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某別墅與住宅工程施工電梯卸料平臺施工方案附計算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7200
2024-09-21
20頁
304KB
1、 福建六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貴安海峽文化村一期施工電梯卸料平臺施工方案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編制說明:3三、技術要求3四、搭設材料要求3五、施工要求4六、施工程序4七、防護門的使用6八、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61、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指揮機構的組成、職責和分工。62、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步驟和措施8九、施工電梯卸料平臺架計算書101、材料數量102、荷載113、計算123.1橫向水平桿計算123.2縱向水平桿驗算133.3架體整體穩定性計算143.4連墻件驗算163.5卸荷拉桿預埋件插管的抗剪力驗算173.6地基承載力計算17十、附圖:18一、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貴安海峽2、文化村大山坡別墅與住宅樓一期工程2、建設地點:福建省連江縣潘渡鄉貴安村青甲池3、建設單位:連江海峽溫泉度假有限公司4、設計單位:福建省建筑輕紡設計院(住宅樓區)、福建博宇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別墅區)5、施工單位:福建六建集團有限公司6、工程規模:本工程建筑面積為78317(其中地上:63000,地下:15317),包括大山坡別墅C1#C6#樓與住宅樓1#、2#、3#、5#、6#、7#、8#、9#、10#、11#、12#、13#、15#、16#、17#樓及地下室工程。其別墅區建筑規模如下: 序號幢號建筑面積(m2)地下層數地上層數建筑總高度(m)1C1#656.062218.12C2#641.3、712218.13C3#641.712218.14C4#641.712218.15C5#641.712218.16C6#896.892218.175住宅樓區建筑規模如下: 序號幢號地下層數地上層數(F)室外整平標高(m)建筑高度(m)1商業樓1119.404.4525#樓1819.5030.0236#樓119.85411#樓1919.1033.02512#樓119.10613#樓119.65715#樓119.8581#樓1618.9524.02 92#樓118.95 103#樓119.45 117#樓120.25 1216#樓119.85 1317#樓119.85 148#樓無20.25 154、9#樓無621.2024.02 1610#樓無21.207、結構質式:別墅區建筑結構形式主體為框架結構,住宅樓區建筑結構形式主體為框剪結構由于工程施工的需要,該工地安裝15臺SCD200/200J型施工升降機(住宅樓區)。為了確保模板支撐施工的空間足夠,升降機邊緣距離建筑物外表面邊緣應保持一定距離。同時為了保證升降機卸料通道能正常卸料,決定在建筑物邊緣與升降機架設邊緣之間的間隙處搭設卸料平臺以滿足升降機卸料的需要。該卸料平臺采用鋼管腳手架搭設,搭設高度33m。故本工程按采用落地式雙排鋼管架計算。二、編制說明:貴安海峽文化村(住宅樓區)施工升降機卸料平臺施工方案,依據施工圖紙、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5、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和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9-2001)、建筑結構靜力手冊、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及參考建筑施工腳手架實用手冊、施工電梯、井字架卸料平臺及防護門搭設圖冊(SGTC閩-01-2003)而編制。施工電梯卸料平臺采用雙排鋼管腳手架,立桿橫距0.9m,吊籃兩側立桿間距為1.5m,中間為0.8m,總架高約33米,2層一卸載。三、技術要求1、卸料平臺基礎地面承載力應達到60KN/m2,并在其上澆注200mm厚的C15混凝土墊層。地面承載力達不到60KN/m2時,必須進行夯實,且將混凝土墊層提高到C20,并在其中配筋,當平臺架安裝在混凝土樓面時,應6、對樓面進行強度驗算,強度不夠時應對樓面進行加固處理。2、施工電梯,雙外吊籃式井字架卸料平臺架體高度超過40m時,架體應搭設卸載拉桿,間距不得大于9m,卸荷撐桿通過與建筑物的預埋插管相連接,預埋插管埋深不得小于250mm。3、卸料平臺對應的每層樓面處必須設置連墻件,連墻件預埋插管埋深不得小于250mm。4、卸料平臺卸料層應滿鋪木腳手板,腳手板應與架體綁扎牢固,且靠近施工電梯側應高于靠近建筑物側20-30mm。5、卸料平臺在吊籃兩側及正面外側中間兩立桿之間應按標準設置扶手、中欄桿及擋腳板。