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組廣東地基強夯處理工程施工組織設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0314
2024-09-20
13頁
119.50KB
1、xx電纜實業有限公司xx工業區地基強夯處理施工組織設計編 寫 人:審 核:審 批:編制單位:日 期: 審批意見:建設(監理單位):日 期:目 錄一、工程概況二、場地工程地質條件三、設計要求 四、施工準備五、強夯施工方案六、工程質量保證計劃七、施工安全保證及環境保護措施xx電纜實業有限公司xx工業區地基強夯處理施工組織設計 一、工程概況 擬建中的xx電纜實業有限公司廠房用地位于位于xx鎮。由于地基為人工回填土,該土層結構松散,厚度0.315.3 m不等,壓縮性大,土層承載力較低,其天然地基承載力不能滿足地坪地基使用要求,現采用強夯法對廠房地坪進行加固處理,提高回填土承載力,以滿足廠區道路、管線、2、地坪使用要求。二、場地工程地質條件素填土(強夯處理土層)廣泛分布,由人工推的的礫砂粉質粘土和碎石組成,平均厚度7.8 m,最大厚度達15.30 m。 (其它土層祥見地質資料)三、設計要求依據設計說明:1、地基處理后要求為:、A區加固后的地基,其承載力標準值fk120kpa,變形模量8.0MPa,壓縮模量4.0MPa,; 、A區加固后的地基,其承載力標準值fk160kpa,變形模量12.0MPa,壓縮模量5.0MPa,;2、強夯設計參數:A區強夯參數 、點夯能量:A區為3000KN.m; 、夯點布置:A區為3.53.5m,分兩遍布置夯點; 、點夯遍數:分兩遍布置夯點,兩遍點夯間隔時間不應小于7天3、; 、擊數:A區為56擊; 、滿夯:能量為1200KNm,1遍2擊,夯點搭接30; 、點夯收錘標準: a以孔隙壓力達到峰值后不增長或增量(u)很小時,確定每夯點擊數; b夯坑周圍地面隆起大于1/4夯沉量體積; c不因夯坑深度過深而起錘困難; d最后兩擊平均夯沉量100mm;B區強夯參數、點夯能量:B區為3000KN.m; 、夯點布置:B區為2.52.5m,分兩遍布置夯點; 、點夯遍數:分兩遍布置夯點,兩遍點夯間隔時間不應小于7天; 、擊數:B區為68擊; 、滿夯:能量為1200KNm,1遍2擊,夯點搭接30;、收錘標準:a以孔隙壓力達到峰值后不增長或增量(u)很小時,確定每夯點擊數; b夯坑周4、圍地面隆起大于1/4夯沉量體積; c不因夯坑深度過深而起錘困難; d最后兩擊平均夯沉量80mm;以上參數宜通過試夯進行調整。四、施工準備1、施工部署、為了保證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有目的、有秩序、優質高效完成本工程,本工程配備有豐富施工管理經驗的施工管理人員負責本工地的施工管理工作。、為大面積強夯施工提供條件,根據我公司多年強夯施工經驗,在大面積強夯之前,選擇一個試夯區進行夯,其主要目的是確定強夯的能量擊數、遍數和效果,以確保大面積施工的工程質量。 2、施工前的準備工作、熟悉設計圖紙,進行更深入的現場踏勘,掌握整個場地的地質情況。與業主、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召開碰頭會,進行必要的咨詢以進一步明確設5、計及施工要點。、技術交底開工前,由專業技術人員向參加施工的全體人員進行全面的施工技術、安全交底,講明設計意圖、操作規程的方法,以及該工程應達到的標準,使所有施工人員對所從事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工作更有效、有序的進行。、崗位培訓對各種施工人員,結合本作業的實際情況及其專業,進行崗位技能培訓,以保工程順利進行。 3、主要作業人員及施工設備 主要作業人員計劃詳見表 主要作業人員一覽表 序號 工 程 人 數 職 責 范 圍 1 吊車司機2強夯機吊車操作 2 夯坑測工1夯點放線、夯沉量觀測 3 起重及指揮1負責指揮吊機就位、施工安全4 修理工1現場機械維修 5 普工4掛鉤等現場雜務 6 總計人數9本6、工程主要施工設備 序號儀器名稱規 格數量用途1強夯機LDS1臺套現場施工2水準儀S31臺夯坑沉降測量五、強夯施工方案1、 施工準備工作、強夯施工排水強夯施工范圍外兩側設置低于強夯工作面1.0 m左右深排水溝,排水溝要與排水通暢的排水口連通。