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消防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5537
2024-09-21
20頁
98.50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消防應急預案應急演練方案合集打包下載
1、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消防應急預案為預防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本公司員工人身及公司財產安全,及時將火災消滅在初起階段,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消防管理規定的規定,制定本公司消防應急救援預案。一、企業基本情況市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為市聯堿、化肥廠,1990年原企業破產,2003年2月由成都市化學工業有限公司全資收購,組建市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屬私營有限責任公司。2003年11月恢復生產,嗣后陸續進行了系列技術改造,目前已具有12萬噸合成氨、35萬噸聯堿的生產能力。公司下設二個分廠:合成氨分廠、聯堿分廠。總占地面積近16萬平方米。公司現有員工728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96人,公司下設2、一個辦公室、8個職能部門、7個車間,具有較高的現代企業管理水平,是市骨干企業。公司主導產品為合成氨、碳酸鈉、氯化銨及干銨。2006年榮獲市“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二、企業地理位置市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位于城區東2公里的四里棚工業園區內,生產區設有合成氨分廠、聯堿分廠、機修車間、電儀車間等;廠區大門(門牌號:鹽化大道77號)及北面圍墻緊連園區鹽化大道,與九大公司制鹽廠相對,東面距離58米為老鹽廠生活區,該生活區目前正在搬遷之中,南面與劉楊村居民區最近距離約200米,西面相距300米為劉楊街。廠區西面及西南面居民較為稠密。廠區內外道路已全部硬化,鐵路專用線橫貫廠區,交通便利。三、氣象條件1、 3、氣溫:最高氣溫:38.7,最低氣溫-15.52、 降雨量:日最大降雨量:207.1mm,年平均降雨量:1060.7mm3、 風向:常年主導風向為偏北風,年平均風速3.1米/秒,最大風速20米/秒。四、公司主要存儲的危險物質品種類別儲存能力主要危險性液氨壓縮氣體、240噸易燃易爆、易于擴散、腐蝕毒害、氧化窒息半水煤氣5000m3五、消防重點部位:我公司的重大危險源是液氨貯罐區、半水煤氣柜、硫化床鍋爐。(一)、液氨貯罐區:液氨貯罐區位于廠區中心位置,距鹽化大道100米,建有單層磚混半敞開式廠房一座,頂部立柱為鋼結構,上蓋2mm鐵皮瓦,耐火等級為甲類。內設有容積為80m臥式液氨貯罐6臺(2臺備用,44、臺工作),貯罐上設置有防泄漏報警裝置和消防噴淋裝置,周邊設置3臺地上消防栓,配水帶120m。2臺35Kg干粉滅火器、空氣呼吸器1臺,氧氣呼吸器4臺,防化服4套等應急救援器材,日常操作人數為3人/班,罐區南面為分廠主干道,北面為人行天橋,西面設有2m寬的廠區道路,東面為開闊地。液氨貯存量及器材配備情況見下表:液氨貯罐及周邊設施、消防器材配置表序號名稱規格型號材質容積數量日常最大儲量1液氨儲罐300012250碳鋼80m/只6臺240噸2地上栓SS100型鑄鐵3臺3水帶652000尼龍帆布120m4干粉滅火器MFT2/ABC352臺5空氣呼吸器RH2KF纏繞式碳纖維1臺6氧氣呼吸器RFH01碳鋼45、臺2小時工作7防氨濾毒罐20套8防化服4套1、 液氨罐區危險因素辨識:液氨儲罐容易發生的事故主要出現在卸料、清罐及日常貯存過程三個環節,如果設備缺陷或操作不當、液氨大量泄漏,遇火源或人體接觸,可導致火災爆炸中毒窒息和灼燙事故。