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站地下連續墻鋼筋籠吊裝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樣本.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12309
2024-09-21
66頁
3.72MB
1、 佛山市都市軌道交通三號線工程大良站地下持續墻鋼筋籠吊裝安全專項方案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佛山市都市軌道交通三號線工程3202-3項目經理部二一六年十二月大良站地下持續墻鋼筋籠吊裝安全專項方案編制: 復核: 審核: 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佛山市都市軌道交通三號線工程3202-3項目經理部二一六年十二月目 錄第一章 編制闡明1.1編制根據11.2合用范疇1第二章 工程概況2.1工程概況22.1.1設計概況22.1.2周邊環境2第三章 施工布置3.1 地下持續墻施工工期籌劃33.2 鋼筋籠吊裝人員安排33.2.1項目組織機構及人員安排33.2.2作業人員安排43.3設備投入43.4 吊裝場地規劃5第四2、章 鋼筋籠吊裝施工4.1鋼筋籠吊裝流程64. 2吊點選取、受力計算84.2.1吊點選取84.2.2吊點受力計算104.3起吊設備選取124.3.1主吊機選型124.3.2副吊機選型144.4吊裝鋼繩、滑輪等復核計算164.4.1主吊機吊裝鋼繩、滑輪等復核計算174.4.2 副吊機吊裝鋼繩、滑輪等復核計算184.5 吊具、鋼筋籠吊點復核計算194.5.1主吊具復核計算194.5.2副吊具復核計算224.5.3鋼筋籠吊點復核驗算244.6路面及地基復核計算254.7驗算成果匯總264.8拐角幅加強鋼筋及橫向吊點布置27第五章 安全保證辦法5.1安全保證體系315.2 安全技術辦法315.3安全注意3、事項325.4吊裝時對周邊環保及分析335.5事故類型和危害限度分析335.6防止預控辦法355.6.1防止觸電傷害十項安全操作規定355.6.2起重吊裝安全作業規定355.6.3動力機械操作安全規定375.6.4鋼筋籠吊裝前檢查事項375.6.5載重汽車使用安全注意事項375.7 應急保證辦法385.7.1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385.7.2 應急解決流程395.7.3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405.7.4應急處置響應415.7.5 應急處置內容425.7.6事故調查及解決435.7.7 應急準備43 第一章 編制闡明1.1編制根據(1)建筑施工起重吊裝安全技術規范(JGJ 276-);(2)建筑機械4、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 33-);(3)重要用途鋼絲繩(GB 8918-);(4)鋼構造設計規范(GB 50017-);(5)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JGJ 18-);(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JTJD 40-);(7)起重吊裝慣用數據手冊;(8)路橋施工計算手冊;(9)宇通YTQU160履帶起重機產品手冊;(10)SCC900E履帶起重機產品手冊;(11)佛山市軌道交通三號線工程大良站主體構造詳細勘察階段巖土工程勘察報告.8(廣東核力工程勘察院);(12)佛山市軌道交通三號線工程大良站主體圍護構造施工圖設計 .10(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3)廣東佛山地區安全文明施工、環保5、交通疏解等方面規定。