6、除滿足以上要求外,卸料平臺架還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四、搭設材料要求1、卸料平臺架、連墻桿、卸荷拉7、桿及預埋插管均應采用483.5mm的鋼管,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定的3號普通鋼管,其質量應符合國家標準,碳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2、卸料平臺架應采用可鍛鑄鐵制作的扣件,其材質應符合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 15831)的規定。3、卸料平臺架木腳手板應符合JGJ130-2011中的材質要求。五、施工要求1、搭設要求(1)相鄰立桿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其在高度方向上錯開的距離不得小于500mm,當平臺架搭至連墻件的構造點時,應及時作連墻拉結。除立桿外,其余桿件應采用整根鋼管搭設,嚴8、禁對接使用。(2)縱向水平桿應設置在立桿內側,橫向水平桿內端頭距離墻面為50mm。(3)縱向掃地桿應固定在距底座上方200mm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應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4)連墻件應設置于平臺架沿建筑物側立桿豎直距離主節點不大于200mm處。連墻桿應水平設置,或稍向下斜,要求傾斜角度不得大于10。(5)卸荷撐桿應與平臺架外側立桿連接。卸荷撐桿下端應與預埋桿連接牢固。卸荷撐桿與立桿連接處應靠近主節點,平臺架卸荷層應加設水平斜桿,形成幾何不變體系。(6)之字型橫向斜撐的旋轉扣件距離主節點不大于100mm。(7)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相符。螺栓擰緊扭力矩不應小于45N.m,且不應大于69、0。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邊緣的長度為100mm。(8)擋腳板應鋪設在立柱內。(9)卸料平臺欄桿兩側應用安全密目網進行防護。2、拆除要求(1)拆除作業必須近先搭后拆原則由上而下逐層拆除,嚴禁上下同時作業。(2)連墻桿及卸荷拉桿必須隨架體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桿或卸荷拉桿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架體。(3)當拆除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桿高度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拆除連墻件。(4)拆除時,各構配件應通過人工傳遞或設備運輸至地面,嚴禁將構配件拋至地面。六、施工程序1、施工前的準備(1)卸料平臺搭設及拆除前應編制施工方案,并對搭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2)應對鋼管、扣件、腳手板等進行檢查驗收,10、嚴禁使用不合格產品。2、地基與基礎(1)按施工方案做好卸料平臺架基礎混凝土墊層,并做好排水措施,防止積水。(2)按照卸料平臺架設計的立桿縱向距、橫向距進行放線、定位。(3)放置墊板(施工電梯,雙外吊籃式井字架每塊規格為4.1m0.2m0.05m)(4)將底座準確地安放在定位線上。3、卸料平臺架的搭設(1)架體搭設順序如下:立桿縱向掃地桿橫向掃地桿第一步縱向水平桿第一步橫向水平桿第二步縱向水平桿第二步橫向水平桿連墻件第三步縱向水平桿依以上順序直至搭設至施工需要高度。扶手、中欄桿及八字撐應隨架體的升高同步搭設。需要設置卸荷拉桿的架體應同步搭設卸荷拉桿。(2)腳手板的鋪設在卸料平臺架第每層沿縱向鋪設11、腳手板,用鍍鋅鋼絲將腳手板與平臺架體綁扎牢固。(3)檔腳板及防護網的鋪設在平臺架卸料層兩側面及防護門間的空檔處設置擋腳板和防護網并與平臺架體綁扎牢固。(4)防護門的安裝將防護門安裝在靠近施工電梯或井字架側的立柱上。4、卸料平臺架的拆除(1)拆除平臺架應全面檢查架體的扣件連接、連墻件、卸荷拉桿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并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2)消除架體上的雜物及地面的障礙物。(3)按拆除方案拆除平臺架,在拆除作業中應嚴格遵循拆除要求中的規定。七、防護門的使用施工電梯:當吊籃到達卸料層時,司機應要求搭乘人員或親自打開防護門,進行卸料工作。卸料完成后,司機應要求搭乘人員或親自關閉防護門,扣好防護12、門銷,方可啟動施工電梯。八、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為了積極應對項目部在施工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對突發安全事故搶險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企業內部的安全穩定,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項目部實際,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先、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特制定本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以下簡稱預案)1、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指揮機構的組成、職責和分工。