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萬21層大型綜合樓工程懸挑腳手架搭設專項施工方案2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9312
2024-09-21
27頁
1,015.15KB
1、1.48萬21層大型綜合樓工程懸挑腳手架搭設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一、 編制依據4二、工程概況4三、 懸挑架腳手架布置原則4懸挑架平面布置圖6四、 腳手架所用材料74.1 鋼管74.2 扣件84.3 腳手板84.4 安全網8五、 腳手架設計95.1 懸挑腳手架95.1.1 雙排懸挑腳手架9六、構造要求106.1 立桿10七、腳手架的搭設1172搭設1111.1計算參數151.腳手架搭設參數152.荷載參數163.支撐參數1611.2、大橫桿的計算161.均布荷載值計算162.強度2、驗算173.撓度驗算1711.3、小橫桿的計算171.大橫桿傳遞給小橫桿的集中力計算172.小橫桿受力計算173.強度驗算184.撓度驗算1911.4、作業層立桿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計算191.小橫桿傳遞給立桿的支座反力計算192. 作業層立桿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計算1911.5、腳手架立桿荷載計算201.確定按穩定計算的腳手架搭設高度Hs202.靜荷載標準值計算203.活荷載標準值計算214.風荷載標準值計算2111.6、立桿穩定性計算22(一)基本數據計算22(二)外立桿穩定性計算22(三)內立桿穩定性計算2311.7、連墻件的穩定性計算2311.8、懸挑梁受力計算2411.9、懸挑梁穩定性計算23、511.10、拉繩的受力計算2611.11、拉繩的強度計算261.鋼絲拉繩的內力計算262.鋼絲拉繩的拉環強度計算27一、 編制依據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 (JGJ8091) 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 施工手冊 (第四版) 工程施工設計圖紙 二、工程概況 本工程是集商業、酒店及辦公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樓:整個建筑平面呈四方形,建筑面積14802,建筑高度76.45m,地下2層至5層建筑物南北向長36.45m,東西向寬24.35m;6層至21層南北向長30.35m,東4、西向寬18.1m。建筑層數:地下二層,地上二十一層;地下二層為設備用房和庫房,戰時為二等人員掩蔽所,一層為商業,二至四層為酒店展廳,五層為大堂吧,六至十五層為客房,是六至二十一層為酒店辦公。建筑層高:一、五層層高4.8米,二、三、四層層高為4.5米,六至二十一層層高為3.3米。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結構,設計使用年限50年,抗震設防烈度8。三、 懸挑架腳手架布置原則 本腳手架屬于普通型鋼懸挑扣件式雙排腳手架,搭設部位位于二層至五層,自二層地面開始外挑,總體搭設高度約為20m,采用16#工字鋼作為懸挑主梁,外挑長度1.4m,錨固端長度3m左右,懸挑梁間距1.2m,每道鋼梁預埋三道壓環,懸挑架剖面圖5、懸挑架平面布置圖埋環位置(自建筑物外皮向內)依次為0.2m+2.5m+0.4m,采用圓20的鋼筋制作。鋼管采用48 3.25,掃地桿距地0.2m,立桿步距1.7m,總步數11,頂部欄桿高度1.1m,立桿縱距1.2M,立桿橫距0.9m,內立桿距李建筑物外皮長度0.5m,小橫桿伸出內立桿長度0.3m, 腳手架沿墻長度約為39.5m。本腳手架支撐系統搭設形式采用斜拉式-鋼絲繩做安全儲備,每根挑梁均設置一道(規格為6*19)斜拉鋼絲繩。在技術措施方面,在四層地面采用鋼絲繩分段卸荷。連墻桿布置方式為三步三跨,連接方式為雙扣件的扣件連接;大小橫桿布置為小橫桿在上; 腳手板為沿層高位置滿鋪腳手板,腳手板采用6、竹架板;腳手板自重0.353kN/m2 ;基本風壓Wo:0.35kN/m2;距離地面高度5m,地面粗造程度C類,全封閉腳手架背靠敞開、框架開洞墻;此腳手架只做地上結構施工時的操作架和安全防護使用,不作為任何材料的堆放架。擋腳板僅在鋪腳手板層設置,外側防護欄桿在每部大橫桿中間設置一道,頂層設在1.1m處;圍護材料采用2300目/100cm2,密目網自重0.01 kN/m2。剪刀撐在外側連續設置。 懸挑架立面圖四、 腳手架所用材料 4.1 鋼管 腳手架鋼管采用外徑 48mm,壁厚不小于 3.25mm 的焊接鋼管,鋼管的檢查必須符合下列規定:新鋼管:具有產品質量合格證和質量檢驗報告;鋼管表面平直光滑7、,沒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鋼管外徑、壁厚、端面等的偏差,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外徑-0.5mm、壁厚-0.5mm、鋼管兩端面切斜 偏差 1.7mm;鋼管必須涂有防銹漆。 舊鋼管:鋼管表面銹蝕深度0.5mm;鋼管彎曲變形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表 8.1.5 的規定:各種桿件鋼管的端部彎曲 L1.5m,5mm。 