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蔬菜日光溫室大棚鋼結構工程專項施工方案2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12470
2024-09-21
26頁
43.86KB
1、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蔬菜日光溫室大棚鋼結構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一、工程概況4二、編制依據42.1 施工圖紙4三、施工方法43.1 施工準備43.1.1 技術準備43.1.2 施工機具準備53.1.3 材料準備53.1.4人員準備73.2 鋼結構構件的制作加工83.3 鋼結構構件的連接83.3.1平焊83.3.2立焊103.3.3橫焊113.3.4仰焊123.4 鋼結構安裝133.4.1鋼立柱安裝133.4.2鋼架安裝133.5 鋼結構涂裝143.5.1施工流程:14四、 質量2、控制144.1.焊接一般規定144.1.1焊縫坡口表面及組裝質量。144.1.2引弧板、引出版、墊板要求。154.2.焊接預熱及后熱164.2.1實際工程結構施焊時的預熱溫度,應滿足下列規定:164.2.2預熱方法及層間溫度控制方法應符合下列規定:174.2.3當要求進行焊后消氫處理時,應不符合下列規定:174.3手工電弧焊施工174.3.3不應在焊縫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184.4.CO2氣體保護焊施工194.4.3CO2氣體保護焊必須采用直流反接。194.5.防止層狀撕裂的措施204.5.5提高預熱溫度施焊。204.6.控制焊接變形的工藝措施204.6.3宜采用反變形法控制角變形。214.3、7.焊后消除應力處理214.8.焊縫表面缺陷反修224.8.3碳弧氣刨應符合下列規定:244.9應注意的質量的問題24五、安全施工25六、環境保護26一、工程概況 xx現代農業產業園位于xx省xx市,一期工程項目為日光溫室大棚,單棟建筑面積為838.50。 混凝土工程施工以甲方提供的內部設計施工圖紙一期(定型板)為基準,以及洽商、變更、交底為補充。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二、編制依據 2.1 施工圖紙 2.2 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 502052001 2.3 鋼結構工程施工規范 GB 507552012 2.4 鋼結構焊接規范 GB 506612011 2.5 鋼結構防護涂裝通用4、技術條件 GB/T 286992012三、施工方法 3.1 施工準備 3.1.1 技術準備 1)施工前認真熟悉圖紙,進行圖紙會審,了解設計意圖。 2)依據圖紙,準確的進行現場放大樣。 3)主管工長應依據本方案對施工班組進行培訓,技術交底。 3.1.2 施工機具準備電動空壓機、交(直)流電焊機、焊條烘干箱、CO2焊機、焊接滾輪架、焊接檢驗尺、游標卡尺、鋼卷尺等施工機器具應積極采購齊備。 3.1.3 材料準備1).建筑鋼結構用鋼材及焊接填充材料的選用應符合設計圖的要求,并應具有鋼廠和焊接材料廠出具的質量證明書或檢驗報告;其化學成分、力學性能和其它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行規標準規定。當采用其它鋼材和焊5、接材料替代設計選用的材料時,必須經原設計單位同意。 