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適用房工程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及及環境保護揚塵清掃控制方案2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8561
2024-09-21
28頁
859KB
1、經濟適用房工程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及及環境保護揚塵清掃控制方案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一、工程概況3二、安全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31、安全文明施工31.1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的整體目標32.2安全生產組織管理措施42.3 安全生產工作制度62.4 安全生產基本措施62.5 安全生產具體措施72.6 文明施工具體措施10三、環境管理123.1工作目標123.2組織管理123.3工作制度123.4 管理制度133.4.1防止大氣污染133.4.2防止對水污染143.4.3防止施工噪音污染143.4.4廢2、棄物管理153.4.5其他管理15四、揚塵控制164.1組織機構的建立164.2機構職能164.3管理機構圖164.4建筑粉塵的產生源頭174.5主要技術措施174.5.1土石方平基及基礎階段184.5.2地面揚塵184.5.3材料進場184.5.4場區內裸露土表及已有泥漿184.5.5粉質材料的施工過程污染194.5.6樓層清掃194.5.7其它194.6施工場區布置204.7管理制度204.7.1全員入場教育204.7.2獎罰制度20 一、工程概況XX二路101-119號經濟適用房工程位于XX區XX二路101-119號,建筑占地面積1347m2,三面緊鄰公路,一面緊鄰居民住宅區,其中西面距3、XX主干道路18.50m,該處有公交車站,北面至東北面為通往XX的公路,西南面公路通往中學,東南面為居民住宅區,周邊車流、人流量大。施工場地周邊區域對環境、粉塵、燥音控制等的要求較高,根據重慶市政府第164號令、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標準及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要求,為確保市政府的藍天凈空目標,我司針對施工現場的特點,編制本方案。二、安全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1、安全文明施工為保證本工程的順利施工及樹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制定如下的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目標和保證措施:1.1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的整體目標1.2提高全員安全和自保群防能力,輕傷事故頻率控制在3以下,杜絕因工傷亡和重傷事故。1.3加強機械設備管理,杜絕4、重大機械設備事故。1.4消除火災隱患,杜絕火災事故。1.5作好全體人員入場前和上崗前的培訓教育,提高遵意守法的意識,不發生違法犯罪案件。1.6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不產生嚴重環境污染。1.7關心職工生活,加強衛生管理,不發生食物中毒和傳染疾病。1.8通過上述目標的管理,使這個工程施工文明、安全、有效地保證工程順利進行,同時也體現了業主的社會形象。2.2安全生產組織管理措施2.2.1成立由項目經理為首的、項目責任工程師和專職安全員組成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組織領導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2.2.2根據作業人員情況成立由專職安全員并領的“安全糾察隊”每人佩戴項目經理部統一印制的“安全糾察”臂章,開始5、日常安全生產檢查工作。2.2.3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總部對項目,項目對作業單位,層層簽訂安全生產文明施工責任狀,使安全生產責任層層落實到人。