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北京綜合樓項目測量工程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9145
2024-09-21
23頁
929.73KB
1、築龍網第一節測量工程一、測控重點及保證措施11施工周期長,如何保證測控系統的精度依據測繪院的高級基準點,測設I級場區控制網并做強制對中裝置。在I級 場區控制網的基礎上建立II級建筑物控制網,形成完整統一的測控體系。指定專 人監察維護,并定期進行復測與修正,確保工程控制系統的準確性。1. 2各階段或各環節測控系統的同一性各階段的測量控制:如建筑物控制、場區臨建控制、竣工總圖控制等,必須 統一使用I級場區控制網,以保證各關鍵部位的順利對接。各環節的測量控制: 如土建、機電、幕墻、裝修等的測量控制,必須統一使用II級建筑物控制網,并 保證各環節單體網的相互銜接,閉合交圈。1. 3確保平面、豎向控制的2、垂直引測精度及現場可行性主樓0.000以上控制軸線的引測采用天頂投影法,為避免受結構自振、風 振、日照和施工過程中變形的影響,控制點采用分階段傳遞的方法進行。主樓土0. 000以上控制標高的引測采用全站儀配合鋼尺的方法,全站儀須錄 入當吋天氣情況的氣溫、氣壓等必要的儀器參數,鋼尺須加改正。水準線路測量 采用精密水準測量法。14軸系之間的轉換本工程結構形式較特殊,隨著建筑構造形式的變化,有幾套軸線相互銜接, 以一定的角度相互轉換,應采用科學合理的計算方法,認真解算。1. 5測控方法的選擇及設備的選型對眾多的測控方法,必須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比對、實際論證。 確保方法的科學性、針對性、及3、現場可行性。儀器設備應選擇符合工程的精度要求和實效要求,并保證其可操作性。對所 有設備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周檢及抽檢,常用指標必須隨時檢查。二、準備工作施工測量準備工作是保證施工測量全過程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包括圖紙的築龍網審核,測量定位依據點的交接與校核,測量儀器的檢定與校核,測量方案的編制 與數據準備,施工場地測量等1、現場勘察到現場了解工程位置,核實測量基準點是否穩同,通視條件如何,勘察場區 情況及周邊情況,作好勘察記錄。工程開工前進行工程現場標高測量,并將所得 到的資料按業主要求制成圖紙,上報業主方進行審查。2、測量人員組織考慮本工程的重要性和測量的復雜性,對專業測量技術人員要進行精挑細4、選。測量人員組織表如下:職務人數崗位責任具備的條件測量負責人1名工作組織安排,設備管理,現場安 全管理,工作質量,工作進度;具有10年以上大型群體工程施工經驗, 具有工程測量專業高級工程師證書測量 技術負責人1名測量技術質量保證,技術資料編制, 測量數據計算;測量放線操作從事測量工作8年以上,具有工程測量 專業工程師證書測量 質量負責人1名負責測量質量驗收工作,測量放線 操作從事測量工作8年以上,具有工程測量 專業工程師證書測量員3名測量放線操作從事測量工作5年以上,具有相應測量 崗位證書3、測量設備調配考慮到木工程施工測量工作量大,因此我們選用了先進的、高精度的儀器, 以滿足工程的需要,并對5、下列進場的儀器設備重新進行檢定。測量設備調配如下 表名稱型號數量用途精度全站儀Leica 12011臺整體場區控制角度測量精度1 距離測量精度 (2mm+2ppm)電子水準儀ZeissDinilO 電子水準儀1臺沉降監測0.3mm/km激光鉛直儀Leica ZL2臺控制點向投遞1/200000水準儀Leica NA7202臺標高測量控制2mm/krn經緯儀T21臺角度測量2“經緯儀J22臺角度測量2“50m鋼卷尺2把距離丈量築龍網三、測量控制系統建立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積較廣,施工場區面積較大,結合現場情況,本工程控制 網分兩級測設,I級場區控制網和II級建筑物控制網,以此保證工程施工精度。 控制6、網的作用主要是滿足施工放樣精度,并且將設計的建筑物轉移到平面上,還 可以作為竣工檢查驗收建筑物位置和編測竣工總平面圖的控制依據。