1.1、 指揮機構的組成: 項目部成立以項目部經理負總責13、任,各專業施工班組、施工組、安全具體抓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具體由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安全組,施工組、治保組、財務等部門領導組成,下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具體負責日常工作的各項事務。1.2、職責與分工:為了明確任務,統一指揮、明確分工、各負其責,現將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具體職責分工如下:總 指 揮:孫其茂 副總指揮:石鼎航 成員:鄭云、王森輝、沈廷立、高光明、林晨、王麗珍;1.2.1、指揮領導小組職責(1)負責項目部本預案的制定、修訂;(2)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并組織實施和演練;(3)檢查督促做好項目部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4)14、當發生施工生產突發事故時,負責發布和解除救援命令、信號,并組織指揮救援隊伍應急救援行動;(5)負責向上級有關主管部門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6)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1.2.2、指揮領導小組成員職責分工:(1)總指揮:組織指揮項目部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2)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項目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3)安全組: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4)施工組:負責事故處置時生產系統開、停調度工作,必要時,代表指揮部對外發布有關信息。(5)治保組:負責事故現場滅火、警戒、治安保衛、人員疏散和道路管制,搶救受傷、中15、毒人員的生活必須品供應,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6)項目部財務:負責生產青年突發事故搶險過程中的資金保證和到位工作。1.2.3、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的組建和職責分工 要保證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得到切實有效地運作和實施,除了建立健全指揮領導機構以外,還必須組建各類職責明確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專業隊伍。項目部各職能部門和全體職工都負有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和義務。項目部各職能部門和全體職工都負有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和義務,各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則是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擔負項目部各類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重任。其組建及任務分工如下:(1)通信聯絡隊:16、由項目部工會、安全組、施工組組成。工會1人,安全組1人,施工組1人,共3人。負責人:孫其茂 成員:石鼎航、王森輝、高光明職 責:擔負各隊之間的聯絡和對外聯系通信任務。(2)治安、消防隊:由項目部保衛負責組成,共3人。負責人:鄭云 成員:沈廷立、林晨、王麗珍 職責:擔負現場治安、滅火指揮、設立警戒,指導行人疏散任務。(3)搶險搶修隊:由機械設備(租賃站)組成,共3人。負責人:孫其茂 職責:擔負搶險搶修指導、協助工作。(4)物資供應隊:由財務、治安組組成。財務1人,治安組1人,共2人。負責人:蘇美蟬 職責:擔負傷員生活必須品和搶救物資的供應及救援資金到位。(5)運輸隊:由項目部車隊組成負責人:蘇美17、蟬 職責:擔負派車、人員輸送任務。