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施工消防應急救援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5488
2024-09-21
11頁
59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消防應急預案應急演練方案合集打包下載
1、消防應急救援預案消防應急救援預案一、概述天津市區至濱海新區快速軌道交通工程一期工程中山門西段工程SZo標段,設計里程CK3+734.243CK5+497.95,包括十一經路站后折返線明挖段、十一經路站、十一經路站大直路西路盾構區間三部分,工期為680天。十一經路站位于六緯路與十一經路“十”字交叉口處,車站呈西北至東南走向,車站設4個出入口和2座風道。車站為地下雙層島式站臺車站,站臺寬10m,車站全長199.5m,結構標準段寬度為18.5m。車站主體結構標準段基坑深16.86m,覆土厚度約3.5m。車站主體結構及東南風道采用800mm厚地下連續墻圍護,出入口通道、西北風道等附屬工程采用攪拌樁加型2、鋼支護。車站采用明挖順作法施工,開挖時標準段沿基坑深度方向設置四道鋼支撐,兩端沿基坑深度方向設置五道鋼支撐。十一經路站后折返段位于七經路站至十一經路站之間,為十一經路站站后折返雙層區間,位于六緯路南站CBD中心地帶。為明挖雙層單柱雙跨(局部雙柱三跨)結構,主體標準段基坑深17.4m,覆土厚度約4m,標準段結構寬度為18.5m,全長328.457m。基坑采用800mm厚地下連續墻圍護,主體結構采用明挖順作法施工,開挖時沿基坑深度方向設置四道600鋼管支撐。十一經路站大直沽西路站區間為盾構區間,全長1236.55m。線間設一條聯絡通道與泵房合建。盾構襯砌采用C50鋼筋混凝土預制管片拼裝而成,每環管3、片由3塊標準塊、2塊鄰接塊及1塊封頂塊組成。管片采用錯縫拼裝。管片內徑為5500mm,厚度350mm,每環管片寬度1.2m。在CK4+850處設一左右線聯絡通道及泵房,采用暗挖法施工。本工程既包括車站又包括區間工程,既有明挖法又有暗挖法施工,既有盾構機械施工又有礦山法施工,多種施工方法相結合。施工組織內容繁雜,施工工藝種類繁多,工地現場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有:坍塌(基坑、模板、腳手架、便橋)、火災、爆炸、透水、物體打擊、高處墜落、機械車輛及起重傷害、觸電、中毒窒息等,應急預案的人力、物資、技術準備主要針對這幾類事故。事故中以坍塌(基坑、模板、腳手架、便橋)、火災、爆炸、透水最易造成群死群傷的重大4、事故,必須嚴格控制。工程地處鬧市區,地下管線密集、地面建筑物多、地面道路車流量大,對地面沉降控制嚴格,工程施工風險高、責任重,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要求高。二、危險源分布情況及辨識和評價在利用炸藥進行爆破和電氣焊施工中,經常產生火花,遇到易燃物質發生火災,在施工用電也經常發生連電,短路點線和用電設備起火燃燒現象,員工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如果存在盲區、或薄弱環節及消防安全教育不到位不及時也會發生火災。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主要傷害之一。(具體工程項目要根據項目特點詳細列出火災危險的部位、危險源,必要時附示意圖說明,以便所有人員明白危險源的分布情況。)三、預防措施1、從項目部、施工隊均建立系統的消防組織。建5、立義務消防隊,每班有消防員。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檢查制度,成立由工長兼任組長的消防保衛小組,2、定期實行防火檢查制度,發現火險隱患,立即消除;一時難以消除的隱患,定人員、定項目、定措施限期整改。3、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圖、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均符合消防安全要求3、施工現場設置明顯的防火宣傳標志,每月對職工進行一次治安防火教育,培訓一支義務消防隊。4、施工現場特別在木工加工棚、宿舍及食堂備有足夠的消防器材,設置滅火器、消防砂、消防鍬、消防桶,消防器材按“五五”配置,消防器材涂上紅漆。各級安全管理人員經常檢查消防設施,確保設施有效。5、施工現場使用明火作業必須由工長親自審批,明火附近不得有易燃易暴物品。6、明火作業必須專人監控。6、易燃物品單獨存放,不在高壓架空線下面搭設臨時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專人負責,必須有嚴格的領退料手續。