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湘潭萬達B區懸挑外架拆除安全專項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5966
2024-09-21
23頁
1.76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湘潭萬達廣場項目各方面施工方案合集
1、湘潭萬達廣場項目 B區懸挑式腳手架拆除安全專項施工方案 目 錄一、工程概況3二、編制依據5三、施工準備63.1清理及加固準備63.2勞動力準備63.3技術準備73.4告知及車輛準備7四、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74.1鋼管式架體7五、安全及文明施工管理10六、相關應急預防措施126.1消防措施126.3高空墜落預防措施136.4應急處置14七、 應急救援預案147.1 應急組織機構157.2 應急救援人員相應職責157.3突發事故上報機制187.4 應急救援行動的保障措施187.5應急藥品物資保障20(2)使用與保管要求:207.6 應急救援資源配備21一、工程概況1.基本概況湘潭萬達廣場項目位于湘2、潭市岳塘區芙蓉路北、曉塘路南、萬達東路與萬達西路之間。項目分為A、B兩個地塊,A地塊主要為住商業、甲級寫字樓、酒店;B地塊為住宅。是集中購物、休閑、娛樂、餐飲、商務、社交于一體的一站式大型城市綜合體。其占地 256畝,總建筑面積 88.6萬m2,其中地上 71.9 萬 m2,地下 16.7 萬m2。2.拆除前外架概況2.1B區住宅采用懸挑梁16工字鋼作懸挑托架,每根型鋼懸挑梁外端加斜拉15.5mm(619+1)鋼絲繩至上層主體結構上卸載;最大懸挑高度為19.2m。腳手架立桿橫距0.9m,立桿縱距1.5m,大橫桿步距1.8m;連墻件用483.0的鋼管,連墻件采用不大于二步三跨,由于層高為2.9m3、,按每層設置連墻件,采用扣件與預埋鋼管連接;腳手架外圍滿掛安全網,內立桿距結構外邊緣凈尺寸300mm,腳手架與建筑物之間的縫隙采用腳手板或小兜網進行水平防護,留余縫隙1215cm。2.2第一層懸挑架設置在地上四層,四層以上按照每6層一次懸挑至樓頂。工懸挑5次;懸挑情況詳見下表: B區懸挑外架分段概況分段次數起層(m)止層(m)高度第一次懸挑架四層面十層 17.4m第二次懸挑架十層面十六層 17.4m第三次懸挑架十六層面二十二層 17.4m第四次懸挑架二十二層面二十八層 17.4m第五次懸挑架二十八層面層面1.8m 19.2m注:立桿頂端高出主體結構施工面一步架高,即1.8m。2.3側立面無飄板4、的部分采用3.5米長16號工字鋼懸挑;有飄板部位采用4.0及4.5米長16#工字鋼懸挑,部分(轉角處)帶聯梁,部分不帶聯梁;轉角最大部位采用5m及6米長16號工字鋼懸挑,上面固定16號工字鋼作為次梁(聯梁)。其懸挑橫斷面2.3.1及平面圖2.3.2、立剖面圖2.3.3如下圖所示: 圖2.3.1 圖2.3.2 圖2.3.33.分部分項工程概況根據現場實際要求,17#棟外架拆除采用塔吊配合拆除的方式;待外墻膩子施工完畢后,可拆除外架。同時,由于本工程外架為工字鋼懸挑外架,且因外架拆除施工屬于高空作業,為了安全可靠的完成該項施工任務,特根據相關規范規定編制針對以上部位的專項施工方案。二、編制依據1各5、棟外腳手架現場搭設情況2相關設計圖紙3.外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4規程、規范:1)建筑施工腳手架實用手冊(含垂直運輸設施)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3)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4)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5)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6)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GB507202011;7)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12;三、施工準備3.1清理及加固準備拆除前一個星期組織相關人員清除外架上留存的落地灰、外6、墻磚、砼塊等雜物,不能留下任何存在安全隱患的材料及雜物。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加設臨時連墻件并拆除外架部分施工用電。3.2勞動力準備根據現場實際情況,14#需投入專業架工約50人,雜工15人。5#6#7#后期40人,雜工10人。3.3技術準備1.根據現場情況,編制拆除方案并報業主單位、監理單位批準。拆除前,組織相關部門向拆除施工作業人員、塔吊司機及指揮進行書面的技術及安全交底,班組要組織學習安全技術操作規程。2.拆除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持證上崗。3.4告知及車輛準備考慮到地下室頂板荷載(35k7、N/),要求嚴禁大量存放拆除下來的材料,所以要求物資部門根據施工人員的每天工作量,進而合理安排相關人員及車輛的數量,有效保證拆除下來的材料能及時外運。