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湖施工電梯基礎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7119
2024-09-21
23頁
6.68MB
1、寶山區顧村鎮C-5單元C2-3地塊(龍湖北城天街項目)施工電梯基礎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審 批: 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七局龍湖項目部年 月 日寶山區顧村鎮C-5單元C2-3地塊 施工電梯基礎施工方案目 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21.1 工程概述21.2 施工電梯安裝概況2第二章 編制依據2第二章 施工電梯基礎設計33.1 施工電梯性能參數表33.2 施工電梯平面布置33.3 施工電梯基礎設計43.4 施工電梯基礎驗算53.5 地下室頂板回撐搭設方案63.6地下室頂板支撐架計算書7第四章 施工電梯基礎施工154.1 施工電梯布置154.2 施工電梯基礎施工方法154.3 施工電梯基礎施2、工時注意事項15第五章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65.1 應急領導小組165.2 應急領導小組職責165.3 應急反應預案165.4 應急培訓和演練175.5 應急通信聯絡17第六章 施工電梯基礎平面布置圖18 21第一章 工程概況1.1 工程概述上海寶山北城天街新建項目位于寶山新城區中顧村板塊,外環與郊環區域之間,滬太公路以西。地塊位于為顧村配套商品房基地的中心位置,周邊多數居住社區已建成。地塊南側緊鄰地鐵7號線陸翔路地鐵站,北側距離7號線潘廣路站約800米,周邊配套設施包括顧村公園、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北院。C2-3地塊主要為5棟高層建筑、一棟3層商業綜合體,設置地下室2層。項目用地面積為5053、39.3,建筑面積為206275,地上計容建筑面積為151618,地下建筑面積52330,本地塊中人防車庫總面積為26534。1.2 施工電梯安裝概況為滿足主樓結構施工及裝飾裝修人員上下通行,配合塔吊進行垂直方向的物料運輸,擬在施工現場1#5#樓各安裝1臺中聯SC200/200雙籠施工電梯,施工電梯均安裝于地下室頂板上,施工電梯編號為1#5#施工電梯。第二章 編制依據序號名稱編號1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2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66號3施工升降機安全規程GB10055-20074施工升降機技術條件GB/T10054200055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6建筑施4、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7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8電梯安裝驗收規范GB10060-20119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10建筑機械技術試驗規程JGJ3486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12中聯SC200/200施工升降機使用手冊13寶山區顧村鎮C-5單元C2-3地塊施工圖14寶山區顧村鎮C-5單元C2-3地塊施工組織設計 第二章 施工電梯基礎設計3.1 施工電梯性能參數表3.2 施工電梯平面布置根據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圖,結合現場具體條件及工程圖紙要求,確定該雙籠電梯的位置。具體位置見附圖一。根據施工電梯5、使用說明書和避免施工電梯與建筑物外墻腳手架沖突,外墻與導軌架中心距離為4.8米。3.3 施工電梯基礎設計根據SC 型升降機使用手冊,施工電梯采用5800mm3800mm300mm的基礎,基礎砼標號為C30;基礎配筋為為12200的雙層雙向鋼筋網片,基礎平面圖如下圖所示:升降機基礎剖面圖施工電梯基礎下如遇高差板處,則應砌筑擋土墻,回填加氣塊,壓實,做圈梁,后施工電梯基礎。如5#做法詳見下圖3.4 施工電梯基礎驗算依據升降機使用手冊對施工電梯自重與基礎承載力進行驗算。(以最高樓5#樓為例)基礎驗算:(1)基礎承載P吊籠重(雙籠):22000Kg外籠重:1480 Kg導軌架總重(共需70節,標準節每6、節重145Kg,基它配件忽略):70145Kg載重重(雙籠):22000Kg總自重:G1=22000+1480+70145+22000= 19630Kg(考慮動載、自重誤差及風載對基礎的影響,取系數n=2.0)基礎承載:P=G10.02KN=196300.02KN=392.6KN(2)電梯基礎自重G2電梯基礎規格為5800mm3800mm300mm,其重量(荷載設計值):G2=5.83.80.3251.4=231.42KN(3)地基承載力F基礎底面承受荷載設計值:N=1.2G2+1.4P =1.2*231.42+1.4*392.6=827.3KN故地基承載力:F=N/A=827.3/(5.837、.8)=37.5KN/m2地下室覆土1.5m,荷載為27KN/m2,頂板其余承受荷載為4KN/m2。故:施工電梯承載力37.5KN/m2地下室頂板承載力(結構設計):31 KN/M2由上計算可知地下室頂板無法承受施工電梯的荷載,必須對頂板采取支撐加固。鋼管支撐按照縱橫向間距700*700搭設,梁底進行頂撐。鋼管架能承受的荷載為13KN/M2,經鋼管加固后故可滿足要求。3.5 地下室頂板回撐搭設方案根據施工電梯廠家提供的使用說明書得知總荷載為624.02KN,基礎尺寸為58003800mm,因此考慮加固范圍設為70004900mm,此荷載由施工電梯底部65004500范圍的樓板承擔,故考慮在此范8、圍底部采用鋼管腳手架回撐的方式以保證板使用安全;鋼管支撐上設可調頂撐頂緊,加固范圍7000*4900內以下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作為回頂措施,腳手架縱橫桿間距為0.7 m,步距為1.4m。步距1.4m,鋼管腳手架上部用木方做為托梁。木方下采用頂托,立桿底部設有墊板加固圖詳見下圖。5#施工電梯從基礎底板進行鋼管加固,1#4#樓均從底板開始加固,中樓板進行加固,需加固兩層。