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下部墩柱蓋梁施工技術交底資料.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3804
2024-09-20
9頁
51KB
1、LJ-8合同段下部結構施工技術交底資料LJ-8合同段項目經理部2009年10月20日橋梁下部結構施工技術交底一、下部立柱施工1、下部結構鋼筋制作、綁扎立柱鋼筋在鋼筋加工場統一制作并綁扎成型,運至現場焊接、綁扎:雙面焊縫5d、單面焊縫10d、焊縫厚度0.3d、焊縫寬度0.7d,主筋下料時應打彎保證主筋軸線順直,焊條采用502,506或采用機械連接。各型號鋼筋應按照設計圖紙尺寸進行加工制作,綁扎焊接時注意鋼筋間距符合要求,鋼筋焊接時注意控制電流防止燒傷主筋。立柱鋼筋籠在與樁頭預留鋼筋焊接前,應對樁頭預留鋼筋進行校正,使立柱鋼筋位置準確,在出系梁面四周用鋼筋頭定位(鋼筋頭靠模板端打磨尖),保護層可采2、用塑料或砂漿墊塊,必須注意保護層厚度滿足設計要求。在豎立鋼筋籠后套模板之前,為減小鋼筋籠變形及保證安全,應在四周設置風纜對鋼筋籠進行固定,在套立柱模板時將風纜移至立柱模板上用于固定模板。在立柱鋼筋加工完成后,現場技術人員應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填寫相應自檢資料,向監理工程師進行報檢。2、立柱模板采用定型鋼模,使用前要進行認真打磨刷油(使用新機油),如打磨完后需放置一段時間,則在正式使用前應檢查是否有浮土,如有應用抹布搽拭干凈以保證施工后混凝土外觀質量。接縫處要用3m直尺校對,使接縫平整度在2 mm以內,局部不平整的用砂輪機修整,在使用前現場工程師應進行驗收。3、模板安裝前對樁頭進行人工鑿毛,清3、除浮漿及多余砼,用全站儀恢復中心、并報驗監理工程師認可。模板安裝時在接縫處夾止漿條,厚度1mm以內,用汽吊提升就位,用四根鋼纜對拉固定,模板中心線與樁頭中心點對準誤差按5mm控制。4、標高控制,在立柱施工時應嚴格控制標高(在施工前應對立柱標高進行復核,從上向下反推標高,確保標高無誤),在施工高度過高時可采用長鋼卷尺向上引高程,引高程時應保持鋼卷尺豎直拉緊,并且上引至少兩點,相應做好明顯標志,以保證施工精度,避免采用小鋼卷尺量測上引高程。推薦采用長鋼卷尺倒尺法進行標高控制:由一名工人在柱模頂端卡住0m(或整m處)垂直下放鋼卷尺,由現場工程師在下面架設水準儀,用水準儀的十字水平線切鋼卷尺讀數(由14、名工人使用雜絲等物品配合),最終的柱模上端高程為:儀器高+倒尺讀數。采用此種方法,標高控制精度相對很高。在墩柱施工前應對全線的水準點進行復測閉合,確保施工水準高程無誤。5、砼澆筑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設計范圍內,盡量采用較小的坍落度,同時應注意控制混凝土良好的工作性(和易性),以保證砼施工外觀。砼用罐車運至現場使用吊車采用料斗入模,在下料時應使用串筒下料分層澆筑,每層厚度不超過40cm,用50型插入式振搗棒振搗。混凝土振搗時采用插入式振搗器垂直插入混凝土內,并應插入前一層混凝土50100mm的深度,其插入式移動距離不得超過有效振動半徑的1.5倍,振動到混凝土密實:混凝土不冒氣泡、表面平坦為止,在立5、柱混凝土澆注時應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以及振搗,選派熟練及責任心強的振搗操作手。