2、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步驟和措施2.1接報事故后15分鐘內必須完成以下工作:(1)立即啟動本預案;(2)預案總指揮迅速發布應急救援命令和信號,并迅速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同時立即親臨事故現場;(3)接總指揮命令、信號后,指揮部通信聯絡隊立即通知有關部門負責人或預案專業隊負責人,并告之大致事故或險情情況和具體發生事故的地點;(4)各專業隊伍負責人根據事故或險情情況,迅速調集專業應急救援人員、車輛、機械設備趕赴事故現場開展應急救援工作;(5)必要時,及時地向市110、120、119等急救中心發出應急救援信號。2.2應急處理措施(1)搶救方案應根據事故現場發生18、的實際情況,由機械設備部門指揮,最大可能迅速調集汽車吊、挖掘機、推土機等機械設備及人員、車輛迅速投入開展應急搶救或突擊搶險行動。(2)指揮部人員要密切關注和偵察事故現場情況,如由人員失蹤,立即判別方位,緊急安排技術專家根據工程特點、事故類別,及時制定搶救方案。(3)治安、消防隊要時刻關注事故現場的火災險情,并做好人員秩序穩定工作,必要時請求市武警、消防部門協助搶險撲救,請市公安部門配合,疏散人群,維護現場秩序。(4)物資供應隊伍應及時提供必要的搶救物資,準備必須的生活用品,安排好事故受災群眾的生活問題,及時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5)醫療救護隊伍則應全力以赴開展事故現場傷員搶救工作,必19、要時立即與市急救中心和寧德市有關醫院聯系,請求出動急救車輛并做好急救準備,確保傷員得到及時救治。(6)在事故現場取證救助行動中,指揮部領導小組應及時安排人員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工作,以利于事故處理,防止證據遺失。(7)實行自我保護,在應急搶險救助行動中,搶救機械設備和救助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配備安全設施和防護工具,加強自我保護,以確保搶救行動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8)當事故得到控制后,預案指揮部應立即成立兩個專門小組: a、在項目經理指揮下,成立由安全、保衛、生產、技術、設備和發生事故的單位組成的事故調查小組,配合上級部門按“四不放過的原則”調查事故發生原因和研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20、同時做好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 b、組成事故搶修小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和措施,并立即組織搶修,以盡早恢復施工生產。2.3項目部應急救援預案信號規定預案指揮領導小組成員電話:13799386665其他指揮負責人電話:13075821847、13774567468、15005971064其他有關部門電話: 市急救中心電話:120 市110指揮中心電話:110市消防支隊電話:1192.4其他有關事項和要求(1)為了能在生產安全突發事故發生后,迅速、準確、有條不紊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盡可能減小事故造成的損失,公司各部門、項經部平時都必須做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同時落實好各崗位責任制,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21、(如值班制度、檢查制度、教育制度、例會制度等)。(2)根據上級有關規定和要求,要定期組織開展應急救援演練和學習活動,各指揮專業隊應按專業分工,每年至少訓練2次,以提高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的應急指揮水平和救援能力。(3)開展對項目部職工經常性的應急救援知識、常識教育、提高職工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救能力。(4)各專業班組根據各工程性質和特點,學習相關知識,針對性定時定期演練。(5)當發生生產突發事故時,項經部,班組預案之間必須相互協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對生產突發事故應急救援的組織、指揮和處置工作。(6)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實施。九、施工電梯卸料平臺架計算書主體結構9層(標高33.02m)以下采用落地雙排22、鋼管腳手架,立桿橫距為0.9m,吊籃兩側立桿間距為1.5m,中間為0.8m,每2層結構層設一卸載拉桿。根據規范要求,當采用鋼管腳手架時,腳手板應鋪設在橫向水平桿的上方,而橫向水平桿應設置在縱向水平桿的上方,施工荷載由縱向水平桿通過扣件轉給立桿。這樣,橫向水平桿按受均布荷載的簡支梁計算,驗算彎曲正應力和撓度;縱向水平桿按受集中荷載作用連續梁計算,應驗算彎曲正應力,撓度和扣件抗滑承載力;卸料平臺架的整體穩定計算可以簡化為立桿單桿穩定性計算,立桿步距、橫距和連墻點的豎向距離對承載力影響較大;為進一步簡化計算,忽略扣件偏心傳力、施工荷載偏心作用對立桿產生的彎距。