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河道高空可視化監控項目建設工程施工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4468
2024-09-20
22頁
4.05MB
1、正本水利局河道高空可視化監控項目建設工程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目錄第一章 背景及需求41.1 應用背景41.2 需求分析5 河道安全監控5 環境監控5第二章 系統總體設計62.1 總體目標62.2 總體架構62.3 功能設計72.4 方案特點72.5 設計原則8第三章 解決方案103.1 前端監控設備10 河面漂浮物10 非法傾倒垃圾11 入河排污口12 非法采砂高發區13 全景攝像機15 監控點選取163.2 傳輸網絡16 傳輸帶寬16 傳輸質量17 傳輸時效性173.3 監控中心17 監控管理平2、臺17 各類應用服務器18 存儲系統18第四章 監控點位布設位置204.1 安裝位置及取電方式204.2 點位描述204.3 施工造價清單21第一章 背景及需求1.1 應用背景江河湖泊具有重要的資源功能、生態功能和經濟功能。近年來,各地積極采取措施,加強河湖治理、管理和保護,在防洪、供水、發電、航運、養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綜合效益。但是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國河湖管理保護出現了一些新問題,例如,一些地區入河湖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一些地方侵占河道、圍墾湖泊、非法采砂現象時有發生。目前,河道監控管理的現狀是:1) 管理人員工作強度大但管理質量并不高,人為巡檢無法實時發現河道險情或事故。2) 當3、出現險情或事故時,缺少高效、統籌、及時的調度。3) 河道監控點位分散且數量較少,監控數據不夠豐富,因而無法建立有效的污染或險情預警,對污染無法進行有效的溯源。4) 由于河道位置的原因,河道視頻監控在立桿、布線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難度,且需要人力、物力的前期投入和后期維護。可視化監控系統作為“河長制”管理中的重要保障,各級河長可以通過系統隨時隨地看到相關轄區內視頻監控信息,包括河道水面及兩岸保潔、水利設施破壞、入河排污、非法采砂、河道巡查情況等,及時了解發現河道狀況;智能化的監控系統可對人員、車輛、船只等違法行為進行智能分析,并自動預警,結合水政執法設備和系統,從而提高管理效率,為“河長制”的有效4、實施提供良好的支撐。1.2 需求分析河道視頻監控系統可用于多個應用場景,包括河道安全監控、河道水面和沿岸的環境監控、河岸工作情況監控。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客戶對視頻監控系統的功能有不同的要求。1.2.1 河道安全監控河道安全監控包括:汛期安全防衛、重點區域安全防范(如閘門、大壩等工作狀態及穩固程度)、水岸線安全監控、航道船只安全監控等。此應用場景中,要求通過攝像頭對河道安全進行實時監控,并將數據實時上傳至平臺;平臺應具備險情預警、預警派單、處理結果上報的功能,且可以識別船只并記錄船只數量,對監控數據進行安全存儲。1.2.2 環境監控在主要偷采砂河段、入河排污口、漂浮物聚集區、傾倒垃圾高發河段、5、碼頭等處建設前端視頻監控點,實現違法行為監控預警和取證,與河長現場巡河結合,實現對河湖水環境的高效監管。此應用場景中,要求通過攝像頭實時監控水岸情況,可以識別人的特征等,并對行為數據進行記錄。平臺應具備污染預警、預警派單、處理結果上報、數據記錄的功能。