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機房機械設備安裝工藝.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7164
2024-09-21
4頁
47.50KB
1、機房機械設備安裝1 范圍 本工藝標準適用于額定載重量5000kg及以下,額定速度3m/s及以下各類國產曳引驅動電梯機房機械設備安裝工程。2 施工準備 2.1 設備、材料要求: 2.1.1 機房機械設備的規格、數量必須符合圖紙要求,且完好無損。 2.1.2 承重鋼梁和各種型鋼的規格、尺寸要符合設計要求。 2.1.3 若主機、發電機基座采用鋼板制作時,鋼板厚度不應小于20mm。限速器、鋼帶輪基座使用的鋼板厚度不應小于12mm。且所有鋼板表面要平整、光滑。 2.1.4 焊接采用普通低碳鋼電焊條,電焊條要有出廠合格證。 安裝用的機螺絲、膨脹螺栓、水泥等規格、標號要符合設計要求。 2.2 主要機具: 倒2、鏈、鋼絲繩扣、水平尺、線墜、鋼板尺、盒尺、電、氣焊工具、電焊機、扳手、榔頭、撬杠、鋼鋸、電錘、塞尺等。 2.3 作業條件: 2.3.1 機房門窗要齊全,地面干凈,照明符合有關要求,且有足夠的作業空間。 2.3.2 機房建筑結構必須符合承載力的設計要求,地面孔洞的位置、大小要符合圖紙及規范要求。 2.3.3 吊裝機器的掛鉤要符合設計要求。 2.3.4 若機器在地面上安裝時,地面一定要抹平、抹光。3 操作工藝 3.1 工藝流程:安裝曳引機和導向輪安裝發電機組安裝限速器安裝鋼帶輪 3.2 安裝承重鋼梁: 3.2.1 鋼梁安裝前要刷防銹漆(交工前再刷一道)。 3.2.2 按安裝圖確定鋼梁位置。 3.23、.3 安裝曳引機承重鋼梁,其兩端必須放于井道承重墻上(或承重梁),深入長度應與墻(或梁)外皮齊。如曳引機承重鋼梁長度不足,其深入長度應保證至少超出墻(或梁)的中心線2cm以上,且不應小于7.5cm。在曳引機承重鋼梁與井道承重墻(或梁)間墊16mm,面積大于接觸面的鋼板。 根據不同條件,選下列安裝方法之一進行安裝: 3.2.3.1 鋼梁安在機房樓板下:在井道頂層高度能滿足國標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要求的條件下,鋼梁宜安于樓板下,并將鋼梁與樓板澆成一體(圖5-68)。 3.2.3.2 鋼梁安在機房樓板上:審核機房高度,當鋼梁安于樓板下頂層高度不能滿足規范要求時,鋼梁應裝于樓板的上面。安裝方法如下:4、首先確定轎廂與對重的中心聯線,然后按照安裝圖所給出的尺寸P及Q確定鋼梁安裝位置(圖5-69)。 鋼梁在混凝土臺上的安裝方法: a 如果機房高度較高,條件允許,且機房樓板為承重型樓板,應盡量采取此種方法。鋼梁安裝在混凝土臺上時,混凝土臺內必須按設計要求加鋼筋,且鋼筋通過地腳螺絲和樓板相連。混凝土臺上面設有16mm的鋼板(圖5-70)。 b 由于某種原因,現場打混凝土臺確有困難,可以采取用型鋼架起鋼梁的方法(圖5-71)。 如因型鋼高度與墊起高度不相適應或墊起高度不適宜采用型鋼時,可以在現場制做金屬構架架設鋼梁(圖5-72)。根據墊起高度所用型鋼及鋼板尺寸見表5-11。 c 沿地面安裝:當機房高度5、不足,而井道頂層高度尚允許導向輪底部部分伸入井道時,可在導向輪部位打一個相應大小的十字孔(以便安裝導向輪)。鋼梁沿地面安裝時,首先用膨脹螺栓將承重梁的一塊墊鐵按要求位置固定在其下有承重墻的樓板上,另一塊放置在承重墻內孔洞的相應位置上。 鋼粱找平找正后,用電焊將承重梁和墊鐵焊牢。承重梁在墻內的一端用混凝土塞實抹平,在地面上坦露的一端用混凝土打一個墩,將其封住(圖5-73)。 