1、1級場區控制網建立1.1場區控制基準點布置K02基準點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便于保存的地方,應布設在建筑物的壓力傳 播范圍以外,與新建建筑物基坑上口邊線距離應不小于2倍基坑深度。同時為了 防止基準點受到凍脹的影響埋設深度不小于1. 5米,以保證基準點的穩定。場區 控制點共布設6個,KOI、K02、K03、K04、K05、K06。具體布置如下圖:場區控制基準點布置示意圖1.2場區平面控制網測設針對本工程建筑物的結構形狀及現場具體情況擬布設附合導線作為場區平築龍網面控7、制網。測量人員接到業主提供的測繪院坐標成果后,利用測角精度為1,測距精度為: (2mm+2ppm. D)的Leica 1201電子全站儀對控制樁距離及角度 進行校測。將全站儀校測結果上報業主或監理單位,然后對結果相應調整后,使 用全站儀測設一條附合導線。盡量布置均勻等長(高)的測量線路,避去高程差 過大或邊長差異過大的測量路徑,盡可能避免量測誤差。1. 3場區平面控制網的技術指標場區控制網的精度技術指標如下表所示:等級邊長(1T1)測角中誤差5B )邊長相對中誤差(k)一級10030051/300001.4場區高程控制網測設高程控制網的建立是根據業主提供的水準基點(至少應提供三個),采用水 準8、儀對所提供的水準基點按二等水準精度進行復測檢查,校測結果合格后,按照 國家二等水準的要求測設一條附合水準路線,經平差計算后的結果,作為場區高 程控制點。15場區高程網精度指標水準測量技術要求等 級每千米高差全 中誤差(mm)路線 長度 (km)儀器 型號水準尺與已知點聯 測次數附合或閉合 環線次數平地 閉合差(mni)二等2電子 水準儀因瓦往返各 一次往返 各一次a4L注:L為往返測段附合水準路線長度(km)表005水準觀測主要技術指標等 級水準儀器 型號視線長度(m)前后視 較差(m)前后視累 積差(m)視線離地 面最低高度(m)基本分劃、輔助 分劃讀數較差(min)基本分劃、輔助分 劃所測9、高差較差 (inm)等電子 水準儀50130. 50.50. 71.6場區控制網確定場區控制網測設完畢后,首先內部檢查復核,檢查無誤后編制測量成果報告,築龍網上報業主及監理批復,監理驗收合格后作為工程測量控制依據。2、II級建筑物控制網2. 1建筑物平面控制網布置建筑平面布置示意圖建筑物軸線控制樁圍護示意圖築龍網2. 2建筑物平面控制網測設建筑物控制網的測設以場區平面控制網為基準,根據本工程建筑物的結構形 狀及現場具體情況擬布設矩形建筑方格網作為平面控制網。采用全站儀以極坐標 和直角坐標定位的方法測設軸線控制網,經角度、距離校測符合點位限差要求后, 作為該建筑的軸線控制網。2. 3建筑物控制網10、精度指標建筑物控制網的精度技術指標等級測角中誤差(m3)邊長相對中誤差(k)一級7 4n1/3000024建筑物標高控制網布置築龍網/4*/2et1剛ayx建筑標咼布置刀Y意圖25建筑物標高控制網測設建筑物高程控制點的建立,聯測場區高程基準點,選用Leica NA720水準儀 按三等水準測量精度,進行測設,在首層布設14個水準點,作為標高豎向傳遞 的起始依據。2. 6建筑物標高控制精度指標水準測量技術要求等 級每千米高差 全中誤差 (mm)路線 長度(km)儀器型號水準尺與己知點聯 測次數附合或閉合 環線次數平地 閉合差(mm)三等6 50Leica NA720 水準儀雙面往返往返12血各一次11、各一次注:L為往返測段附合水準路線長度(km) 水準觀測主要技術指標等 級水準儀器 型號視線 長度(m)前后視 較差(H1)前后視累 積差(m)視線離地 面最低高度(m)基本分劃、輔助 分劃讀數較差(mm)基本分劃、輔助分 劃所測高差較差(mm)築龍網等Leica NA720 水準儀750. 32.03.0四、土建結構施工測量1、結構測量基本思路1. 1平面控制測量平面控制地下部分采用外控法,用全站儀直接對各軸線進行放樣,地上部分 結合本工程實際特點,采用內控法,軸線控制點分階段向上傳遞。12高程控制測量標高控制點地下部分采用懸吊鋼尺法將高程引測到施工部位,地上部分高程 的傳遞采用懸吊鋼尺法和12、全站儀標高豎向傳遞法。每層高程傳遞的點位不少于3 個。2、0. 000以下控制測量2. 1平面控制測量2. 1.1軸線控制樁的校測在建筑物基礎施工過程中,對軸線控制樁每月復測一次,以防樁位位移,而 影響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測的精度要求。校測儀器采用測角精度為1”,測距精 度為:土 (2mm+2ppm. D)的Leica 1201電子全站儀。