施工現場安全保證體系圖詳下圖。注:實線表示工作關系,虛線表示信息反饋2.3 安全生產工作制度2.3.1建立生產例會制度。每半月召開一次安全生產工作例會,總結前一階段的安全生產情況,布置下一階段的安全生產工作。2.3.2建立安全值班制度。項目經理部及勞工隊伍必須安排負責人員在現場值班,不得空崗、失控。2.3.3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技術交底制度。各施工項目必須有針對性的書面安全技術交底,關有交底人與被交底人的簽字。2.3.4建立安全生產班前講話制度。安全員根據具體6、施工進度情況及各階段施工特點,在施工之前及時對班組作業人員運行時安全講話。2.3.5執行日檢查旬評估制度,保證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穩步提高,按時實現各項目管理目標。2.3.5.1日檢查:由現場經理和安全員負責,按照建筑施工現場安全日檢表的內容,在每天下午下班前進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立即定人員定時間進行修改,為夜班或第二天施工創造條件。2.3.5.2旬檢查:由經理部召集現場經理、責任工程師、安全員、保衛、消防、機務、料具、行政、衛生等有關人員共同進行聯合檢查,按照有關施工現場管理規定的內容檢查評分,評估工地的管理水平。2.3.6建立機械設備、臨電設施和腳手架的驗收制度。各種機械設備臨電設施和腳手架7、在安裝后必須進行專項驗收,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嚴禁使用。2.4 安全生產基本措施2.4.1落實工人進場的三級教育,特殊工種要持證上崗。生產管理人員憑安全資格證工作。2.4.2施工現場必須首先做到“九有”。即有:圍墻、場門、場牌、一圖八板、安全標志、消防設施、消防通道、廁所和垃圾站。均按標準設置和管理。2.4.3實行“三統一”、“五同時”的管理,即管理生產的人員必須統一管理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在策劃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技術交底檢查生產、總結評比、獎勵先進的同時,都必須有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內容,而且都具有否決權。2.4.4強制使用“三寶”,采購時要有廠家合格證和監督部門的生產許可證,使用前要進8、行性能實驗,防止假冒偽劣產品有礙安全生產。2.4.5在基坑四周、臨邊等部位,凡是沒有防護的作業面均須按規定安裝兩道圍欄和擋腳板確保臨邊作業的安全。2.4.6天橋下入口處、通道口都必須有安全防護,并確保所有洞口不墜人、不墜物,安全可靠。2.4.7本工程所使用的機械要派技術熟練的信號工和操作工進行操作,持證上崗,做到定時保養及時維修,按時檢查,確保各種安全保險靈敏有效。2.5 安全生產具體措施2.5.1施工用電管理:2.5.1.1嚴格按照施工現場總體布置圖所設定的機械、照明、施工進度,排列出線大小和位置,照明和單項要配相,宿舍部分使用架空線所有電線不得接觸外架和房屋內鋼管。2.5.1.2電工必須持9、證上崗,配電房必須有24小時值班電工。2.5.1.3所有電路鋪設、操作和維護必須嚴格執行用電規范。2.5.1.4定期和不定期的對電路進行檢查。2.5.1.5所有施工配電板必須裝箱掛鎖,必須一機、一閘、一漏。2.5.1.6實行三相五線,一機一閘制。2.5.1.7電房和其它用電重點部位須有醒目標志。2.5.1.8所有入場的安全教育都必須有用電安全內容。2.5.2 臨時用電安全措施 2.5.2.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線路和設施的安裝和使用,必須符合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93)和建設部頒發的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的要求。用電線路必須按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10、架設,嚴禁任意拉接電線。2.5.2.2現場臨時用電采用TN-S系統。嚴禁保護接零和工作零線混接。保護零線必須作重復接地,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0。