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技改項目熟料儲存工程滑模建設施工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4564
2024-09-20
22頁
238.50KB
1、水泥技改項目熟料儲存工程滑模建設施 工 方 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 錄1、工程概況41.1工程概況41.2工程內容41.3工程特點42、施工方案選擇52.1外筒體翻模施工方案52.2先外筒體后內筒體滑模施工方案52.3內外筒體同時滑模施工方案53、施工計劃63.1施工組織計劃63.2施工力量計劃63.2.2砼工:負責內外筒砼體的振搗。63.2.4泥工:負責砼筒體的內外收漿和養護工作。63.3、主要施工機具及檢測設施計劃73.3.1主要施工機具73.3.2主要檢測設備73.4工程材料和施工材料2、計劃74、施工平面布置104.1生產設施104.2施工用電114.3施工用水115、施工進度計劃115.1編制說明115.2進度計劃115.3進度計劃保證措施125.3.1做好施工準備工作,滑模施工前應做好如下準備工作:126、主要工序施工方法126.1施工程序126.2 滑模設施配備計劃126.2.1滑模設計計算126.2.2模板及圍帶配備136.2.3操作平臺設置136.2.4油路設置136.2.5滑模設施組裝146.2.6垂直度控制146.3鋼筋工程146.3.2鋼筋加工后其幾何尺寸必須符合圖紙設計要求。146.4砼工程156.4.2砼中所加外加劑必須經試驗后方可使用。156.4.4砼運3、輸156.5滑升施工156.5.1內筒體初滑156.5.2內、外筒體高差滑升166.5.3外筒體初滑166.5.4內、外筒體同步滑升166.5.5滑升結束176.6滑模設施拆除177、質量管理及措施177.1本工程采用的施工質量驗收規范177.2組織管理措施187.3 質量控制措施187.3.1原材料控制措施187.3.2垂直度的控制措施187.3.3洞口及預埋件控制措施187.4砼控制措施197.5筒體內、外壁收漿措施197.6雨季施工措施197.7筒體養護措施208、安全環境管理措施208.1組織管理措施208.2安全控制措施208.2.1用電措施208.2.2塔吊使用措施208.2.3高4、空作業防護218.2.4對操作人員的要求及防護措施218.2.5人員上下設置及防護218.2.6防雷措施218.2.7聯絡信號218.2.8警界、警示標識228.3文明施工環境管理措施228.3.2施工場內雨水利用場區排水溝排至廠區小河內。228.3.6晴天時,施工道路必須定時灑水降塵,以免塵土飛揚。228.3.8砂、石等易遺灑的材料運輸,必須采取覆蓋,防遺灑。221、工程概況1.1工程概況本工程為浙江XX(5000t/d)水泥技改項目熟料儲存工程,由XX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設計。1.2工程內容該項目的熟料儲存由內外砼筒體組成,內外筒頂為錐形鋼結構屋面系統,內筒上部設有鋼構庫頂房和輸送廊道,地下5、設有熟料輸送廊道。地基處理為C10毛石砼,內筒基礎為1.5m厚整板基礎,基頂標高為4.0m;外筒基礎為環梁形基礎,斷面為12001200mm,頂面標高為0.000;基礎砼強度等級為C30。內筒體內直徑為12.5m,壁厚為350mm,高為48m,雙排鋼筋;外筒直徑為40m,壁厚為600mm,高為36.3m,0.0025.5m為四排鋼筋、25.5m36.3m為二排鋼筋。內外筒體砼強度等級均為C30。本方案為內外砼筒體施工方案,基礎及地下廊道施工方案已編制,庫頂錐形鋼結構屋面及庫頂房將另行編制施工方案。內外筒體砼量(不含基礎及地下廊道,下同)約為3400m3;鋼筋用量約為1015t。