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居住社區經濟適用房項目卸料鋼平臺施工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12083
2024-09-21
22頁
113.50KB
1、大型居住社區經濟適用房項目卸料鋼平臺施 工 方 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 目 錄第一部分 編制綜合說明11、工程概況12、編制依據1第二部分 鋼平臺制作、安裝21、施工部署22、施工準備22.1技術準備22.2材料準備22.3人員要求33、鋼平臺的制作34、鋼平臺的安裝使用44.1安裝要求44.2安裝程序54.3拆除工序55、鋼平臺計算書55.1設計說明55.2計算書錯誤!未定義書簽。第三部分 安全管理措施141、鋼平臺安全操作措施142、操作平臺安全要求143、鋼平臺的質量檢查及驗收和管理152、第一部分 編制綜合說明1、工程概況序號項 目內 容1工程名稱xx大型居住社區經濟適用房二期C3地塊1標工程2建設地點3建設單位4設計單位5監理單位6施工單位7建筑結構類型框剪結構(主樓地下一層、地上十八層,商業房地上2層)8總建筑面積112431.94 m29建筑物高度2F高度11.4米,18F高度59.3米2、編制依據2.1國務院令第393號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2.2GB50017-2003 鋼結構設計規范2.3GB50205-2001 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4JGJ81-2002 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2.5JGJ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2.6J3、GJ80-91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2.7JGJ59-99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第二部分 鋼平臺制作、安裝1、施工部署本工程住宅樓結構型式為剪力墻結構,剪力墻抗震等級為三級。為保證材料的安全周轉,在結構施工階段,各住宅樓四層樓開始分別在樓梯與電梯處外側處各布置一個鋼卸料平臺(結構施工時,鋼平臺相應的各層樓面位置均需預先留洞)。但該懸挑平臺,懸挑較大、較寬,僅依賴根部砥柱、外挑部純屬鋼絲繩受力,因此必須達到自身剛度、穩定性和達到足夠的承載力,在施工過程中,荷載不超過1.0噸,在各種荷載作用下不發生失穩、倒塌,不允許剛架變形、傾斜、搖晃式扭曲等現象,以確保安全。2、施工準備2.1技術準備按4、施工規范和現場實際情況編制詳細的鋼平臺制作、安裝方案,并進行受力計算,確保鋼平臺的結構剛度、整體穩定性,力求施工安全。施工操作人員在鋼平臺制作過程中及使用過程中,工長及安全員應對操作者及使用者進行認真詳細的技術交底,并監督其操作過程按交底要求施工。2.2材料準備根據施工方案的要求配購:(1)主梁采用20槽鋼槽口水平 ,次梁采用10槽鋼槽口水平其材質應符合JGJ80-01的技術條件;(2)鋼材采用Q265鎮靜鋼,焊條采用E4313型;(3)焊縫抗拉為2級,抗壓為3級,焊縫高度不小于6mm;(4)吊環鋼筋為A3一級鋼;(5)鋪板為5mm花紋鋼板,圍護欄桿為鋼管及欄板。(6)鋼絲繩采用61916鋼芯5、材料。材料必須具備產品合格證。嚴禁用不合格的材料進行平臺制作。(7)如工程使用舊鋼平臺,在使用前必須先除銹再刷防銹漆,且必須更換新的合格的鋼絲繩,焊縫經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結構用材若有損壞,則必須更換新的材質。2.3人員要求1.鋼料平臺的焊接制作應由持有上崗證的電焊工按方案要求加工制作,焊縫的寬度及深度必須符合規范規定要求。2.鋼料平臺的安裝及提升工作應由專業工人操作,操作人員應持有上崗證書。3、鋼平臺的制作鋼平臺是建筑施工現場建筑物樓層裝卸材料的周轉平臺設施,它可以靈活的適用于各類施工工地。鋼平臺全部由槽鋼拼裝而組成,上鋪花紋鋼板,連接采用電焊(滿焊)。鋼材采用國家標準材料,制作嚴格按圖施工6、,尺寸正確,電焊接點牢固,達到安全防護之目的。鋼平臺,結構簡潔,安裝、使用方便、感觀大方,質量安全可靠,運輸方便,符合安全生產保證體系要求。