1.2合用范疇本施工方案合用于佛山市都市軌道交通三號線工程大良站地下持續墻鋼筋籠吊裝施工。 第二章 工程概況2.1工程概況2.1.1設計概況大良站位于順德區文秀路鐘樓公園段,沿文秀路南北方向布置。車站里程:DK18+914.374DK19+180.374,總長266m,原則段寬度19.9m,站臺為11m島式站臺,車站(聯系線)為明挖三層雙跨(三層單跨)鋼筋混凝土箱型框架構造。大良站主體基坑深25.3m,基坑寬19.9m,主體圍護構造采用800mm厚地下持續墻,重要形式有“一”、“L”、“Z”三種形式,共128幅,原則分幅長度為6m,靠建筑物側按4m分幅(車站西側),端頭井6、幅長為7.5m,某些段長度為26.5m,持續墻采用C35混凝土(水下)、P8澆筑,接頭為工字鋼板。表2.1-1 大良站地下持續墻幅長匯總表幅長L/(m)2L4L=44L5L=5L=65L50mm時,mm;吊耳孔兩端用環形勁板進行了加強,因而應對該公式進行校核其中,A類主吊耳滿足規定。主吊具B類吊耳荷載為吊具下方單個吊點荷載滿足規定。4.5.2副吊具復核計算副吊具為2cm鋼板焊接成3020cm鋼箱構造,鋼板材質為Q235B,主吊耳采用5cm鋼板,吊孔直徑為6cm,吊具構造尺寸見圖4.5-4:圖4.5-4 副吊具構造尺寸圖(1)整體計算兩吊機在水平提吊鋼筋籠時,為副吊具最不利工況,依照上部計算,該7、工況下八字繩角度為60,八字繩對于吊耳拉力T3=11.4t=114kN水平分力T4=T3cos60=57kN吊具下部共4個吊點,單個吊點受力為F5=5.4t=54kN,吊具可簡化為如下模型進行計算:圖4.5-5 副吊具計算模型圖4.5-6 副吊具軸力、剪力、彎矩圖依照圖4.5-6,計算副吊具受力吊具最大軸力N=T4=57kN吊具最大剪力T=F5=54kN吊具最大彎矩M=F50.75=540.75=40.5kNm吊具截面面積,截面抵抗矩截面回轉半徑回轉半徑,吊具剪切應力滿足規定吊具彎曲應力滿足規定吊具軸向受壓,現對吊具壓桿穩定性進行計算吊具受壓桿長度查路橋施工計算手冊附表3-26,并用內插法得滿8、足規定。綜上所述,吊具整體受力滿足規定。(1) 副吊具吊耳復核計算副吊吊具上方吊耳采用50mm厚Q235B鋼板制作,吊耳孔直徑為60mm,吊耳外圓弧半徑為80mm,依照上述計算,副具吊吊耳荷載為吊具上方單根八字繩受力兩倍鋼板容許剪切應力,當,60mm40mm時,mm;滿足規定。副吊吊具下方吊耳采用28HPB300鋼筋制作,單吊點受力為F5=5.4t=54kN。吊鉤鋼筋拉應力HPB300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吊裝安全系數K取2.5滿足規定。4.5.3鋼筋籠吊點復核驗算鋼筋籠上所有吊點均采用28HPB300鋼筋制作,當主吊機在豎直吊載鋼筋籠時,為吊點最不利工況,該工況下,鋼筋籠總重量均由8個主吊點承擔9、,鋼筋籠總重量為41.5t,單個吊點承受拉力F3吊鉤鋼筋拉應力HPB300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吊裝安全系數K取2.5因而,鋼筋籠吊點選用28HPB300鋼筋,滿足規定。依照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中規定,吊點28HPB300鋼筋與鋼筋籠主筋(C32或C28)采用單面搭接焊,焊條為E4303型,焊縫長度取10d(280mm)。4.6路面及地基復核計算場地內主便道采用厚25cm鋼筋砼路面,砼級別C25,配筋采用C12鋼筋間距300(橫)300(縱)mm單層鋼筋網。現對主便道面層鋼筋做相應驗算如下:鋼筋混凝土面層最小配筋量按下式擬定。式中: As-混凝土面層寬(或長)所需鋼筋面積(mm2);10、 Ls-縱向鋼筋時,為橫縫間距(m);橫向鋼筋時,為無拉桿縱縫或自由邊之間距離(m); h-面層厚度(mm); -面層與基層之間磨阻系數,基層為水泥、石灰或瀝青穩定粒料時,可取1.8;基層為無結合料粒料時,可取1.5; fsy-鋼筋屈服強度(Mpa),C12鋼筋截面面積A1由上式得:每延米寬路面配1根C12鋼筋即可,因而路面按C12300300單層鋼筋網布置滿足規定。