1.3工程特點本6、工程特點之一是地下廊道及內外筒體基礎施工周期較長;二是內外筒體對施工而言相互制約,施工難度較大,且施工周期亦長;三是合同規定的工期短(從地下廊道和基礎到內外砼筒體完成只有126天),工程量大,工期相當緊張,這是制約本工程的關鍵。針對這一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案,并采取多方面有效的措施,組織好本工程的施工,以滿足業主的要求。2、施工方案選擇在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選擇優化的施工方案,以期達到施工進度快,井架和腳手架、模板等投入少的目的,有以下幾個方案予以比較,從而選擇合理的方案達到工期短、投入少的效果。2.1外筒體翻模施工方案翻模施工一般采用有井架及搭設內外腳手架施工,不但井架、腳手架、鋼7、模板(需3套)等投入量大,施工程序多,施工周期長(按1.25m為一模,按平均4天一模計算,僅外筒體砼施工就需要116天)。而且由于中心和垂直度控制的需要,內筒體既不能先施工,也不能與外筒體同步施工,內筒體的滑模施工需待外筒體施工完后才能施工,所占工期就需更長一些。2.2先外筒體后內筒體滑模施工方案先進行外筒體滑模施工,后進行內筒體滑模施工,它的優點一是工期相對減少24天,即外筒體為50天,內筒體為32天,合計為82天;二是施工鋼模,井架及腳手架投入要少一些。其不利的有二個方面,一是外筒體直徑大,內操作平臺主桁架因跨度問題較難以解決;二是施工周期仍然較長。2.3內外筒體同時滑模施工方案利用我公司8、滑模施工工藝成熟,技術可靠,設施具備等方面的優勢,采用內外筒體同時進行滑模施工的方法,即先滑升內筒體與外筒體的高差部分(11.7m),再內外筒體同步滑升施工。此方案滑模時間(包括組裝)只需工期50天,它既減少了施工周轉材料的投入,又提高了工效,更主要的是縮短了施工周期,對整個項目按計劃完工和投產極為有利。故我們選擇了內外筒體同時滑升的施工方案。3、施工計劃3.1施工組織計劃由于滑模施工技術要求高,要連續作業,勞動強度大,且本工程工期要求緊,故本工程的滑模施工由公司專業滑模隊在項目經理部的統一組織和領導下實施,以利于本項目各單位工程平衡有序地進行。在滑模施工期間,除滑模隊管理人員外,項目經理部領9、導和主管技術人員、質量員、安全員應加強對滑模全過程的組織和業務管理,做到全過程有領導和管理人員跟蹤控制管理,使有關困難和問題能夠得到及時解決。以此保證滑模施工的順利進行。3.2施工力量計劃根據工程量及工作內容,按二大班作業考慮,其主要工種配備為鋼筋工、砼工、泥工、砼攪拌、塔吊操作、砼輸送泵操作以及輔助工等組成,每班次計為89人,合計為178人。具體分工為:3.2.1鋼筋工:負責本工程所有鋼筋的加工、內外筒體鋼筋的綁扎。3.2.2砼工:負責內外筒砼體的振搗。3.2.3砼攪拌、塔吊、砼輸送泵、液壓系統等操作工:分別負責各機械的操作。維修工負責設備維修和砼輸送管的接管。3.2.4泥工:負責砼筒體的內10、外收漿和養護工作。3.2.5輔助工:負責攪拌站后臺上料、地面及平臺上砼水平運輸、砼下料、地面及平臺上鋼筋的水平運輸。勞動計劃見表31。3.3、主要施工機具及檢測設施計劃3.3.1主要施工機具(1)攪拌站設750型和350型攪拌機各一臺,分別負責外筒體和內筒體砼的攪拌。(2)80t/m塔吊一臺,負責內筒體砼及內外筒體鋼筋垂直運輸。(3)60m3/h砼輸送泵一臺,負責外筒體砼的垂直輸送。(4)鋼筋加工機械一套,負責鋼筋的加工。(5)裝載機一臺,主要負責砼攪拌站后臺上料。(6)滑模設施二套,分別進行內、外筒體的滑模施工。3.3.2主要檢測設備(1)經緯儀、水準儀各一臺,鑒定鋼尺5m、50m各一把。(11、2)激光垂準儀五臺,具體為內筒體設置一臺,外筒體設置四臺,用于控制筒體的垂直度。(3)檢驗試驗設備,利用工地已有的試驗設施。(4)多功能檢測儀器一套。主要施工機具及檢測設施計劃見表32。