2.1.2軸線投測地下施工階段的軸線投測,將全站儀架設在基坑邊上的軸線控制樁上,經對 中、整平后,后視同一方向樁(或軸線標志點),以方向線交會法將所需的軸線投 測到施工的平面層施工段上、在同一施工段上投測的縱、橫線各不得少于二條, U要組成閉合圖形,以此作角度13、距離的校核。築龍網2.2. 1高程控制點的聯測在向基坑內引測高程時,首先聯測高程控制網點。經聯測確認無誤后,方可 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高程。2.2.2基坑標高基準點的引測懸吊鋼尺法:以現場高程控制點為依據,采用DS:水準儀以中絲讀數法往基 坑測設附合水準路線,將高程引測到基坑施工面上。標高基準點用紅油漆標注在塔尺1標廿基準點b =H0+b-a+a, -Hl其中鋼尺下段懸掛10kg重錘,以保證鋼尺的垂直度,為減少擺動,將重錘放入阻尼液桶中,現場作業時,每次用鋼尺與水準尺聯合測量法傳遞標高時,改築龍網變鋼尺懸掛位置,進行重復測量,以便校核。計算時對鋼尺進行尺長及溫度改止:水準測量數據演算時對鋼尺進14、行尺長及溫度改正:鋼尺實際長度=鋼尺名義 長度+尺長改正數+ a X (現場溫度一鋼尺檢測時溫度),a:代表鋼尺膨脹系 數,取a =0. 000012m/C ;鋼尺檢定時溫度為20C。2.2.3施工標高點的測設施工標高點的測設是以引測到基坑的標高基準點為依據,采用水準儀以中絲讀數法進行。測量的過程中采用附和水準路線進行測量,以消除或減小儀器及其他誤差對施工的影響。施工標高點測設在柱上,并用紅油漆作好標記。2. 3立模時的控制測量 2. 3. 1中心線平面控制借線及標高的測設根據軸線控制點將中心線測設在靠近墻體底部的樓層平而上,并彈好墻柱外 皮借+500mm線,并在露出的鋼筋上抄測出樓層+50015、mm或+1000mm標高線,控制 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2. 3. 2立模時垂直度檢測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線墜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過檢查線墜與軸線間 距離,來校核模板的位置。3、0. 000以上控制網建立 3. 1平面控制網傳遞3. 1. 1平面控制測量方法:針對本工程具體情況:受結構自振、風振、FI照和施工過程中的變形的影響, 為減少各種因素影響,提高測量精度,本工程擬引用高精度(1/200000)瑞士彳來 卡ZL激光鉛直儀,進行軸線豎向傳遞。築龍網內控點豎向傳遞示意圖3. 12控制點的轉移待首層底板施工完成,預埋件埋設完畢后,利用全站儀將軸線全部投測至首 層底板上,按照基礎底板的做法進行16、角度距離校核等工作,完成測量內控點的工 作由外部控制向建筑物內部轉移時,其投點誤差,一級不超過二級不應 超過3mm。本工程選用一級。3. 13平面內控點的布設內控點的布設及選型必須結合建筑物的平面幾何形狀,組成相應圖形,為保 證軸線投測點的精度,內控點要形成閉合幾何圖形,以提高邊角關系,根據施工 組織設計中施工流水段圖的劃分進行,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設3個點,并相互之間 銜接,組成閉合圖形,作為該流水段的測量內控點IftrHE i_ Ii建筑物平面內控點布置圖3. 1.4內控點埋件的埋設內控點所在首層平面相應位置上需預先埋設鐵件并與樓板鋼筋焊接牢固。以 后在各層施工澆筑混凝土頂板時,在垂直對應控制17、點位置上預留出200mm*200mm 的孔洞,以便軸線向上投測。3. 1. 5平面控制點的豎向傳遞先將鉛直儀架設在對屮架上,調整腳螺旋使氣泡居中,并實施強制對中;然 后接通電源使激光器發光,轉動天頂準直儀使激光束垂直,清晰地發散至樓面預築龍網留孔上的光靶上,通過操作人員用對講機通話聯系,點取圓心點即為控制點的垂影點,各垂影點的連線即組成該樓面的軸線控制網。nII A 首層激光測層光接攵靶丿鉛直儀 丿圖6-5-5激光豎向傳遞為消除同心圓誤差,同方向旋轉激光準直器0。90 180 270 ,激光點在投影面上留下圓形旋轉軌跡,移動接收靶使其中心與旋轉軌跡圓心同心,通過接 收靶上的刻劃線使全圓等分并取18、其中點作為控制點的垂影點。旋轉激光準直器使旋轉軌跡與接受靶同心激光點捕捉示意圖築龍網3. 