第二章 系統總體設計2.1 總體目標系統總體目標是通過高空可視化的視頻監控手段,并加以智能化分析,輔助“河長制”的順利實施,實現河道巡查的監督,并發現、報告和制止涉河違法違規行為,維護河湖的健康生命,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2.2 總體架構山東XX公司高空監控系統是依托河道兩岸鐵塔站址資源,采用“前端高清攝像機+運營商專線+智能平臺處理軟件+鐵塔6、空間掛高”于一體的大型監控系統,實現多級聯網及跨區域監控,在監控指揮中心即可對終端系統集中監控、統一管理。2.3 功能設計河道視頻監控系統通過布設的攝像機,對河道水面及岸線的情況進行實時監控,支持圖片和視頻的傳輸,采用數字網絡化平臺管理,將前端數字視頻圖像,網絡傳回至監控中心,實現分布監控、集中控制和管理的功能。河道視頻監控解決方案,實現了對河道水面及沿河流域的實時監控和自動化管理,具體功能包括: 對河道的實時監控及監控數據實時上傳。客戶可實時掌握監測點動態。 監控點位與GIS地圖的聯動。客戶可及時定位險情或事故的位置。 險情或事故預警機制、預警派單功能、處理結果上報功能。客戶可實現險情早發現7、早處理,并及時將處理結果記錄。 污染物、污染行為的抓取和分析功能。通過建立污染物分析系統,為客戶對污染進行溯源及制定污染防控方案提供數據支持。 污染物、污染行為的抓取和分析功能。通過建立污染物分析系統,為客戶對污染進行溯源及制定污染防控方案提供數據支持。 監控數據個性化分析。數據分析系統可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個性化分析模板,為客戶對河道的全方面管理、建立管理機制提供數據依據。 安全管理功能。通過對客戶進行權級分級及河道管轄的管理機制,實現河道責任到人的管理目標。通過建立數據統一管理機制,實現數據安全監管的目標。2.4 方案特點本方案為客戶提供了一個智能化、數字化、具有可拓展性的系統解決方案。其具8、有以下特點: 區別于傳統的人工河道巡檢,本方案提出通過攝像頭對河道進行監控,即提供了一種無人值守、實時監測的解決方法,提高了河道監控的實時性和有效性。 本方案在建設時,可通過鐵塔站址的資源共享,降低立桿投資;站址在提供桿體承載的同時,還可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和線路傳輸,實現了快速建設部署、高效穩定運行。 系統對用戶、設備、監測點進行統一管理,有效的保障了用戶的權限安全和監測點權責管理(監測點責任到人),實現了設備遠程監控。 系統具有豐富的業務功能,在滿足實時監控、實時傳輸、數據綜合分析的同時,還通過預警機制、派單機制、處理結果上報、輿情監督等附加功能,為客戶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河道監測治理平臺,9、并為制定河道管理方法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2.5 設計原則本著“實用、可靠、開放、兼容、先進、成熟、可擴展與可定制”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結合當前技術發展狀況及趨勢,考慮項目建設和日后運行的成本以及河長制系統的特殊性,在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測試運行的過程中應嚴格遵循以下原則: 可靠性(1)系統設備應選用主流產品,保證系統的高質量和高穩定性,能夠適應野外惡劣環境工作,同時采取有效的防雷、接地、穩壓等措施;(2)系統最大限度集成業界穩定且先進的技術及組件,采用成熟技術以降低系統的不穩定因素;(3)對系統如硬件、操作系統、網絡、數據庫設計盡可能詳盡的故障處理方案,以保證系統的快速恢復性; 10、實用性(1)充分利用成熟的先進技術,采用性能/價格比較高的產品;(2)體系結構、軟硬件選型,既保證實用成熟,又能夠適應未來的業務發展和技術的更新要求。(3)系統應該考慮水情采集、報汛通信環境惡劣的因素,所以系統采用的技術、設備要充分考慮現場環境的特殊性,力求盡可能將觀測、傳輸、處理等工作環節自動化,確保應用上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開放性系統的技術方案和設備具有良好的互聯、互操作能力及升級能力,遵循最新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具有良好的開放性。 