1)充裝過程的危險性(1)物料漫溢。充裝時對液位監測不及時易造成溢罐。氨溢出罐外后,周圍空氣中易燃蒸氣的濃度迅速上升,達到爆炸極限范圍,遇點火源可發生燒炸爆燃;局部濃度超標,人體吸入可造成中毒窒息事故。(2)由于充料管帶破裂、密封墊破損、快速接頭緊固螺栓松動等原因,使液氨滴漏至地面,液氨蒸發擴散,存在火災爆炸、中毒窒息危險。(3)靜電起火。由于管道無靜電接地、罐車無靜電接6、地,流速過快等原因,造成靜電積聚放電,引起火災。2)清罐過程的危險性在對液氨儲罐進行清洗作業時,由于未進行置換或置換不徹底、清洗不徹底,殘余的液氨、沉積物和揮發出的氨氣,遇火源可能導致火災爆炸事故;罐內作業大量揮發出的氨氣對操作人員存在中毒窒息傷害危險。3)日常貯存過程的危險性(1)生產系統中的大量高壓氣倒入貯罐;罐內液氨貯量太多,環境溫度較高液氨大量蒸發使罐內壓力迅速升高;安全閥失靈,在壓力升高時不能正常起跳、卸壓;設備制造缺陷,焊縫或材質質量差;貯罐長期使用腐蝕,耐壓強度降低等原因可引起液氨貯罐爆炸,進而造成火災爆炸、中毒窒息、灼燙等二次危害事故。(2)由于設計制造缺陷、法蘭未緊固好、腐蝕7、等原因,儲罐進口、出口閥體、管道或液位計破損造成大量泄漏,遇點火源可發生燃燒爆炸;儲罐區遇到雷電直接擊中儲罐會導致火災爆炸事故;靜電如不能有效消除也可能會導致火災爆炸事故。(3)如果液氨貯罐的噴淋冷卻裝置失效、或夏季高溫期間噴淋冷卻水供應不上,液氨氣化導致氨罐壓力上升,超過罐體的承壓能力,可能造成貯罐開裂爆炸,進而引起火災、中毒窒息、灼燙等危險化學品事故。(4)液氨大量泄漏,人體接觸,存在中毒窒息、灼燙及引起凍傷的危險。(5)若各儲罐基礎設計不足,可能引起沉降,導致儲罐傾斜、變形、管道斷裂等事故,大量液氨泄漏可引起火災爆炸、中毒窒息、灼燙事故。(6)貯罐區若發生嚴重的泄漏事故,而應急收容能力不8、足或不能及時轉移,則泄漏液氨大量揮發,可能造成嚴重的火災爆炸事故、大面積的中毒窒息事故和人員灼傷事故,同時對應急救援、污水處理造成困難,引發重大傷害事故和環保事故。(7)合成氨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和刺激性,操作不當或設備缺陷,管道、閥門破損,導致物料泄漏,防護不到位可致人體灼傷,若氨濺入眼內,導致晶狀體渾濁,角膜穿孔,甚至失明。液氨貯罐一旦發生泄漏,用水進行洗消時,氨水解產生的大量堿液,對地面、相鄰的其他貯罐、泵等設備設施造成腐蝕危害。2、液氨貯罐發生泄漏毒害區估算。下面以公司使用的80m臥式液氨貯罐(一臺)為例,對液氨貯罐發生泄漏事故進行模擬分析,以確定泄漏造成危害的死亡半徑和傷害半徑:條件:液9、氨比熱(c):4.6KJ/Kg氨汽化熱(q):1.37103 KJ/Kg氨的質量(w):625Kg/m氨槽破裂后的介質溫度(t):17氨的標準沸點(to):33氨的分子量(m):17液氨貯罐內液氨的質量為:W=80m80%625Kg/m=40000Kg液氨在沸點下蒸發蒸氣的體積:Vg(m)Vg=(22.4400004.650)/(171.37103)(273-33)/2736285m氨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0.5%時,人吸入510min即致死,則氨在沸點下蒸發蒸汽后的體積。(令人致死的有毒空氣體積為):V=Vg100/0.5=1257000m氨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0.055%時,人吸入0.51h即致10、嚴重傷害,其有毒空氣體積為:V=Vg100/0.055=11427272.7m假設在靜風條件下,有毒空氣以半球形向地面擴散,則該有毒氣體擴散半徑:死亡半徑:R=(1257000/2.0944)1/384m傷害半徑:R=(11427272.7/2.0944)1/3176m根據計算結果:在17時,80m的液氨貯罐破裂發生泄漏,罐內40000Kg液氨瞬間汽化,靜風條件下有毒氣體擴散的死亡半徑為:84 m,嚴重傷害半徑為:176m。