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聯網云計算的景區智慧旅游建設解決方案15頁DOC.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2671
2024-09-20
15頁
503.42KB
1、基于物聯網、云計算的景區“智慧旅游”建設解決方案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35.3網絡傳輸平臺.295.3.1網絡傳輸平臺建設原則.295.3.2網絡傳輸平臺建設依據.315.3.3網絡傳輸平臺建設內容.325.4云計算及存儲平臺.415.4.1云計算及存儲平臺建設原則.415.4.2云計算及存儲平臺建設依據.425.4.3云計算及存儲平臺建設內容.43四、六大應用體系建設.456.1六大應用體系構成.456.2生產運營體系.466.2.1景區票務系統.466.2.2電子商務系2、統.496.2.3酒店管理系統.526.2.4停車場管理系統.576.3企業管理體系.606.3.1辦公自動化系統.616.3.2企業郵件系統.636.3.3IT運維管理系統.646.3.4考勤系統.686.4營銷決策體系.686.4.1車牌識別系統.696.4.2景區客源智能分析系統.706.5智能指揮體系.726.5.1視頻監控系統.736.5.2無線通訊指揮系統.786.5.3指揮中心大屏幕系統.886.5.4指揮中心觸控展示系統.916.6游客服務體系.926.6.1旅游咨詢系統.936.6.2戶外LED大屏幕系統.946.6.3呼叫中心系統.956.6.4智能廣播系統.966.6.53、應急對講系統.976.6.6短信平臺.986.6.7游客智能語音導游系統.996.7生態保護體系.1036.7.1森林防火系統.1046.7.2水資源保護系統.1076.7.3大氣資源保護系統.110五、總集成建設.111六、項目投資預算.1138.1基礎平臺建設預算.1138.2生產運營體系建設預算.1148.3企業管理體系建設預算.1148.4營銷決策體系建設預算.1148.5智能指揮體系建設預算.1148.6游客服務體系建設預算.1158.7生態保護體系建設預算.1158.8總集成建設預算.1158.9建設總預算.1168.10一期建設預算.1161. 景區“智慧旅游”建設目標1.1. 4、實現景區流程化的生產運營從電子商務、到景區票務、到景區酒店管理、停車場管理等一系列的生產運行系統通過TCP/IP協議和SOA架構實現基于服務的流程化生產運營。1.2. 實現景區精細化的企業管理國內所有通過5A景區都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進行智慧景區建設,一方面是5A景區的基本要求,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真正做到精細化管理,提高行業的競爭力。應用電子化的鋼性流程和制度,細化到整個景區的財務管理、公文管理、審批管理、人事管理、資源管理、項目管理、流程管理等,最大程度提高景區的管理水平同時,提升了管理效益,提升了行業的競爭力。1.3. 實現景區精準化的營銷決策通過車牌識別系統、電子商務系統、票務系5、統、決策分析系統等多個系統數據深度挖掘,實現對景區客源的精準統計和分析,為精準營銷提供決策依據,同時為營銷轉化率提供考核依據。1.4. 實現景區智能化的應急指揮景區分布區域廣、道路復雜,各個景點資源配置各一,容易發生擁堵、事故、災害等狀況,特別是在黃金周,為了應對的各種安全隱患,通過信息化技術建設智能、高效、全面的指揮體系是提高景區自身應急處突能力的重要的保障。1.5. 實現景區人性化的游客服務通過信息系統為游客提供全面的吃、住、行、游、購、娛信息,同時實現咨詢、投訴、預訂等智能化、人性化服務。1.6. 實現景區網絡化的生態保護生態環境是景區乃以生存必要條件,只有對景區的、大氣、水、植物、動物6、等生態資源進行長期有效的保護才能讓景區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條件。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對景區資源網絡化的監測和預警,同時建立景區生態資源數據庫。2. 景區“智慧旅游”建設思路景區“智慧旅游”建設總體思路依靠現代物聯網技術、通信技術、信息處理技術、數據挖掘技術及云計算模式,實現對景區資源配置、旅游相關信息采集與處理,并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利用,基于網絡傳輸、機房環境、云計算及存儲三大基礎平臺支撐景區生產運營、企業管理、營銷決策、智能指揮、游客服務、生態保護六大應用體系,并做好各體系之間的有機集成。