先進性(1)系統的網絡平臺、硬件平臺、系統軟件平臺技術代表了當今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方向,應符合當今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潮流。(2)系統各平臺提供二次開11、發接口,保證各項技術可以不斷的更新和升級以維持系統的先進性。 兼容性系統采用標準協議,以保證各個系統實現無縫接入和相互協作。 可擴展性在系統軟硬件上的設計和選型上,應充分考慮其可擴展性,接口開放性,系統結構易于擴充,以適應今后可能出現的更大任務負載。硬件平臺具有可升級性,當需要時可以增加新的計算機設備同原有計算機設備一起工作以提高系統的處理能力,保證原有資源的充分利用。 安全性有抵抗惡性攻擊、抵抗任何侵入系統的企圖和抵抗企圖從系統中獲取敏感數據和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防暴力破壞和防竊取信息的能力。保證數據和照片的安全性、保密性、完整性、一致性和相容性。 易維護性(1)系統平臺應符合業內通用規范12、,易于維護。(2)系統各類應用軟件界面友好,安裝、使用、維護應簡單便捷。(3)業務流程清晰,符合常規業務處理習慣。(4)系統數據維護方便,備份及數據恢復快速簡單。(5)系統軟件配置簡單方便,盡量避免復雜的系統配置第三章 解決方案3.1 前端監控設備前端視頻監控點的建設,是河道視頻監控系統的重點建設內容。前端系統的設計應根據監控現場的實際情況,對攝像機的選型、監控點的選取以及立桿的設計進行整體部署和選擇。根據“河長制”及河道管理的要求,根據不同的監視對象,合理選擇監視前端,監視前端位置布設應滿足對監視對象有效的觀察。3.1.1 河面漂浮物目前,隨著工業化、農業化及城鎮化建設步伐加速,人為因素對環13、境造成嚴重污染,在湖泊、河流、水庫等水面上出現大量漂浮物,對水質、水面景觀、供水、水產、航運、發電等都造成影響,加強漂浮物的監控和治理,有利于改善水環境,提高工程效益。3.1.1.1 實現方式在攔漂浮排、攔污柵、回水灣、水利工程上游等漂浮物聚集處,采用星光或黑光攝像機,對水面進行日夜監控,當遠程查看漂浮物達到一定面積,或出現樹干、漂流船只等大型漂浮物可能危及水利工程安全時,及時組織保潔人員進行清理。攝像機進行實時監控,但是依然需要工作人員堅守在監控中心,這種做法還是需要大量的人工輔助工作,而且無法實時、準確地對監控情況做出反應。采用智能AI攝像機,可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對水面漂浮物進行自動分析實現14、對水面的智能化監控,并進行預警,與可聯動清污設備進行自動清污,從而降低人工監視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3.1.2 非法傾倒垃圾由于部分垃圾的處置成本較高,生活垃圾、工業垃圾、建筑棄渣、污泥、泥漿隨意向河道內傾倒的現象時有發生,不僅破壞了河岸景觀,污染了水環境,也使得河道淤積,嚴重影響行洪安全。由于河岸線長,監管難度大,單純靠河道管理部門巡查監管執法,很難從根本上遏制違法亂倒現象。3.1.2.1 實現方式對河道邊,水庫重要出入路口,道路設置車輛卡口系統,對來往車輛進行車牌識別抓拍,及時預警貨車的出現特別是夜間貨車的出現,防止不法分子傾倒垃圾污染環境。3.1.2.2 實現功能 車輛捕獲功能系統通過視15、頻檢測方式實現車輛捕獲功能,能對所有經過車輛進行捕獲,除了能夠捕獲在車道上正常行駛的車輛外,還具備捕獲跨線行駛及逆向行駛車輛的功能。在正常車速(5km/h200km/h)范圍內的監控區域規范行駛的車輛圖像捕獲準確率達95%以上(線圈檢測模式捕獲率達到99%以上)。 車型判別功能系統采用車牌顏色和視頻檢測技術結合的方法對車輛類型進行判別,可對7種車型進行識別(大貨車、小貨車、客車、轎車、面包車、中型客車、SUV-MPV)。可利用該功能可按照時段(比如夜間)對貨車進行預警,以便及時查處。 車輛牌照自動識別功能系統可自動對車輛牌照進行識別,包括車牌號碼、車牌顏色的識別。