鋼平臺采用塔吊或吊車吊至適當位置,一端擱在結構梁上并固定牢靠;另一端用一套2根受力鋼絲繩和一套(2根)保險鋼絲繩與結構主梁分別固定。鋼平臺周邊欄板外側采用黃黑間隔300mm,斜向60度布置。1.懸挑式鋼平臺應按現行的相應規范進行設計,其結構構造應能防止左右晃動,計算書及圖紙應編入施工組織設計。2.懸挑鋼料平臺結構采用主梁、次梁及面板組裝焊接的形式。主梁、次梁均采用16槽鋼槽口水平,面板采用550角鐵和18mm厚九夾板,護欄采用48鋼管。3.根據方案部署,首7、先將16槽鋼相互焊接成矩形框狀,縱向邊框、橫向邊框,框間次梁均采用16槽鋼,次梁槽鋼頂面必須和主梁槽鋼的頂面緊貼焊接,每個焊接點應沿頂面滿焊,且焊縫無氣孔、夾渣等缺陷。4.懸挑式鋼平臺的擱支點與上部拉結點,必須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設置在腳手架等施工設備上。5.鋼平臺安裝時,鋼絲繩應采用專用的掛鉤掛牢,采取其他方式時卡頭的卡子不得少于3個。建筑銳角利口圍系鋼絲繩處應加襯軟墊物,鋼平臺外口應略高于內口。本懸挑鋼平臺的主梁末端擱置于建筑物邊梁上,采用吊鉤連接。為防止鋼絲繩拉應力的影響,因此在2根主梁20槽鋼與結構連接部位下端各加焊二個固定限位,限位采用鋼結構吊裝后割除的耳板,防止料臺往樓面反竄。6.斜8、拉鋼絲繩與鋼料平臺的拉接點采用25圓鋼制成吊鉤,吊鉤應和主梁焊牢。吊鉤環每側設有二個。即鋼料平臺主梁兩側設有二道斜拉鋼絲繩。鋼絲繩在主梁槽鋼拉接端打彎,用最少三個鋼絲繩卡卡牢,繩卡且顛倒設置,鋼絲繩的彎頭末端均應留有保險彎。7.鋼平臺斜拉在建筑物結構框架梁上。8.鋼平臺左右兩側必須裝置固定的防護欄桿。鋼料平臺在外三側面設置防護欄桿,欄桿的立桿采用48的腳手架鋼管固定與主梁槽鋼的頂面上,高度為1200mm,立桿間距900mm,然后在立桿上設置兩道水平拉桿,用扣件固定,最后在防護欄桿的內側滿布模板,以防掉物或起吊鉤掛。9.鋼平臺吊裝,需待橫梁支撐點電焊固定,接好鋼絲繩,調整完畢,經過檢查驗收,方可9、松卸起重吊鉤,上下操作。10.鋼料平臺加工制作完畢后,應用防銹漆將焊接處刷油防銹。第一次提升安裝完畢后應由安全員等組織驗收,以后由安全員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1.鋼平臺使用時,應有專人進行檢查,發現鋼絲繩有超規范斷絲損壞現象應及時調換,焊縫脫焊應及時修復。4、鋼平臺的安裝使用4.1安裝要求1.進入標準層施工后,在該層頂板模板拆除前,先將該層樓面清理干凈,布置好料臺擱置位置,然后將鋼平臺用吊車吊至待拆樓板的擱置位置,注意吊裝時應保持鋼料平臺的平穩性,并保持外側比內側高出100mm左右。本架以塔吊為垂直、水平、固定的搭設工具和拆除工具,并應有傳呼系統統一指揮。2.鋼料平臺吊至安裝位置上空10、后,緩慢降落,使鋼平臺主梁擱置于樓面邊梁上,然后將斜拉鋼絲繩拉起,用鋼絲繩兜住框架梁等固定物件后用卡環卡住主繩。3.鋼絲繩固定完畢后,將吊車吊鉤慢慢松開,檢查平臺是否保持穩定,外側是否比內側略高,主梁下端的限位是否卡住混凝土邊梁,并按圖進行固定主梁擱置端,確定在各部位無誤后方可全部松開。4.鋼平臺吊裝后,檢查平臺和樓層之間的接觸處是否有空隙并封牢。鋼平臺每次安裝完畢后,應在安全員等檢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料臺使用時應標明允許載重量。本方案設計料臺的最大允許荷載值為10KN。4.2安裝程序1.在設置鋼平臺的結構梁內預埋直徑25的環箍。2.平臺架由塔吊吊裝就位。3.拉力鋼絲繩兩端達到拉伸極限時,再11、固定兩端,并用6只卡環擰緊。4.做好外端二根鋼絲繩固定后,再用同樣做法固定內端二根鋼絲繩。5.操作完畢抽查平整度是否翹角,必須保證同一水平面平整,外端懸挑根部應比內端適當抬高34cm。6.應保持每天檢查一遍,是否有下墜和扣件松動,應及時處理。7.對施工人員應技術交底,不準超過1噸限載。4.3拆除工序1.先用塔吊提升,塔吊剎車。2.先松掉內端拉繩及卡環。3.再松掉外端拉繩及卡環。4.塔吊啟動上升至上一層安裝。5.以上操作,必須應傳呼通訊統一指揮。6.拆除工序容易出現機械失靈及人為而造成的事故,特別重申,統一指揮,安全施工。5、鋼平臺計算書5.1設計說明計算依據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12、9)和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懸掛式卸料平臺的計算參照連續梁的計算進行。