采用氨氣連續泄漏毒害區估算分析,連續泄漏時間30分鐘,裂口面積0.0016,在風速3.1m/s,溫度20條件下,下風中毒危害距離為375.7m,橫風向中毒危害距離37.6m11、。因此,根據液氨貯罐破裂和連續泄漏的毒害半徑來看,企業的安全疏散半徑應確定為400m,若一旦發生嚴重泄漏事故,則中毒傷害半徑還會相應擴大。(二)、半水煤氣柜公司半水煤氣柜位于合成氨分廠中部偏南位置,東面與新造氣車間相距30米,南面緊連合成氨分廠主干道,西面30米為老造氣車間,北面為煤渣運輸通道。露天獨立設置。氣柜周邊設有地上消防栓2處,干粉滅火器8臺,氣柜的進出口設有安全水封,頂部設有自動放空、手動放空管,并設有高位、低位報警連鎖裝置,避雷接地裝置及靜電接地裝置。半水煤氣柜的危險性分析:1)儲存合成氨生產的半水煤氣儲存方法常用的是氣柜儲存(低壓),氣柜儲存過程中存在以下危險性:(1)氣柜的高度12、控制應在40%90%的范圍內。氣柜過高,可能會頂翻鐘罩、引起跑氣,發生惡性火災爆炸、中毒窒息事故。氣柜過低,可能會引起風機抽負、抽癟氣柜,空氣進入系統,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發生爆炸事故。(2)如果氣柜鐘罩上面未安裝放空閥、氣柜的上下限高度未安裝報警、下限未安裝連鎖裝置,可能引起氣柜過高或過低、造成火災爆炸、中毒窒息事故。(3)氣柜的指示儀表未經校對或高度指示不準確,也可能引發火災爆炸、中毒窒息事故。(4)氣柜區應設圍欄并保持消防通道暢通,否則可能會因防護間距不夠、點火源的失控(明火、焊割火花、電火花、鐵質器具撞擊火花、汽車排氣管火花等)而引起火災爆炸事故、并使事故擴大蔓延。(5)雷雨天氣時,半13、水煤氣氣柜若空活門開放和自動放空拉開,可引起著火爆炸事故。(6)檢修人員進入氣柜內,如未進行有毒氣體與可燃氣體分析、未做動火分析,可能引起火災爆炸、中毒窒息事故。2)輸送半水煤氣的輸送方式主要采取管道輸送方式,存在以下主要危險:(1)泄漏引起火災爆炸,其原因為:A、輸送氣體的管道、管件、閥門、法蘭等部件嚴重腐蝕、變形、移位和破裂以及保溫層破損、脫落。B、管道未定期檢測,嚴重腐蝕的管道和部件未及時更換。C、工藝指標控制不當,超過設計壓力運行,強烈震動。(2)超壓爆炸,原因有:A、輸送半水煤氣的管道及其他附件,未設計要求更換,用低于設計指標的管道及部件代替。B、管道未按要求加設安全閥、放空管等必要14、的安全設施。C、熱管線裸體運行。D、利用熱管線作飯或烘干物件。E、高壓管線帶壓補焊作業。3)靜電引起火災爆炸,其原因為:A、用來輸送半水煤氣的管道未采取有效的接地措施。B、半水煤氣在管道內的流速超過68m/s,產生靜電或積聚。(三)、硫化床鍋爐三臺10噸、三臺25噸硫化床鍋爐位于合成氨分廠北面,緊連工業園區鹽化大道,東面為燃料車間,南面20米為煤棒車間,西面15米為鍋爐煤渣堆場,周邊設有地上消防栓3臺,干粉滅火器6臺,水帶180米,一條4米寬的水泥路與廠區主干道及鹽化大道相連接。硫化床蒸汽鍋爐存在以下危險、危害性:1、燃煤、爐渣由汽車運輸進出廠時,若司機違章駕駛、疲勞駕駛、回車場地狹窄、場地照15、明不良、轉彎半徑過小等原因可能會發生車輛傷害。2、采用人工卸料方式清理爐渣的過程中,可能發生高溫灼燙、機械傷害。3、電氣設備使用不規范、絕緣失效,或者電線、電氣設備老化、腐蝕等原因,可能會產生電氣火花,有引燃煤粉、引發火災的危險。如果煤粉塵在空氣中達到爆炸極限范圍,遇火還會發生粉塵爆炸。系統消防設施設計不合理或消防系統失靈,可能造成火災蔓延擴大危險。4、鍋爐房及熱網系統存在著大量的電氣設備和電纜線,在運行和檢修期間,如有不慎,均有可能造成觸電傷亡事故。5、在進行卸煤、輸送過程中,如果除塵設備發生故障、除塵效果不佳,或煤露天堆放遇到大風天氣均會形成粉塵危害。6、鍋爐運行過程中設備運轉還會產生噪音16、振動危害。7、正常運行工況下,鍋爐的汽水壓力、溫度較高,如果司爐工違規操作或操作不當或脫崗,存在著鍋爐爆炸危險。