同步參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JTJD 40-)可知所選混凝土路面厚度250mm滿足規范規定。表4.6-1 水泥混凝土面層厚度參照范疇交通級別特重重公路級別高速一級二級高速一級二級變異水平級別低中低中低中低中面層厚度(mm)11、26025024027240260230250220地基承載力復核計算現以主吊機(160t履帶吊)在提吊鋼筋籠時作為地基承載力復核工況,起吊機自身重量為160t,本工程最大吊重量為43.5t,履帶吊履帶尺寸為1.478.63m,路面硬化厚度為25cm,考慮壓力45擴散,履帶碾壓區,地基壓力N依照佛山市都市軌道交通三號線工程大良站主體構造詳細勘察階段,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施工場區地面層為素填土層,承載力特性值因而,地基承載力滿足規定。4.7驗算成果匯總鋼筋籠吊裝主吊采用宇通YTQU160履帶吊,副吊采用三一SCC900E履帶吊,計算成果詳見下表:表4.7-1 鋼筋籠吊裝驗算成果匯總表驗算項目單位容12、許值計算值驗算成果備注主吊起重值t44.343.5滿足規定安全系數0.8副吊起重值t24.922.7滿足規定安全系數0.8主吊1#鋼繩拉力t15.312.5滿足規定432#鋼繩拉力t6.865.2滿足規定28吊具剪應力MPa1155.5滿足規定彎曲應力MPa20037.5滿足規定軸向應力MPa2008.8滿足規定A吊耳剪應力MPa11589.8滿足規定B吊耳剪應力MPa11550.6滿足規定副吊3#鋼繩拉力t6.863.5滿足規定284#鋼繩拉力t6.863.3滿足規定28吊具剪應力MPa1154滿足規定彎曲應力MPa20028.1滿足規定軸向應力MPa2003.6滿足規定吊耳剪應力MPa1113、568.4滿足規定上方吊耳吊耳剪應力MPa270219.4滿足規定28鋼筋籠吊點拉應力MPa270210.8滿足規定安全系數2.5路面承載力kpa8056.6滿足規定4.8拐角幅加強鋼筋及橫向吊點布置對于拐角幅及特殊幅鋼筋籠除設立縱、橫向起吊桁架和吊點之外,另要增設剪刀桁架和斜拉桿進行加強,以防鋼筋籠在空中翻轉角度時發生變形。加強筋C25螺紋鋼,布置間距為2m。(1)Z字幅鋼筋籠吊點布置圖4.8-1 Z字幅加強筋及吊點布置圖依照正負彎矩相等時所受彎矩變形最小原理,計算如下:圖4.8-2 鋼筋籠彎矩圖+M=-M -M=1/2qL12 +M=1/8 qL221/2 qL12其中:q均布載荷,M彎矩14、故:又:2L1+2L2=3.3mL1=3.3/(2+4)=0.43mL2=2L1=1.22m因而選用B、C、D三點起吊時彎矩最小,考慮到AB距離較短,離邊幅較短。依照實際吊裝經驗,B點可向C點移動0.3m,其他各點位置調節如下圖。圖4.8-3 異形幅吊點圖(2)L字幅鋼筋籠吊點布置圖4.8-4 L幅加強筋及吊點布置圖依照正負彎矩相等時所受彎矩變形最小原理,計算如下:圖4.8-5 鋼筋籠彎矩圖+M=-M -M=1/2qL12 +M=1/8 qL221/2 qL12其中:q均布載荷,M彎矩故:又: L1+L2=2.34mL1=2.34-(1+2)=0.611mL2=2.34-L1=1.729m因而15、選用B、C兩點起吊時彎矩最小,考慮到CD距離較短,離邊幅較短。依照實際吊裝經驗,C點可向B點移動0.3m,其他各點位置調節如下圖。圖4.8-6 異形幅吊點圖異形幅橫向吊點計算原理同縱向吊點計算原理相似,都是采用正負彎矩相等時所受彎矩變形最小原理,同步為保證鋼筋籠水平轉動時鋼筋籠強度、剛度在吊點處設立桁架筋與加強筋,保證鋼筋籠順利入槽。 第五章 安全保證辦法5.1安全保證體系 “安全生產”是一切施工前提條件,因而,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咱們將始終貫徹“安全第一、防止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建立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按照“橫到邊、豎究竟、斜到角”原則,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網絡。