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撫快速路工程路基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0294
2024-09-20
24頁
187.50KB
1、秦 撫 快 速 路 工 程 ( 二 標 段)(K17+300K21+000段)路基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審批: 編制單位:秦皇島興龍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市政工程項目部2013年4月27日目 錄1、工程概況41.1、工程范圍、規模及主要內容41.2、路基標準橫斷面42、編制依據和原則42.1、編制依據42.2、編制原則53、工程重點、難點及對策54、質量目標和工期65、資源配置計劃65.1、施工組織機構65.2、施工隊伍計劃75.3、機械設備計劃76、施工準備86.1、技術準備86.2、材料準備86.3、建立質量、環保、安全、文明施工保證體系87、施工段劃分及施工部署87.1、路基填挖段劃分87.22、施工部署98、臨時道路及交通導改108.1、臨時道路108.2、交通導改109、路基施工工藝流程及方法109.1、填方路基施工工藝流程109.2、填方路基施工方法119.3、挖方路基施工工藝流程149.4、挖方路基施工方法159.5、深路塹石方施工見爆破方案169.6、軟土路基處理169.7、過渡段施工179.8、土工格柵施工189.9、高填方路基189.10、雨季施工措施1910、施工保證措施1910.1、質量保證措施1910.2、工期保證措施2010.3、安全保證措施2010.4、文明施工措施2210.5、環境保護措施2211、與各方協調2311.1、與業主的協調2311.2、與設計單位3、的協調2311.3、與監理工程師的協調2311.4、與政府部門的協調2311.5、與周邊居民的協調24路基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1.1、工程范圍、規模及主要內容本段工程為K17+300K21+000段路基填筑及開挖施工,從周營村北側磚廠至楊戶屯村西,地表為農田、山體、水塘、溝渠等。填方主要集中在18+68019+610,20+50021+000段,工程量約61.5萬方。挖方主要集中在K17+300K18,18+00018+680,19+61020+500段,工程量約為153.5萬方(其中土方約57.5萬方)。1.2、路基標準橫斷面本路段設計為全幅實施路段,橫斷面形式為四幅路,機動車雙向六車道,按4、照規劃斷面一步到位。雙向六車道,紅線寬度約80m,其中:中間分隔帶寬7.00m(中央分隔帶6.0m,左側路緣帶寬20.5m),主路寬211m(單向行車道寬23.75+3.50m),兩側分車帶寬24.0m(兩側分隔帶3.0m,主路右側路緣帶寬0.5m,輔路左側路緣帶寬0.5m),輔路寬27m,人行道寬23.00m,兩側綠化帶寬22.00m。主路路面設計彎沉值:21.3(0.01mm);土基回彈模量:30.0Mpa。2、編制依據和原則2.1、編制依據2.1.1、法律、法規、設計文件和施工圖,相關標準。 2.1.2、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 CJJ1-20082.1.3、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 5、JTG F10-20062.1.4、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268-20082.2、編制原則2.2.1、嚴格按照合同的工期要求,科學的安排施工進度、作業程序和組織勞動力,采取平行和交叉作業的施工方法控制施工進度,以確保施工按期完工。2.2.2、施工中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杜絕一切安全隱患,確保人身、機械設備的安全。 