3.4工程材料和施工材料計劃工程材料計劃見表33,施工材料計劃見表34。勞 動 力 計 劃 表表31序號工 種數量備 注1鋼 筋 工522砼 工123泥 工164液壓操作工65木 工46塔吊司機27攪拌機操作工48砼輸送泵操作工29電 工210維 修 工211裝載機司機212機動翻斗車司機413輔 工70合 計178注:各主要操作人員均按二班考慮,不含管理人員施工機具及檢測設施計劃表表32 序號機具名稱型號規格12、單 位數 量備 注1砼攪拌機L750/L350臺各1臺2鋼筋調直機GTJ319臺13鋼筋切斷機GJ40臺24鋼筋彎曲機GJBT40B臺25對焊機VN100臺16塔吊80t.m臺17砼輸送泵HBT60臺18機動翻斗車臺29斗推車臺1610裝載機ZL30臺111滑模設施套2詳見滑模構件圖表12激光垂準儀DZJ3臺513經緯儀臺114水準儀臺115鑒定鋼尺5m/50m把各1把16多功能檢測儀器套1工程材料計劃表表33材料名稱型 號 規 格單位數量鋼筋 25t68022t14020t5018t1016t8014t408t56t10水泥t1220砂中砂m31400碎石531.5mm連續級配m32000施13、工材料計劃表表34序號材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木板=30mmm29842安全網密孔m26003竹架板3000300塊5004木方10080m3305施工配電箱個46電纜m10007水管12.5m2004、施工平面布置4.1生產設施現場設置攪拌站,由1臺750型和1臺350型砼攪拌機組成,經計算滿足滑模施工砼需用量,砼垂直運輸采用塔吊和砼輸送泵。其中塔吊主要負責內筒體砼垂直運輸及內外筒體鋼筋垂直運輸,砼輸送泵主要負責外筒體砼運輸。鋼筋加工利用已有的鋼筋加工車間的設施加工?;TO施2套,用內外筒體的同時滑升。4.2施工用電施工現場設變壓器一臺,從老廠區引至施工現場,再從變壓器處用電纜接至各用14、電點。4.3施工用水施工用水接自老廠區自來水。施工平面布置見施工平面布置圖。塔吊等主要生產設施的布置如與新建構筑物有矛盾時,則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調整。5、施工進度計劃5.1編制說明根據合同規定的土建交安裝時間及工程開工時間和基礎計劃完工時間,以及以往滑模施工經驗,并通過對工程量的計算,確定該工程滑模施工進度計劃。5.2進度計劃滑模施工進度計劃安排如下:施工準備階段:工期為4天,具體施工時間為2003年3月10日2003年3月13日。滑模第一次組裝:工期為7天,具體施工時間為2003年3月14日2003年3月20日。內筒高差滑升:工期為5天,具體施工時間為2003年3月21日2003年3月25日15、。內、外筒同時滑升:工期為24天,具體施工時間為2003年3月26日2003年4月18日?;嫾鸪?,工期為10天,具體施工時間為2003年4月19日2003年4月28日。具體計劃見施工進度計劃表,表51。5.3進度計劃保證措施5.3.1做好施工準備工作,滑模施工前應做好如下準備工作:滑模機具的加工及驗收,機械設備的檢修及安裝就位,合理組織勞動力。5.3.2材料供應按計劃進行采購,以保證滑模施工能夠連續進行。5.3.3加強雨期高空及夜間施工防護措施,防患于未然,以保證滑模施工的順利進行。5.3.4加強過程控制,每道工序必須嚴格按照圖紙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規定施工,避免施工中出現各種失誤而延誤工16、期。6、主要工序施工方法6.1施工程序第一次滑模組裝 內筒體高差滑升 內、外筒體同時滑升至庫頂 滑模構件拆除施工程序詳見施工工藝流程圖 圖616.2 滑模設施配備計劃6.2.1滑模設計計算模板摩擦阻力:摩擦阻力系數取1.53.0kN/m2,模板與砼接觸面積:S=403.2m2摩擦阻力:F=403.23=1209.6kN。