圖5.1-1項目安全管理網絡組織16、機構圖5.1-2 項目安全管理網絡5.2 安全技術辦法起重吊裝設備進場后應先自檢,后報檢,并且備案手續齊全、自檢記錄完整、起重吊裝安全操作規程完善,經監理批準后方能進場使用,同步必要到寧波市市政公用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站辦理使用登記,對不符合規定設備禁止進場。起重機指揮人員必要通過培訓獲得合格證后,方可擔任指揮。作業時應與操作人員密切配合。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指揮人員信號,如信號不清或者錯誤時,操作人員可回絕執行。如果由于指揮失誤導致事故,應由指揮人員負責。(1)起重機變幅批示器、力矩限制器以及各種行程限位開關等安全保護辦法。必要齊全、靈活可靠,不得隨意調節和拆除。禁止用限位裝置代替操縱機構。(2)17、起重作業時,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停留或者通過。(3)起重機必要按規定起重性能作業,不得超荷載和起重不明重量物件。在特殊狀況下需要超荷載時,必要有保證安全技術辦法,經項目技術負責人批準,在專人現場監護下方可起吊。(4)禁止使用起重機進行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設或凝結在地面上重物。(5)履帶式起重機變幅應緩慢平穩,禁止在起重臂未停穩前變換檔位。起重機滿載荷載或者接近滿荷載時禁止下落臂桿。(6)履帶式起重機如必要帶荷行走時,荷載必要符合規范規定,并規定行走道路堅實平整,重物應在起重機行走正前方向,重物高出地面不得超過50cm并拴好牽拉繩,緩慢行駛。禁止長距離帶載行駛。(7)履帶式起重機行走時轉變不應過急18、,如轉彎半徑過小,應分次轉彎。下坡時禁止空檔滑行。(8)履帶式起重機通過地面水管、電纜等設備時,應鋪設鋼板保護,通過時不得在其上轉彎。(9)為了保證安全,起重機械操作必要遵守“十不準”和“十不吊”。5.3安全注意事項(1)在鋼筋籠起吊前必要重新檢查吊點和擱置點焊接狀況,保證焊接質量滿足起吊規定后方可開始起吊。(2)在起吊前檢查導管倉內與否有異物,如有必要立即清理。(3)檢查導管倉內鋼筋連接狀況,保證焊接牢固。(4)起吊前必要清理鋼筋籠內雜物,避免在起吊鋼筋籠過程中發生高空墜物事故。(5)吊裝時,應有專人負責統一指揮,指揮人員應位于操作人員視力能及地點,并能清晰地看到吊裝全過程。起重機駕駛人員必19、要熟悉信號,并按指揮人員各種信號進行操作;指揮信號應事先統一規定,發出信號要鮮明、精確。(6)鋼筋籠在入槽過程中割除導管艙內加固鋼筋,保證導管倉順直、暢通。(7)如鋼筋籠下放困難切忌不可強行沖擊下放,必要時候將鋼筋籠重新拎出,對槽段重新解決后再入槽。(8)當工作地點風力達到五級時,不得進行受風面積大起吊作業;當風力達到六級及六級以上時,禁止在露天進行起重機移動和吊裝作業;遇有大雪、大霧、雷雨等惡劣氣候或夜間照明局限性,致使指揮人員看不清工作地點,操作人員看不清指揮信號時不得進行起重吊裝作業。(9)起重機停止工作時,應剎住回轉和行走機構,鎖好司機室門。吊鉤上不得懸掛構件,并應升到高處,以免擺動傷20、人和導致吊車失穩(10)吊裝工作區域應有明顯標志,并設專人警戒,與吊裝無關人員禁止人內。起重機工作時,起重臂桿旋轉半徑范疇內,禁止站人或通過。5.4吊裝時對周邊環保及分析(1)禁止吊車吊臂伸出工地圍蔽外作業。(2)起吊工作必要在專業起吊指揮在場時進行。(3)吊車吊裝距離圍檔接近時,起吊人員應減低吊車行駛或者轉向速度。5.5事故類型和危害限度分析地連墻施工過程中,涉及到地連墻成槽,泥漿制備,鋼筋籠加工、吊裝,混凝土澆筑等多道施工工序。在這些工序中,需使用到成槽機,大型吊機,挖機,渣土車,多臺電焊機等機械設備。