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袋裝砂井處理軟基專項施工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11110
2024-09-21
21頁
298KB
1、正本公路路基袋裝砂井處理軟基專項施工計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目 錄一、工程概況31.1 線路位置及范圍31.2 自然地貌31.3 地層巖性及分布31.4 軟基處理設計71.4 軟基處理的主要工程數量9二、施工組織及部署102.1、施工隊伍安排102.2、工程進度計劃102.2.1 目前征地情況及存在的問題102.3、主要施工機械設備配置112.4、主要材料供應12三、袋裝砂井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藝123.1、施工方案123.1.1 施工順序123.1.2 隊伍安排123.1.3 主要施工方案133.2、施2、工方法及工藝133.2.1 工藝流程133.2.2 操作要點143.3、材料與設備163.3.1 材料性能163.3.2 主要設備163.4、質量控制163.4.1 質量控制要點163.4.2 質量驗收18四、質量保證措施18五、安全保證措施19六、環保措施20一、工程概況1.1 線路位置及范圍XXXX公路02合同段由XX至XX河公路工程和XX至XX公路工程兩部份組成,起點樁號K2+160,終點樁號K5+600,全長3.44km。項目位于XX樂從鎮境內。1.2 自然地貌本區地形以平原為主,偶有微丘地貌。海拔高度一般在1.6 3.8米之間,地勢平坦,沿線渠涌縱橫,魚塘密布。公路沿線除河流堤壩、魚3、塘塘埂、道路路基及村鎮附近表層覆蓋有厚度不等的第四系人工雜填土外,其余地段表層多分布有亞粘土、淤泥質亞粘土、淤泥質粉土、淤泥質粘性土、淤泥等軟塑、流塑狀不良地質,在其上填筑路基或修建橋涵構造物必須進行地基處理。1.3 地層巖性及分布根據本次勘察結果,道路沿線地層巖性自上而下分布為第四系覆蓋層及下伏基巖:區內第四系分布廣泛,根據堆積物特征及工程地質特征從上而下分為以下幾層: 1層填筑土(Q4me)以粘性土夾砂為主,局部含少量碎磚等建筑垃圾,上部含植物根系。層厚0.506.10m,平均厚度2.50m。2-1層淤泥質亞粘土(Q4mc)XX相及海陸交互相沉積,深灰色,軟塑流塑,飽和,含腐殖質,夾薄層粉4、細砂,局部為淤泥。全線分布。層厚1.5028.90m,平均厚度9.41m。2-2層粉細砂(Q4mc)XX相及海陸交互相沉積,灰褐、深灰色,松散稍密,飽和,含云母、貝殼和腐殖質,少量泥質膠結。層厚1.0030.10m,平均厚度7.70m。2-3層亞粘土(Q4mc)XX相及海陸交互相沉積,灰黃色,潮濕,軟塑,含少量高嶺土。層厚1.152.00m,平均厚度1.58m。2-4層亞砂土(Q4mc)XX相及海陸交互相沉積,灰黃色,松散,飽和,夾有粉細砂薄層,含有機質。層厚6.20m。3-1層中砂(Q4al+pl)河流相沖積層,褐、灰白色,稍密中密,飽和,含有機質,局部夾卵礫石,粒徑13cm,磨圓度一般。層5、厚3.8013.50m,平均厚度8.53m。 3-2層粗砂(Q4al+pl)河流相沖積層,灰色,中密,飽和,含少量貝殼,局部夾少量中砂、礫砂。層厚1.007.60m,平均厚度3.51m。3-2層圓礫土(Q4al+pl)河流相沖積層,褐紅、灰色,中密密實,飽和,上部主要為礫石土,礫石粒徑0.22.0cm,個別4cm,磨圓度一般,含量約50,下部主要為礫石夾卵石,卵石粒徑15cm,石英質,磨圓度較好,含量約25,粗砂充填。層厚3.0015.30m,平均厚度6.78m。區內下伏基巖為白堊系下統白鶴洞組泥巖、砂巖、礫巖。巖石堅硬程度為較軟巖。根據巖層的風化程度,可分為以下幾個亞層:4-1層全風化泥巖(6、K)黑色,風化成土狀,手能折斷,原巖結構可辨,取芯率約為90%揭露層厚1.20m。4-2層強風化泥巖(K)灰白色,碎塊狀,夾弱風化泥巖碎塊,裂隙發育,取芯率低。巖體完整程度為極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揭露層厚1.202.40m,平均厚度1.90m。4-3層弱風化泥巖(K)灰黃、棕紅色,碎塊短柱狀,裂隙發育,敲擊聲脆,取芯率6075。