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國際機場北側航站樓擴建工程_塔吊專項施工方案.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9661
2024-09-21
33頁
9.06MB
1、澳門國際機場北側航站樓擴建工程塔吊專項施工方案中河建筑有限公司目錄第一節、工程概況.第二節、編制依據第三節 、塔吊參數性能及平面一 、塔吊主要參數性能二、塔吊平面布置圖第四節 、施工準備.第五節 、塔吊施工.一、 基礎形式二、 塔身與基座連接做法三、 基礎施工工藝流程四、 基礎施工的具體要求第六節 、塔吊安拆.一、 塔吊安裝二、 塔吊拆卸第七節 、電源設置.一、 場地電源線的敷設二、 電氣線路的安裝第八節 、安全技術措施.一、 安裝安全措施二、 頂升安全措施第九節 、應急預案.一、 應急預案的方針與原則二、 應急資源三、應急回應第十節 計算書.一、 塔吊屬性二、 塔吊所受荷載三、 塔吊抗傾覆穩2、定驗算四、 地基承載力驗算第一節、工程概況該項目位于澳門國際機場客運大樓北停車場(空地,沒有建筑物),南面緊連原機場客運大樓,東面毗鄰機場跑道東,西面為偉龍馬路及澳門輕軌(距地界線約3米為高架行車天橋橋墩)總建筑面積:28723.84m2、占地面積:4043.325m2、建筑高度:30.6m、地上4層、框架結構、QTZ80塔機1臺。第二節、編制依據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 海事及水務局建造工程及周邊優化設計圖則及L3、ECM提供的地質勘察資料 澳門國際機場北面擴建項目施工組織設計及其建筑、結構施工圖紙。 QTZ80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東莞市毅新慶江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第三節、塔吊參數性能及平面位置一 、塔吊主要參數性能本工程選用型號為QTZ80型,水平臂架,小車變幅,上回自轉獨立式塔機。起升高度為33 m,塔機總高度為40.2m,吊臂組合為56m,最大額定起重量為6t。主要性能技術參數一覽表 表1機構工作級別起升機構M5回轉機構M4變速機構M4起重力矩(KN.m)800最大起重量(t)6最大起升高度(m)倍率獨立式a=245a=445工作幅度最大幅度60最小幅度2.2 起升速度(m/min)a=280/40回4、轉速度(r/min)0.6變幅速度(m/min)40/20頂升速度(m/min)0.5平衡重最大工作幅度(m)56平衡重(t)13.4二、塔吊平面布置圖(1)立面圖第四節、施工準備1、 現場作業區域內所涉及的場地和道路必須全面清理,大臂和后臂拼裝地面應平整,配件堆放地應清潔無雜物。2、 專用配電線接至安裝地點,電纜要按規定埋地。配備專用配電箱。設置作業警戒區。3、 確定塔吊及安裝拆卸人員必須高度重視安裝及拆卸工作決不能吊以輕心,麻痹大意,進入現場的安裝及拆卸人員必須職責明確,堅守崗位,聽從指揮。4、 塔吊安裝及拆卸現場應有總指揮對其進行統一調配,使塔機安裝及拆卸上下配合,有條有理。5、 熟悉、5、審查使用說明書,掌握安裝程序及安全注意事項。及時發現安全存在的問題,使其改正在安裝之前。6、 準備安裝塔吊的吊機及安裝工具。7、 安裝之前檢查塔吊架體及各部件,電氣系統是否有問題,保證各裝置齊全可靠。8、 塔機在使用前,對各部件進行加油,并對各部件和安全裝置進行認真的調試,保證使用和安全運行。9、 檢查各連接螺栓是否齊全,鋼絲繩是否磨損。10、 密切注意天氣情況,塔吊安裝工作應選擇在風力小于四級的天氣進行第五節、塔吊施工一、基礎形式本工程采用獨立式塔吊基礎,即鋼筋混凝土承臺而成。基礎尺寸為尺寸為:5.5m5.5m1.6m,混凝土等級強度不低于C35,塔吊基礎承載力采用天然地基。如下圖6-1-16、a說明:本圖尺寸單位為:mm圖6-1-1a二、塔身于基座連接做法根據TQZ80塔式起重機的說明書,本工程塔身于基座采用固定節預埋的連接方式。固定節尺寸為:1.6m1.6m1.4m(abh),埋入承臺內1.3m,外露0.3m。如下圖6-2-2a所示 三、基礎施工工藝流程塔吊基礎方案編制鋼格構件安裝鋼格構件的制作塔吊在基坑的平面位置確定基坑開挖鋼筋混凝土基座承臺的澆筑(塔吊固定節的預埋)塔吊安裝就位并投入使用模板加固四、基礎施工的具體要求(1)基礎施工前應按塔吊基礎設計及施工方案做好準備工作,必要時塔吊基礎的基坑應采取支護及降排水措施。