2).鋼材的成分、性能復驗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工程質量驗收標準的規定;大型、重型及特殊鋼結構的主要焊縫采用的焊接填充材料應按生產批號進行復驗。復驗應由國家技術質量監督部門認可的質量監督機構進行。 3).焊接T性、十字形、角接接頭,當其翼緣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0mm時,設計宜采用抗層狀撕裂的鋼板。鋼材的厚度方向性能級別應根據工程的結構類型、節點形式及板厚和受力狀態的不同情況選擇。 4).焊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T 5117-2012非合金鋼及細晶粒鋼焊條、GB/T 5118-2012熱強鋼焊條、GB/T 983-2012不銹鋼焊條。5).焊絲應6、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銅及銅合金焊絲(GB/T 9460-2008)、氣體保護電弧焊用碳鋼、低合金鋼焊絲(GB/T 8110-2008 )及碳鋼藥芯焊絲(GB/T 10045-2001)、低合金鋼藥芯焊絲(GB/T 17493-2008)的規定。 6).氣體保護焊使用的CO2氣體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焊接用二氧化碳(HG/T 2537-1993)的規定,大型、重型及特殊鋼結構工程中主要構件的重要焊接節點采用的CO2氣體質量應符合該標準中優等品的要求,即其CO2 含量(V/V)不得低于99.9,水蒸氣與乙醇總含量(m/m)不得高于0.005,并不得檢出液態水。 7).鋼材還應符合下列要求: 7.1)清除待7、焊處表面的水、氧化皮、銹、油污。 7.2)焊接坡口邊緣上鋼材的夾層缺陷長度超過25mm時,應采用無損探傷檢測其深度,如深度不大于6mm,應用機械方法清除;如深度大于6mm,應用機械方法清除后焊接填滿;若缺陷深度大于25mm時,應采用超聲波探傷測定其尺寸,當單個缺陷面積或聚集缺陷的總面積不超過被切割鋼材總面積的4時為合格,否則更換不宜使用。 7.3)鋼材內部的夾層缺陷,其尺寸不超過上條的規定且規定且位置離母材坡口表面距離大于或等于25mm時不需要修理;如該距離小于25mm則應進行修補、夾層缺陷是裂紋時,如裂紋深度超過50mm或累計長度超過板寬的20時,該鋼板不宜使用。8).焊接材料還應符合下列規8、定: 8.1)焊條、焊絲、焊劑和熔嘴應儲存在干燥、通風良好的地方,由專人保管。 8.2)焊條、熔嘴、焊劑和藥芯焊絲在使用前,必須按產品說明書及有關工藝文件的規定進行烘干。 8.3)低氫型焊條烘干溫度應為350380,保溫時間應為1.52h,烘干后應緩冷放置于110120的保溫箱中存放、待用;使用時應置于保溫筒中;烘干后的低氫型焊條鑿大氣張放置時間超過4h應重新烘干;焊條重復烘干次數不宜超過兩次;受潮的焊條不應使用。 8.4)實芯焊絲及熔嘴導管應無油污、銹蝕,鍍銅層應完好無損。8.5)焊條、焊劑烘干裝置及保溫裝置的加熱、測溫、控溫性能應符合使用要求;CO2氣體保護電弧焊所用的CO2氣瓶必須有預熱9、干燥器。 3.1.4人員準備 本工程實行分工合作責任管理,設立項目經理1人,負責工程總進度計劃安排,負責與甲方積極溝通,了解甲方的需求;工程處負責人3人,各自對各地塊施工安全、信息、合同管理和成本、進度、質量控制負責。項目部組成成員有施工員、測量員、質量員、安全員、材料員、資料員、造價員、各專業工長等。