由于卸料平臺的懸挑長度和所受荷載都很大,因此必須嚴格地進行設計和驗算。計算依據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和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懸掛式卸料平臺的計算參照連續梁的計算進行。由于卸料平臺的懸挑長度和所受荷載都很大,因此必須嚴格地進行設計和驗算。5.2計算書計算參數:平臺水平鋼梁(主梁)的懸挑長度4.80m,插入結構錨固長度1.80m,懸挑水平鋼梁間距(平臺寬度)2.50m。水平鋼梁(主梁)插入結構端點部分按照鉸接點計算。 次梁采用10號槽鋼U口水平,主梁采用20a號槽鋼U13、口水平。次梁間距0.50m,外伸懸臂長度0.00m。容許承載力均布荷載2.00kN/m2,最大堆放材料荷載5.00kN。腳手板采用沖壓鋼板,腳手板自重荷載取0.30kN/m2。欄桿采用沖壓鋼板,欄桿自重荷載取0.11kN/m。選擇619+1鋼絲繩,鋼絲繩公稱抗拉強度1400MPa,外側鋼絲繩距離主體結構4.30m,兩道鋼絲繩距離0.50m,外側鋼絲繩吊點距離平臺2.80m。一、次梁的計算 次梁選擇10號槽鋼U口水平,間距0.50m,其截面特性為 面積A=12.74cm2,慣性距Ix=198.30cm4,轉動慣量Wx=39.70cm3,回轉半徑ix=3.95cm 截面尺寸 b=48.0mm,h=14、100.0mm,t=8.5mm 1.荷載計算 (1)面板自重標準值:標準值為0.30kN/m2; Q1 = 0.300.50=0.15kN/m (2)最大容許均布荷載為2.00kN/m2; Q2 = 2.000.50=1.00kN/m (3)型鋼自重荷載 Q3=0.10kN/m 經計算得到,均布荷載計算值 q = 1.2(Q1+Q3)+1.4Q2 = 1.2(0.15+0.10)+1.41.00 = 1.70kN/m 經計算得到,集中荷載計算值 P = 1.45.00=7.00kN 2.內力計算 內力按照集中荷載P與均布荷載q作用下的簡支梁計算,內側鋼絲繩不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最大彎矩M的計算15、公式為 經計算得到,最大彎矩計算值 M = 1.702.502/8+7.00 3.抗彎強度計算 其中 x 截面塑性發展系數,取1.05; f 鋼材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經過計算得到強度 =5.70106/(1.0539700.00)=136.77N/mm2; 次梁的抗彎強度計算 f,滿足要求! 4.整體穩定性計算主次梁焊接成整體此部分可以不計算 其中 b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定系數,按照下式計算: 經過計算得到 b=5708.548.0235/(2500.0100.0235.0)=0.93 由于b大于0.6,按照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附錄B其16、值用b查表得到其值為0.753 經過計算得到強度 =5.70106/(0.75339700.00)=190.78N/mm2; 次梁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二、主梁的計算 卸料平臺的內鋼繩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作為安全儲備不參與內力的計算。 主梁選擇20a號槽鋼U口水平,其截面特性為 面積A=28.83cm2,慣性距Ix=1780.40cm4,轉動慣量Wx=178.00cm3,回轉半徑ix=7.86cm 截面尺寸 b=73.0mm,h=200.0mm,t=11.0mm 1.