采用落地式雙排鋼管架計算1、材料數量1.23、1材料數量(搭設高度按33m計算)立桿:總共(3368)根=44根,共446m/根=264m縱向水平桿(每層):4.1m4根=16.4m橫向水平桿(每層):1.2m12根=14.4m卸荷拉桿(每9m):3m2根=6m扶手(每層):1.2m4根+1m2根=6.8m(除第一層外)連墻桿(每層):1m4根=4m(除第一層外)側向斜撐(每層):2.1m2根+1.5 m2根=7.2m水平斜桿(每9m):1.85m2根=3.7m掃地桿:4.1m2根+1.2m4根=13.0m竹榀(擋腳板)(每層):3片 (除第一層外)直角扣件(每層):(182+16)=52個 (每9m):直角扣件另加4個旋轉扣件(每9m)24、:2個 (每層):4個對接扣件:共3368個=44個2、荷載2.1自第二層起每層荷載 腳手板的重量(Gk)=0.35KNm2 施工荷載(Qk):Qk =3KNm2安全門重量:Q門=300N副 鋼管(含縱、橫向水平桿、扶手,側向斜撐)重量(G鋼): G鋼=鋼管總長Gg =(16.4+14.4+6.8+7.2)38.4=1720.32N 式中:Gg=38.4Nm(鋼管每米自重) 竹芭及安全網重量(G竹)=345N=135N扣件重量直角扣件 G直1=5213.2=686.4NG直2=413.2=52.8N旋轉扣件(每9M) G旋2 =214.6N=29.2N (每層) G旋1=414.6N=58.425、N對接扣件 (總重) G接=336818.4N=809.4N2.2第一層荷載 鋼管(含縱、橫向水平桿、斜撐、掃地桿)重量 G鋼1=(4.14十1.28十2.12+1.52)38.4=1274.88N3、計算3.1橫向水平桿計算3.1橫向水平桿算按受均布荷載的簡支梁計算,其受力簡圖如下圖所示:3.1.1橫向水平桿上所受線荷載 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Qk=3.0KN/m2,每層限載10KN,Gk=0.35 KN/m2 每層所受荷載標準值Pk=3.01.23.8=13.68KN10KN所以計算時應用Qk=10(1.23.8)=2.193KNm2 Mmax=q12/8(1-4a2/12) q=1.2q恒 26、+1.4q活=1.2(GkC+qk)+1.4KqQkC式中:Gk腳手板重量Gk=0.35KNm2 C小橫桿間距距C=0.468m qk鋼管單位長度重量qk=38.4Nm Kq荷載系數Kq=1.2 Qk施工荷載載Qk=2.193KNm2所以 q=1.2(3500.468+38.4)+1.41.221930.468 =242.64+1724.22=1966.86N/m所以Mmax=ql2/8(1-4a2/12)=1966.860.92(1-40.152/0.92)/8 =177.017Nm3.1.2橫向水平桿抗彎強度驗算 =Mmax/Wn=177.0171000/5080=34.846Nmm22027、5N/mm2式中Wn為鋼管截面模量:Wn=5080mm3所以強度滿足要求。3.1.3橫向水平剛度驗算fMaX=q14(5-24a2/12)/384EI=1.966869004(5-241502/9002)/3841308002.06105=0.54 mmL/150=900/150=6mm 所以剛度滿足要求3.2縱向水平桿驗算3.2.1計算簡圖縱向水平桿按三跨連續梁計算,其受力簡圖如下圖所示:3.2.2縱向水平桿強度驗算F=0.5qL(1+a/L)2=0.51966.860.9(1+0.15/0.9)2=1204.702NM=0.175FL=0.1751204.7021.5=316.234N/m28、m2式中:L柱距=M/W=316.2341000/5078=62.275N/mm2205 N/mm2所以縱向水平桿強度滿足要求3.2.3縱向水平桿剛度驗算fMaX=1.146FL3/100EI=1.1461204.70215003/1002.06105130800=1.729mm=1500/150=10mm 所以縱向水平桿剛度滿足要求3.3架體整體穩定性計算由于本卸料平臺架最大步距為2m,且所有立桿的步距和連墻件距相同。架穩定性根據桿件受力傳遞方向可以轉化為立桿強度計算,主要計算部位為腳手架的首步架,且按軸心受壓計算立桿的穩定性。3.3.1受力分析圖中:N卸:卸荷拉桿的拉力N支:立桿所受支承反29、力N連1:連墻件所受架體法向的水平支承反力NCW1:風載產生的壓力G總:平臺架總重G總=G柱+G鋼1+ (G鋼+G竹+G直1+G旋1+GkM)(H/3)+G+G接+G旋2+G直2+G水平斜桿式中:H為搭設高度(28m),M為平臺面積(1.24.1),G作業層施工荷載G=10000NG柱立桿自重38.48H=(307.2H)NG總= 307.2 H +(1720.32+135+809.4+58.4+3501.24.1) (H/3)+10000+818.4H/6+( H/9)(29.2+52.8+142.08)=307.2H+1481.53H+10000+24.53H+24.9H=1838.16H30、+10000=70659.28N3.3.2計算各支承反力(N支、N連)單根卸荷拉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P卸。由于卸荷拉桿兩端均采用旋轉扣件分別與立桿和預管連接,故P卸RC=8.0KN。