拆架時提前告知相關施工人員避免上下交叉作業,排除安全隱患。四、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4.1鋼管式架體1、架體拆除原則1)腳手架的拆除作業應按自上而下的順序逐層拆除,不允許上、下兩層同時拆除。遵循先搭后拆原則,拆除時應從上往下拆。2)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除腳手架,分斷拆除高差不得大于2步(3.6m)。2、施工工藝流程每一道架體拆除流程:完成拆除前的準備工作拆除安全網拆除作業面的護身欄桿拆除竹夾板拆除剪刀撐拆除最8、上部第一步縱向水平桿及其橫向水平桿第二步護身欄桿第二步縱向水平桿及其橫向水平桿連墻件第十二步護身欄桿第十二步縱向水平桿及其橫向水平桿(掃地桿)拆除最后聯墻件拆除立桿(詳見下圖)懸挑工字鋼拆除流程:割除上層A18熱彎錨環拆除鋼絲繩割除A18圓鋼地錨(三個)工字鋼統一由塔吊運送至車輛上。3、施工方法3.1原有架體加固拆除前,作業人員須全面檢查腳手架,重點檢查扣件連接固定、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腳手架拆除時,根據拆除現場的情況設置警戒范圍,特別是應注意南側中庭消防通道和北側的AB消防疏散通道。因拆除期間整層拆除擬先拆除北側及西側,所以此期間以上北側、西側實行全封閉,并設置警戒標志(使用鋼管欄桿9、及警戒條等),專人看守。而靠近南側和東側架體拆除時應適當減緩拆除進度,嚴防任何材料掉落。并施工通道處設置警戒標志(使用鋼管欄桿及警戒條等),專人看守。疏散來往車輛及人員,現場懸掛醒目的警示標志,嚴禁非作業人員進入,及時疏導地面施工人員。3.2立桿先抱住立桿再松開對接扣件,立刻將立桿拔出,平放下一步架管上,隨即取出扣件,不能留在下一根立桿上。絕不允許扣件松開后立桿處于獨立自由狀態,沒有及時拆除;拆除人員單獨不能拆除時,應兩人或多人合作拆除,保證拆除安全。3.3大橫桿、剪刀撐、斜撐,先拆中間對接扣件,托住中間再解開端頭扣;剪刀撐、斜撐只能在拆除層上拆除,不得一次全部拆除,拆除剪刀撐時必須系好安全帶10、,且兩人以上合作拆除。3.4所有連墻桿、卸荷鋼絲繩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桿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低差不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時增設連墻桿加固。3.5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鋼管(約6.0m高度)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臨時拋撐或拉結加固,后拆連墻桿。3.6拆除的鋼管應自上而下傳遞或用塔吊或施工梯運至地面,不得高空拋擲,以確保安全,并注意保護外墻裝飾飾面及外墻鋁窗玻璃,做好成品保護。3.7拆除架體及懸挑工字鋼 在架體上拆除下來的安全網、鋼笆片、竹跳板應使用塔吊直接運至車輛上,及時外運或另設場地統一堆放。拆除下的扣件及短于3m的鋼管先轉入樓層內,再用施工電梯運輸至地面,長于11、3m的鋼管使用塔吊直接運送至空地后應及時外運。需特別注意的是起吊前的鋼管上不能殘留扣件,扣件統一轉入樓層內。五、安全及文明施工管理1各棟號腳手架拆除過程中的組織監管人員機構如下表所示:棟號監管人員負責人總負責人1#3#蔣小龍、丁豐林、張修建周后安王宇2#4#石慶國、潘科志、文建輝周后安王宇5#6#7#孔浩、陳智杰、成斌、楊傳明、盧堯周后安王宇注:各小組人員要切實履行好“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實行“落實到(崗)位 、責任到人”的要求。2塔吊指揮人員要隨轉運材料的變化,跟蹤指揮,距起吊點平行3米范圍內指揮,嚴禁長短架管混吊。3作業層每1架面上實用的施工荷載(人員、材料和機具重量)不得超過以下的12、規定值或施工設計值:4在作業中,禁止隨意拆除腳手架的基本構架桿件、整體性桿件、連接緊固件、安全網和連墻件。5工人在架上作業中,應注意自我安全保護和他人的安全,避免發生碰撞、閃失和落物。嚴禁在架上戲鬧和坐在欄桿上等不安全處休息。不要在架面上急匆匆地行走或去辦某件事情,相互躲讓時應避免身體失衡。6人員上下腳手架必須走設安全防護的出入通道通過施工電梯或已完成的砼樓梯進入相應拆除架體的樓層內,嚴禁攀援腳手架上下。7每班工人上架作業時,應先行檢查有無影響安全作業的問題存在,在排除和解決后方許開始作業。在作業中發現有不安全的情況和跡象時,應立即停止作業進行檢查,解決以后才能恢復正常作業;發現有異常和危險情13、況時,應立即通知所有架上人員撤離。8在進行撬、拉、推、拔等操作時,要注意采取正確的姿勢,站穩腳跟,或一手把持在穩固的的結構或支持物上,系好安全帶,以免用力過猛時身體失去平衡或把東西甩出。在腳手架上拆除模板時,應采取必要的支托措施,以免拆下的模板材料掉落架外。9在每步架的作業完成之后,必須將架上剩余材料物品移至室內,在任何情況下,嚴禁自架上向下拋擲材料物品和傾倒垃圾。10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雨天禁止腳手架作業。雨后上架作業時,應有防滑措施。