巖體完整程度為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揭露層厚1.307.50m,平均厚度3.28m。4-4層微風化泥巖(K)棕紅色,短柱長柱狀,裂隙發育,巖質新鮮,敲擊聲脆,取芯率7085。巖體完整程度為較完整,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揭露層厚2.40m。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7、度14.4236.79MPa,平均值25.47MPa。5-1層弱風化砂巖(K)灰色,塊狀-短柱狀,較堅硬,節理發育,夾少量強風化砂巖碎塊,取心率約為60%。巖體完整程度為極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揭露層厚0.704.00m,平均厚度2.51m。5-2層微風化砂巖(K)棕紅色-灰黃色,堅硬,長柱狀,節理發育,含鐵的氧化物,含少量石英,長石等礦物,取心率約為90%。巖體完整程度為極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揭露層厚2.704.50m,平均厚度3.33m。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22.2236.45MPa,平均值27.01MPa。5-3層弱風化礫巖(K)灰黃、棕紅色,碎塊短柱狀,裂隙發育,敲擊聲脆8、,取芯率6075。巖體完整程度為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揭露層厚2.20m。5-4層微風化礫巖(K)棕紅色,短柱長柱狀,裂隙發育,巖質新鮮,敲擊聲脆,取芯率7085。巖體完整程度為較完整,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一般可達20.0 MPa以上。線路范圍內地基上部土層中2-2層粉細砂呈松散狀,沿線普遍存在,標貫擊數218擊,平均值為9.0擊,根據各孔的標準貫入試驗進行各試驗點的液化判別,結果為易液化,液化等級為中等嚴重。線路范圍分布較厚的軟土層,主要為2-1層淤泥質亞粘土,軟土的力學性質較差,屬高壓縮性土,抗剪強度低,具高靈敏性、觸變性、流變性。上述兩點是本合同段的主要不良地9、質。1.4 軟基處理設計本項目一般路段路基寬度設計為58.5m,具體布置為:0.5m(土路肩)+3.0m(人行道)+8.0m(輔路)+4.0m(側分帶)+12.25m(主路)+3.0m(中央分隔帶)+12.25m(主路)+4.0m(側分隔)+8.0m(輔路)+3.0m(人行道)+0.5m(土路肩)=58.5m。本項目無挖方,均為填方路基,因全線普遍分布軟土,所以路基路段均需進行軟基處理。軟基處理設計時綜合考慮本項目所在場地的地質情況、施工工期、施工工藝、取材、工程造價等因素,并充分吸取珠三角地區軟基處理的成功經驗,進行多方案的經濟技術比較后確定。根據本項目的工期、具體軟土分布情況,采用如下軟土10、路基處理措施:對于一般軟基路段和圓管涵軟土路段,采用“袋裝砂井+堆載預壓”處理深層軟土,豎向排水體采用袋裝砂井,正三角形布置,砂井間距1.01.3m,砂墊層80cm厚,上鋪1層雙向土工格柵,袋裝砂井深入砂墊層30cm。具體結構見“袋裝砂井軟基處理設計圖”。一般路段的縱向處理范圍根據處理深度、填土高度等因素綜合確定,具體按設計分區確定。進行等載或超載預壓時,應在預壓期內及時追加沉降土方,以平衡沉降土方維持預壓高度。預壓完成后,卸載土方可用于橋下綠化帶填筑、簡易人行道填筑或作臨時施工便道之用。軟土地段路基填筑速度由施工觀測控制:填筑期及等載期填土速率按路基中心沉降小于1.0cm/d,邊樁水平位移不11、大于0.5cm/d控制;超載期填土速率按路基中心沉降小于0.8cm/d、邊樁水平位移不大于0.5cm/d控制;綜合孔壓系數小于0.6。一般加載速度以2030cm/周控制。對于復合地基處理的路段也可以采用分級填筑預壓,分級填土時間間隔也必須滿足上述沉降和穩定的要求。軟基處理按照24個月總工期控制。設計預壓期最長按9個月(袋裝砂井+堆載預壓)考慮,但實際預壓時間應根據沉降觀測及穩定要求確定,并考慮各種影響因素。具體時間分配為:軟基處理23個月,填筑期控制時間23個月,預壓期29個月(復合地基預壓期23個月,袋裝砂井+堆載預壓處理預壓期為69個月),卸載1個月,路面施工工期不少于8個月。1.4 軟基12、處理的主要工程數量見“軟基處理主要工程數量表”。