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及堆場在車庫頂板加固施工方案.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10664
2024-09-21
12頁
61.04KB
1、目 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2第二章 編制說明及依據3一、編制說明3二、編制的依據3三、設計數據:3四、原設計承載能力計算3第三章 車庫頂板承載驗算5一、車庫頂板行車驗算5二、鋼筋堆場的堆載驗算6三、鋼管堆載驗算7四、方木、板堆載驗算7五、后澆帶行車驗算7第四章 加固構造要求10第五章 監督和檢測措施11一、必須對鋼管加固支撐腳手架進行檢查的情況11二、進行鋼管加固支撐腳手架檢查、驗收時所依據技術文件11三、腳手架使用中,應定期檢查的項目11四、監督和檢測要求11第六章 安全保證措施1212 / 12第一章 工程概況1、該工程位于常州市新北區,東側為東經120路、西側為西環路、南側為南環路、北側為太2、湖東路。工地南側、北側為市政道路,東側為空地,西側有河道。2、本次工程施工范圍包括18#24#、27#33#、36#41#、44#58#共35棟別墅及別墅區地庫;高層區施工范圍為:5#樓、6#樓高層及地下車庫總建筑面積13.8平方米。 3、本工程地下車庫結構為框架結構,別墅和高程為框剪結構。車庫頂板混凝土等級為:C30P6,高層地下車庫頂板厚度為350mm,別墅區地下室車庫頂板厚度為:250mm。第二章 編制說明及依據一、編制說明為了保證常州世茂香檳湖3.1期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按規范化要求并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由于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完成進入主體結構施工時就沒有施工道路和施工場地,根據現場的實際3、情況和施工的需要,在本工程的地下室頂板上布置鋼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場,在地下室頂板上(局部)設置施工道路。施工期間的荷載遠大于設計活荷載,需對布置鋼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場位置及施工道路部位的地下室頂板現澆板進行頂撐加固(具體位置詳見施工平面布置圖)。二、編制的依據1、本工程設計圖紙;2、土建工程施工工藝標準3、建設工程支撐模板系統施工安全管理辦法4、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5、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6、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7、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8、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2002年版9、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4、準(GB50300-2001)10、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7-2002三、設計數據:地下室頂板板厚:250mm主梁最大間距為8.1m次梁間距為4.05m頂板上設計回填土厚度為1.5m活動荷載:2.5 KN/m2車道設計荷載:30 KN/m2四、原設計承載能力計算1)查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附錄表A中A.1.4得:粘土自重為18 KN/m32)車庫頂板覆土1.5M每平方米荷載:18 KN/m31.5 M =27KN/m23)車庫頂板可承受荷載為(非消防車道):27 KN/m2(活動荷載2.5 KN/m2)=29.5 KN/m24)車庫頂板可承受荷載為(消防車道):275、 KN/m2(車道設計荷載:30KN/m2)=57KN/m2第三章 車庫頂板承載驗算一、車庫頂板行車驗算因材料運輸車輛(木料、鋼管、水電材料等運輸車輛)須在車庫上行走,故將施工臨時道路安排在消防車道上。因鋼筋運輸車輛暫不讓行走在車庫頂板上。1、計算1)選重量最大的運輸鋼管的貨車進行計算:貨車總重約(車和貨)400KN。2)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附錄B.0.5條,局部荷載的有效分布寬度按公式B.0.5-1計算有效載荷面積:(1)bcy = bty+2S+h= 0.50.20+0.25(車輪寬bty選500mm,板厚250mm,無墊層S不計)=0.75m(2)當bcxbcy,bcy0.6L, bcx6、L時;b= bcy+0.7L=0.66+0.74.05(次梁間距L為4.05m)=3.495m(3)有效載荷面積s=bL=3.4954.05=14.15m23)局部荷載分布的壓強(車貨總重400KN)/(4個車輪)/(有效面積14.15m2)=7.067KN/m22、驗算車庫頂板行車驗算:(400KN車重荷載7.067KN/m2)(頂板可承受荷載29.5 KN/m2),符合頂板承載要求。根據結果顯示,運輸車輛不在消防車道上行走也不超過設計要求,但運輸車輛總重不宜超過4000.8=320 KN。二、鋼筋堆場的堆載驗算1、圓盤一級鋼堆載驗算1)每盤的重量計算得:約25KN2)平放時的底面積(圓盤鋼7、底部墊廢模板):3.14(圓盤直徑1.6/2)2=2.00m23)車庫受到的壓力: 25/2=12.5 KN/m24)驗算(圓盤一級荷載為12.5KN/m2)27 KN/M 滿足要求!