同時做到統一規劃、根據系統的重要性和實際投資的規模分期、分批實施。3. 大基礎平臺建設1.2.3.3.7、1. 三大基礎平臺構成三大基礎平臺三大基礎平臺是景區“智慧旅游”建設的重中之重,“智慧旅游”建設是否成功首先要看三大基礎平臺是否建設的牢固。三大基礎平臺包括機房環境平臺、網絡傳輸平臺和云計算及存儲平臺。3.2. 機房環境平臺3.2.1. 機房環境平臺建設原則機房環境平臺是整個景區“智慧旅游”建設的重要部分,機房環境平臺的規劃必須滿足當前景區“智慧旅游”建設的各項需求應用,又需要滿足面向未來快速增長的發展需求,因此必須是高質量的、靈活的、開放的。在規劃時應遵循以下原則:實用性和先進性機房內基礎設施都采用了最先進的技術,通過使用先進的技術來確保其實用性。機房環境平臺建設應該采用先進成熟的技術和設備8、,滿足當前的需求,兼顧未來的業務需求。安全可靠性對機房的布局、結構設計、設備選型、日常維護等各個方面進行可靠性的規劃和建設。采用相關的技術提供較強的管理機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監控與安全保密等技術措施提高機房環境平臺的安全性。靈活性與可擴展性機房環境平臺必須具有良好的靈活性與可擴展性,能夠根據風景區“智慧旅游”不斷發展的需要,擴大設備容量和提高用戶的數量和質量。具備支持多種網絡傳輸、多種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術升級、設備更新的靈活性。標準化在機房環境平臺規劃時,應基于國家頒布的有關標準,包括各種建筑、機房設計標準,電力電氣保障標準以及防雷、防火標準,堅持統一規范的原則,從而為未來的業務發展、設備增9、容奠定基礎。經濟性/投資保護應以較高的性能價格比構建機房環境平臺,使資金的產出投入比達到最大值。以較低的成本、較少的人員投入來維持系統運轉,提供高效能與高效益。 在建設機房環境平臺時,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管理的任務必定會日益繁重。所以在規劃中,必須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管理和監控系統。所選用的設備應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同時采用先進的管理監控系統,實現先進的集中管理監控,實時監控、監測整個機房環境的的運行狀況,實時報警,實時事件記錄,這樣可以迅速確定故障,提高的運行性能、可靠性,簡化機房管理人員的維護工作,從而為機房中各應用系統安全、可靠的運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3.2.2. 機房環境平臺建設10、依據l GB50174-2008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ll 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設計標準ll GB50311-2007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ll GB50312-2007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ll GB2887-1989計算站場地技術要求ll GB9361-1988計算站場地安全技術l GB6650-1986計算機機房用活動地板的技術要求ll SJ/T30003電子計算機機房施工及驗收規范ll GB50343-2004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l JGJ16-2008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技術規范ll GB50052-1995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l GB50054-1995低壓11、配電設計規范3.2.3. 機房環境平臺建設內容根據對景區的實地考察,機房環境平臺按照B、C兩級標準來建設。景區數據中心建設在接待中心、景區備份數據中心建設在市區、景區指揮中心建設在接待中心、這3個機房作為景區的核心機房按照國家B級機房標準進行建設。黑山谷北門機房、黑山谷南門機房和石林機房作為景區的區域匯聚機房本著節約投資的目的,可按照國家C級機房標準進行建設。