16軸線豎向傳遞允許偏差主軸線間距允許偏差(mm)相臨軸線3L W30 m530mLW60m1060m90m203.1.7樓層平面放線待本施工段所有內控點都投測到樓層完成后,用經緯儀及鋼尺對控制軸線進 行角度、距離校核,結果達到規范或設計要求后,進行各條軸線的測放。施工層放線時,應先在結構平面上校核投測軸線,閉合后再進行細部放線。 室內應把建筑物輪廓軸線和電梯井門窗洞口等軸線的投測作為關鍵部位。為了有 效控制各層軸線誤差在允許范圍內,并達到在裝修階段仍能以結構控制線為依據 測定,要求在施工層的放線中彈放下19、列控制線,所有主控軸線、細部軸線,墻體 邊線、門窗洞口邊線等。3. 2高程控制網傳遞3.2.1標高的豎向傳遞懸吊鋼尺法標高的豎向傳遞,每次(消除誤差的積累及結構沉降等因素的影響)都用鋼 尺從高程基準點用懸吊鋼尺與水準尺相配合的方法進行,直至達到需要投測標高 的樓層,并作好明顯標記,每施工段至少投測3個點。築龍網懸吊鋼尺法全站儀天頂方向測距的方法標高基準線擬布設在首層核心筒鋼柱的側立面,為了減少鋼尺分段傳遞標高 的累積誤差、避免傳遞標高中風力對鋼尺量距的影響,豎向標高的傳遞也利用全 站儀天頂方向測距的方法結合特殊尺墊完成,具體操作如下:特殊尺墊的介紹:尺墊由兩部分組成a:全站儀棱鏡 b:支撐棱鏡20、并可調節平整度的鋼板(屮 心開洞并刻畫十字線),支撐棱鏡的鋼板采用三角形狀便于通過螺栓調節其平整 度,控制平整度的螺栓焊接在鋼板底面,制作尺寸如下:尺墊制作尺寸圖操作流程及原理標高傳遞點設在首層軸線控制點處,通過預留孔(200mm200mm)垂直向上築龍網傳遞。a:在軸線控制點處架設全站儀,并嚴格整平。置平望遠鏡(屏幕數值顯示 90 ),讀取豎立在首層“ +1000mm”上水準尺的讀數alo a】即為全站儀橫軸至 首層“ + 1000n)ni”標高線的儀器高。b:將望遠鏡指向天頂(屏幕數值顯示0。),將尺墊放置需傳遞標高的第i層預留孔處,并使尺墊上刻畫的十字線與該樓層軸線相交十字線吻合,該樓層21、測量人員用水準儀及其配套設施測定尺墊的三個角點使之水平,將棱鏡倒扣在尺墊 屮心留孔處,操作全站儀測距,得到距離山。核心筒標高豎向傳遞流程示意圖C:在第i層安置水準儀,將一把水準尺立在尺墊上,設其讀數為亦,然后 將水準尺豎立在第i層“ +1000mm”標高附近,設其讀數為bi,則有下列方程式 成立:a 1 +d ik+ (ei i -b i)二H i式中Hi為第i層樓面的設計高程;k為一個常數,通過試驗可以測定。由上式可以解出bi為:bi= al+di-k+(ai- Hi)d:上下移動水準尺,使其讀數為bi,沿水準尺底部劃線,即得到第i層的 “ +1000mm標高線。築龍網3. 2. 2標高豎向22、傳遞允許偏差項目允許誤差(mm)每層3高度(H)H30m530mH60m1060mH90in203. 2. 3樓層標高抄測施工層抄平之前,應先校測首層傳遞上來的基準點,當較差小于3n)ni時,取 其平均高程引測水平線。抄平時,應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點范圍的中心位置, 抄測完成后,換人進行復查。3. 3測量成果的驗收毎一層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測量工作完成后,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及時 填寫報驗表及測量成果記錄報請監理單位驗收,驗收合格后,進行下一步施工。五、測量技術資料編制及管理1、資料執行規范本工程的測量資料編制,必須執行國家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 (GB/T503282001)及相關地方的規范。工程定位測量記錄(C3-1);基槽驗線記錄(C3-2);樓層平面放線記錄(C3-3);樓層標高抄測記錄(C3-4);建筑物垂直度、標高觀測記錄(C3-5);施工測量放線報驗表(B2-2) A2監;業主或監理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2、資料匯編要求測量技術資料應進行科學規范化管理,所有測量資料必須做到:表格規范、 格式正確、記錄準確、書寫完整、字跡清楚、匯編齊全、分類有序,必須符合國築龍網家及相關部門對建筑施工資料編制的管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