模板系統自重:(包括圍帶、提升架、模板等自重)G1=613.5kN平臺系統自重:(包括主、次桁架及放射梁等自重)G2=244.7kN施工荷載:取1.5kN/m2、G3=1476kN施工總荷載:F+G1+G2+G3=3544kN千斤頂采用GYD35型,計算承載力按取額定功率的1/17、2,取值取15kN,千斤值數量n=3544/15=236。施工時,現場布置240臺千斤頂滿足要求。另增8臺GYD50型千斤頂作為外筒體初滑臨時用。6.2.2模板及圍帶配備模板采用本公司圓筒體專用滑模模板,圍帶根據筒體直徑分別采用 10、 12和 14槽鋼加工制作,其中內筒體的內、外圍帶均采用 10槽鋼,外筒體內圍帶采用 12槽鋼,外圍帶采用 14槽鋼。6.2.3操作平臺設置內筒體操作平臺采用井字型鋼梁加放射梁組成,外筒體操作平臺設置8榀主桁架及8根次桁架加放射梁組成,其中主桁架一端固定在提升架1上,另一端固定在提升架2吊下支承架上。詳見滑模施工操作平臺布置圖。6.2.4油路設置內筒體系采用二級18、供油,外筒體采用三級供油。詳見液壓系統布置圖6.2.5滑模設施組裝組裝程序如下:測量放線 安裝提升架及圍帶 模板安裝 操作平臺系統安裝 液壓系統安裝及試滑 插入承力桿6.2.6垂直度控制垂直度的控制方法采用激光垂準儀進行筒體施工過程的垂直度控制。計劃在內筒體的中心點設置一臺,外筒體過中心在庫內對稱設置四臺。均以固定的方式設置在地面上,并設有防護罩,以防受損,將其電源線引至庫外,以便人員在外安全地操作。在操作平臺對應的位置設置有中心點和刻度的有機玻璃作為光把,并設覆蓋防護裝置。具體操作是在檢查施工過程庫體垂直度時先將垂準儀和光把的防護打開,然后啟動開關,檢查人員即可在平臺上讀數平臺的平整度和偏移19、情況,并予以記錄,如要調平時則通知指揮人員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調平。此項工作應有專人配合質量員進行。6.3鋼筋工程6.3.1鋼筋加工在鋼筋加工車間進行,人工地面搬運,用塔吊吊至操作平臺。6.3.2鋼筋加工后其幾何尺寸必須符合圖紙設計要求。6.3.3鋼筋安裝時,其搭接長度、鋼筋間距、保護層厚度必須符合圖紙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規定,鋼筋綁扎牢固。6.3.4鋼筋優先采用焊接,焊工必須具有操作上崗證且每批焊件必須抽樣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6.4砼工程6.4.1砼配合比必須先試配,配合比報告報監理審批,審批確認后方可用于施工。6.4.2砼中所加外加劑必須經試驗后方可使用。6.4.3砼必須攪拌均勻,對于20、摻入外加劑的砼,攪拌時間不小于3分鐘。6.4.4砼運輸內筒體砼運輸采用塔吊,外筒體砼運輸采用砼輸送泵,輸送至操作平臺由人工澆灌入模,其中泵送砼中各項技術指標必須符合施工規范要求。如砂率宜為4045%,粗骨料的粒徑一般應為小于輸送管管徑的1/3,水灰比不宜小于0.45,不得大于1,塌落度控制在8010cm。6.4.5砼澆筑時,內筒體應從對稱兩點開始沿同一方向澆筑;外筒體應從筒體對稱四點開始沿同一方向澆筑,每一層澆筑厚度不超過30cm。6.4.6砼振搗必須均勻振搗,不漏振,不重振,直至砼表面不再泛漿為止。6.4.7砼試塊留置,每工作班次必須留置砼試塊一組,進行標準條件養護。同條件試塊留制如否,需與21、監理商定。6.5滑升施工6.5.1內筒體初滑模板第一次澆灌砼高度為600mm,分二層澆灌,每層澆筑厚度為300mm,第一次砼澆灌完成后,提升2個行程(約50mm),第二次澆灌250300mm后再提升2個行程,再澆灌250300mm,轉入正常滑升。6.5.2內、外筒體高差滑升即內筒體正?;?,砼澆筑與鋼筋綁扎,模板提升等工序之間要緊密銜接,相互交替進行,提升時不應進行砼澆筑,砼澆灌必須嚴格分層交圈均勻進行,每一澆灌層的砼面應在同一水平面上,根據砼出模強度控制滑升速度,待試驗而定,一般為每小時100mm,每次提升250300mm。