7、施工現場用電嚴格按照用電的安全管理規定,加強電源管理,以便防止發生電氣火災。四、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其職責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和應急救援小組具體負責整個應急救援工作的實施。(一)應急指揮部指揮部指揮長由事故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擔任,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應急救援小組小組長為現場指揮部成員。人員組成:指揮長:譚偉姿 副指揮長:宋培義 成員:匡樹鈞、楊強、徐鋒、蔣濤、段利新、王朝暉、李默河、顧海濤、蘇天斌主要職責如下:、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7、措施的落實。、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消防安全常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消防安全和有關技能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的防范意識和基本技能。、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儲、落實飲食飲水、防凍防雨、搶險設備等物資,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救護工作,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施工生產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安全穩定。(二)應急救援隊伍1、指揮部辦公室職責:負責事故處理中各救援隊伍之間的通訊聯系,及傷亡人員的親屬接待,善后問題,同時在指揮長的授權下負責對事故的上報。人員組成:主 任:宋8、培義 副主任:楊強 組 員:匡樹鈞、徐鋒、蔣濤、李默河、王朝暉2、滅火行動組及職責職責:當工作時間某重點部位發生火災時,各成員迅速利用機關配置的消防器材及有關設施,全力進行撲救。同時,負責現場周圍人員和器材物資的搶救、,為將事故的損失降到最小,避免事故范圍的擴大和再次發生。應急救援人員要具有豐富施工及搶險經驗的管理人員及特種工人員。人員組成:組 長:楊強 副組長:徐鋒 組 員:周兵、田華強、李默河、王朝暉、顧海濤、蘇天斌 、向乾良、穆國立、李安良3、安全防護救護組及職責 職責:醫療救護組,負責現場的醫療救護,組織救護車輛及醫務人員、器材進入指定地點,組織現場搶救傷員。對事故中的輕傷人員,現場及9、時進行包扎救治,傷情嚴重的,專人負責送至附近醫院緊急搶救。人員組成:組 長:董祥芬 副組長:柏麗 組 員:徐鋒、蔣濤、李默河、周兵4、疏散協調警戒組負責現場周圍人員安全疏散工作,布置安全警戒,保證現場井然有序;實行交通管制。保證現場及廠區道路暢通;加強保衛工作,禁止無關人員、車輛通行。人員組成:組 長:楊強 副組長:徐鋒 組 員:周兵、田華強、蔣濤、王朝暉、李默河、顧海濤5、后勤保障組職責:為了確保事故救援的順利實施,后勤保障組負責準備應急救援車輛、物資、資金等所需物資供應。 人員組成:組 長:蔣濤 副組長:谷玉萍 組 員:張強、馮希超、李默河五、信息報告和現場保護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人員10、必須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將所發事故的情況報指揮部指揮長或指揮部辦公室,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報告上級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同時按照預定的應急救援程序派人立即趕赴現場,必要時可將事故情況通報駐軍及武警部隊請求給予支援。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地方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內容按照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規定執行。安全事故發生后,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蔓延擴大。