2.5.2.3配電系統設一個總配電箱,2個分配電箱,開關箱若干個,實行三級配電,兩級保護,除總配電箱內設漏電保護器外,每個開關箱內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作到一機、一閘、一箱、一漏。總配電箱和開關箱中兩級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和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級分段保護的功能。2.5.2.4施工現場所有用電設備,除作保護接零外,必須在設備負荷線的首端處,設置漏電保護裝置。2.5.2.5施工現場必須設有保證施工安全要求的照明。一般場所選用額定電壓11、為220V的照明器具。室外燈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內燈具不得低于2.4m,燈具離地面高度低于2.4m或使用行燈,電源電壓不得大于36V ;在地下二層和管井內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于24V。2.5.3施工機具的安全措施2.5.2.3.1施工現場所有的電器設備等必須根據功率大小設置漏電保護器,機電設備必須接零接地,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姆。2.5.4.2腳手架必須考慮避雷接地裝置,按建筑物周邊長度30m內不少于一個接地保護裝置,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姆。2.5.4.3作好“四口五臨邊”防護,并派專人管理,經常檢查防護措施的可靠性和完備性。 臨邊均用防護欄桿封閉,防止人員誤入、墜落。2.5.4.5在已澆筑12、的混凝土樓面上堆放重物應限量,施工人員必須隨時檢查,嚴禁超重。2.5.4.6堅持勞動保護用品的必備,正確穿戴,機械操作不準帶帆布手套,值班維護電工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高空作業必須穿軟底鞋,焊接作業焊接人員必須戴防護眼睛等等。2.5.5高處作業安全措施2.5.5.1. 2m以上高處作業必須設置防護設施,并符合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的要求。2.5.5.2施工負責人對本工程的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負責。2.5.5.3各工種進行上下立體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面方向上操作。2.5.5.4腳手架的搭設必須符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規定。并經專業施工員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5.13、5.5移動式梯子、梯腳底應堅實、防滑,不得墊高使用,上端有固定措施,立梯工作角度 以755為宜,踏板上下間距以30cm為宜,不得有缺檔。人字梯兩片間夾角以60為宜,系好拉繩,禁止兩人同在一個梯面上工作。2.5.5.6安裝管道時,必須有已完結構或操作平臺為立足點,嚴禁在安裝中的管子上行走。2.5.6消防措施2.5.6.1在施工過程中施工水源按消防要求設置,并安設高壓水泵,臨時消防水管 。配齊消防帶及水槍,在地面和臨設周轉,必須設置臨時消防栓和配方干粉滅火機,泡沫滅火機。施工現場的項目經理,就是本工程的消防負責人,除組織好義務消防隊同外,對重點防火區,配電房,職工臨時宿舍,必須有專人看守,防火防盜14、。2.5.6.2施工用火、電、氣焊必須執行審批制度,辦理動火手續,開用火證明,并有看火措施,設專人看火員后才準施工。高空明火作業,必須在其下方采取隔離措施,不得使火種從高空散落。2.6 文明施工具體措施2.6.1合理進行現場的平面布置,各種機械、材料按平面圖布置堆放,盡量作到合理調配,隨進場隨使用。非建筑占地進行硬化處理并設置排水溝、集水井,雨、廢水經沉淀后排放。2.6.2根據公司CI企業形象策劃的工作要求,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對現場進行CI設計和規劃,以確保整潔良好的施工環境,既體現承包商的管理水平,也體現業主的管理水平,同時也給過往行人留下良好形象。2.6.3建立有效的排污設施,設臨時廁所和排15、污管道,污水經過生化處理及二級沉淀再排入市政管道,保證現場和周轉環境的整潔文明。2.6.4現場搭設臨時垃圾堆放場及時清理外運,并設立符合要求的廁所,派專人看管打掃。