因而,在做業過程中有也許發生事故類型有:觸電事故、起重吊裝、機械傷害、物體打擊、交通事故21、。上述事故所導致危害限度如下:(1)觸電事故因用電機械較多,環境潮濕,較易發生觸電事故。因用電機械功率較大,一旦發生觸電事故,傷害嚴重。鋼筋籠加工時,只在工作時間有人員暴露,導致人員傷害概率中檔。綜上可以看出,發生觸電事故概率較大,危害嚴重,應作為重點危險源加以控制。(3)起重吊裝在鋼筋籠起吊過程中也許浮現鋼筋籠解體,吊機傾斜、傾覆事故。因鋼筋籠起吊時間短,做業人員只在起吊時間暴露,并且距離鋼筋籠較遠,事故發生概率較小。但是一旦浮現上述事故,將導致群死群傷事故,對人員危害大。因而,起重吊裝應作為地連墻施工重點危險源加以控制。(3)機械傷害在地連墻事故中使用機械多為帶有防護罩用電設備,普通不易發22、生機械傷害事故。大型機械設備使用過程中,如碰撞人體,導致傷害較大,但人員在設備周邊暴露時間少,發生危險概率小。因而,機械傷害可作為普通危險源加以控制。(4)物體打擊在鋼筋籠起吊過程中,如鋼筋籠內留有焊條,小鋼筋頭,施工工具,將導致物體打擊傷人。因鋼筋籠起吊時間短,做業人員只在起吊時間暴露,并且距離鋼筋籠較遠,事故發生概率較小。由于鋼筋籠較長,豎起后掉落物體高度較高,打擊到人體后導致危害較大。綜上可以看出,雖然物體打擊發生后導致傷害較大,但發生概率較低,只要加強管理,就可以避免,可作為普通危險源控制。(5)交通事故地連墻施工時,涉及到渣土內倒及外運工作。因渣土內倒及外運只涉及到場地內某些區域,且23、在車輛通道上,人員基本無暴露,發生事故概率較低。因車速較慢,發生事故后,對人體導致傷害較小。因而交通事故可作為普通危險源加以控制。5.6防止預控辦法針對地連墻施工中也許發生觸電事故、起重吊裝、機械傷害、物體打擊、交通事故,擬定防止預控辦法如下:5.6.1防止觸電傷害十項安全操作規定依照安全用電“裝得安全、拆得徹底、用得對的、修得及時”基本規定,為防止觸電傷害操作規定有:(1)非電工禁止拆接電氣線路、插頭、電氣設備、電燈等。(2)使用電氣設備前必要要檢查線路、插頭、插座、漏電保護裝置與否完好。(3)電氣線路或機具發生故障時,應找電工解決,非電工不得自行修理或排除故障。(4)使用手持電動機械和其她24、電動機械從事濕作業時,要由電工接好電源,安裝上漏電保護器,操作者必要穿戴絕緣鞋、絕緣手套后再進行作業。(5)搬遷或移動電氣設備必要先切斷電源。(6)搬運鋼筋、鋼管及其她金屬物時,禁止觸遇到電線。(7)禁止在電線上掛、曬物料。(8)禁止使用照明器烘烤、取暖,禁止擅自使用電爐和其她電加熱器。(9)在架空輸電線路附近工作時,應停止輸電,不能停電時,應有隔離辦法,要保持安全距離,防止觸碰。(10)電線必要架空或埋地,不得在地面、施工樓面隨意亂拖,若必要通過地面、樓面時應有過路保護,物料、人不準壓踏碾磨電線。5.6.2起重吊裝安全作業規定(1)起重工必要通過安全技術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禁止酒后作25、業;(2)作業前必要檢查作業環境、吊索具、防護用品。吊裝區域無閑散人員,障礙以排除。吊索具無缺陷,捆綁對的牢固,被吊物與其她物件無連接。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3)起重機作業時,必要嚴格按照原廠使用規定。操縱各控制器時應次逐級操作,禁止越檔操作。(4)吊鉤提高接近臂桿頂部、小車行至端點或起重機行走接近軌道端部時,應減速緩行至停止位置。吊鉤距臂桿頂部不得不大于1m,起重機距軌道端部不得不大于2m。(5)動臂式起重機起重、回轉、行走三種動作可以同步進行,但變幅只能單獨進行。(6)提高重物后,禁止自由下降。重物就位時,可用微動機構或使用制動器使之緩慢下降。(7)提高重物平移時,應高出其跨越障礙物1m以26、上。上旋或起重機作業時,不得順一種方向持續回轉。(8)裝有機械式力矩限制器起重機,在每次變幅后,必要依照回轉半徑和該半徑時容許載荷,對超載荷限位裝置噸位批示盤進行調節。(9)禁止在彎道上進行吊裝作業或吊重轉彎。