3.3 安裝曳引機底座: 若電梯廠未提供成套曳引機底座,則需現場制作。 3.3.1 制作混凝土底座: 制作混凝土底座要由土建配合,根據設計要求施工。若無設計要求,則根據以下要求施工:混凝土基座用的水泥標號不小于225號,水泥6、砂子、豆名的比例為122。基座內配有相應規格的鋼筋。混凝土基座的厚度以250300mm為宜,要求方正平滑,四周應大于機座40mm。基座上的地腳螺栓,可以采取在底座上預留孔,待曳引機安裝后二次灌漿固定,或按曳引機安裝孔尺寸制造樣板,將螺栓穿在樣板上直接打于混凝土基座中,但樣板尺寸必須準確,螺栓必須垂直(安裝機器時將基座表面的樣板去掉)。 3.3.2 制作鋼板底座: 要求鋼板厚度不小于20mm,且表面必須平整光滑,鋼板與地腳螺栓采取焊接固定方法(地腳螺栓要備雙母)(圖5-74)。 3.4 安裝曳引機與導向輪: 3.4.1 單繞式曳引機、導向輪位置的確定: 在機房上方沿對重中心和轎廂中心拉一水平線7、。在這根線上的A、B兩點對著樣板上的轎廂中心和對重中心分別吊下兩根垂線。并在A點吊下另一垂線(AA距離為曳引輪直徑)。將曳引機就位并移動,使垂線AR及AQ與曳引輪兩邊繩槽中心C點及C點相切(如圖5-75所示),則曳引機位置確定,并固定。將導向輪就位,使垂線BP與導向輪外邊繩槽中心D點相切,并保持不變,同時在導向輪另一邊中心點D(相切處)吊一垂線DS,轉動導向輪,使此垂線垂在對重中心及轎廂中心連線上,則導向輪位置確定,并加以固定(圖5-75)。 3.4.2 復繞式曳引機和導向輪安裝位置的確定: 3.4.2.1 首先確定曳引輪和導向輪的拉力作用中心點。需根據引向轎廂或對重的繩槽而定,如圖5-76中8、引向轎廂的繩糟2、4、6、8、10,因曳引輪的作用中心點是在這五槽的中心位置,即第6槽的中心A點。導向輪的作用中心點是在1、3、5、7、9槽中心位置,即第5槽的中心點B。 3.4.2.2 安裝位置的確定: a 若導向輪及曳引機已由制造廠家組裝在同一底座上時,確定安裝位置極為方便,只要移動底座使曳引輪作用中心點A吊下的垂線對準轎廂(或轎輪)中心點A,導向輪作用中心點B吊下的垂線對準對重(或對重輪)中心點B,這項工作即已完成。然后將底座固定(注:這種情況在電梯出廠時,轎廂與對重中心距已完全確定,放線時應與圖紙尺寸核對)。 b 若曳引機與導向輪需在工地安裝成套時,曳引機與導向輪的安裝定位需要同時進行9、(如分別定位則非常困難)。方法如下:當曳引機及導向輪上位后,使由曳引輪作用中心點A吊下的垂線對準轎廂(或橋輪)中心點A,使由導向輪作用中心點B吊下的垂線對準對重(或對重輪)中心點B,并且始終保持不變,然后水平轉動曳引機及導向輪,使兩個輪平行,且相距1/2S(圖5-77),并進行固定。 c 若曳引輪與導向輪的寬度及外形尺寸完全一樣時,此項工作也可以通過找兩輪的側面延長線進行(圖5-78)。 3.5 安裝發電機組: 3.5.1 按圖確定機組位置。 3.5.2 穩裝機座:按安裝圖紙要求在地面和發電機組底座間墊上減震膠皮(圖5-79)。 3.5.3 發電機組找平找正后,連接發電機和底座的螺栓加平墊、彈10、簧墊及雙螺母,并緊固。 3.5.4 加裝擋板或壓板,以防水平移動(圖5-80)。 3.6 安裝限速器: 3.6.1 如預留孔洞不合適,在剔樓板時要注意,剔孔不可過大,防止破壞樓板強度。 3.6.2 用厚度不小于12mm的鋼板制作一個底座(圖5-81)。將限速器和底座用螺絲相連。 3.6.3 根據安裝圖所給坐標位置,將限速器就位,由限速輪繩槽中心向轎廂拉桿上繩頭中心吊一垂線,同時由限速輪另一邊繩槽中心直接向張緊輪相應的繩槽中心吊一垂線,調整限速器位置,使上述兩對中心在相應的垂線上,位置即可確定。