軟基處理主要工程數量表序號項目單位數量1軟基處理中粗砂墊層m31566982袋裝砂井(7cm)m33012433土工格柵m2235714二、施工組織及部署2.1、施工隊伍安排軟基處理施工專業性較強,所以安排一個專業的施工隊進場進行袋裝砂井的施工,施工隊人員配置情況如下表。施工隊人員配置表序號工種袋裝砂井施工隊備注1管理人員22機長43操作員104記錄員25安全員26電工1合計21注:本表按目前施工配置,未按高峰期施工配置。2.2、工程進度計劃2.2.1 目前征地情況及存在的問題1)目前已征地的范圍如下:(1)K4+800K5+600段;(2)K313、+920K4+400段;(3)K3+400K3+800段;(4)還有零星三段,位于藤湖路跨線橋位置。2)存在的問題從前期原地面測量來看,現狀原地面線與原設計地面線差別較大,為此確定進行四方聯測,目前僅完成K5+058K5+600段的原地面四方聯測。其他段尚未開始。3)工程進度計劃綜合以上情況和總體進度計劃的安排,合同段內軟基處理的施工進度安排計劃如下:(1) K5+058K5+600段袋裝砂井:2010-10-12010-10-25;(2)K4+859K5+058段袋裝砂井:2010-10-262010-11-10;(3)K3+920 K4+281.5段袋裝砂井:2010-10-152010-14、11-10;(4)K3+400K3+800段袋裝砂井:2010-10-152010-11-10;其他未征地路段待征地后再具體確定施工進度計劃。2.3、主要施工機械設備配置見下表。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振動沉管砂井機DJL30-30c臺6砂井施工2振動吊灌(砂)機臺6砂井施工3汽車吊25t臺2起重作業4裝載機ZL50D臺2現場轉運5水準儀S3臺4高程測量6全站儀TOPCON301臺2定位放樣7變壓器630kVA臺2施工用電8發電機組120kW臺1備用電源2.4、主要材料供應見下表。主要材料數量表序號材料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聚丙烯砂袋70mmm3301243抗拉強度15、5cm不小于900N,延伸率5x10-2mm/s2中粗砂細度模數2.7m315238含泥量5x10-2mm/s,大于0.6mm占50%以上注:材料隨施工進度需要及時進場。三、袋裝砂井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藝3.1、施工方案3.1.1 施工順序魚塘抽水干塘原地面線聯測并確認魚塘清淤、陸地清表埋設軟基監測設施填土砂至砂墊層底面標高攤鋪砂墊層30cm袋裝砂井施工(主要工序見下面工藝流程圖)攤鋪剩余砂墊層鋪設土工格柵完成剩余路基填筑(包括預壓土方)。3.1.2 隊伍安排安排一個專業砂井施工隊負責全合同段內袋裝砂井的施工。受征地拆遷因素的影響,前期按23臺(套)配置施工設備,每臺套設備按68人配備施工人員。16、如工作面全部展開,按照10臺(套)設備配置。3.1.3 主要施工方案袋裝砂井采用振動沉管法進行施工,即以震動錘為動力,將導管沉入到預定深度,導管底端設有活瓣管尖,導管內灌入砂袋后提管形成砂井。袋裝砂井施工采用步履臂架式振動打設機,砂袋采用聚丙烯編織布帶,要求具有足夠的抗拉強度。砂料應使用風干砂,并采用專用灌砂機灌裝,并吊振進行密實,以保證灌砂率不小于95%。砂井用砂要嚴格控制質量,滿足規范要求,確保排水效果。袋裝砂井施工結合工作面情況分段施工,可以50100m長度為一個流水段進行流水施工。打樁機械沿路線方向自外向內施打,樁位應準確,橫向成排,縱向成列。袋裝砂井分段施工完成后應及時進行交驗,合格17、后馬上攤鋪剩余的砂墊層。在進行后續工序的施工時,應注意保護好已施工好的砂井。橋頭路段的袋裝砂井應優先安排施工,以便為后續的PHC管樁施工創造條件。已具備工作面的路段袋裝砂井的施工工期控制在3個月以內,據此配置足夠的施工設備進場施工。3.2、施工方法及工藝3.2.1 工藝流程見“袋裝砂井工藝流程圖”。3.2.2 操作要點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1)審查和熟悉圖紙、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規范,根據設計寬度、樁距、深度繪制袋裝砂井平面布置,進行測量放樣,恢復定線,直線部分10m設一中樁,曲線部分5m設一中樁,并同時放出邊樁,井孔定位放樣,應經符合無誤。