3.6地下室頂板支撐架計算書滿堂扣件式鋼管腳手架計算書依據規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 162-2008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鋼結構設計規范GB59、0017-200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建筑施工木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64-2008計算參數:鋼管強度為205.0 N/mm2,鋼管強度折減系數取1.00。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5.0m,立桿的縱距 b=0.70m,立桿的橫距 l=0.70m,立桿的步距 h=1.40m。腳手板自重0.00kN/m2,欄桿自重0.00kN/m,材料最大堆放荷載5.00kN/m2,施工活荷載8.00kN/m2。圖 落地平臺支撐架立面簡圖圖 落地平臺支撐架立桿穩定性荷載計算單元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0。鋼管慣性矩計算采用 I=(D4-d4)/6410、,抵抗距計算采用 W=(D4-d4)/32D。一、基本計算參數同上二、縱向支撐鋼管的計算縱向鋼管按照均布荷載下連續梁計算,截面力學參數為截面抵抗矩 W = 4.49cm3;截面慣性矩 I = 10.78cm4;縱向鋼管計算簡圖1.荷載的計算:(1)腳手板與欄桿自重線荷載(kN/m):q1 =0.000+0.0000.300=0.000kN/m(2)堆放材料的自重線荷載(kN/m):q21 = 5.0000.300=1.500kN/m(3)施工荷載標準值(kN/m):q22 = 8.0000.300=2.400kN/m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q2 = 2.400+1.500=3.900kN/m11、2.抗彎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最大支座力計算公式如下:靜荷載 q1 = 1.200.000=0.000kN/m活荷載 q2 = 1.402.400+1.401.500=5.460kN/m最大彎矩 Mmax=(0.100.000+0.1175.460)0.7002=0.313kN.m最大支座力 N = (1.10.000+1.25.46)0.70=4.586kN抗彎計算強度 f=0.313106/4491.0=69.70N/mm2縱向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12、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靜荷載 q1 = 0.000kN/m活荷載 q2 = 2.400+1.500=3.900kN/m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V=(0.6770.000+0.9903.900)700.04/(1002.06105107780.0)=0.418mm縱向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7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三、橫向支撐鋼管計算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4.59kN支撐鋼管計算簡圖支撐鋼管彎矩圖(kN.m)支撐鋼管剪力圖(kN)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13、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支撐鋼管變形計算受力圖支撐鋼管變形圖(mm)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max=0.764kN.m最大變形 vmax=0.253mm最大支座力 Qmax=11.574kN抗彎計算強度 f = M/W =0.764106/4491.0=170.07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設計強度,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7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單扣件取8.00kN,雙扣件取12.00kN;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14、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1.57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不滿足要求,故采用雙扣件,滿足抗滑承載力要求!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荷載標準值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鋼管的自重(kN):NG1 = 0.1065.000=0.532kN鋼管的自重計算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A 滿堂架自重標準值,設計人員可根據情況修改。(2)欄桿的自重(kN):NG2 = 0.0000.700=0.000kN(3)腳手板自重(kN):NG3 = 0.0000.7000.700=0.000kN(4)堆放荷載(kN):NG4 = 5.00015、0.7000.700=2.450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NG4 = 2.982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荷載。