8、鍋爐和蒸汽管道,若材料選擇不當、設備制造或施工焊接質量缺陷;超壓運行;受腐蝕、使設備和管壁減薄,強度及承壓能力下降;安全閥、爆破片、疏水閥等安全附件不全、安全附件未經檢測檢驗失效等可能發生鍋爐、蒸汽管道爆炸事故;鍋爐運行過程中溫度、壓力、液位等工藝控制儀表不全、設計不合理或因損壞、指示失靈、操作不當等,也有可能造成鍋爐因超溫超壓、缺水、滿水或汽水共騰事故而引起鍋爐爆炸事故。9、鍋爐中的蒸汽溫度較高、壓力較大,一旦溢出或發生容器或管道爆破,將會造成嚴重的高溫灼燙傷亡事故。10、未17、進行水處理或因水處理系統失效致使鍋爐用水水質達不到要求,可能引起鍋爐結垢,造成鍋爐爆炸事故。11、轉動機械的外露部分,如鍋爐的風機、水泵等,在運行和檢修期間,如有不慎,均有可能發生卷入轉動機械引起的機械傷害事故。12、非正常工況下,比如煤質差,鍋爐大塊結焦,需人工處理時,操作不慎,可能發生高溫爐渣灼燙事故。13、反應尾氣中含有H2S、H2、NH3等腐蝕性物質,對鍋爐設備及管道有腐蝕作用,可能引起鍋爐爆炸、灼燙事故。14、鍋爐煙氣經過旋風除塵器除塵后再經引風機送至煙囪排入大氣,煙道如果泄漏、封閉不嚴,含較多N2、CO2的煙氣泄漏,可能造成人員灼燙、窒息。15、余熱鍋爐尾氣系統如果密封不嚴、含有H18、2、CO、CO2、CH4、NH3等可燃、有毒有害物質的尾氣泄漏,可能引起火災爆炸、中毒窒息和灼燙事故。16、鍋爐設備維修或安全閥、壓力表等安全附件拆卸、更換及排煙煙囪的檢修、清理時,人員需要進行登高作業,存在高出墜落和物體打擊的危險。17、煙氣中仍含有一定量的粉塵,在清理煙道、風機時存在粉塵危害。綜上所述,鍋爐系統存在的危險因素有:火災、爆炸、窒息、灼燙、觸電、機械傷害、物體打擊、高處墜落等;存在的危害因素有:粉塵、噪聲、振動和高溫。六、消防組織、消防設施及操作人員情況公司設立安全環保部為專門安全管理機構,現有管理人員6人,公司聘有兼職安全管理員28人。并成立了一支18人的義務消防隊。生產區內19、各崗位配置了干粉滅火器,各車間內部配置室內消火栓,廠區按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消防管理規定的要求配置地上消防栓。生產、生活及消防用水主要來自公司一、二級泵站,水管采用DN400鋼管埋地敷設,壓力0.35Mpa,實行24小時不間斷供水,能滿足公司生產、生活及消防用水需求。廠區內近8000m3的循環水池也可作為消防應急水源。東西向的鐵路專用線將廠區一分為二,北面為聯堿生產區及辦公區、食堂、倉庫;南面為合成氨生產區,兩個生產區人員及器材配置見下表:生產區聯堿生產區合成氨生產區占地面積59000m110000m生產人員(白天)356人(包括管理、行政、后勤、裝卸人員)160人生產人員(晚上)232人920、0人日產量純堿、氯化銨950雙噸合成氨300噸工藝單元6個10個使用的危險物質液氨、氣氨、高壓蒸汽半水煤氣、交換氣、精煉氣、液氨、氣氨廠房結構混凝土框架結構混凝土框架結構、鋼制結構工藝流程兩次吸氨、一次碳化、一次加鹽的辦法維持工藝過程循環原料氣制備、凈化、氨的合成生產設備(臺套)377623地上消防栓6處15處簡易消防栓5處10處消防水帶560米1340米干粉滅火器41臺100臺噴淋裝置6套報警器5套七、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和職責劃分 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設置 公司成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總經理任總指揮(總經理外出時,由總經理指定人員負責),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任副總指揮,成員由生產21、安環、門衛、行政人事部、合成氨、聯堿分廠等單位負責人組成。指揮部設在總調度室,協調指揮全公司統一行動。