荷載計算 (1)欄桿自重標準值:標準值為0.11kN/m Q1 = 0.11kN/m (2)型鋼自重荷載 Q2=0.17、22kN/m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計算值 q = 1.2(Q1+Q2) = 1.2(0.11+0.22) = 0.40kN/m 經計算得到,各次梁集中荷載取次梁支座力,分別為 P1=(1.20.30+1.42.00)0.252.50/2+1.20.102.50/2)=1.14kN P2=(1.20.30+1.42.00)0.502.50/2+1.20.102.50/2)=2.12kN P3=(1.20.30+1.42.00)0.502.50/2+1.20.102.50/2)=2.12kN P4=(1.20.30+1.42.00)0.502.50/2+1.20.102.50/2)=2.12kN P18、5=(1.20.30+1.42.00)0.502.50/2+1.20.102.50/2)=2.12kN P6=(1.20.30+1.42.00)0.502.50/2+1.20.102.50/2)+7.00/2=5.62kN P7=(1.20.30+1.42.00)0.502.50/2+1.20.102.50/2)=2.12kN P8=(1.20.30+1.42.00)0.502.50/2+1.20.102.50/2)=2.12kN P9=(1.20.30+1.42.00)0.502.50/2+1.20.102.50/2)=2.12kN P10=(1.20.30+1.42.00)0.502.5019、/2+1.20.102.50/2)=2.12kN P11=(1.20.30+1.42.00)0.152.50/2+1.20.102.50/2)=0.74kN 2.內力計算 卸料平臺的主梁按照集中荷載P和均布荷載q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 懸挑卸料平臺示意圖 懸挑卸料平臺主梁計算簡圖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主梁支撐梁剪力圖(kN) 主梁支撐梁彎矩圖(kN.m) 主梁支撐梁變形圖(mm) 外側鋼絲繩拉結位置支撐力為12.25kN 最大彎矩 3.抗彎強度計算 其中 x 截面塑性發展系數,取1.05; f 鋼材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經過計算得到強度 =9.82106/1.05/20、178000.0+18.821000/2883.0=59.04N/mm2 主梁的抗彎強度計算強度小于f,滿足要求! 4.整體穩定性計算主次梁焊接成整體此部分可以不計算 其中 b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定系數,按照下式計算: 經過計算得到 b=57011.073.0235/(4800.0200.0235.0)=0.48 經過計算得到強度 =9.82106/(0.477178000.00)=115.65N/mm2; 主梁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三、鋼絲拉繩的內力計算: 水平鋼梁的軸力RAH和拉鋼繩的軸力RUi按照下面計算 其中RUicosi為鋼繩的拉力對水平桿產生的軸壓力。 各支點的支撐力21、 RCi=RUisini 按照以上公式計算得到由左至右各鋼繩拉力分別為 RU1=22.45kN 四、鋼絲拉繩的強度計算: 鋼絲拉繩(斜拉桿)的軸力RU我們均取最大值進行計算,為 RU=22.454kN 如果上面采用鋼絲繩,鋼絲繩的容許拉力按照下式計算: 其中Fg 鋼絲繩的容許拉力(kN); Fg 鋼絲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kN); 計算中可以近似計算Fg=0.5d2,d為鋼絲繩直徑(mm); 鋼絲繩之間的荷載不均勻系數,對619、637、661鋼絲繩分別取0.85、0.82和0.8; K 鋼絲繩使用安全系數,取10.0。 選擇拉鋼絲繩的破斷拉力要大于10.00022.454/0.850=26422、.163kN。 選擇619+1鋼絲繩,鋼絲繩公稱抗拉強度1400MPa,直徑23.0mm。 五、鋼絲拉繩吊環的強度計算: 鋼絲拉繩(斜拉桿)的軸力RU我們均取最大值進行計算作為吊環的拉力N,為 N=RU=22.454kN 鋼板處吊環強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 f 為拉環鋼筋抗拉強度,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f = 50N/mm2; 所需要的吊環最小直徑 D=224544/(3.1416502)1/2=17mm 六、錨固段與樓板連接的計算 水平鋼梁與樓板連接地錨螺栓計算如下(鋼結構規范7.2): 地錨螺栓數量n = 1個 每個地錨螺栓承受的拉力 Nt = 4820.503kN 每個地錨螺栓承受的剪力 N23、v = 18816.277kN 每個地錨螺栓承受的直徑 d =20mm 每個地錨螺栓承受的直徑 de =16.93mm 地錨螺栓抗剪強度設計值 fvb =170.0N/mm2 地錨螺栓抗拉強度設計值 ftb =170.0N/mm2 經過計算得到 每個地錨螺栓受剪承載力設計值 Nvb = 3.14162020170.0/4=53.407kN 每個地錨螺栓受拉承載力設計值 Ntb = 3.141616.9316.93170.0/4=38.270kN 經過計算得到公式左邊等于0.374 每個地錨螺栓承載力計算滿足要求!