三、鋼管堆載驗算1、計算1)算鋼管理論重量得483.0鋼管每米自重:0.033KN/M2)堆載面分布中得出1M寬1.5M高空間內可堆放約675根鋼管,1M長1M寬的地方堆載1M高鋼管,其重量為:(0.033 KN/M)(675根)=22.275KN/M22、驗算(1.5M高鋼管荷載為22.275 KN/M2)(頂板可承受荷載29.5 KN/m2),符合頂板承載要求。四、方木、板堆載驗算1、計算1)查建筑結構荷載規8、范GB50009-2001附錄表A中A.1.1得方木、板自重:(4 KN/m3)2)每平方受力:(4 KN/m3)(1m)=4 KN/m23)方木可堆載高度:(29.5 KN/m2)/(4 KN/m2)= 7.375m2、驗算1)根據現場材料堆放要求規定方木、板堆放不超過2m;2)(要求堆載高度2m) 0.6, 根據(B.1-2)式, 得整體穩定控制的單向彎矩承載力設計值(繞x-x軸): Mx2 = 1.00 f jb Wx/1000. = 1.00 215.00 0.929 140.90 /1000. = 28.14 kNm綜上,可承受與腹板平行的剪力設計值為104.61kN每個車輪帶給工字9、鋼的荷載為:400/4=100KN104.61kN符合工字鋼承載要求!車輛可以安全通過。為了保證后澆帶的安全通過,在后澆帶底部做回頂。同時在后澆帶頂部鋪設道板。保證車庫的安全通過。對于回頂支撐的要求詳見如下要求。第四章 加固構造要求本工程對后澆帶的回頂及局部進行加固:1、車庫頂板框架主、次梁:梁下立桿間距均為500mm;2、車庫頂板:板下立桿間距均為900-1200mm;3、橫桿支撐:框梁、次梁、板均為三道(地面上翻200mm一道,梁、板頂下翻300mm一道,上下水平撐支1/2處一道)。均用直角扣件緊固,立桿上下均用絲杠調節托,托頂木方,上下頂緊,確保支撐能完全受力。搭設要求可以參見地下車庫回10、頂施工方案搭設要求進行搭設。第五章 監督和檢測措施一、必須對鋼管加固支撐腳手架進行檢查的情況1)腳手架搭設前;2)作業層施加荷載前;3)達到設計高度后;二、進行鋼管加固支撐腳手架檢查、驗收時所依據技術文件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xxx)的相關規定;2)施工組織設計設計(專項方案)及變更文件;三、腳手架使用中,應定期檢查的項目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門洞桁架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2)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3)扣件螺栓是否松動;4)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5)是否超載。四、監督和檢測要求1、施工過程嚴禁各項荷載超標,做好過程監督。2、在各上車庫頂11、板的車必須進行過磅,控制車總重量不超過400KN的才能上車庫頂板。3、鋼筋堆場的圓盤不能疊放,直條每格堆放不超過3捆。4、鋼管計算高度不超過1.5米,現場堆放高度要求不超過1.2米。5、為防止高空作業,方木、板等堆放高度要求不超過2米。6、對各施工區域、各材料堆放區掛明顯的限載標示牌,內容包括數據、高度等。7、每周對車庫頂板面、板底、框架梁、支撐系統進行監測。發現結構異常就立刻對頂板進行卸荷,并請有資質單位對其進行檢測,嚴重專項方案必須進行補強。并不再使用該地方作為施工場地。第六章 安全保證措施 1、安裝和拆除支撐時,操作人員應配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安全帽和安全帶應定期檢查,不合格者12、嚴禁使用。2、腳手架鋼管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鋼結構GB700-2006中Q235-A級鋼的規定;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紋、分層、壓痕、劃道和硬彎,新用的鋼管要有出廠合格證。鋼管腳手架的搭設使用可鍛鑄造扣件,應符合規范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1995的要求,由有扣件生產許可證的生產廠家提供,無裂紋、氣孔、縮松、砂眼等鍛造缺陷,扣件的規格應與鋼管相匹配,貼和面應平整,活動部位靈活,夾緊鋼管時開口處最小距離不小于5mm。鋼管螺栓擰緊力矩達65Nm時不得破壞??奂船F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1995的規定抽樣檢測。安裝前應對所用部件進行認真檢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13、3、施工過程中應經常對下列項目進行檢查:1)墊木應滿足設計要求。2)底座位置應正確,頂托螺桿伸出長度應符合規定。3)立桿的規格尺寸和垂直度應符合要求,不得出現偏心荷載。4)掃地桿、水平拉桿等的設置應符合規定,固定應可靠。4、作業時,鋼管和配件不得隨意堆放,鋼管應放平放穩,嚴防滑落。腳手架或操作平臺上臨時堆放的鋼管不宜過高,連接件應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不得散放在腳手板上。5、施工用的臨時照明和行燈的電壓不得超過36V;若為滿堂支架、鋼支架及特別潮濕的環境時,不得超過12V。照明行燈及機電設備的移動線路應采用絕緣橡膠套電纜線。7、安裝高度在2m 及其以上時,應遵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的有關規定施工。8、加固區域邊緣用鋼管欄桿圍護,以防止加固體系被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