(2)基地原狀土必須密實,以保證地基承載力不小于0.2MPa。7、(3)預埋件的位置及標高必須經過仔細測量、校正以保證塔身垂直度,混凝土表面微有差異時,可設置墊片進行微調。(4)基礎的鋼筋綁扎和預埋件安裝后,應按設計要求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澆筑混凝土,澆筑中不得碰撞鋼筋和移位預埋件,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保濕養護,基礎四周應回填土方并夯實。(5)塔吊的避雷裝置宜在基礎施工時首先預埋好,塔吊的避雷針可用橫截面不小于30mm3.5mm表面經電鍍的金屬條直接與地板鋼筋焊接相連,接地件至少插入地面以下1.5m。五、塔吊基礎檢查驗收(1)基礎的鋼筋綁扎后,應做隱蔽工程驗收收,隱蔽工程應包括塔吊基礎節的預埋件等。(2)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取樣與試件留置應符合8、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的有關規定。(3)基礎結構的外觀質量不應有嚴重缺陷,不宜有一般缺陷。(4)基礎的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標高20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平面外形尺寸(長、寬、高)20鋼尺檢查表面平整度L/1000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預埋螺栓標高(頂部)20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中心距2鋼尺檢查 表中L為矩形基礎的長邊第六節、塔吊安拆一、 塔吊安裝1、安裝具體程序圖1.7-1塔吊安裝順序圖2、 安裝的注意事項(1) 塔吊安裝工作應在塔吊最高處風速不大于12m/s時進行。(2) 必須遵循立塔程序。(3) 塔吊各部件所有可拆的銷軸,塔身連9、接螺栓、螺母均是專用特制零件,用戶不得隨意代換。(4) 注意吊點的選擇,更具吊裝部件選用長度適當,質量可高的吊具。(5) 必須安裝并使用如扶梯、平臺、護欄等安全保護裝置。(6) 必須根據起重臂臂長,正確確定配重數量,在安裝起重臂之前,必須選在平衡臂上安裝一塊2.8t的平衡重(嚴禁超過此數量)。(7) 裝好起重臂后,平衡臂上未安裝規定的平衡重前,嚴禁起重臂吊載。(8) 標準節的安裝不得任意交換方位,否則無法進行頂升。(9) 準備輔助吊裝設備、枕木、索具、繩扣等常用工具。(10)頂升過程中,嚴禁旋轉起重臂以及使吊鉤起升和放下。二、塔吊拆卸1、拆卸具體程序塔吊拆卸順序示意圖2、 拆卸注意事項(1) 10、塔吊拆出工地之前,頂升機構由于長期停止使用,應對頂升機構進行保養和試運轉。(2) 在試用轉過程中,應有目的地對限位器、回轉機構的制動器等進行可靠性檢查。(3) 在塔吊標準節已拆出,但下支座與塔身還沒有用M39高強度螺栓連接好之前,嚴禁使用回轉機構、牽引機構和起升機構。(4) 塔吊拆卸對頂升機構來說是重載連續作業,所以應對頂升機構的重要受力件經常檢查。(5) 頂升機構工作時,所有操作人員應集中精力觀察各相對運動件的相對位置是否正常(如滾輪與主弦桿之間,爬升架與塔身之間),如果爬升架在上升時,爬升架與塔身之間發生偏斜,應停止頂升,并立即下降。(6) 拆卸時風速應低于12m/s。由于拆卸塔吊時,建筑11、物已建完,工作場地受限,應注意工件的吊裝堆放位置。不可馬虎大意,否則容易發生人身安全事故第七節、電源設置一、 場地電源線的敷設 場地內的電源采用單獨分配箱控制,采用TNS五線三相制接線系統,分配箱進線采用VV-3*50+2*25。二、電氣線路的安裝(1)按有關電氣圖分別接通起升,回轉,牽引三大機構的電氣線路。(2)先后接通操縱臺及操縱室內控制開關板及照明、警視燈等。(3)將主電纜從配電柜引入回轉塔身,經上支承座,從下支承座與頂升套架間引向套架外側,經底架節外側連接到底架節上設置的鐵殼開關(注意將電纜一次截夠所需長度)。(4)敷設外線電纜,最后接通電源。(5)全面檢查各接線。第八節、安全技術措施12、一、安裝安全措施(1)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上高人員必須穿防滑鞋,危險部位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2)所有作業吊車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3)拆裝期間一律禁止飲酒。