第三部分 安全管理措施1、鋼平臺安全操作措施1、鋼平臺的制作由專職焊工持證上崗操作24、,嚴格按方案要求施工,保證焊接部位牢固、可靠。2、鋼料平臺在標準層重復吊裝使用時應由專業的班組及架子工進行吊裝提升。3、鋼料平臺應掛明施工容許荷載量,嚴禁任何人超負荷裝運。4、鋼料平臺在使用過程中應經常檢查鋼絲繩是否損壞和焊縫受力后情況,有無裂紋,卡環是否變形,發現問題后及時解決或更換。5、使用鋼絲繩卡子固結鋼絲繩時,螺栓一定要擰緊,應將鋼絲繩壓扁1/3為宜。鋼絲繩鑲拼時,所有的鋼絲繩卡的最后一道內應設安全彎,以保證符合規范規定要求和安全。2、操作平臺安全要求1、卸料平臺的上部拉結點,必須設于建筑物上,不得設置在腳手架等施工設備上;2、卸料平臺安裝時,鋼絲繩應采用專用的掛鉤掛牢,建筑物銳角口圍25、系鋼絲繩處應加 補軟墊物,平臺外口應略高于內口;3、卸料平臺左右兩側必須裝置固定的防護欄;4、卸料平臺吊裝,需要橫梁支撐點電焊固定,接好鋼絲繩,經過檢驗后才能松卸起重吊鉤;5、卸料平臺使用時,應有專人負責檢查,發現鋼絲繩有銹蝕損壞應及時調換,焊縫脫焊應及時修復;6、操作平臺上應顯著標明容許荷載,人員和物料總重量嚴禁超過設計容許荷載,配專人監督。3、鋼平臺的質量檢查及驗收和管理1、鋼平臺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的工人。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鋼平臺搭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2、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26、設計要求,不得超載。雨、雪后的平臺作業應有防滑措施,并應掃除積雪。3、在鋼平臺首次搭設及防護措施完成后,應由安全、技術、工程、分包等部門進行檢查、驗收,并填寫驗收單,合格后方可使用,以后由安全部門檢查合格,方可使用。4、在搭建過程中,如需使用,必須由施工負責人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并需經項目生產經理部同意使用后方可上人。5、鋼平臺未經檢查、驗收前,除專業工人外,嚴禁其它人員攀登,驗收后任何人不得拆改。需做局部拆改時,須經施工負責人同意并將拆改申請單報至項目生產部、技術組同意后由架子工操作。6、大風雨后,總、分包單位安全員要及時組織相關人員對架子進行檢查。7、建立有效的外架安全管理機構和27、定期檢查、復查制度,由安全主管主持檢查和驗收。第四部分 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 4.1腳手架坍塌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一、目的為有效防止事故擴大,降低員工生命危險,最大限度減少經濟損失,特制定本預案。二、組織機構及職責由項目部成立應急響應指揮部,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組長: 成員:具體分工如下:1、 負責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傷員。2、 負責組織人員進行坍塌和傾覆處理。3、 負責立即組織同醫院、勞動部門的聯系,說明詳細事故地點、事故情況,并派人到路口接應。4、 吳佳俊 負責現場物資、車輛的調度。三、培訓和演練(1)項目部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全機關每年進行一次按坍塌、傾覆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28、。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2)施工管理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四、應急物資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等物資。