若施工時突遇大風及暴雨天氣,應立即停止施工,首先將架體上堆放的材料轉入室內或使用鋼絲繩等工具將其與架體鎖牢,嚴防材料掉落,無誤后人員迅速轉入室內躲避。11拆除14、人員必須式經過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必須持證上崗。12拆除腳手架的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13拆除腳手架施工過程中,嚴禁交叉作業。14拆除腳手架時嚴禁拋接鋼管、扣件、扳手等材料及工具。15腳手架拆除的鋼管、竹夾板、扣件及安全網應及時轉運至指定地點,禁止隨地堆放。六、相關應急預防措施6.1消防措施6.1.1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應采用石棉布將作業點下部進行封閉,防止火花濺落至下層,同時應有看火人員及一定數量的滅火設備和消防裝置。6.1.2在腳手架上或腳手架附近臨時動火,必須事先辦理動火許可證,事先清理動火現場或采用阻燃材料進行分隔,配置滅火器材,并有專人監督,與動火工種配合、15、協調。6.1.3禁止在腳手架上吸煙。禁止在腳嚴架或附近存放可燃、易 燃、易爆的化工材料和建筑材料。6.1.4管理好電源和電器設備,停止生產時必須斷電,預防短路,在帶電情況下維修或操作電氣設備時要防止產生電弧或電火花損害腳手架,甚至引發火災,燒毀腳手架。6.1.5動用明火(電焊、氣焊、噴燈等)要按消防條例及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的規定辦理動用明火審批手續,經批準并采取了一定的安全措施才準作業。工作完畢后要詳細檢查腳手架上、下范圍內是否有余火,是否損傷了腳手架,待確保無隱患后才準離開作業地點。6.2 腳手架坍塌防治措施6.2.1作業人員持證上崗且進行安全技術交底。6.2.2加強日常的巡視檢查,對出現的16、變形等導常情況及時采取應急措施。6.2.3加強大風大雨后對腳手架使用前的安全檢查,對發現的立桿懸空等情況及時采取補救措施。6.2.4腳手架拆除時嚴禁非操作人員在腳手架上進行任何作業。6.3高空墜落預防措施6.3.1加強安全自我保護意識教育,強化管理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6.3.2重點部位項目,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專業人員旁站監督制度。6.3.3隨施工進度,及時完善各項安全防護設施,各類豎井安全門欄必須設制警示牌。6.3.4安全專業人員,加強安全防護設施巡查,發現隱患及時落實解決。6.4應急處置6.4.1施工現場發生腳手架坍塌事件,應立即對受傷人員進行急救,并設立危險警戒區域,嚴禁與應急搶險無關的人員17、進入。6.4.2迅速確定事故發生的準確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圍、腳手架損壞的程度、人員傷亡情況等,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應急處置。6.4.3按著救人優先的原則,且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搶救重要資料和財產,并注意做好應急人員的自身安全。6.4.4組織人員盡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傷員擠壓綜合癥發生,并將其轉移至安全地方。6.4.5對未坍塌部位進行搶修加固或者拆除,封鎖周圍危險區域,防止進一步坍塌。6.4.6如發生坍塌事故,必須立即劃出事故特定區域,非救援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特定區域。迅速核實腳手架上作業人數,如有人員被坍塌的腳手架壓在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壓住傷者的桿件,將18、傷員移出。如腳手架太重可用吊車將架體緩緩抬起,以便救人。七、 應急救援預案為了保證本工程項目具有較大危險性的工程施工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根據公司制定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結合項目部實際情況,特制定此預案。7.1 應急組織機構總指揮:陳曉副指揮:付傲、張振宇、任吉紅、尹超利、孫延軍、任有天、陳華斌通訊組負責人:趙基良事故調查組負責人:葉健救護組負責人:王宇撲救組負責人:曾恩旭疏散組負責人:陳白庚組員:負責現場緊急醫療聯系,車輛調度組員:負責現場隔離及事故調查組員:負責現場緊急救護工作組員:負責緊急現場救援工作組員:負責現場緊急疏19、散工作 7.2 