6、脫模、養生拆模后及時進行混凝土的養生工作,建議采用用塑料布纏裹養生,或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切實可行的養生方法,拆模后應養護 7天左右,以保證混凝土的強度。7、立柱施工應注意事項A、澆筑過程中同步取樣制作,每次不少于三組。B、每道工序必須遵守監理程序,報驗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的施工。C、澆筑砼過程中防止機械(吊車或吊斗)碰撞模板引起立柱偏位,發生位移。如發生機械碰撞必須立即檢查模板是否移位變形,如移位變形必須停止施工進行校正,根據情況可拆模沖洗混凝土重新澆注以保證成品質量。D、立柱垂直度控制采用垂球或經緯儀控制(保6、證滿足規范要求),在砼澆筑過程中最好采用經緯儀進行隨時監控,確保立柱垂直度滿足規范要求。E、標高控制,除上述測量標高控制外還應注意砼將到達標高(標記)的嚴格控制,不得因為任何原因增加或減少,在此規定:標高放樣后采用油漆或雙面膠隔一定距離標注標高線以保證標高控制無誤。F、每步施工程序我們現場技術人員務必親自動手量測,親自控制各項技術指標,牢記質量就掌握在自己手中。8、高墩施工技術鑒于我標段所屬橋梁下部墩柱高度普遍高度較高,較多的墩柱有中系梁,在施工中無中系梁的中低墩柱采用定型鋼模一次澆筑成型,有中系梁的高墩柱,中系梁以下采用定型鋼模一次澆注成型,中系梁采用抱箍做支撐進行施工,中系梁以上定型鋼模一7、次澆筑到蓋梁底。現就高墩施工交底如下:(1)、鋼筋制作對無中系梁的中低墩柱鋼筋綁扎制作一次到位;有中系梁的高墩鋼筋籠制作應保證鋼筋籠長度滿足中系梁高度及上立柱搭接長度。高墩施工對鋼筋籠只要是要求滿足上下柱在施工中的搭接滿足要求,其余制作要求相同。(2)、模板安裝無中系梁中低墩柱模板安裝一次到位,采用全長澆筑施工;有中系梁的高墩下柱施工高度控制至中系梁底,在下柱施工完成后采用抱箍安裝中系梁鋼筋、模板,施工中系梁混凝土之后進行上柱鋼筋、模板安裝,混凝土施工。高墩施工中上柱的鋼筋、模板安裝擬采用4節膊的25T吊車進行,以滿足高度要求,對個別地勢較低的墩位進行填土增高以滿足吊車施工高度需要。(3)、混8、凝土施工墩柱混凝土入模擬統一采用16T或25T吊車進行。(4)、高墩混凝土的養生高墩混凝土建議采用塑料布包裹養生,對采用塑料布包裹養生的,應纏裹結實,隔一定間隔(不超過2m)使用塑料膠布纏繞包裹一周,防止刮風吹散,起不到養生的作用。9、立柱技術控制指標: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試塊控制2相鄰間距(mm)20尺或全站儀測量:檢查頂、中、底3處3豎直度(mm)0.3%H且不大于20吊垂線或經緯儀:測量2點4柱(墩)頂高程(mm)10水準儀:測量3處5軸線偏位(mm)10全站儀或經緯儀:縱、橫各測量2點6斷面尺寸(mm)15尺量:檢查3個斷面7節段9、間錯臺(mm)3尺量:每節檢查24處二、蓋梁施工1、鑿除柱頂浮漿,清理預留鋼筋表面砂漿或粘附的砼。2、用全站儀恢復立柱中心點,復核柱頂標高。3、校正預留立柱鋼筋。4、在墩柱頂端設置鋼抱箍作為安裝蓋梁底模支點,用全站儀定出蓋梁底四個角點,報監理工程師檢測。、 鋼筋制作、綁扎(1)蓋梁骨架按圖紙要求分片加工,用托架車運至現場綁扎,骨架提升用16T25T汽吊進行。