(10)禁止過載、超載、或起吊地下不明物件。(11)起重工司機、信號工、掛鉤工作業前,應共同互相交底,統一信號。(12)起重工司機、信號工、掛鉤工作業時,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13)信號工對的選取指揮位置,不準站在吊物易碰難躲和無防護辦法危險部位。(14)大雨、大雪、大霧及風力五級以上(含六級)等惡化天氣,必要停止露天起重機作業。 (15)嚴格執行“十不吊”作業原則,在下列狀況下禁止進27、行吊裝作業:1)被吊物質量超過機械性能容許范疇;2)信號不清;3)吊裝物下方有人; 4)吊裝物體上站人;5)立式構件、大模板不用卡環;6)斜拉斜掛念物;7)散物捆扎不牢;8)零散物無容器;9)吊裝物質量不明;10)吊索具不符合規定。5.6.3動力機械操作安全規定(1)操作人員必要通過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2)操作人員必要身體健康?;加械K安全操作疾病和精神不正常者不得操作機械設備;(3)作業中應觀測或巡視機械、周邊人員及環境狀況,不得擅自離開崗位;(4)操作人員必要按規定佩戴安全防護用品;(5)不得隨意拆除機械設備照明、信號、儀表、報警和防護裝置。應按規定周期檢查、調校安全防護裝置28、;(6)機械設備外露傳動機構、轉動部件和高溫、帶電某些應裝設防護罩等安全防護設施和設有明顯安全警示標志;(7)機械運轉時禁止接觸運營部件、進行修理及保養作業。5.6.4鋼筋籠吊裝前檢查事項(1)保證鋼筋籠內無殘留電焊條,鋼筋頭,小型操作工具;(2)吊裝人員配發鋼盔且需對的佩戴;(3)吊裝過程中需有專人指揮;(4)非專業人員必要遠離作業區,作業區安全范疇為(以150T履帶吊為圓心,半徑80m范疇內)。5.6.5載重汽車使用安全注意事項(1)載重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必要遵守交通法規。(2)載重汽車安全防護裝置必要齊全、敏捷有效。(3)在施工現場行駛時應遵守現場限速規定。無限速規定期,應依照現場道路及29、周邊人員狀況擬定車速。(4)在施工現場倒車應先鳴笛,確認安全后來方可倒車。(5)使用起重機、裝載機、挖掘機裝卸車時,汽車駕駛員不得停貿在駕駛室內。5.7 應急保證辦法5.7.1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應急領導小組,涉及應急指揮組、急救組、保障組、協調組。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應急預案及其應急程序編制、審核、資源配備等工作,重大應急事件及時與有關方通報和媒體披露等。對有關重大應急事件有關事宜進行決策、指揮及急救等工作。表5.7-1 應急領導小組通訊表序號應急領導小組姓名聯系方式備注1組長賀連舉項目經理2副組長徐浩安全總監3副組長向韜項目書記4副組長劉偉項目總工5副組長楊立新生產副經30、理表5.7-2 應急小組分工表 部門組長成員職責應急指揮組賀連舉楊立新、徐浩、向韜、劉偉控制局面、實行應急辦法急救組徐浩李則曦、譚清平、張永奇、王峽、丁海強、瞿張興急救人員、財產合理撤離協調組向韜鮑珊、趙吉善、喻明春、劉雪鋒、汪心生、韓天棟保持上下聯系,通報狀況疏散組劉偉鄧海、張天保、趙亞、徐勇、吳都、宮志平疏散人員、機械,保持道路暢通保障組賀連舉曹國政、鄧海、楊清建、周陽、劉煥、魯卓提供急救物質、設備(1)搶險救援領導、小組職責a、組長賀連舉:負責事故應急解決總體協調指揮,指揮突發事件搶險領導小構成員及時啟動緊急救濟預案。b、副組長徐浩:在事故發生時,召集搶險領導小構成員按照預案分工實行急救31、工作,小構成員和搶險救援小分隊人員對的有序地組織搶險救援。c、副組長向韜:接到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險情報告后,一方面向上級領導報告,同步撥打“120” 急救和“119”火警電話,告知傷員人數和傷者受傷部位及事故地點、聯系電話,保持上下聯系,通報狀況,并負責新聞采訪接待工作d、副組長劉偉:提供總體技術支持,組織制定專項應急預案方案并指引實行,疏散人員、機械,保持道路暢通。