分工明確,責任清楚。選擇高素質的專業班組進行施工。3.2 鋼結構構件的制作加工 鋼結構構件加工前,應先進行施工詳圖設計、審査圖紙、提料、備料、工藝試驗和工藝規程的編制、技術交底等工作。3.2.2 施工詳圖應根據結構設計文件和有關技術文件進行編制,并應經原設計單位確認;當需進行節點設計時,節點設計10、文件也應經原設計單位確認。3.2.3 鋼結構的預埋件鋼板用剪扳機剪切下料,并按圖紙要求切割好坡口,打磨光滑后分類擺放好,并進行標識待用。3.2.4鋼結構的H型鋼柱氧割.(氣割);鋼筋采用切斷機;鍍鋅管采用砂輪切割機加工。3.3 鋼結構構件的連接本工程鋼結構采用焊接連接,以下為幾種常見焊接方法:3.3.1平焊 1).選擇合適的焊接工藝,焊接電源、焊條直徑、焊接速度、焊接電弧長度等,通過焊接試驗驗證。 2).焊接電流是根據焊件厚度、焊接層次、焊條牌號、直徑、焊工的熟練程度等因素選擇合適的焊接電流。 3).焊接速度。要求等速焊接,保證焊縫高度、寬度均勻一致,從面罩內看熔池中的鐵水與熔渣保持距離以2411、mm為宜。 4).焊接電弧長度:根據所用的焊條的牌號不同而確定,一般要求電弧長度穩定不變,酸性焊條以4mm長為宜,堿性焊條以23mm為宜。 5).焊條角度:根據兩焊件的厚度確定焊條的角度。焊條角度有兩個方向,第一是焊條與焊接前進方向的夾角為6075;第二是焊條與焊件左右側夾角,有兩種情況,當焊件厚度相等時,焊條與焊件的夾角均為45;當兩焊件厚度不等時,焊條與較厚焊件一側的夾角應大于焊條與較薄焊件一側夾角。 6).起焊:在焊縫起點前方1520mm處的焊道內引燃電弧,將電弧拉長45mm,對母材進行預熱后帶回到起焊點,把熔池填滿到要求的厚度后方可開始向前施焊。焊接過程中由于換焊條等因素而停弧再施焊,12、其接頭方法與起焊方法同。只是要先把熔池上的熔渣清除干凈方可引弧。 7).收弧:每條焊縫焊到末尾應將弧坑填滿后,往焊接方向的相反方向帶弧,使弧坑甩在焊道里邊,以防弧坑咬肉。 8).清渣:整條焊縫焊完后清除熔渣,經焊工自檢確無問題后方可轉移地點繼續焊接。 9).平焊特點:9.1)平焊時,溶滴金屬主要靠自重過渡,操作技術容易掌握,允許用較大直徑焊條和電流,生產率較高。 9.2)熔渣和鐵水易出現分不清現象或熔渣超前形成夾渣。9.3)由于焊接參數和操作不當,第一層焊縫易造成焊瘤或未焊透。9.4)單面焊雙面成形時,易產生透度不均、背面成形不良。3.3.2立焊 基本操作過程與平焊相同,但應注意下述問題: 113、).在相同條件下,焊接電流比平焊電流小10%15%。 2).采用短弧焊接,弧長一般為24mm。 3).焊條角度根據焊件厚度確定。兩焊接件厚度相等,焊條與焊件左右方向夾角均為45;兩焊件厚度不等時,焊條與較厚焊件一側的夾角應大于它與較薄一側的夾角,即a1a2;焊條應與垂直面形成6080角,使電弧略向上,吹向熔池中心。 4).收弧:當焊道末尾,采用挑弧法將弧坑填滿,把電弧移至熔池中央停弧,嚴禁弧坑甩在一邊,為防止咬肉,應壓低電弧變換焊條角度,即焊條與焊件垂直或電弧稍向下吹。 5).立焊特點。在立焊時,由于焊條的熔滴和金屬容易下淌,操作較困難。因此應注意以下幾點: 5.1)采用較細直徑的焊條和較小的14、電流。 5.2)采用短弧焊接,縮短熔滴過渡距離。 5.3)正確選用焊條角度,如對接立焊時,焊條角度左右方向各為90與下方垂直平面成6080。 5.4)根據接頭形式個熔池溫度,靈活運用運條方法。3.3.3橫焊 橫焊基本與平焊相同,焊接電流比同條件下的平焊電流小10%15%,電弧長度24mm。焊條角度橫焊焊條應向下傾斜,其角度為7080,防止鐵水下墜。根據兩焊件的厚度不同,可適當調整焊條角度。焊條與焊接前進方向為7090。