1)車牌號碼自動識別系統具備對16、符合“GA36-2014”標準的民用車牌、警用車牌、使領館車牌的號牌自動識別能力,并且具備對2012式軍車號牌、2012式武警部隊號牌的自動識別能力,2)車牌顏色自動識別系統能識別黑、白、藍、黃、綠五種車牌顏色。3)前端識別技術車輛牌照自動識別算法(車牌識別、車牌顏色識別)集成在卡口抓拍單元中,識別結果由卡口抓拍單元直接輸出。可利用該功能對黑名單車輛進行預警,同時也可作為事后追溯的依據。3.1.3 入河排污口入河排污口是指直接或者通過溝、渠、管道等設施向江河、湖泊排放污水的排污口。從整個水環境質量監測來看,入河排污口是污染物從產生源頭流人地表水體的主要途徑,是陸域污染源進入河流、湖泊、水庫等水17、域的通道。因此,對入河排污口進行有效監控、管理,是完善整個河湖水環境監控系統和網絡,是保護地表水環境至關重要的環節。對入河排污口進行監控,發現水體是否出現顏色改變、泡沫、死魚等異常現象,以便及時采取措施制止排污。3.1.3.1 實現方式鑒于現有攝像機在夜間紅外補光下色彩缺失、細節不清晰和亮度不足,在夜間監控效果較差,黑光攝像機滿足低照度場景下全彩成像的使用環境要求,集多項黑科技于一身,全面提升夜間監控效果,提供彩色、清晰、透亮的監控畫面。既解決傳統攝像機因紅外補光而丟失色彩信息的難題,又解決星光攝像機因夜間環境光不足而導致畫面噪點過大的困難,實現“看得見,又看得清”的效果。 黑光球機 黑光護罩18、一體機3.1.4 非法采砂高發區近年來,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偷采、超采河砂現象十分嚴重。河道中濫采亂挖河砂,不僅影響了河道的生態環境,使得河床結構和河流走勢發生變化,造成局部河勢惡化,危及河道堤防的安全。另一方面,采砂船舶的不規范停泊占據了大量的航道,使得其他船舶的采砂工作受到嚴重影響,導致船舶碰撞事故時有發生,給航道的規范化管理帶來了很大困難。此外,不合理的采砂影響到水生生物的生存,使得某些生物的繁衍率、成活率降低,水生態環境逐漸惡化,因此對采砂活動進行規范化管理勢在必行。3.1.4.1 實現方式熱成像攝像機完美適用于夜晚光線條件差、甚至無光的場景,同時針對煙、霧、雨、雪等惡劣環境,熱成像成19、像受影響很小,效果明顯好于可見光。針對非法釆砂者,往往選擇夜間、霧天或能見度較低的天氣下進行非法采砂,因此選擇熱成像視頻源作為檢測觸發源,可達到較好的檢測效果。熱成像雙光譜云臺攝像機內置檢測模塊、長高度估算分析模塊、速度估算模塊、熱點顏色警示功能等智能分析算法,可對采集到的熱成像視頻信息進行分析。由于采砂船在采砂過程中處于幾乎靜止狀態,并且發動機持續開啟,存在明顯的熱點特征,通過速度估算模塊和熱點顏色警示模塊的分析,可對禁采區非法采砂船進行預警。3.1.4.2 功能 抓拍和推送功能當發現監控區域內存在長時間停留的可疑船只,利用熱成像的熱點顏色警示功能,對船只熱點區域(如發動機,煙囪)進行判斷,20、對高溫區著色并報警,同時聯動可見光部分實現船只高清抓拍及錄像,抓拍的視頻或圖片傳送到平臺進一步分析,并可推送到其他終端,實施現場確認和執法。 違法位置確定功能在電子地圖上標示了攝像機的位置,結合攝像機自動測距功能、攝像機的方位角,可自動計算出違法采砂船的位置,便于執法人員迅速查處。3.1.5 全景攝像機根據以上河道視頻監控業務的特點,除根據以上功能采用不同監控攝像機外,在監控鐵塔上推薦使用全景監控攝像機和AR全景監控攝像機。分別有以下特點:1)全景監控攝像機上部分有四個攝像機進行全景拼接,下部分掛載球機可進行光學變焦進行細節觀測。另外全景球機還集成了先進的視頻分析算法和多目標跟蹤算法程序,可實21、現自動或手動對全景區域內的多個目標進行區域入侵、越界、進入區域、離開區域行為的檢測,并可輸出報警信號和聯動云臺跟蹤,從而滿足高等級監控管理需求。2)AR全景監控攝像機也是上部分有四個攝像機進行全景拼接,下部分掛載球機可進行光學變焦進行細節觀測。AR全景監控攝像機支持AR標簽疊加技術。設備通過視頻坐標系轉換技術和定位技術,可以將AR標簽數據精準的疊加到視頻碼流中,這樣即使相機畫面轉動,AR標簽也是和碼流一起移動,不會出現AR標簽漂移和抖動的問題。