2.2.3、合理配置生產資源,采用先進的技術裝備,做好機具選型配套,提高施工機械化水平,實施標準化作業,降低工程成本支出。2.2.4、采用成熟的施工技術和先進的施工工藝。2.2.5、根據工程的特點、難度和質量、安全、環境保護等要求,我單位合理組織,科學6、安排,嚴格執行有關規范標準。3、工程重點、難點及對策3.1、現場地貌起伏大,K18+800至K19+180、K20+560至K20+600段由于村民挖土造成現在路基范圍內出現較大土坎,路基填筑時需先將土坎推平再進行整體碾壓。山東側水塘壩基,K20+600至K20+800段原有土坎也需要整平后,路基整體填筑。3.2、個別路段的基底處在軟土和溝塘地段,地下水位高,無法直接進行土方填筑,施工前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地基處理。3.3、處于斜坡處的填方地段,土質堅硬(或巖石),開挖臺階難度大。3.4、調集我單位具有類似工程施工經驗的施工管理人員,負責本工程的施工。安排專業施工隊伍,進行土石方工程。提前對各專7、業施工人員進行專業、安全等強化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嚴格工序質量控制,以工作質量來保證工程質量。4、土方平衡由于現階段可施工范圍為K17+300至K21+000,本著經濟合理、少從外部取土的原則,先對本段內土方進行土方平衡,所缺土方采用外購。K17+300K18+680挖方段土方用于填筑K18+680K19+610段,K19+610K20+040段所挖土方用于填筑K18+680K19+610段,K20+040K20+500段所挖土方用于填筑K20+500K21段,具體土方平衡見后附土方平衡表。5、質量目標和工期5.1、確保全部工程質量達到國家和行業的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合格等級標準。單位8、工程一次交驗合格率達到100%。5.2、工期:2013年4月20至2013年6月20日6、資源配置計劃6.1、施工組織機構組建負責本工程施工的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部實行項目法管理,項目經理代表法人全面履行合同,按合同約定組織工程實施、完工及缺陷修復。項目部配置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各1名,下設施工員、質檢員、安全員、材料員、核算員、保管員和試驗員。 施工組織機構圖項目經理 :趙桂昌項目主管 :羅偉項目工程師:魏銀濤施工員劉榮廣安全員周來福質檢員王磊材料員王玉波核算員劉軍偉測量員李松試驗員齊春光保管員劉丹6.2、施工隊伍計劃根據總體施工安排并結合工程特點,從滿足施工出發,擬調遣填方9、作業隊、挖方作業隊、爆破作業隊、運輸作業隊。6.3、機械設備計劃要求配備各種機械設備,根據工程進度一次投入到位。機械設備投入的數量、型號如下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序號機械或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額定功率(KW)生產能力用途備注1挖掘機1.6m310良好挖土2壓路機20t6良好碾壓3裝載機4154良好裝土4推土機5135良好清表5空壓機260良好石方6發電機1120良好抽水7自卸汽車15t40良好運土8平地機2150良好平土9灑水車8000L2良好灑水除塵7、施工準備7.1、技術準備7.1.1、施工圖紙審查與現場核對,編寫審核報告,參與圖紙會審。7.1.2、按照施工組織設計,明確分項工程施工方案及重點10、工序技術交底。7.1.3、備齊必要的定型圖紙、施工及驗收規范等技術資料。7.1.4、施工前組織技術員、質檢員、安全員、材料員、核算員集中學習施工圖、施工資料、施工規范、規章及驗收標準。