l 數據中心機房和備份數據中心機房數據中心機房和備份數據中心機建筑要求: 數據中心機房面積應該在60平方米左右,可根據景區的實際建筑情況考慮; 數據中心機房建筑層高應高于4米低于5米; 數據中心機房宜建設在一個規則的長方體建筑內; 數據中12、心機房內需要提供可靠穩定的雙路380V電源供給,以及給排水管道; 數據中心機房建筑頂掛載荷應大于1.2KN/M2; 數據中心機房建筑地板載荷應大于8-10KN/M2; 數據中心機房建筑內部需要與建筑管道井相連; 數據中心機房上方應無給排水管道; 數據中心機房應遠離產生粉塵、油煙、有害氣體以及生產或貯存具有腐蝕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場所; 數據中心機房四周應該具備空調外機的安裝環境; 數據中心機房應避開強電磁場干擾; 數據中心機房應遠離強振源和強噪聲源數據中心機房和備份數據中心機房組成區域: 數據中心分為主機房、輔助區、支持區和行政管理區等功能區組成。 主機房承載所有設備。 輔助區、支持區提供設備13、調試和維修的場地。 行政管理區提供值班人員的辦公和監測環境。 數據中心機房和備份數據中心機房主機房: 主機房是數據中心機房的核心部分,機柜布置應滿足機房管理、人員操作和安全、設備和物料運輸、設備散熱、安裝和維護的要求。本次規劃數據中心機房主機房可承載42U標準機柜5臺。 用于搬運設備的通道凈寬不小于1.5m。 面對面布置的機柜或機架正面之間的距離不小于1.2m; 背對背布置的機柜或機架背面之間的距離不小于lm; 當需要在機柜側面維修測試時,機柜與機柜、機柜與墻之間的距離不小于1.2m。 背對背布置的機柜或機架背面之間的距離不小于lm; 當需要在機柜側面維修測試時,機柜與機柜、機柜與墻之間的距離14、不小于1.2m。 成行排列的機柜,其長度超過6m時,兩端應設有出口通道;當兩個出口通道之間的距離超過15m時,在兩個出口通道之間還應增加出口通道;出口通道的寬度不小于lm,局部可為0.8m 主機房的含塵濃度,在靜態條件下測試,每升空氣中大于或等于0.5m的塵粒數少于18000粒。 有人值守的主機房和輔助區,在電子信息設備停機時,在主操作員位置測量的噪聲值小于65dB(A)。 主機房內無線電干擾場強,在頻率為0.1510OOMHz時,主機房和輔助。區內的無線電干擾場強小于或者等于126dB。 主機房和輔助區內磁場干擾環境場強不大于800A/m。 在電子信息設備停機條件下,主機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15、向的振動加速度值,不大于500mm/s2。 主機房的絕緣體的靜電電位不大于1KV。數據中心機房和備份數據中心機房防火與疏散: 數據中心機房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 當數據中心主機房面積都大于100時,安全出口都必須設置兩個,并且分散布置。面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且應自動關閉,并應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從機房內開啟。 走廊、樓梯間應暢通,并應有明顯的疏散指示標志。 主機房的頂棚、壁板(包括夾芯材料)和隔斷選擇不燃燒體,并且不采用有機復合材料。數據中心機房和備份數據中心機房裝修 數據中心機房在裝修時選用材料的燃燒性能符合國家標準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的有關規定 數據中心機房的主機房內裝16、修時,需要選用氣密性好、不起塵、易清潔,符合環保要求、在溫、濕度變化作用下變形小、具有表面靜電耗散性能的材料。 數據中心機房內墻壁和頂棚滿足使用功能要求,表面應平整、光滑、不起塵、避免眩光、減少凹凸面。 數據中心機房內敷設架空無邊防靜電地板,高度400mm,活動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裝飾選用不起塵、不易積灰、易于清潔的材料。并且樓板采取保溫防潮措施。 數據中心機房均不設置外窗。 數據中心機房的門、墻壁、頂棚、地(樓)面的構造和施工縫隙,采用密閉措施。 數據中心機房內通道的寬度及門的尺寸滿足設備和材料運輸要求,建筑的入口至主機房應設通道,通道凈寬大于1.5m。數據中心機房和備份數據中心機房空氣調節:17、 數據中心機房均采用獨立的兩臺機房精密空調系統作為冗余備份。 空調系統需要運行可靠、經濟適用、節能和環保。 單臺空調制冷設備的制冷能力留有15%20%的余量。 空調系統機組都帶有通信接口,通信協議應滿足機房監控系統的要求。 空調系統的空氣過濾器和加濕器便于清洗和更換,設備安裝時留有相應的維修空間。數據中心機房和備份數據中心機房供配電: 數據中心機房內的動力設備與電子信息設備的不間斷電源系統由不同的回路配電。 