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溫泉景區旅游設施及配套項目施工方案策劃書2015.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2149
2024-09-20
12頁
4.73MB
1、 中鐵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方案策劃書息烽溫泉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方案策劃書中鐵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息烽溫泉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方案策劃組二O一五年七月 息烽溫泉第1頁中鐵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貴陽市花溪區南溪苑項目目錄1.策劃依據12.工程概況12.1.地理位置12.2.設計概況12.3.施工環境22.4.工程特點32.5.技術難點43.工期目標53.1.總工期目標53.2.節點工期目標54.方案編制審批計劃55.施工技術方案簡介55.1.總體施工方案55.2.重難點工程方案65.3.需經濟比選方案96.需上級單位解決技術問題97.附件101. 策劃依據(1)地勘報告設計文件;(2)2、精細化管理配套文件;(3)現場調查及項目策劃書;(4)中鐵二局施工技術方案管理辦法股司科(2014)270號。2. 工程概況2.1. 地理位置息烽溫泉景區旅游設施及配套項目位于貴陽市息烽縣溫泉鎮溫泉景區內溫泉度假村右側。2.2. 設計概況由中鐵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息烽溫泉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本工程總用地面積24887.23,用途為酒店,主樓為-1+2+8F層,裙房為-1+2F,附屬用房為-1+1F;0.00標高為709.50,-1F地下室底板標高為704.95;主樓西側緊臨擬建消防通道,道路擬建標高為709m709.35m;擬建建筑修建,將形成高3.0m24.3m邊坡,建筑0.03、0標高以下后期回填,使用年限為地下室施工期間,為臨時性邊坡;消防道路標高以上后期不回填,使用年限為建筑物使用年限,為永久性邊坡;邊坡破壞后果嚴重,邊坡安全等級為一級邊坡。2.3. 施工環境(1) 地形地貌擬建場地為峰叢谷地地貌,場地位于沖溝底部,微地貌為山前洪積扇地貌類型。場地東、南、西三面環山。場區西側約40m有斷層通過,受斷層影響,場地內巖體見皺曲現象,地質構造較復雜,此外場區無活動斷裂存在,區域穩定性較好。場地西側靠山,山體坡度約41,東側地形較為平坦(平均標高約707.50m)。(2)工程地質根據區域地質資料結合地表地質調查,擬建場地出露地層主要為震旦系上統燈影組(Zdn)白云巖,實測4、產狀為傾向6183,傾角4358,巖體呈現單斜陡傾構造,見兩組節理裂隙發育,實測節理裂隙產狀J1:20462,J2:286, 巖體較破碎。巖體結構面為巖屑充填,張開度3-5mm,結合差。地質構造較復雜,為不良地質構造。(3)水文地質特征據貴州省建筑氣象標準(黔DBJ22-01-87)資料,工程區所在地區屬北亞熱帶,冬春半干燥夏季濕潤型氣候,冬無嚴寒,夏天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20.5,最冷月1月平均4.0,最熱月7月平均25.2,極端最高36.5,極端最低-7.6,年平均降水量1105.8毫米,5-9月的降水量較為集中;全年以NE風為主,夏季盛行S風,冬季盛行N風,年日照數為1150-135、50h之間,全年積雪深最大達8cm,年無霜期261天;全年平均霧日數9.1天。降雨主要集中于夏秋季節。(4)氣象特征項目所在地屬亞熱帶濕潤溫和型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陽光充足,雨水充沛。空氣不干燥,四季無風沙,年平均氣溫在15.3左右。其中,最熱為七月下旬,平均氣溫為24;最冷為一月上旬,平均氣溫是4.6。(5)交通運輸條件由于本項目地處城郊,離貴陽市區96公里,離息烽縣39公里,下蘭海高速后的道路全是120國道及鄉村公路,道路狹窄,坡道較陡且彎道多,交通極為不便,工程材料運輸極為困難;由息烽縣城運輸一車混凝土到工地差不多要23小時。(6)地下管線情況施工場區以前為療養院水療館,所以場內東6、側有一條冷水和熱水由北向東穿過,需對管道進行改遷。2.4. 工程特點(1)工程位于息烽溫泉景區內,為維護景區環境潔凈安全,安全文明施工要求較高。(2)施工區域較狹窄,息烽溫泉療養院位于天臺山峽谷谷底,道路狹窄,坡道坡陡且彎道多,對物資設備運輸造成較大影響。施工場地狹窄,施工平面布置復雜。