在監控視頻中可以添加建筑物如水利工程、水閘、水庫、水尺的標簽,可現實建筑物名稱及數據的顯示;還可將已建設的視頻點位當做標簽進行添加,當點擊監控標簽時,前22、端攝像機圖像已畫中畫的形式在AR監控中進行顯示,從而實現高低聯動,還可將水尺、雨量等信息疊加在AR實景監控上。3.1.6 監控點選取河道視頻監控業務的監控點具有分布廣、不集中的特點,在監控點選取時,可根據監控對象、事件發生的頻率,采用鐵塔高點位整體布局監測、低點位重點監測、沿線無遮擋部署的方式進行監控。如:重點監控河道區域根據鐵塔站址位置可每隔一定距離安裝一套監控設備,實現流域無死角全方位監控;在已建前端點位或前端有水尺、雨量等物聯網數據的地方推薦使用AR全景攝像機。3.2 傳輸網絡傳輸網絡將前端設備采集的圖片和視頻傳輸到監控中心,是河道視頻監控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河道視頻監控系統網絡建設應遵23、循網絡實用性、安全性、先進性、適用性、可靠性等原則。傳輸網絡在設計時,應從傳輸帶寬、傳輸時效性、傳輸質量等三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3.2.1 傳輸帶寬應根據前端視頻設備的數量設計網絡帶寬需求,帶寬設計應滿足前端設備以及用戶終端接入監控中心的帶寬要求。3.2.2 傳輸質量監控專網是高流量高并發IP網絡,因此視頻監控專網的網絡帶寬有著明確的要求,其中網絡部署需要盡量采用前端百兆帶寬接入,上行匯聚千兆傳輸,對于匯聚節點及核心網絡,延時、丟包率等都有明確的要求。3.2.3 傳輸時效性河道視頻監控系統對視頻及圖像的傳輸實時性及延時要求較高。河道視頻監控系統的網絡傳輸以光纖傳輸方式為主,利用鐵塔站點已具備的24、運營商光纖專網線路可大大縮減工程建設周期,保證傳輸線路的穩定性。3.3 監控中心監控中心是將前端采集的視頻信息通過解碼,轉化為圖像信號傳送到監視器上,同時將視頻信息進行存儲。監控中心是視頻監控系統的中心,通常部署在中心機房。監控中心設備主要包括:監控管理平臺、各類應用服務器(包括管理服務器、流媒體服務器、錄像管理服務器、設備接入服務器、報警管理服務器等)、存儲系統、液晶拼接顯示屏等。3.3.1 監控管理平臺監控管理平臺為客戶提供視頻監控、攝像頭控制、視頻數據存儲/回放/分析、GIS地圖聯動、險情/事故預警、派單及派單處理結果上報、輿情監督等功能。監控管理平臺采用模塊化設計,可根據用戶的業務需求25、對平臺功能進行定制化開發。監控管理平臺的具體功能包括: 報警機制。當發生險情或事故時,可通過平臺進行報警,并通過派單機制進行派單處理,且支持處理結果的上報。 GIS電子地圖聯動。支持電子地圖的載入,以及按比例顯示、全局或局部放大、縮小等,支持將監測點在地圖上聯動顯示。 管理功能。提供用戶權級管理(將河道監控任務責任到人)、權限管理(不同客戶對平臺的使用權限不同)、設備管理(攝像頭開啟、關閉、云臺控制等管理,攝像頭損壞的告警管理等)及日志管理等。 液晶拼接顯示屏管理。支持視頻上墻,支持視頻單畫面、多畫面分割,支持多種輪巡、切換等功能,實現視頻在平臺與大屏之間的切換。 數據分析功能。平臺通過數據分26、析模型,對視頻監控的內容進行科學的分析,包括污染物的分析、人的特征及其行為的分析等,為河道的治理提供海量數據支持。 輿情監督功能。平臺為社會大眾提供河道治理監督及上報的功能,實現對河道的線上、線下共同治理。3.3.2 各類應用服務器 管理服務器。負責平臺的用戶權限、設備狀況、電子地圖、告警信息和日志等的配置和管理。 流媒體服務器。負責對前端設備采集的視頻進行調度轉發。 錄像管理服務器。支持客戶端獲取任一錄像的索引表,并可遠程實時點播或下載后進行回放。 設備接入服務器。用于接入不同廠商的前端設備,實現不同廠家的設備接入平臺的功能。 報警管理服務器。用于采集和接收系統設備或報警接口提供的報警信息,27、并進行分類、存儲、顯示和聯動操作。3.3.3 存儲系統根據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2004)的要求:“數據、圖像、聲音等記錄資料保留時間應滿足安全管理要求,所有資料至少要保留30天以上”。根據河道監控視頻的業務需求,以及監控規模,可選擇適合的存儲方式。 