五、預防措施 1)腳手架搭設必須先編好搭設方案,經有關技術人員審批后遵照執行。2)腳手架搭設前必須有安全技術交底記錄,并履行簽字于續。3)搭設完畢后組織人員驗收,驗收合格后才能使用。日常檢查中必須對架體經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復驗合格后才能繼續使用。 4)所有架子工必須持證上崗29、,工作時佩帶好個人防護用品,支搭腳手架嚴格按方案施工,做好腳手架拉接點拉牢工作,防止架體倒塌。5)所有架體平臺,架設好后,必須設各方;專業技術人員驗收簽字后,投入使用。六、坍塌、傾覆事故應急響應1、如果有外腳手架坍塌、傾覆事故發生,首先山旁觀者在現場高呼,提醒現場有關人員立即通知現場負責人,由安全員負責撥打應急救護電話“120”,通知有關部門和附近醫院,到現場救護,現場總指揮由項目經理擔當,負責全面組織協調工作,生產負責人親自帶領有關工長及外包隊負責人,分別對事故現場進行搶救,如有重傷人員由土建工長負責送外救護,電氣工長先切斷相關電源,防止發生觸電事故,門衛值勤人員在大門口迎接救護車輛及人員。30、按小組預先分工,各負其責,但是架子工長應組織所有架子工,立即拆除相關腳手架,外包隊人員應協助清理有關材料,保證現場道路暢通,方便救護車輛出入,以最快的速度搶救傷員,將傷亡事故降到最低。2、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報告應急搶險指揮部。按預先分工進行搶救,架子工組織所有架子工進行倒塌架子的拆除和拉牢工作,防止其他架子再次倒塌,現場清理由外包隊管理者組織有關職工協助清理材料,如有人員被砸應首先清理被砸人員身上的材料,集中人力先搶救受傷人員,最大限度的減小事故損失。3、挖掘被掩埋傷員及時脫離危險區。4、消除傷員口、鼻內泥塊、凝血塊、嘔吐物等,將昏迷傷員舌頭拉出,以防窒息。5、進行簡易包扎、止血或簡易骨折固定。31、6、對呼吸、心跳停止的傷員予以心臟復江陰。7、組織人員盡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傷員擠壓綜合證的發生,并將其轉移至安全地方。8、若有骨折時應及時用夾板等簡易固定后立即送醫院。9、在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現場負責人應根據實際情況研究補救措施,在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秩序。10、現場安全員應腳手架倒塌事故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相應的糾正措施,認真填寫傷亡事故報告表、事故調查等有關處理報告,并上報集團應急搶險領導小組。 11、事故后處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事故責任人。 2)寫出書面報告,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受傷害人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受傷部位、受傷程度。 3)制訂或修改有關措施32、,防止此類事故發生。 4)組織所有人進行事故教育。 5)向全體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處理意見。七、通訊聯系醫院急救中心 120 火警 119 匪警 110項目負責人: 安全員: 技術負責人: 綜合管理: 4.2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一、目的為確保我項目部高處墜落事故發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安全風險,特制定本預案。二、組織機構及職責由項目部成立應急響應指揮部,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組長: 成員:具體分工如下:1、 負責現場,任務是掌握了解事故情況,組織現場搶救。2、 負責聯絡,任務是根據指揮小組命令,及時布置現場搶救,保持與當地電力、建設行政主33、管部門及勞動部門等單位的溝通。