2、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制定、修訂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組建公司應急救援隊伍、組織實施訓練和演習、督促檢查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信號,組織指揮應急隊伍和公司的應急救援行動,必要時請有關單位支持。向上級報告和向鄰近單位通報情況。組織調查事故發生原因,總結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的經驗教訓。3、指揮部人員分工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并代表指揮部對外公布有關信息。生產部長、副部長負責事故報警,負責事故救援、生產系統停車及工藝處理的調度指揮,事故現場22、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協助總指揮負責搶險、搶修的指揮。安全環保部:負責組織現場醫療救護的救援工作,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現場污染監控及事故處置工作。事故單位的廠長、主任:負責組織實施事故現場的各項工藝處理措施,并協助組織搶險、搶修工作。質檢處:負責組織事故現場及有害物質擴散區域的監測工作,即使將監測情況報告指揮部。護衛隊、消防隊:負責組織消防治安的救援工作,負責警戒、治安、保衛、組織人員疏散至安全地帶,以及道路管制工作。行政人事部:負責對外聯絡,組織醫療救護,救援及轉院工作,負責組織后勤保障的救援工作,負責受傷人員的生活必須供應等工作。供應部:負責組織搶險救援物質的供應和運輸工作。八23、報警、通訊聯絡方式公司設立指調度中心負責全公司的生產,利用電腦監控指揮全公司生產,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并設三部外線電話:3254171、3254181、3254180,調度室與各生產崗位有通訊系統,隨時監視全廠的生產動態以及異情發生。若有事故發生,現場人員立即通知調度,調度立即通知救援機構、總指揮及其他成員(其他救援機構成員都配有通訊工具),必要時對外發出救援信號。報警電話: 市急救中心120 市消防大隊119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人員名單 九、事故發生后采取的處理措施1、事故報警:當發生重大事故時,崗位事故發現人員應迅速向調度報警,同時報告車間負責人,報警時應講清: 發生事故地點 事故破壞程24、度及泄漏或燃燒的介質 受傷人數 報警人姓名及其他2、調度立即通知救援機構的指揮及其他成員,必要時直接請社會支援(120急救中心和市消防大隊)。 事故單位操作人員在向上級報告的同時,應立即正確果斷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的發展。 應急救援機構應根據工藝規程、操作規程的技術要求,確定采取最有效的緊急處理措施,發布應急救援命令。 成立現場搶險指揮組,立即奔赴事故現場。 各搶險搶救隊按各自分工迅速進入事故現場開展搶險搶救工作。3、當液氨貯槽進、出口閥體及管道破裂造成大量液氨外泄時事故車間、工段操作人員在向上級報告的同時,應立即正確、果斷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的發展。調度或值班負責人立即通知有關人員趕赴現25、場立即發出救援信號,使求援單位做好搶險、搶救傷員的一切準備工作。立即佩戴好隔離防毒面具進行工藝處理。打開該液氨貯槽馳放氣放空,降低貯槽內壓力。合成氨改進其它液氨貯槽,關該氨槽第一道進口閥,開出口閥向備用氨貯槽導液或向冰機送氨。打開消防栓,用水稀釋泄漏處液氨。運用該氨槽底部排污閥,關閉集油器進口閥,走近路向合成、冰機或其他能加氨的崗位送液氨,盡快排空該液氨貯槽的液氨。4、當液氨貯槽爆炸起火時事故車間、工段操作人員發現液氨貯槽爆炸著火時,要沉著、冷靜立即向調度報警,緊急停車。