2.6.5土方施工時,指派足夠的人力,進行拍土、氈布覆蓋、清洗車輛、清掃道路,確保車輛不帶泥砂出場。當基坑挖到1.5m以下時,用圍欄和密目安全網進行封閉,確保人機安全。2.6.6搞好同當地交通管理部門的關系,辦理貨車通行證,減少夜間卸料的噪音。2.6.7嚴格遵守現場各項規章制度,強調工人進場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加強全員文明施工意識。2.6.8愛護公物,不準損毀公共設施及花草樹木。2.6.9注意言行舉止,杜絕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不文明現16、象,工人統一著裝,配戴胸卡。2.6.10施工現場實行全封閉管理,門崗24小時值班。施工車輛出入有專人指揮疏導,圍墻以外路面不得有任何臨時設施、障礙物及建筑垃圾,確保行人安全。2.6.11施工期間,在力所能及范圍內積極為業主,配合業主搞好工程之外的維修、搶修及零星用工安排。2.6.12現場施工用水及生產用水必須有組織排放,污水必經沉淀后再入指定的污水管道內,確保現場雨、污水不流至圍墻外道路。2.6.13施工現場四周應搭設人行通道,在人行通道邊搭設水平護欄。2.6.14主體工程需保證垂直防護和所覆蓋的水平防護,下部結構的水平防護,并設置一道水平防護。2.6.15施工現場按施工段、作業點劃區管理,每17、道工序作到“落水清”施工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及時清運,不得在施工中從高處傾倒污水、垃圾。材料和工具及時回收、維修、保養、利用、歸庫,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各工序成品保護好。2.6.16施工現場所有人員應統一著裝并佩戴標明其姓名、職務(工種)的胸卡。有關管理人員和特種操作人員按規定持證上崗,現場管理人員和工人戴分色安全帽。現場質量、安全等檢查人員應戴明顯袖章和標志,遵守管理制度,危險施工區域派人佩章值班。 2.6.17按照建筑施工噪聲管理的有關規定,積極采取措施,控制施工噪聲,施工不干擾正常工作,夜間施工不影響周圍居民的休息。三、環境管理3.1工作目標3.1.1我們將根據GB/T2400119918、6idt ISO4001:1996環境管理標準,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制定環境方針、環境目標和環境指標,配備相應的資源,遵守法規,預防污染,節能減廢,力爭達到施工與環境的和諧,創建環境保護工作先進現場。3.1.2本工程中,我們將重點控制對大氣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廢棄物管理和自然資源的合理使用等。在制定控制措施時,考慮對環境影響的范圍、影響程度、發生頻次、社區關注程度、法規符合性、資源消耗、可節約程度等。3.2組織管理3.2.1在項目經理部建立環境保護體系,明確體系中各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建立并保持一套工作程序,對所有參與體系工作的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3.2.2根據現場情況,項目經理部成立35人的19、場容清潔隊,專一負責清場外周圍20米以內以及場外交通道路向外延伸200米區域內的清潔保潔,并灑水降塵。3.3工作制度3.3.1每半月召開一次“施工現場環境保護”工作例會,總結前一階段的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管理情況,布置下一階段的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管理工作。3.3.2建立并執行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管理檢查制度。每半月組織一次檢查,根據檢查情況按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管理檢查記錄表評比打分,對檢查中所發現的問題應根據具體情況,定時間、定人、定措施予以解決,有關部門應監督落實問題的解決情況。3.4 管理制度3.4.1防止大氣污染3.4.1.1土方施工階段,主要采取灑水降塵措施,現場內存放土方以回填量為限,集中堆放并20、將表面拍實覆蓋。3.4.1.2建筑內的施工垃圾清運,采用搭設封閉式臨時專用垃圾道運輸或采用容器吊運或袋裝,嚴禁隨意凌空拋撒,施工垃圾應及時清運,并適量灑水、減少污染。