橫焊的操作特點如下: 1)橫焊時,由于熔化金屬受重力作用下流至坡口上,形成未熔和層間夾渣。應采用較小直徑的焊條和短弧施焊。 2)鐵水與熔渣較容易分清。 3)采用多層多道焊能比較容15、易地防止鐵水下流,但外觀不易整齊。 4)在坡口上邊緣易形成咬肉,下邊緣易形成下墜。操作時應在坡口上邊緣少停穩弧動作,并以選定的焊接速度焊至坡口下邊緣,做微小的橫拉穩弧動作,然后迅速帶至上坡口,如此勻速進行。3.3.4仰焊 仰焊基本與立焊,橫焊相同,其焊條與焊件的夾角和焊件的厚度有關。焊條與焊接方向成7080角,宜用小電流短弧焊焊接。 1) .仰臉對接焊的操作方法:進行開坡口仰臉對接焊時,一般采用多層多道焊。焊第一層時,采用直徑3.2的焊條和直線形或直線往返運條法,在開始焊時,應用長弧預熱起焊處(預熱時間與焊接厚度、鈍邊及間隙大小有關),烤熱后,迅速壓短電弧與坡口根部,稍停23s,以便焊透根部,16、然后將電弧向前移動進行施焊。施焊時,焊條沿焊接方向移動的速度,應該是在保證焊透的前提下盡可能快一些,以防燒穿及熔化金屬下淌。第一層焊縫表面要求平直,避免呈凸形。焊第二層時,應將第一層熔渣 及飛濺金屬清除干凈,并將焊瘤鏟平,第二層以后的運條法均可采用月牙形或鋸齒形運條法。運條時兩側應稍停一下,中間快一些,以形成較薄的焊道。用多層多道焊時,可采用直線形運條法。各層焊縫的排列序號與其他位置的焊縫一樣,焊條角度根據每道焊縫的位置作相應的調整,以利于熔滴的過度和獲得較好的焊縫成形。 2).手弧焊的仰焊操作特點:仰焊時,由于熔池金屬倒懸在焊件下面,沒有固體金屬的承托,所以焊縫成形困難,同時,施焊中常發生熔17、渣越前的現象,因此,仰焊時必須保持最短的電弧長度,以使熔滴在很短的時間內過渡到熔池中,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很快與熔池的液體金屬匯合,促使焊縫成形,此外,為了減小熔池的面積,要選擇比平焊時還小的焊條直徑和焊接電流。若電流與焊條直徑太大,致使熔池體積增大,易造成熔化金屬向下淌落;如果電流太小,則根部不易焊透,易產生夾渣及焊縫不良等缺陷。3.4 鋼結構安裝3.4.1鋼立柱安裝鋼柱安裝前要設置標高觀測點和中心線標志,同一工程的觀測點和標志應一致,并且要符合以下規定: 1)標高觀測點的設置以牛腿支承面為基準,設在柱的便于觀測處2)在底座板上表面上行線方向設一個中心標志,列線方向兩側各設一個中心線。3)在18、柱身表面上行線和列線方向各設一個中心標志,每條中心線在柱底部、中部和頂部各設一個中心線。3.4.2鋼架安裝鋼架安裝與鋼立柱安裝方法基本類似。3.5 鋼結構涂裝3.5.1施工流程:基面處理底漆涂裝中間漆涂裝面漆涂裝檢查驗收3.5.2涂裝施工前,鋼材應按相關規范和設計文件要求進行表面處理。當設計文件未提出要求時, 可根據涂料產品對鋼材表面的要求, 采用適當的處理方法 。3.5.3鋼構件采用涂料涂裝時, 可采用機械除銹和手工除銹方法進行處理。經處理的鋼材表面不應有焊渣、,焊疤、灰塵、油污、水和毛刺等;對于鍍鋅構件,酸洗除銹后, 鋼材表面應露出金屬色澤, 無污漬、 銹跡和殘.留任何酸液 。 油漆防腐涂19、裝可采.用涂刷法、手工滾涂法、 空氣噴涂法和高壓無氣噴涂法。 3.5.4鋼結構涂裝施工宜在鋼構件組裝和預拼裝工程檢驗批的施工質量驗收合格后進行。涂裝完畢后,宜在構件上標注構件編號和定位標記。四、 質量控制4.1.焊接一般規定 4.1.1焊縫坡口表面及組裝質量。 1)焊接坡口可用火焰切割或機械方法加工。當采用火焰切割時,切割面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熱切割、氣割質量和尺寸偏差(JB/T10045.31999)的相應規定。