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工程鉆孔灌注樁基礎技術交底記錄.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3851
2024-09-20
5頁
74.50KB
1、技 術 交 底 記 錄編碼:ZT13B5CX09(03) 編號:工程名稱橋梁工程施工部位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圖號施工班組日期反循環鉆成孔灌注樁 所謂反循環,是指鉆機工作時,旋轉盤帶動鉆桿端部的鉆頭切削破碎孔內巖土,沖洗液從鉆桿與孔壁間的環狀間隙中流入孔底,冷卻鉆頭并攜帶被切削下來的巖土鉆渣,由鉆桿內腔返回地面,與此同時,沖洗液又返回孔內形成循環。由于鉆桿內腔較井孔直徑小得多,所以,鉆桿內泥水上升速度較正循環快得多。既是清水,也可將鉆渣帶至鉆桿頂端,流向泥漿沉淀池,泥漿凈化后再循環使用。 反循環與正循環相比,反循環的鉆進速度快得多,所需泥漿量少,轉盤所消耗的功率少,清孔時間較快,采用特殊鉆頭可鉆挖2、巖石等優點。 反循環鉆成孔施工按沖洗液循環輸送方式、動力來源和工作原理可分為氣舉反循環、泵吸反循環和噴射反循環等,氣舉反循環鉆進又稱壓氣反循環鉆進,其工作原理如圖512所示。將鉆桿置入注滿沖洗液的鉆孔內,靠旋轉盤的轉動,帶動氣密式方形傳動桿和鉆頭轉動切削巖土,由鉆桿下端噴射嘴噴出壓縮空氣,與被切削下來的土、砂等在鉆桿內形成比水還輕的泥砂水氣混合物。由于鉆桿內外壓力差和壓氣動量的聯合作用,將泥砂水氣混合物與沖洗液一起上升,通過壓送軟管排出至地面泥漿池或儲水槽中,土、砂、礫和巖屑等在泥漿池內沉淀,沖洗液再流人孔內。技 術 交 底 記 錄編碼:ZT13B5CX09(03) 編號:工程名稱橋梁工程施工3、部位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圖號施工班組日期鉆孔樁1.施工準備平整場地,整修道路,滿足設備停放和進出要求。其后進行樁位放樣及復核。根據設計圖紙的測量坐標及現場三角控制網,用全站儀和經過檢定的鋼尺,定出樁位中心,測放出孔位樁及護樁。經復核無誤、監理工程師認可后,用表格形式交鉆孔組,并注意保護現場樁位。2.埋設護筒護筒內徑宜比樁徑大200400mm。護筒中心豎直線應與樁中心線重合,除設計另有規定外,平面允許誤差為50mm,豎直線傾斜不大于1%,干處可實測定位,水域可依靠導向架定位。旱地、筑島處護筒采用挖坑埋設法,護筒底部和四周所填粘質土必須分層夯實。水域護筒設置,應嚴格注意平面位置,豎向傾斜和兩節護筒的4、連接質量均需符合上述要求,沉入時可采用壓重、振動錘擊并輔以筒內除土的方法。護筒高度宜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2m。當鉆孔內有水壓時,應高于穩定后的承壓水位2.0m以上。當處于潮水影響地區時,應高于施工水位1.52.0m,并應采用穩定護筒內水頭的措施。護筒埋置深度應根據設計要求或樁位的水文地質情況確定,一般情況埋置深度為24m,特殊情況應加以保證鉆孔和灌注砼的順利進行。護筒連接處要求筒內無突出物,應耐拉、壓,不漏水。3.泥漿的制作泥漿池或沉淀池每墩或數墩設置一處,利用人工或機械挖坑,并于護筒口處開挖泥漿溝通至沉淀池。制漿前,先把粘土盡量打碎,使其在攪拌中容易成漿,縮短成漿時間,提高泥漿質量。制漿5、時,可將打碎的粘土直接投入套管內,使用沖擊錐沖擊制漿,待粘土已沖攪成泥漿時,即可進行鉆孔。多余的泥漿用管子導入鉆孔外泥漿池貯存,以便隨時補充孔內泥漿。技 術 交 底 記 錄編碼:ZT13B5CX09(03) 編號:工程名稱橋梁工程施工部位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圖號施工班組日期4.鉆機就位鉆機就位后,要將鉆頭的鉆尖準確對準孔位中心。具體做法是在護筒的刻痕處,用小線連成十字,鉆頭中心對準小線十字交叉點。5.鉆進時應注意的事項開孔的孔位必須準確。開孔時均應慢速鉆進,待導向部位或鉆頭全部進入地層后,方可加速鉆進。