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8.0000.7000.700=3.920kN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N = 1.20NG + 1.40NQ六、立桿的穩定性計算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 = 9.07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60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24W16、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l0 計算長度 (m);參照扣件式規范2011,由公式計算l0 = kuh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5.3.4取值為1.155;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C表;u = 2.017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20m;h 腳手架步距;h = 1.40m;計算結果:l0=4.193m =4193/16.0=262.905允許長細比=227.623 250 長細比驗算滿足要求!=0.106=9067/(0.1017、6424)=201.960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模板支撐架計算滿足要求!第四章 施工電梯基礎施工4.1 施工電梯布置(以最高樓5#樓為例)施工電梯基礎落在頂板上(結構標高為-0.90m),需到達裙樓屋面并高過女兒墻(結構標高98.9m)。4.2 施工電梯基礎施工方法(1)根據施工電梯廠家提供的要求,1#施工電梯基礎尺寸選定為長5.8m,寬3.8m,厚0.3m鋼筋混凝土承臺,并配雙層雙向鋼筋網格,鋼筋直徑為12mm,網格間距200mm,基礎采用C30混凝土澆筑,基礎表面要求平整、光滑。(2)預留孔按圖示尺寸設置通孔,通孔內鋼筋網外露,鋼筋不得截斷,以供二次澆注,二次澆注混凝18、土強度等級需高于C30(可用C35)。(3)基礎必須保證排水良好,必須埋設接地裝置(接地電阻R4),可以利用基礎鋼筋接地,附加鋼筋將施工電梯底部預埋件與基礎鋼筋焊接。(4)基礎在綁扎鋼筋前需鋪設塑料薄膜,與一層樓板隔離,方便后期破除。4.3 施工電梯基礎施工時注意事項(1)在施工電梯基礎基坑中將鋼筋網片按規范要求綁扎牢固,并將鋼筋網片固定牢固;鋼筋不得截斷,以供二次澆注,二次澆注混凝土強度等級需高于C30(可用C35)。(2)在施工電梯基礎中放置施工電梯預埋件,地腳螺栓需鉤住基礎加強鋼筋,確保底盤與基礎緊固(預留預埋工作由廠家配合施工);(3)用水平儀測量底盤的水平度,并調整底盤和附著墻面的相19、對位置,保證底盤定位符合要求,平整度滿足要求(要求施工電梯安裝廠家配合完成);(4)完成上述檢查和調整工作后,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電梯基礎混凝土需振搗密實,表面需平整、光滑,澆筑前應由工程部、動力部、廠家技術人員、質檢部共同驗收確認后方可澆注;(5)當基礎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后,進行導軌架和護欄安裝,使導軌架中心位置與附墻預埋件中心位置對正,用經緯儀測量導軌架與水平面的垂直度,使誤差控制在允許范圍之內;(要求施工電梯安裝廠家配合完成)(6)制作施工電梯基礎時必須同時埋好接地裝置;(7)施工電梯基礎砼澆筑后,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8)施工電梯基礎四周應有妥善的排水措施,防止基礎遭雨水或施工20、用水浸泡,冬季有相應的基礎保溫措施。第五章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目的:為了貫徹實施“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應根據危險性較大的現場環境、設計要求及施工方法等工程特點進行危險源辨識,以及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及救援方案,提高整個項目部對事故的整體應急能力,確保發生意外事故時能有序地應急指揮,有效地保護員工的生命、企業財產的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和資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特制定本預案。5.1 應急領導小組施工前應成立專門的應急領導小組,來確保發生意外事故時能有序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成員如下:組 長:別軍皓副組長:曹鵬組 員: 彭建永,巨菲,周想,周肖5.2 應急領導小組職責(1)領導各單位應急小組的21、培訓和學習工作,提高其應變能力。(2)當施工現場發生突發事件時,負責救險的人員、器材、車輛、通信聯絡和組織指揮協調。(3)負責配備好各種應急物資和消防器材、救生設備和其他應急設備。(4)發生事故要及時趕到現場組織指揮,控制事故的擴大和連續發生,并迅速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5)負責組織搶險、疏散、救助及通信聯絡。(6)組織應急檢查,保證現場道路暢通,對危險大的施工項目應與當地醫院取得聯系,做好救護準備。5.3 應急反應預案(1)事故報告程序:事故發生后,作業人員、班組長、現場負責人、項目部安全主管領導應及時逐級上報,并聯絡報警,組織搶救。(2)事故報告:事故發生后應逐級上報,一般為現場事故知情人22、員、作業隊、班組安全員、施工單位專職安全員。發生重大事故(包括人員傷亡、重傷及財產損失等嚴重事故)時,應立即向上級領導匯報,并在24小時內向上級主管部門作出書面匯報。(3)現場事故應急處理: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故主要有機具傷人、高溫中暑、高空墜落、落物傷人等事故。5.4 應急培訓和演練(1)應急反應組織和預案確定后,施工單位應急組長組織所有應急人員進行應急培訓。(2)組長按照有關預案進行分項演練,對演練效果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進行完善。(3)在確認險情和事故處置妥當后,應急反應小組應進行現場拍照、繪圖,收集證據,保留物證。5.5 應急通信聯絡遇到緊急情況要首先向項目部匯報。項目部利用電話或傳真向上級部門匯報并采取相應救援措施。各施工班組應制定詳細的應急反應計劃,列明各營地及相關人員通信聯系方式,并在施工現場、營地的顯要位置張貼,以便緊急情況下使用。第六章 施工電梯基礎平面布置圖1#電梯基礎圖2#電梯基礎圖3#電梯基礎圖4#電梯基礎圖5#電梯基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