兩次提升間隔不宜過長,可視具體情況作中間提升,其高度為12個行程?;?2、升過程中應保持平臺水平,每次提升后應及時校正平臺的水平度和筒身垂直度。在內外筒體高差滑升過程中,同時對外筒體平臺系統及液壓系統進行組裝并檢查,根據內、外筒體高差滑升速度及外筒體澆筑900mm高砼所需時間確定外筒澆筑砼開始時間。6.5.3外筒體初滑外筒體初滑亦先澆砼600mm(分二層澆灌),提升2個行程,再澆灌250300mm的砼即可轉入內外筒體同步滑升。但此時外筒體砼的澆灌必須加快速度,以滿足正常滑升的需要。6.5.4內、外筒體同步滑升在內外筒體高差滑升完成和外筒體初滑結束時,即進行內外筒體同步滑升。內外筒體同步滑升均采取連續澆灌砼連續滑升的方法進行。在內外筒體同步滑升前,將內筒體的控制臺電氣23、線路與外筒控制臺線路連通,使內筒體液壓系統與外筒體同步工作。滑升速度按1520分鐘滑升一個行程考慮(滑升間隔時間視砼澆灌情況予以調整)。內外筒體砼的澆灌必須由專人統一指揮,協調砼澆灌速度。6.5.5滑升結束滑升快至庫頂時,由測量人員測出庫頂標高,砼澆至庫頂標高時,滑升結束。6.6滑模設施拆除拆除按下列順序進行液壓系統 模板、圍帶 吊架 平臺鋪板 放射梁 主次桁架 千斤頂及提升架7、質量管理及措施7.1本工程采用的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液壓滑動模板施工技術規范GBJ11387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J11987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9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24、驗收規范GBJ50204200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范JGJ/T1095鋼筋焊接及驗收標準GBJ18967.2組織管理措施為加強質量管理,項目部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領導的質量管理體系,明確分工、責任落實到人,同時加強全體施工人員質量教育,強化施工人員質量意識。詳見質量體系網絡圖 圖717.3 質量控制措施7.3.1原材料控制措施工程所用鋼材、水泥必須具有產品合格證,且須分批試驗,試驗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粗細骨料必須分批抽樣試驗,符合要求時方可使用。7.3.2垂直度的控制措施嚴格控制各千斤頂升差,保持操作平臺水平25、,改變砼澆灌方向調整平臺高差,即把傾斜一邊的千斤頂起高到一定程度,使平臺有意向反方向滑升,把垂直偏差調整過來,檢查庫壁垂直度采用激光垂準儀進行控制。由質量員負責檢查,每班次檢查頻率不得少于二次,并做等好記錄,以作為調平控制的依據。7.3.3洞口及預埋件控制措施為保證預留洞口及預埋件安裝正確,在滑模施工前,必須由測量人員測出洞口及預埋件中心位置,并標注于基礎頂面和模板面上,做好明顯標記。安裝前必須先核實預留洞口盒及預埋件的型號、規格是否與圖紙設計要求相符,該項工作由專人負責管理。技術人員應詳細書面交底,把整個滑模分為內筒和外筒,預留洞口及預埋件位置繪制在一張圖上,并標出相應標高,注明洞口尺寸及預26、埋件型號、規格,交給負責人指導具體施工人員實施,這樣即便于施工又方便檢查。7.4砼控制措施7.4.1砼攪拌時,各種材料的的用量嚴格按照配合比規定用量配料。