7.1.5、與設計部門認真做好現場交樁工作,交接后認真復核施工圖紙和設計文件,在工程正式開工前,對設計定線及所交樁位進行全面復測,復測資料報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同意后再按施工要素布設滿足施工精度要求的平面測量控制網和高程控制網,并將控制樁加以妥善保護。7.2、材料準備組織物資設備部門、技術部門對市場物資供應情況,物資來源,供貨質量、價格以及有關廠家的資質、信譽等進行全面調查。確保工程物資材料的質量和供應及時。7.11、3、建立質量、環保、安全、文明施工保證體系按照工程的需要和有關部門的規定,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總負責人的質量、環保、安全、文明施工保證體系,做到層層包保,責任到人,安質檢人員、文明施工環保人員根據現場情況制定相應的質量、環保、安全、文明施工目標,現場安排有豐富施工經驗、責任心強的文明環保人員、試驗員、安全質量檢查員對工程質量、環保、安全、文明施工保證做到實時監控。8、施工段劃分及施工部署8.1、路基填挖段劃分填方段: K18+680K19+610、K20+500K21挖方段: K17+300K18+680、K19+610K20+5008.2、施工部署綜合考慮施工現場情況,施工作業部署如下:K17+12、300K18+680挖方段從K18+680處開始開挖,開挖土方先儲存在存土場,經過晾曬土的含水率達到試驗要求后再用自卸汽車運至K18+680K19+610填方段。K19+610K20+500挖方段從K20+040處分界,同時向東西兩側開挖。開挖土方先儲存在存土場,經過晾曬土的含水率達到試驗要求后K19+610K20+040段的土方用自卸汽車運至K18+680K19+610填方段,K20+040K20+500段的土方用自卸汽車運至K20+500K21填方段。K18+680K19+610填方段先從K19+240(管涵西側)開始向K18+680處填筑,整個路基高度填至K19+175處蓋板涵墊層底面時13、開始施工蓋板涵,蓋板涵涵背處分層預留臺階。K19+260K19+610填方段從K19+260處開始向東填筑,靠近圓管涵處分層預留臺階。K20+500K21填方段從K21向K20+500處填筑,在K20+804蓋板涵和K20+550圓管涵處分層預留臺階。卸土時用2臺1.6m/斗挖掘機和2臺154千瓦裝載機攢堆,并且根據土壤的含水量在取土場采取有效的措施,如采用推土機分層攢堆、分層剝取、土場翻曬或灑水等,將含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量2%范圍內。待填方段具備回填條件并且經監理驗收合格后,用挖掘機裝車、自卸汽車運輸,用于填方段路基回填,具體土方堆放及運輸路線圖見附圖。9、臨時道路及交通導改9.1、臨時道路14、為了節約成本少占用耕地,全線臨時道路均在路線內側修筑,挖方段臨時路在路塹內通過,填方段在路基坡腳和占地紅線間通過,涵洞處在結構物和占地紅線間通過。在挖方段通過時需組織好開挖施工順序以方便車輛通過。臨時道路結構為50cm厚級砂,寬度由現場實際情況確定,但不少于6m。9.2、交通導改 施工時需要進行交通導改的地方主要為K19+190村村通處。此處填方高度約5m,每填筑一層需對上下道進行填筑,使現有村村通與路基相接平順,坡度不大于4%。在上下道兩側設置護欄,安全警示牌、警示燈,并安排專人指揮交通。待涵洞施工完成后將涵洞與村村通接通,臨時道路改至涵洞,車輛由涵洞通過。在此處設置安全警示標牌、警示燈并安15、排專人指揮交通。10、路基施工工藝流程及方法10.1、填方路基施工工藝流程路基填筑施工工藝流程圖路基填筑施工工藝流程準備階段施工階段整修驗收階段填土區段平整區段碾壓區段檢測區段分層填筑攤鋪平整灑水晾曬碾壓夯實檢驗簽證基底處理施工準備路基整修10.2、填方路基施工方法10.2.1、施工前的技術準備工作10.2.1.1、路基開工前,全面熟悉設計文件和技術交底,進行現場核對及圖紙的審核,正確領會設計意圖,發現問題及時提出修改意見并報監理工程師。