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遜湖特大橋承臺基坑開挖支護施工方案鋼板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1468
2024-09-20
11頁
121KB
1、目 錄1 工程概況 22 編制說明 22.1 編制依據 22.2 編制原則 23 施工方案 23.1 基坑開挖防護設計 33.2 基坑開挖支護施工 53.2.1基坑開挖支護施工步驟 53.2.2 施工準備 53.2.3 鋼板樁施工 53.2.4 支撐施工 63.2.5 基坑開挖 63.2.6 基坑周邊監測 73.2.7 支撐及圍護結構拆除 74 應急方案 75 安全與環保措施 7湯遜湖特大橋29#-90#墩承臺基坑開挖支護施工專項方案1 工程概況新建武漢至咸寧城際鐵路湯遜湖特大橋起止里程DK1+521.75DK13+433.66,中心里程DK7+477.732,全長11911.91m。大橋共計2、372個橋墩(臺),其中2990號墩位于民族大道中央,承臺開挖施工時對道路通行有一定的影響。根據市政道路要求,本段橋梁承臺頂面標高均比路面面低1m左右。打鋼板樁之前需彈白灰線。2 編制說明2.1 編制依據1.湯遜湖特大橋設計圖紙及工程設計資料;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4.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5.施工現場及周邊環境調查資料;6.國家、省、市、行業有關法律、法規、技術規范等。7鐵路橋涵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3-20092.2 編制原則1.確保道路通行安全。盡3、可能減少施工對道路通行影響的原則。2.根據施工工藝流程,合理安排工序,精心組織;安全第一,經濟合理的原則。3.嚴格遵守合同及設計文件要求,執行國家和地方現行標準。3 施工方案由于湯遜湖特大橋本段承臺位于民族大道中央,承臺開挖受城市道路限制,不能進行放坡開挖,且為了確保道路通行安全,必須在基坑開挖時進行維護。本段承臺高度均為2.5m,承臺頂距離路面1m左右,44#墩開挖深度最深,為3.55m,具體見附表1:湯遜湖特大橋29#-90#墩承臺標高及開挖深度統計表。根據樁基勘探鉆孔揭示的地質情況,承臺開挖深度范圍內的地質情況從上到下依次為:0.5厚的水泥路面、素填土、黏土。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利用組合式4、剛板樁作為支護機構,安全可靠、施工速度快。支護結構的主要材料選用如下:(當承臺開挖深度較淺時,采用I32a支護)1.鋼板樁采用安賽樂米塔爾AU14型鋼板樁,樁長9m(設計7m滿足要求,但是沒有7m的定尺);2.支撐結構選用I28a工字鋼,材質Q235,焊條采用E45型;3.圍護樁位布置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可適當調整。3.1 基坑開挖防護設計鋼板樁采用安賽樂米塔爾AU14型鋼板樁,樁長9m,具體形狀見圖3-1。圖3-1 AU14型鋼板樁承臺鋼板樁圍護結構平面布置見圖3-2。圖3-2 承臺鋼板樁圍護結構平面圖承臺鋼板樁圍護結構里面布置見圖3-3。圖3-3 承臺鋼板樁圍護結構立面圖采用同濟啟明星軟件FR5、WS v4.0計算,以承臺開挖深度最深的44#墩作為最不利工況,經過計算本支護結構滿足要求,計算過程詳見附件。3.2 基坑開挖支護施工3.2.1基坑開挖支護施工步驟基坑開挖支護施工步驟見圖3-4。圖3-4 基坑開挖支護施工步驟圖3.2.2 施工準備1.基坑開挖前必須做好施工測量,測定橋墩、臺的中心樁、基礎縱橫邊和中線以及臨時水準點。同時還必須做好斷面測量,放出基坑邊樁,經核對無誤后,方可施工。2.按照基坑施工要求,清除地面堆土及妨礙基坑開挖的障礙物;對于開挖影響的架空線和地下管線,應采取遷改和保護措施。3.根據施工圖提供的地質、水文資料并結合現場具體條件制定基坑開挖和支撐方案。4.基坑開挖前還6、必須做好防排水工作,應在基坑頂部邊緣外四周挖好防水排水溝攔截雨水。3.2.3 鋼板樁施工3.2.3.1 施工方法為保證鋼板樁的精度采用屏風式打入法。先用吊車將鋼板樁吊至插樁點處進行插樁,插樁時鎖口要對準,每插入一塊即套上樁帽輕輕錘擊。在打樁過程中,為保證垂直度,用兩臺經緯儀在兩個方向加以控制。為防止鎖口中心平面位移,在打樁進行方向的鋼板樁鎖口處設卡板,阻止板樁位移。同時在圍檁上預先算出每塊板塊的位置,以便隨時檢查校正。鋼板樁分兩次次打入,第一次樁長打至導梁高度,待導架拆除后第二次才打至設計標高。打樁時,開始打設第一、二塊鋼板的打入位置和方向要確保精度,每打入1m測量一次。3.2.3.2 施工要7、求1.鋼板樁放線施工,樁頭就位必須正確、垂直、沉樁過程中,隨時檢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沉樁容許偏差:平面位置縱向100,橫向為-500;垂直度為5%。 2.沉樁施前必須平整清除地下、地面及高空障礙物,需保留的地下管線應挖露出來,加以保護。3.基坑開挖后鋼板樁垂直平順,無嚴重扭曲、傾斜和劈裂現象,鎖口連接嚴密。 4.