(RC為扣件抗滑力)N卸=P卸(H/9)2=1777.8H=58667N可知:N卸COS+N支=N卸(2.5/2.7)+ N支=G總=70659.28NN支=70659.28-58667(2.5/2.7)=16337.98N單根立桿支承反力P支P支=N支/8=16337.98/8=2042.25N故卸料平臺架設構配件自重對外立桿產生的軸向力NGK1+NGK2=792.99+0.251504(H/3)=2442.9931、N式中:1504(H/3)N為所有防護門的重最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QK=1250N3.3.3計算立桿穩定性3.3.3.1采用卸荷拉桿時的穩定性計算A、不組合風載時立桿穩定性計算L0=Kh=1.01.502=3.0m式中L0:立桿的計算長度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1:計算長度系數,取值1.50h: 立桿步距取2.0m長細比:=L0/I=3.0100/1.578=190=210查表得:折減系數0.199N=1.2(NGK1+NGK2)+1.4NQK=1.22442.99+1.41250=4681.59N=N/A=4681.59/0.199489=48.11 N/mm2205N/mm2式32、中:N計算立桿所受軸向力的設計值NGK1腳手架結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K2構配件自重標準產生的軸向力A立桿的截面積A=489mm2 故滿足要求。B、 組合風載荷時的立桿穩定性計算N=1.2(NGK1+NGK2)+0.851.4QK=1.22442.99+0.851.41250=4410.09NMW=(0.851.4kLaH2)/10=(0.851.49711.522) /10=693.29Nm式中:MW風荷載標準值產生的彎矩La風荷載標準值k風荷載標準值k=0.7zs0 =0.71.391.330.75=0.971 kN/m2查建筑施工腳手架實用手冊得:z -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33、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 uz=1.39 s - 風荷載體型系數:取值為1.33; 0=0.75KN/m2所以=N/A+Mw/W=4410.09/(0.199489)+ 693.29103/5080 =181.79N/mm2=205N/mm2 故滿足要求綜上所述,本卸料平臺自第3層起,全高度每隔9m在架體兩側按圖搭設卸荷拉桿,本卸料平臺架的立桿穩定性能滿足要求。3.3.3.2 對接墻件的抗滑力驗算由于對接扣件僅用于立桿,其僅沿軸向承受擠壓力,因此不會滑脫,故不必驗算抗滑力。3.4連墻件驗算由于連墻件節點長度應滿足500mm,選取長度500mm,L/D=500/4834、=10.415。故可不驗算其穩定性。3.4.1連墻件的強度驗算N1=New2sin45+(N1w+N0+0.5N卸COS)COS45式中:New2側向風荷載在單根連墻桿上產生的壓力 =0.51.49711.23=2446.92NN1w正面風荷載在單根連墻桿上產生的壓力 =0.251.49711.850.64=1508.93NN0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外平面變形產生的軸向力=5000NN卸 cos卸載拉桿在水平方向上對連墻桿產生的軸向壓力=80001/2.88=2777.8N故N1=2446.92 sin45+(1508.93+5000+0.52777.8) cos45=7314.84N=lh/i=535、00/15.8=32 查表得=0.912=N1/A=7314.84/0.9124.89102=16.40N/mm2=205N/mm2故邊墻件的強度滿足要求3.4.2連墻扣件的抗滑力驗算N1=7314.84Rc=8000N式中:Rc為抗滑扣件承載力設計值RC=8000N故連墻件滿足設計要求3.4.3連墻件預埋插管的抗剪力驗算=N1/A=7314.84/489=14.96N/mm2110N/mm2式中N1為連墻件軸向力故連墻件預埋插管抗剪力符合要求3.5卸荷拉桿預埋件插管的抗剪力驗算T=N/A式中:N卸荷拉桿豎直方向分力N=N卸sin=80002.5/2.7=7407.41NT=7407.41/436、89=15.5N/mm2=110N/mm2故卸荷拉桿預埋插管抗剪強度滿足要求3.6地基承載力計算腳手架拉桿基礎為不小于C15的砼基礎,在支座下設厚度不小于50mm木墊板。要求 P =N/Af式中:A基礎底面面積1.24.1=4.92m2 N腳手架立桿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心力采用卸荷拉桿時N=(4681.59+1750)8=51452.72NF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Kfk,砼基礎K=1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k=60KN/mm2P1=51.452/6.56=7.843KN/mm2f=60 KN/mm2故基礎強度滿足設計要求綜上所述,當在架體總高度上,在架體兩側每隔9m搭設一對卸荷拉桿。架體各項性能及使用功能滿足設計要求,又由于驗算立桿穩定性時未計算連墻件向上的拉力,可將其看作安全系數的組成部分,實踐證明連墻件的上拉力(即約束架體平面變形的力)較大,故本卸料平臺架體的整體安全系數較高。在卸料平臺搭設過程中,將嚴格按照SGTC-01-2003圖集執行。十、附圖: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