缺棱為13mm時,應修磨平整;缺棱超過3mm時,應用直徑不超過3.2mm的低氫型焊條補焊,并修磨平整。當采用機械方法加工坡口時,加工表面不年應有臺階。 2)施焊前,焊工應檢查焊接部20、位的組裝和表面清理的質量,如不符合要求,應修磨補焊合格后方能施焊。各種焊接方法焊接坡口組裝允許偏差值應符合設計規定。坡口組裝間隙超過允許的偏差規定時,應在坡口單側或雙側堆焊,修磨使其符合要求,但當坡口組裝間隙超過較薄板厚度2倍或大于20mm時,不應用堆焊方法增加構件長度和減小組裝間隙。 3)搭接接頭及T形角接接頭組裝間隙超過1mm或管材T、K、Y形接頭組裝間隙超過1.5mm時,施焊的焊腳尺寸應比設計要求值增大并應符合設計規定。但T形角接接頭組裝間隙超過5mm時,應事先在板端堆焊并修磨平整或在間隙內堆焊填補后施焊。4)嚴禁在接頭間隙中填塞焊條頭、鐵塊等雜物。 4.1.2引弧板、引出版、墊板要求。21、 1)嚴禁在承受動荷載且需經疲勞驗算構件焊縫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或裝焊夾具。 2)不應在焊縫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 3)T形接頭、十字形頭、角接接頭和對接接頭主焊縫兩端,必須配置引弧板和引出板,其材質應和被焊母材相同,坡口形式應于被焊焊縫相同,禁止使用其他材質的材料充當引弧板和引出板。 4)手工電弧焊和氣體保護電弧焊焊縫引出長度應大于25mm。其引弧板和引出板寬度應大于50mm,長度易為板厚的1.5倍且不小于30mm,厚度應不小于6mm。 非手工電弧焊焊縫引出長度應大于80mm,其引弧板和引出板寬度應大于80mm,長度宜為板厚的2倍且不小于100mm,厚度應不小于10mm。 5)焊接完成后22、,應用火焰切割去除引弧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錘擊落引弧板和引出板。4.2.焊接預熱及后熱 4.2.1實際工程結構施焊時的預熱溫度,應滿足下列規定: 1)根據焊接的坡口形式和實際尺寸、板厚及構件拘束條件確定預熱溫度。焊接坡口角度及間隙增大時,應相應提高預熱溫度。 2)根據熔敷金屬的擴散氫含量高時應當提高預熱溫度。擴散氫含量高時應適當提高預熱溫度。當其他條件不變時,使用超低氫型焊條打底預熱溫度可降低2550。CO2氣體保護焊當氣體含水量符合氬(GB/T48422006)的要求或使用富氬混合氣體保護焊時其熔敷金屬擴散氫可視同低型焊條。 3)根據焊接時熱輸入的大小確定預熱溫度,當其他條件不變時,熱輸入23、增大5kJ/cm,預熱溫度可降低2550。電渣焊和氣電立焊,在環境溫度為0以上施焊時可不進行預熱。 4)根據接頭熱傳導條件選擇預熱溫度。在其他條件不變時,T形接頭應比對接接頭的預熱溫度高2552。但T形接頭兩側角焊縫同時施焊時應按對接接頭確定預熱溫度。 5)根據施焊環境溫度確定預熱溫度。操作地點環境溫度低于常溫時(高于0),應提高預熱溫度1525。 4.2.2預熱方法及層間溫度控制方法應符合下列規定: 1)焊前預熱及層間溫度的保持宜采用電加熱器、火焰加熱器等加熱,并采用專用的測溫儀器測量。 2)預熱的加熱區域應在焊接破口兩側,寬度應各位焊件施焊處厚度1.5倍以上,且不小于100mm;預熱溫度宜24、在焊件反面兩側,測溫點應在離電弧經過前的焊接點,各方向不小于75mm處;當用火焰加熱器預熱時正面測溫應在加熱停止后進行。 