數據中心機房的配電采用專用配電柜,專用配電箱柜位置靠近用電設備安裝。 配電柜配備浪涌保護器(SPD)電源監控和報警裝置,并提供遠程通信接口,并配備隔離變壓器。 配電柜應具備手動或自動雙路切18、換裝置,切換市電和發電機線路。 根據我們對景區建設的了解,建議在市電輸入的前段配置有源濾波裝置過濾電源。 數據中心設備用電需要通過UPS過濾后供給,UPS規劃配置1臺20KVA主機,后備8小時電池組。 在UPS前段應配置后備柴油發電機,發電機的容量應該包括UPS的基本容量、空調和制冷設備的基本容量、應急照明及關系到生命安全等需要的負荷容量。建議用戶采購時增加發電機的功率,滿足以上全部需求。數據中心機房和備份數據中心機房照明: 主機房和輔助區一般照明的照度標準值按照下表規定部署,照度標準值的參考平面為0.75m水平面。行政管理區的照度標準值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OO34)的有關19、規定執行。 熒光燈鎮流器的諧波限值應符合國家標準電磁兼容限值諧波電流發射限值(GB17625.1)的有關規定,燈具采用分區、分組的控制措施。 機房都設置通道疏散照明及疏散指示標志燈,主機房通道疏散照明的照度值疏散照明的照度值不低于51x。數據中心機房和備份數據中心機房靜電防護: 數據中心的防靜電地板采用全鋼無邊防靜電地板附設具有靜電泄放措施和接地構造,防靜電地板或地面的表面電阻或體積電阻為2.5xl041.0109。并且具有防火、環保、耐污耐磨性能。 機房內工作臺面材料采用靜電耗散材料。 機房內所有設備可導電金屬外殼、各類金屬管道、金屬線槽、建筑物金屬結構等進行等電位連接并接地。 靜電接地的連20、接線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化學穩定性,采用壓接方式。數據中心機房和備份數據中心機房防雷接地: 數據中心機房的防雷和接地設計,滿足人身安全及電子信息系統正常運行的要求。并且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和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的有關規定。采用三級防雷設計,在機房所在建筑配電處安裝80KA浪涌保護器,作為一級防雷,在機房配電處安裝40KA浪涌保護器,作為二級防雷,在機房UPS系統出線處安裝20KA浪涌保護器,作為三級防雷。 保護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共用一組接地裝置。 數據中心機房內的電子信息設備應進行等電位聯結,并應根據電子信息設備易受干擾的頻率及機房的等級和規21、模,采用SM混合型連接。 SM型等電位聯結方式時,主機房設置等電位聯結網格,網格四周設置等電位聯結帶,并應通過等電位聯結導體將等電位聯結帶就近與接地匯流排、各類金屬管道、金屬線槽、建筑物金屬結構 等進行連接。每臺機柜應采用兩根不同長度的等電位聯結導體就近與等電位聯結網格連接。 等電位聯結網格應采用截面積40mm2*4的銅帶并應在防靜電活動地板下構成邊長為1000mm的矩形網格。 接地電阻應小于等于1歐姆數據中心機房和備份數據中心機房綜合布線: 主機房、輔助區、支持區和行政管理區根據功能要求劃分成若干工作區,工作區內信息點的數量根據現場情況確定。 數據中心內信息點位的傳輸介質應采用六類布線 主機22、房內的機柜成行排列,在主配線架和機柜之間設置配線列頭柜。 布線采用上走線方式敷設,建設開放式橋架,橋架的安裝位置應與建筑裝飾、電氣、空調、消防等專業協調一致。 數據中心機房和備份數據中心機房安全防范: 機房內設置視頻監控系統和門禁系統。 緊急情況時,門禁系統能受相關系統的聯動控制而自動釋放電子鎖。數據中心機房和備份數據中心機房環境監測: 數據中心機房采用環境監控系統對機房內溫度、21濕度、空調、發電機、不間斷電源、漏水檢測、消防系統等設備進行監控,并且實現遠程報警。 數據中心機房和備份數據中心機房消防系統:數據中心機房內安裝柜式七氟丙烷滅火裝置,并且安裝報警、滅火控制器和溫度、煙霧兩種探測裝置,實現火災報警與滅火系統聯動。 滅火系統控制器應在滅火設備動作之前,聯動控制關閉機房內的風門、風閥,并應停止空調機和排風機、自動打開門禁系統并且切斷非消防電源。 數據中心機房內都設置警笛,機房門口上方設置滅火顯示燈,滅火系統的控制柜安裝在機房外便于操作的地方,且具有防止誤操作的保護裝置。 機房內,配置手提滅火器并且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的有關規定。滅火劑不應對電子信息設備造成污漬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