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樁基護筒埋設施工技術交底.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12897
2024-09-21
6頁
44.87KB
1、樁基護筒埋設施工技術交底書(三級)工程項目: 編 制 者: (簽字)復 核 人: (簽字)審 核 人: (簽字)日 期: (簽字)技 術 交 底 書交底單位: 編號:工程名稱受控編號主送單位日 期接收單位接收人交底內容:適用范圍:樁基護筒埋設施工。一、作業(yè)準備1、技術準備(1)施工前,應認真熟悉圖紙,明確樁長、孔徑所對應的護筒直徑、長度、壁厚、材質與位置。(2)熟悉規(guī)范規(guī)范,明確護筒埋設深度、偏差等要求指標。(3)所有測量儀器均校核合格。2、材料機具準備挖掘機、鋼絲繩、鐵鍬、GPS儀器、鋼卷尺等。3、作業(yè)條件準備(1)施工前首先對場地內雜物進行清理,換除場地內軟土,平整壓實。(2)施工用臨時設2、施準備就緒。(3)施工人員提前做好機械設備的檢查、維修、調試運轉,以保證施工期間的設備完好性。(4)場地經過夯實或碾壓。二、施工方法與工藝流程1、工藝流程測量放樣基坑開挖護筒埋設填土埋實護筒復測2、操作工藝(1)基底放樣施工前,對所需放樣的坐標、標高進行復核,準確無誤后采用全站儀進行放樣,放樣后用鋼尺進行校核。標高采用水準儀進行放樣,水準測量須換人讀數(shù),確保無誤。根據(jù)GPS測設的定位點拉“十”字線釘引出四個控制護樁,離開護筒埋設位置1m左右,以四個控制護樁為基準控制護筒的埋設位置和鉆機的準確就位。護樁要做好保護工作,防止施工過程中擾動。圖 11十字護樁示意圖(2)基坑開挖根據(jù)測量放樣與預埋設的3、護筒長度確認開挖深度,派專人指揮挖掘機按標定的位置開挖并控制開挖深度與大小,盡可能將護筒埋設的基坑坑口開挖的均勻圓潤,以方便后續(xù)護筒的下放與定位。(3)護筒埋設護筒采用厚為10mm鋼板焊接成整節(jié)式鋼護筒。沖擊鉆施工時護筒內徑比樁徑大4050cm;旋挖鉆施工時護筒內徑比樁徑大2030cm。護筒要焊接牢固不漏水,整個樁基護筒長度埋設時一般高出地面500mm,頂部略低于鉆孔平臺頂。鋼護筒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當鋼護筒需穿越硬土層時,在端部加強。鋼護筒打設到位后,要求樁頂平面中心位置偏移不得大于5cm,傾斜度不大于1/100。(4)填土埋實護筒下放與定位完成后,要使用原土進行回填,將護筒外側與四周坑4、壁之間的縫隙填滿壓實,保證護筒的穩(wěn)定性。(5)填土埋實護筒埋設完成后要告知測量人員進行復測,復測結果顯示護筒埋設再允許偏差范圍內則可以進行下一步施工。三、質量標準(1)護筒的壁厚要能滿足該地層埋設強度和剛性,壁厚不足不可以使用,這里要求鋼護筒壁厚不小于10mm,沖擊鉆施工時護筒內徑比樁徑大4050cm;旋挖鉆施工時護筒內徑比樁徑大2030cm。(2)鋼護筒埋設偏差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如下表格:表 31樁基護筒埋設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護筒頂面位置50mm測量檢查傾斜度1%(3)鋼護筒埋設時護筒頂部要高于周圍地面500mm。(4)鋼護筒周圍的十字護樁立桿要求穩(wěn)固不易傾斜、脫出,材質5、堅硬不易彎折、斷裂。四、質量問題預防及注意事項(1)護筒埋設前要了解施工樁基的各項基本信息參數(shù),采用的護筒直徑、長度需提前確認。(2)護筒埋設完成后,及時設置孔口防護。(3)護筒的十字護樁施工過程中要注意保護,不可對護樁造成擾動,導致護樁失去校準作用。五、安全措施(1)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和安全防護措施。進入施工現(xiàn)場,必須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腳。(2)基坑周圍應明確警示堆放的鋼筋線材不得超越基坑邊2米范圍警戒線,基坑邊警戒線內嚴禁堆放一切材料。(3)開挖邊坡土方,嚴禁切割坡腳,以防邊坡失穩(wěn)。(4)機械挖土應分層進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機械傾翻等事故。(5)機械施工區(qū)域禁止無關人6、員進入場地內。挖掘機工作回轉半徑范圍內不得站人或進行其它作業(yè)。(6)挖掘機操作和汽車裝土行駛要聽從現(xiàn)場指揮,所有車輛必須嚴格按規(guī)定的路線行駛,防止撞車。(7)工地供電用電線路采用高架或埋地敷設,原則上不準明敷。(8)各種電器設備,符合一機一箱一閘一保的用電要求。六、文明、環(huán)保措施(1)施工過程中對區(qū)域內既有構筑物注意避免大型機械對其產生碰撞;對施工區(qū)域內的既有管線注意保護,杜絕野蠻施工。(2)施工作業(yè)人員佩戴工作牌,工作牌上注明工種、姓名。(3)對施工現(xiàn)場設置標識標牌,做到明顯、清晰、規(guī)范。(4)施工場地內設置合理的排水系統(tǒng),防止場內積水。(5)施工現(xiàn)場電線線路條理有序。(6)做好當?shù)厮怠⒅脖坏谋Wo工作,在施工時對路基邊坡及時進行防護與植被綠化,施工車輛不得越界行駛,以免碾壞植被、莊稼、鄉(xiāng)村道路等。(7)機械存放點、維修點、車輛停放點以及油品存放點做好隔離溝,將其產生的廢油、廢水或漏油等通過隔離溝集中到隔油池,經處理后進行排放。(8)施工場地和運輸?shù)缆方洺⑺M可能減少灰塵對生產人員和其它人員造成危害及對農作物的污染。(9)工程取土、挖方符合所在地相關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取棄土時嚴格落實水土保持措施,防止遍地開花式的無序作業(yè),進行有序開挖取土,減少對生態(tài)的破壞。接底單位負 責 人接底項目日 期接 底 者 簽 字接底單位及簽字