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四層框架結構文化藝術中心基坑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9715
2024-09-21
13頁
2.02MB
1、第二組團土方回填方案目 錄1.編制依據22.工程概況23.施工準備23.1.技術準備23.2.材料準備43.3.施工機械準備43.4.勞動力準備44.施工方法44.1.施工分區及回填順序44.2.土方回填施工方法65.回填土試驗85.1.環刀試驗85.2.擊實試驗96.質量保證措施127.安全保證措施128.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21. 編制依據1、xx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設計的本工程施工圖紙;2、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3、與本工程有關的國家現行有關技術標準,施工驗收規范及工程檢驗及評定標準;4、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5、xx總公司、xx三局企業內部的企業標準及操作方2、法;6、業主提供的其他有關資料及要求;7、xx市有關建設工程建設的地方性法規;8、施工場地周邊環境。2. 工程概況第二組團工程包括勞動人民文化宮及青少年宮兩個單體。本土方回填工程包括室外基坑土方的回填和室內土方的回填兩部分,回填高度和回填方量見表1。表1序號回填部位回填高度回填方量1室外基坑5.1m3000m32勞動人民文化宮1.6m30000m33青少年宮2.6m17000m3以上數據僅供施工計劃參考,不作為結算依據第二組團總占地面積67658m2其中地下車庫占地21500m2,地下商場占地面積11460m2。本工程的特點:1、填方面積大,體量大。2、回填質量要求高,難度大。3. 施工準備33、.1. 技術準備1、根據圖紙設計做法,本工程室外基坑土方回填土在靠墻邊一定范圍內采用3:7灰土分層回填(見圖1),外側采用素土分層回填。室內回填土采用素土分層回填,頂面300mm(部分房間為400mm)采用3:7灰土(見圖2)。回填土或灰土應分層夯實,其壓實系數0.95,夯實后的干容重不小于1.6g/cm3,回填土內有機質含量不得超過5%,也不得含有凍土或膨脹土。圖1 室外基坑回填剖面圖圖2 室內回填剖面圖2、回填施工前地基與基礎分部驗收工作已經完成,外墻防水施工已經完成并通過驗收。3、施工前做好水平高程的設置,在基礎墻、柱表面劃分層線。4、確定好土方機械、車輛的行走路線,應事先經過檢查,必要4、時要進行加固加寬等準備工作。5、組織挖土機械設備、人員進場,組織相關材料進場。機械設備、機具需要進行定期檢查,并經有關部門進行校核后才能投入使用。6、土方回填前,做好嚴格的技術交底,并做好書面記錄。3.2. 材料準備1、素土:本工程第二組團基坑開挖時預留的粉土,堆場在場區西北角圍墻邊,如現場土方不夠,需外購土回填。2、石灰: 新鮮消石灰,使用前過篩,其顆粒不得大于5mm,且不應夾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塊粒及其它雜質,也不得含有過多的水分。3.3. 施工機械準備表2序號工種數量工作內容1挖掘機4臺挖土、裝土2推土機2臺回填土的攤平3自卸汽車12臺回填土的運輸4蛙式打夯機10臺回填土的夯實3.4. 勞動5、力準備表3序號工種人數工作內容1普工60人土的轉運、鋪設、夯實2機械工18人挖掘機、推土機、自卸汽車司機4. 施工方法4.1. 施工分區及回填順序勞動人民文化宮和青少年宮以2-4軸為界分開。勞動人民文化宮和青少年宮都以場區中軸線2-15分為1區和2區。回填土方時,室外基坑從中間向東西兩側回填;勞動人民文化宮1區從中軸線處開始向西回填,回填土方從西側坡道運入,2區從中軸線開始向東回填,回填土方從東側坡道運入;青少年宮1區和2區都由北向南回填,回填土方從南面坡道運入。回填標高控制和行車路線見下圖。4.2. 土方回填施工方法4.2.1. 工藝流程基坑底地坪上清理檢驗土質分層回填夯實取樣試驗修整找平驗6、收4.2.2. 施工方法第二組團主樓地下一層土方回填,勞動人民文化宮與青少年宮土方回填分別由兩個班組負責,進行平行施工。1、填土施工時,采用挖掘機裝土,自卸汽車運輸,推土機攤平,蛙式打夯機人工夯實。回填土的方量及運距按現場實測實量。2、回填施工前應先清除基坑底部的木模板、塑料袋、樹根、建筑垃圾等雜物,并將坑中的積水抽干,清除完坑底淤泥。3、回填粉土必須在清除粉土中的建筑垃圾、樹根、塑料袋等雜物及淤泥后,經過粉碎、過篩,達到回填要求后才能回填。填土內有機質含量不得超過5%,也不得含有凍土或膨脹土。4、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夯實質量,在夯實前應先擊實試驗,以得到符合密實度要求條件下的最優7、含水量和最少夯實遍數。含水量過小,夯壓(碾壓)不實;含水量過大,則易成橡皮土。一般基本觀測土料含水量以手握成團,落地開花為適宜。當含水量過大,應采取翻松、晾干、風干、換回填土,摻入干土和其他吸水材料等措施;如土料過干,則應預先撒水潤濕。