立桿鋼管彎曲,當 3mL4m,12mm;當 4mL6.5m,20mm。 平桿、斜桿的鋼管彎曲 L6.5m,30mm。 扣件采用可鍛鑄鐵制作的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 65N m時,不會發生破壞。舊扣件使用前進行質量8、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 4.2 扣件 十字扣、一字扣、回轉扣符合規范要求,與鋼管管徑相匹配。使用機械性能不低于 KT-33-8 的可鍛鑄鐵,附件材料符合 Q235 鋼的規定,螺紋符合普通螺紋的規定。 4.3 腳手板 木腳手板使用厚度 50mm 標準的杉木或松木板,板寬 200-300mm, 兩端使用 10-14 號鍍鋅鋼絲捆緊。禁止使用有扭紋、破裂的木板。 4.4 安全網 必須是經國家指定監督檢驗部門監定許可生產的廠家產品。 安全網:水平網為大眼錦綸網。 立網:為密目網。 五、 腳手架設計 5.1 懸挑腳手架 5.1.1 雙排懸挑腳手架懸挑腳手架底部選用 16 9、號工字鋼作為懸挑梁,間距為 1.2m,長度 3.5m-4m,用 20 的鋼筋制作卡環將其預埋在樓面現澆頂板內,前一個地錨設置在距墻 0.2m 處,后兩個分別設置在距墻 2.5m 、2.9m處。挑梁與鋼絲繩(采用 6*19、15.5)組成承力架。然后在承力架上向上搭設雙排單立桿腳手架。以上各層設置懸挑桿,每隔一層設置鋼絲繩卸荷,拉結點設在其上一層梁或板上。 其他樓層板在設計位置預埋地錨, 固定懸挑桿的地錨為 20 圓鋼, 用扣件加橫桿固定。 在四周轉角處及其他薄弱環節處,設置 483.5 鋼管斜撐桿。同時要求腳手架與主體結構剛性拉接,必須每層設置,各轉角處兩邊設置,距離不大于 1,水平間距約 610、 左右。 將腳手板固定在小橫桿上,作業面必須滿鋪木腳手板。腳手板對接處必須設雙排小橫桿,兩小橫桿間距不 得大于 300mm。 腳手架底層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不大于 200mm 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柱上。在操作層的腳手架外側立桿上支設 1.1m 護身欄桿和 180mm 擋腳板。在腳手板下層兜設水平安全網(采用承重安全網),每層設置一道,網眼不大于 10cm 安全網內外邊固定牢固。在操作面外立桿的內側滿掛密目網,且下口封嚴,必須使用網繩綁扎不 得用火燒絲鐵絲代替。腳手架外側設連續剪刀撐,采用 48 鋼管按45 角度11、 4 跨立桿設置。六、構造要求 6.1 立桿 每根立桿底部設置墊板,墊板寬度200m。立桿與大橫桿必須用直角扣件扣緊(大橫桿對立桿起約束作用,對確保立桿承載能力的關 系很大) ,不得隔步設置或遺漏。 對接、搭接符合下列規定: 立桿上的對接扣件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 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步距的 1/3。七、腳手架的搭設 72搭設八、腳手架的拆除九、安全管理十一、腳手架的計算11.1計算參數1.腳手架搭設參數腳手架從距地面5m處開始搭設,搭設高度H:20m;頂步欄桿高:1.1m;內立桿距離墻長度a:12、0.3m;立桿步距h:1.7m;總步數:11步;立桿縱距la:1.2m;立桿橫距lb:0.9m;小橫桿伸出內立桿長度a1:0.5m;掃地桿距地:0.2m;采用小橫桿在上布置,搭接在小橫桿上的大橫桿根數為2根;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 3.2;連墻件布置方式為三步三跨,連接方式為扣件連接;連墻件扣件連接方式為雙扣件,扣件抗滑承載力折減系數為0.8;腳手架沿墻縱向長度l:39.5m;2.荷載參數(1)活荷載參數結構腳手架均布活荷載:3kN/m2;結構腳手架同時施工層數:2層; (2)風荷載參數本工程地處西安,基本風壓Wo:0.35kN/m2;地面粗糙度類別為:C類(有密集建筑群市區);(2)靜荷載參數13、1)腳手板參數選用竹架板(5mm厚),步步滿鋪腳手板;腳手板自重:0.35kN/m2;鋪設層數:11層;2)防護欄桿鋪腳手板層設防護欄桿,每步防護欄桿根數為2根,總根數為22根;3)圍護材料2300目/100cm2,A0=1.3mm2密目安全網全封閉。密目網選用為:2300目/100cm2,A0=1.3mm2;密目網自重:0.01kN/m2;3.支撐參數支撐系統搭設形式為斜拉式-鋼絲繩做安全儲備;主梁截面特征:工字鋼,工字鋼型號:16a號工字鋼;型鋼懸挑主梁平鋪在樓面上,錨點采用壓環鋼筋方式,鋼筋直徑20mm;樓板混凝土強度等級:C35;選用鋼絲繩為619,鋼絲繩吊點與主梁的垂直距離:4.5m14、。11.2、大橫桿的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將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均布荷載值計算作用在大橫桿上的荷載標準值:恒荷載標準值 qk1=0.038+0.0451.05/3 = 0.054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k2=21.05/3 = 0.700 kN/m ;作用在大橫桿上的荷載設計值:恒荷載設計值 q1= 1.2qk1= 0.065 kN/m ;活荷載設計值 q2= 1.4qk2= 0.980 kN/m ;2.