同時,機械、人員全部就位,做好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10.2.1.2、施工測量:開工前作好導線點、水準點的復測并加密,測量精度符合規范要求。10.2.1.3、16、施工放樣:路基開工前,根據恢復的路線中樁、設計圖紙,施工工藝和有關規定定出路基用地界樁及路基土方施工線。10.2.1.4、確定試驗路段:為了保證該路基壓實層的勻質性,路基開工前,在路基上選出具有代表性的100m作為試驗段進行試驗。根據路基填料的實驗結果和以往的施工經驗,我們確定的松鋪厚度為30cm。機械組合方案為:自卸汽車18輛, 20T振動壓路機2臺,推土機2臺,平地機1臺,挖掘機2臺。將施工工藝上報監理工程師認可,隨后進行試驗段施工。在攤鋪時做到均勻、平整,形成雙向橫坡。試驗段每層壓實后進行自檢合格后,則該段該層路基作為主線路基的一部分向監理工程師報驗。10.2.3、測量放線根據設計圖定出17、路基占地線、路堤坡腳、邊溝、護坡道及占地線等具體位置。在距路中一定安全距離處設置控制樁,其間隔為50,樁上用紅漆標示該樁號的路基填挖高,用(+)表示填方,用(-)表示挖方。10.2.4、清表用推土機、裝載機或挖掘機清除路基范圍內原地面雜草、根莖、樹根、廢棄渣土等表皮土,清表土厚度為30cm,按設計要求整平壓實。清表土全部廢棄,外棄運距16Km。因為原地貌填方地段有高差大、寬度窄的土坎,挖臺階不夠放坡,需整平。原地表壓實度自檢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合格后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測量清表后壓實的路基高程,請監理復核后,結果報監理審批。10.2.5、基底碾壓處理將路基及邊坡范圍內的樹根、草叢、植被等雜土全18、部挖除后,用灑水車灑水控制土質含水率;填方段用平地機找平,壓路機進行碾壓;當遇到軟地基、耕植土超深、水溝、大坑時,用挖掘機進行超挖處理,平整后再次碾壓,超挖土方并入清表雜土廢棄;碾壓完成后進行路基基底壓實度試驗,使路基基底壓實度達到施工圖紙及規范要求。10.2.6、路基填筑10.2.6.1、填筑路基填筑按照橫斷面全寬并按設計道路平行線逐層向上填筑,原地面不平時,由最低處分層填筑,每填一層,壓實度檢查合格后再填下一層。每層填料鋪設的寬度,應超出每層路堤的設計寬度50cm以保證修整路基邊坡后的路堤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對于填方作業段的交接處,未在同一時間填筑,則先填地段,按1:1的坡度分層留臺階;若19、兩個地段同時填筑,則應分層相互交迭銜接,其搭接長度不小于2m。填方分層平行攤鋪,松鋪厚度根據試驗段數據確定。當原地面縱坡大于12%或橫坡陡于1:5時,應按設計要求挖臺階,或設置坡度向內并大于4%、寬度大于2m的臺階。施工作業實行“劃格上土,掛線施工,平地機整平”。上土前,根據壓實層厚度和每車土的運量確定單位車輛的卸土面積,用白灰線定出方格控制卸土范圍。整平時,先用推土機整平,再用平地機精平。填筑過程中,每層填土頂面形成24的橫坡以防積水,當填至路基頂面三層內時逐層調至設計橫坡。根據松鋪厚度在路基邊緣縱向定樁掛線施工。10.2.6.2、碾壓碾壓機械采用振動壓路機,機械碾壓前應對填料的松鋪厚度、平20、整度、含水量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碾壓。碾壓時第一遍靜壓,速度先慢后快,最大速度不宜超過4km/h,先弱振后強振,直線段由兩側向中間沿縱向往返式進行,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沿縱向往返進行,橫向接頭時振動壓路機一般重迭0.40.5m;對三輪壓路機一般重迭后輪寬的1/2,前后相鄰兩區段縱向重迭1.01.5m,達到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均勻。