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大峽谷旅游景區食物中毒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2128
2024-09-20
5頁
21.50KB
1、烏魯木齊天山大峽谷景區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一、目的為預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維護本景區正常后勤保障或后勤服務秩序,最大限度的減少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后造成的游客生命及財產損失,參照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特制定本預案。二、適用范圍適用于本景區及其所屬大峽谷酒店、照壁山莊、員工食堂發生食物中毒后的行為管理。 三、酒店、食堂衛生要求1、在采購食品、食品原輔料時,應按食品衛生法的要求向供貨方索取同批產品的衛生檢驗合格證或化驗單;在采購定型包裝食品時,應注意廠名、廠址、品名、生產日期、保質期限等;采購人員在采購時,應對食品進行必要的感官檢查,不得外購熟食制品。2、保持酒店餐廳、2、食堂內外環境整潔,采取消除蒼蠅、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蟲及其孽生條件的措施,與有毒、有害場所保持規定的距離。3、食堂有相應消毒、采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洗滌、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廢物的設施。4、操作流程合理,防止生食品與熟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觸有毒物、不潔物。5、餐具、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須洗凈消毒,餐具用后必須洗凈保持清潔,裝、運食品必須有防蓋。 6、食品生產者必須持有效健康證上崗,做到“五勤”,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直接入口食品,必須用售貨工具。7、用水必須分別符合國家規定的城鄉生活飲用水標準,保持充足的飲水供應。8、嚴禁購買:1)腐敗變質、油3、脂酸敗、霉變、蟲生、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食品。2)病死、毒死、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產品。3)摻假、摻雜、偽造、影響營養衛生的。4)非食品原料加工的。5)超過保質期限的。 9、進貨、餐具清毒等把好索證、驗收質量關。 10、實行食物48小時留樣、登記制度。四、食物中毒應急處置預案景區內各酒店和員工食堂是景區經營及后勤保障的重點部門,酒店餐廳或食堂負責人要堅持每天對餐廳購進的各類蔬菜、蛋禽、干貨類物品、食品進行安全巡查、監督,以便及時發現過期、霉變或產品質量不合格的物品,堅決杜絕此類食物進入餐廳后堂,從源頭上避免因原料質量不合格而發生食物中毒。一旦發生4、食物中毒時,按以下步驟進行搶救:1、食物中毒事件的報告在景區服務區餐廳或員工食堂用餐的游客和員工短時間內出現多例嘔吐、腹痛、腹瀉等類似食物中毒癥狀時,景區餐廳和員工餐廳現場的工作人員應立即向現場管理人員報告,由現場管理人員向值班領導報告,并啟動相應預案。值班領導接到報告后,立即趕赴現場指揮、協調事件的處理。值班領導應當立即向景區領導和景區相關部門報告。現場管理人員根據事態發展趨勢,如發現食物中毒事件較為嚴重的,經請示景區領導同意后,立即向具有管轄權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部門報告中毒情況、中毒發生時間、中毒主要癥狀、中毒的人數等,如果懷疑與投毒有關,還應向當地公安部門報告。2、食物中毒人員5、的救治現場管理人員根據上級領導指令迅速撥打120等急救中心電話,詳細告之中毒情況、中毒發生時間、中毒主要癥狀、中毒的人數等,并立即詢問如何進行現場救治。病人發生嘔吐時,切忌止吐,嘔吐有利于毒物排出。如醫療機構急救車輛不能迅速抵達現場,后勤保障部門應當及時調配車輛,盡可能按照就近、相對集中的原則以最短時間送至醫院救治。3、協助調查,采取相應措施中毒事件發生后,現場管理人員應當立即派人進行現場秩序的維持,控制可疑人員,必要時對中毒現場進行隔離和戒嚴。中毒事件發生后,后勤保障部門應當對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原料立即封存,放入冷藏箱(柜)等待調查人員查驗,禁止繼續食用和擅自銷毀;服務區要追回售出的中毒食6、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對制作、盛放可疑食品的工具、容器以及廚房、售菜臺等可能的中毒現場予以控制;在衛生部門專業人員達到后,積極配合專業人員對中毒事件進行調查。中毒事件發生后,對不能排除因飲用水因素造成的事物中毒,主管部門應當立即停止供水,留樣等待檢測。中毒事件發生后,服務區工作人員應當安撫中毒人員,穩定現場司乘人員的情緒,保證服務區正常工作秩序。發生食物中毒事故,應立即停止一切經營活動,封存所有食品及原料。酒店餐廳或食堂工作人員應留在現場,配合調查。如有證據證明或有理由懷疑有人投毒,應立即報警。 4、信息發布食物中毒應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部門確認,要嚴格控制信息發布渠道,由上級主管部門對外發布有關食物中毒情況。5、總結報告發生中毒事件后,事故發生單位自覺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總結與完善,加強管理,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同時向上級部門作出書面報告。五、注意事項與要求:1、 預案演練必須每年進行一次,演練方式以桌面演練為主,其他方式為輔。2、負責人應擁有完整的訓練和演習記錄,作為評價和制定下一步計劃的參考資料;3、可邀請地方職能部門的人員來講課、指導,為訓練和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評價提供參考意見;4、 應盡量避免訓練與演習給景區正常運行造成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