(4)工作中集中精力,不得隨意開玩笑和打鬧。(5)上下交叉作業時,要注意工具和零部件放置位置必須安全可靠,防止墜落傷人。(6)吊車指揮人員應熟悉吊車起重性能、吊物的起重量以及構件安裝部位。(7)大件物品起重高度超過兩米要系拖拉繩。(8)所用吊繩必須符合安全規定,所吊構件重心必須準確,符合說明書的要求。(9)組裝的總成件及附屬裝置必須按規定上足所有的螺栓及銷,確保使用的安全性。(10)作業區所有的裸體電線必須停電,專人守護。(1113、)凡大雨、大風(風速達8.3m/s)、雷電等天氣禁止拆裝塔吊。(12)夜間工作必須有足夠的照明燈光。(13)作業現場應禁止閑雜人員的進出,靠近馬路一側作業時,要采取臨時保護措施。二、頂升安全措施(一)頂升準備(1)風力大于四級禁止頂升。(2)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及說明書規定的工藝和技術交底進行。(3)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著防滑鞋,必要時系安全帶。(4)作業中使用的工具及螺栓應放在安全可靠的位置,防止墜落傷人。(二) 頂升過程中(1)油缸開始運動前,必須檢查頂升橫梁是否處在正確位置,頂升上部是否處于平衡位置,否則應加以調整,使塔身前后兩邊平衡。調整方法:調整小車的位置,使得塔吊的上部重心落14、在頂升橫梁的位置上,實際操作中,觀察到爬升架上四角導向輪基本上與塔身標準節弦桿脫開時,即為理想位置)。(2)爬升操作中,吊臂不能旋轉,油缸始終處于規定壓力。(3)只允許單獨動作,嚴禁爬升與其它動作同時進行。(4)當爬升套與塔身標準節脫離后,禁止起吊重物。(5)頂升過程中起重臂應保持在正前方位置(引進標準節方為前方)。(6)頂升過程中,回轉機構必須處于有效的制動狀態。(7)若連續加節,每加完一節后,用塔身自身起吊下一標準節前,塔身標準節和下支座之間的高強度螺栓要全部擰緊。(8)所加的標準節必須與已有的塔身標準節對齊。(三)頂升完畢后(1)加節完畢,應旋轉臂架至不同的角度,檢查塔身節各接頭高強度螺15、栓的擰緊情況,重點檢查下支座與塔身連接螺栓的緊固情況。(哪一塔身主弦桿位于平衡臂正下方,就把主弦桿從下到下的螺栓擰緊)。(2)塔機加節完畢,將爬升架下降到塔身底部并加以固定,以降低整個塔機的重心和減少迎風面積。 (3)塔機加節完畢,將操作手柄置于零位,并切斷液壓系統電源。第九節、應急預案一、應急預案的方針與原則更好地適應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企業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行16、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保護人員安全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方針,貫徹“常備不懈、統一指揮、高效協調、持續改進”的原則。二、應急資源應急資源的準備是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項目部應根據潛在事故的性質和后果分析,配備應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機械和設備、交通工具、醫療設備和藥品、生活保障物資。應急物資主要有: 氣瓶、乙炔瓶、氣割設備2套;備用絕緣桿5m 2根;備10根20綜繩長 30m,備5根12尼龍繩長 30m(存項目部);急救藥箱1個;手電筒5個(塔吊、電工、搶險組、防護組、指揮員5個);對講機10部。三、應急回應施工過程中施工現17、場或駐地發生無法預料的需要緊急搶救處理的危險時,應迅速逐級上報,并立即組織搶救。(1) 24小時值班電話:18063908916(2) 緊急情況發生后,及時搶救傷員和財產,并根據情況性質、有無傷亡、是否需要派救護車、消防車或警力支援到現場實施搶救,如需可直接撥打999求救電話。(4)遇到緊急情況,全體職工應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主動積極地投身到緊急情況的處理中去。