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項目模板工程碗扣式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核要點公眾號工程師智庫.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0056
2024-09-20
6頁
63.64KB
1、XX項目模板工程(碗扣式)安全專項方案編制、審核要點一、工程概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1、工程概況(只需寫明項目地點、周邊環境及交通情況、建筑面積、樓棟組成、建筑層數及高度、有無特殊建筑構造)。2、結構設計概況(寫明編制范圍;列表對各個部位的高度、梁板結構尺寸進行說明,并根據87號文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專家論證,下表為示例)3、本方案的特殊點(沒有可不寫)二、 編制依據(至少應含以下依據,根據實際情況添加,需確保有效性)序號類別名稱編號1國標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15版)GB50204-2015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3直縫電焊鋼管GB/T 13792、3-20084碳素結構鋼GB/T 700-20065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6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7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構架GB24911-2010.8行標建筑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66-2008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10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2011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12建設部建質2009第87號文.地標.13XX工程施工組織設計14XX樓設計圖紙. 相關的地方標準一定要寫明三、 模板設計1、 碗扣式腳手架支撐體系設計(碗扣式鋼管模架體系、立桿模數、橫桿模數、立桿定位、立桿縱橫距、立3、桿步距、平面布置圖)2、板模板設計(部位、層高、板厚;面板、次楞、主楞;支撐形式、立桿縱距、立桿橫距、水平桿步距;其他如剪刀撐)3、梁模板設計(部位、截面尺寸;底模及側模的模板、次楞、主楞;底部支撐形式、立桿橫距、縱距、步距;梁對拉螺桿設置情況)4、墻模板設計(部位、層高、墻厚;面板、次楞、主楞;對拉螺桿、斜撐情況)5、柱模板設計(部位、層高、墻厚;面板、次楞、主楞;對拉螺桿、斜撐情況)6、配模套數設計(區分水平模板套數和豎向模板套數,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要分開)7、特殊位置架體設計(樓梯位置;降板位置;梁底及邊梁位置;)四、施工準備及計劃1、技術準備2、勞動力準備3、機具準備4、材料計劃5、場4、地準備6、進度計劃五、進場材料要求1、材料要求(包括鋼管、上碗口、下碗口、頂托、底座、對拉螺桿、止水螺桿。要明確由誰組織、誰參與驗收)2、制作質量要求六、施工方法1、 工藝流程2、 支撐體系搭設方法3、模板體系 (至少包含墻模板施工、柱模板施工、梁板模板施工、樓梯模板施工、板模板施工、門窗洞口及陽臺模板施工、電梯井模板施工、局部降板模板施工、懸挑板模板)4、模板檢查驗收(由生產經理組織項目總工、安全總監、質量總監及樓棟管理人員進行模板工程驗收)5、模板的拆除 (拆模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側向支撐,后拆豎向支撐等原則。)七、質量保證措施八5、安全保證措施九、應急預案1、 應急組織機構2、應急救援職責3、危險源識別分析用表格形式分析4、應急演練5、應急處理流程6、應急處理方法7、應急救援電話機路線7.1、指揮部應急救援電話項目指揮部應急電話:綜合辦公室座機電話:移動電話號碼:7.2、應急救援醫療電話急救電話:120 市第醫院電話:- 7.3 應急救援路線圖十、計算書、附圖及附表1、墻模板計算書2、柱模板計算書3、板模板計算書4、梁模板計算書5、梁底模計算書6、梁側模計算書以上幾類計算書,要區分不同尺寸構件進行計算,要有代表性。7、附表7.1 模板檢查驗收表7.2 模板拆除申請表8、附圖(立桿定位布置圖;代表性梁、板支模圖;墻柱支模6、圖;老墻拉桿做法;吊模大樣圖;洞口支模圖;邊梁斜撐示意圖;樓梯支模圖;大模板吊裝圖;配模圖等)十一、強制性條文(說明:本章節僅作為檢查方案時,對方案是否違反國家強制性規定進行檢查,編制方案時不列次章。方案編制人員在方案中涉及到強制性條文時,應在方案內相應位置后面用括號標出所使用的強制性條文)建筑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66-20083.2.4采用鋼板熱沖壓整體成型的下碗扣,鋼板應符合現行國 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要求,板材厚 度不得小于6mm,并應經600650的時效處理。嚴禁利用廢 舊銹蝕鋼板改制。3.3.8可調底座底板的鋼板厚度不得小于6mm,可7、調托撐鋼板 厚度不得小于5mm。3.3.9可調底座及可調托撐絲桿與調節螺母嚙合長度不得少于 6扣,插入立桿內的長度不得小于150mm。5.1.4受壓桿件長細比不得大于230,受拉桿件長細比不得大 于 350。6.2.2模板支撐架斜桿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當立桿間距大于1.5m時,應在拐角處設置通高專用斜桿,中間每排每列應設置通高八字形斜桿或剪刀撐;2當立桿間距小于或等于1.5m時,模板支撐架四周從底到頂連續設置豎向剪刀撐;中間縱、橫向由底到頂連續設置豎向剪刀撐,其間距應小于或等于4.5m;3剪刀撐的斜桿與地面夾角應在4560之間,斜桿應每步與立桿扣接。4當模板支撐架高度大于4.8m時,頂端和低8、端必須設置水平剪刀撐,中間水平剪刀撐設置間距應小于或等于4.8m。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15(2015年版)411 模板及其支架應根據工程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地基土類別、施工設備和材料供應等條件進行設計。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筑混凝土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建筑工程大模板技術規程JGJ 74-2003302 組成大模板各系統之間的連接必須安全可靠。421 配板設計應遵循下列原則: 3 大模板的重量必須滿足現場起重設備能力的要求。616 吊裝大模板時應設專人指揮,模板起吊應平穩,不得偏斜和大幅度擺動。操作人員必須站在安全可9、靠處,嚴禁人員隨同大模板一同起吊。617 吊裝大模板必須采用帶卡環吊鉤。當風力超過5級時應停止吊裝作業。651 大模板的拆除應符合下列規定: 6 起吊大模板前應先檢查模板與混凝土結構之間所有對拉螺栓、連接件是否全部拆除,必須在確認模板和混凝土結構之間無任何連接后方可起吊大模板,移動模板時不得碰撞墻體;652 大模板的堆放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大模板現場堆放區應在起重機的有效工作范圍之內,堆放場地必須堅實平整,不得堆放在松土、凍土或凹凸不平的場地上。 2 大模板堆放時,有支撐架的大模板必須滿足自穩角要求;當不能滿足要求時,必須另外采取措施,確保模板放置的穩定。沒有支撐架的大模板應存放在專用的插放支架上,不得倚靠在其他物體上,防止模板下腳滑移傾倒。 3 大模板在地面堆放時,應采取兩塊大模板板面對板面相對放置的方法,且應在模板中間留置不小于600mm的操作間距;當長時期堆放時,應將模板連接成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