5、填土應分層鋪攤夯實。本工程選用蛙式打夯機夯實,回填土虛鋪厚度按250mm控制,每層壓實遍數不少于4遍。要求壓實系數0.95,夯實后的干容重不小于1.6g/cm3。6、打夯時,夯跡應相互搭接,防止漏夯。長寬比較大時,填土應分段進行。每層接縫處應做成斜坡形或階梯狀,夯跡重疊0.5-1.0m左右,上下層錯縫距離不應小于1m(見圖3)。接縫部位不得在基礎、墻角、柱墩8、等重要部位。7、填方時,應保證邊緣部位的壓實質量,當打夯機夯不到位時,應采用人工夯實,并減少鋪土厚度。8、回填土方每層壓實后,應按規范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干土的質量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上一層的鋪土。9、回填土連續進行,盡快完成。施工中應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內以免基土遭到破壞。雨天施工應采取防雨或排水措施,夯打完或未夯實的灰土如遭雨淋浸泡則應將積水及松軟灰土除去,并重新補填新灰土夯實,受浸濕的灰土應晾干后,再夯打密實。10、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應進行拉線找平,凡超過標準高程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應補土找平夯實。4.2.3. 質量標準1、基底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9、的規定。2、回填的土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3、填土施工過程中應檢查排水措施,每層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和壓實程序。4、回填土的密實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回填土的密實度應0.95。在夯實或壓實之后,要對每層回填土的質量進行檢驗,一般采用環刀法取樣測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實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層。5、環刀取樣的方法及數量應符合規定。基坑和室內填土,每層按100-400m2取樣一組,取樣部位在每層壓實后的下半部2/3處。6、回填土必須按規定分層夯壓密實。取樣測定壓實后的干土質量密度,其合格率不應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質量密度的最低值與設計值的差,不應大于0.08g/cm3,且10、不應集中。填方施工結束后應檢查標高、邊坡坡度、壓實程度等,檢驗標準參見表3。表3填土工程質量檢驗標準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樁基基坑基槽場地平整管溝地(路)面基礎層人工機械主控項目1標高-503050-50-50水準儀2分層壓實系數設計要求按規定方法一般項目1回填土料設計要求取樣檢查或直接鑒別2分層厚度及含水量設計要求水準儀或抽樣檢查3表面平整度2020302020用靠尺或水準儀5. 回填土試驗5.1. 環刀試驗1、本試驗方法適用于細粒土。2、本試驗所用的主要儀器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1)環刀:內徑61.8mm和79.8mm,高度20mm。(2)天平:稱量500g,最小分度值0.11、1g;稱量200g,最小分度值為0.01g。3、環刀法測定密度,應在環刀內壁涂一薄層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樣上,將環刀垂直下壓,并用切土刀沿環刀外側切削土樣,邊壓邊削至土樣高出環刀。根據試樣的軟硬采用鋼絲鋸或切土刀整平環刀兩端土樣,擦凈環刀外壁,稱環刀和土的總質量。4、試樣的濕密度,應按下式計算:式中 試樣的濕密度(g/cm3),準確到0.01g/cm3;試樣(天然土)重量(g);試樣體積(環刀的容積)。5、試樣的干密度,應按下式計算:式中 試樣干密度(g/cm3);試樣濕密度(g/cm3);試樣的含水量(%)。6、本試驗應進行兩次測定,兩次測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3g/cm3,取兩次測值的平12、均值。5.2. 擊實試驗擊實試驗是用標準擊實法,對土粒徑小于5mm的粘性土樣,用輕型擊實試驗,測定土的密度和含水量的關系,從而確定土的最大干密度與相應的最優含水量的試驗方法。當土粒徑大于5mm而小于40mm時,應用重型擊實試驗。1、儀器設備(1)擊實儀(見圖4)。輕型擊實試驗的單位體積擊實功應為591.6kJ/m3,重型擊實試驗的單位體積擊實功應為2682.7kJ/m3。(2)擊實筒。金屬制成的圓柱形筒。輕型擊實筒內徑為102mm,筒高位116mm;重型擊實筒內徑為152mm,筒高為116mm。二者均配有護筒和底板,護筒高度不小于50mm。(3)擊錘。