e、副組長楊立新:組織急救物資、設備進場,保證急救物質、設備供應。(2)政府部門和施工單位在突發事件中搶險分工職責a、公安部門職責:負責對事故現場采用各種辦法,穩定人員情緒、維持秩序,保證在場人身安全。盡快組織非搶險人員撤離事故32、現場。b、消防、醫院職責:負責搶險救護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c、街道辦事處、居委會職責:負責組織事故現場周邊居民撤離到安全地帶。(3)施工單位職責:a、施工現場指揮人員冷靜判明事件險情并及時向上級和本地關于部門報告。b、發生事件后,工地指揮員以控制事態發展、減少人身和財產損失為目,依照現場需要按照搶險應急預案,迅速動員和組織人力、物力趕赴事件現場。c、依照事件性質和涉及專業,由分管領導及專業單位提出搶險救援方案,經搶險領導小組通過,同步明確施工單位和有關專業配合搶險分工。d、施工現場負責人掌握事件現場發展動態,減少對工程和市政各種設施干擾,努力保證其她工作正常進行。e、搶險方33、案擬定前,施工單位搶險隊到達事件現場后在指定位置待命,搶險隊負責人盡快與搶險總指揮獲得聯系,掌握現場動態,并領受任務。f、搶險領導小構成員不得擅自離開事件指揮現場,必要隨時保證聯系暢通。g、搶險救援實行方案所涉及建筑物和各種管線,由產權單位組織專業隊伍負責搶險救援,本工程施工單位搶險隊負責配合,救援組織領導工作由搶險領導小組指定現場指揮員負責實行救濟,參加救援單位統一服從管理、聽從命令,其她人員不得向正在進行搶險救援人員下達命令。h、搶險救濟過程中,任何人不經現場急救指揮員批準,不得接受媒體采訪。5.7.2 應急解決流程為了使救援工作可以精確、及時地開展,現場搶險負責人逐級上報,上報程序見圖534、.7-1:圖5.7-1 應急程序框圖 無論發生何種事故,班組長都必要及時下令停止施工并向上級報告,同步組織人員進行急救工作。5.7.3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1)在重特大事故發生后,要及時進行解決,同步要做到如下幾點:要嚴格按照方案制定有效辦法執行,及時組織急救防止事故擴大,同步及時撥打119、120報警,同步報告現場監理、業主、佛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關于職責部門。(2)普通事故發生后,及時上報監理、業主、佛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關于職責部門。(3)要及時提交事故報告、電話報告,內容涉及:1)事故發生單位,時間,地點。2)事故簡要通過,傷亡人數及直接經濟損失初步預計。3)事故因素、性質初步判35、斷。4)事故急救解決狀況和采用辦法。5)事故報告單位、報告人。5.7.4應急處置響應(1)接到高處墜物、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事故、設備故障等突發事故報告后,所有搶險小構成員必要無條件及時趕到現場,參加急救活動。(2)全體在場工作人員必要及時加入急救行動。在搶險領導小組指揮下,疏散救護工作要有條不紊,責任到人,由安全總監負責進行引導護送,向安全區疏散,同步要查清現場與否有漏掉人員,項目副書記接應救護車,引導救護人員及時對傷員進行解決或送醫院救治。(3)現場成立搶險領導小組指揮部,由項目部領導班子成員,安質部有關人員構成,項目經理擔任總指揮。其重要職責是:負責查看現場,掌握事故發展狀況,指揮急36、救傷員,疏散物資,控制勢態蔓延,及時派出人員清理交通通道障礙,疏散圍觀群眾,做好警戒工作。(4)依照現場詳細狀況劃分安全警戒線,安全警戒線分為建筑物外圍警戒和現場警戒。外圍警戒要及時清除路障,勸阻無關人員、車輛離開現場,維持好建筑物外圍秩序,為急救工作創造良好條件。現場警戒要及時指揮疏散人員??词睾眉本雀鞣N物品。(5)設備及物資保障(6)通信與信息保障:搶險救援必要保證通信與信息暢通,做好損壞通信設施搶修。