3、 俞負責維持現場秩序,做好當事人、周圍人員的問訊記錄。 4、楊負責妥善處理好善后工作,負責保持與當地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三、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措施1、迅速將傷員脫離危險地方,移至安全地帶。2、保持呼吸道通暢,若發現窒息者,應及時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機能障礙,應立即解開傷員衣領,消除傷員口鼻、咽、喉部的異物、血塊、分泌物、嘔吐物等。3、有效止血,包扎傷口。4、視其傷情采取報警直接送往醫院,或待簡單處理后去醫院檢查。5、傷員有骨折,關節傷、肢體擠壓傷,大塊軟組織傷都要固定。6、若傷員有斷肢情況發生應盡量用干凈的干布(滅菌敷設)包裹入塑料袋內,隨傷員一起轉送。7、預34、防感染、止痛,可以給傷員用抗生素和止育劑。8、記錄傷情,現場救護人員應邊搶救邊記錄傷員的受傷機制,受傷部位,受傷程度等第一手資料。9、立即撥打120向當地急救中心取得聯系(醫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醫院),應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本部門的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10、項目指揮部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了解和掌握事故情況,開展搶救和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四、應急物資1、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等物資。五、通訊聯系醫院急救中心 120 火警 119 匪警 110項目負責人: 安全員: 技術負責人: 綜合管理: 六、35、注意事項 1、事故發生時應組織人員進行全力搶救,視情況撥打120急救電話和馬上通知有關負責人。 2、重傷員運送應用擔架,腹部創傷及背柱損作者,應用臥位運送;胸部傷者一般取半臥位,顱腦損傷者一般取仰臥偏頭或側臥位,以免嘔吐誤吸。 3、注意保護好事故現場,便于調查分析事故原因。4.3防臺防訊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一、目標為早抓落實防臺防汛工作,防止險情擴大,使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預案。二、 組織機構及職責由項目部成立應急響應指揮部,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組長: 成員:具體分工如下:1、 任務是了解掌握險情,組織現場搶救指揮。2、 任務是根據指揮給指令,及時布置現場搶險,保持與當地防臺、防汛部36、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溝通。3、 任務是維護現場秩序、做好周圍人員的問訊記錄、保持與當地上級部門的溝通。4、 負責妥善處理好善后工作,按職能歸口負責保持與當地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三、防臺防汛事故應急措施 1、現場人員應立即上報項目部指揮小組。 2、現場下水道疏通。 3、生活區、宿舍后勤生活保障、救護。 4、施工現場塔吊、施工電梯、井架、腳手架、模板等的檢查與檢修。 5、施工用電、各部位配電箱、現場高空照明燈及架空線路的檢查、加固及搶修。6、立即撥打“120”急救中心與醫院聯系或撥打“110、119”救助,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及部門的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7、事故調查報告、并上報公司有關上級機關。四、應急物資 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及搶救麻袋、泥泵車、汽車、木材等。五、通訊聯絡醫院急救中心 120 火警 119 匪警 110項目負責人: 安全員: 技術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