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地**
編號:1204171
2024-09-20
2頁
33.50KB
1、鋼筋、模板組合施工方案通常現澆框架梁、柱的施工順序,是在梁、柱預定位置現場綁扎鋼筋,支模板后澆筑混凝土。這種施工順序存在工期長、高空作業量大、不安全、技術安全措施多、費用高等問題。為克服上述弊病編制了一種靈活、安全的施工方法,在遼化煤電站工程中試用取得一定經驗。該施工方法對多層及高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均適用。其特點是采用工具式快脫模板在地面組裝,整體吊裝就位,速度快、安全度高、操作方便,工期可縮短二分之一,經濟效益顯著。第1章 工程概況遼化煤電站主廠房長240m,寬110m,高40m。鋼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為600mml200mm,共160根。梁截面尺寸為400mm2400mm的68根,截面2、尺寸為400mm400mm的64根。以單層為主,局部為2層。原設計鋼筋混凝土柱和梁組合成門形,在地面預制成80榀構件,用大型機械吊裝,就位后焊接。該構件每榀重達80t,吊裝高度40m,一般施工單位的起重設備難以完成。經研究決定改門形預制構件為單獨的梁、柱,在現場分別制作,按鋼筋、模板組合施工方案施工,解決了上述問題。第2章 施工程序編制施工方案制作模板鋼筋下料鋼筋綁扎地面組裝整體吊裝就位、焊接節點支模澆筑混凝土混凝土養護拆模。第3章 施工方法鋼筋下料:按結構設計圖紙中鋼筋的長度減去彎曲時的延長值。(l)梁中鋼筋下料:梁的鋼筋一般可正常下料,如節點處的鋼筋特別多,節點處柱和梁的鋼筋一般作綁扎搭接3、。(2)柱中鋼筋下料:柱縱向鋼筋的下料長度主要考慮上下的連接、節點形式等。2.鋼筋模板的組合:要使鋼筋骨架及模板能在地面(或樓面)上先組合成整體,吊裝前必須使鋼筋骨架與模板卡緊,并保證構件斷面尺寸和保護層厚度。(1)鋼筋保護層預留:根據設計或規范要求的保護層厚度,每隔9001200mm,在相應位置的鋼箍上四角焊8個出頭的短筋,其伸出長度即為保護層厚度(圖2-6-2)。短筋長度應在60mm左右,短筋直徑不宜小于8mm且應略大于箍筋直徑。 (2)連接角鋼:為使安裝對位方便,四角主筋用角鋼連接。根據梁、柱的主筋直徑和接頭位置等來選擇角鋼型號、長度。一般只在柱截面的四個角上用,其他采用綁條焊(圖2-64、-3)。連接角鋼的型號按等強確定,連接角鋼的長度按鋼結構中焊縫長度確定。為保證鋼筋模板組合骨架的剛度,在梁、柱縱向長度的兩端和中間位置焊十字形支撐(圖2-6-4)。3.安裝模板:應滿足截面尺寸及混凝土澆筑時的要求,并保證吊裝就位及固定時的剛度,必要時應計算骨架及模板的整體剛度。4.就位及柔性固定:骨架及模板就位的程序為骨架就位找正焊接固定校正偏差及柔性固定。柔性固定就是將梁、柱模板用鋼筋或鋼絲繩及花籃螺絲拉緊后調整(圖2-6-5)。施工前應確定地錨的形式。若是設在地面,應找到可靠的固定物。若沒有固定物,可設地錨,一般用2025的鋼筋斜打入地下l.5m左右,若抗拔力不夠可設雙地錨。如地錨設在樓層5、,可預先埋設錨環。用于柔性固定的鋼絲繩,由于受力很小,一般不用計算確定,但鋼絲繩的長度超過15m時,應驗算。第4章 施工中易出現的問題及處理方法第1節 易出現的問題1.鋼筋、模板組合骨架吊裝時,有少數組合骨架扭曲變形,原因是自重大,整體剛度不夠。2.鋼筋、模板組合骨架吊裝就位后,檢查發現鋼筋保護層誤差較大。原因是四角焊接的8個出頭短筋長度不規則。3.梁與柱之間,柱與柱之間接頭處的鋼筋、角鋼有焊過勁的部位。4.由于鋼筋、模板組合骨架的跨度大、自重大,在其縱向兩端和中間位置焊十字形支撐以防止組合骨架變形,經現場吊裝后有少數組合骨架變形,其原因是設置的十字形支撐數量不夠。5.拆模后,發現柱根部混凝土6、不密實,有蜂窩麻面,原因是柱子太高,柱側模未設臨時澆灌孔。經現場考證,刮風天風速較大時,組合骨架群體有可能失穩,整體剛度不夠。第2節 處理方法為解決組合骨架吊裝時扭曲、變形問題,必須增加組合骨架剛度。用槽鋼墊在組合骨架底部,一同起吊就位后拆除即可。2.根據梁、柱鋼筋保護層厚度專門制作經過刨光的鐵塊,尺寸為60mm60mm保護層厚度。3.在保證焊接質量的前提下,為保證鋼筋的沖擊韌性,嚴禁焊過勁。4.十字形支撐應每隔2m焊接一排。5.在模板中部一側留臨時澆灌孔,以避免澆筑混凝土時產生離析、分層現象,振搗也方便。澆筑到臨時孔時應立即封閉。6.為加強鋼筋、模板組合骨架群體間的整體性,應設置剪刀撐使其抵抗較大的水平荷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