4.2.3當要求進行焊后消氫處理時,應不符合下列規定: 1)消氫處理的加熱溫度為200250,保溫時間應依據工件板厚按每25mm板厚不小于0.5h、且總保溫時間不得小于1h確定。達到消氫保溫時間后應緩冷至常溫。 2)消氫處理的加熱和測溫方法按上條的規定執行。 4.2.4 、類鋼材的預熱溫度、層間溫度及后熱處理應遵守鋼廠提供的指導性參數要求。 4.3手工電弧焊施工 4.3.1焊接時對不得使用藥皮脫落或焊芯生銹的焊條。 4.3.2焊條在使用前應按產品說明規定的烘焙時間和烘焙溫度25、進行烘焙。低氫型焊條烘干后必須存放在保溫箱(筒)內,隨用隨取。焊條由保溫箱(筒)取出到施焊的時間不宜超過2h(酸性焊條不宜超過4h)。不符上述要求時,應重新烘干后再用,單焊條烘干次數不宜超過2次。 4.3.3不應在焊縫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 4.3.4手工電弧焊焊縫引出長度應大于25mm。其引弧板和引出板寬度應大于50mm,長度宜為板厚的1.5倍且不小于30mm,厚度應不小于60mm。 4.3.5焊接完成后,應用火焰切割去除引弧板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錘擊落引弧板和引出板。 4.3.6定位焊必須由持相應合格證的焊工施焊,所用焊接材料應與正式施焊相當。定位焊焊縫應與最終焊縫有相同的質量要求26、。鋼襯墊的定位焊宜在接頭破口內焊接,定位焊焊縫厚度不宜超過設計焊縫厚度2/3,定位焊縫長度宜大于40mm,間距500600mm,并應填滿弧坑。定位焊預熱溫度應高于正式施焊預熱溫度。當定位焊焊縫上有氣孔或裂紋時,必須清除后重焊。 4.3.7對于非密閉的隱蔽部位,應按施工圖的要求進行涂層處理后,方可進行組裝;對刨平定緊的部位,必須經質量部門檢驗合格后才能施焊。 4.3.8在組裝好的構件上施焊,應嚴格按焊接工藝規定的參數以及焊接順序進行,以控制焊后構件變形。 4.4.CO2氣體保護焊施工 4.4.1施焊前,焊工應檢查焊接部位的組裝和表面清理的質量,如不符合要求,應修磨補焊合格后方能施焊。焊接坡口組裝27、允許偏差值應符合規定。坡口組裝間隙超過允許偏差時,可在坡口單側或兩側堆焊、修磨使其符合要求,但當坡口組裝間隙超過較薄板厚度兩倍或大于200mm時,不應用堆焊方法增加構件長度和減少組裝間隙。 4.4.2半自動焊時,焊速不超過0.5m/min。 4.4.3CO2氣體保護焊必須采用直流反接。 4.4.4T行接頭、十字形接頭、角接接頭和對接接頭主焊縫兩端,必須配置引弧板引出板,其材質應和被焊母材相同,坡口形式應與被焊焊縫相同,禁止使用其他材質的材料充當引弧板和引出板。 4.4.5氣體保護電弧焊焊縫引出長度應大于25mm。其引弧板和引出板寬度應大于50mm,長度宜為板厚的1.5倍且不小于30mm,厚度應28、不小于6mm。 4.4.6焊接完成后,應用火焰切割去除引弧板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錘擊落引弧板和引出板。 4.4.7打底焊層高度不超過4mm,填充焊時焊槍橫向擺動,使焊道表面下凹,且高度低于母材表面1.52mm;蓋面焊時焊接熔池邊緣應超過坡口棱邊0.51.5mm,防止咬邊。 4.4.8定位焊必須由持相應合格證的焊工施焊,所用焊接材料應與正式施焊相當。定位焊焊縫應與最終焊縫有相同的質量要求。鋼襯墊的定位焊宜在接頭坡口內焊接,定位焊焊縫厚度不宜超過設計焊縫厚度的2/3,定位焊縫長度宜大于40mm,間距500mm600mm,并應填滿弧坑。定位焊預熱溫度應高于正式施焊預熱溫度,當定位焊焊縫上有氣29、孔或裂紋時,必須在清除后重焊。 