10.2.6.3、壓實度檢測現場每層填方壓實度采用灌砂法和環刀法檢測,檢測頻率為每1000至少檢測2點,檢測土樣送至實驗室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層填筑。10.2.6.4、質量檢驗標準土路基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檢驗頻率縱斷高程(mm)+10,-15用水準21、儀測量每200m測4個斷面中線偏位(mm)50用經緯儀、鋼尺量取最大值每200m測4點,彎道加HY、YH兩點平整度15用3m直尺和塞尺連續量兩尺取較大值每200m測2處10尺路床寬度(mm)不小于設計值B用鋼尺量每200m測4處路床橫坡0.3%且不反坡用水準儀測量每200m測4個斷面10.3、挖方路基施工工藝流程土質路塹開挖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排水溝設備到位清理場地測量放線挖裝運鏟分層開挖邊坡防護基底碾壓平整整修檢查簽證完工10.4、挖方路基施工方法10.4.1、清表本工程的挖方為可利用土方,用于填筑路基。為了保證路基填方的內在質量,要將開挖部分的表層雜土清理干凈,主要有雜草、樹根,表層土外運22、16Km廢棄。由于開山段地勢陡峭,清表采用挖掘機進行。10.4.2、開挖采用路基開挖與邊溝、邊坡開挖、修整相結合的方式同時進行,并一次成型。路塹土方按橫斷面自上而下開挖,逐層進行,不得亂挖超挖,嚴禁掏底開挖。開挖土方以機械為主,挖掘機配合自卸汽車,挖出的土方填筑路堤。開挖過程中應采取措施保證邊坡穩定。開挖至邊坡線前,應預留一定的寬度,預留寬度應保證刷坡過程中設計邊坡線外的土層不受擾動。邊坡上穩定的孤石應保留。開挖至零填、路塹路床部分后,應盡快進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時進行,宜在設計路床頂標高以上預留至少300mm厚的保護層。應采取臨時排水措施,確保施工作業面不積水。在設計邊溝位置處開挖臨時土溝,23、土溝與填方段邊坡外臨時排水溝相接。挖方路基路床頂面終止標高,應考慮因壓實而產生的下沉量,其值通過試驗確定。邊溝與截水溝應從下游向上游開挖。10.4.3、測量控制在開挖過程中,測量人員及時進行線位、邊坡及標高的測量,保證路基寬度滿足設計要求,及時修整邊坡,使之平順、圓滑,外觀質量滿足規范要求。嚴禁超挖,嚴格控制路槽的平整度。積極配合監理工程師的抽檢。10.5、深路塹石方施工見爆破方案10.6、軟土地基處理10.6.1、路基的加固處理施工前進行詳細的現場調查,依據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核查特殊土的分布范圍、埋置深度和地表水、地下水狀況,根據設計文件、水文地質資料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做好路基施工范圍內的地面24、地下排水設施,并保證排水通暢。10.6.2、換填處理渠塘范圍內路基施工時,填料采用透水性好的土。處于常水位以下部分的填土,不得使用非透水性土。施工前沿擬建路基采用潛水泵排干積水,人工配合挖掘機清除淤泥,然后填筑石料,石料強度不小于15Mpa,最大粒徑應小于15cm,大粒徑石料應填在下部,空隙較大時應撒入石渣或石屑填充,上部可填石渣或石屑,最后再填筑路基。當軟土層厚度小于3.0m,且位于水下或為含水量極高的淤泥時,可使用拋石擠淤,拋填方向應根據道路橫斷面下臥軟土地層坡度而定。坡度平坦時自地基中部漸次向兩側擴展;坡度陡于1:10時,自高側向低側拋填,并在低側邊部多拋投,使低側邊部約有2m寬的平臺25、頂面。拋石露出水面或軟土面后,用較小石塊填平、碾壓密實,再鋪設反濾層填土壓實。10.7、過渡段施工10.7.1、本標段過渡段設計類型有:路橋過渡段、半挖半填路基、路堤與路塹過渡段。在路基施工中,過渡段橋臺、涵洞先行施工,為過渡段與相鄰路基同步施工創造條件。過渡段橋臺基坑分層填筑壓實。10.7.2、路橋過渡段填方橋臺,橋臺臺尾路基為路堤時,路橋過渡段一般采用倒梯形過渡方式。