應急救援人員相應職責1)事故應急指揮總指揮職責(1)分析緊急狀態,判斷是否可能或已經發生重大事故,確定事故應急級別(項目應急,社會應急)和相應報警級別;(2)負責開展項目應急響應水平的事故應急救援行動;(3)如果事故級別升級到社會應急,負責向政府有關應急聯動部門提出應急救援請求;(4)指揮、協調應急反映行動;(5)與相關的外部應急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6)下達進入項目應急或社會應急狀態的命令;(7)監察項目內外應急人員的行動;(8)應急終止后,負責組織事故現場的恢復工作;(9)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10)協調后勤反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11)確定現場指揮20、人員;(12)負責保護事故發生后的相關數據;(13)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2)事故應急指揮中心副總指揮職責(1)協助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2)事故現場應急操作的直接指揮和協調;(3)事故現場評估;(4)及時向場外人員通報應急信息;(5)對應急救援行動提出建議;(6)負責項目人員和公眾的應急反應行動的順利執行;(7)控制現場出現的緊急情況;(8)現場應急行動與場外人員操作指揮的協調;(9)負責事故后的現場清除工作。3) 事故現場應急救援隊的職責A、救援組職責(1)負責尋找、集中、清點、營救事故中的受傷人員。(2)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盡可能控制危險源再度發生危險,同時要采取措施保護現場21、;B、疏散組職責阻止非搶險救援人員進入事故現場;負責現場車輛疏通;(3)按事故的發展態勢有計劃地疏散人員;(4)維持庫區內治安秩序;(5)負責事故現場隔離區域和疏散區域的警戒和交通管制。C、通訊組職責(1)確保各專業隊與場內事故現場指揮部廣播和通訊的暢通;(2)通過廣播指導人員的疏散和自救。D、救護組職責(1)負責對傷病員進行檢查分類和觀察;(2)負責對傷員的救護、包扎、診治和人工呼吸等現場急救;(3)負責保護、轉送事故中的受傷人員。E、事故調查組職責(1)負責事故現場圖紙的測繪;(2)查明事故經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3)查明事故的原因、確定事故的性質和責任,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22、;(4)檢查控制事故的應急措施是否得當落實,提出防止類似事故再發生的技術措施和事故教訓,提出今后需要研究的課題;(5)對公司有關制度、條例、規程提出修改意見,寫出事故調查報告。7.3突發事故上報機制 公司行業主管部門政府部門 應急指揮部 現場應急救援120救援社會救援 事故點應急上報機制7.4 應急救援行動的保障措施應急救援行動是指在緊急情況發生時,為及時營救人員、疏散撤離現場、減緩事故后果和控制事故而采取的一系列搶救援助行動。一旦事故發生時,應及時調動并合理利用應急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和物資資源投入行動;在事故現場,針對事故的具體情況選擇應急對策和行動方案,從而能有效得使傷害和損失降低到最低程23、度和范圍。相關部門聯系電話:序號部 門功 能聯系方式1消防火警1192公安匪警1103交通事故1224醫院湘潭市一醫院0731-586691205氣象站氣象預報1216信息臺查號114指揮組聯系電話:序號項目領導1陳 曉186731832222付傲1335572149993尹超利132986929734任吉紅186700543455任有天150847036046張振宇186748536897孫延軍156751463308陳華斌186748386899葉 健18684648096 從萬達廣場項目工地至湘潭市一醫院,全程2.3公里,下圖為地圖導航路線,能有效的快速指導搶險應急救援;撥打120急救電24、話時,應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和人員傷害情況,并派人到路口進行接應,或自行安排車輛將傷員運送湘潭市一醫院。 7.5應急藥品物資保障項目部應配備以下應急救援器材、應備藥品清單。品 名適應癥品 名適應癥創可貼小創傷出血紫藥水消毒防腐萬花油燒燙傷京萬紅軟膏燒燙傷碘酊(2%)局部消毒酒精(70%)局部消毒紅藥水清毒止血清涼油驅暑醒腦棉墊、崩帶外傷出血止血膠帶外傷出血1. 現場應備藥品(1)存放地點:項目辦公室(2)使用與保管要求:所有的藥品必須有出品合格證,并在有效期限內使用;過期的藥品必須更換。藥品的貯藏必須放置于陰涼處、防潮且滿足藥品有關貯藏規定。所有的藥品必須由現場的醫護人員專人保管。2應急器材清單名25、稱器材交通工具項目部及現場車輛消防應急器材干粉來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機械泡沫滅火器、消防水帶防觸電應急器材絕緣棒、絕緣鞋、絕緣手套防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應急器材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防中毒應急器材氣體探測儀、防毒罩、抽風機急救藥物及器材防中毒藥物、防外傷藥物、擔架、消毒藥物及噴灑工具7.6 應急救援資源配備序號應急設備名稱數量狀態備注1擔架2好2氧氣袋1好3藥箱2好內附常用急救藥品4繃帶6好5手電20好6應急燈10好7對講機20好8滅火器20好9工具車1好 22 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