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框架錨桿施工技術交底.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10141
2024-09-21
3頁
25.83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路基附屬施工交底分項匯總18項合集
1、錨桿框架梁施工技術交底書交底單位: 編號:工程名稱路基邊坡防護交底部位錨桿框架梁交 底 人交底日期接收單位接 收 人交底內容:1、施工準備(1)內業技術準備:技術交底編制后,在開工前組織施工隊技術人員認真學習,閱讀、審核施工圖紙,澄清有關技術問題,熟悉規范和技術標準。(2)場地準備:施工現場需完成“三通一平”工作,進入工作面等施工輔道需修建完畢;路塹邊坡開挖完成后,人工修正邊坡至設計坡率。(3)人員準備:各專業工種已經進入現場并熟悉圖紙及相應規范。(4)機具準備:各類機具已到場并檢查完畢,符合使用要求。2、 施工順序及工藝流程2.1鉆孔錨桿鉆孔,錨桿體與水平面夾角為1520(下傾),深度不得少2、于設計深度。錨桿鉆孔直徑110mm,錨桿長度為8m。鉆進達到設計深度后,不得立即停鉆,必須在停止進尺的情況下,穩鉆12分鐘,防止底端部尖部達不到設計的錨固直徑。錨桿前與鉆孔前大于0.15cm.錨桿鉆孔必須采用風動鉆進,嚴禁水沖鉆進。在達到設計鉆孔深度后,應用高壓風槍清除孔內和孔口處的水、浮渣及粉塵,注意清孔順序是自上而下。清孔完成后,應將孔口暫時封堵,避免碎屑雜物進入孔內,嚴禁使用高壓水沖清孔。在清孔的同時,需對孔位、孔深進行檢查,錨桿孔位、孔深允許偏差為50mm,錨孔的孔斜(傾角)誤差不得超過3%;實際孔深應比設計孔深大0.2m。漏鉆孔及深度不夠的孔位應及時補鉆。2.2錨桿錨桿采用2根HRB3、40025mm螺紋鋼點焊并聯制作,錨桿豎向垂直間距為3.0m,縱向間距3.0m,正方形布置,長度L=8m,鏈接鋼筋與格梁主筋鏈接,支架與錨桿鋼筋焊接。長錨桿均做除油、除銹和防腐處理,下錨前要保證鋼筋表面的清潔,并按設計要求焊上定位鋼筋,以確保錨桿體在鉆孔內居中。錨桿施工前應做極限抗拔力試驗。錨桿插入前需進行定位支架焊接,定位支架采用12mm的鋼筋制作,自錨桿前端0.5m處每1.5m設置一處。2.3注漿錨桿孔內注漿為一次注漿,采用孔底返漿法。錨桿注漿采用M35水泥砂漿,使用P042.5級鈹銅硅酸鹽水泥,注漿壓力不小于0.2MPa,先下錨后注漿。如遇空洞不能加壓太大,要保持0.4MPa的工作壓力。4、注漿液應攪拌均勻,隨攪隨用,漿液嚴禁石塊等雜物混入,注漿液一般不小于錨固體體積的1.5倍,對于張裂隙,砂漿應充滿全部裂隙。注漿時注漿管應插至孔底510cm處,隨砂漿的注入緩慢勻速拔出,并在孔口處應減壓或松壓至零。注漿要保證砂漿飽滿,不得有里空外滿的現象。2.4框架梁體施工框架梁必須在錨桿孔內砂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方可施工。在土石方開挖前,應對框架梁進行放樣,且應用廣線拉直,當錨桿偏離框架梁中心過大時,應適當調整錨桿端頭或立即補鉆孔。格梁采用C35混凝土現場立模施工,格架梁嵌入開挖坡面,間距3m,截面尺寸采用0.4m0.3m,埋深0.3m,0.1m寬的截水槽。錨頭應與框架梁同時澆筑,縱5、向每隔9m設置坡面設一條混凝土預制排水槽,上與坡頂鑲邊相連,下與平臺截水溝相連。坡頂和坡腳應設置C25混凝土鑲邊,厚度為0.3m。框架梁應嵌入坡面并與坡面密貼順接。在基礎達到設計要求尺寸后,應將基礎松動雜石及浮渣清除干凈后方可進行鋼筋綁扎安裝。錨桿的彎鉤需與框架梁主筋焊接或綁扎牢固,若錨桿與箍筋相干擾可適當調整箍筋,且注意在鋼筋綁扎、焊接預留伸縮縫的位置。模板采用塑鋼模板,用短錨桿固定在坡面上以支撐模板或用鐵絲拉住模板。砼澆注時,尤其在錨孔周圍,鋼筋較密集,一定要仔細振搗,保證質量。3、 質量標準表 31 框架梁錨桿(索)施工的允許偏差序號檢驗項目允許偏差檢驗辦法1位置+50mm儀器測量2孔徑6、+10mm,0尺量3傾角3%導桿法量4孔深+50mm,0尺量鉆桿長表 32 框架梁各部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序號檢驗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平面位置+50mm每段護坡每50m長抽樣檢驗4點儀器測量2基底高程+50mm每段護坡每50m長抽樣檢驗3點3坡頂高程0,-20mm每段護坡每50m長抽樣檢驗3點4框架凈距+50mm每段護坡每50m長各抽樣檢驗6處(上、中、下部各2處)尺量5框架寬度及邊槽高度設計值尺量6框架梁厚度及嵌置深度設計值尺量7護肩、鑲邊及基礎厚度、寬度設計值每段護坡每50m長抽樣檢驗3組尺量8踏步寬度、厚度設計值每踏步抽樣檢驗1處尺量9坡面平整度40mm/3m每7、段護坡每50m長抽樣檢驗3處3.0m直尺,尺量4、安全措施(1)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條例,結合施工單位實際情況和工程的具體特點,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保證體系,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級人員的職責,抓好工程的安全生產。(2)關鍵工序上墻,技術工種持證上崗。參與施工的人員均應經過培訓和技術交底,熟悉施工序流程及關鍵環節。 (3)安全防護措施齊備,設備器具必須合理使用。嚴禁對運轉中的設備進行維修、保養調整等作業。 (4)與當地氣象部門加強聯系,了解近期氣象預報,掌握雨訊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一旦遇有災害性天氣和水情,及時做出部署。 (5)交叉施工的工程項目,在施工前了解交叉施工作業內容、施工時間、安全注意事項等,必要時派專人進行協調、防護,確保安全。 5、環保措施(1)施工場地、料場要統一規劃,統籌部署,規范整潔,施工使用的機具、設備要集中停放,材料要分別堆碼標示。 (2)施工中,負責保護施工范圍內相關建筑物、管線,以保持周圍環境協調。 (3)施工完畢后,及時進行施工場地清理,施工機具堆碼、擺放整齊,機械車輛停放有序,保證施工場地整潔。編制復核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