過渡段總長度L=2H+6,并不小于20m(H為橋臺后路堤高度)。路基采用沉降較小的級配碎石填筑。用振動碾壓機碾壓密實。頂面鋪設兩層雙向高強度聚酯纖維土工格柵。每延米縱橫向拉伸屈服強度100KN/m,斷裂伸長率均小于等于10,搭26、接寬度不小于30cm,過渡段壓實度應不小于96%。路橋施工順序采用先填筑路基后施工橋臺時,其壓實機具同一般路基;當施工順序先施工構造物后填筑路基時,對于大型機具難以壓實的地方,采用小型的振動夯機壓實。對于涵洞頂50cm以內填土盡量采用輕型靜載壓路機壓實。涵洞的現澆混凝土基礎強度及預制件裝配接縫的水泥砂漿強度達5MPa后,方可進行回填。現澆鋼筋混凝土涵洞,其胸腔回填土宜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0后進行,頂板以上填土應在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有防水層的涵洞靠防水層部位應回填細粒土,填土中不得含有碎石、碎磚及大于10cm的硬塊。10.7.3、半挖半填路基、路堤與路塹過渡段應從填方坡腳起向上設置向內側27、傾斜的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2m,在挖方一側,臺階應與每個行車道寬度一致、位置重合。石質山坡,應清除原地面松散風化層,按設計開鑿臺階。孤石、石筍應清除。當路堤與路塹連接處為硬質巖石時,在路塹一側沿原地面縱向挖成臺階,然后填筑級配良好的碎石。當路堤與路塹連接處為弱質巖石或土質路塹時,應先沿地面挖成1:1的坡面后,再設置臺階,然后再分層回填路基填料,壓實標準與路基表層基床一致。10.8、土工格柵施工本工程路橋過渡段、路基換填均設置土工格柵。土工格柵采用雙向拉伸聚酯土工格柵,每延米縱橫向拉伸屈服強度100KN/m,縱向屈服伸長率10,橫向屈服伸長率10。(1)鋪設土工格柵的下承層表面用機械或人工整平壓28、實,局部高差不大于5cm,表面碎、塊石等堅硬物一律揀出,在距格柵層8cm以內的填料,最大粒徑不大于6cm。(2)將格柵鋪設應垂直于路堤軸線方向,沿加固方向人工拉開、拉緊,保證平順、無褶皺。各幅格柵密貼排放,土工格柵之間的聯結應牢固,疊合長度不小于15cm,在受力方向連接處的強度不低于土工格柵的設計抗拉強度。土工格柵之間的聯結采用自制U型釘固定于地面,錨固深度不小于20cm,使其平順并與地面密帖。(3)土工格柵攤鋪以后應及時填筑填料,避免其受到陽光過長時間暴曬,間隔時間不超過48。(4)土工格柵上的第一層填料采用輕型推土機或前置式裝載機上料,一切車輛、施工機械只容許沿路堤軸線方向行駛。10.9、29、高填方路基10.9.1、高填方段路堤應嚴格控制填料,優先采用強度高、水穩性好的材料。受水淹、浸的部分,應采用水穩性和透水性均好的材料。 10.9.2、基底承載力應滿足設計要求。承載力不足的地基應按設計要求進行處理。覆蓋層較淺的巖石地基,應清除覆蓋層。 10.9.3、高填方路堤填筑應符合下列規定 (1)施工中應按設計要求預留路堤高度與寬度,并進行動態監控。 (2)施工過程中應進行沉降觀測,按照設計要求控制填筑速率。 (3)高填方路堤應優先安排施工。10.10、雨季施工措施10.10.1、雨季施工時要作好路基臨時排水,坡面臨時泄水槽合理布置并與邊溝順接,將雨水及時排入最近的河塘中。10.10.2、30、與氣象部門保持密切聯系,隨時掌握大風、降雨情況。合理調整施工順序。10.10.3、雨期施工應充分利用地形與既有排水設施,做好防雨和排水工作。施工中采取集中人力、設備,分段流水、快速施工。10.10.4、雨中、雨后應及時檢查路基及現場環境,發現雨患、水毀必須及時采取處理措施。路基因雨產生翻漿時,應及時進行逐段處理,不得全線開挖。挖方地段每日停止作業前應將開挖面整平,保持基面排水與邊坡穩定。低洼地帶做好路基表面、邊坡與排水防沖刷措施。當日填土應當日碾壓密實。填土過程中遇雨,應對已攤鋪的虛土及時碾壓。雨后攤鋪基層時,應先對路基狀況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攤鋪。