7.4.2由于采用泵送砼,塌落度較大,為提高砼早期強度,摻入緩凝型減水劑,使用量必須先經試驗,試驗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7.4.3嚴格控制砼出模時間,砼出模早,早期強度達不到,出現掉塊現象;出模晚,模板提不動,易粘模,砼出模強度應為1.2N/mm2,具體時間由實驗得出。7.5筒體內、外壁收漿措施筒體內、外壁一出模便立即安排泥工進行收漿,收漿采用素水泥漿,水泥最好是同一批(窯)生產水泥,這樣外觀顏色會一致。7.6雨季施工措施如連續幾天下雨,但不是27、特別的大雨,施工配合比必須根據砂、石的實際含水量來確定砼的攪拌用水,如遇大雨,確定不能施工,必須用塑料薄膜把模板上口遮住,以免雨水進入模板內,同時采取?;胧瑢偝瞿5捻疟仨氂帽∧どw嚴。7.7筒體養護措施出模后的砼必須加強養護,養護時,采用高壓水引至操作平臺上,安排專人進行灑水養護,養生期不少于15d。8、安全環境管理措施8.1組織管理措施加強安全管理力度,強化安全教育,加強施工人員安全意識,班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為加強安全生產,建立以項目經理為主的、生產經理主管的安全管理體系,下設專職安全員。詳見安全管理體系網絡圖 圖818.2安全控制措施8.2.1用電措施現場用電不能亂搭亂接,必須由具備28、電工操作證人員操作,并且單機設立開關箱。線路采用三線五相制。8.2.2塔吊使用措施塔吊基礎埋深必須符合施工規范要求。塔吊隨著滑模上升,塔身也隨著增高,附著設在25m高處,采用塔吊所已有的桿件與外筒庫壁預先埋好的預埋件連接加固。塔吊的安裝和拆除,包括塔吊基礎及附著加固必須編制作業方案后實施。塔吊起重時,吊臂下嚴禁站人,并且安排專人指揮操作,塔吊司機必須具備上崗操作證。8.2.3高空作業防護內外筒體外操作平臺外側必須掛好安全網,操作平臺內外必須設置防護欄桿。8.2.4對操作人員的要求及防護措施進入工地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各種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有上崗證,必須按照機械設備操作規程操作,對高空作業人29、員在施工前必須進行體檢,有恐高癥、心臟病、高血壓等不宜高空作業人員不得進行高空作業。施工人員嚴禁酒后及帶病上班。對高空作業人員的防滑靴、安全帶,電工的絕緣鞋,攪拌站后臺操作、上料人員的防護服及防塵口罩等防護用品必須配備齊全。8.2.5人員上下設置及防護沿塔吊塔身設置上下爬梯,并設置休息平臺和防護欄桿,供高空作業人員上下。在爬梯進出口處設置防護棚。8.2.6防雷措施由于滑模施工正好進入雨季,且處于高空作業,庫體接地鋼筋必須焊接好,并在塔吊頂部設置避雷針和接地線,必須經檢測為接地有效。庫體接地鋼筋必須做好明顯標記,施工時可用紅油漆做標記。8.2.7聯絡信號操作平臺上指揮人員與地下人員聯絡采用對講機30、,對講機必須24小進處于工作狀態,以便隨時聯絡。8.2.8警界、警示標識作業范圍10m內必須設立明顯警界線,嚴禁小孩及閑雜人員進入警界線內。各種機械設備必須設立明顯操作規程牌,進出口及洞口必須設立醒目的警示標識牌。8.3文明施工環境管理措施8.3.1施工道路利用廠區新建道路,必須安排專人維護,保證施工車輛暢通。8.3.2施工場內雨水利用場區排水溝排至廠區小河內。8.3.3攪拌站設置2.01.51.0m沉淀池,沉淀后的水排入排水系統。8.3.4現場施工材料必須分開堆放,碼放整齊,并且設立產品標識牌。成品或半成品必須標明其型號、規格及使用部位。8.3.5施工材料水平及垂直運輸必須綁扎牢固,尤其是垂直運輸防止掉物傷人。8.3.6晴天時,施工道路必須定時灑水降塵,以免塵土飛揚。8.3.7 本工程噪聲主要源于攪拌機,每月22時后除筒體砼施工不能停歇的設備外,其他有擾民噪聲的設備停止使用。8.3.8砂、石等易遺灑的材料運輸,必須采取覆蓋,防遺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