4.4.9對于非密閉的隱蔽部位,應按施工圖的要求進行涂層處理后,方可進行組裝;對刨平頂緊的部位你,必須經質量部門檢驗合格后才能施焊。 4.5.防止層狀撕裂的措施 T形接頭、十字接頭、角接接頭焊接時,宜采用以下防止板材層狀撕裂的焊接工藝措施: 4.5.1采用雙面坡口對稱焊接代替單面坡口非對稱焊接。 4.5.2采用低強度焊條在坡口內母材板面上先堆焊塑性過渡層。 4.5.3類及類以上鋼材箱形式柱角接接頭當板厚大于等于80mm時,板邊火焰切割面宜用機械方法去除淬硬層。 4.5.4采用低氫型、超低氫型焊條或氣體保護電弧焊施焊。 4.5.5提高預熱溫度施焊。 4.6.控制焊30、接變形的工藝措施 4.6.1宜按下列要求采用合理的焊接順序控制變形: 1)對于對接接頭、T形接頭和十字接頭坡口焊接,在工件放置條件允許或易于翻身的情況下,宜采用雙面坡口對稱順序焊接;對于有對稱截面的構件,宜采用對稱于構件中軸的順序焊接。 2)對雙面非對稱坡口焊接,宜采用先焊深坡口側部分焊縫、后焊淺坡口側、左后焊完深坡口側焊縫的順序。3)對長焊縫宜采用分段退焊法或與多人對稱焊接法同時運用。 4)宜采用反變形法控制角變形。 4.6.2在節點形式、焊接布置、焊接順序確定的情況下,宜采用熔化極氣體保護電弧焊或藥芯焊絲自保護電弧焊等能量密度,相對較高的焊接方法,并采用較小的熱輸入。 4.6.3宜采用反變31、形法控制角變形。 4.6.4對一般構件可用定位焊固定同時限制變形;對大型板厚構件宜用剛性固定法增加結構焊接時的剛性。 4.6.5對于大型結構宜采取分部組裝焊接、分別矯正變形后再進行總裝焊接或連接的施工方法。 4.7.焊后消除應力處理 4.7.1設計文件對焊后消除應力有要求時,根據構件的尺寸,工廠制作宜采用加熱爐整體退火或電加熱器局部退火對焊件消除應力,僅為穩定結構尺寸時可采用震動發消除應力;工地安裝焊縫宜采用錘擊法消除應力。 4.7.2焊后熱處理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鋼、低合金鋼焊接構件焊后熱處理方法的規定。當采用點加熱器對焊接構件進行局部消除應力熱處理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使用配有溫度自動32、控制儀的加熱設備,其加熱、測溫、控溫性能應符合使用要求。 2)構件焊縫每側面加熱板(帶)的寬度至少為鋼板厚度的3倍,且應不小于200mm。 3)加熱板(帶)以外的構件兩側尚宜用保溫材料適當覆蓋。 4.7.3用錘擊法消除中間焊層應力時,應使用圓頭手錘或小型振動工具進行,不應對根部焊縫,蓋面焊縫或焊縫坡口邊緣的母材進行錘擊。 4.7.4用振動法消除應力時,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振動時效工藝參數選擇及技術要求的規定。 4.8.焊縫表面缺陷反修 4.8.1焊縫表面缺陷超過相應的質量驗收標準時,對氣孔、夾渣、焊瘤、余高過大等缺陷應用砂輪打磨、鏟鑿、鉆、銑等方法去除,必要時應進行焊補;對焊縫尺寸不足、咬邊、弧33、坑未填滿等缺陷應進行焊補。 4.8.2經無損檢測確定焊縫內部存在超標缺陷時應經行返修,返修應符合下列規定: 1)返修前應由施工企業編寫返修方案。 2)應根據無損檢測確定的缺陷位置、深度,用砂輪打磨或碳弧氣刨清除缺陷。缺陷為裂紋時,碳弧氣刨前應在裂紋兩端鉆止裂孔并清除裂紋及其兩端各50mm長的焊縫或母材。 3)清除缺陷時應將刨槽加工成四側邊斜面角大于10的坡口,并應修整表面、磨除氣刨滲碳層,必要時應用滲透探傷或磁粉探傷方法確定裂縫是否徹底清除。 