10.10.5、加強執勤工作,下雨時必須31、認真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11、施工保證措施11.1、質量保證措施11.1.1、用于填方的各種類型的材料,都先進行現場壓實試驗。壓實試驗進行到能有效地使該種填料達到規定的壓實度為止。11.1.2、路基填筑之前,對于各種復雜路段地基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并進行壓實,壓實達到規定的壓實度為止。11.1.3、路堤填筑到結構物附近,或鋪筑到無法采用壓路機壓實的地方,使用小型打夯機或夯錘人工夯實,保證其壓實度符合要求。11.1.4、挖方路段要重視施工過程中的測量控制,準確測量開口線的位置,在開挖過程中要經常復核中線位置,防止偏差過大。11.2、工期保證措施 為確保工程工期,經理部制訂了行之有效的工期保證32、措施,對工程的整體進度進行嚴格控制,及時調整各分項工程,使之能夠緊密配合。11.2.1、組織精干高效有經驗的領導班子。11.2.2、加強現場調度,挖掘施工潛力,狠抓關鍵部位和薄弱環節,合理組織人力、物力。 11.2.3、編制嚴密的施工組織計劃,并根據實際情況詳細制定月計劃、周計劃,優化施工方案,緊抓關鍵工序,關鍵路線,同時根據一些變化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靈活調整。11.2.4、我們將充分利用人文、地理熟悉的優勢,協調好同當地政府、群眾及各方面的關系,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最大限度地排除各種施工干擾和障礙,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11.2.5、保證材料的供應,做到料源充足,運輸快捷,使材料應達到經濟、足33、量、及時。11.2.6、本項目機械化程度較高,我們將根據這一要求加強設備管理,保證完好率,打出機械化施工優勢,以求實現高進度。11.2.7、正確處理質量和進度的關系,在高質量的基礎上,爭取提高工程進度,好中求省,注意克服雨季、農忙季節對施工的不利影響,力求生產平衡。11.3、安全保證措施11.3.1、路基施工安全技術措施(1)使用機械填筑路堤時,為保證機械運行安全,場地必須及時平整,并在填土邊緣設置安全標桿。(2)用其它車輛牽引陷車的車輛時,應有專人負責指揮,兩車間嚴禁站人。停車時車輛應停在指定地點,如必須在坡道上停車時,必須在車輪下加楔防止滑溜。必須不熄火處理時,更應加強摘擋、剎車、止輪措施34、。(3)機動翻斗車限于施工現場砂石、混凝土和土方等散裝物料短途倒運,不能當作長途運輸車輛使用。凡持安全技術操作證而無駕駛證者嚴禁上公路行駛。機動翻斗車在施工便道上行駛速度不大于10km/h,出入庫房和單位大門行駛速度不應大于5km/h。(4)運土車輛在公路上行駛時,必須遵守交通法規。11.3.2、夜間施工安全措施合理安排施工,盡量避免或減少夜間施工。需要連續作業的工程項目,夜間施工將采取以下措施,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1)建立夜間值班制度,做好周密的組織和技術交底,配備足夠的資源,確保夜間施工順利進行。(2)施工作業人員上崗前應集合整隊,經班組長或安全員教育檢查后才能上崗。(3)嚴格復核、檢查35、制度,確保各項技術質量指標準確無誤,符合設計和規范的規定。(4)安裝足夠的照明設備,保證夜間施工有良好的照明條件。(5)做好夜間施工防護,在作業地點附近設置警示標志,懸掛紅色燈,以提醒行人和司機注意,并安排專人看守。11.3.3、防火、安全用電措施(1)供電用電設施投入運行前,建立用電管理機構,組織好運行、維護專業班組,明確機構與班組的職責。嚴禁亂拉亂接電源,嚴禁非電工拆除電器設備。(2)接引電源工作,必須由維護電工進行,并設專人進行監護。施工用電完畢,應由施工現場用電負責人通知維護班組進行拆除。