施工前應按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進行場地清理及平整壓實。清18、除雜草及淤泥,排水晾干表土并對表土進行分層壓實。(2)根據設計要求,選擇合適的土工袋及粗、中砂、石等材料進場,并應通過質量檢測。(3)按照工地土質情況,選擇打樁機型號,振動錘型號,并運至施工現場,檢查保養。2)裁制砂袋和灌砂:砂袋長度按“處理深度+60cm”裁制(30cm外路、30cm打結),砂采用風干的中粗砂,用10m高簡易門式架,通過砂的自重和人工多次抖動使砂袋密實。15m以內的還需要用卷揚機二次吊振進行密實。3)鋪設砂墊層、機械就位:機械就位以前,先鋪30cm厚的砂墊層,砂墊層超出路基寬度1m,以防填土時砂墊層外緣被土覆蓋,保持排水通暢。打樁機械沿路線方向自外向內施打,機械就位后,套管應19、對準樁位,緩慢放下。套管底端應有可開底蓋或有預制樁尖。4)打設套管:井孔定位后,沉入或施打到土基內,直至設計深度。施打時,開動振動錘后,應緩慢進行,防止套管突然偏斜,并隨時檢查套管的垂直度。入土深距設計深約2m時,要控制錘擊頻率,以防超深。5)下沉砂袋:為保證排水順暢,下沉砂袋時應防止砂袋扭曲、撕破和污染,可在管內穿一根與樁管等長德鋼絲繩,將砂袋一頭拴在鋼絲繩上,慢慢下沉。樁管內壁附著淤泥應定時用清水沖洗,這樣既能使管底閥門順利打開,不回帶,也可以減少對砂袋的涂抹。為防止下袋時,管口損傷砂袋,在套管口設滾輪。6)振動拔管:拔管時應防止砂袋回帶,樁管要垂直起吊防止砂袋帶出或被損害。拔管后立即對樁20、頭空袋用人工補灌,并扎好袋口,將砂井周圍孔穴用砂填實,防止砂袋掉入孔中,整理好樁頭。砂袋應深入砂墊層不小于30cm,并將其豎直埋入砂墊層中。若有高出則將其彎折埋置于砂墊層。本段砂井施工完畢后進行交驗,合格后即攤鋪剩余的砂墊層。3.3、材料與設備3.3.1 材料性能砂井袋采用聚丙烯編制布,裝砂后砂袋的滲透系數應不小于砂的滲透系數;砂井袋抗拉強度應能保證承受砂袋自重。砂井砂料采用潔凈的干中粗砂,含泥量不應大于3%,大于0.6mm顆粒的含量宜占總重的50%以上,細度模數大于2.7,滲透系數不小于5x10-2mm/s。砂井灌砂率應大于95%;砂井深入砂墊層至少30cm,施工時袋口應扎牢,不得臥倒。砂墊21、層采用潔凈的中粗砂,細度模數大于2.7,滲透系數不小于5x10-2mm/s,含泥量不大于5%。3.3.2 主要設備振動沉管砂井機(DJL30-30C)、振動吊灌(砂)機,運輸汽車,裝載機等。3.4、質量控制3.4.1 質量控制要點1)砂袋灌入砂后,露天堆放應有遮蓋,切忌長時間爆曬,以免砂袋老化。2)為控制砂井的設計入土深度,在鋼套管上應劃出標尺,以確保井底標高符合設計要求;砂袋入井,應用樁架吊起垂直下井,防止砂袋發生扭結、縮頸、斷裂和砂袋磨損;拔鋼套管時應注意垂直起吊,以防止帶出或損壞砂袋。施工中若發現上述現象,應在原孔邊緣重打,連續兩次將砂袋帶出時,應停止施工,待查明原因后再施工。3)砂袋頭22、應伸入砂墊層至少0.3m,且不得高出砂墊層頂面。砂袋口應扎牢,并不得臥倒。4)定位要準確,砂井垂直度要好,確保實際排水距離與理論值一致。5)袋中砂要用風干砂,不能用潮濕砂,以免袋內砂干燥后,體積減少,造成袋裝砂井縮短與排水墊層不搭接等質量事故。6)施工中要經常檢查樁尖與導管口的密封情況,避免導管內進泥過多,影響加固深度。7)確定袋裝砂井的長度時,需考慮袋內砂體積減小、袋裝砂井在孔內的彎曲、超伸以及伸入水平排水墊層內的長度等因素,避免砂井全部伸入孔內,造成與砂墊層不連接。8)在振動撥管中,每拔高0.5米停拔振動2030s,或將樁管壓下再撥。9)施工前,必須進行成樁試驗,樁數根據施工地點不同,在四23、個邊上各取23根,共計812根,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填砂量、提升高度和速度和時間、電機工作與電流等。3.4.2 質量驗收袋裝砂井質量標準見下表。袋裝砂井施工質量標準序號項目單位標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1井距cm符合設計規定15抽查2%2井長cm符合設計規定不小于設計挖驗2%3井徑mm符合設計規定0,10尺量周長4豎直度%符合設計規定1.5經緯儀或水準尺5灌砂率%符合設計規定5查施工記錄四、質量保證措施(1)、定位要準確,砂井垂直度要好。