各種設備、車輛、器材、物資等應統一調遣,各類人員必須堅決無條件服從組長或副組長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諉、阻礙緊急情況的處理。第十節、計算書一、塔吊屬性塔機型號QTZ80塔機獨立狀態的計算高度H(m)40.2塔身桁架結構方鋼管基礎尺寸18、(abh)5.55.51.6二、塔吊所受荷載荷載情況基礎荷載P(kN)M(kN.m)FkFhMMz工作狀態573.0029.001600.00453.30非工作狀態556.2071.001722.001 天秤基礎受力示意圖1、塔吊豎向力計算塔吊自重:G=1131.325kN;塔吊最大起重荷載:Q=8kN;作用于塔吊的豎向力:FkGQ1131.32581139.325kN;2、塔吊彎矩計算風荷載對塔吊基礎產生的彎矩計算:Mkmax1651.46kNm;三、塔吊抗傾覆穩定驗算基礎抗傾覆穩定性按下式計算:eMk/(Fk+Gk)Bc/3式中 e偏心距,即地面反力的合力至基礎中心的距離; Mk作用在基礎19、上的彎矩; Fk作用在基礎上的垂直載荷; Gk混凝土基礎重力,Gk255.55.51.6=1210N; Bc為基礎的底面寬度;計算得:e=1651.46/(1139.325+1210)=0.703m 5.5/3=1.83m;基礎抗傾覆穩定性滿足要求!四、地基承載力驗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第5.2條承載力計算。混凝土基礎抗傾翻穩定性計算:e=0.703m Fl= 755.43kN;實際沖切力不大于允許沖切力設計值,所以能滿足要求!六、承臺配筋計算1.抗彎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8.2.7條。計算公式如下:MI=a12(2l+a)20、(Pmax+P-2G/A)+(Pmax-P)l/12式中:MI -任意截面I-I處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彎矩設計值; a1 -任意截面I-I至基底邊緣最大反力處的距離;取a1=(Bc-B)/2(5.5-1.78)/2=1.86m; Pmax -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基礎底面邊緣最大地基反力設計值,取160.05kN/m2; P -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在任意截面I-I處基礎底面地基反力設計值,BcPmax-a1(Pmax-1.2Pmin)/Bc5.5160.0491.86(160.0491.20)/5.5=104.439kPa; G -考慮荷載分項系數的基礎自重,取G=1.3525B21、cBchc=1.35255.55.51.6=1527.29kN/m2; l -基礎寬度,取l=5.5m; a -塔身寬度,取a=1.78m; a -截面I - I在基底的投影長度, 取a=1.78m。 經過計算得MI=1.86(25.5+1.78)(160.05+104.44-21527.29/5.5)+(160.05-104.44)5.5/12=956.68kNm。2.配筋面積計算 s = M/(1fcbh02) = 1-(1-2s)1/2 s = 1-/2 As = M/(sh0fy)式中,l -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 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確定,取l=1.00; fc -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查表得fc=16.70kN/m2; ho -承臺的計算高度,ho=1.25m。經過計算得: s=956.68106/(1.0016.705.5103(1.25103)2)=0.006; =1-(1-20.006)0.5=0.006; s=1-0.006/2=0.997; As=956.68106/(0.9971.25103210.00)=3655.88mm2。由于最小配筋率為0.15%,所以最小配筋面積為:5900.001300.000.15%=11505.00mm2。故取 As=11505.00mm2。-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