(3)與當地政府、消防部門及附近的居民加強聯系,群策群力,共同防火。重點部位如倉庫、木工間配置相應36、消防器材,一般部位如宿舍、食堂等處設常規消防器材。(4)易燃、易爆材料必須設專庫儲存,設立警示標志,并遠離生活區。施工中對這些材料限額領取,工序完成后,將剩余物品及時送還。施工現場用電,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加強電源管理,防止發生火災。11.4、文明施工措施(1)對施工的人員加強文明用語、道德素質教育,強化文明施工意識,樹立交通良好形象,展企業新風尚。(2)同施工沿線的單位、地方政府、村民搞好關系,做到為民而不擾民。(3)在本合同標段起點有標段的工程簡介,設標志牌。(4)拌和設備、機械設備配備“設備標志牌”,并標明設備名稱、生產廠家、出廠日期、使用狀況、操作人員姓名等。(5)施工作業及施工便道進行37、經常養護,保證晴雨通車,經常清掃灑水,防塵土飛揚。(6)停車場內機械設備做到擺放整齊有序。11.5、環境保護措施(1)在施工中,嚴格遵守國家環境保護部門及相應規章的有關規定,采取有效措施以預防和消除因施工造成的環境污染,保護工程范圍內的土地及植被。(2)生產、生活設施符合環保要求,并接受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監督。(3)在施工期間加強環保意識,保持工地清潔、控制揚塵、杜絕漏灑材料。保持施工場地經常灑水,使得施工場地旁的農田作物無揚塵污染。(4)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將施工噪聲控制到最低程度。當施工工地距居民住宅區距離小于150m時,不在夜間安排噪聲很大(55dB)以上的機械施工。(5)及時38、處理生產和生活中產生的廢棄物,運至監理工程師及當地環保部門同意的指定地點棄置,注意避免阻塞河流和污染水源。(6)保護農田灌溉系統,當路線經過農田水利灌溉區域時,在施工時采取必要的臨時措施以保證不影響或中斷農田的灌溉作業。修建的臨時設施應保證施工不影響當地農田的高峰排灌作業。(7)根據路線經過水田地區的情況,擬定需采取的措施,確定合理的設計方案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執行。12、與各方協調12.1、與業主的協調(1)配合業主搞好工程施工前期的征地、拆遷等準備工作,盡早創造施工條件,及時組織施工隊伍進場施工。(2)按時參加業主組織的工程協調會,按期完成各項配合工作。12.2、與設計單位的協調(1)嚴格按39、照圖紙施工,并向設計單位提供優化設計的建議,未經設計同意,不隨意變更設計。(2)對施工圖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向設計單位及業主和監理匯報,并向設計提出咨詢意見,辦理設計變更后方可進行施工。(3)由項目經理部負責協助設計單位解決施工中出現的臨時問題,做好配合工作。12.3、與監理工程師的協調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經業主及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施工和質量管理。在班組“自檢、互檢、交接檢”和質量技術部門專檢的基礎上,主動接受監理工程師和質量監督部門的檢查。配合監理工程師做好施工質量檢查工作,并按照監理工程師的要求進行整改,使工程在保證質量前提下如期完成。12.4、與政府部門的協調積極與地方政府、環保、衛生等部門聯系,主動爭取地方政府部門的配合和支持,配合地方政府作好施工區域內的治安、環保工作。12.5、與周邊居民的協調與周邊居民加強聯系,及時宣傳介紹施工情況,取得居民的理解,在施工期間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施工擾民,保證施工正常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