強度驗算最大彎距Mmax = 0.10q1la2 + 0.117q2la2 = 0.15、100.0651.52+0.1170.9801.52 =0.273 kNm;最大應力計算值 = M/W =0.273106/5.08103=53.663 N/mm2; 大橫桿實際彎曲應力計算值=53.663N/mm2 小于抗彎強度設計值f=205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最大撓度 = (0.677qk1 + 0.990qk2)la4/100EI = (0.6770.054 + 0.9900.700)15004/(1002.06105121900)=1.470 mm;大橫桿實際最大撓度計算值=1.470mm 小于最大允許撓度值min(1500/150,10)=10.000mm,滿足要求!16、11.3、小橫桿的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大橫桿把荷載以集中力的形式傳遞給小橫桿,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不計懸挑荷載。1.大橫桿傳遞給小橫桿的集中力計算集中力標準值: F= 1.1qk1la + 1.2qk2la =1.10.0541.5+1.20.7001.5=1.349 kN;集中力設計值:F= 1.1q1la + 1.2q2la =1.10.0651.5+1.20.9801.5=1.871 kN;2.小橫桿受力計算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電算(不計懸挑荷載),得到計算簡圖及內力、變形圖如下: 彎矩和剪力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變形計算簡圖 變形圖(mm)計算得到: 最大彎17、矩:M= 0.661 kN.m 最大變形:= 2.232 mm3.強度驗算最大應力計算值 = 0.661106/5.08103=130.172 N/mm2;小橫桿實際彎曲應力計算值=130.172N/mm2 小于抗彎強度設計值f=205N/mm2,滿足要求!4.撓度驗算最大撓度=2.232mm;小橫桿實際最大撓度計算值=2.232mm 小于最大允許撓度值min(1050/150,10)=7.000mm,滿足要求!11.4、作業層立桿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計算1.小橫桿傳遞給立桿的支座反力計算根據實際受力情況進行電算(計算懸挑荷載),得到計算簡圖及內力圖如下: 計算簡圖 剪力圖(kN)計算得到: 內立18、桿最大支座反力:F= 2.869 kN 外立桿最大支座反力:F= 2.869 kN2. 作業層立桿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計算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規范規定直角、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扣件抗滑承載力折減系數1,則該工程采用的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0kN,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6.000kN;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本工程小橫桿傳給內立桿的豎向作用力為2.869 kN, 小橫桿傳給外立桿的豎向作用力為2.869 kN;作業層內力桿扣件抗滑承載力驗算:內立桿受到的豎向作用力R=2.869kN 8.000k19、N,內力桿采用單扣件,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作業層外力桿扣件抗滑承載力驗算:外立桿受到的豎向作用力R=2.869kN 8.000kN,外力桿采用單扣件,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11.5、腳手架立桿荷載計算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1.確定按穩定計算的腳手架搭設高度HsHs=H=23 m;2.靜荷載標準值計算(1)結構自重標準值NG1k采用48 3.5鋼管。外立桿:NG1k= gk Hs=0.136023.000=3.128 kN;內立桿:NG1k= gk Hs=0.113623.000=2.613 kN;(2)構配件自重標準值NG2k1)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20、NG2k1采用竹笆片(5mm厚),自重標準值gk1=0.045kN/m2 ,鋪設層數n1=13層。外立桿:NG2k1= n10.5lblagk1 = 130.51.051.50.045=0.461 kN;內立桿:NG2k1= n1(0.5lb+a1)lagk1 = 13(0.51.05+0)1.50.045=0.461 kN;2)防護欄桿及扣件的自重標準值NG2k3采用48 3.5鋼管,自重標準值gk3=0.0384kN/m ,總根數n3=26根。