、如強夯工作面較軟,不滿足強夯機行走施工,應在工作面上回填2.0m左右整平,供強夯機行走施工,回填塊石在施工時可做夯坑填料。、防震設置 為了保護周邊構筑物,施工場地應設置防震溝,其深度應比周邊構筑物基礎埋深低0.5m以上。、如果施工中出現飛石嚴重影響其它施工隊伍的情況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安全防護措施,(用安全網圍出施工區,隔出汽車通道)確保施工順利進行7、。2、試夯區施工、強夯試夯區 選擇一塊有代表性的區域作為試夯區,位置及夯點布置現場確定,通過試夯繪制出夯擊次數與夯沉量的關系曲線圖,以確定強夯最佳夯擊次數及夯擊能。 試夯區收錘標準為如下之一: a以孔隙壓力達到峰值后不增長或增量(u)很小時,確定每夯點擊數; b夯坑周圍地面隆起不大于1/4夯沉量體積; c不因夯坑深度過深而起錘困難; d最后兩擊平均夯沉量10 cm;3、施工流程普通強夯施工流程a按施工場地,布置第一遍夯點,用白灰按夯錘直徑標出每一夯點點位,且偏差不大于5cm;b夯機就位,夯錘對準夯點,測量夯前錘頂高程;c將夯錘起吊到預定的高度,等夯錘脫鉤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鉤,測量錘高程,收錘標8、準同前所述;d重復上述步驟c,按設計規定的夯擊次數及收錘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e換夯點,重復上述步驟b、c、d,直至完成第一遍夯點夯擊,推平夯坑填料整平,整平場地計算夯沉量;f布置第二遍夯點,再規定的時間內進行第二遍夯擊;g第二遍施工方法同b、c、d;i進行滿夯施工;j進行夯后檢測;4、注意事項A強夯施工按建筑地基規范(JGJ7991)和深圳地區地基處理技術規范(SJG0496)有關規定進行。B強夯施工的標高控制: 強夯施工要求夯前及每遍夯后均進行高程測量,并計算下沉量,取得數據作為技術資料存檔。C每遍強夯施工要求應一定時間間隔,具體時間由試夯統計得出。六、工程質量保證計劃1、施工技術質量9、管理保證體系、成立技術質檢部,由公司總工程師牽頭負責,具體實施部門為技術質檢部,全面控制每一個施工目的工程質量,各工程隊配備有技術員、質檢員,定期開展統計分析,掌握工程動態。工程隊的技術負責人、質檢員必須對技術質檢部負責,而技術質檢部必須對總工程師負責,層層落實。、嚴格按照中國現行的有關規范和標準對分項工程進行驗收和評定,在施工中重點部分和容易發生質量通病的地方監測點和管理點,實行質量預控,避免質量事故的發生。、建立由工地實驗室和指定的質檢部門為主的產品質量檢驗體系對各種材料進行抽樣檢驗,經測試合格并由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才能使用,對每一分項工程都編寫作業指導書。、抓緊質量意識的培訓工作,增強工人10、的職業責任感,樹立主人翁的態度。培訓工作分三方面進行,特別針對干部、,技術人員、工人等不同崗位,系統學習操作技術和工程管理,組織勞動競賽;工程質量與職工經濟利益直接掛鉤實行獎優罰劣。、全面推行標準化工作,把生產和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要求,經營管理都納入規范,形成制度,促進工程施工的優質、高速、低消耗。、貫徹實施IS09002質量保證體系,嚴格按照質量體系文件(質量控制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進行動作。、積極開展QC小組活動。由項目領導小組、技術人員、工人組成“三結合小組”,針對關鍵技術質量或質量通病的課題組織攻關。對質量難題儀器集中分析,擬定措施,下達執行措施,最后總結經驗,納入標準。、工程質11、量保證體系由以下分體構成A質量責任體系,由各級行政主要領導和技術負責人構成;B質量目標體系,由整體質量目標和分級項目質量目標構成;C質量監督體系,由各級技術監督部門和質檢人員構成;E質量激勵體系,由各動力源構成的激勵機制構成。、工程項目質量控制方法:場地的強夯及最后的場平等項目施工時,定時進行實測抽查(包括資料),建立監督記錄和檔案,工程竣工后進行質量等級核定,項目監督人員經常現場查看,掌握施工動態,建立質量動態記錄。工程質量等級核定由項目經理負責,報監理工程師備案。2、技術質量措施、各分項工程質量管理嚴格執行“三檢制”(即自檢、互檢和交接檢、專檢),隱蔽工程作好隱蔽、預檢紀錄,質檢員作好復檢12、工作并請業主現場工程師、監理代表或質檢驗收。