高清NVR存儲NVR直接獲取網絡攝像機傳輸的視頻、音頻,通過將其數字化之后在網絡上進行傳輸,從而實現網絡化、分布式架構,并實現視頻、音頻的本地化存儲和管理。高清NVR存儲模式適合于中小型監控系統的使用,可接入多路高清視頻。 集中存儲服務器連接前端編解碼器,通過流媒體協議下載數據,存放到存儲設備上。服務器和存儲設備之間可通過ISCS28、I、NAS、FC等協議連接。視頻集中存儲管理,存儲空間利用率高,易于擴容,且數據存儲可靠性高。集中存儲模式適合于大中型平臺的視頻監控業務。 云存儲云存儲采用集群化部署,保證系統的可靠性及可用性;采用虛擬化技術,將存儲資源統一為存儲池,不僅提供大的存儲容量,且能夠方便的進行容量的擴充,具有良好的彈性調整性能。云存儲模式適合大型平臺,且有海量視頻存儲需求的視頻監控業務。第四章 監控點位布設位置4.1 安裝位置及取電方式現場共設點位22個監控點,其中14個安裝于基站頂部距地面直線距離45-60米,覆蓋范圍1200米-1500米,2個點位河閘上,6個監控點位安裝河道一側,立桿5根,14個監控點位直接基29、站取電,2個點位河閘上取電,剩余6個全部由基站直接供電,這樣大大提高安全性,光纖線路及電源線路,全部架空,架掛水泥桿上,保證線路安全。4.2 點位描述序號備注光纜(米)電源線(米)安裝方式管線安裝方式取點方式1百多安 1200米AR 河岸樹木密集,選取為臨時點位10080基站頂部機房到基站頂部基站取電2齊河移動譚策屯10080基站頂部機房到基站頂部基站取電3移動蔡王莊村南 120010080基站頂部機房到基站頂部基站取電4齊河縣中國鐵塔齊河后隨 1200米10080基站頂部機房到基站頂部基站取電5齊河縣中國移動齊河崔許 120010080基站頂部機房到基站頂部基站取電6齊河縣中國移動齊河李英屯30、南10080基站頂部機房到基站頂部基站取電7齊河縣中國移動蘆莊聯通南10080基站頂部機房到基站頂部基站取電8大金嶺橋 1500米10080基站頂部機房到基站頂部基站取電9齊河縣中國鐵塔齊河王保 1500米10080基站頂部機房到基站頂部基站取電10臨邑縣中國移動王閣 1500米10080基站頂部機房到基站頂部基站取電11臨邑縣中國聯通臨邑夏口王鄭 1500米10080基站頂部機房到基站頂部基站取電12臨邑縣中國移動臨邑三十里堡 1500米10080基站頂部機房到基站頂部基站取電13臨邑縣中國移動牛角店 1500米10080基站頂部機房到基站頂部基站取電14齊河縣中國移動樓子張莊村 1500米31、10080基站頂部機房到基站頂部基站取電15黑光球機 半徑300米18001800單獨立6米桿架空基站取電16防化連口門監控補點1200200安裝2米橫擔支架架空基站取電17郝莊閘 500米 低點監控 普通黑光2100200安裝3米橫擔支架架空閘口取電18裴莊公路橋 半徑500米 低點黑光球機15001500單獨立6米桿架空基站取電19郎家橋 半徑500 低點黑光球機950950單獨立6米桿架空基站取電20馬呈黃橋 半徑500米 低點黑光球機12501250單獨立6米桿架空基站取電21大孫橋 低點監控 半徑500米10001000單獨立6米桿架空基站取電22牛角店閘 半徑500米 低點監控2032、00200安裝3米橫擔支架架空閘口取電合計1320082204.3 施工造價清單序號名稱數量單位設備單價設備總計施工費施工費總價合計1鐵塔監控14個150021000210002地面監控8個500400040003光纜8芯13200米4528004528001056004電源線2*1.58220米432880324660575405光收發22對26057202044061606配電箱22個180396040880484076米立桿5根3500175006003000205008地籠澆灌5個6003000100500350092米橫擔支架3根800240080240264010挖溝1000米50500005000011熔點88點302640264012尾纖88條201760176013終端盒44個301320132014PVC管1000米330003300060001528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