即搶險,把人員和物質損失控制在最小限度。調查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7.2.2搶救組:事故發生后立即開展救護工作,在醫療人員到來前對傷員進行初步醫療護理并運離事故現場,對傷員妥善安置并在醫療人員抵達后幫助醫療人員了解現場傷亡情況,以利搶險并輔助搬運傷員。7.2.3人員疏散組:主要負責事故發生后疏散與搶險、搶救工作無關人員,指引人員到指定安全地帶。7.2.4排障組:負責事故現場的清理工作,為搶救傷員工作掃清障礙,負責搜救傷員和防止連鎖事21、故。7.2.5車輛引導員(門衛):負責引導場內車輛為搶救騰出有效空間,同時引導消防和救護車輛進入場地合理布局、有效作業。7.3、應急和響應措施7.3.1事故發生后,最先發現者要立即報告直接領導、主管領導或值班領導,領導接到報告后,應立即組織對傷亡人員的搶救,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態擴大,并逐級向上報告。7.3.2搶救組首先要了解事故情況及傷亡地點、數量和輕重,然后依情況分組攜帶必要器械組織搶救。7.3.3人員疏散組立即在組長指揮下奔赴通往事故地點的通道,指揮人員有序行動,并為方便醫療和搶險人員及時進入事故現場維持人員撤離秩序。7.3.4排障組得到事故信息立即組織人員攜帶器械趕赴現場,搜救被物體壓住22、掩蓋的傷員,同時清理事故現場障礙物,為投入更多搶險人員進行有效工作提供方便。同時觀察事故現場情況,對于潛在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防護或排除。7.3.5車輛引導員要時刻注意場內搶險部署,及時引導對搶險和人員撤離有影響的車輛轉移到妥善地點,在消防車和救護車趕到現場時引導員指揮車輛進入現場。需要車輛、大型機械輔助搶險時及時聯系相關人員。7.3.6保安組自始至終要維持好現場秩序,禁止無關人員靠近事故現場及消防場地,保護消防設施,制止一切對搶險活動起消極作用的行為。7.3.7每個搶險小組人員都要明確自己在事故發生時的職責,還應進行預演來檢查應急的組織、人員、設施、工具是否能滿足搶險的要求。如有不符合搶險要求的環節和措施應予以糾正。7.4、應急預案的裝備、防護用具7.4.1基本裝備序號名稱用途1扳手清除障礙2撬棍支撐3鉗子清除障礙4移動電話(對講機)聯絡通訊7.4.2特種防護品如絕緣鞋、絕緣手套、千斤頂等。7.4.3一般性防救護品序號名稱用途1急救箱消毒2溫度計測量體溫公安:110 消防:119 急救電話:120 注:寫出離工程地址最近且路程通暢的醫院,注明醫院電話,并附圖(可從百度地圖上截取,標明工程地址及醫院位置)九、 布料機平面布置圖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