專業工長作好每一次的技術交底工作,嚴格按圖施工,不得任意更改原設計圖紙,遇到疑難題必須和業主代表、工程師、設計和監理師共同協商解決。、在工程開工前,應在施工影響范圍以外的地方設三個水準點(甲方提供),所有的測量均參考水準點,各地塊開工前進行水準測量,作好記錄,并請監理工程師復核。、施工用機械、夯錘規格、測量儀器等工具必須滿足設計要求。3、強夯(試夯)質量保證措施、普通強夯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A強夯施工必須按設計參數和強夯工藝進行,施工夯點布置偏差不得大于50mm。 B每個夯擊點的夯擊數按單點最后的沉降量控制,采用水準儀觀測,并做好記錄。 C夯擊時,落錘13、應保持平衡,夯點錯位不大于20cm,夯坑底傾斜大于30度時宜用砂土或碎石將坑底整平,才能進行下一擊夯擊。 D每夯擊一遍完成后,應進行場地平整和測量場地標高與平均下沉量,并再進行施工放線及施放夯擊點位,方可進行下一遍夯擊,在施工過程中,對毀掉的施工夯點標樁,應及時進行補放,以免丟在失。E強夯施工過程中應有人專門負責下列監測工作。、開夯前應檢查落距,以確保單擊能量符合設計要求。、每遍夯擊前,應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核,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現偏差及時糾正。、按設計要求檢查每個夯點的夯擊次數和每次的夯沉量。F在夯擊中,當發現地質條件與設計提供的數據不符時應及時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處理。G施工中對方案制定的工作量14、或技術要求進行改變時,應報公司主管技術部門批準后方可施工。H強夯施工中應在現場及時對各項參數及施工情況進行詳細記錄。I強夯過程中夯坑周圍不應有過大的隆起,如有異常及時報告監理工程師,匯同設計、業主等部門再作處理辦法。七、施工安全保證及環境保護措施1、安全管理保證體系、安全是關系到人的性命的大事,也是直接影響到一個企業成敗的關鍵,在本工程中,工期短,各工種交叉作業繁忙,機械化程度高,絕不能忽視安全問題,“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定為本工程的安全口號。、 成立以安全生產部為主的領導小組,項目經理為該項目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各施工隊、工段也建立相應的安全生產小組。由安全生產部統抓安全管理工作。、加強現場15、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生產教育,增強自我保護能力,使每一個施工人員自覺遵守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操作規程,嚴格遵守各項 生產管理制度。、定期進行安全檢查,每周召開一次班組安全會議,提出安全措施,消除事故隱患。2、安全生產及勞動保護措施、加強現場機械設備和操作人員的管理,對機械設備經常檢查保養,進入現場的車輛 必須服從統一指揮,操作者必須持證上崗,無工種專業操作證者,一律不予進入現場操作。、機械設備必須張掛安全標志和操作規程、現場安全生產警示標語牌。、上下崗和交接班時,應先對設備進行檢查保養并相互交底,做到心中有數。、吊機必須安裝超高、變幅限位器,吊鉤和卷揚機安裝保險裝置,各種鋼絲繩應定期檢修調換,16、吊機安裝完畢由設備部檢驗,并辦理驗收單。、現場的操作人員及進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必須系安全帶,在現場不得穿硬底鞋、高跟鞋、拖鞋,不得穿背心上下崗,衣冠不整者不準進入工地。、吊臂下不得站人,掛鉤 人員應注意鉤 錘起落,夯錘吊起后地面操作人員應迅速撤離到安全距離以外,以防飛石傷人,強夯時,非操作人員嚴禁圍觀。、測量錘頂標高或清理夯錘夯錘氣孔時,操作人員應注意吊鉤甩把方向,以免發生意外,測量標高時,應待吊鉤落穩后方可站上夯錘。、吊機應鋪墊平穩,操作人員應相互配合,如發現有異常,立即通知司機。、所有生產人員均應按部就班,互相配合,不得擅自離職,作好勞動保護,定期發放勞保用品,嚴禁帶病上崗和疲勞上崗,嚴禁酒后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