(7)現場救濟和工程搶險裝備保障:挖機、搶修材料等搶險設備由搶險專項應急預案領導小組統一調配。 6、應急人員保障(1)應急要有足夠人員,在自然災害發生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搶險救災,同步做好與37、消防、交警和政府部門聯系,一旦發生大險情可以借助社會力量搶險。(2)交通運送保障:兩輛車輛由搶險救援領導小組統一調配,隨時待命保障搶險救援工作順利進行。(3)醫療保障:就近應急救濟醫院定為順德第一人民醫院,聯系電話為:5.7.5 應急處置內容(1)發生觸電事故后,應遵循下列程序進行施救1)使觸電者迅速解脫電源如發生觸電事故,應使觸電者迅速解脫電源,已減少電流對人體傷害。解脫電源方式有,切斷電源,用絕緣物移去帶電導線,用絕緣工具切斷帶電導線等。2)進行簡樸診斷解脫電源后,應盡快對觸電人員心跳和呼吸狀況做出判斷。判斷方式有,判斷其與否喪失意識,觀測其與否存在呼吸,檢查頸動脈與否有搏動,觀測瞳孔與否38、擴大。3)對癥解決依照簡樸診斷狀況進行應急急救,并及時將觸電人員送至醫院進行治療。(2)發生起重吊裝事故后,應遵循下列程序進行施救1)及時疏散周邊人群及機械一旦發生吊裝事故,應及時疏散危險半徑內所用人員及車輛并沿危險半徑設立警示標志,防止人員進入。2)切斷附近電力線路并轉移附近危險品將附近電力線路所有切斷,防止機械傾覆后掛斷線路,導致二次傷害。周邊氧氣,乙炔瓶也應一并移走。3)將吊機控制裝置設立在保險位置,吊機司機撤離4)組織施工機械和人員進行救援針對事故嚴重限度及詳細狀況,一方面將受傷人員救出并及時送往醫院。對受損機械部件在遠處進行仔細觀測,擬定機械受損狀況。在狀況不明時,救援人員不得接近受39、損機械5)吊機解體,重新組裝如發生吊機傾覆事故,需將吊機解體檢查后,重新組裝。(3)發生物體打擊、機械傷害、交通事故后,應遵循下列程序進行施救1)及時下令停車一旦發生事故,應及時下令停止做業,防止對傷者導致近一步傷害。觀測傷者受創狀況并進行簡樸診斷2)觀測傷者受創部位及受創嚴重限度,結合觀測成果及傷者本人感覺陳述,決定處置辦法。3)將傷者送至醫院治療無論與否導致較大傷害,均應將傷者送至醫院檢查治療。5.7.6事故調查及解決(1)事故調查1)成立調查組,報告事故后,有政府部門牽頭構成調查組到現場進行勘察并擬定詳細內容,調查組查明事情通過,分析因素,擬定重要責任者。對破壞性事故,由公安機關進行破案40、,依法解決。2)調查組分析事故因素,制定防止類似事故發生辦法依照事故后果和事故責任者應對責任提出責任意見。3)調查組將事故通過,因素分析和解決意見,事故教訓和改進辦法寫成文字報告,經調查組人員簽字后報批。(2)事故解決1)輕傷事故由項目副經理組織調查解決,報有關部門備案。2)重傷事故由項目部安全生產直接負責人組織調查解決報上級部門備案。3)死亡事故由政府主管部門調查解決。4)傷亡事故級別由項目部主責安全員簽報。5)事故調查報告,須經關于機關審批后報案。5.7.7 應急準備(1)資金配備由項目經理批準,財務部必要準備20萬元以上應急救援備用金,以備施工安全事故發生時有足夠財力支持應急救援工作。(41、2)應急救援物資、設備、設施準備表5.7-3 應急救援物資、設備、配備表序號名稱規格型號數量負責人1急救車1輛辦公室2物資運送車車廂容量22m31輛3醫藥箱、藥物1套物機部4挖掘機2201輛物機部5履帶吊70t1輛物機部5安全帽100頂物機部6安全帶50條物機部7防護鞋50雙物機部8安全網200平物機部9擴音喇叭4支物機部10防護旗10面物機部11信號燈5盞物機部12減速信號牌2個物機部13作業標牌5個物機部14防護小彩旗30把物機部15橡膠水管1分管100m物機部16污水泵5.5kW1個物機部17照明燈具3套物機部18防潮照明燈電池式10只物機部(3)社會資源在發生特突發性既有線路施工安全緊急事故時,充分運用社會資源,依照實際需要與政府機構或部門祈求增援,如119、120、110增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