錘底直徑為51mm,輕型擊錘重量為2.5k13、g,落距為305mm;重型擊錘重量為4.5kg,落距為457mm。擊錘應配導筒,錘與導筒之間應有適當的間隙,使錘能自由下落。擊錘分人工操作和機械操作。電動擊錘應配備跟蹤裝置控制落距,錘擊點應按一定角度均勻分布。(4)推土器。螺旋式千斤頂。(5)天平。稱量200g,感量0.01g。(6)臺秤。稱量5kg,感量5g。2、試樣制作擊實試驗的試樣制作分干法和濕法兩種。(1)干法制作試樣的步驟。取代表性土樣20kg,風干碾碎,過5mm的篩,將篩下的土樣拌勻,并測定土樣的風干含水量。根據土的塑限預估最優含水量,選擇五個含水量并按前述制備土樣一組。相鄰2個含水量的差值宜為2%(5個試樣中,2個大于塑限含水量14、,2個小于塑像含水量,1個接近塑限含水量)。(2)濕法制作試樣的步驟。將天然含水量的土樣碾碎,過5mm的篩,將篩下土樣拌勻,并測定土樣的天然含水量。根據土的塑限預估最優含水量,選擇5各含水量,其中2個大于塑限含水量,2個小于塑像含水量,1個接近塑限含水量,相鄰2個含水量的差值宜為2%。分別將土樣風干或加水制備一組試樣,制備一組試樣中水分應均勻分布。3、擊實方法(1)將擊實筒固定在剛性底板上,裝好護筒,在擊實筒內壁涂一層潤滑油。輕擊實分3層擊實,每層25擊;重型擊實分5層,每層56擊。每層試樣宜相等,兩層交界處的土面應刨毛。擊實后,超出擊實筒頂的試樣高度應小于6mm。(2)拆去護筒,用刀削平擊實15、筒頂部的試樣。拆除底板,試樣若超出筒底,也應削平。擦凈筒外壁,稱出筒和試樣的總量,精確到1g,并計算試樣的濕密度。(3)用推土器將試樣從筒中推出,取2塊代表性試樣測定含水量,兩個含水量差值不大于1%。(4)對不同含水量的試樣依次進行擊實試驗。4、試驗結果處理試樣的干密度按下式計算:式中 試樣干密度(g/cm3);試樣濕密度(g/cm3);試樣的含水量(%)。 在直角坐標系中,繪制出干密度和含水量的關系曲線(見圖5)。曲線峰值點相應的縱坐標為擊實試樣的最大干密度,相應的橫坐標為擊實試樣的最優含水量。當關系曲線不能繪出峰值點時,應再取土樣,進行補測。5、本工程試驗方法本工程進行重型擊實試驗,采用濕16、法制作試樣,取代表性土樣30kg,不必過mm篩,用手將大于mm的碎(礫)石揀除即可。按照上述重型擊實試驗方法確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相應的最優含水量。6. 質量保證措施1、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由各分包單位專職或兼職質檢員組成質量管理網絡,建立質量責任制,對施工現場實行監督。2、組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設計文件、相關技術標準、施工規范和操作規程。3、施工前要對相關人員進行三級技術交底工作。4、嚴格檢查驗收,各班組在自檢、互檢、專檢的基礎上進行交接檢查,上道工序不合格決不允許進行下道工序施工。5、合理選擇施工機械,搞好維護檢修工作,保持機械設備的良好狀態。7. 安全保證措施1、建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設置安17、全生產管理機構。本著“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獎罰制度,并設立專職安全員和兼職安全員,從組織體系上保證安全生產。2、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建立安全技術交底制度。3、施工人員進場前進行安全教育工作,簽訂安全責任狀。4、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使施工人員有章可循,將安全工作落到實處。5、施工前必須由專業工長下達書面安全技術交底,班組履行簽字手續后才能施工。6、基坑上口四周沿邊坡設置安全防護欄桿,欄桿上懸掛顯眼的防墜落標志。7、作業的操作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同時保證安全帽下顎帶正確佩戴。8、夜間施工必須保證工作地點及主要通道有充足的照明。8. 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施工現場成立文明施工領導小組,按照現場文明施工管理細則進行布置、實施、檢查、考核、評比。對于不符合文明施工要求的地方,限期予以整改。2、嚴格遵守xx市環衛、市容、場容管理的有關規定和現場文明施工管理細則,加強現場排污及運輸車輛的管理。3、施工過程中嚴禁擾民現象的發生,嚴格遵守甲方規定的作息時間。施工中盡量減少噪音、粉塵、振動、煙霧和強光等對周圍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擾。加強施工現場的環境保護管理,提高施工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夜間施工控制施工噪聲,通過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來減少施工噪聲的環境污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