調度或值班負責人立即通知有關人員趕赴現場,并立即向公安消防、醫院等有關部門發出求援信號,使救援單位做好搶險、搶救傷員的一切準26、備工作。在救援隊伍未趕到之前,事故單位要迅速,果斷采取措施進行滅火。公司義務消防員迅速配合崗位操作人員滅火。同時根據風向指示,迅速逆風方向疏散群眾。立即佩戴好隔離防毒面具,同時進行必要的工藝處理。迅速打開消防水栓,噴霧化水進行施救。同時打開噴淋裝置冷卻保護其它的液氨貯槽,防止事故擴大。消防、醫療求援隊趕到現場立即按消防,醫療搶險搶救預案進行操作實施。十、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 1、現場搶救、急救工作以自救、互救相結合,做到及時、果斷、正確,不得耽誤拖延。2、應急救援指揮部發現求援信號,告知出事地點及可能發生的傷員數量。3、現場救護人員在有毒區必須戴好氧氣呼吸器,分組進入擴散區救護中毒、受傷人員27、,引導撤離人員迅速撤離現場,撤離人員應注意風向標指向,逆風向撤離至安全地帶。4、進入毒區現場搶救,應遵守下列規定: 參加搶救人員必須聽從指揮,防護器材佩帶齊全 搶救時必須兩人以上分組進行 必須了解現場事故情況,清點現場人數,嚴防遺漏 迅速將患者撤離毒區,搬運方法要正確 救護在高處作業者,應采取防止墜落,摔傷措施 5、救護人員在工作時,應經常檢查個人防護器材使用狀況,發現異常或感到身體不適,應迅速離開毒區。6、急救工作應堅持“立即、就地“搶救原則,迅速將中毒、受傷人員抬離至空氣新鮮地方,呼吸停止、心臟停止跳動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實施人工復蘇。7、中毒、灼傷急救原則 迅速將中毒者脫離事故現場,28、移至空氣新鮮處,注意保暖,解開領口,保持呼吸暢通,根據中毒者呼吸情況,及時給予輸氧(鼻管給氧、密閉口罩給氧或“自動肺”強制輸氧) 液氨、氨水濺入眼仙立即堅持自行、就地原則上,立即拉下臉,使濺入物流出,避免眼瞼閉合使角膜全部受害,接著立即就地用盆水浸洗或流水清洗,可一手拉開下瞼,將面部浸入水內,另一手拉開上瞼,搖動頭部,洗掉濺入物,流水清洗時應拉開眼瞼,水應沖在眼眶上部,使大量水漲眼球流過,避免水直沖眼球。 皮膚灼傷應迅速脫去被污染的衣服、鞋襪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再用2%醋酸溶液洗滌中和,然后再用凈水沖洗,亦可用2%硼酸水濕敷。 其他急救治療按醫院急救方案實施。8、燒傷急救原則 迅速脫離現場29、,除去燒傷源, 應立即脫去著火衣服,或就地打滾或跳入就近水源或用水滅火,也可用浸濕的衣服、布單覆蓋滅火,但切勿奔跑,以免助長火勢。 除去燃燒或熱液浸濕的衣服,必要時可剪開除去,以減少創面繼續損傷,傷員如有疼痛,可給止痛藥物或針刺合谷等,嚴防因疼痛劇烈而引起休克, 急救處理時,要注意創面保持局部清潔,禁止在創面上涂消炎粉、油膏或不適宜的藥物,以免增加感染或給治療帶來不必要的困難。 其他急救方案按醫院急救治療方案進行。 9、外傷的急救原則 嚴重出血患者,應采取臨時止血包扎措施。 對大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可采用指壓止血法,在傷口上方,找到搏動的動脈血管,用手指或手掌把血管壓迫在骨頭上進行止血。 傷口30、的包扎應用無菌紗布、棉墊或干凈的布帶包扎,以達到傷口止血的目的。 骨折在急救和移動時,要簡易固定,預防休克,防止再損。 開放性骨折應注意創口的止血和清潔,并進行包扎,預防感染。 脊椎骨折施救時,要使受傷者就地靜臥,可用木板作擔架。 搬運腰椎骨折傷員時,應先在患者背后墊一被單,后由兩人分別在左右各拿一端向上提起,再由一人扶下肢,一人扶肩部運送到擔架上,禁止一人抱肩,一人抬腿的搬運方法,以防脊髓受傷。十一、現場保護與現場洗消1、明確事故現場的保護措施2、事故處理后,現場洗消工作由質檢處負責,配合專業隊伍,利用物理、化學消毒法,對所有進入過污染區域的人員進行清洗消毒,對污染區域的空氣用噴霧水稀釋降毒,待檢測合格后重新開放、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