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科技園創新中心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8180
2024-09-21
12頁
148.50KB
1、施工方案調整變更索引表2一、基坑降水方案的設計錯誤!未定義書簽。二、抽水方案設計6三、地面排水系統設計6四、降水施工安排71降水施工主要機械設備72.降水施工的質量、安全要求83降水井施工工藝流程84降水觀測85.降水施工進度計劃9施工方案調整變更索引表序 號頁 碼章節號史改內容更改人日 期史改單號備注一、基坑降水方案的設計根據對清華科技園創新中心工程最新地質報告中土質、土層及水位 的綜合分析,進行降水設計。根據對周圍場地水文地質情況的了解,場區地下水將彩響基坑開挖和基坑支護,并影響基礎施工,該部分水應予以排除。綜合考慮水文地 質條件、基坑大小,基坑降水的排水量可估算如下:(2H-S)SQ=l2、.366k Lg(l+R/rO)式中Q基坑涌水量k滲透系數H含水層厚度S基坑水位降深R降水影響半徑r0基坑等效半徑由于下部為砂卵層,滲透系數大。按上述方法估算,基槽總涌水量 約為 1170m3/do本地區地下上層滯水水位較高,且含水層滲透性較差,地下水位降 低比較困難,根據本工程基礎深度、水文地質情況、日降排水量和我們 在北京地區各類地層中的降水經驗,本工程擬采用人口井方法進行基坑 降水,降水要兼顧護坡施工、基坑開挖。大口井主要設在基坑坑外1.525 米處,而基坑南邊的降水井井位位于南側待拆遷的二層房屋下,因房屋 暫時無法拆遷,且立于5月9EI開挖土方的施工工期又不能拖后,要保 證開挖,降水井3、必須聯動抽水,所以該處5 口降水井只能先進基坑68 米成井,待房屋拆除后,再按原設計移于基坑外施工降水井。降水井 d=600mm無砂濾管d=300 mm濾料直徑3-7 mm碎石井深25m(凈深不能小于22m)井距8m(可根據實際情況移位,控制在6-10m左右)井中心距槽邊1.52.5m井數44口根據勘查報告,現場有三層地下水,管井抽排的地下水以潛水為主, 滯水主要在粉砂層含存,該層滲透系數相對較大,通過管井下滲或土層 “天窗”越流至以下土層,不需要在管井中間做砂井。滯水的季節性變 化對建筑物的影響可不考慮。潛水的含水層以粘質粉土和粉質粘土為 主,考慮其次生固結量,理論計算坡頂沉降量在20mm左4、右,因此可不 考慮降水對周圍建筑物的影響。但由于計算參數的可信度低,所以應對 周邊建筑物進行沉降觀測,如果沉降超過20mm,則采取坡外回灌措施, 控制沉降繼續發展。如果降水后水位仍高于基底,則采取坑內降水,在坑內做集水井集 中抽排。本降水體系,除上層滯水不能徹底抽排外,將水位降至基底以 下50cm以保證干底作業是有把握的,因此,上述措施僅作為預案。不能徹底排除的上層滯水,采取明排措施,用排水管導流至軟管, 由軟管引流至基底排水溝,再進入集水井抽派。排水溝沿坑底四周設置, 底寬300mm,溝底低于坑底300mm,坡度為1%。集水井沿坑底邊角 設置,間距25米,直徑0.6米,井底低于坑底12米,下5、無砂井管和 濾料,采用碎石壓底進行強排。對于地表水,采取“堵”和“疏”結合的辦法:沿基坑護坡壓頂砌筑240mm高擋水墻,以防地表水進入基坑;在施工硬化地面前,沿基 坑四周距坑邊15米埋設直徑300mm的排水管,埋深800mm;沿排水 管每隔16米設一雨水井,井口加設鐵篦子;在施工硬化地面時,向雨 水口方向作成流水坡,坡度為1%,將地表水引流至雨水井內。