3.4.1.3水泥和其他易飛揚物、細顆粒散體材料,安排在庫內存放或遮蓋,運輸時要防止遺灑、飛揚、卸運時采取碼放措施,減少污染。3.4.1.4現場內所有交通路面和物料堆放場地全部鋪設碾壓碎石,硬化路面,做到黃土不露天。3.4.1.5對運輸車要加強防止遺撒的管理,要求所有運輸車必須裝設防止遺撒的活動擋板,并必須清理干凈后方可出現場。3.4.1.6確定車輛出場專用大門,其它大門不準車輛出行,在出場大門處設置清洗沖刷臺,車輛經清洗和苫蓋后21、出場,嚴防車輛攜帶泥沙出場造成遺撒。3.4.1.7現場內鍋爐供暖和燒水茶爐采用液化石油氣或天燃氣燃料。3.4.1.8禁止在現場采用熱熔瀝青等施工中對大氣污染的防水材料。3.4.2防止對水污染3.4.2.1確保雨水管網與污水管網分開使用,嚴禁將非雨水類的其它水體排進市政管網。3.4.2.2現場內基礎降水的清潔水,在合理利用后,經導向管排入市政污水管線。3.4.2.3現場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場地統一規劃排水溝,控制污水流向,設置沉淀池,將污水經沉淀后再排入市政管線,嚴防施工污水直接進入市政污水管線或流出施工區域污染環境。3.4.2.4加強對現場存放油品和化學品的管理,對存在油品和化學品的庫房進行防滲22、漏處理,采取有效措施,在儲存和使用中,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體。3.4.3防止施工噪音污染3.4.3.1現場混凝土震搗采用低噪音混凝土震搗棒,振搗混凝土時,不得振鋼筋和鋼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放。3.4.3.2除特殊情況外,在每天晚22時至次日早6時,嚴格控制強噪聲作業,對混凝土輸送泵、電鋸等強噪音設備,采用封閉、遮擋,實現降噪。3.4.3.3模板、腳手鋼管在支設、拆除和搬運時,必須輕拿輕放,上下、左右有人傳遞。3.4.3.4模板、鋼管修理時,禁止使用大錘。3.4.3.5用電鋸切割時,應及時有鋸片上刷油,且鋸片送速不能過快。3.4.3.6使用電錘開洞、鑿眼時,應使用合格的電錘,及時在鉆頭上注油23、或水。3.4.3.7建筑環保意識的宣傳。采用有力措施控制人為的施工噪聲,嚴格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噪音擾民。3.4.4廢棄物管理3.4.4.1施工現場設立專門的廢棄物臨時貯存場地,廢棄物應分類存放,對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廢棄物必須單獨貯存、設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標識。3.4.4.2廢棄物的運輸確保不散撒、不混放,送到政府批準的單位或場所進行處理、消納。3.4.4.3對可回收的廢棄物做到再回收利用。3.4.5其他管理3.4.5.1對易燃、易爆、油品和化學品的采購、運輸、貯存、發放和使用后對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專項措施,并設置專人管理。3.4.5.2對施工機械進行全面的檢查和維修保養,保證設備始終處于24、良好狀態,避免噪音、匯漏和廢油、廢棄物造成的污染,杜絕重大安全隱患的存在。3.4.5.3生活垃圾與施工垃圾分開,并及時組織清運。3.4.5.4施工作業人員不得在施工現場圍墻以外逗留、休息,人員用餐必須在施工現場圍墻以內。3.4.5.5對水資源應合理再利用,如將排水時抽出的水用于沖洗車輛、降塵和沖冼地面。3.4.5.6項目經理部配置粉塵、噪聲等測試器具,對場界噪聲、現場揚塵等進行監測,并委托環保部門定期到包括污水排放在內的各項環保指標進行測試。項目經理部對環保指標超標的項目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四、揚塵控制4.1組織機構的建立本工程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揚塵控制”領導小組,項目技術負責人為25、副組長,組員包括各部施工員,各工種班組長。4.2機構職能制定關于“揚塵控制”的各種施工方法、技術措施等并負責實施與檢查、驗收,并針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污染,提出對應的整改措施,使之得到有效落實。制定相關制度,在制度的約束下,執行強制的獎罰制度。