(3)該區域地下水位高,施工區域緊鄰河道,地下水豐富對基礎施工和防水施工帶來很大的難度。(4)邊坡支護:由于新建建筑一側靠近山體距離較近,對基礎施工帶來很大的隱患,必須做好邊坡支護工作。(5)因項目位于景區內,為保護景區泉眼及邊坡穩定,基坑和基礎開挖不能爆破。2.5. 技術難點 本項目為技術相對比較成熟的工程,7、但根據公司方案分級管理辦法及建質200987號文要求,重點關注及相對有技術難點主要有土石方開挖及邊坡支護、模板支架體系、鋼桁架施工。1)土石方開挖及邊坡支護工程,本工程基坑開挖后將形成高3.0m24.3m邊坡,建筑0.00標高以下后期回填,使用年限為地下室施工期間,為臨時性邊坡;消防道路標高以上后期不回填,使用年限為建筑物使用年限,為永久性邊坡。技術難點在于永久性邊坡的施工,主要在于抗滑樁的施工難度較高,要規劃好施工便道的位置,設備擺放位置及行車路線,此外抗滑樁及錨索的施工質量也是控制重點。2)模板支架體系的施工,本工程一層及二層模板支架體系支撐高度為6m,梁截面尺寸主要有500x900、508、0x800,根據方案分級管理辦法,該方案為二級方案,屬于危險性較大的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主要難點在于立桿的布置,步距及剪刀撐的設置。3)鋼桁架施工,本工程會議室的屋面設計為鋼桁架,跨度為27mx28.5m,根據方案分級管理辦法,該方案屬于二級方案,根據項目策劃,該分項工程采用專業分包,由專業的鋼結構公司施工,施工前該方案由專業分包單位技術負責人組織編制,然后報我單位技術負責人批復。該方案的技術難度在于支架體系的搭設,桁架的施工。3. 工期目標3.1. 總工期目標本項目合同工期未明確,但建設單位會議要求于2016年12月31日前完成竣工交驗。故本方案策劃暫按該總體要求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擬定各專項方案9、編制完成日期。3.2. 節點工期目標 節點工期控制,具體如下:主體結構封頂節點工期為2016年3月1日,室內裝飾裝修節點工期為2016年6月1日,外墻裝飾裝修節點工期為2016年9月1日,竣工交驗節點工期為2016年12月31日。4. 方案編制審批計劃專項方案編制責任人及審批計劃詳見附表,本項目屬一般高層建筑,建筑物結構較不復雜,施工環境較獨立,需編制報批級方案有一項,二級方案5項,需要單獨編制并報公司審批的三級方案1項,具體詳見附表,其它三級及以下方案在施組中編制報批或由項目總工程師負責編制審批,為確保各項技術方案能夠及時編制報批,由項目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編制并報批。5. 施工技術方案簡介5.10、1. 總體施工方案因本項目位于溫泉景區,為確保施工總體方案及總目標的實現,制定本工程施工指導思想為:加強領導、強化管理、技術先行、嚴格監控、確保工期、優質安全、文明規范、爭創一流。重點是高邊坡、地基及基礎、主體工程和裝飾裝修的施工。按照以下施工順序,按照方案先行的理念有序組織施工,基坑開挖及邊坡支護基礎施工主體施工砌體工程施工裝飾裝修及安裝工程安裝調試竣工驗收。5.2. 重難點工程方案5.2.1. 基坑土石方挖及邊坡支護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本工程主樓西側緊臨擬建消防通道,道路擬建標高為709m709.35m;基坑開挖后,將形成高3.0m24.3m邊坡,建筑0.00標高以下后期回填,使用年限為地下室11、施工期間,為臨時性邊坡;消防道路標高以上后期不回填,使用年限為建筑物使用年限,為永久性邊坡;邊坡安全等級為一級邊坡。邊坡支護由地勘單位出具邊坡支護設計方案,采用抗滑樁+預應力錨索支護+系統錨桿支護。根據方案分級管理辦法,該方案等級為一級,該方案的重點及難點在于抗滑樁的施工組織及錨索施工質量的控制。根據抗滑樁的位置,合理修建臨時便道,規劃好設備擺放位置及行車路線,待抗滑樁施工完成及上排錨索張拉完成后再進行下層土方的開挖,具體實施時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并按程序報批。5.2.2. 高支模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本工程地下室頂板梁截面尺寸主要有600x1000,1、2層層高均為6米,梁截面尺寸主要有400x12、900,根據方案分級管理辦法及建質(2009)87號文規定標準,以上方案從線荷載及層高上分析,屬于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方案等級為二級,需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本工程采用支模方案選擇為:梁側、梁底板、樓板底板均采用13mm厚膠合板(9151830mm);梁及板的次龍骨均采用截面為40882000mm(寬高長)松木枋子;加固及支承采用483.0mm鋼管,(以482.7mm驗算)加固采用12、14對拉螺栓及蝴蝶卡拉結。