外立桿:NG2k3= n3(lagk3+0.0132)= 26(1.50.0384+0.0132)=1.841 kN;3)圍護材料的自重標準值NG221、k4采用2300目/100cm2,A0=1.3mm2密目安全網全封閉,自重標準值gk4=0.01kN/m2。外立桿:NG2k4= laH gk4 =1.5230.01=0.345 kN;4)附加橫桿及扣件的自重標準值NG2k5搭接在小橫桿上的大橫桿根數n4=2根,鋪設層數n5=13層,采用48 3.5鋼管,自重標準值gk6=0.0384kN/m。外立桿:NG2k5= n50.5n4(lagk6+0.0132) = 130.52(1.50.0384+0.0132)=0.920 kN;內立桿:NG2k5= n50.5n4(lagk6+0.0132) = 130.52(1.50.0384+0.01322、2)=0.920 kN;5)構配件自重標準值NG2k合計外立桿:NG2k=0.461+1.841+0.345+0.920=3.567 kN;內立桿:NG2k=0.461+0.920=1.381 kN;3.活荷載標準值計算活荷載按照2個裝修作業層(荷載為2 kN/m2)計算,活荷載合計值Qk=4 kN/m2。外立桿:NQk= 0.5lblaQk = 0.51.051.54=3.150 kN;內立桿:NQk =(0.5lb+a1)laQk =(0.51.05+0)1.54=3.150 kN;4.風荷載標準值計算Wk=0.7zs0其中 0 - 基本風壓(kN/m2),按照荷載規范規定采用:0 = 023、.45 kN/m2; s - 風荷載體型系數:s=1.3j =1.30.868=1.128;j為擋風系數,考慮了腳手架和圍護材料的共同作用,計算過程復雜因篇幅有限計算過程從略。z -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荷載規范的規定采用:腳手架底部z= 1.250,腳手架頂部z= 1.477;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為: 腳手架底部Wk = 0.70.451.2501.128 = 0.444 kN/m2; 腳手架頂部Wk = 0.70.451.4771.128 = 0.525 kN/m2;11.6、立桿穩定性計算(一)基本數據計算1.立桿長細比驗算依據扣件式規范第條:長細比= l0/i = kh/i=h24、/i(k取為1)查扣件式規范表得: = 1.500;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 = 1.580 cm;= 1.5001.8100/1.580=170.886立桿實際長細比計算值=170.886 小于容許長細比210,滿足要求!2.確定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長細比= l0/i = kh/i=1.1551.5001.8100/1.580=197.373;穩定系數查扣件式規范附錄C表得到:= 0.185;3.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MwMw = 0.851.4WkLah2/10經計算得到,各段彎矩Mw為: 腳手架底部 Mw= 0.257kNm;(二)外立桿穩定性計算1.組合風荷載時,外立桿的穩定性計25、算 = N/(A) + MW/W f外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1.2(NG1k+NG2k)+0.851.4NQk =1.2(3.128+3.567)+ 0.851.43.150= 11.782 kN; = 11782.365/(0.185489)+256915.470/5080 = 180.638 N/mm2;組合風荷載時,外立桿實際抗壓應力計算值=180.638N/mm2 小于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N/mm2,滿足要求!2.不組合風荷載時,外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 N/(A) f外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1.2(NG1k+NG2k)+1.4NQk =1.2(3.128+3.567)+26、 1.43.150= 12.444 kN; = 12443.865/(0.185489)=137.366 N/mm2;不組合合風荷載時,外立桿實際抗壓應力計算值=137.366N/mm2 小于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N/mm2,滿足要求!(三)內立桿穩定性計算全封閉雙排腳手架僅考慮外立桿承受風荷載的作用,內立桿不考慮風荷載作用。 = N/(A) f內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1.2(NG1k+NG2k)+1.4NQk =1.2(2.613+1.381)+ 1.43.150= 9.203 kN; = 9202.665/(0.185489)=101.587 N/mm2;內立桿實際抗壓應力計算值=27、101.587N/mm2 小于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N/mm2,滿足要求!11.7、連墻件的穩定性計算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按照下式計算:Nlw = 1.4WkAw = 7.937 kN;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 Aw = 10.800 m2;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 Nl = Nlw + N0= 12.937 kN;連墻件承載力設計值按下式計算: Nf = Af其中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i = 700/15.8的結果查表得到 =0.871;A = 4.89 cm2;f=205 N/mm2;連墻件軸向承載力設計值為 Nf = 0.871428、.8910220510-3 = 87.292 kN;Nl=12.937kN Nf=87.292kN,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連墻件采用雙扣件與墻體連接。由以上計算得到 Nl=12.937kN 雙扣件的抗滑力16.000kN,滿足要求!11.8、懸挑梁受力計算懸挑腳手架按照帶懸臂的單跨梁計算懸出端C受腳手架荷載N的作用,里端B為與樓板的錨固點,A為墻支點。 懸臂單跨梁計算簡圖支座反力計算公式 支座彎矩計算公式 C點最大撓度計算公式 其中 k = m/l,kl = ml/l,k2 = m2/l。本方案算例中,m =1.45 m,l = 2 m,m1 = 1.35m,m2 = 0.3 m;k=1.29、45/2=0.725k1=1.35/2 = 0.675k2=0.3/2 = 0.15懸挑梁的截面慣性矩I = 2370 cm4,截面抵抗矩W = 237 cm3,截面積A = 35.5 cm2,線密度G = 27.9 kg/m。外立桿軸向力設計值N1= 12.444 kN;內立桿軸向力設計值N2= 9.203 kN;懸挑梁自重荷載 q=1.227.99.810-3=0.335kN/m把以上數據代入公式,經過計算得到:支座反力 RA = 31.427 kN支座反力 RB = -9.780 kN最大彎矩 MA = 19.560 kNm 最大應力 = 19560017.250 /( 1.05 23730、000 )= 78.602 N/mm2懸挑梁的最大應力計算值=78.602 N/mm2 小于抗壓強度設計值205N/mm2,滿足要求!最大撓度 max= 5.392 mm按照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附錄A結構變形規定,受彎構件的跨度對懸臂梁為懸伸長度的兩倍,即 2700 mm。懸挑梁的最大撓度5.392mm 小于最大容許撓度2700/400mm,滿足要求!11.9、懸挑梁穩定性計算懸挑梁采用20a號工字鋼,計算公式如下: = M/bWx f其中b -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定系數,查表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附錄B得到:b=2.00由于b大于0.6,依鋼結31、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 附表B,按照下面公式調整: 得到 b=0.929。經過計算得到最大應力 = 19.560106 /( 0.929237000 )= 88.839 N/mm2;懸挑梁的穩定性計算 =88.839N/mm2 小于f=215N/mm2,滿足要求!11.10、拉繩的受力計算鋼繩做安全儲備,按照承受全部荷載計算,通過軟件電算程序計算得到鋼繩的支點從左至右支座反力分別為:R1=14.083kN。水平懸挑梁的軸力RAH和拉鋼繩的軸力RUi按照下面計算 RAH = RUicosi其中RUicosi為鋼繩的拉力對水平桿產生的軸壓力。各支點的支撐力 RCi=RUisini按32、照以上公式計算得到由左至右各鋼繩拉力分別為:RU1=14.501kN。11.11、拉繩的強度計算1.鋼絲拉繩的內力計算鋼絲拉繩的軸力RU取最大值進行計算,為RU=14.501 kN 選擇619鋼絲繩,鋼絲繩公稱抗拉強度1550MPa,直徑15.5mm。 Fg = Fg/K其中Fg- 鋼絲繩的容許拉力(kN); Fg - 鋼絲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kN),查表得Fg138.500kN; - 鋼絲繩之間的荷載不均勻系數,對619、637、661鋼絲繩分別取0.85、0.82和0.8。0.85; K - 鋼絲繩使用安全系數。K6。得到:Fg= 19.621kN Ru14.501kN。經計算,選此型號鋼絲繩能夠滿足要求。2.鋼絲拉繩的拉環強度計算鋼絲拉繩的軸力RU的最大值進行計算作為拉環的拉力N,為N=RU=14.501kN鋼絲拉繩的拉環的強度計算公式為 = N/A f其中 f 為拉環鋼筋抗拉強度,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10.9.8 每個拉環按2個截面計算的吊環應力不應大于50N/mm2;所需要的鋼絲拉繩(斜拉桿)的拉環最小直徑 D=(14501.3434/(3.142502) 1/2 =13.6mm;實際拉環選用直徑D=14mm 的HPB235的鋼筋制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