基坑土方和結構施工期間,對基坑圍巖和支護系統進行動態觀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2.4 支撐施工1.基坑應先支撐后開挖,鋼板樁施工完成,開挖設置支撐系統。2.支撐應按要求,安裝在同一水平線上。3.土方開挖至基底應盡快施工墊層,并同時設置與鋼板樁之間的支承層緊抵鋼板樁,不留任何間8、隙。4.支撐安裝的容許偏差應符合以下規定:(1)支撐中心標高、同層支撐頂面的標高差:100mm;(2)支撐兩端的標高差:不大于50mm及支撐長度的1/100;(3)支撐撓曲度:不大于支撐長度的1/1000;(4)支撐水平軸線偏差:不大于50mm。3.2.5 基坑開挖采用機械開挖人工配合。分層開挖,分層厚度不大于1.5m。土方開挖過程中,防止土方開挖設備碰撞支撐結構,避免超挖擾動基底原狀土,基底200300mm的土層應采用人工開挖。發生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止挖土,并應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繼續挖土。挖出的土方應及時運走,嚴禁將土方堆于基坑四周。3.2.6 基坑周邊監測在基坑支護結構的施工與9、使用過程中,應對支護結構和已有建筑物(含道路、管線)進行監測,若遇到下列可能影響建筑物安全的情況之一時,若情況比較嚴重,應立即停止施工,并對支護結構和已有建筑物采取應急措施。1.當水平總位移超過50mm,或位移速率達到2mm/d,且不能收斂。2.支護結構的支撐體系中有個別構件出現應力驟增、壓屈、斷裂、松弛或撥出的跡象。3.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已大于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J7-89)規定的允許沉降差或建筑物的傾斜速率連續三日0.0001H/d(H建筑承重結構高度)。4.基坑底部或周圍土體出現可能導致剪切破壞的跡象或其它可能影響安全的征兆(如少量流沙、涌土、隆起、陷落等)。5.根據經驗判斷已出現10、其他必須加強監測的情況。3.2.7 支撐及圍護結構拆除支撐拆除順序自下而上。待下層支撐拆除并將基坑回填后,在拆除上層支撐,最后拔出鋼板樁,進行基坑回填。4 應急方案在土方挖到兩米以下后,場地內保證有一臺挖掘機可以隨時調用,如發現開挖后,坡頂位移呈增大趨勢且不收斂,立即用挖掘機挖向坡腳回填反壓,直至位移穩定再采取加固措施而后再繼續開挖,平時備好300個編織袋,其中100預先裝好砂,一旦發現位移增大不穩定時,可用砂袋回填反壓。5 安全與環保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環保體系,使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工作制度化、經常化,保證工地的安全與環境保護工作貫穿整個工程施工的全過程。2.認真貫徹執行省、市有關安全的方針11、政策、規章制度,對參與工程項目的職工進行教育和培訓,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持“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的方針。3.做好安全工作交底,堅持工前講安全,工中檢查安全,工后評安全的“三工制”活動。4.項目負責人對施工全過程的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工作承擔領導和管理責任。5.根據鋼支護工程的特點,以下主要工種應注意的安全事項:(1)司機與起重工司機與起重工必須是按勞動人事部門有關規定進行考核并取得合格證者。司機必須了解所操作的起重機的工作原理,熟悉該起重機的構造、各安全裝置的功用及其調整方法,掌握該起重機各項性能的操作方法以及該起重機的維修保養技術。不準斜吊物品,不準抽吊交錯擠壓物品,不準起吊埋在土里12、或凍粘在地上的物品。有物品懸掛在空中時,司機與起重工不得離開工作崗位。司機必須認真做好起重機的使用、維修、保養和交接班的記錄工作。嚴禁司機酒后上機操作。(2)電焊工電焊機外殼,必須接地良好,其電源的裝拆應由電工進行。電焊機要設單獨的開關,開關應放在防雨的閘箱內,拉合時應戴手套側向操作。焊鉗與把線必須絕緣良好,連接牢固,更換焊條應戴手套。在潮濕地點工作,應站在絕緣膠板或木板上。嚴禁在帶壓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帶電的設備必須先切斷電源。焊接貯存過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須清除干凈,并將所有孔口打開。在密閉金屬容器內施焊時,容器必須可靠接地,通風良好,并應有專人監護。嚴禁向容器內輸入氧氣。焊接預熱工件時,應有石棉布或檔板等隔熱措施。把線、地線,禁止與鋼絲繩接觸,更不得用鋼絲繩或機電設備代替零線。所有地線接頭,必須連接牢固。更換場地移動把線時,應切斷電源,并不得手持把線爬梯登高。雷雨時,應停止露天焊接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