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交底橋梁工程下構混凝土.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3782
2024-09-20
8頁
81KB
1、思遵高速公路SZTJS-4合同段工程技術交底 工程項目: SZTJS-4合同段 起訖樁號: K167+600K172+720交底內容: 下構砼施工 思遵高速公路SZTJS-4合同段項目經理部技 術 交 底 記 錄 文件編碼:工程名稱橋梁工程合同號SZTJS-4工程部位下構砼樁號或地點K167+600K172+720 技術交底內容橋梁下構砼施工技術交底:1、 準備工作2、 支架模板檢查3、 砼攪拌4、 砼運輸5、 砼質量標準6、 鋼筋籠的制作及安放標準7、 灌注樁砼8、 施工工藝9、 施工圖例10、 材料的選用交底人簽字: 年 月 日 被交底人簽字: 年 月 日混凝土工程技術交底隨著樁基工程的逐2、漸完成,橋梁下部構造工程全面展開,為加強我標段工程質量,特別是混凝土質量,規范施工工序管理,現對混凝土工程進行技術交底。一、原材料運輸和儲存1、混凝土用集料應清潔、堅硬、無外包層、勻質,并不含結塊或片狀顆粒,無鹽堿、云母、有機物或其他有害物質。當混凝土標號小于C30時,含泥量不得大于5%,當混凝土標號大于等于C30時,含泥量不得大于3%,必要時,集料應予清洗和過篩,以除去有害物質。2、混凝土用集料在運輸或儲存時,應使其不受污染,存放場地應預先作硬化處理;集料應按不同尺寸運抵工地,并儲存在不同料堆中;粗集料應按厚度不超過1M的水平層堆放,以免集料發生離析,如果集料發生離析時,必須重新拌和。3、施3、工所用水泥運至工地后應盡快使用,水泥庫房必須干燥、通風良好、防風雨、防潮濕,底座應高于地面20CM以上,上鋪油氈防潮,袋裝水泥應緊密堆放,以減少空氣流通,水泥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0層,并離開四周墻壁20-30CM,以防水泥擠壓結塊。袋裝水泥以200T為一批,散裝水泥500T為一批,每批至少取樣一次,如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生產日期超過三個月時,應對水泥取樣實驗,不合格水泥不得使用。二、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施工應嚴格按配合比施工,混凝土施工前應測定集料含水量,根據集料含水量確定施工配合比,水(施):水泥(施):碎石(施):砂(施)=(水(實)-含水量):水泥(實):(碎石(實)+含水量):(砂(實)4、+含水量)。三、混凝土稱量拌和1、混凝土必須統一在混凝土攪拌站拌和,稱量和配水機械裝置應維持在良好狀態。其精確度應準確到0.4%,并至少每周校核一次。所有混凝土材料,除水可按體積稱量外,其余均應按重量稱量。集中拌制混凝土,粗、細集料稱量的允許偏為2%,水、水泥、外加劑的允許偏差為1%。2、每盤混凝土拌和料的體積不得超過攪拌缸標出的額定容量的10%,在水泥和集料進缸前,應先加一部分拌和用水,并在攪拌的最初15S內將水全部均勻注入缸中。攪拌時間如下表:攪拌機類別攪拌機容量(升)混凝土坍落度(MM)3030-7070自落式4002.0min1.5 min1.0 min8002.5 min2.0 mi5、n1.5 min12002.5 min1.5 min強制式4001.5 min1.0 min1.0 min15002.5 min1.5 min1.5 min鋼筋原材料進場時,每批鋼材應具有易識別的標簽。標簽上標明制造商實驗號及批號必須要求供應商每批鋼材提供一式三份工廠實驗報告,工廠實驗報告應有具有法律資格且能制約制造商的保證人(如政府質量監督部門)簽字。2、進場后的鋼材每批(同一牌號、同一爐號、同一規格、重量不超過60T)內任取兩根鋼筋,在其上各截取一組試件,每組3個試件,一個試件用于拉力實驗,一個用于冷彎實驗,一個用于可焊性實驗。3、鋼筋應儲存于地面以上0.5M的平臺、枕木或其他支承上,當加6、工安裝時,鋼筋應無灰塵、有害的銹蝕、松散銹皮、油漆、油脂、油或其他雜質。不同級別的鋼筋要分別存儲,并設以標志,以便于檢查和使用。4、鋼筋加工按裝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施工,鋼筋應平直,無局部彎曲,盤筋和箍筋均應調直,鋼筋交叉點均應綁扎,當兩個方向的鋼筋中距均小于300MM時,可隔一個交叉點綁扎。5、焊縫長度、寬度、厚度均應符合圖紙要求,搭接焊縫長度不得小于10D,幫條焊縫不得小于20D,同一受力筋區域(35D且小于500MM)內焊接頭鋼筋面積不超過鋼筋總面積的50%。焊縫寬度為0.7D且不小于10MM,焊縫深度為0.3D且不小于4MM。6、加工鋼筋檢查項目:項次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檢查方法1受力筋全長7、(MM)10,-10按受力筋總數30%檢查2彎起鋼筋各部分尺寸(MM)20,-20抽查30%3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MM)5,-5每構件檢查5-10個間距7、鋼筋安裝檢查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1受力鋼筋間距(MM)兩排以上排距5,-5每構件檢查兩個斷面用尺量同排梁、板、拱肋10,-10基礎、墩臺、柱20,-202箍筋、橫向水平鋼筋、螺旋筋間距(MM)0,-20每構件查5-10個間距3鋼筋骨架尺寸(MM)長10,-10按骨架總數30%抽檢寬、高或直徑5,-54彎起鋼筋位置(MM)20,-20每骨架抽檢30%5保護層厚度(MM)柱、梁、拱肋5,-5每構件沿模板周遍檢查8處基礎、墩、臺10,-10板3,-3下構砼施工工藝框圖下構施工方案報工程師審批支架搭設放樣鋼筋安裝 鋼筋定位自檢或工程師檢驗 立模模板檢查,打油加固自檢報工程師檢查安裝 竄筒 鋼筋籠制作 工程師檢查 振搗混凝土集料、水泥試驗 配合比設計 鋼筋試驗 報工程審批 混凝土拌和 混凝土運輸 作抽樣試件 壓試件 質量自檢 并報工程師審批 進入下道工序 補救措施 n n n n n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