然后在機房樓板對應位置打上膨脹螺栓,將限速器就位,再一次進行測校,使限速器位置和底座的水平度都符合要求11、,然后將膨脹螺栓緊固。 如樓板厚度小于12cm,應在樓板下再加一塊鋼板,與底座采用穿釘螺栓固定。 若限速輪的垂直誤差d0.5mm,可在限速器底面與底座間加墊片進行調整。 3.7 安裝鋼帶輪: 3.7.1 用厚度不小于12mm的鋼板或型鋼制作鋼帶輪底座。在底座相應的位置上打鋼帶輪安裝螺孔和膨脹螺栓孔。 把鋼帶輪用螺絲固定在底座上。 3.7.2 根據安裝圖所給位置將鋼帶輪就位,同時用線墜測量鋼帶輪中心切點A、張緊輪中心切點B、轎廂固定點C,三點是否在一垂線上。鋼帶輪另一邊中心切點D及張緊輪中心切點E是否在一垂線上,調整鋼帶輪位置使偏差在要求范圍內(圖5-82)。 3.7.3 根據確定的位置,在機房12、地面上打膨脹螺栓。然后對鋼帶輪再一次按上述要求進行調整,并用膨脹螺栓進行固定。4 質量要求 4.1 保證項目:4.1.1 曳引機承重鋼梁兩端必須放于井道承重梁或墻上。承重鋼梁埋入長度應與梁或墻外皮齊,其間墊d16mm鋼板,如曳引機承重鋼梁長度不足時,其埋入長度應保證至少超出梁或墻的中心線在2cm以上,且至少為7.5cm(圖5-83)。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或檢查安裝記錄。 4.1.2 轎廂空載時,曳引輪的垂直度偏差必須小于或等于0.5mm;導向輪端面對曳引輪端面的平行度偏差嚴禁大于1mm。 檢驗方法:吊線、尺量檢查。4.1.3 限速器繩輪、鋼帶輪、導向輪安裝必須牢固,轉動靈活,其垂直度偏差嚴禁大13、于0.5mm。 檢驗方法:觀察和吊線、尺量檢查。 4.2 基本項目: 4.2.1 曳引機、發電機底座水平誤差均應在1/1000以下。 4.2.2 設備直接在承重梁上安裝時,要測量好螺孔位置,用電鉆打眼,孔徑不大于螺栓直徑1mm,不得有損傷鋼梁立筋情況。工字鋼必須加裝偏墊(圖5-84)。 4.2.3 制動器閘瓦應緊密地合于制動輪的工作面上;松閘時間隙均勻,且不大于0.7mm。 檢驗方法:觀察和用塞尺檢查。 4.2.4 通過曳引輪(或導向輪)中心線切點C的垂線和通過轎廂中心的垂線偏差見表5-12和圖5-85。 通過曳引輪中心線切點的垂線和通過轎廂中心垂線的允許偏差 表5-12要求范圍2m/s以上114、1.75m/s1m/s以下前后偏差左右偏差213242檢驗方法:吊線、尺量檢查。 4.2.5 轎廂安全鉗拉桿側的限速輪繩槽中心、轎廂拉桿繩頭中心、張緊輪繩槽中心在同一垂線上,其偏差不得超過5mm,限速輪另一邊繩槽中心與張緊輪另一邊繩槽中心應在同一垂線上,最大偏差不得超過15mm。 4.2.6 鋼帶輪、轎廂固定點、張緊輪三者位置偏差見圖5-82。5 成品保護 5.1 機房的機械設備在運輸、保管和安裝過程中,嚴禁受潮、碰撞。 5.2 機房的門窗要齊全、牢固,下班后機房要上鎖。非有關人員不能進入機房。6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 承重鋼梁兩端安裝必須符合設計和規格要求。 6.2 凡是要打入混凝土內的部件,在打混凝土之前要經有關人員檢查,當符合要求,經檢查核驗者簽字后,才能進行了一道工序。 6.3 所有設備件聯接螺孔要用相應規格的鉆頭開孔,嚴禁用氣焊開孔。 6.4 曳引機出廠時已經過檢驗,原則上不許拆開,若有特殊情況需拆開檢修,調整,要由技術部門會同有經驗的鉗工按有關規定操作。 6.5 限速器的整定值已由廠家調整好,現場施工中不能調整。若機件有損壞,需送到廠家檢驗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