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挑鋼管腳手架在筒庫頂板施工中的應用.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09838
2024-09-21
2頁
32.50KB
1、懸挑鋼管腳手架在筒庫頂板施工中的應用某面粉廠糧倉筒庫,總容量l萬t。由10個直徑8m的圓倉組成,倉下層及倉體為鋼筋混凝土筒壁(下層含鋼筋錐形料斗),倉上層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筒壁厚度為18cm,筒庫全高為32.80m(圖2-21-1)。立筒庫的筒壁(土0.00029.100m標高)采用滑模施工,隨滑隨抹光。當筒壁滑模施工結束,滑模平臺、提升架全部拆除后,立筒庫頂板(板底標高29.150m、板厚150m、大梁斷面250mm600mm)支模采用的腳手架方案成為整個建設項目的難題之一。第1章 腳手架方案的選擇頂板支模所用腳手架按常規可采用滿堂鋼管腳手架,也可用槽鋼或工字鋼與預埋鐵件焊接提供支撐面,再在2、其上搭設鋼管架支模。前種方案所需周轉材料量太大,搭設、拆除腳手架的用工量太多;后種方案的一次性投資高,效益低,且焊接工作條件差,焊接質量要求高,拆除也很困難。權衡利弊均不可采用。最后提出了懸挑鋼管腳手架方案,并將方案中的基本三角架進行了不同荷載下的破壞性試驗,同時對頂板施工階段的最大荷載進行了分析。根據載荷試驗和荷載分析得出的結論修改原方案并對腳手架體系進行剛度、強度加固,將完善后的懸挑鋼管腳手架方案付諸實施。實踐證明該方案具有施工簡單、安全可靠、經濟效益好的特點。第2章 懸挑銅管腳手架設置該方案要求滑模施工時在筒壁上部的指定位置預留兩排相距3m的孔洞,穿設水平桿,用垂直桿、斜撐將水平桿固定形3、成基本三角架,并用鋼管連系桿連接,從而形成懸挑三角架體系(圖2-21-2)。第1節 預留孔洞的留設該方案對預留孔洞的質量要求較高,故采用了預制帶孔水泥砂漿長方塊的留孔方法。具體作法為:在施工場地用1:2水泥砂漿預制長方塊(圖2-21-2),用廢水泥袋紙將圓孔塞滿(以免施工時的水泥漿流入)。在滑升平臺的四周根據基本三角架平面布置的要求(20等分)以釘子涂紅作標記,當筒壁混凝土澆至25.100m和28.100m標高時將預制帶孔塊在釘子位置放平、放直,并用鐵絲可靠地固定在筒壁鋼筋網上?;_^后及時清孔。上下兩預留孔洞在同一垂直線上以滿足基本三角架平面為垂直面。預留孔要盡可能水平。第2節 基本三角架搭4、設在預留孔內穿設上長下短2根水平桿,上水平桿內挑稍大于2.9m,外伸稍大于1.Im(見圖2-21-2),下水平桿長度無具體要求。緊靠外筒壁用垂直桿和十字扣件將上下水平桿固定(上桿緊靠內壁與短鋼管固定),再在上下水平桿間設置斜撐(水平桿和斜撐間用萬向扣件連結),便形成了基本三角架。該方案要求基本三角架斜撐的下端一律伸至筒壁,所有扣件的質量必須可靠。第3節 基本三角架的平面布置圖每個筒倉內等分20榀基本三角架,以筒心為中心呈放射性布置(見圖2-21-3)。為保證基本三角架的整體性,在上水平桿設置3道連系桿,其中筒倉中心附近1道,連系桿設置成正方形,以便同下面操作平臺垂直連接。第4節 操作平臺的鋪設5、操作平臺由4棍桁架加鋼管連系桿構成(圖2-21-4),安裝在滑模吊架上,隨滑模提升而上升,當升至安放部位(24.900標高)時將平臺吊筋與筒壁上預埋件焊牢成為懸空平臺。它的作用一是為搭設倉內腳手架提供工作面,二是可作為倉內安全防護設施。為提高腳手架的安全系數,同時解決三角架端部、體系中部剛度差的問題,對體系進行了剛度、強度加固。具體作法是:將操作平臺中部用4根鋼絲繩拉起,其托力由立桿傳至腳手架體系中部,體系中部的剛度、強度將由鋼絲繩的花籃螺絲來調節控制。第3章 搭設方法旋轉花籃螺絲將操作平臺稍微拉起,鋼絲繩呈稍松弛狀;在操作平臺中心搭設1.5m1.5m井架,然后借助井架穿水平桿、扎斜撐直至筒內搭設全部結束,搭設順序(圖2-21-5)。筒外三角架的搭設有很大不便,其最大困難是擰下排短管處的兩個扣件。為此我們自制了爬梯,爬梯每移動一次可完成兩榻外部架的搭設。外腳手架邊搭設邊鋪設腳手板、張掛安全網。該筒庫頂板搭設腳手架共占用鋼管25t,時間為55d,與其他方案相比較,產生的綜合經濟效益超過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