4.3管理機構圖組長:張濤副組長:祝子林組員:張鴻海 方 兵各班組長及施工作業人員4.4建筑粉塵的產生源頭施工現場的大量材料(如水泥、河砂、碎石)均為特細粉質材料,在施工過程中均可能向空中排放形成污染源,加之施工場地不可能全部硬化,裸露的泥土地表在無雨天氣也可能產生粉塵污染,特別是在樓層清掃過程中產生的灰塵,更是最大的污染源。因此,施工現場主要的粉塵源26、頭如下:土石方施工過程中的粉質泥土;施工區域裸露地表的粉質泥土;進出施工現場的車輛帶泥帶塵;傾倒建筑材料時產生的粉塵(磚、石、水泥、及其它粉質狀材料);場地清潔、樓層清掃;切割、拌和、運輸、轉移建筑材料等過程產生的粉塵污染其它污染源。在施工過程中,應針對易產生污染的部位、作業方法等加強管理,切實堵住污染源頭,減少揚塵。4.5主要技術措施4.5.1土石方平基及基礎階段污染源:土石方平基階段的粉塵污染,重點是石方爆破或炮錘鑿打及車輛帶泥揚塵,要堵住污染源頭,杜絕揚塵。應對措施:爆破施工過程中,應對起爆前的炮孔加蓋柔性覆蓋物如棕墊或草墊,防止起爆后的石屑形成塵埃,造成環境污染。車輛帶泥及揚塵的應對措27、施是,對出渣車輛的車行道路進行全部硬化(片石或水泥道路),場區內的施工便道應隨時沖洗,確保施工便道無泥漿并在車輛進出期間保持濕潤,以免過往車輛行駛時揚塵,同時,出渣車輛不超裝、不漏撒、并對出渣車輛加蓋,在施工場區出入口設置車輛沖洗場地,確保車輛不帶泥出施工現場,從而杜絕揚塵。4.5.2地面揚塵污染源:有風或車輛行駛過程,帶泥地面的塵土易揚塵,污染空氣。應對措施:對車行施工道路進行全部硬化(片石路面、混凝土路面等),減少塵土來源,對已硬化的道路進行定時沖洗或灑水濕潤,防止塵土飛揚。4.5.3材料進場污染源:場外車輛的帶進場時的漏、撒污染場區道路,卸料時的野蠻傾倒及揚塵。應對措施:所有進場車輛在施28、工現場大門口必須進行清掃,針對需進場的車輛的車箱外殼、輪胎等進行去渣處理,并對車輛行進路線進行灑水濕潤,然后方可放車輛進場。在材料車卸料前,針對材料的品種及特點,進行必要的處理,如袋裝水泥卸料采用人工下貨,頁巖磚進行灑水潤濕后卸料等,均能一定程度上減少揚塵。4.5.4場區內裸露土表及已有泥漿污染源:裸露地表的泥土及已有泥漿易造成施工現場的重復污染,特別是在有水作業(基礎、砂漿拌和、石材切割等)過程中形成的泥漿,易被帶上已硬化的道路,形成二次污染。應對措施:對施工區域內的泥漿,應及時組織污水泵進行抽排,將泥漿有組織排入場內排水系統,經沉淀后,進入市政排水管網。杜絕場內的泥漿堆積,對現場道路或其它29、工作面造成污染的,應及時進行沖洗,防止交叉污染。場內裸露土表,有必要的要進行隔離或明溝阻斷,防止下雨時,土表泥漿沖進現場施工區域。4.5.5粉質材料的施工過程污染污染源:袋裝水泥(或滑石粉、石灰粉等)及石材切割過程中容易產生的粉塵主要是水泥灰和石屑灰等粉質灰塵。應對措施:對粉質材料的拌和或加工,主要是采用低放及事先濕潤,石村切割應優先采用濕作業法,防止產生粉塵及施工揚塵。4.5.6樓層清掃污染源:樓層樓板面上的水泥灰、建筑垃圾等在清掃過程中均易產生灰塵,對空氣的污染較大,且不易于控制。對應措施:在樓板面清掃前,必須對樓面進行灑水濕潤,水量為能將地面灰塵全部包裹但又不能有明顯水漬為準。清掃前,先30、用竹帚來回輕拖、輕裹,將噴灑的水全部裹進地面灰塵里,若水量不足,可用噴壺進行二次或三次噴灑,直至地面灰塵全部成團,地面不揚塵為止方可進行清掃。4.5.7其它4.5.7.1煙塵控制杜絕在施工現場內使用有明顯煙霧的工具,如不得在施工現場內燃燒垃圾、燒制熱瀝青、明火燃燒廢舊建筑材料等4.5.7.2生產、生活垃圾的處理施工現場內的生產、生活垃圾應進行袋裝外運處理,不得在現場隨意丟棄、堆放,防止重復污染。4.6施工場區布置嚴格執行我市頒布的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標準,在環境保護和防止擾民方面采取如下措施:4.6.1場區排水:場區的生產、生活污水應及時進行排放,杜絕污水橫流,對施工區域內的污水進行有組織排放,從31、而避免二次或重復污染,形成施工揚塵隱患(詳見總平面布置圖)。4.6.2沖洗場設置:在場區主大門處設置車輛沖洗場,對進出現場的所有車輛進行沖洗,并在沖洗場處設置截水橫溝,防止污水進入主干公路(詳見總平面布置圖)。4.7管理制度4.7.1全員入場教育對所有入場施工的人員進行一次全面環保教育,使所有現場施工人員均能從根本上明白如何進行揚塵控制、應當采用什么方法進行揚塵控制以及揚塵控制對環保的重要性。4.7.2獎罰制度制定明確的操作工藝,針對施工現場環境保護、污水排放方法、樓層清掃方法、水泥的使用方法、平基施工方法、車輛裝車、卸貨方法、石材切割方法等的操作工藝,應有對應的專人管理、檢查、執行,對違反規定操作規程的人員必須進行處罰或扣重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