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錄像、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六、應急決策、協調和響應應急救援指揮長做出啟動11、應急救援預案的決策后,按照該應急救援程序確定應急救援方案,協調各有關方面,調動各應急救援小組、物資和設備展開應急救援工作。七、應急處理措施1、指揮部辦公室發生事故后,負責事故處理中各救援隊伍之間的通訊聯系,并在指揮長的授權下向上級應急中心和地方公安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并負責傷亡人員的親屬接待,善后問題。2、搶險搶修組接到任務后,以最快的方式趕到現場。和排除險情,控制事態進一步惡化。現場局面難以控制時,可聯系附近武裝警察部隊協助處理(聯系電話:110,119)。3、醫療救護組接到任務后,以最快的方式趕到現場。組織救護車輛及醫務人員、器材現場搶救傷員。對事故中的輕傷人員,現場及時進行包12、扎救治,傷情嚴重的,專人負責送至附近醫院緊急搶救。(醫療急救120,當地急救站、醫院救護隊的聯系電話:24121488)。4、疏散協調警戒組接到任務后,以最快的方式趕到現場。負責現場周圍人員和群眾安全疏散工作,避免二次傷害,設置警戒,封鎖保護現場。布置安全警戒,保證現場井然有序;實行交通管制。保證現場及廠區道路暢通;加強保衛工作,禁止無關人員、車輛通行。5、后勤保障組接到任務后,以最有力的方式,確保準備應急救援車輛、物資、資金等所需物資的供應。八、警戒、疏散、信息發布應急救援指揮部認為事故可能危及公眾生命財產安全時,指揮長授權疏散協調警戒組組長負責發出指令,動員可能受到事故危害范圍內的公眾,采13、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或者緊急撤離危險場所。組織現場勘察和治安保衛,負責現場警戒和清理疏散現場方圓150米范圍內的居民。副指揮長負責對媒體和新聞單位統一發布事故信息。九、應急救援資源的配置應急救援資源包括應急救援隊伍和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兩個方面。應急救援隊伍由訓練有素的專業救援隊伍和培訓合格的自愿人員組成。根據建筑施工生產經營活動的性質、特點以及應急救援工作的實際需要配置應急救援資源,對現場、武警、消防、衛生、防疫、公安、醫院等部門可用的應急設備。例如:發電照明器材、登高車、切割焊接機械、挖掘裝載機械、通風機械、鉆孔機械、搶險工程車船、起重吊裝機械、簡單醫療急救設備、個體防護設備(呼吸器、防護服14、)等。十、應急救援工作的恢復首先,根據事故情況,有應急指揮部對事故可能造成對基礎設施、環境等的危害進行預測。根據預測結果,決定應急程序的結束和制定恢復方案。當發生重大事故時,由事故調查單位和上級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組織專家組對基礎設施、環境等進行技術鑒定,制定技術措施,實施恢復。十一、培訓和應急演練本應急方案由項目部組織按照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第九章“應急培訓與演練”規定執行,由安全質量監察部徐峰負責記錄收集。十二、預案的維護與更新根據演練情況和有關人員的變化本應急方案每年更新一次,由安全質量監察部負責更新和發放工作。附件:1、應急救援人員名單及聯系方式;2、所用的應15、急救援器材、設備清單;應急救援小組成員聯系電話表姓名職務電話項目經理項目總工項目書記項目副經理安 全 員物資主管計劃科長總會計師醫 生305隊隊長地連墻隊長應急救援設備設施、器材清單序號范 圍設 備 設 施、器 材所在單位聯系方式1拆除設備設施破拆設備、叉車、推土機、金屬切割機、電焊機現場自備后勤保障組2高空搶險設備設施起重提升設備-塔吊、單繩卷揚機、多繩卷揚機;登高車、梯子、安全繩、緩降器、救生氣墊施工現場自備后勤保障組3建筑搶險設備設施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工程運輸車、自卸車施工現場自備后勤保障組4地下救治設備設施強光照明、防護裝備、通風機、發電機施工現場自備后勤保障組5消防設備設施、器材輸水裝置軟管、噴頭、便攜式滅火器、抽水泵、照明車、指揮車、高壓水槍、登高車消防部門、施工現場后勤保障組 6個人防護設備氧氣呼吸器、防毒面具、防護服、救生衣應急救援隊伍自備搶險搶修組7醫療支持設備救護車、擔架、夾板、氧氣、急救箱應急救援隊伍自備醫療救護組8通信聯絡設備對講機、移動電話、電話、傳真機、電報等現場自備指揮部辦公室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