(2)鋼筋骨架集中統一加工,提前報驗并掛標識牌,骨架存放要有防潮、防雨措施。(3)鋼筋加工按圖紙尺寸進行,雙面焊縫5d、單面焊縫10d、厚度0.3d、寬度0.7d,焊條采用J502以上,禁止采用J422焊條。(4)蓋梁鋼筋綁扎應依據底模上的10、四個角點詳細劃出每片骨架和箍筋的位置。(5)鋼筋骨架綁扎完畢報監理工程師檢查認可。(6)蓋梁鋼筋加工安裝時要按設計位置預埋支座墊石鋼筋。6、模板安裝蓋梁模板均采用大塊鋼模,模板的鋼板采用5mm鋼板制作,以保證較好的抗變形能力。使用前應對模板進行打磨校正刷油,刷油禁止采用廢機油等色澤差的油料。先根據標高調整抱箍安裝底模,之后安裝側模和端角角模。時用對拉螺桿上下對拉,調校至滿足設計尺寸為準,報監理工程師檢查認可。7、澆筑砼砼用罐車配合龍門吊送入模板內,水平分層澆筑,每層厚度不超過40mm,用50棒振搗,澆筑時從兩邊向中間澆筑。8、脫模、養生砼強度達2.5Mpa后即可拆除側模,底模在砼強度達80設計11、強度后拆除,用人工灑水養生土工布覆蓋保水,冬季時加工草簾保溫。三、臺帽施工1、用全站儀放樣即臺帽四個角點,自檢合格后報監理認可。2、在底模上劃線綁扎鋼筋,臺帽骨架的加工,運輸與蓋梁鋼筋骨架的方法相同,尺寸按圖紙要求控制,骨架綁扎完報監理認可。3、安裝側模:側模用大塊鋼模,用對拉螺桿及風纜固定,后報監理工程師認可。4、澆筑砼的方法與蓋梁相同。5、脫模養生與蓋梁相同。四、支座墊石支座墊石施工的技術、質量要求較高,具體施工如下1、在施工前應使用全站儀對支座墊石位置進行放樣,確保位置準確。2、支座墊石設計鋼筋嚴格按照圖紙尺寸加工、安裝。3、高程放樣需放樣4個角點,在施工中應保證表面的平整度(高差不大于12、2mm)和高程無誤。4、施工完成后注意養生,可采用撒透水后使用塑料薄膜覆蓋,之后采用沙子蓋在其上,保證強度和防止表面龜裂。墩、臺帽技術控制指標: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試塊控制2斷面尺寸(mm)20尺量:檢查3斷面3軸線偏位(mm)10全站儀或經緯儀:縱、橫各測量2點4頂高程(mm)10水準儀:測量3-5處5支座墊層預留位置10尺量:每個五、下部構造施工注意事項:1、模板安裝時注意在模板與模板之間,立柱模板與樁頭砼之間均加海綿,必要時在立柱模板和樁頭之間用砂漿填塞,以免漏漿。2、蓋梁、臺帽的四角點必須用全站儀定位、檢測,此道工序應與測量監理同13、步進行。3、每道工序先自檢并填寫資料后報監理工程師復核簽認資料,遵守監理程序。4、鋼筋原材料存放及加工好的骨架存放必須滿足監理工程師的要求,加工場地要進行硬化處理,存放場地和加工場地要有標識牌。5、臺帽耳背墻、蓋梁防震擋塊應一次性施工,需兩次施工時應注意鑿毛清理。6、鋼筋骨架和模板之間的砼墊塊,不能漏放。7、支座墊石在蓋梁或臺帽強度達100后,進行精確放樣,鑿毛清理、裝模澆筑到設計標高。五、安全、環保1、由于下部施工屬于高空作業,必須高度注意安全,作業工人須配備安全帶、佩戴安全帽、穿防滑鞋進行施工作業。2、吊車作業時必須嚴格遵守吊車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作業。3、在施工中應注意環境保護工作,剩余砼應統一處理,嚴禁將剩余砼拋灑在施工場地。4、施工中車輛維修、保養須采取容器收取廢油,嚴禁隨地撒放。LJ-8合同段項目經理部2009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