采用反循環鉆孔應采用減壓鉆進,即鉆機的主吊鉤始終要承受部分鉆具的重力,而孔底承受的鉆壓不超過鉆6、具重力之和的80%。用全護筒法鉆進時,為使鉆機安裝平正,壓進的首節護筒必須豎直,鉆孔開始后應隨時檢測護筒水平位置和豎直線,如發現偏移,應將護筒拔出,調整后重新壓入鉆進。在鉆孔排渣,提鉆頭除土或因故停鉆時,應保持空內具有規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漿相對密度和粘度。處理孔內事故或因故停鉆,必須將鉆頭提出孔外。鋼筋籠安裝及水下砼灌筑1.鋼筋籠制作與安裝鋼筋籠嚴格按照設計圖制作,采用汽車吊分節吊裝,焊接牢固,應保證在吊運過程中鋼筋籠不發生變形,預埋的檢測管隨鋼筋籠一次就位,鋼筋籠就位后應予以固定,避免灌注砼時,鋼筋籠上浮。具體方法是:鋼筋籠加工采用現場加工,分節制作,按設計圖紙的規定來制作相應的加強筋,然后7、按規定的根數布置主筋與加強筋,排列好后將主筋按規定的間距焊接在加強筋上,再按設計規定的間距焊接箍筋。成孔清孔驗收合格后,利用25t30t吊車將鋼筋骨架吊入樁孔內,每下完一節后用鋼管或方木固位,再用吊車吊住另一節進行焊接,吊放鋼筋骨架入樁孔時,下落速度要均勻,切勿撞擊孔壁。技 術 交 底 記 錄編碼:ZT13B5CX09(03) 編號:工程名稱橋梁工程施工部位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圖號施工班組日期骨架落到設計標高后,將其校正在樁中心位置并固定。2.灌注水下砼鉆孔應經成孔質量檢驗合格后,方可開始灌注工作。灌注水下砼是鉆孔樁施工的關鍵工序。混凝土的配制除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橋涵施工技術規范的規定外,從氣溫、8、水泥品種、砼標號、水灰比、坍落度、外加劑等方面控制砼的初凝時間,使每根導管的砼灌注工作,在該根導管首批灌注的混凝土初凝以前完成。砼罐車運輸,泵送灌注。灌注前,對孔底沉淀層厚度須應再進行一次測定,使之滿足規定要求,然后立即灌注首批砼。灌注過程中,應緊湊、連續地進行,嚴禁中途停工。同時注意觀察管內砼下降和孔內水位升降情況,及時測量孔內砼面高度,以便及時提升或拆除導管。本工程水下砼導管擬采用羅口式厚壁導管,該導管采用日本加藤全套管鉆配套的導管,其優點是扣接嚴密,裝拆方便,導管管壁厚(8mm),使用安全可靠。在灌注砼時,每根樁均按規定制作砼試塊,并妥善養護,強度測試后,填寫試驗報告表。有關砼灌注情況,9、各灌注時間、混凝土面的深度、導管埋深、導管拆除以及發生的異常現象等,指定專人進行記錄,以便及時總結經驗,指導下一根樁的施工。樁的荷載試驗應按監理工程師的要求編制施工設計及工藝,經監理工程師審批后方可實施。砼澆注時,砼的溫度不應低于5,當氣溫低于0時,灌注砼應取保溫措施。具體步驟:混凝土采用自動計量拌合站拌和,混凝土輸送泵輸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22cm。導管吊裝前先試拼,并進行水密性試驗。接口連接牢固,封閉嚴密,同時檢查拼裝后的垂直情況與密封性,根據樁孔的深度,確定導管的拼裝長度,吊裝時導管應位于樁孔中央,并在灌筑前進行升降實驗。首批混凝土用剪球法泄放。在漏斗下口設置砂袋或混凝土小球(柱),當漏斗內儲技 術 交 底 記 錄編碼:ZT13B5CX09(03) 編號:工程名稱橋梁工程施工部位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圖號施工班組日期足首批灌筑的混凝土量后剪斷砂袋或球體的鐵絲,使混凝土猝然落下,迅速落在孔底并把導管裹住,保證首批初灌混凝土將導管埋深不小于1m。灌筑應連續進行,一氣呵成。邊灌筑混凝土邊提升導管和邊拆除上一節導管,使混凝土經常處于流動狀態,提升速度不能過快,提升后導管的埋深不小于2米。灌筑到樁身上部5米以內時,可以不提升導管,待灌筑至規定標高才一次提出導管,拔管時注意提拔及反插,保證樁芯混凝土密實度。為確保樁頂質量,在樁頂設計標高上加灌0.5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