要求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確保排水距離和理論計算一致。(2)、砂料含泥量要小,控制在3%以下。(3)、袋中砂要使用風干砂,不得采用潮濕砂,以免袋內砂干燥后,體積減小,嚴24、重者斷層,造成袋裝砂井縮短與排水墊層不搭接或縮頸、斷頸等質量事故。(4)、聚丙烯編織袋,在施工時應避免太陽長時間直接照射。(5)、砂袋入口處的導管口應裝設滾輪,避免砂袋被掛破漏砂。(6)、施工中要經常檢查樁尖與導管口的密封情況,避免導管內進泥過多,將袋裝砂井上帶,影響加固深度。(7)、確定袋裝砂井施工長度時,應考慮袋內砂體積減小,袋裝砂井在孔內的彎曲、超深以及伸入水平排水墊層內的長度等因素,避免砂井全部深入孔內,造成與砂墊層不連接。五、安全保證措施(1)建立以項目經理為主的安全保證體系和以項目經理為組長、包括項目技術負責、安全負責人、專職安全員及各施工班組安全員為主的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組織機構25、。(2)開工前,必須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把安全責任落實到人;施工必須按照安全操作規程做好安全工作,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3)施工現場采用封閉施工,禁止非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并在顯眼位置設置安全、文明施工標牌、條幅。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特種作業人員在施工作業時,應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4)施工機械的使用必須嚴格遵守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的有關規定,并按各種機械的使用要求和有關規定進行保養及維修。所有機電設備實行專人負責操作。拆卸機械須在白天進行。由于樁機比較高,現場必須時時檢查機組的垂直度,發現偏斜,及時調整。(5)所有用電設備必須安裝漏電26、保護裝置,保證一機一閘一漏電開關,漏電開關采用兩級以上設置,實行三相五線制。電箱和機具采用黃綠雙色線進行接零保護。禁止隨意接電纜或電線,電纜必須埋設,電線架空。(6)起重作業時要有專人統一指揮密切配合,操作前對各種工具、設備、鋼絲繩等進行仔細檢查,并進行試運轉。起吊駕駛員應根據指揮人員的指揮作業,嚴禁在起重作業半徑內站人,并應注意保持與周圍建筑物、管線等有足夠的安全距離。(7)樁機進場組裝時,必須按照說明書中進行,操作必須按規范操作。樁機工作時,非工作人員禁止進入樁機工作半徑范圍之內。六、環保措施(1)成立環境保護組織管理機構,并制定相應的措施,做到切實優化施工作業工藝及程序,達到保護環境的目27、的。(2)嚴格執行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1990)規定,最大化地控制和降低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造成的噪聲污染。(3)施工前,應盡可能的獲知相關的地下管線及附近建筑物的地下基礎布置圖及其他資料,在施工中盡量避開這些管線等設施;如無法避開時,應經由有關單位將管線等設施遷移后再進行施工作業。(4)施工中產生的廢棄油料、固體垃圾等,應按照有關的規定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對于項目部日常生活產生的生活垃圾,則應采取交由環衛工人處理或焚燒后掩埋等處理措施。(5)對出入施工場地的運輸車輛采取沖洗或清理等措施,防止車輛夾帶的泥、塵等污染環境。施工便道經常灑水,防止車輛通過時塵土飛揚。(6)施工中應做好地表的排水工作,通過設置排水溝及積水坑等,防止雨水沖刷施工場地。(7)必須工完場清。設專人灑水、打掃,不能讓水泥灰塵飛揚污染環境。(8)施工機械不得有滴漏油現象,禁止油污直接滴漏地表,污染土壤。(9)材料堆放整齊,廢棄物及時清運,注重施工現場的衛生。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2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