對于由于降水時間短、土方開挖速度較快而出現的上層滯水滯留現 象,采取就地挖設土層集水坑導流措施,以減小降水速度對土方開挖速 度的影響。二、抽水方案設計降水井成井后進行洗井工作,用泥漿泵反復抽排降水井中的泥漿 水,直到流出清水為止,再采用潛水泵抽水6、,抽出的水排入集水管,經 沉淀池沉淀后進入現場臨時排水管系統,排入指定的市政管線。三、地面排水系統設計根據現場污水管線現狀,可排水處有3個位逍,其中兩處分別是場 地西北角及東北角的淸華污水井,進入清華市政管線,第三處是場外南 門雙清路市政管線。經調查,前者止處于堵塞狀態,水流不暢,后者則 距現場太遠,管線線路人人超出原設計距離,工程量人。為保障現場降 水的順利進行,考慮上述三處排污口同吋使用。由于現場狹窄,排水管線設置考慮如下。排水總管先沿施工現場圍 墻明設,鋪設150排水管,水力坡度3%。降水井井口與地而齊平,井 口下300mm砌筑240mm厚磚加|古|。從井口暗埋塑料管至排水總管,暗 埋塑7、料管與潛水泵塑料管采用二次軟連接,以方便潛水泵的下放及維 修。在基坑東南角、東北角和西北角26米外各設一沉淀池,沉淀池用鋼筋焊成的柵欄蓋住,沉淀池尺寸深15米、長3米、寬2米。從沉 淀池作磚砌排水暗溝直通雙清路市政管線,做暗管直通清華市政管線。 為防止物體墜入降水井內,降水井用木質井蓋封口。現場道路硬化后,將沿圍墻鋪設的排水管改移至基坑安全護欄內側 明設固定,排水管與沉淀池之間用暗管連接。以上措施詳見附圖1(降水井平面布置圖)和附圖2(降水井構造 圖)。首先開始降水井施工,一邊成井,一邊洗井,并同時開始下泵臨時 抽水,當排水管線安裝完畢后,由排水管線向外排出;降水施工完畢聯 動抽水7天后,可進8、行以下土方開挖。1、降水施工主要機械設備:正反循環鉆機4臺9米3壓風機1臺潛水泵組50臺套電箱7只電纜若干2、降水井施工的質量、安全要求:降水井井身直徑須達到或大于設計直徑;井的深度應達到或不超過設計井深的2%; 井的頂角偏斜不得超過1度;成井后必須進行一定長吋間的井壁清洗工作;井管必須直立,上端保持水平,井管偏斜度不得超過1度;井管安裝完畢后,立即填濾料,濾料規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井管的選擇及包裹必須與地層情況相符,并連接牢固穩妥;地面排水管線必須符合設計排水量的耍求,其鋪設不得影響其它工 作的進行,并不得發生滲漏現象;抽排水使用深井泵,必須試運轉后方可下入井內;電器線路安裝前必須對所使用的9、電箱電線進行絕緣測試,電箱電線 的負荷必須和泵匹配。電器管線必須套管埋入地表而下300mm或沿圍墻架設,不得隨地 拉線。3、降水井施工工藝流程:降水井位測量及布設n鉆井n換漿n下放濾水管n填下礫料n洗 井n下放潛水泵= 設置排水管線= 聯動抽水。4、降水觀測:從開始降水起,每天由專人觀測降水井內水位,并作好記錄。對于 水位變化異常的情況,應及時研究,采取措施處理。隨土方開挖、噴錨 護坡的進行,觀察基坑邊坡。如坑壁有水滲出,應判斷水源性質。對上 層滯水,可采用插排水管的方法處理,詳見附圖1。如水量持續較大, 可能為周圍市政管道的泄漏,必須查清水源,予以根治。5、降水施工進度計劃:5月1日開始施工,7天完成成井工作。進度安排見下表。5月1號5月2號5月3號5月4號5月5號5月6號5月7號5月1號4 口5月2號6 口5月3號6 口5月4號6 口5月5號8 口5月6號8 口5月7號6 1 1累計4 口10 口16 口22 口30 口38 口44 口管線鋪設5月9日完成,開始聯動抽水。井口處理及輔助工作可在聯動抽水期間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