4)焊補時應在坡口內引弧,熄弧時應填滿弧坑;多層焊的焊層之間接頭應錯開,焊縫長度應不小于100mm;當焊縫長度超過500mm,應采用分段退焊法。 5)返34、修部位應連續焊成。如中斷焊接時,應采取后熱、保溫措施,防止產生裂紋。再次焊接前宜用磁粉或滲透探傷方法檢查,確認無裂紋后方可繼續補焊。 6)焊接修補的預熱溫度應比相同條件下正常焊接的預熱溫度,并應根據工程節點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需用采用超低氫型焊接或進行焊后消氫處理。 7)焊縫正、反面各作為一個部位,同一部位返修不宜超過兩次。 8)對兩次返修后仍不合格的部位應重新制訂返修方案,經工程技術負責人審批并報監理工程師認可方可執行。 9)返修焊接應填報返修施工記錄及返修前后的無損檢測報告,作為工程驗收及存檔資料。 4.8.3碳弧氣刨應符合下列規定: 1)碳弧氣刨工必須經過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 2)如發35、現“夾碳”,應在夾碳邊緣510mm處重新起刨,所刨深度應比夾碳處深23mm;發生“粘渣”時可用砂輪打磨。Q420、Q460及調質鋼在碳弧氣刨后,不論有無“夾碳”或“粘渣”,均應用砂輪打磨刨槽表面,去除淬硬層后方可經行焊接。 4.9應注意的質量的問題 4.9.1.尺寸超出允許偏差:對焊縫長度、厚度不足,中心線偏移、彎折等偏差,應嚴格控制焊接部位的相對位置尺寸,合格后方準焊接,焊接時精心操作。 4.9.2.焊縫裂紋:為防止裂紋產生,應選擇合適的 焊接工藝參數和施焊程序,避免用大電流,不要突然熄火,焊縫接頭應搭接1015mm,焊接中不允許搬動、敲擊焊件。 4.9.3.表面氣孔:焊條按規定的溫度和時間36、進行烘焙,焊接區域必須清理干凈,焊接過程中選擇適當的焊接電流,降低焊接速度,使熔池中的氣體完全逸出。 4.9.4.焊縫夾渣:多層施焊應層層將焊渣清除干凈,操作中應運條正確、弧長適當。注意熔渣的流動方向,采用堿性焊條時,必須使熔渣留在熔渣后面。 五、安全施工 5.1嚴格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管理方面各項規定條例等。 5.2研究采取各種安全技術措施,改善勞動條件,消除生產中的不安全因素。 5.3掌握生產施工中的安全情況,及時采取措施加以整改,達到預防為主的目的。 5.4特種作業須持證上崗,且必須遵章守紀。 5.5 要做到“三不傷害”,即:“不傷害自已,不被別人傷害,不傷害別人”。距地面2m以上作業要有安37、全防護措施。 5.6 施工用的臨時電路應采用TN-S三相五線制,PE線有可靠重復接地,施工機械和電氣設備不得帶病作業或超負荷作業,發現不正常現象應停工檢查,不得在運轉中修理。 5.7現場氣割、電焊要有專人管理,并設專用消防用具。 5.8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佩帶個人防護用具,嚴禁酒后作業。 5.9各種機具設備均須采取接零或接地保護。接零線或接地線不準用獨股鋁線。嚴禁在同一系統中接地兩種保護混用。 5.10現場施工注意采取措施防止工人高溫中暑。六、環境保護 現場在進行鋼結構加工時,要控制各種機械的噪音。將機械安放在平整度較高的平臺上,下墊木板。并定期檢查各種零部件有松動、磨損,及時緊固或更換,以降低噪音。 鋼結構原材、加工后的產品或半產品堆放時要注意遮蓋,防止因雨水造成鋼筋的銹蝕。如果鋼結構已銹,鋼筋在使用前必須用鐵絲刷或砂盤進行除銹。為了減少除銹時灰塵飛揚,現場要設置遮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