柱、梁板支撐搭設完畢后對鋼筋和架體驗收合格后方可澆搗砼,混凝土澆筑時先澆搗框架柱混凝土,然后再澆筑梁板混凝土。具體實施前編制模板支架體系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并按程序報批。5.2.313、. 外墻腳手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本工程主樓為-1+2+8F層,裙房為-1+2F,附屬用房為-1+1F,建筑高度為48.8m,根據施工建筑結構及外形條件,采用落地式及懸挑式外腳手架施工。落地式腳手架搭設到三層位置,架體高度12m,方便外墻干掛石材的施工,三層以上采用二次懸挑,懸挑高度20m以內。本工程落地式腳手架方案等級三級,懸挑式腳手架方案等級為二級。本工程架體鋼管采用483.0mm鋼管,腳手架立桿縱距1.4m,立桿橫距0.8m,橫桿步距1.8m,掃地桿離地面200mm,護手欄桿間距取0.6m,小橫桿間距0.7m,端頭離墻10cm,內排架離墻距離取0.25m;連墻件間距按兩步兩跨。腳手架外側自下14、而上滿設剪刀撐。具體實施時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并報批。5.2.4. 塔吊安拆方案本工程占地面積2904.19,只有一棟單體建筑,根據施工需要擬布置1臺TC6013塔吊,做到施工區域全覆蓋。塔吊基礎需要穿地下室底板及頂板。本工程地下室面積較大,緊鄰高山,編制塔吊安拆施工方案需重點考慮一下幾點:(1)塔吊基礎定位要注意避免影響山體。(2)塔身需穿地下室底板及頂板,塔身穿越結構板的位置,應注意避開框架梁的位置。(3)塔吊按拆過程中提前規劃吊車的行車路線。塔吊安拆作業的總體要求如下:(1)安(拆)作業應在白天進行,不得在大風(風速不得超過13m/s)、濃霧和雨雪天氣進行。(2)在安(拆)作業過程中,15、作業范圍內設置警戒區,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現場不得堆存雜物,以免妨礙作業并影響安全。吊裝金屬結構件時,下面必須墊放木枋,防止損壞結構或造成結構變形。(3)輔助設備及工具保證條件。輔助設備就位后,應對其機械和安全性能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作業;安(拆)所使用的鋼絲繩、卡環、吊鉤和輔助支架等起重機具均應符合相應規范要求,并應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4)在進行逐件組拼或部件安裝之前,必須對部件的完好情況、連接情況和鋼絲繩穿繞情況、電氣線路等進行全面檢查。(5)在安(拆)塔機起重臂和平衡臂時,要保持設備平衡,不允許只安(拆)一個起重臂(或平衡臂)就中斷作業。(6)在安(拆)作業過程中,如發生突然停電、機械故16、障、天氣驟變等情況不能繼續作業或中途休息時,必須使設備已拆除的部位達到穩定狀態并已鎖固牢靠,所有結構件連接牢固,經過檢查確認妥善后,方可停止作業。5.2.5. 臨時用電施工方案本工程規模較小,施工區域集中,考慮設置1臺變壓器,變壓器位置設置在擬建建筑的南側。臨時用電按照施工組織設計要求進行布置和計算相應用電負荷。具體實施前編制臨時施工用電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并按程序報批。5.2.6. 臨時工程方案臨項目場地劃分實行三區分離,全部用彩鋼瓦圍墻及成品鋼柵欄隔開,施工大門處按公司標準設立大門,使用伸縮門開關,寬6米,進入施工大門6米處設立洗車池,附帶沖水設備,具體實施前,編制臨時工程方案上報審批。臨時17、工程方案的編制依據:1)一公司臨時工程建設管理辦法(試行);2)一公司建筑施工現場管理標準圖集;3)臨時工程建設管理辦法(股司工(2014)255號);4)施工調查及項目策劃書。5.2.7. 鋼桁架施工滿堂支撐體系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本工程會議室的屋面設計為鋼桁架,跨度為27mx28.5m,構件類型為弦桿、豎腹桿、斜腹桿,截面類型為無縫鋼管。按照方案分級管理辦法,該方案屬于二級方案,根據項目策劃,該分項工程采用專業分包,由專業的鋼結構公司施工,施工前該方案由專業分包單位技術負責人組織編制,然后報我單位技術負責人批復。我主要注重在方案管理過程中的監督管理工作。5.3. 需經濟比選方案本工程施工工藝技術成熟,技術難度小,技術單一,沒有需要進行經濟比選的方案。6. 需上級單位解決技術問題本工程項目技術成熟,技術難度不大,施工方案除邊坡支護方案為一級施工方案,根據管理規定,需要公司審批,其余方案都由子公司審批即可。本工程的一級方案都是技術成熟的施工工藝,建議公司授權子公司審批。7. 附件(1) 施工技術方案編制審批計劃表(表格編號1309-1);第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